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资源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廖晓菲 1班 2008100127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构成我国的第一阶梯。高原所处纬度大致是北纬25°~40°。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它的隆起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大大弥补了高原温度低的不足,不少地区已突破“高寒禁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变化大。它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力作用,屏障作用和动力作用。热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夏半年。盛夏,高原加热作用最强,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地压,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层相对为高压。空气向高原中部辐合上升,到高层辐射。在对流层上部出现青藏高压,属于大型暖高压系统。近地面形成的高温低压中心迭加在印度热地压之上,大大加强了印度热地压势力,加强了我国夏季风势力。对流层顶部的青藏高压位置相当稳定,范围较广,高压中心常作东西摆动,当其向东摆动并与西太平洋副高压脊叠加时,可使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导致其西伸北跳,因此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也有影响。而当热带风暴或台风移至西太平洋副高的西南边缘时,副高随之东退,热带风暴沿副高西缘北移时,副高继续东退,当风暴越过高压脊线进入西风带时,副高又开始西伸。冬半年,青藏高原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层出现冷高压,高原面上有下层空气和辐散气流。近地面形成的低温高压中心,迭加在蒙古冷高压之上,大大加强了蒙古冷高压势力,使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更加寒冷,以至我国亚热带北界比同维度大陆西岸要向南推移4——5个纬度。屏障作用表现为:1.阻挡北面冷气流 。冬季,高原阻挡着西北冷空气南下,既有利于冷

空气在高原北侧堆积,又迫使冷空气行径偏东,加强了东部地区冷空气的势力。

2.阻挡南面暖气流 。在夏季,高原既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高原内部和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强,导致荒漠伸展到更高的纬度,又迫使西南季风绕高原东南侧循南北向河谷伸展到北纬29度附近。3.阻挡西风气流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 4.对流层中层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底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动力作用表现为:由于冬季高空西风带南移,控制着中国广大地区上空,高原本身迫使西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在高原的西北侧成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后又转为西北气流加强西北部冷空气势力;南支在高原的西南侧成为西北气流,绕过南侧后又转为西南气流,促进副热带锋区的活动。这两支气流物理属性不一,并在高原东侧汇合东流,从而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和气候。高原东侧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处在背风部位风速下,出现“死水区”,例如四川盆地,其天气气候别具一格。此外干湿季分明,它的降水主要来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5—9月是湿季,其余为干季。降水地域差异明显。降水丰沛的地区在东南部的察隅以南,而北部柴达木盆地的西端年降水量极少。二者相差300多倍。另外高原天气也多雷暴,冰雹和大风。

青藏高原对地貌的影响:青藏高原上分布有许多高于雪线以上的山脉和山峰,现代冰川非常发育,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冻土分布更为广泛。高原山地的位置,山体大小,高度和气候(特别是降水)决定了冰川分布的面积,地域和规模。在丁青-嘉黎-工布江达-措美为界。界线以南为海洋性冰川,靠丰富降水生存,冰川作用活跃。界线以北为大陆性冰川,主要依赖低温而保存,冰川作用不太活跃。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中低纬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以藏北高原连续分布的冻土范围为最广。冻土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厚,季节的变化常形成冻

胀丘,冰锥,冻胀裂缝,多边形土,冻融滑塌,热融沉陷待特殊地貌现象,对交通,工程等有很大影响。

青藏高原对生物景观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使植物呈非地带性分布,表现为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景观。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下,植被一般都比较矮小稀疏,具有抗寒,抗干,抗风,耐盐的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段以东的广大地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显著,水分较多,基带为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森林,林木树种多,垂直分带明显。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以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为主。此带以西与青藏公路宋之间为高山草原。藏北高原地势高亢,自然环境严酷,主要为高寒荒漠植被植被品种少,生长稀疏矮小,绝大多数为多年生草类。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群落结构简单,旱生特征明显多为真盐植物和泌盐植物,属半灌木和灌木荒漠。

青藏高原对土壤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一般是在3900~4100米。凡是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相当于这个高度以上的无林地带的各种土壤,都应称为高山土壤。高山土壤主要土壤类型特点如下: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3700-4700m高度, 新疆2000-3000m高度以上的地区。表层有5-10公分厚、富有弹性的草皮层,土体黄棕色;多微酸性反应。亚高山草甸土地区牧草茂盛,药用植物多,野生动物资源亦丰,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利用带。 高山草甸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4500-5200m高度的高山地区,新疆较上略低。草皮层厚5-10公分,但性质松脆;土体灰暗,结构上常有片状层理;多中性反应。牧草虽低矮,但稠密、耐牧性强,为纯牧利用带。 亚高山草原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4200-4700m,新疆、甘肃3300-4500m的高原。地表有簇状草根层;土体灰棕色,粒状结构,剖面中部有钙积层;微碱性反应。牧草的质量和数量较差;有

灌溉处可种植农作物,为农牧结合利用带。 高山草原土:分布范围在青、藏4400-5200m的高山地区,地表有簇状草根层;土体色浅,粒状结构,钙积层不明显,碱性反应。高山草原土牧草质量数量较差,饮水较缺,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为纯牧利用带。

青藏高原对水文的影响: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条件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印度河,另外青藏高原还发源了一些内流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黑河-弱水,疏勒河,扎加藏布。它成为众多河流发源地原因在于:1,位于亚洲中南,地处亚热带。东临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再加上季风影响,为发育河流带来丰富的水资源。2,面积大,约占我国国土的1,这为储存足够多的水提供条件。3,内部结构独特。4

它是一个以高大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周围有巨大山系围绕,北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南为喜马拉雅山脉,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部有许多的山脉,并发育有许多冰川。在纵横交错的山岭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盆地,其中还散布着许多湖泊。此外青藏高原内部还发育了许多湿地、草原、森林和河流。这几部分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环境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内部结构,非常适合储水,为青藏高原作为河流的发源地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整个青藏高原上,总储水量为全国的1/3。冰川,对河流径流的补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冰川径流调节了几十年以至几百年的降水变化。它比非冰川区为河流径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补给。干旱年份,非冰川区雨雪补给河流的水量急剧减少,而冰川区冰川融水反而因旱年气温升高而相应增加,冰川补给河流的水量

比雨水补给河流(源头)的水量更稳定。4,太阳能和季风使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到达青藏高原,使其聚积水分。其次发育有很多湖泊。

青藏高原的其它资源:青藏高原是与我国东北——西北牧区气候生态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第二大牧区,草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7%,主要饲养具有高原特色的牦牛、藏羊等家畜。 同时又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29%,是重要的后备用材林基地。东起丽江,西至日喀则,南自江孜,北达柴达木盆地,都是我国一季喜凉作物目前单产最高的地区。青藏高原的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热电站已专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而且就藏医用的矿物药分布情况来看,产于青藏高原的就约占47%,可见,它是藏药分布相对集中的一个地区。青藏高原地域广阔,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规模较大,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带横贯青藏高原,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现已发现了12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在价值非常巨大。最近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宣布,历时7年、投资3.4亿元的青藏高原地质调查获重要发现,青藏高原新发现600余处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包括铜、铁、铅锌等目前中国非常紧缺的重要矿产资源。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影响功甚大,而且各种资源丰富,虽然气候恶劣,但也是个值得利用开发的区域。

青藏高原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廖晓菲 1班 2008100127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构成我国的第一阶梯。高原所处纬度大致是北纬25°~40°。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它的隆起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大大弥补了高原温度低的不足,不少地区已突破“高寒禁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变化大。它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力作用,屏障作用和动力作用。热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夏半年。盛夏,高原加热作用最强,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地压,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层相对为高压。空气向高原中部辐合上升,到高层辐射。在对流层上部出现青藏高压,属于大型暖高压系统。近地面形成的高温低压中心迭加在印度热地压之上,大大加强了印度热地压势力,加强了我国夏季风势力。对流层顶部的青藏高压位置相当稳定,范围较广,高压中心常作东西摆动,当其向东摆动并与西太平洋副高压脊叠加时,可使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导致其西伸北跳,因此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也有影响。而当热带风暴或台风移至西太平洋副高的西南边缘时,副高随之东退,热带风暴沿副高西缘北移时,副高继续东退,当风暴越过高压脊线进入西风带时,副高又开始西伸。冬半年,青藏高原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层出现冷高压,高原面上有下层空气和辐散气流。近地面形成的低温高压中心,迭加在蒙古冷高压之上,大大加强了蒙古冷高压势力,使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更加寒冷,以至我国亚热带北界比同维度大陆西岸要向南推移4——5个纬度。屏障作用表现为:1.阻挡北面冷气流 。冬季,高原阻挡着西北冷空气南下,既有利于冷

空气在高原北侧堆积,又迫使冷空气行径偏东,加强了东部地区冷空气的势力。

2.阻挡南面暖气流 。在夏季,高原既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高原内部和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强,导致荒漠伸展到更高的纬度,又迫使西南季风绕高原东南侧循南北向河谷伸展到北纬29度附近。3.阻挡西风气流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 4.对流层中层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底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动力作用表现为:由于冬季高空西风带南移,控制着中国广大地区上空,高原本身迫使西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在高原的西北侧成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后又转为西北气流加强西北部冷空气势力;南支在高原的西南侧成为西北气流,绕过南侧后又转为西南气流,促进副热带锋区的活动。这两支气流物理属性不一,并在高原东侧汇合东流,从而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和气候。高原东侧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处在背风部位风速下,出现“死水区”,例如四川盆地,其天气气候别具一格。此外干湿季分明,它的降水主要来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5—9月是湿季,其余为干季。降水地域差异明显。降水丰沛的地区在东南部的察隅以南,而北部柴达木盆地的西端年降水量极少。二者相差300多倍。另外高原天气也多雷暴,冰雹和大风。

青藏高原对地貌的影响:青藏高原上分布有许多高于雪线以上的山脉和山峰,现代冰川非常发育,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冻土分布更为广泛。高原山地的位置,山体大小,高度和气候(特别是降水)决定了冰川分布的面积,地域和规模。在丁青-嘉黎-工布江达-措美为界。界线以南为海洋性冰川,靠丰富降水生存,冰川作用活跃。界线以北为大陆性冰川,主要依赖低温而保存,冰川作用不太活跃。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中低纬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以藏北高原连续分布的冻土范围为最广。冻土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厚,季节的变化常形成冻

胀丘,冰锥,冻胀裂缝,多边形土,冻融滑塌,热融沉陷待特殊地貌现象,对交通,工程等有很大影响。

青藏高原对生物景观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使植物呈非地带性分布,表现为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景观。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下,植被一般都比较矮小稀疏,具有抗寒,抗干,抗风,耐盐的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段以东的广大地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显著,水分较多,基带为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森林,林木树种多,垂直分带明显。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以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为主。此带以西与青藏公路宋之间为高山草原。藏北高原地势高亢,自然环境严酷,主要为高寒荒漠植被植被品种少,生长稀疏矮小,绝大多数为多年生草类。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群落结构简单,旱生特征明显多为真盐植物和泌盐植物,属半灌木和灌木荒漠。

青藏高原对土壤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一般是在3900~4100米。凡是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相当于这个高度以上的无林地带的各种土壤,都应称为高山土壤。高山土壤主要土壤类型特点如下: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3700-4700m高度, 新疆2000-3000m高度以上的地区。表层有5-10公分厚、富有弹性的草皮层,土体黄棕色;多微酸性反应。亚高山草甸土地区牧草茂盛,药用植物多,野生动物资源亦丰,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利用带。 高山草甸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4500-5200m高度的高山地区,新疆较上略低。草皮层厚5-10公分,但性质松脆;土体灰暗,结构上常有片状层理;多中性反应。牧草虽低矮,但稠密、耐牧性强,为纯牧利用带。 亚高山草原土:分布范围在青海、西藏4200-4700m,新疆、甘肃3300-4500m的高原。地表有簇状草根层;土体灰棕色,粒状结构,剖面中部有钙积层;微碱性反应。牧草的质量和数量较差;有

灌溉处可种植农作物,为农牧结合利用带。 高山草原土:分布范围在青、藏4400-5200m的高山地区,地表有簇状草根层;土体色浅,粒状结构,钙积层不明显,碱性反应。高山草原土牧草质量数量较差,饮水较缺,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为纯牧利用带。

青藏高原对水文的影响: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条件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印度河,另外青藏高原还发源了一些内流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黑河-弱水,疏勒河,扎加藏布。它成为众多河流发源地原因在于:1,位于亚洲中南,地处亚热带。东临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再加上季风影响,为发育河流带来丰富的水资源。2,面积大,约占我国国土的1,这为储存足够多的水提供条件。3,内部结构独特。4

它是一个以高大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周围有巨大山系围绕,北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南为喜马拉雅山脉,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部有许多的山脉,并发育有许多冰川。在纵横交错的山岭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盆地,其中还散布着许多湖泊。此外青藏高原内部还发育了许多湿地、草原、森林和河流。这几部分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环境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内部结构,非常适合储水,为青藏高原作为河流的发源地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整个青藏高原上,总储水量为全国的1/3。冰川,对河流径流的补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冰川径流调节了几十年以至几百年的降水变化。它比非冰川区为河流径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补给。干旱年份,非冰川区雨雪补给河流的水量急剧减少,而冰川区冰川融水反而因旱年气温升高而相应增加,冰川补给河流的水量

比雨水补给河流(源头)的水量更稳定。4,太阳能和季风使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到达青藏高原,使其聚积水分。其次发育有很多湖泊。

青藏高原的其它资源:青藏高原是与我国东北——西北牧区气候生态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第二大牧区,草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7%,主要饲养具有高原特色的牦牛、藏羊等家畜。 同时又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29%,是重要的后备用材林基地。东起丽江,西至日喀则,南自江孜,北达柴达木盆地,都是我国一季喜凉作物目前单产最高的地区。青藏高原的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热电站已专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而且就藏医用的矿物药分布情况来看,产于青藏高原的就约占47%,可见,它是藏药分布相对集中的一个地区。青藏高原地域广阔,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规模较大,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带横贯青藏高原,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现已发现了12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在价值非常巨大。最近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宣布,历时7年、投资3.4亿元的青藏高原地质调查获重要发现,青藏高原新发现600余处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包括铜、铁、铅锌等目前中国非常紧缺的重要矿产资源。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影响功甚大,而且各种资源丰富,虽然气候恶劣,但也是个值得利用开发的区域。


相关内容

  • 中国地理试题
  • 中国地理 第一套试题答案 一. 简答题 1. 中国传统文化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表现为:(1)轴心文化区和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非主流文化区:(2)轴心文化区分为黄河文化区和长江文化 区,黄河文化区分为三秦文化区.三晋文化区.中州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和燕赵文化区,长江文化区分为巴蜀文化区.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等 ...

  • 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的研究综述
  • 第23卷 第3期2005年9月 干 旱 气 象 ARIDMETEOROLOGY Vol.23 NO.3 Sep,2005 文章编号:1006-7639(2005)-03-0069-05 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的研究综述 把多辉,朱拥军,1 1 2 (1.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 天水 ,744000 ...

  • 中国地理讲课稿
  • 1. 概念理解(概念1:区域:概念2: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区域概念分析 1. 区域概念定义现状: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统一的和多样的.区域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不同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相同的.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

  •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 ...

  •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 一. 领海的定义 我国大陆及沿海的领海是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直线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 1) 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泛 a.干湿带的分异,东西环境差异. b.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交. c.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像同 ...

  • 我国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
  • 题 目: 我国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地区 (12个省份)的旅游发展问题 内容摘要: 西北.西南.青藏高原三区(12省)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既有历史文化悠久的美丽古城,又有美丽富饶的桂林.丽江山水,有吸引全世界人眼球的珠穆朗玛峰,更有丰富多姿多彩的各族人民的风俗.传统文化等等.可以说我国西部真的是到处都迷 ...

  • 2015人教版七下历史与社会复习
  • 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地理位置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我国的疆域 我国疆域的面积(陆地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

  • 八年级地理上册
  • 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 ...

  • 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_李珂
  •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1.11.078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1):6714-6716,6719安徽农业科学,责任编辑乔利利责任校对马君叶 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11*21334 李珂,杨永兴,杨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