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城市发展史 明清

第三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 经济和城市发展背景

1、政治上加强统治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政权后,一开始就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机构中,废去元代的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在地方机构中,废去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十三个布政使司(俗称省),并把各省的兵、民、钱、谷等事分别设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管理,布政使掌民政、按察使掌刑、都指挥使掌兵,叫做“三司”。在全国进行户口调查,编制成黄册;通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成鱼鳞册,以此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进行赋税徭役的剥削。还把他的24个儿子和一侄孙分封到全国各地,检查地方官吏等。

2、经济上的恢复和发展

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使从永乐中期开始,农业和手工业便走向全面发展。自明中叶以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并超过了前代。

第二节 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一、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虽然明代城市总数并不比宋代多,甚至略有减少,但明代大中城市数量比宋代明显增多了,明代还出现了许多规模甚大、人口众多、工商业繁荣发达的城市。

● 明代的城市类型也比前代增多。大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政治型城市、工商业型城市、对外贸易港口型城市、边防军事重镇。

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

● 这是由于农业商品化和城乡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所致。

● 农民所生产的物品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是生产可以在市场上容易卖出、容易换取货币的商品,而又以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以至生产资料,形成在商品供求上城市互补、城乡互补、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情状。这是宋元及其以前各个时期从不具备的一大发展。

三、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 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加上清代农村人口的急速增长,原来在宋唐时期形成的为数有限的农村市镇已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明清时期我国农村小城镇有了大量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不仅城镇数量急速增多,市镇规模也迅速扩大,并根据所处区位和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形成了棉纺织与贸易中心、蚕丝及丝织业贸易中心、米粮贸易中心、盐业中心及港口城镇等许多专业性市镇。

四、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 长江、大运河历来是我国东西、南北两条交通大动脉。明清时期由于全国各地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货物流通量增多,加之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的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遂使唐代以来形成的沿江、沿运河两条城市发展轴得到进一步发展。

1、长江轴线。明清两代,长江流域得到了全面开发,不仅成为我国商品粮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棉、麻、桑、茶等经济作物主要产区,而且手工纺织业也极为发达,从而促成了沿线商业、手工业和交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扬州、镇江以及浒墅关等都是著名的城市,沿江的江宁(南京)、芜湖、安庆、汉口以及重庆等也发展成为重要商埠城市。

2、大运河轴线。由于明清两代都是建都北京,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再次分离,大运河遂又成为联系全国经济的主要命脉,因而促成沿线城市经济无不繁荣发达、两岸大邑林立。

五、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

● 明清时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对边疆地区实行移民、屯田政策,使边疆地区地域

经济得到了开发,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的到了加强,在这种情势下,全国城镇分布的地域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主要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

1、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的不断向外推进,在云、贵、川、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发展民族经济,使这一地区城镇也有了较大发展。

2、西北地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首先打退了沙皇俄国的侵略,同时平定了准葛尔和“回部”上层分裂势力的叛乱后,各族人民在新的安定统一局面下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业贸易城市。

3、东北地区。就我国地域开发时序而言,东北是开发最为迟缓的一个地区。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明末后金将首都自东京(辽阳)迁至沈阳,从而带动了奉天地区、吉林地区、黑龙江地区的城镇发展。满人入关后,视东北为祖宗发祥之地,禁止汉人出关开垦,人口骤减,城镇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 此外,台湾地区的城镇自清代起也开始兴起。

六、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我国,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在西方,正值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发展时期。但自明中叶起一直到清鸦片战争,明清朝廷都采取闭关锁国、厉行海禁的政策,致使我国海洋航运业在明初达到高峰以后,便跌落下来,海港城市便处于停滞或衰落状态。

● 造成明朝实行闭关和海禁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倭寇之患”。二是欧洲殖民主义

者东来。清朝入关,对西方殖民者早存戒心,加之清庭要镇压郑成功在台湾的抗清运动,对海禁更严,曾经令不许片板入海,并在沿海施行“迁界”,自然更不敢开放口岸。因此,自明嘉靖二年(1523年)至清鸦片战争,300年间,基本都是闭关时期,致使我国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 明清时期,虽然我国官方贸易和大中港口城市衰落,但众多小型港口城市却有了兴

起和发展,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时期,东南沿海各地的商品货币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又善于航海,许多海商便转到僻静的小港口从事“非法”的走私贸易;二是清朝设立四大海关时,在各海关管辖的范围内,其下又设有许多小口岸,使很多小港口在“合法”条件下得到发展,从而促成众多的地方小型港口城镇的兴起。

七、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

● 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元、明(明初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

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主要因素有:

1、政治上可以控制广大地区;

2、经济上可称繁庶之地;

3、军事上有险可守;

4、交通上往来便利;

5、接近统治王朝的根据地。

● 特别是第五条。自晚唐以后,北方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相

继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兴起,这些游牧民族取得政权后,便先后都以北京为都城(辽朝建为陪都,金朝、元朝建为国都)。而明代却和这些王朝相反,由

于元朝虽然灭亡,但有生力量并未消灭,其后裔依然存在且较强大,加强北方的防御实为明朝当时不可忽视的急务,迁都北京,有利于抗击从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的威胁,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满清入关,建立清朝,同样是基于接近统治者根据地的因素(女真族为满足的前身),故仍然选择北京为国都。

八、城市建设的特点

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 元朝时城市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向礼制复归的举动,明清时这一举动表现更为明显,

明清北京城可以说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等儒家思想规划布局的。如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左祖右社、文职机构在左、武职机构在右等。

2、随着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3、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

● 元代,蒙古统治者害怕汉人反抗,除都城等外禁止筑城。朱元璋立国后,为防御外

来侵略者和农民起义,在全国掀起一个筑城高潮,各大中小城市普遍改造、加固或新建城垣,形成一整套防御设施体系。主要特点有:

(1)在筑城材料上普遍采用砖头砌筑;

(2)在胶结材料上采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或粘高粱),以替代以往的三合土,使其更加坚固;

(3)加大城墙高度、厚度,以防敌人逾越、撞坏或挖洞穿孔;

(4)重视城墙的作战设施配置与建设,如在城门上建城楼,在城墙上建城垛,每隔一段距离配置马面,在城墙顶上设置战棚,在城墙便于出击的部位修建暗门等;

(5)加强城墙重点部位的设防,如在城门处设置瓮城并置闸门,在城的四角或城墙的转折处建角楼,在水门处,多在城墙下跨水道地方设置水关,装上一个铁闸门等。

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艺术高超,但过去多限于为帝王及少数贵族所有。明清时

期,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相对稳定,统治阶级和一些大地主、大盐商、大富商和退休官员等,为了追求豪华和生活享受,都在不遗余力地经营园林建设,可分为皇家与私人两类。

第三节 明代的南京城

●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间53年中全国都城的所在。明代的南京城是在六朝都城建

康城城址和南唐都城江宁府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由于它的巨大规模和独特的不规则的城墙走向和城市布局,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明代以前南京城概况

●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曾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拆毁,改作耕

地,以免被他人占领继续称帝。唐代同样采取抑低金陵的政策。五代时藩镇割据,南京县城为杨行密的吴国的重要据点,后成为南唐的国都。南唐灭亡后,北宋在此设立江宁府治,南宋又改称建康,作为行都139年。元朝是称集庆路。

二、明代南京城的建设布局

1、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同时南京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所以在皇宫位置选择、整个城市形态上都不甚规整,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旧城的利用和对自然地形的顺应,形成南京独特的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

2、明代南京城有大城(应天府城)、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四重组成。整个工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上的西南麓新建皇城、宫城和改筑南唐以来的旧金陵城;第二阶

段是沿宣武湖南缘和西缘向北扩张旧城直到神策门与狮子山东西一线(狮子山包括在内);

第三阶段是建筑各主要城门(城楼)和各主要街道;第四阶段是建造外面的外郭城。

(1)应天府城即现存的南京城。城的范围东连钟山,西踞石头,南及秦淮,北带后湖(玄武湖),把六朝的建康都城和东府城,以及南唐的金陵城(包括石头城、冶城和西州城)全部包入在内。面积约43平方公里。城墙全是根据南京实际的地理形势和防守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南京历史上集各带城池之大成的一座名城,也是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砖城。应天府城共开13座城门,各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

2)皇城偏在应天府城的东南隅,位于中山龙蟠的“龙头”位置,北依富贵山、南有秦淮河,且地势平坦,是一片背山面水的吉地,而且西边紧靠市区,便于利用旧城的原有设施。皇城以北部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而向南展开。分内外两重城垣,外为皇城,内为宫城。

● 皇城的正南门为承天门,门前为外五龙桥,再前面为一“T”字形广场,广场中间为

一纵贯南北的宽广御道,之地南端的南门洪武门和都城正阳门。在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户、礼、兵、工等中央高级行政机构,御道的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皇城以北,宫城的左前方建有太庙,宫城的右前方建有社稷坛,是标准的“左祖右社” 格局。

(3)宫城内按“前朝后寝”之制布局。宫城内主要宫殿都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北对富贵山,南抵洪武门和正阳门。宫城开四门城外有护城河。

(4)外郭城范围西北直达江边,东包钟山,南过聚宝山。

3、南京城内的总体布局情况大体是:城东南为皇宫所在的政治区;中南部原江宁府城部分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和居民区,三山街一带是当时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最为集中的地方,明朝功臣的王府也多分布在此区;东北部为军队的营房和仓库,是军事区;在三大区之间即都城的中心高岗位置上建造了报时和报警的钟、鼓楼。北部鸡笼山南侧多分布为学校和寺庙,是文化区。另在西部冶城遗址建了朝天宫;在鸡笼山上建了观测天文、气象的观象台;城西秦淮河一带为粮食、禽畜、竹木市场;在城外西北部秦淮河入江口附近建了一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南部聚宝山西首则设有琉璃窑厂。

4、南京的街道在旧城区沿习于元集庆路,由于受地形和历史影响,城内道路多呈不规则的东西、南北向,也有弧形和斜街的形式。

5、南京的人口,在明初为70万人左右,至明代中叶,发展到120万人左右。明初和明朝中叶,南京一直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明迁都北京后,南京退为留都,宫殿官署仍一直保留。清灭明后,改南京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城郭仍明之旧,但宫殿多有损毁,并废皇城为八旗兵驻防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称做天京,亡后南京复称江宁府,为两江总督驻地,仍为一个大地区的封建统治中心,织造手工业则更加发达

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一、明代北京城的建设背景

●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其改造扩建的方案基本是以明

南京为蓝本,并且有所发展。

●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政权以后,同年民兵攻进北京城。为了便于防

守,同时考虑到大都城北部比较荒凉,大将徐达“缩其城之北五里”。明朝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历时14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完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明初北京城的营建工作主要包括五项:(1)营建紫禁城;(2)开拓南城;

(3)开辟天安门之前的宫庭广场;(4)在紫禁城北面堆筑景山;(4)在城北原元代中心阁的位置之上,分别建造了鼓楼和钟楼。

● 明中叶以后,由于工商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同时明初改建北京城时,将城内河

道截断,大运河漕运不再入城,大量人口和商业向城南集聚,在前门外自发形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而其时蒙古骑兵多次南侵,为加强防守,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称外城,原来的大城便称为内城。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进来,而东、西、北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使北京城终成一个凸字形。

二、明代北京城的建设布局

● 明代北京城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它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

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优良传统,规划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

1、明北京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组成。

(1)整个城市以宫城为中心,按中轴线对称的原则设计,并且有所发展。从外城南门永定门开始,经过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之间,内城正阳门,皇成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宫城午门及六大宫殿,宫城北门玄武门、景山,直至北端的钟楼和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这条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形体、尺度不同的广场,使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既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又显示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威。

2)宫城内的宫殿建筑群仍按“前朝后寝”之制布局。前朝三大殿: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内庭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后为御花园。六大殿都布置在一条轴线上,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六大殿两侧对称布置着多组宫殿台阁。宫城开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城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四周有护城河。

(3)天安门前为一封闭的“T”字形广场,中间为御路,广场两侧的宫墙外遵从“左文右武”的制度布置了官署。

2、明代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左祖右社”的礼制布局,并且又有新的发展。除了将太庙和社稷坛移至宫城前面左右两方、加重皇宫气氛以外,还在城南左右两方分别建天坛和山川坛,在内城外东、西、北三面分别建日、月、地坛,供皇帝祭祀祖先和天地诸神。

3、北京城内的街道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由于皇城居中,又有南北向的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之间的直接联系,故城内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街巷系统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但东西方向交通不便,当时,平民东西往来,必须南绕大明门或向北绕地安门而行,反映了封建帝都为帝王服务的特点。除中轴线及左右两条主干道外,通往各城门的大街也为主干道,与干道相垂直而通向居住区的仍是胡同。

4、明北京的商业区市肆分布与元大都不同,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在鼓楼一带。明代城市向南发展,除鼓楼外,在东四牌楼及内城南正阳门外形成繁华的商业区,行会制度发展,同类行业相对集中。城市内有些地区形成集中交易或定期交易的市。

5、居民区在皇城四周,共划分为37坊,但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居住区与元大都相仿,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中间一般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全区无集中绿地,但由于住房院子中树木较多,全城呈现在一片绿荫之中。内城多居住官僚、贵族、地主及商人,外城多居住一般市民。

6、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一般居民饮用水多为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

三、清代北京城的建设布局

● 清北京全沿袭明代的基础,整个城市布局基本无变化。城市范围、宫城及干道系统

均未更动。主要变化为:

1、重点放在西北郊的几处离宫和园林修建上。从康熙开始,历雍乾两代,前后130多年,

相继在这里营建皇家园林,即所谓“三山五园”。

2、清初由于火灾及地震,宫殿多有损坏,在康熙时进行重修。

3、调整部分居住地段,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让内城驻守八旗兵并设营房,同时建了许多皇亲贵族的府第,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矛盾。

4、由于西北郊建了大片园林宫殿,皇帝多住园中,皇亲贵族为便于上朝,府第多建在西城,使政治生活转移至西城。而清代商品运输主要靠大运河,大运河由城东通至通州,一些富商大贾及商业会馆多集聚此区,因此有“贵西城,富东城”之说。

5、清代为维护蒙、藏民族团结,崇尚喇嘛教,因此清北京除原有的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又增建了雍和宫等喇嘛庙。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也是基于此目的修建的。

第五节 明清时期地区中心城市

这类城市规模相当大,历来是一个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的经济中心,集中着省一级的封建统治官府,明代一般都建有王府,清代一般建有驻兵的满洲城。有的虽在明清时代不是省会,但较长时期是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如苏州。

一、西安

● 明朝的西安城是在唐长安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扩建后的西安城非常高大、坚固。

四面辟门,每门外设有箭楼,内建城楼。两楼之间为瓮城。洪武十三年和十七年,先后修建了现在的钟楼和鼓楼。以钟楼为中心,构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主要格局。秦王府位于城的东北部,挨着秦王府的南门建筑了“宫城”,是秦王府的下属机关所在地”。崇祯年间,又增筑了东、西、南、北四关“郭城”。

● 清代,把西安城的东北部划为满族居住区,修建了一座满族驻防城,满城面积约占

全城的1/3。并拆除了秦王府内的建筑,改为八旗军校场,驻骑兵五千,连同家属人口约2万人左右,借以防范西北各民族的反抗。

二、成都

●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的东南部,地处富饶的冲积平原。明代成都城是在宋、元土城的

基础上建筑的。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朱椿在成都大城内筑蜀王府城,又称皇城。于是城市城内形成内、中、外三重的套城结构。明末成都外城多已毁坏,清康熙初年巡抚张德地重修罗城,奠定了今日成都的外城。康熙五十七年,分西南隅为满城,亦称少城,有五城门四城楼,专为旗军和家属驻地。 ● 成都的建设布局特点:

1、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皇城与外城方向错位,外城并非正南北,而是东北、西南向,因此街道骨架也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带有一定的斜度,城形也并不很规则,这是由于明初筑城时,是顺随两江环抱的河道流向修建的。而城中心的皇城是按传统的城制后来新建的,系明代藩王的宫城,方正规则,且是正南北向,因而与整个城市平面及道路布局成一角度。

2、城内除北部及西南部外,东南部大都为商业繁华地区。该地区邻近当时水路交通线,附近锦江经岷江由宜宾转长江,陆路由此通内江,因此商旅贸易、商店等均集中在这一带。城东南的东门外为两江交汇处,由于商业交通的发达,形成城外一大块关厢区。其他北、南、西门外,也都沿着对外交通道路形成长条形的市区。

3、成都城内的道路网布局可分大城、皇城与少城三个系统。大城是结合倾斜的古城顺势而成的方格网系统;皇城是以明蜀王府为中心的正南北向道路系统,而西部少城则是鱼脊式的道路系统。

● 城市是在旧城址上重建的,与一般城市不同,朝向并非正南北,而皇城基本模仿北

京宫城形制,城外有宽广的城河——御河,与城外的锦江相通。城内除北部及西南部外,东南大都为商业繁华地区。成都的茶馆特别多,这在其它城市是少见的。住

宅为平房院落式。

三、太原

● 明代的太原城由王城和外城组成。

四、兰州

●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东部地区,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的交错处,是汉族与

西北各少数民族接触、融合的地方。明代,其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渡口和交通中心。清初成为“茶马互市”的总站,是西北各族的贸易中心。兰州城由内、外城组成。 ●

第六节 明代的边防重镇

● 边防城堡的选址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为一次建成,有深沟

高垒的防御设施。也有在山口险要处筑城设关,在其旁另建城堡,供驻军或屯戍之用。有些防御城堡在形势恶化,失去防御作用后就衰落下来。

● 明初为了加强北方防御,大规模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划分九个防守区——镇,即

“九边重镇”:有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宣化镇)、大同镇、山西镇(太原镇)、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稹、甘肃镇。镇下设卫,卫下有防御千户所、烽火台等,沿长城内侧有计划的建造了许多设防城堡。堡之间相距约3里,卫之间约百余里。卫有的建在军事要地,有的建都城附近。

一、大同

● 大同又名云中、平城,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座名城。这里地处晋北雁门关外,内外

长城之间,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有御河自北向南流过,注入桑乾河。形势冲要,既是晋北的门户,燕京的屏藩,又是蒙汉族频繁接触的处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明初,大同城为正方形,设城门四,东西南北各一。明代中叶,建北小城、东小城、

南小城,以加强对主城的防御。城内主要干道正对四个城门,形成十字形干道骨架。其余为一般街巷,呈方格状。代王府位于城中偏北,西邻南北大街。代王府北端有一高台,上有元武庙。在南街正中建有鼓楼,平面近似正方形。鼓楼西面建有钟楼。城内还有一些官府衙门、仓储、孔庙、关帝庙及辽、金时代建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大型建筑物。清代大同仍为大同府治,成为与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中心。

二、宣府

● 宣府为北京西北方门户,明代“九边”之一。

● 宣府城为洪武二十七年所筑,初为土城,正统五年,砌以砖。设城门七:东西各一

门,北二门,南三门。南北门和东西门相连形成“两纵一横”的主要街道,城内开设有许多店铺。从嘉靖三十年起,开设马市;隆庆五年,在其北部张家口开设了“民市”。谷王府位于城北正中。

● 成祖即位后谷王移贬长沙,城市规模缩减。明末驻兵减少,又加灾荒,城市逐渐荒

废。清代于宣化设宣化府,成为与蒙古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重要商城。

三、山海关

● 作为军事要塞的山海关,是由七个城堡,十大关隘、数座敌台和一线长城,组成一

个完整的防御建筑群。

● 山海关城是全局的中心,城略呈方形,筑有高大敦厚的城墙,外有护城河环卫,设

四门,门外均有瓮城。在东西城门外又筑有东罗城、西罗城,两个罗城只辟有东西向的道路与关城门相通,形成一孔之道。

● 在关城南北各二里处建有南翼城城和北翼城,用以驻守士兵,贮放粮草、军械。这

样就形成了围绕关城四面、各有护卫的严密的内圈城防组团。

● 在这组团的外圈,城东二里外建有威远城,城南八里外建有宁海城,威远、宁海为

关城的前哨,又互为犄角,遥相呼应,这是第二个防卫层次。

● 在长城沿线上凡高山险岭、水陆交通要冲,均设关隘,共有十大关口,这是第三个

防卫层次。

● 在长城线外山峦制高点又分布有许多烽火台,是第四个防卫层次。

● 从整体来看,山海关城防体系以长城为主体,关城为核心,外城环绕,串联十大关

隘,四周散布烽燧,据险为塞,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而从山海关城观察,又构成了关城主体,南北两翼,左辅右弼,二城卫哨,一线坚固的古代城市卫戍体系。

第七节 清代皇家园林城市——承德

●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西南距北京230公里,是首都东北方的门户,原名热河。

承德因清代康、乾皇帝在此兴建著名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而著称于世,城市也由此兴起。

●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院内建有宫殿、庭院、寺庙及管理等建筑物达120处。山庄内

取自然山水的本色,吸取江南塞北的风光,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达564公顷,是颐和园的两倍。园内布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在山庄的南部,布局严谨有序。苑景区又分为东南部湖区、中部平原区和西北部山峦三个景区。山庄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是当时中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 外八庙布列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坡台地上。外八庙建筑形式在汉族传统的基

础上,吸取了藏族建筑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外八庙的兴建,顺应了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对西藏佛教的信仰,密切了他们同中央政府的联系。

● 随着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兴建,承德在热河上营的基础上也就逐渐发展起来,地方

行政机构和八旗驻防机构相继建立,同时清政府明令这里放垦,允许关内农民前来耕作,于是人口激增。

第八节 明清时期工商业、手工业城市

●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多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大量依靠水运,因此这

类城镇多在通航的天然河道或运河的近旁或两河交汇处。有综合性的商业中心,也有某一种物品的集散中心。综合性商业中心城如号称“九省通衢”的汉口等,大米集散中心如无锡等。这类城市商业繁华、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规模较大,居住着一些富商,集中着一些为商人服务的旅店、饭馆、酒楼等,在城市中靠近交通要道或河流处有繁华的商业区,也集中着一些行会及会馆建筑。

一、扬州

1、明清时代的扬州包括旧城和新城(东城)。

2、明清时期大运河从城东及城南通过,这一带就发展成商业中心区,大商人也多在这一带居住,建有许多大型的庭院住宅,住宅大多附有私家园林。与江南园林有不同之处,因为扬州地处南北要道,所以园林艺术也融合了南北不同的风格,扬州园林大多为大商人所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追求豪华及某些市侩的爱好。

3、由于扬州集中了地主、富商、退休官僚和一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因此城市为这些有闲阶级服务的茶楼、酒肆、书场、妓院很多。

4、由于封建阶级的知识分子集中,因此扬州也是一个文化中心。

5、扬州的居住区有许多厅堂式的住宅组成,多呈长条形。

6、旧城区城市道路仍以十字形干道为主,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新城区道路系统则呈不规

则形,有斜街。

7、城市用地平坦,城内有一些河道与城外壕河及大运河相通。城市排水多在沿街设阴井,上盖大石板,城市给水多用井水。

8、城内有许多很大的宗教建筑。

二、景德镇

● 景德镇是一个手工业中心城市:这类城市多具有发展某种手工业的特殊的经济地理

条件,一般也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运输。陶瓷业及盐业城市的发展形式,因受作坊、瓷窑等的影响,一般呈不规则形、有的无城墙,有的发展后加筑城墙,城区遍布作坊与窑,与居住区混杂。

● 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与封建社会的一般城市有很大不同。

1、城市布局不是严整规则的,建筑的布置无一定的规则,往往是窑在城区内分布,与居住地区混杂;

2、未形成以官府庙宇为中心,而是围绕分散的窑区和昌江谷地形成狭长的带状城区。

3、城内主要街道也是顺昌江流势呈南北向自然伸曲;

4、城市原来未筑防御城墙,在已经形成了不规则形的城区后,围绕它加修的城墙也是不规则形的。

5、城市规模很大,主要居民是手工业工人。

● 清代的号票业中心城市——平遥、太谷:太谷、平遥城的情况代表封建社会后期由

于金融业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种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引起根本的变化,因而也没有突破一般封建城市的布局。只是反映在城内的建筑上,有高墙深院的商人住宅,繁琐装饰的店面建筑等。太谷城的布局也是封建城市中县城的典型代表。城是正方规则,衙门位于丁字形干道的交叉点正北,为全城中心,以达到突出封建政权机构的目的。

●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历来就是海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多系大河流的入

海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内河腹地,如广州、泉州。有的国内贸易城市也兼为海外贸易城市,如扬州因在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海外商船也往往在此停靠,所以海外贸易也较为发达。这种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商人,有的还有外国人集中居住的“蕃坊”、还建有外国人的教堂,古代海外贸易多为贵重的奢侈品,运量并不很大,港区也不大,一般都设有专管海外贸易的市舶司。

● 府州县城市可以分为府州城和一般县城。府州城多是省以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中

心,规模较一般县城大些。县城则为基层封建统治中心。府州县城历来就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官府衙门较多,也往往是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一般均有设防的城垣,明代设卫驻兵。府州和县城一样集中居住着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官府及一些商业和手工业,也设有府学州学。

● 明清时代的南通城:南通城是典型的一般府州城的平面,城为长方形,城东南西各

开一门,城门外均有瓮城,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门处有吊桥。城内干道与三个城门直通,呈丁字形,明中叶后又在城南加筑城墙一圈,称新城,使中轴线延长。城内街道分大街、街、巷道三种。城内有明显的分区,丁字街口的北面为府州衙门,系政治中心。城东北延东大街为文教中心,军事机关及仓库区也在北半部,东西大街以南为居住区,商店沿街分布,也有较集中的市。由于西门商品经济的发展,近通扬运河,在清代已形成商业中心,有“穷东门、富西门,叫花子住南门”之说。 ●

第九节 明清时代的一般集镇——南翔

● 集镇: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农村居

民中分离出来,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些一般农村居民点所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集镇是城与乡的联系纽带。 ● 南翔镇的形成主要是走马塘与横沥两河交汇于此,成为一个农业及手工业的集散

地,市区也沿此二河发展成十字形。镇内较大的建筑有官署衙门、书院、寺庙等。并设有放生亭等慈善机关,以及申明亭(布告处),也有不少宣扬封建道德的坊表。镇内有多处园林。建的祠堂也多,其中有地主家祠,也有手工业行会的祠。镇沿河、跨河发展,除横沥走马塘,尚有好几条河流,因而市区内桥梁也多,这也是江南水乡城镇的特点。

第三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 经济和城市发展背景

1、政治上加强统治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政权后,一开始就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机构中,废去元代的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在地方机构中,废去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十三个布政使司(俗称省),并把各省的兵、民、钱、谷等事分别设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管理,布政使掌民政、按察使掌刑、都指挥使掌兵,叫做“三司”。在全国进行户口调查,编制成黄册;通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成鱼鳞册,以此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进行赋税徭役的剥削。还把他的24个儿子和一侄孙分封到全国各地,检查地方官吏等。

2、经济上的恢复和发展

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使从永乐中期开始,农业和手工业便走向全面发展。自明中叶以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并超过了前代。

第二节 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一、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虽然明代城市总数并不比宋代多,甚至略有减少,但明代大中城市数量比宋代明显增多了,明代还出现了许多规模甚大、人口众多、工商业繁荣发达的城市。

● 明代的城市类型也比前代增多。大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政治型城市、工商业型城市、对外贸易港口型城市、边防军事重镇。

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

● 这是由于农业商品化和城乡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所致。

● 农民所生产的物品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是生产可以在市场上容易卖出、容易换取货币的商品,而又以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以至生产资料,形成在商品供求上城市互补、城乡互补、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情状。这是宋元及其以前各个时期从不具备的一大发展。

三、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 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加上清代农村人口的急速增长,原来在宋唐时期形成的为数有限的农村市镇已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明清时期我国农村小城镇有了大量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不仅城镇数量急速增多,市镇规模也迅速扩大,并根据所处区位和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形成了棉纺织与贸易中心、蚕丝及丝织业贸易中心、米粮贸易中心、盐业中心及港口城镇等许多专业性市镇。

四、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 长江、大运河历来是我国东西、南北两条交通大动脉。明清时期由于全国各地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货物流通量增多,加之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的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遂使唐代以来形成的沿江、沿运河两条城市发展轴得到进一步发展。

1、长江轴线。明清两代,长江流域得到了全面开发,不仅成为我国商品粮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棉、麻、桑、茶等经济作物主要产区,而且手工纺织业也极为发达,从而促成了沿线商业、手工业和交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扬州、镇江以及浒墅关等都是著名的城市,沿江的江宁(南京)、芜湖、安庆、汉口以及重庆等也发展成为重要商埠城市。

2、大运河轴线。由于明清两代都是建都北京,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再次分离,大运河遂又成为联系全国经济的主要命脉,因而促成沿线城市经济无不繁荣发达、两岸大邑林立。

五、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

● 明清时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对边疆地区实行移民、屯田政策,使边疆地区地域

经济得到了开发,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的到了加强,在这种情势下,全国城镇分布的地域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主要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

1、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的不断向外推进,在云、贵、川、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发展民族经济,使这一地区城镇也有了较大发展。

2、西北地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首先打退了沙皇俄国的侵略,同时平定了准葛尔和“回部”上层分裂势力的叛乱后,各族人民在新的安定统一局面下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业贸易城市。

3、东北地区。就我国地域开发时序而言,东北是开发最为迟缓的一个地区。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明末后金将首都自东京(辽阳)迁至沈阳,从而带动了奉天地区、吉林地区、黑龙江地区的城镇发展。满人入关后,视东北为祖宗发祥之地,禁止汉人出关开垦,人口骤减,城镇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 此外,台湾地区的城镇自清代起也开始兴起。

六、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我国,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在西方,正值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发展时期。但自明中叶起一直到清鸦片战争,明清朝廷都采取闭关锁国、厉行海禁的政策,致使我国海洋航运业在明初达到高峰以后,便跌落下来,海港城市便处于停滞或衰落状态。

● 造成明朝实行闭关和海禁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倭寇之患”。二是欧洲殖民主义

者东来。清朝入关,对西方殖民者早存戒心,加之清庭要镇压郑成功在台湾的抗清运动,对海禁更严,曾经令不许片板入海,并在沿海施行“迁界”,自然更不敢开放口岸。因此,自明嘉靖二年(1523年)至清鸦片战争,300年间,基本都是闭关时期,致使我国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 明清时期,虽然我国官方贸易和大中港口城市衰落,但众多小型港口城市却有了兴

起和发展,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时期,东南沿海各地的商品货币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又善于航海,许多海商便转到僻静的小港口从事“非法”的走私贸易;二是清朝设立四大海关时,在各海关管辖的范围内,其下又设有许多小口岸,使很多小港口在“合法”条件下得到发展,从而促成众多的地方小型港口城镇的兴起。

七、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

● 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元、明(明初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

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主要因素有:

1、政治上可以控制广大地区;

2、经济上可称繁庶之地;

3、军事上有险可守;

4、交通上往来便利;

5、接近统治王朝的根据地。

● 特别是第五条。自晚唐以后,北方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相

继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兴起,这些游牧民族取得政权后,便先后都以北京为都城(辽朝建为陪都,金朝、元朝建为国都)。而明代却和这些王朝相反,由

于元朝虽然灭亡,但有生力量并未消灭,其后裔依然存在且较强大,加强北方的防御实为明朝当时不可忽视的急务,迁都北京,有利于抗击从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的威胁,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满清入关,建立清朝,同样是基于接近统治者根据地的因素(女真族为满足的前身),故仍然选择北京为国都。

八、城市建设的特点

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 元朝时城市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向礼制复归的举动,明清时这一举动表现更为明显,

明清北京城可以说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等儒家思想规划布局的。如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左祖右社、文职机构在左、武职机构在右等。

2、随着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3、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

● 元代,蒙古统治者害怕汉人反抗,除都城等外禁止筑城。朱元璋立国后,为防御外

来侵略者和农民起义,在全国掀起一个筑城高潮,各大中小城市普遍改造、加固或新建城垣,形成一整套防御设施体系。主要特点有:

(1)在筑城材料上普遍采用砖头砌筑;

(2)在胶结材料上采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或粘高粱),以替代以往的三合土,使其更加坚固;

(3)加大城墙高度、厚度,以防敌人逾越、撞坏或挖洞穿孔;

(4)重视城墙的作战设施配置与建设,如在城门上建城楼,在城墙上建城垛,每隔一段距离配置马面,在城墙顶上设置战棚,在城墙便于出击的部位修建暗门等;

(5)加强城墙重点部位的设防,如在城门处设置瓮城并置闸门,在城的四角或城墙的转折处建角楼,在水门处,多在城墙下跨水道地方设置水关,装上一个铁闸门等。

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艺术高超,但过去多限于为帝王及少数贵族所有。明清时

期,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相对稳定,统治阶级和一些大地主、大盐商、大富商和退休官员等,为了追求豪华和生活享受,都在不遗余力地经营园林建设,可分为皇家与私人两类。

第三节 明代的南京城

●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间53年中全国都城的所在。明代的南京城是在六朝都城建

康城城址和南唐都城江宁府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由于它的巨大规模和独特的不规则的城墙走向和城市布局,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明代以前南京城概况

●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曾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拆毁,改作耕

地,以免被他人占领继续称帝。唐代同样采取抑低金陵的政策。五代时藩镇割据,南京县城为杨行密的吴国的重要据点,后成为南唐的国都。南唐灭亡后,北宋在此设立江宁府治,南宋又改称建康,作为行都139年。元朝是称集庆路。

二、明代南京城的建设布局

1、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同时南京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所以在皇宫位置选择、整个城市形态上都不甚规整,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旧城的利用和对自然地形的顺应,形成南京独特的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

2、明代南京城有大城(应天府城)、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四重组成。整个工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上的西南麓新建皇城、宫城和改筑南唐以来的旧金陵城;第二阶

段是沿宣武湖南缘和西缘向北扩张旧城直到神策门与狮子山东西一线(狮子山包括在内);

第三阶段是建筑各主要城门(城楼)和各主要街道;第四阶段是建造外面的外郭城。

(1)应天府城即现存的南京城。城的范围东连钟山,西踞石头,南及秦淮,北带后湖(玄武湖),把六朝的建康都城和东府城,以及南唐的金陵城(包括石头城、冶城和西州城)全部包入在内。面积约43平方公里。城墙全是根据南京实际的地理形势和防守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南京历史上集各带城池之大成的一座名城,也是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砖城。应天府城共开13座城门,各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

2)皇城偏在应天府城的东南隅,位于中山龙蟠的“龙头”位置,北依富贵山、南有秦淮河,且地势平坦,是一片背山面水的吉地,而且西边紧靠市区,便于利用旧城的原有设施。皇城以北部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而向南展开。分内外两重城垣,外为皇城,内为宫城。

● 皇城的正南门为承天门,门前为外五龙桥,再前面为一“T”字形广场,广场中间为

一纵贯南北的宽广御道,之地南端的南门洪武门和都城正阳门。在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户、礼、兵、工等中央高级行政机构,御道的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皇城以北,宫城的左前方建有太庙,宫城的右前方建有社稷坛,是标准的“左祖右社” 格局。

(3)宫城内按“前朝后寝”之制布局。宫城内主要宫殿都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北对富贵山,南抵洪武门和正阳门。宫城开四门城外有护城河。

(4)外郭城范围西北直达江边,东包钟山,南过聚宝山。

3、南京城内的总体布局情况大体是:城东南为皇宫所在的政治区;中南部原江宁府城部分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和居民区,三山街一带是当时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最为集中的地方,明朝功臣的王府也多分布在此区;东北部为军队的营房和仓库,是军事区;在三大区之间即都城的中心高岗位置上建造了报时和报警的钟、鼓楼。北部鸡笼山南侧多分布为学校和寺庙,是文化区。另在西部冶城遗址建了朝天宫;在鸡笼山上建了观测天文、气象的观象台;城西秦淮河一带为粮食、禽畜、竹木市场;在城外西北部秦淮河入江口附近建了一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南部聚宝山西首则设有琉璃窑厂。

4、南京的街道在旧城区沿习于元集庆路,由于受地形和历史影响,城内道路多呈不规则的东西、南北向,也有弧形和斜街的形式。

5、南京的人口,在明初为70万人左右,至明代中叶,发展到120万人左右。明初和明朝中叶,南京一直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明迁都北京后,南京退为留都,宫殿官署仍一直保留。清灭明后,改南京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城郭仍明之旧,但宫殿多有损毁,并废皇城为八旗兵驻防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称做天京,亡后南京复称江宁府,为两江总督驻地,仍为一个大地区的封建统治中心,织造手工业则更加发达

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一、明代北京城的建设背景

●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其改造扩建的方案基本是以明

南京为蓝本,并且有所发展。

●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政权以后,同年民兵攻进北京城。为了便于防

守,同时考虑到大都城北部比较荒凉,大将徐达“缩其城之北五里”。明朝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历时14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完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明初北京城的营建工作主要包括五项:(1)营建紫禁城;(2)开拓南城;

(3)开辟天安门之前的宫庭广场;(4)在紫禁城北面堆筑景山;(4)在城北原元代中心阁的位置之上,分别建造了鼓楼和钟楼。

● 明中叶以后,由于工商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同时明初改建北京城时,将城内河

道截断,大运河漕运不再入城,大量人口和商业向城南集聚,在前门外自发形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而其时蒙古骑兵多次南侵,为加强防守,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称外城,原来的大城便称为内城。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进来,而东、西、北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使北京城终成一个凸字形。

二、明代北京城的建设布局

● 明代北京城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它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

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优良传统,规划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

1、明北京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组成。

(1)整个城市以宫城为中心,按中轴线对称的原则设计,并且有所发展。从外城南门永定门开始,经过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之间,内城正阳门,皇成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宫城午门及六大宫殿,宫城北门玄武门、景山,直至北端的钟楼和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这条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形体、尺度不同的广场,使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既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又显示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威。

2)宫城内的宫殿建筑群仍按“前朝后寝”之制布局。前朝三大殿: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内庭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后为御花园。六大殿都布置在一条轴线上,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六大殿两侧对称布置着多组宫殿台阁。宫城开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城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四周有护城河。

(3)天安门前为一封闭的“T”字形广场,中间为御路,广场两侧的宫墙外遵从“左文右武”的制度布置了官署。

2、明代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左祖右社”的礼制布局,并且又有新的发展。除了将太庙和社稷坛移至宫城前面左右两方、加重皇宫气氛以外,还在城南左右两方分别建天坛和山川坛,在内城外东、西、北三面分别建日、月、地坛,供皇帝祭祀祖先和天地诸神。

3、北京城内的街道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由于皇城居中,又有南北向的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之间的直接联系,故城内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街巷系统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但东西方向交通不便,当时,平民东西往来,必须南绕大明门或向北绕地安门而行,反映了封建帝都为帝王服务的特点。除中轴线及左右两条主干道外,通往各城门的大街也为主干道,与干道相垂直而通向居住区的仍是胡同。

4、明北京的商业区市肆分布与元大都不同,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在鼓楼一带。明代城市向南发展,除鼓楼外,在东四牌楼及内城南正阳门外形成繁华的商业区,行会制度发展,同类行业相对集中。城市内有些地区形成集中交易或定期交易的市。

5、居民区在皇城四周,共划分为37坊,但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居住区与元大都相仿,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中间一般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全区无集中绿地,但由于住房院子中树木较多,全城呈现在一片绿荫之中。内城多居住官僚、贵族、地主及商人,外城多居住一般市民。

6、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一般居民饮用水多为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

三、清代北京城的建设布局

● 清北京全沿袭明代的基础,整个城市布局基本无变化。城市范围、宫城及干道系统

均未更动。主要变化为:

1、重点放在西北郊的几处离宫和园林修建上。从康熙开始,历雍乾两代,前后130多年,

相继在这里营建皇家园林,即所谓“三山五园”。

2、清初由于火灾及地震,宫殿多有损坏,在康熙时进行重修。

3、调整部分居住地段,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让内城驻守八旗兵并设营房,同时建了许多皇亲贵族的府第,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矛盾。

4、由于西北郊建了大片园林宫殿,皇帝多住园中,皇亲贵族为便于上朝,府第多建在西城,使政治生活转移至西城。而清代商品运输主要靠大运河,大运河由城东通至通州,一些富商大贾及商业会馆多集聚此区,因此有“贵西城,富东城”之说。

5、清代为维护蒙、藏民族团结,崇尚喇嘛教,因此清北京除原有的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又增建了雍和宫等喇嘛庙。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也是基于此目的修建的。

第五节 明清时期地区中心城市

这类城市规模相当大,历来是一个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的经济中心,集中着省一级的封建统治官府,明代一般都建有王府,清代一般建有驻兵的满洲城。有的虽在明清时代不是省会,但较长时期是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如苏州。

一、西安

● 明朝的西安城是在唐长安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扩建后的西安城非常高大、坚固。

四面辟门,每门外设有箭楼,内建城楼。两楼之间为瓮城。洪武十三年和十七年,先后修建了现在的钟楼和鼓楼。以钟楼为中心,构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主要格局。秦王府位于城的东北部,挨着秦王府的南门建筑了“宫城”,是秦王府的下属机关所在地”。崇祯年间,又增筑了东、西、南、北四关“郭城”。

● 清代,把西安城的东北部划为满族居住区,修建了一座满族驻防城,满城面积约占

全城的1/3。并拆除了秦王府内的建筑,改为八旗军校场,驻骑兵五千,连同家属人口约2万人左右,借以防范西北各民族的反抗。

二、成都

●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的东南部,地处富饶的冲积平原。明代成都城是在宋、元土城的

基础上建筑的。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朱椿在成都大城内筑蜀王府城,又称皇城。于是城市城内形成内、中、外三重的套城结构。明末成都外城多已毁坏,清康熙初年巡抚张德地重修罗城,奠定了今日成都的外城。康熙五十七年,分西南隅为满城,亦称少城,有五城门四城楼,专为旗军和家属驻地。 ● 成都的建设布局特点:

1、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皇城与外城方向错位,外城并非正南北,而是东北、西南向,因此街道骨架也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带有一定的斜度,城形也并不很规则,这是由于明初筑城时,是顺随两江环抱的河道流向修建的。而城中心的皇城是按传统的城制后来新建的,系明代藩王的宫城,方正规则,且是正南北向,因而与整个城市平面及道路布局成一角度。

2、城内除北部及西南部外,东南部大都为商业繁华地区。该地区邻近当时水路交通线,附近锦江经岷江由宜宾转长江,陆路由此通内江,因此商旅贸易、商店等均集中在这一带。城东南的东门外为两江交汇处,由于商业交通的发达,形成城外一大块关厢区。其他北、南、西门外,也都沿着对外交通道路形成长条形的市区。

3、成都城内的道路网布局可分大城、皇城与少城三个系统。大城是结合倾斜的古城顺势而成的方格网系统;皇城是以明蜀王府为中心的正南北向道路系统,而西部少城则是鱼脊式的道路系统。

● 城市是在旧城址上重建的,与一般城市不同,朝向并非正南北,而皇城基本模仿北

京宫城形制,城外有宽广的城河——御河,与城外的锦江相通。城内除北部及西南部外,东南大都为商业繁华地区。成都的茶馆特别多,这在其它城市是少见的。住

宅为平房院落式。

三、太原

● 明代的太原城由王城和外城组成。

四、兰州

●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东部地区,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的交错处,是汉族与

西北各少数民族接触、融合的地方。明代,其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渡口和交通中心。清初成为“茶马互市”的总站,是西北各族的贸易中心。兰州城由内、外城组成。 ●

第六节 明代的边防重镇

● 边防城堡的选址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为一次建成,有深沟

高垒的防御设施。也有在山口险要处筑城设关,在其旁另建城堡,供驻军或屯戍之用。有些防御城堡在形势恶化,失去防御作用后就衰落下来。

● 明初为了加强北方防御,大规模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划分九个防守区——镇,即

“九边重镇”:有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宣化镇)、大同镇、山西镇(太原镇)、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稹、甘肃镇。镇下设卫,卫下有防御千户所、烽火台等,沿长城内侧有计划的建造了许多设防城堡。堡之间相距约3里,卫之间约百余里。卫有的建在军事要地,有的建都城附近。

一、大同

● 大同又名云中、平城,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座名城。这里地处晋北雁门关外,内外

长城之间,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有御河自北向南流过,注入桑乾河。形势冲要,既是晋北的门户,燕京的屏藩,又是蒙汉族频繁接触的处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明初,大同城为正方形,设城门四,东西南北各一。明代中叶,建北小城、东小城、

南小城,以加强对主城的防御。城内主要干道正对四个城门,形成十字形干道骨架。其余为一般街巷,呈方格状。代王府位于城中偏北,西邻南北大街。代王府北端有一高台,上有元武庙。在南街正中建有鼓楼,平面近似正方形。鼓楼西面建有钟楼。城内还有一些官府衙门、仓储、孔庙、关帝庙及辽、金时代建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大型建筑物。清代大同仍为大同府治,成为与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中心。

二、宣府

● 宣府为北京西北方门户,明代“九边”之一。

● 宣府城为洪武二十七年所筑,初为土城,正统五年,砌以砖。设城门七:东西各一

门,北二门,南三门。南北门和东西门相连形成“两纵一横”的主要街道,城内开设有许多店铺。从嘉靖三十年起,开设马市;隆庆五年,在其北部张家口开设了“民市”。谷王府位于城北正中。

● 成祖即位后谷王移贬长沙,城市规模缩减。明末驻兵减少,又加灾荒,城市逐渐荒

废。清代于宣化设宣化府,成为与蒙古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重要商城。

三、山海关

● 作为军事要塞的山海关,是由七个城堡,十大关隘、数座敌台和一线长城,组成一

个完整的防御建筑群。

● 山海关城是全局的中心,城略呈方形,筑有高大敦厚的城墙,外有护城河环卫,设

四门,门外均有瓮城。在东西城门外又筑有东罗城、西罗城,两个罗城只辟有东西向的道路与关城门相通,形成一孔之道。

● 在关城南北各二里处建有南翼城城和北翼城,用以驻守士兵,贮放粮草、军械。这

样就形成了围绕关城四面、各有护卫的严密的内圈城防组团。

● 在这组团的外圈,城东二里外建有威远城,城南八里外建有宁海城,威远、宁海为

关城的前哨,又互为犄角,遥相呼应,这是第二个防卫层次。

● 在长城沿线上凡高山险岭、水陆交通要冲,均设关隘,共有十大关口,这是第三个

防卫层次。

● 在长城线外山峦制高点又分布有许多烽火台,是第四个防卫层次。

● 从整体来看,山海关城防体系以长城为主体,关城为核心,外城环绕,串联十大关

隘,四周散布烽燧,据险为塞,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而从山海关城观察,又构成了关城主体,南北两翼,左辅右弼,二城卫哨,一线坚固的古代城市卫戍体系。

第七节 清代皇家园林城市——承德

●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西南距北京230公里,是首都东北方的门户,原名热河。

承德因清代康、乾皇帝在此兴建著名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而著称于世,城市也由此兴起。

●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院内建有宫殿、庭院、寺庙及管理等建筑物达120处。山庄内

取自然山水的本色,吸取江南塞北的风光,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达564公顷,是颐和园的两倍。园内布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在山庄的南部,布局严谨有序。苑景区又分为东南部湖区、中部平原区和西北部山峦三个景区。山庄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是当时中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 外八庙布列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坡台地上。外八庙建筑形式在汉族传统的基

础上,吸取了藏族建筑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外八庙的兴建,顺应了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对西藏佛教的信仰,密切了他们同中央政府的联系。

● 随着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兴建,承德在热河上营的基础上也就逐渐发展起来,地方

行政机构和八旗驻防机构相继建立,同时清政府明令这里放垦,允许关内农民前来耕作,于是人口激增。

第八节 明清时期工商业、手工业城市

●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多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大量依靠水运,因此这

类城镇多在通航的天然河道或运河的近旁或两河交汇处。有综合性的商业中心,也有某一种物品的集散中心。综合性商业中心城如号称“九省通衢”的汉口等,大米集散中心如无锡等。这类城市商业繁华、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规模较大,居住着一些富商,集中着一些为商人服务的旅店、饭馆、酒楼等,在城市中靠近交通要道或河流处有繁华的商业区,也集中着一些行会及会馆建筑。

一、扬州

1、明清时代的扬州包括旧城和新城(东城)。

2、明清时期大运河从城东及城南通过,这一带就发展成商业中心区,大商人也多在这一带居住,建有许多大型的庭院住宅,住宅大多附有私家园林。与江南园林有不同之处,因为扬州地处南北要道,所以园林艺术也融合了南北不同的风格,扬州园林大多为大商人所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追求豪华及某些市侩的爱好。

3、由于扬州集中了地主、富商、退休官僚和一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因此城市为这些有闲阶级服务的茶楼、酒肆、书场、妓院很多。

4、由于封建阶级的知识分子集中,因此扬州也是一个文化中心。

5、扬州的居住区有许多厅堂式的住宅组成,多呈长条形。

6、旧城区城市道路仍以十字形干道为主,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新城区道路系统则呈不规

则形,有斜街。

7、城市用地平坦,城内有一些河道与城外壕河及大运河相通。城市排水多在沿街设阴井,上盖大石板,城市给水多用井水。

8、城内有许多很大的宗教建筑。

二、景德镇

● 景德镇是一个手工业中心城市:这类城市多具有发展某种手工业的特殊的经济地理

条件,一般也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运输。陶瓷业及盐业城市的发展形式,因受作坊、瓷窑等的影响,一般呈不规则形、有的无城墙,有的发展后加筑城墙,城区遍布作坊与窑,与居住区混杂。

● 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与封建社会的一般城市有很大不同。

1、城市布局不是严整规则的,建筑的布置无一定的规则,往往是窑在城区内分布,与居住地区混杂;

2、未形成以官府庙宇为中心,而是围绕分散的窑区和昌江谷地形成狭长的带状城区。

3、城内主要街道也是顺昌江流势呈南北向自然伸曲;

4、城市原来未筑防御城墙,在已经形成了不规则形的城区后,围绕它加修的城墙也是不规则形的。

5、城市规模很大,主要居民是手工业工人。

● 清代的号票业中心城市——平遥、太谷:太谷、平遥城的情况代表封建社会后期由

于金融业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种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引起根本的变化,因而也没有突破一般封建城市的布局。只是反映在城内的建筑上,有高墙深院的商人住宅,繁琐装饰的店面建筑等。太谷城的布局也是封建城市中县城的典型代表。城是正方规则,衙门位于丁字形干道的交叉点正北,为全城中心,以达到突出封建政权机构的目的。

●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历来就是海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多系大河流的入

海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内河腹地,如广州、泉州。有的国内贸易城市也兼为海外贸易城市,如扬州因在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海外商船也往往在此停靠,所以海外贸易也较为发达。这种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商人,有的还有外国人集中居住的“蕃坊”、还建有外国人的教堂,古代海外贸易多为贵重的奢侈品,运量并不很大,港区也不大,一般都设有专管海外贸易的市舶司。

● 府州县城市可以分为府州城和一般县城。府州城多是省以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中

心,规模较一般县城大些。县城则为基层封建统治中心。府州县城历来就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官府衙门较多,也往往是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一般均有设防的城垣,明代设卫驻兵。府州和县城一样集中居住着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官府及一些商业和手工业,也设有府学州学。

● 明清时代的南通城:南通城是典型的一般府州城的平面,城为长方形,城东南西各

开一门,城门外均有瓮城,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门处有吊桥。城内干道与三个城门直通,呈丁字形,明中叶后又在城南加筑城墙一圈,称新城,使中轴线延长。城内街道分大街、街、巷道三种。城内有明显的分区,丁字街口的北面为府州衙门,系政治中心。城东北延东大街为文教中心,军事机关及仓库区也在北半部,东西大街以南为居住区,商店沿街分布,也有较集中的市。由于西门商品经济的发展,近通扬运河,在清代已形成商业中心,有“穷东门、富西门,叫花子住南门”之说。 ●

第九节 明清时代的一般集镇——南翔

● 集镇: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农村居

民中分离出来,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些一般农村居民点所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集镇是城与乡的联系纽带。 ● 南翔镇的形成主要是走马塘与横沥两河交汇于此,成为一个农业及手工业的集散

地,市区也沿此二河发展成十字形。镇内较大的建筑有官署衙门、书院、寺庙等。并设有放生亭等慈善机关,以及申明亭(布告处),也有不少宣扬封建道德的坊表。镇内有多处园林。建的祠堂也多,其中有地主家祠,也有手工业行会的祠。镇沿河、跨河发展,除横沥走马塘,尚有好几条河流,因而市区内桥梁也多,这也是江南水乡城镇的特点。


相关内容

  •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军泉①彭立② (①江西省九江市人才培训中心⑦江西省九江市河道湖泊管理局) 摘要社会保障●d度不仅是我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应谊享有的..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因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社会的全面 ...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题纲第三单元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及谥号,都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 2.和皇太极为清朝建立各作了哪些贡献?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16年建立后金(1115年女真族曾经建立过与南宋对峙的金朝).1636年,皇 ...

  •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二课时
  • 课题: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 ...

  •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 .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 ...

  • 第一篇 总论篇
  • 第一篇  总论篇 第一章  导言 一.商人 1.商人的由来 做买卖的行业叫做"商业",市场上用来交换的物品叫做"商品",做买卖的叫做"商人".为什么凡是与买卖有关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来,这与我国的商朝有着直接 ...

  •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城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 ...

  • 国学百科·中国古代商业
  • 中国古代商业 ·国学百科·中国古代商业· 编辑委员会 --------------------------- 1 编者献辞 ---------------------------- 2 出版说明 ---------------------------- 3 第一章 萌芽之始,成长之初--远古至夏商西 ...

  • 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 5月28日15:00播出 课题: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初一) 北京师大二附中 贾亚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 ...

  • 中国古代史专题
  •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 ②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所制,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