探究金鱼的演变过程

探究金鱼的演变过程

摘要:金鱼是我国人民乐于饲养的具有观赏性的鱼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本文主要概述金鱼的进化演变过程演变过程,与它的分类。

关键词:变异,物种发展,进化类型,金鱼的变异,变异意义

㈠ 物种起源

达尔文(1809~1882年)在研究物种起源问题时发现,在大量变异的基础

上,人工选育可以成功地使物种产生根本的变化,改良类型与祖先类型差异之大就像自然界中相关物种之间的差异一样;因而,从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可能发现新物种形成的规律。自然界找不到金鱼的踪影,它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㈡ 金鱼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的祖先是“金鲫”。由于中国长期的捕鱼、养鱼历史,人们很容易航行发现野生鱼类中发生色彩变异的种类,变为金色或彩色的鱼类,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有关色彩奇异的鱼的记载,最早见之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该书中提到“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晋代郭璞注文鱼:“有斑采也”。《楚辞. 九歌. 河伯》有“乘白鼋兮逐文鱼”的诗句。汉宣帝(公元前74年~前47年在位)时王褒写的《九怀赋》中说:“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曹植(公元192~232年)《洛神赋》亦有“腾文鱼以警乘”之句。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金鱼有鲤鲫鳅鳖数种, 鳅鳖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自宋始有畜者, 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达尔文引述了这段记载的后一部分)

由此可知,当时人们把金色或红色的鱼类统称为“金鱼”,被称为“金鱼”的鱼

原有四种,“金鲫”就是颜色变异为红黄色的鲫鱼。后由于只有金鲫耐久,人们专门培育金鲫,它的变化越来越大,“金鱼”这一名称便只代表由金鲫培育出来的各个变异品种,即现今的金鱼。

㈢ 进化的分类

进化类型分为四种即复化式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① 分化式进化:生物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出现多方向的分化,但在形

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其进化水平仍属同一等级。

3

② 特化式进化: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 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

的一种特异适应, 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③ 简化式进化:又称退化,由复杂到简单的进化方式。通常是生物对寄生

或固着生活的一种特殊适应, 表现大多数器官或生理机能退化, 个别器官或胜

利技能比较发达, 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㈣金鱼的几种变异类型

金鱼的外部形态,与鲫鱼却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

Ⅰ:体色的变异:金鱼的种种颜色,主要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色素细胞所产生。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所有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大多数色素细胞的色素位置是有变化的。

有时在细胞中央形如结实的圆块状,有时分散在细胞各部分而呈露出一种微细的树枝状分枝。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成分而形成的。如透明鱼,体表没有色素细胞,也没有反光组织。

在金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曾有褪色的现象。各品种金鱼在幼鱼阶段都呈现

灰褐色,经过一定时期的发育之后,由于色素细胞的部分消失而转变为成鱼的体色。唯独紫色、透明和五花的区别较其他各色金鱼出现得早些,在体形分化后肉眼便能区分。

Ⅱ:体形的变异:野生鲫鱼的体形是长椭圆形且侧扁的。家养金鱼的体形

则是较短且两例较圆凸的鳞片数目的变异:家养金鱼侧线上的鳞片数目少则22片,多到28片,野生鲫鱼的变异范围为28~32片。家养金鱼的测线鳞多数为26,而鲫鱼为29。这显然与体长有关。家养金鱼侧线以上鳞片行数多数为5,鲫鱼为6;家养金鱼侧线以下的鳞片行数多数为7,而野生鲫鱼则为6。

Ⅲ:鳞片形态的变异:家养金鱼有正常鳞、透明鳞和珠鳞3种。

①.正带挥鳞片与野生鲫鱼相同,因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存在,所以呈

现出各种新颖的颜色。

3

②.速调群鳞片虽与正常鳞相同,但体表没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看起来犹如一层玻璃,可以透过鳃盖着见红色的鳃,透过体壁看见内脏器官。这种鳞称为透明鳞。有人以为此种鱼无鳞,其实是有鳞片的。

③.珠填此类鳞片与正常鳞片不同,它的形状特别,鳞片向外凸起,似粒粒珍珠镶在体表,称为珠鳞。

Ⅳ:背鳍的变异:分有背鳍和无背鳍(龙背)两种。还有一些残背(鳍)、长背(鳍)、短背(鳍)的变异,不过这些变异并不为饲养者所喜欢,通常在幼鱼阶段便被淘汰掉了。

Ⅴ:头形的变异:我国各地饲养者把头形分为虎头、狮头、鹅头、高头、帽子和蛤煌头。在这些头形中,有的是同一类型,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北京饲养者称为虎头的,在南方称为狮头;在北京称为帽子的,在南方称为高头或鹅头。但总体来说还是把头形区分为平头、鹅头和狮头3种类型。

①.平头型其头部皮肤是薄而平滑的。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②.鹅头型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这是本类的主要特征。

③.狮头型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Ⅵ:眼睛的变异:眼睛可分为正常眼、龙眼、朝天眼和水泡眼。

①.与野生鲫鱼的眼睛一样大小者称为正常眼。

②.眼球过分膨大,并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这种眼称为龙眼。

③.朝天眼与龙眼相似,都比正常跟大,眼球也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所不同的是朝天眼的瞳孔向上转了90度而朝向天。还有一种在朝天眼的外侧带有一个半透明的大水泡,这种眼称为朝天泡眼。

④. 水泡眼的眼眶与龙眼一样大,但眼球却同正常眼的一样小,眼睛的外侧有一个半透明的大水泡,这种眼称为水泡眼。还有一种与水泡眼相似,只是眼眶中半透明的水泡较小些,在眼眶的腹部只形成一个小突起,从表面上看很像蛙的头形,所以称为蛙头,也有人称为蛤蟆头。

Ⅶ:鼻隔膜的变异:有正常薄膜和绒球两种。有的鱼具有正常的界隔膜;有的鱼则不同,它的鼻隔膜发育异常,长出2个或4个隔膜褶皱,形成球。这种性状称为线球。

3

Ⅷ:尾鳍的变异有单尾、双尾、上单下双(三尾〕、垂尾、展开尾(扇尾)、蝶尾(尾展开且往上担)、长足、中长尾和短尾。十二)鳃盖的变异有正常鳃益和翻鳃两种。翻鳃是指鳃盖的后缘由内向外翻转,后部的鳃丝裸露于鳃盖之外。

Ⅸ:还有其他的变异,例如胸征的变异:有短的和长的。腹鳍的变异有短的和长的。臀鳍的变异有单臀(鳍)、双臀(鳍)、上单下双和无臀鳍的。

金鱼每一个单一性状的变异,或各个性状的不同组合,互相搭配,组成了各个不同的品种。我国金鱼品种繁多,发展到今天,大约已有315个品种了。

⑸ 金鱼的变异在进化上的意义

金鱼的外部形态有如此显著的丰富多彩的变异,这在动植物的变异中恐怕是罕见的。金鱼的变异是由突变和杂交重组产生的,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毫无疑问,所有观赏金鱼的品种都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我国野生鲫鱼。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的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个形状简单的类型可以逐渐进化成多种多样的形态。当我们听到生物学家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原始的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是起源于古代类似猿的一种动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而金鱼的变异过程就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达尔文《物种起源》第六版 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史-中国科学史进化论的人工选择理论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金鱼——兼及达尔文对金鱼认识的偏差。文章来源: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1期,

[3]:明朝崇贞刻本,卷44

[4]网站参考:http://hi.baidu.com/coolmore

[5] 陈桢.《金鱼的变异与天演》.科学出版社,1925,10(3):304—330

[6].http://blog.sina.com.cn

[7] 伍惠生 傅毅远 《中国金鱼》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于1983年 第七章 金鱼的遗传和育种

[8]张正农 傅浩 曹峰 《名贵金鱼鉴赏与饲养》江苏科技出版社 参考第一章金鱼的历史和文化、第二章金鱼形态的演变、第五章金鱼的主要品种

[9] 王春元 李延龄《动物学报》1983年03期 -----我国现有的金鱼品种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的探讨

[10] www.chngoldfish.com

3

3

探究金鱼的演变过程

摘要:金鱼是我国人民乐于饲养的具有观赏性的鱼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本文主要概述金鱼的进化演变过程演变过程,与它的分类。

关键词:变异,物种发展,进化类型,金鱼的变异,变异意义

㈠ 物种起源

达尔文(1809~1882年)在研究物种起源问题时发现,在大量变异的基础

上,人工选育可以成功地使物种产生根本的变化,改良类型与祖先类型差异之大就像自然界中相关物种之间的差异一样;因而,从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可能发现新物种形成的规律。自然界找不到金鱼的踪影,它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㈡ 金鱼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的祖先是“金鲫”。由于中国长期的捕鱼、养鱼历史,人们很容易航行发现野生鱼类中发生色彩变异的种类,变为金色或彩色的鱼类,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有关色彩奇异的鱼的记载,最早见之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该书中提到“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晋代郭璞注文鱼:“有斑采也”。《楚辞. 九歌. 河伯》有“乘白鼋兮逐文鱼”的诗句。汉宣帝(公元前74年~前47年在位)时王褒写的《九怀赋》中说:“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曹植(公元192~232年)《洛神赋》亦有“腾文鱼以警乘”之句。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金鱼有鲤鲫鳅鳖数种, 鳅鳖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自宋始有畜者, 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达尔文引述了这段记载的后一部分)

由此可知,当时人们把金色或红色的鱼类统称为“金鱼”,被称为“金鱼”的鱼

原有四种,“金鲫”就是颜色变异为红黄色的鲫鱼。后由于只有金鲫耐久,人们专门培育金鲫,它的变化越来越大,“金鱼”这一名称便只代表由金鲫培育出来的各个变异品种,即现今的金鱼。

㈢ 进化的分类

进化类型分为四种即复化式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① 分化式进化:生物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出现多方向的分化,但在形

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其进化水平仍属同一等级。

3

② 特化式进化: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 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

的一种特异适应, 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③ 简化式进化:又称退化,由复杂到简单的进化方式。通常是生物对寄生

或固着生活的一种特殊适应, 表现大多数器官或生理机能退化, 个别器官或胜

利技能比较发达, 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㈣金鱼的几种变异类型

金鱼的外部形态,与鲫鱼却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

Ⅰ:体色的变异:金鱼的种种颜色,主要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色素细胞所产生。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所有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大多数色素细胞的色素位置是有变化的。

有时在细胞中央形如结实的圆块状,有时分散在细胞各部分而呈露出一种微细的树枝状分枝。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成分而形成的。如透明鱼,体表没有色素细胞,也没有反光组织。

在金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曾有褪色的现象。各品种金鱼在幼鱼阶段都呈现

灰褐色,经过一定时期的发育之后,由于色素细胞的部分消失而转变为成鱼的体色。唯独紫色、透明和五花的区别较其他各色金鱼出现得早些,在体形分化后肉眼便能区分。

Ⅱ:体形的变异:野生鲫鱼的体形是长椭圆形且侧扁的。家养金鱼的体形

则是较短且两例较圆凸的鳞片数目的变异:家养金鱼侧线上的鳞片数目少则22片,多到28片,野生鲫鱼的变异范围为28~32片。家养金鱼的测线鳞多数为26,而鲫鱼为29。这显然与体长有关。家养金鱼侧线以上鳞片行数多数为5,鲫鱼为6;家养金鱼侧线以下的鳞片行数多数为7,而野生鲫鱼则为6。

Ⅲ:鳞片形态的变异:家养金鱼有正常鳞、透明鳞和珠鳞3种。

①.正带挥鳞片与野生鲫鱼相同,因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存在,所以呈

现出各种新颖的颜色。

3

②.速调群鳞片虽与正常鳞相同,但体表没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看起来犹如一层玻璃,可以透过鳃盖着见红色的鳃,透过体壁看见内脏器官。这种鳞称为透明鳞。有人以为此种鱼无鳞,其实是有鳞片的。

③.珠填此类鳞片与正常鳞片不同,它的形状特别,鳞片向外凸起,似粒粒珍珠镶在体表,称为珠鳞。

Ⅳ:背鳍的变异:分有背鳍和无背鳍(龙背)两种。还有一些残背(鳍)、长背(鳍)、短背(鳍)的变异,不过这些变异并不为饲养者所喜欢,通常在幼鱼阶段便被淘汰掉了。

Ⅴ:头形的变异:我国各地饲养者把头形分为虎头、狮头、鹅头、高头、帽子和蛤煌头。在这些头形中,有的是同一类型,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北京饲养者称为虎头的,在南方称为狮头;在北京称为帽子的,在南方称为高头或鹅头。但总体来说还是把头形区分为平头、鹅头和狮头3种类型。

①.平头型其头部皮肤是薄而平滑的。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②.鹅头型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这是本类的主要特征。

③.狮头型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Ⅵ:眼睛的变异:眼睛可分为正常眼、龙眼、朝天眼和水泡眼。

①.与野生鲫鱼的眼睛一样大小者称为正常眼。

②.眼球过分膨大,并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这种眼称为龙眼。

③.朝天眼与龙眼相似,都比正常跟大,眼球也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所不同的是朝天眼的瞳孔向上转了90度而朝向天。还有一种在朝天眼的外侧带有一个半透明的大水泡,这种眼称为朝天泡眼。

④. 水泡眼的眼眶与龙眼一样大,但眼球却同正常眼的一样小,眼睛的外侧有一个半透明的大水泡,这种眼称为水泡眼。还有一种与水泡眼相似,只是眼眶中半透明的水泡较小些,在眼眶的腹部只形成一个小突起,从表面上看很像蛙的头形,所以称为蛙头,也有人称为蛤蟆头。

Ⅶ:鼻隔膜的变异:有正常薄膜和绒球两种。有的鱼具有正常的界隔膜;有的鱼则不同,它的鼻隔膜发育异常,长出2个或4个隔膜褶皱,形成球。这种性状称为线球。

3

Ⅷ:尾鳍的变异有单尾、双尾、上单下双(三尾〕、垂尾、展开尾(扇尾)、蝶尾(尾展开且往上担)、长足、中长尾和短尾。十二)鳃盖的变异有正常鳃益和翻鳃两种。翻鳃是指鳃盖的后缘由内向外翻转,后部的鳃丝裸露于鳃盖之外。

Ⅸ:还有其他的变异,例如胸征的变异:有短的和长的。腹鳍的变异有短的和长的。臀鳍的变异有单臀(鳍)、双臀(鳍)、上单下双和无臀鳍的。

金鱼每一个单一性状的变异,或各个性状的不同组合,互相搭配,组成了各个不同的品种。我国金鱼品种繁多,发展到今天,大约已有315个品种了。

⑸ 金鱼的变异在进化上的意义

金鱼的外部形态有如此显著的丰富多彩的变异,这在动植物的变异中恐怕是罕见的。金鱼的变异是由突变和杂交重组产生的,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毫无疑问,所有观赏金鱼的品种都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我国野生鲫鱼。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的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个形状简单的类型可以逐渐进化成多种多样的形态。当我们听到生物学家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原始的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是起源于古代类似猿的一种动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而金鱼的变异过程就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达尔文《物种起源》第六版 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史-中国科学史进化论的人工选择理论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金鱼——兼及达尔文对金鱼认识的偏差。文章来源: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1期,

[3]:明朝崇贞刻本,卷44

[4]网站参考:http://hi.baidu.com/coolmore

[5] 陈桢.《金鱼的变异与天演》.科学出版社,1925,10(3):304—330

[6].http://blog.sina.com.cn

[7] 伍惠生 傅毅远 《中国金鱼》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于1983年 第七章 金鱼的遗传和育种

[8]张正农 傅浩 曹峰 《名贵金鱼鉴赏与饲养》江苏科技出版社 参考第一章金鱼的历史和文化、第二章金鱼形态的演变、第五章金鱼的主要品种

[9] 王春元 李延龄《动物学报》1983年03期 -----我国现有的金鱼品种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的探讨

[10] www.chngoldfish.com

3

3


相关内容

  • 装点我的居室
  • 一.设计思想: 1.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表现方法和不同特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2.设计理念:通过学习居室装饰设计和学习创作适合居室装饰的美术作品,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及审美表现能力,增强与他人进行艺术实践 ...

  • 金鱼的观察导学案
  • 金鱼的观察导学案 探究主题:金鱼的观察 适合年级:小学3-4年级 课 时:2-3课内学时 一. 主题探究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说明(主题选择的由来): 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动物,但是其生活习性.种类.形态学生们没有更深地认识,通过进行这样的一个主题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探究,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 ...

  • [金鱼]课堂教学设计
  • <金鱼> 引领有效观察 建构科学概念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科学 2.年级:小学三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六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 中小学美术怎么教_4
  • 中小学美术怎么教? --参加天马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后的思考.探索与反思 首都师大常锐伦教授在<基础美术教育要"弱化学科 淡化'双基'"?>1记者专访中说:"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课改',首先是课程内容.任何教学都是首先解决'教什么'然后解决怎么教." 美 ...

  • 中小学美术怎么教
  • 中小学美术怎么教? --参加天马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后的思考.探索与反思 首都师大常锐伦教授在<基础美术教育要"弱化学科 淡化'双基'"?>1记者专访中说:"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课改',首先是课程内容.任何教学都是首先解决'教什么'然后解决怎么教." 美 ...

  • 八年级生物单元测试卷
  • 八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卷)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 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1.果农常利用嫁接的方法培育又大又好吃的苹果,那么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A .枝条要选取健壮的 B .枝条要选 ...

  • 生物第一章教案
  • 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说出什么是生物:说出生物.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 初步练习图文分析,能在小学学习的科 ...

  •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 ...

  • 2014科学三年级上册计划
  • 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