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德统一的再思考

两德统一的再思考

[摘要] 两德统一是二十世纪末举世瞩目的事情,两德分裂四十多年之后实现了统一,两德在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统一。在这统一背后,是两个德国的人民和政府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地结果,虽然在统一后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两个德国的统一在统一模式、统一中西德的做法对于中国两岸关系的改善启示也是非常多的;此外,对东德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当年苏东的社会主义的失利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积极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两德统一 原因 模式 两岸统一

The Re-thinking of German Unification

Abstract : The reunification of Germany is a remarkable thing in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two Germanys split after four decades to achieve a uniform, the two Germany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achieve a uniform. This unified behind the German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ersistent efforts to the results, although a lot of problems after unification, bu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chievement for all to see. Two German reunification in the unified model, the unification of West Germany, the practice of inspiration for impro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also very much;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n East Germany, the defeat of the yea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s socialist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ve and useful experience for our great caus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German unification; Reasons; Model; Unification of the two sides

目录

引言

一、 两德统一的原因 ........................................................... 1

(一) 影响两德统一的政治经济因素 ........................................... 1 1.

2. 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 ................................................. 1 经济贸易上的原因 ..................................................... 2

(二) 影响两德统一的其他因素 ............................................... 3 1.

2.

3. 民族意识因素 ......................................................... 3 国际格局的影响 ....................................................... 5 个人因素的作用 ....................................................... 5

二、 两德统一模式的特点 ....................................................... 7

(一) 实践模式——寓德国统一于欧洲联合的曲线型统一模式 ..................... 7

(二) 结果模式——吸纳统一模式 ............................................. 8

三、 两德统一的经验教训 ....................................................... 9

(一) “德国病”——统一后的问题 ........................................... 9

(二) “东德之痛”——民主德国反思录 ...................................... 10

四、 两德统一对中国的启示 .................................................... 13

(一)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和两岸统一 ........................................ 13 1.

2.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 .................................................. 13 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 .................................................. 14

结论 ......................................................................... 16

致谢语 ....................................................................... 17

参考文献 ..................................................................... 18

引言

希特勒制订的先一统欧洲再一统世界的狂妄计划给他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惩罚——德国的分裂,然而分裂后的再统一却也是顺应历史潮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两个德国合情合理,毕竟同根同族。二十多年过去了,由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经济发展体现出持久的活力,从而为德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国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二十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看那一段历史,即使在当时,也几乎没有人相信统一会来的那么早,以至于很少有人最好了准备。当1987年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正式访问西德并受到最高级别礼遇时,舆论普遍认为两德并存的事实已无法改变,然而两年后,东德政局的突变和柏林墙的开放却使不太可能的德国重新统一迅速提上议事日程,阿登纳的统一之梦终于在四十年之后有了实现的可能。20多年流淌的岁月,人们对于两德的统一的反思从未停止过,关于1990 年德国实现统一的原因,很多人更多地从权力政治 、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角度来诠释,而对两德间所存在的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体的德意志民族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之外,民族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统一之后民族心理因素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大。本文将侧重从两德统一的模式中分析导致德国统一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从而力求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一、两德统一的原因

两个德国在对峙40余年后能够复归统一,其中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多样的,而到底哪一个原因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世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德国人民为了德国的统一付诸了巨大的努力,而最终的统一也是众望所归,“东德”和“西德”这两个词语表示两个国家的历史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一)影响两德统一的政治经济因素

1. 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

在分裂初期,双方对彼此都持不承认的态度,在美苏的授意下进行对抗。后来,民主德国的民族分裂势力抬头并掌握实权实际上逐渐放弃了国家统一的念头。但是,联邦德国的领导人却从没有放弃过对国家重新统一的梦想,这也是两个德国能够在分裂半个世纪以后重新统一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战后初期阿登纳的思想中还是后来的继任者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所做出的努力。在两国的宪法(西德为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以及后来双方态度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在国家统一进程中,两个德国尤其是西德的领导人对国家重新统一所做的努力。西德在战后初期制宪时之所以选择“基本法”这一称呼,目的是想把《基本法》作为过渡性或者临时性的宪法,待德国统一后再制定正式宪法。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法律名称上,还体现在它的内容中,《基本法》的“统一”条款共有四处,即序言、第23条、第116条和第146条。[1]东德在战后初期所做的努力并不比西德少,在初期宪法中也保留德国统一的条款,并多次建议两国进行和平会谈以促成统一,但是由于美苏两国的压力,两国所提出的构想大相径庭而导致会谈未能进行。随着美苏对抗的升级以及东德民族分裂势力的掌权,还有西德提出的“哈尔斯坦主义”,东德对于统一事宜则不在热情,并且提出了与“哈尔斯坦主义”相对的“乌布利希主义”,到1961年柏林墙修建后,两德关系从敌对走向隔绝。 [1]牛长振,李芳芳. 德国统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J].国际展望,2011, (3).

但是事情在1969年勃兰特上台后有了转机,他推行的“以渐进求转变”的“新东方政策”,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这一事实,并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呼东德,主张进行和平对等的谈判。1970年3月和5月两德总理分别在埃尔福特和卡塞尔进行会谈,1970年8月和12月,西德分别与苏联、波兰签订了《莫斯科条约》和《华沙条约》,12月7日,勃兰特在《华沙条约》签订之前来到华沙无名烈士公墓前献花,并在华沙犹太街区的殉难者纪念碑前为1942年被希特勒屠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致哀,波德两个民族的恩怨从此开始化解,联邦德国与苏联和波兰关系的解冻也从侧面有利于两德关系的改善。紧接着在1971年《四方协定》和1972年《基础条约》的签订,彻底使两德关系缓和,双方都承认对方为主权国家并互设常驻代表机构。尤其是《基础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它是两德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尽管西德承认了民主德国,但西德为了国家的统一目标,西德仍然在拒绝在国际法上承认东德,认为两德彼此不为外国,二者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即“它们存在于尚存的‘整个德国’的国家基础之上。”由此逻辑,西德为两德事务专门设立的部门为“德国内部事务部”,其并非属于外交部,在东德的代表也不称“大使”而称“常设代表”[1]。西德在政治上所做的种种努力并非没有收到效果,在短期来看它的效果确实并不那么明显,因为谁也不会预料到两个德国的统一会来的这么快,但是从两德统一的长期进程中,这些努力是国家重归统一的基本条件。两个德国在政治上的接触与交流也为其他领域的交流与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美苏冷战大背景下两个德国政府通过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机会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交流的增加和互信的加强,才会为经济层面的交流和贸易创造条件。

2. 经济贸易上的原因

在两个国家成立伊始就在经济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更多的是要证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最终会战胜谁的竞争,也是美苏从维护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两国影响的结果。从1947年开始美国宣布实行马歇尔计划,它将大量资金和物资注入到西欧,包括联邦德国,使得联邦德国在战后较短的时间里就开始恢复经济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的是,苏联要求100亿美元战争赔款,因西方盟国的抵制,只能从民主德国那里获取,民主德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落后的境地。两个德国的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了竞争的序幕,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个德国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不平衡,从而对以后的竞争局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上东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把财力用到社会福利和积累上;[1]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注重发展集体化经营,长期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到八十年代时,国民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怨言越来越多,矛盾也更加突出,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东德人倾向于西德的资本主义世界。反观西德的各项经济指标,GDP “从1952年的320亿美元上升到十年后的890亿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后超过了6000亿美元,1980年达到8280亿美元,而1985年则达到了12300亿美元。”[1]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德国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这样的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柏林墙对面的东德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西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两国自1951年以来的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1年的《柏林条约》中规定了两德之间的不属于国际贸易的独特的“内部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受益最大的是东德,在两德的贸易中,东德不仅享有西德所提供的各项优惠条件,东德的产品还可以在德国的名义下进入到欧洲市场的其他会员国。西德还在关税、汇率、柏林的过境费以及科技合作中给予东德很多的优惠政策和帮助。西德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政治层面为主要考量,通过密切两德的经贸关系克服两德之间日益增加的疏离感,使东德的普通民众也能从内心里感受到西德对统一的追求,使东德的民族分离主义“划界政策”无法得逞。[2]事实证明,两德之间这种经贸关系是使德国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影响两德统一的其他因素

1. 民族意识因素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相互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把组成民族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并在其它因素的同时作用下使之巩固。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创建了德意志国家及第一个德意志王朝,从此以后,德意志作为族名才正式开始被使用。然而在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中本就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陷入了全面崩溃的地步,直到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才使德国人几个世纪以来的统一梦想实现了,几个世纪的动荡和争战使德意志民族展现出异常炙热的民族情感,这种情感的发酵和德国的征服计划也使德国在二战后面临分裂国家分裂,并且受制于人的局面。德意志民族虽然再一[1]李华. 究竟是什么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

[2]张五岳. 分裂国家互动模式与统一政策研究[M].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 .

次被分裂,但无法抹灭的事实是德意志民族依然是一个以相同的语言、种族、文学、艺术等为基础,共存共荣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

首先是民族精神在两德统一中起到的“指路灯”的作用。柏林墙的建立虽然在空间上阻隔了两德人民正常的交流,但是,两德人民为统一一直在不懈努力和不断靠近,据西德民意机构在1970年的调查,约有90%的西德人在东德还有近亲,21%有远亲,14%有朋友[1]。《基础条约》的签订为两德人民的直接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1970年西德约有350万人从陆地西柏林旅行,1975年增加了一倍多。西德政府为了维护两德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交流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以换取东德政府的支持与合作。两德人民也在文化社会交流中对德意志民族精神不但没有了隔绝时期的疏离感反而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和精神生活。两德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互动,不仅解决了分裂双方人民之间人道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两德人民的了解,更有利的维护了两德人民对于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情感的认同。

其次,民族精神不仅是联邦德国追求统一的力量源泉也是两德统一的加速器。在追求德国统一的几十年中,联邦德国不断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每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割不断的德意志民族情感,抹不去的德意志民族认同一直是团结联邦德国坚持走在统一道路上的粘合剂。

[2]从德国被分占之日起,联邦德国就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再次统一的努力,1948年,美英法三国要求在西占区制定一部按照占领国意图的宪法。当时的西占区几乎是一片废墟,根本没有丝毫和西方三大国抗衡的力量,但是经过联邦德国的政治家的集思广益,找到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即改制定宪法为基本法,以作为国家临时的根本大法发挥宪法的作用。这一结果一开始使美国政府震怒,声言“要不是我们在这里,你们早被俄国化了”。[3]可知当时的联邦德国的压力有多大。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969、1972、1987年的西德受访者中,渴望国家统一的分别占到78%、78%、80%。到199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85%,其中27%的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的钱奉献给国家统一大业。[4]民主德国在70年代就讳言“德意志属性”。但到了80年代初,民主德国也越来越多地探究其“德意志同一性”和德意志历史的一致性,对历史问题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德意志民族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使得德意志民族必将重新统一的信念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推动和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1]吴友法等. 当代德国——命途多舛的世界新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第235页.

[2]王梦. 德意志民族因素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2009,(7).

[3]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01页.

[4]邓红英,吴友法. 论昂纳克时期民主德国的分裂主义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2. 国际格局的影响

在前面不止一次的说过,两个德国虽然在战后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了独立的国际法地位,但是政府在对内对外活动中还是受制于人,自主权不大。东德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苏联为了自身利益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把东德当作是与西方集团的缓冲地带;而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组织则把西德作为对抗苏联和华沙集团的桥头堡。在外交方面,两个德国在大部分时间是按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定下的基调制定自己的外交方针,在70、80年代时期这种趋势虽然有所改观,但是在总体上,两德都不大敢独立于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外。比如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时,西德还处在盟国的占领之下东德也是完全处在苏联的控制下,所以不可能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政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不可避免的分裂了。第二次柏林危机中,两个德国虽然都已经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了,但是囿于美苏以及各自集团的影响,两德都只能以各自盟国的态度表示自己的意思。70年代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才有机会全面施行“新东方政策”,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也使民主德国的能够更加自如的与联邦德国进行交流和合作。到了八十年代,两个德国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与此同时,东欧的不稳定也影响着东德。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外交新思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维,两极对立、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似乎在这个时候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多的可以考虑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生活。1989年11月9日,东德的柏林墙被迫开放,这对于两德人民来说统一的契机已经到来,柏林墙的倒塌也“把德国统一提上议事日程,并以一种不以苏美英法四大国意志为转移的力量,使德国统一成为迫切的现实”。[1]紧接着在1990年5月18日通过签署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国家条约”来实现经济统一;8月3日通过签署关于实现国家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亦称“统一条约”)来实现政治统一;9月12日,量的和四大国外长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解决了与德国有关的“外部”问题;10月3日,两德统一大业宣告完成。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两德统一是要在两极格局缓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契机,所以总的来说国际格局对于德国的统一影响巨大,两极格局的失衡也是两德统一的关键因素之一。

3. 个人因素的作用

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德国总理科尔起了十分关键的主导作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对德国统一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认[1]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26页.

为德国的统一是否定雅尔塔会议以来的世界格局;同时,德国的统一对欧洲地区的局势稳定也存在者不可预知性,这对于国内已经危机初现的苏联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在1985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在内政外交方面推行“新思维”改革,在政治事务中推行选择自由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民主德国国庆40周年的庆典上,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有安定东德的人心,反而大力宣扬“新思维”思想中的“公开性”、“多元化”与“民主和自由”。此外,他还告诫东德的领导人说:迟到的人将会得到生活的惩罚。同时他明确表示:尽一切努力让德国在和平的道路上发展,苏联政府不会开着坦克进行武力干涉。苏联的这一系列表态让德国统一的前景一下子明朗起来,西德总理科尔在这个时候适时出击,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1989年11月28日,也就是在柏林墙打开的十天后,科尔提出了“十点计划”。将统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抓住了历史提供的千载难逢且瞬间即逝的宝贵机遇。1990年初,科尔力排众议,在对东德的货币兑换问题上做出让步,为尽早的建立起货币联盟创造了条件,促成了《经济统一条约》的最后签订,扫清了统一的最后障碍。除此之外,科尔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场合竭力向美英法等国家强调:两德统一后德国将留在北约中,不按照苏联要求的那样搞中立化,德国将会无条件的尊重每个欧洲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完整与安全,并积极参与到欧共体的建设中去,为谋求建立欧洲安全体系而努力。科尔也意识到了苏联态度的重要性,并且以一切措施来安抚苏联。他向苏联保证统一后将减少军队数量;放弃核武器、生化武器的使用;允许苏联驻军,在德国统一后无需撤出等条件[1]。科尔还答应在经济上给予苏联援助以帮助苏联的社会经济建设,承担苏联在德驻军的军费,增加从苏联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通过科尔的一系列针对东德、盟国和苏联措施的施行使得这些本来会阻碍两德统一的外在因素最小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迅速扫清了德国统一道路上的外部障碍,推动了德国统一事业的完成。

[1]杨静. 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10,(1).

二、两德统一模式的特点

德国的统一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对峙、僵持、缓和、统一四个步骤,西德最终抓住了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有利形势以及东德内部混乱的有利时机,以完全吸纳东德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从其模式上来看,主要由以下两个特点:

(一)实践模式——寓德国统一于欧洲联合的曲线型统一模式

德国的分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分裂更多的是受到了外来力量的干涉,所以联邦德国领导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德国的统一单靠德国的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外部力量。而实行在联合的欧洲条件下实现德国的统一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策略。首先,德国分裂的原因决定了德国的统一只有在美苏关系缓和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区占领,但是这种占领只是临时性的并非永久性的占领。在冷战开始前,美苏两国都无意分裂德国,但美国为了稳住西欧,在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有了分裂德国以确保欧洲安全的想法,这时,苏联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回应。可见,德国分裂的根源在于冷战的爆发,所以,两德的统一只有在冷战双方缓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次,德国的统一要排除外来的干涉必须消除长久以来欧洲和世界各国对德国的恐惧,正因为这样,把德国统一事业寓于欧洲联合之中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从这一角度出发,阿登纳总是把德国统一与欧洲联合先提并论,同时持续不断地释放出在统一后要忠于西方集团的信号。另外在欧洲的联合上西德也是非常积极,阿登纳说“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1]所以,在欧洲的统一步伐中,西德(以及后来的德国)都是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统一后和法国一起,发挥出了更加强大的凝聚作用。一方面它使美国确信一个统一的欧洲更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从而更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另一方面,联合的欧洲也减轻了欧洲各国对于德国重新崛起的担忧,从而使德国统一的阻力大大减小。

[1] [德]康德拉·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第104页.

(二)结果模式——吸纳统一模式

从两德最后的统一的完成方式来看,它是典型的吸纳统一模式,即实力较强的一方吸收或吞并实力较弱的另一方,且完全按照前者的模式改造自己的模式。两德的统一主要有联邦德国来主导,并且在对民主德国的改造上也是完全按照联邦德国的制度来进行的。东德于1952年7月废除了州建制,将全国划分为1市(柏林市)和14个专区,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但是在西德《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了西德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所以在1990年8月3日签订的《第二个国家条约》中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7月23日行政区划改革前的五州建制,并于10月3日按照西德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逐州加入西德,使用西德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1]条约签订后,西德政府各部门随即向东德各相应部门派出庞大的工作组,从经济、内政、外交和国防各个领域对东德实行全面接管和资本主义改造。在经济体制方面,依照《第一个国家条约》中的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货币统一,东德使用西德马克,西德的联邦银行取代东德的中央银行,主管两德的货币和信贷政策;同时,东德全面实行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直接引进西德的主要经济法规,建立“托管局”,负责东德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和改造;按照西德模式在东德建立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养老、失业、医务和工伤事故等四大社会保险。在政治体制方面,按照西德的模式重新改造东德的公共管理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系统。在立法机构方面,各议会党团都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领导机构,联邦参议院的席位也相应发生变化;在行政管理机构上,改变原东德实行的中央集权型模式,恢复州建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司法机构方面,由于过渡时期的特殊性以及东西部分裂时期的司法体系的差异,所以必须在现有司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于新的司法体系衔接并且真正发挥作用的新的司法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都应得到建立和完善。在各个方面改革的推进中,两个德国终于能够重新在同一个制度框架下共同发展,平稳前进。

[1]刘德斌等. 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9页.

三、两德统一的经验教训

德国虽然统一了,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存在着诸如东部失业率居高不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其中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是极其可贵的。其次,在冷战时期,民主德国曾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社会主义基础最稳固的国家,但是在1990年的10月3日这一天,随着东西柏林的正式宣布统一,民主德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从此终结。这其中的原因,后来人尤其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是值得思考的。最后,尽管两德的统一与中国两岸统一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西德在推进国家统一时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以及这些做法背后的思考模式,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有重要的启示。

(一)“德国病”——统一后的问题

由于两个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统一前大相径庭,而统一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在毫无先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的,两个国家的统一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这样那样的差错。大多数东德公民对1990年10月3日的狂欢夜记忆犹新,那时候人们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高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在德国统一后出现的诸如失业率高居不下、沉重的债务包袱、高额的税收和社会福利负担、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困境, 竟使曾雄心勃勃的科尔政府一筹莫展, 没有能完全实现使统一后的东、西部德国政治经济上的完全整合和更加强大起来的夙愿。人们不再认为科尔是 “统一总理”, 而称他为 “失业总理”, 并在1998 年9 月全国大选中抛弃了他, 曾给德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联盟党政府随之倒台。很多的研究者也警告说两个德国的完全融合也就是真正的统一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完成,曾任民主德国最后一届政府副总理的克里斯塔·卢夫特女士在其著作中针对德国在统一过程中暴露出两德在一些问题上的隔阂和分歧时指出: “自1945 年或者说自1949 年以来, 特别是在柏林墙建筑之后, 彼此间形成的鸿沟是多么深! 除了那些经常鼓吹的陈词滥调之外, 双方的百姓之间彼此又有什么了解呢? 双方百姓对彼此的真实思想、情感、感觉又有何了解呢?尽管双方都经常把 ‘民族的责任’、‘民族国家的统一’挂在嘴边, 但是实际上,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 ‘民族的责任、民族国家’中的这个 ‘民族’并没有起主要作用! 人们开始领略到: 原来两个德意志国家在某些领

域里的 重‘新长合’还将要多么长的时间啊! ”[1]那么除了两德在政治经济体制上长时间的不同导致的统一后不能很快融合的原因外,还有什么是所谓的“德国病”产生的原因呢?首先是德国的“社会市场”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模式运用高福利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某些国民的“懒惰”,在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拖累下,德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东西两个原来分离的部分缺乏了解和存在的偏见,东德人认为西德人对自己的政策歧视导致了东部各州的自统一以来一直落后于西部;而西部人则认为统一使东部闲置劳动力更容易的流通到西部从而抢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其次,在政治决策上,由于政府的决策受长期的民主决策的制约, 科尔政府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刺激生产和平衡财政, 而又不得不在维系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情况下, 大量举债。德国在1998 年的累计债务约22000 亿马克, 比1991 年的11660 亿马克增长了一倍; 国家债务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例, 从1991 年的41% 上升到60% 。德国举新债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建设或刺激经济的发展, 而是为了还旧账, 每年还旧账的开支约是政府预算的1/ 5。这种状况在德国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从1993 年以来德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了2. 7%, 但资

[2]方则指出劳动成本上升了7% 。这是因为政府征收的各种税收和保险费增加了, 而职工应缴

纳的各种保险费有一半要资方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资方的负担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然会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发展不利则就业率、人民生活水平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也考验着统一以来的历届德国政府。

(二)“东德之痛”——民主德国反思录

柏林墙修筑于1961年8月13日凌晨,最初仅仅是铁丝网,它经过不断的加固,最后成为人们记忆中的长达165公里、高4米左右的坚固混凝土建筑。在民主德国,它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墙”,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曾信誓旦旦的说:柏林墙将存在50年、100年。”然而仅仅在28年后的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除了留下来的小部分外,其余的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主德国,这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也在柏林墙倒塌不到一年的时间后与联邦德国统一成为新的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和民主德国的顷刻[1]克里斯特·卢夫特. 最后的华尔兹——德国统一的回顾与反思[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第245页.

[2]吴友法. 简析德国统一后困境的症结及机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11).

消失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回味,由此而观战后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和高昂代价,或许会给社会主义中国更多的思考和教训。

首先是在政治体制方面,民主德国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中也明确载明:民主德国是由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的国家,一切权力为人民的福利服务,一切权利保障人民的和平生活,保卫社会主义社会,保证公民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人的自由发展,维护人的尊严。”[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统一社会党一党专政,长期把持政权,党政不分 党长期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在监督机制上,处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受任何监督与制约。当任命干部制、终身制,人民群众很难发挥监督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选举、民主执政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普通公民的限制却相当严格,人民普遍缺乏言论、集会自由、自由出入境等基本权利,广大人民群众也根本不关心所谓的“民主选举”。此外,党政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大东德人民喊出了“要自由,不要社会主义”的口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东德,回到资本主义的怀抱中去。

其次是经济状况,东德从成立到解体历经40年。从总体上来说,东德都是在效仿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懂得的国民经济一度增长迅速,到六十年代创造出了“红色经济奇迹”,到八十年代,东德已经在世界工业国排名榜中位居第十位,人均GDP 达到了1.27万欧元。但是,对于东德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只看到它的所谓的“成绩”,在实际生活中,东德人的生活水平要大大低于西德人,甚至在很多方面由于受到配给制的影响,人民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当时的东德就像一个军管国家,生活用品短缺,吃饭要用粮票,穿衣要用布票,买香肠要排队,买书籍也要排队,很多东西都是计划配置。直到70年代末,在东德的商场里都很难找到录像机、激光唱机、和唱片之类的消费品;如果想买一辆轿车需要预定10到20年;想要安装一部住宅电话,也许会成为一辈子的梦想。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各种地下的反对势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活动,广大人民群众也急需从“非官方”的渠道宣泄自己的不满和表达自己的诉求,各种地下的报纸、广播应运而生,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官方的传媒也越来越表示出不信任的态度,从五十年代开始各种示威游行和罢工也在各地不断上演。面对工人们为主的罢工和游行,东德政府下令禁止罢工,这一存在多年并且行之有效的利益表达的渠道被政府堵塞,大大伤害了职工群众。七八十年代,表面上看东德社会处于风平浪静时期,但实际上看似平静的社会深层正孕育着摧枯拉朽的力量。1989年11月4日的,东柏[1]马细谱. 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第424页.

林的亚历山大广场上聚集了近50万民众,这是东德历史上最大的非官方集会,也正是这一次反抗政府活动,直接导致了东德政府退出历史舞台。[1]

[1]亚思明. 柏林墙倒塌前的民意潮[J].炎黄春秋,2009, (12).

四、两德统一对中国的启示

(一)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和两岸统一

1.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

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进行改革,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或者说从未进行过真正的思考,还只是沉溺于苏联模式,始终走不出泥潭。在此之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民主德国的昂纳克、还有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都到过中国,但没有一个人把中国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他们错过了改革的时机,最后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随着2011年苏联剧变20周年的到来,对苏东社会主义历史教训的思考也日益深入。很多研究者们都认为社会主义在苏东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头脑中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太过于理想,当现实中的贪腐横行、官僚主义、人的基本权利诸如种种与理想相差的太远时,人们自然会不满。而人们头脑中理想的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呢?在冷战时期,苏东各国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对西方媒体进行反宣传,在宣传中,媒体并没有把社会中的不利于政府的信息传递给大众,更没有把社会主义当作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来宣传,党的各级领导更害怕揭露矛盾而损害社会主义,用各种手段掩盖事实,结果是现实被过分的美化。但是反观西方,他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宣传中答应的给予民众的物质需求,这样一来,双方的信息可信度的差距就在对比中产生了,这样一来,明显西方宣传的对普通大众更具吸引力。另外,在理论层面上,东德一直沿用苏联模式,就算是在危机面前没有做出根本的改革,实际上社会主义本来就应该是多样的,任何形式的所有制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被利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做得比较到位的,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走的更远的保障。2010年,中国尽管在GDP 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有十三亿多的人口,人均GDP 才4000美元,而80年代的民主德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了1.27万欧元。所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各级政府以及媒体一定要讲清楚,不能误导,不能把人们的心理预期推到顶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这种把心里预期推到顶端的事例,所谓的“中美共治世界”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心理落差的解决,必须有宏观政策和舆论导向的强有力引导。回头看看东德的那一段历史,思考当下中国的事实,从历史中汲

取经验和教训,解决好心理落差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未来所绕不过去的难题。

2. 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

德国的分裂从原因上来看和中国分离有相同点,都是在“冷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是在具体分裂的形式上并不相同,中国两岸问题并非是由于被占领才导致的分裂,而是两个敌对执政党导致的分裂。所以,中国的统一问题在本质上与两德问题是有区别的,但是德国的统一所做的种种努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对两岸关系的改善于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大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底线。东德对两德的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一族一国”、“一族两国”和“两族两国”等几个阶段。与东德一样,台湾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也不断变化,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特殊的国家与国家”、“一边一国”[1]这些定位可以说与一个中国的原则越走越远。直到2008年马英九上台情况才有所改观,明确表示两岸关系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胡锦涛主席也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框架,对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解释,扩大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容量和解释力。一个中国框架以“相互区隔”和“战略模糊”的方式处理了一个中国内涵问题,这也有利于两岸搁置争议,进行合作。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情况,可尽量使用一个中国框架的提法,但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底线。

第二、西德以经济促政治的方法值得学习。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尤其在经济关系上,如“大三通”的全面实现、ECFA 的签署等。但是在两岸主要的政治关系却并未涉及,目前两岸还处于相对敌对状态中,至少不是特别友好和稳定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合作的加强,相信两岸政治关系也会朝着越来越紧密的方向发展。七八十年代时西德就是先运用经济方面的交流来先打开局面,在经济关系上的靠近会使两岸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以及更多的民间交流,随着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两岸在金融、银行、商业保险等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这些都是政治关系紧密的重要前提。

第三、吸纳型统一模式不适合两岸的统一。首先,吸纳型的统一方式是指实力较强的一方完全吸收或吞并实力较弱的一方,而两岸的统一绝对不是“一方把另一方吃掉”。其次,根据现阶段两岸的关系,两岸更需要的是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国家统一为导向的过度或过程模式,然后逐步实现国家的统一,并非两个部分快速的“合并”在一起。最后,两德统一[1]王建民:“关于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问题的几点意见”[J].亚非纵横,2009,(1).

强调的是“一国一制”而两岸的统一更适合的模式应该是“一国两制”,双方应该“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1]

[1]“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

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 2005年3月4日.

结论

两个德国以快速基金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0多年过去了,对于两德统一我们虽然已经研究了很多,但是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说,这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交锋无论是谁胜谁负,都只是历史中的一个阶段,都是暂时的。现在,在德国东部,有很多人还在怀念曾经的东德和社会主义,因为现在的东德地区还是问题重重,人们渴望回到那个理想的社会主义中去,大家一起唱老歌,看红色电影,瞻仰一直都还在的矗立于东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巨大塑像。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德国的统一继续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加强了民族认同感,东部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丰厚的资金和东部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所有的这些都将使德意志民族能够更加团结一致为国家的强大和兴盛做贡献。统一后的德国也逐渐摆脱了受人摆布的状态,更加自如的在国际舞台和欧洲的统一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愿意去相信,统一后的德国将会走得更远。

致谢语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在往后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同时,感谢在这四年以来教育我,关心我的其他老师和长辈,以及支持我的同学、朋友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

17

参考文献:

[1]牛长振,李芳芳. 《德国统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J].国际展望,2011,(3).

[2]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

[3]李华. 究竟是什么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

[4]张五岳. 《分裂国家互动模式与统一政策研究》[M].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

[5]吴友法等. 《当代德国——命途多舛的世界新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王梦. 德意志民族因素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2009,(7).

[7]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邓红英,吴友法. 论昂纳克时期民主德国的分裂主义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9]杨静. 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10,(1).

[10] [德]康德拉·阿登纳. 《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1]刘德斌等. 《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克里斯特·卢夫特. 《最后的华尔兹——德国统一的回顾与反思》[ M]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13]吴友法. 简析德国统一后困境的症结及机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11).

[14]马细谱. 《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15]亚思明. 柏林墙倒塌前的民意潮[J].炎黄春秋,2009,(12).

[16]王建民:“关于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问题的几点意见”[J].亚非纵横,2009,(1).

[17]“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 2005年3月4日.

18

两德统一的再思考

[摘要] 两德统一是二十世纪末举世瞩目的事情,两德分裂四十多年之后实现了统一,两德在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统一。在这统一背后,是两个德国的人民和政府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地结果,虽然在统一后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两个德国的统一在统一模式、统一中西德的做法对于中国两岸关系的改善启示也是非常多的;此外,对东德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当年苏东的社会主义的失利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积极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两德统一 原因 模式 两岸统一

The Re-thinking of German Unification

Abstract : The reunification of Germany is a remarkable thing in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two Germanys split after four decades to achieve a uniform, the two Germany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achieve a uniform. This unified behind the German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ersistent efforts to the results, although a lot of problems after unification, bu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chievement for all to see. Two German reunification in the unified model, the unification of West Germany, the practice of inspiration for impro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also very much;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n East Germany, the defeat of the yea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s socialist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ve and useful experience for our great caus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German unification; Reasons; Model; Unification of the two sides

目录

引言

一、 两德统一的原因 ........................................................... 1

(一) 影响两德统一的政治经济因素 ........................................... 1 1.

2. 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 ................................................. 1 经济贸易上的原因 ..................................................... 2

(二) 影响两德统一的其他因素 ............................................... 3 1.

2.

3. 民族意识因素 ......................................................... 3 国际格局的影响 ....................................................... 5 个人因素的作用 ....................................................... 5

二、 两德统一模式的特点 ....................................................... 7

(一) 实践模式——寓德国统一于欧洲联合的曲线型统一模式 ..................... 7

(二) 结果模式——吸纳统一模式 ............................................. 8

三、 两德统一的经验教训 ....................................................... 9

(一) “德国病”——统一后的问题 ........................................... 9

(二) “东德之痛”——民主德国反思录 ...................................... 10

四、 两德统一对中国的启示 .................................................... 13

(一)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和两岸统一 ........................................ 13 1.

2.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 .................................................. 13 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 .................................................. 14

结论 ......................................................................... 16

致谢语 ....................................................................... 17

参考文献 ..................................................................... 18

引言

希特勒制订的先一统欧洲再一统世界的狂妄计划给他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惩罚——德国的分裂,然而分裂后的再统一却也是顺应历史潮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两个德国合情合理,毕竟同根同族。二十多年过去了,由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经济发展体现出持久的活力,从而为德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国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二十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看那一段历史,即使在当时,也几乎没有人相信统一会来的那么早,以至于很少有人最好了准备。当1987年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正式访问西德并受到最高级别礼遇时,舆论普遍认为两德并存的事实已无法改变,然而两年后,东德政局的突变和柏林墙的开放却使不太可能的德国重新统一迅速提上议事日程,阿登纳的统一之梦终于在四十年之后有了实现的可能。20多年流淌的岁月,人们对于两德的统一的反思从未停止过,关于1990 年德国实现统一的原因,很多人更多地从权力政治 、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角度来诠释,而对两德间所存在的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体的德意志民族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之外,民族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统一之后民族心理因素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大。本文将侧重从两德统一的模式中分析导致德国统一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从而力求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一、两德统一的原因

两个德国在对峙40余年后能够复归统一,其中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多样的,而到底哪一个原因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世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德国人民为了德国的统一付诸了巨大的努力,而最终的统一也是众望所归,“东德”和“西德”这两个词语表示两个国家的历史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一)影响两德统一的政治经济因素

1. 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

在分裂初期,双方对彼此都持不承认的态度,在美苏的授意下进行对抗。后来,民主德国的民族分裂势力抬头并掌握实权实际上逐渐放弃了国家统一的念头。但是,联邦德国的领导人却从没有放弃过对国家重新统一的梦想,这也是两个德国能够在分裂半个世纪以后重新统一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战后初期阿登纳的思想中还是后来的继任者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所做出的努力。在两国的宪法(西德为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以及后来双方态度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在国家统一进程中,两个德国尤其是西德的领导人对国家重新统一所做的努力。西德在战后初期制宪时之所以选择“基本法”这一称呼,目的是想把《基本法》作为过渡性或者临时性的宪法,待德国统一后再制定正式宪法。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法律名称上,还体现在它的内容中,《基本法》的“统一”条款共有四处,即序言、第23条、第116条和第146条。[1]东德在战后初期所做的努力并不比西德少,在初期宪法中也保留德国统一的条款,并多次建议两国进行和平会谈以促成统一,但是由于美苏两国的压力,两国所提出的构想大相径庭而导致会谈未能进行。随着美苏对抗的升级以及东德民族分裂势力的掌权,还有西德提出的“哈尔斯坦主义”,东德对于统一事宜则不在热情,并且提出了与“哈尔斯坦主义”相对的“乌布利希主义”,到1961年柏林墙修建后,两德关系从敌对走向隔绝。 [1]牛长振,李芳芳. 德国统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J].国际展望,2011, (3).

但是事情在1969年勃兰特上台后有了转机,他推行的“以渐进求转变”的“新东方政策”,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这一事实,并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呼东德,主张进行和平对等的谈判。1970年3月和5月两德总理分别在埃尔福特和卡塞尔进行会谈,1970年8月和12月,西德分别与苏联、波兰签订了《莫斯科条约》和《华沙条约》,12月7日,勃兰特在《华沙条约》签订之前来到华沙无名烈士公墓前献花,并在华沙犹太街区的殉难者纪念碑前为1942年被希特勒屠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致哀,波德两个民族的恩怨从此开始化解,联邦德国与苏联和波兰关系的解冻也从侧面有利于两德关系的改善。紧接着在1971年《四方协定》和1972年《基础条约》的签订,彻底使两德关系缓和,双方都承认对方为主权国家并互设常驻代表机构。尤其是《基础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它是两德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尽管西德承认了民主德国,但西德为了国家的统一目标,西德仍然在拒绝在国际法上承认东德,认为两德彼此不为外国,二者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即“它们存在于尚存的‘整个德国’的国家基础之上。”由此逻辑,西德为两德事务专门设立的部门为“德国内部事务部”,其并非属于外交部,在东德的代表也不称“大使”而称“常设代表”[1]。西德在政治上所做的种种努力并非没有收到效果,在短期来看它的效果确实并不那么明显,因为谁也不会预料到两个德国的统一会来的这么快,但是从两德统一的长期进程中,这些努力是国家重归统一的基本条件。两个德国在政治上的接触与交流也为其他领域的交流与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美苏冷战大背景下两个德国政府通过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机会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交流的增加和互信的加强,才会为经济层面的交流和贸易创造条件。

2. 经济贸易上的原因

在两个国家成立伊始就在经济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更多的是要证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最终会战胜谁的竞争,也是美苏从维护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两国影响的结果。从1947年开始美国宣布实行马歇尔计划,它将大量资金和物资注入到西欧,包括联邦德国,使得联邦德国在战后较短的时间里就开始恢复经济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的是,苏联要求100亿美元战争赔款,因西方盟国的抵制,只能从民主德国那里获取,民主德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落后的境地。两个德国的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了竞争的序幕,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个德国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不平衡,从而对以后的竞争局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上东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把财力用到社会福利和积累上;[1]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注重发展集体化经营,长期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到八十年代时,国民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怨言越来越多,矛盾也更加突出,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东德人倾向于西德的资本主义世界。反观西德的各项经济指标,GDP “从1952年的320亿美元上升到十年后的890亿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后超过了6000亿美元,1980年达到8280亿美元,而1985年则达到了12300亿美元。”[1]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德国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这样的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柏林墙对面的东德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西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两国自1951年以来的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1年的《柏林条约》中规定了两德之间的不属于国际贸易的独特的“内部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受益最大的是东德,在两德的贸易中,东德不仅享有西德所提供的各项优惠条件,东德的产品还可以在德国的名义下进入到欧洲市场的其他会员国。西德还在关税、汇率、柏林的过境费以及科技合作中给予东德很多的优惠政策和帮助。西德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政治层面为主要考量,通过密切两德的经贸关系克服两德之间日益增加的疏离感,使东德的普通民众也能从内心里感受到西德对统一的追求,使东德的民族分离主义“划界政策”无法得逞。[2]事实证明,两德之间这种经贸关系是使德国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影响两德统一的其他因素

1. 民族意识因素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相互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把组成民族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并在其它因素的同时作用下使之巩固。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创建了德意志国家及第一个德意志王朝,从此以后,德意志作为族名才正式开始被使用。然而在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中本就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陷入了全面崩溃的地步,直到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才使德国人几个世纪以来的统一梦想实现了,几个世纪的动荡和争战使德意志民族展现出异常炙热的民族情感,这种情感的发酵和德国的征服计划也使德国在二战后面临分裂国家分裂,并且受制于人的局面。德意志民族虽然再一[1]李华. 究竟是什么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

[2]张五岳. 分裂国家互动模式与统一政策研究[M].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 .

次被分裂,但无法抹灭的事实是德意志民族依然是一个以相同的语言、种族、文学、艺术等为基础,共存共荣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

首先是民族精神在两德统一中起到的“指路灯”的作用。柏林墙的建立虽然在空间上阻隔了两德人民正常的交流,但是,两德人民为统一一直在不懈努力和不断靠近,据西德民意机构在1970年的调查,约有90%的西德人在东德还有近亲,21%有远亲,14%有朋友[1]。《基础条约》的签订为两德人民的直接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1970年西德约有350万人从陆地西柏林旅行,1975年增加了一倍多。西德政府为了维护两德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交流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以换取东德政府的支持与合作。两德人民也在文化社会交流中对德意志民族精神不但没有了隔绝时期的疏离感反而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和精神生活。两德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互动,不仅解决了分裂双方人民之间人道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两德人民的了解,更有利的维护了两德人民对于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情感的认同。

其次,民族精神不仅是联邦德国追求统一的力量源泉也是两德统一的加速器。在追求德国统一的几十年中,联邦德国不断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每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割不断的德意志民族情感,抹不去的德意志民族认同一直是团结联邦德国坚持走在统一道路上的粘合剂。

[2]从德国被分占之日起,联邦德国就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再次统一的努力,1948年,美英法三国要求在西占区制定一部按照占领国意图的宪法。当时的西占区几乎是一片废墟,根本没有丝毫和西方三大国抗衡的力量,但是经过联邦德国的政治家的集思广益,找到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即改制定宪法为基本法,以作为国家临时的根本大法发挥宪法的作用。这一结果一开始使美国政府震怒,声言“要不是我们在这里,你们早被俄国化了”。[3]可知当时的联邦德国的压力有多大。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969、1972、1987年的西德受访者中,渴望国家统一的分别占到78%、78%、80%。到199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85%,其中27%的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的钱奉献给国家统一大业。[4]民主德国在70年代就讳言“德意志属性”。但到了80年代初,民主德国也越来越多地探究其“德意志同一性”和德意志历史的一致性,对历史问题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德意志民族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使得德意志民族必将重新统一的信念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推动和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1]吴友法等. 当代德国——命途多舛的世界新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第235页.

[2]王梦. 德意志民族因素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2009,(7).

[3]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01页.

[4]邓红英,吴友法. 论昂纳克时期民主德国的分裂主义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2. 国际格局的影响

在前面不止一次的说过,两个德国虽然在战后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了独立的国际法地位,但是政府在对内对外活动中还是受制于人,自主权不大。东德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苏联为了自身利益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把东德当作是与西方集团的缓冲地带;而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组织则把西德作为对抗苏联和华沙集团的桥头堡。在外交方面,两个德国在大部分时间是按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定下的基调制定自己的外交方针,在70、80年代时期这种趋势虽然有所改观,但是在总体上,两德都不大敢独立于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外。比如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时,西德还处在盟国的占领之下东德也是完全处在苏联的控制下,所以不可能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政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不可避免的分裂了。第二次柏林危机中,两个德国虽然都已经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了,但是囿于美苏以及各自集团的影响,两德都只能以各自盟国的态度表示自己的意思。70年代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才有机会全面施行“新东方政策”,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也使民主德国的能够更加自如的与联邦德国进行交流和合作。到了八十年代,两个德国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与此同时,东欧的不稳定也影响着东德。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外交新思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维,两极对立、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似乎在这个时候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多的可以考虑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生活。1989年11月9日,东德的柏林墙被迫开放,这对于两德人民来说统一的契机已经到来,柏林墙的倒塌也“把德国统一提上议事日程,并以一种不以苏美英法四大国意志为转移的力量,使德国统一成为迫切的现实”。[1]紧接着在1990年5月18日通过签署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国家条约”来实现经济统一;8月3日通过签署关于实现国家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亦称“统一条约”)来实现政治统一;9月12日,量的和四大国外长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解决了与德国有关的“外部”问题;10月3日,两德统一大业宣告完成。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两德统一是要在两极格局缓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契机,所以总的来说国际格局对于德国的统一影响巨大,两极格局的失衡也是两德统一的关键因素之一。

3. 个人因素的作用

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德国总理科尔起了十分关键的主导作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对德国统一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认[1]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26页.

为德国的统一是否定雅尔塔会议以来的世界格局;同时,德国的统一对欧洲地区的局势稳定也存在者不可预知性,这对于国内已经危机初现的苏联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在1985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在内政外交方面推行“新思维”改革,在政治事务中推行选择自由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民主德国国庆40周年的庆典上,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有安定东德的人心,反而大力宣扬“新思维”思想中的“公开性”、“多元化”与“民主和自由”。此外,他还告诫东德的领导人说:迟到的人将会得到生活的惩罚。同时他明确表示:尽一切努力让德国在和平的道路上发展,苏联政府不会开着坦克进行武力干涉。苏联的这一系列表态让德国统一的前景一下子明朗起来,西德总理科尔在这个时候适时出击,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1989年11月28日,也就是在柏林墙打开的十天后,科尔提出了“十点计划”。将统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抓住了历史提供的千载难逢且瞬间即逝的宝贵机遇。1990年初,科尔力排众议,在对东德的货币兑换问题上做出让步,为尽早的建立起货币联盟创造了条件,促成了《经济统一条约》的最后签订,扫清了统一的最后障碍。除此之外,科尔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场合竭力向美英法等国家强调:两德统一后德国将留在北约中,不按照苏联要求的那样搞中立化,德国将会无条件的尊重每个欧洲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完整与安全,并积极参与到欧共体的建设中去,为谋求建立欧洲安全体系而努力。科尔也意识到了苏联态度的重要性,并且以一切措施来安抚苏联。他向苏联保证统一后将减少军队数量;放弃核武器、生化武器的使用;允许苏联驻军,在德国统一后无需撤出等条件[1]。科尔还答应在经济上给予苏联援助以帮助苏联的社会经济建设,承担苏联在德驻军的军费,增加从苏联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通过科尔的一系列针对东德、盟国和苏联措施的施行使得这些本来会阻碍两德统一的外在因素最小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迅速扫清了德国统一道路上的外部障碍,推动了德国统一事业的完成。

[1]杨静. 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10,(1).

二、两德统一模式的特点

德国的统一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对峙、僵持、缓和、统一四个步骤,西德最终抓住了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有利形势以及东德内部混乱的有利时机,以完全吸纳东德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从其模式上来看,主要由以下两个特点:

(一)实践模式——寓德国统一于欧洲联合的曲线型统一模式

德国的分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分裂更多的是受到了外来力量的干涉,所以联邦德国领导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德国的统一单靠德国的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外部力量。而实行在联合的欧洲条件下实现德国的统一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策略。首先,德国分裂的原因决定了德国的统一只有在美苏关系缓和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区占领,但是这种占领只是临时性的并非永久性的占领。在冷战开始前,美苏两国都无意分裂德国,但美国为了稳住西欧,在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有了分裂德国以确保欧洲安全的想法,这时,苏联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回应。可见,德国分裂的根源在于冷战的爆发,所以,两德的统一只有在冷战双方缓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次,德国的统一要排除外来的干涉必须消除长久以来欧洲和世界各国对德国的恐惧,正因为这样,把德国统一事业寓于欧洲联合之中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从这一角度出发,阿登纳总是把德国统一与欧洲联合先提并论,同时持续不断地释放出在统一后要忠于西方集团的信号。另外在欧洲的联合上西德也是非常积极,阿登纳说“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1]所以,在欧洲的统一步伐中,西德(以及后来的德国)都是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统一后和法国一起,发挥出了更加强大的凝聚作用。一方面它使美国确信一个统一的欧洲更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从而更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另一方面,联合的欧洲也减轻了欧洲各国对于德国重新崛起的担忧,从而使德国统一的阻力大大减小。

[1] [德]康德拉·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第104页.

(二)结果模式——吸纳统一模式

从两德最后的统一的完成方式来看,它是典型的吸纳统一模式,即实力较强的一方吸收或吞并实力较弱的另一方,且完全按照前者的模式改造自己的模式。两德的统一主要有联邦德国来主导,并且在对民主德国的改造上也是完全按照联邦德国的制度来进行的。东德于1952年7月废除了州建制,将全国划分为1市(柏林市)和14个专区,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但是在西德《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了西德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所以在1990年8月3日签订的《第二个国家条约》中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7月23日行政区划改革前的五州建制,并于10月3日按照西德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逐州加入西德,使用西德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1]条约签订后,西德政府各部门随即向东德各相应部门派出庞大的工作组,从经济、内政、外交和国防各个领域对东德实行全面接管和资本主义改造。在经济体制方面,依照《第一个国家条约》中的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货币统一,东德使用西德马克,西德的联邦银行取代东德的中央银行,主管两德的货币和信贷政策;同时,东德全面实行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直接引进西德的主要经济法规,建立“托管局”,负责东德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和改造;按照西德模式在东德建立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养老、失业、医务和工伤事故等四大社会保险。在政治体制方面,按照西德的模式重新改造东德的公共管理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系统。在立法机构方面,各议会党团都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领导机构,联邦参议院的席位也相应发生变化;在行政管理机构上,改变原东德实行的中央集权型模式,恢复州建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司法机构方面,由于过渡时期的特殊性以及东西部分裂时期的司法体系的差异,所以必须在现有司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于新的司法体系衔接并且真正发挥作用的新的司法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都应得到建立和完善。在各个方面改革的推进中,两个德国终于能够重新在同一个制度框架下共同发展,平稳前进。

[1]刘德斌等. 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9页.

三、两德统一的经验教训

德国虽然统一了,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存在着诸如东部失业率居高不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其中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是极其可贵的。其次,在冷战时期,民主德国曾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社会主义基础最稳固的国家,但是在1990年的10月3日这一天,随着东西柏林的正式宣布统一,民主德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从此终结。这其中的原因,后来人尤其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是值得思考的。最后,尽管两德的统一与中国两岸统一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西德在推进国家统一时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以及这些做法背后的思考模式,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有重要的启示。

(一)“德国病”——统一后的问题

由于两个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统一前大相径庭,而统一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在毫无先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的,两个国家的统一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这样那样的差错。大多数东德公民对1990年10月3日的狂欢夜记忆犹新,那时候人们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高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在德国统一后出现的诸如失业率高居不下、沉重的债务包袱、高额的税收和社会福利负担、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困境, 竟使曾雄心勃勃的科尔政府一筹莫展, 没有能完全实现使统一后的东、西部德国政治经济上的完全整合和更加强大起来的夙愿。人们不再认为科尔是 “统一总理”, 而称他为 “失业总理”, 并在1998 年9 月全国大选中抛弃了他, 曾给德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联盟党政府随之倒台。很多的研究者也警告说两个德国的完全融合也就是真正的统一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完成,曾任民主德国最后一届政府副总理的克里斯塔·卢夫特女士在其著作中针对德国在统一过程中暴露出两德在一些问题上的隔阂和分歧时指出: “自1945 年或者说自1949 年以来, 特别是在柏林墙建筑之后, 彼此间形成的鸿沟是多么深! 除了那些经常鼓吹的陈词滥调之外, 双方的百姓之间彼此又有什么了解呢? 双方百姓对彼此的真实思想、情感、感觉又有何了解呢?尽管双方都经常把 ‘民族的责任’、‘民族国家的统一’挂在嘴边, 但是实际上,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 ‘民族的责任、民族国家’中的这个 ‘民族’并没有起主要作用! 人们开始领略到: 原来两个德意志国家在某些领

域里的 重‘新长合’还将要多么长的时间啊! ”[1]那么除了两德在政治经济体制上长时间的不同导致的统一后不能很快融合的原因外,还有什么是所谓的“德国病”产生的原因呢?首先是德国的“社会市场”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模式运用高福利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某些国民的“懒惰”,在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拖累下,德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东西两个原来分离的部分缺乏了解和存在的偏见,东德人认为西德人对自己的政策歧视导致了东部各州的自统一以来一直落后于西部;而西部人则认为统一使东部闲置劳动力更容易的流通到西部从而抢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其次,在政治决策上,由于政府的决策受长期的民主决策的制约, 科尔政府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刺激生产和平衡财政, 而又不得不在维系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情况下, 大量举债。德国在1998 年的累计债务约22000 亿马克, 比1991 年的11660 亿马克增长了一倍; 国家债务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例, 从1991 年的41% 上升到60% 。德国举新债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建设或刺激经济的发展, 而是为了还旧账, 每年还旧账的开支约是政府预算的1/ 5。这种状况在德国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从1993 年以来德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了2. 7%, 但资

[2]方则指出劳动成本上升了7% 。这是因为政府征收的各种税收和保险费增加了, 而职工应缴

纳的各种保险费有一半要资方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资方的负担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然会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发展不利则就业率、人民生活水平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也考验着统一以来的历届德国政府。

(二)“东德之痛”——民主德国反思录

柏林墙修筑于1961年8月13日凌晨,最初仅仅是铁丝网,它经过不断的加固,最后成为人们记忆中的长达165公里、高4米左右的坚固混凝土建筑。在民主德国,它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墙”,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曾信誓旦旦的说:柏林墙将存在50年、100年。”然而仅仅在28年后的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除了留下来的小部分外,其余的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主德国,这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也在柏林墙倒塌不到一年的时间后与联邦德国统一成为新的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和民主德国的顷刻[1]克里斯特·卢夫特. 最后的华尔兹——德国统一的回顾与反思[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第245页.

[2]吴友法. 简析德国统一后困境的症结及机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11).

消失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回味,由此而观战后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和高昂代价,或许会给社会主义中国更多的思考和教训。

首先是在政治体制方面,民主德国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中也明确载明:民主德国是由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的国家,一切权力为人民的福利服务,一切权利保障人民的和平生活,保卫社会主义社会,保证公民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人的自由发展,维护人的尊严。”[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统一社会党一党专政,长期把持政权,党政不分 党长期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在监督机制上,处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受任何监督与制约。当任命干部制、终身制,人民群众很难发挥监督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选举、民主执政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普通公民的限制却相当严格,人民普遍缺乏言论、集会自由、自由出入境等基本权利,广大人民群众也根本不关心所谓的“民主选举”。此外,党政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大东德人民喊出了“要自由,不要社会主义”的口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东德,回到资本主义的怀抱中去。

其次是经济状况,东德从成立到解体历经40年。从总体上来说,东德都是在效仿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懂得的国民经济一度增长迅速,到六十年代创造出了“红色经济奇迹”,到八十年代,东德已经在世界工业国排名榜中位居第十位,人均GDP 达到了1.27万欧元。但是,对于东德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只看到它的所谓的“成绩”,在实际生活中,东德人的生活水平要大大低于西德人,甚至在很多方面由于受到配给制的影响,人民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当时的东德就像一个军管国家,生活用品短缺,吃饭要用粮票,穿衣要用布票,买香肠要排队,买书籍也要排队,很多东西都是计划配置。直到70年代末,在东德的商场里都很难找到录像机、激光唱机、和唱片之类的消费品;如果想买一辆轿车需要预定10到20年;想要安装一部住宅电话,也许会成为一辈子的梦想。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各种地下的反对势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活动,广大人民群众也急需从“非官方”的渠道宣泄自己的不满和表达自己的诉求,各种地下的报纸、广播应运而生,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官方的传媒也越来越表示出不信任的态度,从五十年代开始各种示威游行和罢工也在各地不断上演。面对工人们为主的罢工和游行,东德政府下令禁止罢工,这一存在多年并且行之有效的利益表达的渠道被政府堵塞,大大伤害了职工群众。七八十年代,表面上看东德社会处于风平浪静时期,但实际上看似平静的社会深层正孕育着摧枯拉朽的力量。1989年11月4日的,东柏[1]马细谱. 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第424页.

林的亚历山大广场上聚集了近50万民众,这是东德历史上最大的非官方集会,也正是这一次反抗政府活动,直接导致了东德政府退出历史舞台。[1]

[1]亚思明. 柏林墙倒塌前的民意潮[J].炎黄春秋,2009, (12).

四、两德统一对中国的启示

(一)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和两岸统一

1. 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

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进行改革,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或者说从未进行过真正的思考,还只是沉溺于苏联模式,始终走不出泥潭。在此之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民主德国的昂纳克、还有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都到过中国,但没有一个人把中国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他们错过了改革的时机,最后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随着2011年苏联剧变20周年的到来,对苏东社会主义历史教训的思考也日益深入。很多研究者们都认为社会主义在苏东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头脑中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太过于理想,当现实中的贪腐横行、官僚主义、人的基本权利诸如种种与理想相差的太远时,人们自然会不满。而人们头脑中理想的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呢?在冷战时期,苏东各国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对西方媒体进行反宣传,在宣传中,媒体并没有把社会中的不利于政府的信息传递给大众,更没有把社会主义当作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来宣传,党的各级领导更害怕揭露矛盾而损害社会主义,用各种手段掩盖事实,结果是现实被过分的美化。但是反观西方,他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宣传中答应的给予民众的物质需求,这样一来,双方的信息可信度的差距就在对比中产生了,这样一来,明显西方宣传的对普通大众更具吸引力。另外,在理论层面上,东德一直沿用苏联模式,就算是在危机面前没有做出根本的改革,实际上社会主义本来就应该是多样的,任何形式的所有制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被利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做得比较到位的,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走的更远的保障。2010年,中国尽管在GDP 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有十三亿多的人口,人均GDP 才4000美元,而80年代的民主德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了1.27万欧元。所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各级政府以及媒体一定要讲清楚,不能误导,不能把人们的心理预期推到顶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这种把心里预期推到顶端的事例,所谓的“中美共治世界”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心理落差的解决,必须有宏观政策和舆论导向的强有力引导。回头看看东德的那一段历史,思考当下中国的事实,从历史中汲

取经验和教训,解决好心理落差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未来所绕不过去的难题。

2. 两德统一与两岸统一

德国的分裂从原因上来看和中国分离有相同点,都是在“冷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是在具体分裂的形式上并不相同,中国两岸问题并非是由于被占领才导致的分裂,而是两个敌对执政党导致的分裂。所以,中国的统一问题在本质上与两德问题是有区别的,但是德国的统一所做的种种努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对两岸关系的改善于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大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底线。东德对两德的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一族一国”、“一族两国”和“两族两国”等几个阶段。与东德一样,台湾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也不断变化,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特殊的国家与国家”、“一边一国”[1]这些定位可以说与一个中国的原则越走越远。直到2008年马英九上台情况才有所改观,明确表示两岸关系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胡锦涛主席也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框架,对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解释,扩大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容量和解释力。一个中国框架以“相互区隔”和“战略模糊”的方式处理了一个中国内涵问题,这也有利于两岸搁置争议,进行合作。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情况,可尽量使用一个中国框架的提法,但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底线。

第二、西德以经济促政治的方法值得学习。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尤其在经济关系上,如“大三通”的全面实现、ECFA 的签署等。但是在两岸主要的政治关系却并未涉及,目前两岸还处于相对敌对状态中,至少不是特别友好和稳定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合作的加强,相信两岸政治关系也会朝着越来越紧密的方向发展。七八十年代时西德就是先运用经济方面的交流来先打开局面,在经济关系上的靠近会使两岸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以及更多的民间交流,随着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两岸在金融、银行、商业保险等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这些都是政治关系紧密的重要前提。

第三、吸纳型统一模式不适合两岸的统一。首先,吸纳型的统一方式是指实力较强的一方完全吸收或吞并实力较弱的一方,而两岸的统一绝对不是“一方把另一方吃掉”。其次,根据现阶段两岸的关系,两岸更需要的是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国家统一为导向的过度或过程模式,然后逐步实现国家的统一,并非两个部分快速的“合并”在一起。最后,两德统一[1]王建民:“关于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问题的几点意见”[J].亚非纵横,2009,(1).

强调的是“一国一制”而两岸的统一更适合的模式应该是“一国两制”,双方应该“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1]

[1]“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

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 2005年3月4日.

结论

两个德国以快速基金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0多年过去了,对于两德统一我们虽然已经研究了很多,但是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说,这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交锋无论是谁胜谁负,都只是历史中的一个阶段,都是暂时的。现在,在德国东部,有很多人还在怀念曾经的东德和社会主义,因为现在的东德地区还是问题重重,人们渴望回到那个理想的社会主义中去,大家一起唱老歌,看红色电影,瞻仰一直都还在的矗立于东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巨大塑像。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德国的统一继续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加强了民族认同感,东部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丰厚的资金和东部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所有的这些都将使德意志民族能够更加团结一致为国家的强大和兴盛做贡献。统一后的德国也逐渐摆脱了受人摆布的状态,更加自如的在国际舞台和欧洲的统一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愿意去相信,统一后的德国将会走得更远。

致谢语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在往后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同时,感谢在这四年以来教育我,关心我的其他老师和长辈,以及支持我的同学、朋友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

17

参考文献:

[1]牛长振,李芳芳. 《德国统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J].国际展望,2011,(3).

[2]潘琪昌. 《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

[3]李华. 究竟是什么推到了柏林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1).

[4]张五岳. 《分裂国家互动模式与统一政策研究》[M].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

[5]吴友法等. 《当代德国——命途多舛的世界新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王梦. 德意志民族因素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2009,(7).

[7]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邓红英,吴友法. 论昂纳克时期民主德国的分裂主义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9]杨静. 德国政治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J].学术交流,2010,(1).

[10] [德]康德拉·阿登纳. 《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1]刘德斌等. 《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克里斯特·卢夫特. 《最后的华尔兹——德国统一的回顾与反思》[ M]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13]吴友法. 简析德国统一后困境的症结及机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11).

[14]马细谱. 《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15]亚思明. 柏林墙倒塌前的民意潮[J].炎黄春秋,2009,(12).

[16]王建民:“关于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问题的几点意见”[J].亚非纵横,2009,(1).

[17]“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 2005年3月4日.

18


相关内容

  • 2014贵州公务员面试现场时间分配:怎么用好这10分钟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考生疑问:一.10分钟要不要用完?二.统一思考统一作答,还是单独思考单独作答.三.10分钟如何分配? 中公教育专家解答: 一.10分钟要不要用完? 10分钟一定不能用完,考生如果超时讲会被直接请出去,而且得分不会超过平均分.原因有二:1.你连10分钟的时间都管理不好,一定管理不好 ...

  •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优化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优化思考 作者:王秋力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09期 摘 要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但由于其自身的模糊性以及不易操作性遭到了越来越多学术界的怀疑与批判.本文首先对该原则进行层次 ...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
  •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北京师范大学 武德娇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面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奠定全面统一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时序,展示此时中国 ...

  • 浅论美国统一商法典之背景及思考
  • 2010年06月(总第160期) 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 NO.06,2010(Cumulatively,NO.160) 浅论<美国统一商法典>之背景及思考 张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000) [摘要]现代,法律更多反映的是地域性.习惯性特点.这使得在& ...

  • 七年级历史 课本 答案
  • 导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问题思考:,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1.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答:两者之间既有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

  • 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 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湾碧中学 邹旺平 两年的实验教学研究,让我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注意到当前这一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爱国主义 ...

  • 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
  • <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在本节课中,(1 ...

  •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人民版) 4页学习思考: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反映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的特征.早期的城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不光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城的出现出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城内的居民可能是比较富有的民族部落显贵. 7页自我测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 ...

  • 检察机关省级以下人财物"统管"的若干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检察机关省级以下人财物"统管"的若干思考 作者:李立新 蒋超利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5年第03期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上--考试题答案
  • 1.简答题: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 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也是形成阅读能 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成才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培养学生的阅 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