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研究

作者:汪青松

理论与改革 2008年04期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而且可以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①,这些基本上都是从较宏观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展开论证的。而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特征、价值,尤其是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等概念的关系这些微观层面的阐述较少。因此,这里准备对以上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以求教于学界。

  一、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

  1.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内涵的界定

  精神富裕就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我们认为,精神富裕是指主体(微观的个体、中观的团体、宏观的社会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所呈现出的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理想情操和风俗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的创造、拥有程度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状态。

  由此,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理想情操、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的总合。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作以审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精神文化紧跟或不滞后于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并对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产生和发挥积极影响的精神要素总和。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包括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与时俱进,等等。从狭义角度讲,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社会中的某一团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符合或适当超越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显现出前进性、先进性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也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精神;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思想精神;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精神。

  2.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否为一回事,若不是,其区别何在这是需要交代清楚的。总的看来,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与其他概念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1)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区别

  第一,概念的不同,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一般而言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它是指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理想情操、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的总合。

  第二,提出的角度(或者说参照系)不同。如果说“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那么,精神富裕就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相生互存的依赖者,正谓“前后相随,有无相生,上下相倾”。我们既提出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提出了让绝大多数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个共同富裕首先是指物质富裕,当然也应包含着精神富裕。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也是符合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的原意的。

  第三,评价标准相异。精神文明是一种价值审视,是借助于一定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所作出的判断。而精神富裕则是对主体精神满足、享受和发展状况的一种中性的客观的描述,是不带有任何感情的评价。比如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是,一个人通过观看污秽不堪的庸俗表演而体验的情感上的愉悦、对精神空虚的排遣和满足,与一个人通过观看阳春白雪般高雅艺术带来对干枯心灵的精神慰藉,甚至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二者都可视为个体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即精神富裕。那么,二者孰是孰非呢?这便涉及到价值判断了,如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准来看,前者无疑因为归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而受到批判,后者却因符合先进文化的标准而为我们所肯定和提倡。

  第四,质与量的不同。精神文明侧重子质的规定和提升,精神富裕侧重于量的充实和提高。精神富裕更倾向于对主体精神生活、精神需求有无多寡衡量,如我们说一个人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精神贫困、不思进取,精神充实、锐气昂扬,精神焕发、积极奋斗,即是对其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情感气质、思想文化的量有无高低的表述。而当精神要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时候,就变成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形态,产生质了飞跃。这种飞跃,在社会文明形态上就表现为封建文明对奴隶文明的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明的取代,以及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更替。在个体上,表现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对旧我进行否定和超越,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在精神境界上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一个脱离低价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第五,外延不同。精神文明和精神富裕涵盖的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精神富裕具有三六九等,其内容具有好坏雅俗之分。个体安全、爱与归属感的需要、个体价值的确认、尊重的实现、对美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如自我满足、轻松、乐观、正义、真、善、美)等,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是盲目的、消极的甚至是致命的,如吸毒、赌博、追求疯狂等。如,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个人、社会的毒害,邪教等非法组织对人精神的魔法控制等。而精神文明则仅是正面的、健康积极的、发展前进的精神构成,是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积淀和结晶。换而言之,精神富裕在内涵和外延上要大于精神文明。

  (2)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的联系

  一是二者关注的对象均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无论精神富裕还是精神文明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解答,前者侧重量的充实和提高,后者更关注质的提升和飞跃;二是精神文明是精神富裕充实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必然结果,而精神富裕则是精神文明得以形成的必要积累和客观前提,精神文明可以认为是精神富裕中积极成果的萃取与集中;三是在加上“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词之后,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具有同一意义,其效用具有一致性,即为社会个体提供富有、快乐、幸福、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价值理念;为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公平、公正、正义、真、善、美等精神纽带。四是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我们要实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共同理想之中。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面对的时代课题和实践要求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形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努力发展繁荣先进文化,是不同时代面临的共同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等,都是我们在不同阶段,针对特定任务而提出来的,其本身的意义取决于实践的需要,其价值的衡量在于其各自满足实践的程度大小。

  (3)精神富裕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关联

  在前面我们侧重讨论了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区别与联系,这实际上也是精神富裕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的关系阐释。因为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说四者是彼此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和谐文化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着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基础,是现阶段鲜明的文化建设旗帜和原则。

  二、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基本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富裕的认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其特征。而精神富裕的特征,也就是指作为精神富裕构成要素的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价值信念等,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殊形态,在一定时期与主体互动所具有的规定性表征。精神富裕的特征表现为下列五个方面:

  1.受动性和独立性。精神富裕的受动性是指精神意识所表现出的对客体、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依存性。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精神、心理、意识、文化不是独立的实体和本体,而是一种依附性的东西,其归根结底是受物质决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离开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精神意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这种独立性最突出地体现在:首先,精神意识本身是不断运动发展的。精神也是通过自我否定而不断自我运动、发展、变化的。其次,精神意识的这种发展受物质存在的决定性是相对的。精神意识尽管本身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性、独立性,或滞后于社会存在,或超前于社会存在。马克思就曾说过“人的思想跟不上事变的进程”。列宁也指出:“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了,但它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不能一下子消灭的,还会有不少人留恋过去。”

  2.隐蔽性和非量化性。精神富裕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它无形不可触,无味难以嗅。精神富裕反映人和团体的时间意识、速度意识、创新意识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知识结构等因素的拥有和差距,因而是深层次的,不易察觉和辨认的,具有很强的内敛性和隐蔽性。精神富裕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它只能通过内心的感觉来加以说明。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不统一上,即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精神生活就充实而有意义,不是早就有人发出“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无奈的感慨么,他们物质虽富裕但精神却显空虚。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物质匮乏者都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积极的精神追求。其实,身居偏远贫困之隅的人们,在为温饱奔波操劳的同时,其内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并非荒芜之地。要知道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在内心怀着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闹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也正因为精神富裕具有隐蔽性,所以我们也不能对其作以明确的量化。它一般只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基本项目并进行定性分析。我们不能像经济发展那样制定出明确的发展速度不能就一言一行来识别,不能说看了一本书,听了一首歌,欣赏了一部戏剧等等,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即刻的提升和净化,我们的精神生活就能马上变得富裕起来。难以确立具体的指标去量化是精神富裕的一个特征,也正因此,在社会富裕的发展中,它更易受到忽略和漠视,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训早有例证可查。

  3.动态性和稳定化。精神富裕,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反映的生存样态,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动态的发展的,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精神富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结构,与人的生活启息息相关,同时也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呈动态存在。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同时,精神富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后就会渗透和显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附在社会个体的言谈举止中。精神富裕的稳定性还在于,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的生产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后,只要能够满足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发展的需要,就可以保持相对不变。相应的,精神富裕就可以在这种生产关系所规定的区间内作量的变化,或累积或减弱,在质变的临界点前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4.社会性和个体性。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人,人的现实的社会性是精神意识样态的社会性根源。马克思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出自己的社会关系,同时,“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如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理想追求、道德观念等。又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出的则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价值原则。同时,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体,由于出身、禀赋、学识、智力等有不同,其对精神富裕内涵的理解及由此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又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个体的独特的个性,这种差异性也是人们的认知水平、能力觉悟、社会心态、社会角色、社会期待等的反映结果。如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讲,他的精神充实感来源于他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现实中为人民服宗旨的践行;对一个演员来说其精神的愉悦,来源于对事业的那份投入,以及人们对其作品或事业的肯定;而对一个残疾而言,对其劳动及人格的尊重,或许是他更在乎的。再如,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评价就不一样,甚至会大相径庭。可以说,在每一个社会,人们对精神资料和财富的拥有、享受都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世界性和民族性。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开放是一种以价值多样性为根据的理性化的、明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不同的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等都被逐渐卷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涌流中,在相互交流碰撞中生存发展,地理和时空的无限缩小,使地球村的感受日益加深,每个人都无法隔绝外界封闭自己。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吸取了世界人类思想的精华,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马列主义,也恰恰是从俄国传来的。世界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构成,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8] 但即使在人类世界性的交往基础之上,“精神上互相创造着”将仍然是“个人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它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即精神意识的民族性仍不可消除。精神文化的世界性,最终要通过各民族各国家的精神文化个性表现出来。正如斯大林而言:任何民族在世界上都会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9] 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没有多样性便不会有世界性。

  三、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时代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给社会个体提供健康成长所需的价值理想、道德信念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于为一个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共同的精神支柱、崇高的价值指向和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具体而言如下:

  1.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又会推动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这些都需要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引领和支撑。首先,精神富裕对社会变革具有能动效用。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对社会的变革的效用,主要是通过思想解放来实现的。因为社会发展和精神进步,往往通过思想解放来推动。“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应运而生,充当了旧思想观念的埋葬者和新思想观念的先驱者。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冲击和激励之下,人们不断地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抛弃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接受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想。在人与社会的相互激荡和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进步。解放思想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新社会运动的燎原之势,对社会变革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只要人类社会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这种作用就不会消失,这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就不会消失。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和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思想解放运动的态度。在社会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我们必须自觉地支持思想解放、促进思想解放,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胡锦涛在“6.25”讲话中就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观点,并将“解放思想”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本质要求”和“一大法宝”的高度。由此可知,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这既是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其次,精神富裕对社会经济繁荣具有实践效用。列宁在阅读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时曾指出: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无形的精神往往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能量—精神生产力,它是人类实践创造活动的泉源。精神富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1](P1079) 毛泽东还明确地谈到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江泽民对此做出了新的阐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其价值取向不单单是从精神到精神的显现,它最终要落实到物质的生产力的提高之上。灿烂的精神思想之花,必然会结成丰硕的经济之果,这是符合规律的发展。

  2.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素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谈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超越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离开了人的精神需求,就没有人的自由发展;同样如果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谈社会发展既不可能,也无意义。有什么样的精神需求,就会有相应的社会面貌。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生存需要始终是基础。在人类社会的低级阶段,生存需要的匮乏占主导地位,人类所要满足的最迫切的需要是生存需要,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生存问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精神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精神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满足精神需求,解决精神困惑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工具理性和功利原则被过分推崇,人的物化和片面发展严重。精神生活的状况已成为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人们只顾追逐金钱和物质财富时,思想、道德、情感的世界可能变得荒芜、空虚或异化;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相比,精神生活相对贫困化成了相当普遍的问题。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问题会突出出来。一方面是物质世界的增值,另一方面是人的世界贬值,特别是精神世界的贬值,使人在物质世界中失去了精神家园,看不清自己的本质、意义和价值。面对丰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精神生活上却处于空虚、孤独、无助、烦躁、恐惧等痛苦之中,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改善精神生活来实现。只有在进一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塑造社会主义精神形象的重要源泉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形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存在并有所发展和成就,就要有良好的精神形象、振奋的民族精神。如果国民的精神状态不积极;如果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精神萎靡不振,怨气冲天,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有什么凝聚力。社会主义精神形象,是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生动具体的形象化体现,它作为国家形象的灵魂,渗透于国家总体形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赋予整个国家形象以鲜活的内在生命力。对于一个有着13多亿人口、56个民族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要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重要途径之一就要使全体人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示良好的精神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崛起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崛起,精神崛起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真正原动力,也是支撑崛起后盛况的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所塑造的良好精神形象体现为:一是万众一心、聚精会神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的形象;二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开拓者的形象;三是艰苦奋斗的创业者的形象。四是胸襟博大、眼界开阔、气度恢宏,努力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形象;五是有着深厚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定不移、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形象。社会主义的良好精神形象就是当代中国的国魂、民魂。就是当代中国的国魂、民魂。它的现实体现,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不仅是维系当代中国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也是维系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崇高性的精神支柱。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亿万人民,树立人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极大地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有力地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从根本上消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萎靡颓废、焦虑困惑、醉生梦死等种种消极现象。这正是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超越性和崇高性所在。

  4.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目标的指向。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成为健全和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这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在旧时代,阶级差别、贫富差别成为人们追求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的鸿沟。精神生活为统治阶级所独有,而对身心受着奴役的人民来说,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物的世界的增殖”与“人的世界的贬值”的两极分化。广大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才智,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精神生活不再为少数人所享有,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日益广泛;精神需求也极大地得到实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道和真、善、美等价值原则被普遍确立和认同,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日益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得社会文明程度迅速提升。作为社会文明发展崭新形态的社会主义,其优良的社会精神面貌及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的光辉前景,无疑是社会主义制度形象的重要标志和优越性的有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生活的意义、价值理想追求和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个人释放出巨大的热情,使得整个社会焕发出积极昂扬的精神气氛,这是有别予以往社会的。正如毛泽东所说:“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据此,邓小平也在新时期乐观地预言。社会主义精神一定会“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21世纪人类的社会生活将过渡到以精神生活为主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将使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计算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大大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大大强化人类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将主要通过组织社会精神生活这一手段来组织社会生产,将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精神生活来发展社会生产。诚然,精神生活的这一发展,动因不仅是来自精神生活自身,还同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进步有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从最初的直接同一发展到相互分离再过渡到相互融合,历史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但不是返回原点,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是精神生活从弱化到强化,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发展过程,也是物质生活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这一演变过程的终点。人类只要不改变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和信念,就一定会走到这一历史的终点。

作者介绍:汪青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郑州 450015

作者:汪青松

理论与改革 2008年04期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而且可以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①,这些基本上都是从较宏观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展开论证的。而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特征、价值,尤其是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等概念的关系这些微观层面的阐述较少。因此,这里准备对以上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以求教于学界。

  一、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

  1.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内涵的界定

  精神富裕就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我们认为,精神富裕是指主体(微观的个体、中观的团体、宏观的社会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所呈现出的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理想情操和风俗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的创造、拥有程度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状态。

  由此,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理想情操、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的总合。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作以审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精神文化紧跟或不滞后于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并对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产生和发挥积极影响的精神要素总和。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包括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与时俱进,等等。从狭义角度讲,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指社会中的某一团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符合或适当超越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显现出前进性、先进性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也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精神;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精神;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思想精神;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精神。

  2.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否为一回事,若不是,其区别何在这是需要交代清楚的。总的看来,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与其他概念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1)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区别

  第一,概念的不同,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一般而言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它是指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理想情操、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的总合。

  第二,提出的角度(或者说参照系)不同。如果说“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那么,精神富裕就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相生互存的依赖者,正谓“前后相随,有无相生,上下相倾”。我们既提出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提出了让绝大多数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个共同富裕首先是指物质富裕,当然也应包含着精神富裕。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也是符合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的原意的。

  第三,评价标准相异。精神文明是一种价值审视,是借助于一定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所作出的判断。而精神富裕则是对主体精神满足、享受和发展状况的一种中性的客观的描述,是不带有任何感情的评价。比如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是,一个人通过观看污秽不堪的庸俗表演而体验的情感上的愉悦、对精神空虚的排遣和满足,与一个人通过观看阳春白雪般高雅艺术带来对干枯心灵的精神慰藉,甚至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二者都可视为个体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即精神富裕。那么,二者孰是孰非呢?这便涉及到价值判断了,如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准来看,前者无疑因为归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而受到批判,后者却因符合先进文化的标准而为我们所肯定和提倡。

  第四,质与量的不同。精神文明侧重子质的规定和提升,精神富裕侧重于量的充实和提高。精神富裕更倾向于对主体精神生活、精神需求有无多寡衡量,如我们说一个人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精神贫困、不思进取,精神充实、锐气昂扬,精神焕发、积极奋斗,即是对其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情感气质、思想文化的量有无高低的表述。而当精神要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时候,就变成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形态,产生质了飞跃。这种飞跃,在社会文明形态上就表现为封建文明对奴隶文明的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明的取代,以及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更替。在个体上,表现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对旧我进行否定和超越,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在精神境界上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一个脱离低价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第五,外延不同。精神文明和精神富裕涵盖的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精神富裕具有三六九等,其内容具有好坏雅俗之分。个体安全、爱与归属感的需要、个体价值的确认、尊重的实现、对美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如自我满足、轻松、乐观、正义、真、善、美)等,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是盲目的、消极的甚至是致命的,如吸毒、赌博、追求疯狂等。如,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个人、社会的毒害,邪教等非法组织对人精神的魔法控制等。而精神文明则仅是正面的、健康积极的、发展前进的精神构成,是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积淀和结晶。换而言之,精神富裕在内涵和外延上要大于精神文明。

  (2)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的联系

  一是二者关注的对象均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无论精神富裕还是精神文明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解答,前者侧重量的充实和提高,后者更关注质的提升和飞跃;二是精神文明是精神富裕充实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必然结果,而精神富裕则是精神文明得以形成的必要积累和客观前提,精神文明可以认为是精神富裕中积极成果的萃取与集中;三是在加上“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词之后,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具有同一意义,其效用具有一致性,即为社会个体提供富有、快乐、幸福、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价值理念;为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公平、公正、正义、真、善、美等精神纽带。四是精神富裕和精神文明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我们要实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共同理想之中。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面对的时代课题和实践要求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形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努力发展繁荣先进文化,是不同时代面临的共同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等,都是我们在不同阶段,针对特定任务而提出来的,其本身的意义取决于实践的需要,其价值的衡量在于其各自满足实践的程度大小。

  (3)精神富裕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关联

  在前面我们侧重讨论了精神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区别与联系,这实际上也是精神富裕与中特文化、先进文化的关系阐释。因为中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说四者是彼此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和谐文化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着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基础,是现阶段鲜明的文化建设旗帜和原则。

  二、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基本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富裕的认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其特征。而精神富裕的特征,也就是指作为精神富裕构成要素的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价值信念等,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殊形态,在一定时期与主体互动所具有的规定性表征。精神富裕的特征表现为下列五个方面:

  1.受动性和独立性。精神富裕的受动性是指精神意识所表现出的对客体、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依存性。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精神、心理、意识、文化不是独立的实体和本体,而是一种依附性的东西,其归根结底是受物质决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离开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精神意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这种独立性最突出地体现在:首先,精神意识本身是不断运动发展的。精神也是通过自我否定而不断自我运动、发展、变化的。其次,精神意识的这种发展受物质存在的决定性是相对的。精神意识尽管本身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性、独立性,或滞后于社会存在,或超前于社会存在。马克思就曾说过“人的思想跟不上事变的进程”。列宁也指出:“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了,但它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不能一下子消灭的,还会有不少人留恋过去。”

  2.隐蔽性和非量化性。精神富裕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它无形不可触,无味难以嗅。精神富裕反映人和团体的时间意识、速度意识、创新意识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知识结构等因素的拥有和差距,因而是深层次的,不易察觉和辨认的,具有很强的内敛性和隐蔽性。精神富裕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它只能通过内心的感觉来加以说明。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不统一上,即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精神生活就充实而有意义,不是早就有人发出“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无奈的感慨么,他们物质虽富裕但精神却显空虚。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物质匮乏者都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积极的精神追求。其实,身居偏远贫困之隅的人们,在为温饱奔波操劳的同时,其内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并非荒芜之地。要知道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在内心怀着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闹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也正因为精神富裕具有隐蔽性,所以我们也不能对其作以明确的量化。它一般只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基本项目并进行定性分析。我们不能像经济发展那样制定出明确的发展速度不能就一言一行来识别,不能说看了一本书,听了一首歌,欣赏了一部戏剧等等,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即刻的提升和净化,我们的精神生活就能马上变得富裕起来。难以确立具体的指标去量化是精神富裕的一个特征,也正因此,在社会富裕的发展中,它更易受到忽略和漠视,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训早有例证可查。

  3.动态性和稳定化。精神富裕,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反映的生存样态,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动态的发展的,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精神富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结构,与人的生活启息息相关,同时也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呈动态存在。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同时,精神富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后就会渗透和显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附在社会个体的言谈举止中。精神富裕的稳定性还在于,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的生产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后,只要能够满足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发展的需要,就可以保持相对不变。相应的,精神富裕就可以在这种生产关系所规定的区间内作量的变化,或累积或减弱,在质变的临界点前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4.社会性和个体性。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人,人的现实的社会性是精神意识样态的社会性根源。马克思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出自己的社会关系,同时,“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如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理想追求、道德观念等。又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出的则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价值原则。同时,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体,由于出身、禀赋、学识、智力等有不同,其对精神富裕内涵的理解及由此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又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个体的独特的个性,这种差异性也是人们的认知水平、能力觉悟、社会心态、社会角色、社会期待等的反映结果。如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讲,他的精神充实感来源于他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现实中为人民服宗旨的践行;对一个演员来说其精神的愉悦,来源于对事业的那份投入,以及人们对其作品或事业的肯定;而对一个残疾而言,对其劳动及人格的尊重,或许是他更在乎的。再如,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评价就不一样,甚至会大相径庭。可以说,在每一个社会,人们对精神资料和财富的拥有、享受都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世界性和民族性。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开放是一种以价值多样性为根据的理性化的、明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不同的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等都被逐渐卷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涌流中,在相互交流碰撞中生存发展,地理和时空的无限缩小,使地球村的感受日益加深,每个人都无法隔绝外界封闭自己。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吸取了世界人类思想的精华,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马列主义,也恰恰是从俄国传来的。世界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构成,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8] 但即使在人类世界性的交往基础之上,“精神上互相创造着”将仍然是“个人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它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即精神意识的民族性仍不可消除。精神文化的世界性,最终要通过各民族各国家的精神文化个性表现出来。正如斯大林而言:任何民族在世界上都会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9] 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没有多样性便不会有世界性。

  三、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时代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给社会个体提供健康成长所需的价值理想、道德信念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于为一个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共同的精神支柱、崇高的价值指向和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具体而言如下:

  1.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又会推动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这些都需要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引领和支撑。首先,精神富裕对社会变革具有能动效用。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对社会的变革的效用,主要是通过思想解放来实现的。因为社会发展和精神进步,往往通过思想解放来推动。“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应运而生,充当了旧思想观念的埋葬者和新思想观念的先驱者。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冲击和激励之下,人们不断地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抛弃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接受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想。在人与社会的相互激荡和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进步。解放思想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新社会运动的燎原之势,对社会变革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只要人类社会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这种作用就不会消失,这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就不会消失。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和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思想解放运动的态度。在社会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我们必须自觉地支持思想解放、促进思想解放,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胡锦涛在“6.25”讲话中就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观点,并将“解放思想”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本质要求”和“一大法宝”的高度。由此可知,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这既是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其次,精神富裕对社会经济繁荣具有实践效用。列宁在阅读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时曾指出: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无形的精神往往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能量—精神生产力,它是人类实践创造活动的泉源。精神富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1](P1079) 毛泽东还明确地谈到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江泽民对此做出了新的阐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富裕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其价值取向不单单是从精神到精神的显现,它最终要落实到物质的生产力的提高之上。灿烂的精神思想之花,必然会结成丰硕的经济之果,这是符合规律的发展。

  2.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素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谈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超越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离开了人的精神需求,就没有人的自由发展;同样如果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谈社会发展既不可能,也无意义。有什么样的精神需求,就会有相应的社会面貌。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生存需要始终是基础。在人类社会的低级阶段,生存需要的匮乏占主导地位,人类所要满足的最迫切的需要是生存需要,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生存问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精神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精神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满足精神需求,解决精神困惑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工具理性和功利原则被过分推崇,人的物化和片面发展严重。精神生活的状况已成为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人们只顾追逐金钱和物质财富时,思想、道德、情感的世界可能变得荒芜、空虚或异化;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相比,精神生活相对贫困化成了相当普遍的问题。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问题会突出出来。一方面是物质世界的增值,另一方面是人的世界贬值,特别是精神世界的贬值,使人在物质世界中失去了精神家园,看不清自己的本质、意义和价值。面对丰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精神生活上却处于空虚、孤独、无助、烦躁、恐惧等痛苦之中,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改善精神生活来实现。只有在进一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塑造社会主义精神形象的重要源泉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形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存在并有所发展和成就,就要有良好的精神形象、振奋的民族精神。如果国民的精神状态不积极;如果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精神萎靡不振,怨气冲天,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有什么凝聚力。社会主义精神形象,是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生动具体的形象化体现,它作为国家形象的灵魂,渗透于国家总体形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赋予整个国家形象以鲜活的内在生命力。对于一个有着13多亿人口、56个民族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要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重要途径之一就要使全体人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示良好的精神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崛起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崛起,精神崛起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真正原动力,也是支撑崛起后盛况的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所塑造的良好精神形象体现为:一是万众一心、聚精会神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的形象;二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开拓者的形象;三是艰苦奋斗的创业者的形象。四是胸襟博大、眼界开阔、气度恢宏,努力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形象;五是有着深厚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定不移、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形象。社会主义的良好精神形象就是当代中国的国魂、民魂。就是当代中国的国魂、民魂。它的现实体现,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不仅是维系当代中国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也是维系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崇高性的精神支柱。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亿万人民,树立人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极大地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有力地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从根本上消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萎靡颓废、焦虑困惑、醉生梦死等种种消极现象。这正是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超越性和崇高性所在。

  4.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目标的指向。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成为健全和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这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在旧时代,阶级差别、贫富差别成为人们追求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的鸿沟。精神生活为统治阶级所独有,而对身心受着奴役的人民来说,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物的世界的增殖”与“人的世界的贬值”的两极分化。广大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才智,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精神生活不再为少数人所享有,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日益广泛;精神需求也极大地得到实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道和真、善、美等价值原则被普遍确立和认同,合理而健康的精神需求日益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得社会文明程度迅速提升。作为社会文明发展崭新形态的社会主义,其优良的社会精神面貌及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的光辉前景,无疑是社会主义制度形象的重要标志和优越性的有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生活的意义、价值理想追求和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个人释放出巨大的热情,使得整个社会焕发出积极昂扬的精神气氛,这是有别予以往社会的。正如毛泽东所说:“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据此,邓小平也在新时期乐观地预言。社会主义精神一定会“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21世纪人类的社会生活将过渡到以精神生活为主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将使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计算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大大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大大强化人类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将主要通过组织社会精神生活这一手段来组织社会生产,将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精神生活来发展社会生产。诚然,精神生活的这一发展,动因不仅是来自精神生活自身,还同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进步有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从最初的直接同一发展到相互分离再过渡到相互融合,历史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但不是返回原点,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是精神生活从弱化到强化,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发展过程,也是物质生活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这一演变过程的终点。人类只要不改变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和信念,就一定会走到这一历史的终点。

作者介绍:汪青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郑州 450015


相关内容

  •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 作者:任立新陈宝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11期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03)05-0066-04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 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内涵探析
  •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高屋建瓴.寓意深远,深刻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内在发展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职业精神及其内涵的当代解读_杨军
  • 第17卷第2期 2015第17年卷4月第2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of Zunyi Normal College V ol.17,No.2Apr.20152015年4月 职业精神及其内涵的当代解读 杨 摘 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 要 ...

  • 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谈人的全面发展
  • [摘 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而且揭示其现实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要求,是中国梦的重要价值维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 ...

  •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
  •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2008年中国人奢侈品的消费达8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各国奢侈品销售市场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消费者高昂的消费热情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奢侈品这个曾经远离大众视野的贵族产品正快速渗透中国市场.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却发现,有 ...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随着世界的剧烈变革,当代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受到这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发展观以及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之中, ...

  • 东南大学毛概闭卷试题及答案
  •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梅荣政 2012年05月09日13:59   来源:红旗文稿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有多种概括,可谓见仁见智.根据个人的研究和思考,汲取学术界某些成果,笔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如下概括,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共同富裕.亦可再简化为求是.人本.自主.共富. 1.实事求是(求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公平正义问题浅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公平正义问题浅析 2012级 于 媛 学 号:s[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