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历史上最早记载忽悠的人/"三生有幸"的分量

  庄子:历史上最早记载忽悠的人   文/丁少锋   有人说“忽悠”是东北方言,也有人说“忽悠”是北方方言,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忽悠”一词早在战国时就有了,源自《庄子》中的预言故事。庄子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说:“南海之帝为攸,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攸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攸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试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忽和攸以自己的小聪明违反了自然之道,反而弄巧成拙。忽和攸在古时是取其敏捷有为之意,但却违反自然之道。   “忽悠”的本质是“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人们对诈骗犯的态度是痛恨,但对忽悠者的态度往往是一笑了之。   “三生有幸”的分量   文/佚名   三生有幸,是中国老话儿。三生乃佛家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讲的是唐朝的故事。杭州西湖有三生石,在莲花峰东麓,与飞来峰相接,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约10米,宽2米有余,峭拔玲珑。上刻篆书“三生石”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碑文。近代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佳作《三生石上旧精魂》,坊间网上俱有流传,值得一读。   圆泽是位得道的禅师,住持惠林寺,有俗家朋友姓李名源。二人知心知音,知交至深。一日二人相约去参拜青城山、峨眉山,却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圆泽希望走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却坚持从湖北沿江而上。或因早年李源捐家产改建惠林寺,二人有约定,意见一致,则惟圆泽是听,意见不一致,悉由李源定夺。所以最终决定买舟入川。圆泽自知后果,叹道:行止固不由人。   船到南浦。扁舟泊岸。河边有位身着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在取水。圆泽当时落泪,对李源说:那是我下一辈子的亲娘,她姓王。我得走了,给她做儿子去了。3天后你来王家看我,我会对你一笑作为证明。再过13年的中秋夜,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一定来与你见面。李源将信将疑。到了黄昏,圆泽圆寂,王家的婴儿也呱呱落地。3天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果然微笑。李源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小和尚说圆泽早已写好了遗嘱。   13年后,李源如约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去赴圆泽的约会,果然又听到故人化作牧童的心声。虽然星移斗转,生死苍茫,李源也一世三生,参透典故,却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三生有幸”的佳话。现如今的有情人常说缘定三生,若明白其中原委,也该知道这诺言的分量。

  庄子:历史上最早记载忽悠的人   文/丁少锋   有人说“忽悠”是东北方言,也有人说“忽悠”是北方方言,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忽悠”一词早在战国时就有了,源自《庄子》中的预言故事。庄子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说:“南海之帝为攸,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攸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攸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试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忽和攸以自己的小聪明违反了自然之道,反而弄巧成拙。忽和攸在古时是取其敏捷有为之意,但却违反自然之道。   “忽悠”的本质是“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人们对诈骗犯的态度是痛恨,但对忽悠者的态度往往是一笑了之。   “三生有幸”的分量   文/佚名   三生有幸,是中国老话儿。三生乃佛家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讲的是唐朝的故事。杭州西湖有三生石,在莲花峰东麓,与飞来峰相接,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约10米,宽2米有余,峭拔玲珑。上刻篆书“三生石”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碑文。近代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佳作《三生石上旧精魂》,坊间网上俱有流传,值得一读。   圆泽是位得道的禅师,住持惠林寺,有俗家朋友姓李名源。二人知心知音,知交至深。一日二人相约去参拜青城山、峨眉山,却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圆泽希望走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却坚持从湖北沿江而上。或因早年李源捐家产改建惠林寺,二人有约定,意见一致,则惟圆泽是听,意见不一致,悉由李源定夺。所以最终决定买舟入川。圆泽自知后果,叹道:行止固不由人。   船到南浦。扁舟泊岸。河边有位身着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在取水。圆泽当时落泪,对李源说:那是我下一辈子的亲娘,她姓王。我得走了,给她做儿子去了。3天后你来王家看我,我会对你一笑作为证明。再过13年的中秋夜,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一定来与你见面。李源将信将疑。到了黄昏,圆泽圆寂,王家的婴儿也呱呱落地。3天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果然微笑。李源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小和尚说圆泽早已写好了遗嘱。   13年后,李源如约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去赴圆泽的约会,果然又听到故人化作牧童的心声。虽然星移斗转,生死苍茫,李源也一世三生,参透典故,却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三生有幸”的佳话。现如今的有情人常说缘定三生,若明白其中原委,也该知道这诺言的分量。


相关内容

  • 散文著作中的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16卷第2期2009年4月 JoURNALoF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DoNGGUANUNlVERSITYoFTECHNoLoGY V01.16No.2 Apr.2009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著作中的 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张 岩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先秦历史散 ...

  • 先秦两汉文学
  • 先秦文学名词解释 1. 神话:是古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异故事,是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和超现实的形象描述,表现了初民的原始理解力,是借助现象以征服自然力并使之形象化的艺术结晶.它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自然神话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意义通常显示为对 ...

  •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 ...

  • 名词解释(先秦文学)
  • 上古歌谣 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 ...

  • 先秦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源远流长,先秦散文是其源头.开设本选修课的目的是从源头着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研究先秦散文,培养学生熟悉和热爱古代散文,吸取其中的营养,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这门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爱国 ...

  • 先秦散文研究
  • 先秦散文研究 教 学 大 纲 (选修课)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熊宪光 <先秦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 四.参考教材 五.考试方法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先秦散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章思考题 史家之文研究 第一节 概 说 第二节 ...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 5.贾谊.晁错是汉初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 8."法& ...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

  • 文学常识,整理版
  •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 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