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贡献 .

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贡献

时间:2009年06月22日 17时30分   来源:《求是》   作者:高祀仁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胡锦涛主席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隆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以胡锦涛主席的科学论断为指针,回顾总结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历史性作用,明确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和香港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发挥香港的作用。建国之初,解放军勒马深圳河畔,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为新中国留下了一个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如何把香港的作用利用好、发挥好,成为中央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党在确立改革开放总体战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香港因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一份重要的参考文件,题目是《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整个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如何借助包括香港在内的各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推动经济改革特别是对外开放迅速启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负责人的习仲勋、杨尚昆同志提出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当时香港已经是成熟的现代化的华人城市,是内地最大的经贸伙伴和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瞄准香港,就是希望借助香港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发挥香港作用的远见卓识。“一国两制”方针从酝酿、提出到付诸实践的30年,与改革开放的30年基本同步。“一国两制”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主权问题,二是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不只是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虑到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联”。香港回归后,中央更加重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制订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强调要“巩固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加强港澳台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及交流”,从国家战略层面就香港发展和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2005年制订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涉及香港的分量明显加重,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作用,就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问题作了专门论述,就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合作等作出更为全面的安排。近年来,中央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03年6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香港参与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0年来,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到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内地与香港“谁也离不开谁”;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崭新课题”,到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是“重大课题”,再到胡锦涛同志2008年初对香港提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四句话的总要求,都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香港及其作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极大地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对于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香港同胞同样深有体会,深感自豪。2008年7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一个论坛上致辞说:“我深信,以邓小平先生为首的中央决策层,30年前思考寻求国家发展富强的道路时,曾注视到香港、注视到台湾和注视到新加坡这几个华人社会的经济发展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为什么邓小平先生要把全国改革开放最大的试验场放在深圳?就是因为深圳近水楼台,毗邻香港;为什么邓小平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呼吁内地要建设几个香港?就是因为他认为香港是内地现代化成功的示范单位;为什么邓小平先生要提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因为他坚信,稳定繁荣的香港,对实现国家现代化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段话,既是对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中央高度重视和发挥香港作用的精彩诠释。

香港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30年来,广大香港同胞通过投资、贸易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积极的先锋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投资环境差、政策不完善、投资前景不清晰,外资犹豫观望。在这种情况下,是香港同胞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大胆到内地投资建厂。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香港工商界人士在内地对外开放中创造了许多第一。1978年第一家由境外人士开办的工厂———珠海香洲毛纺厂,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83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酒店,都是港商的杰作。这无数个“第一”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为当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了“第一桶金”,而且发挥出巨大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带动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随后纷至沓来。

2.持续的推动作用。1978年至2007年,中国GDP以平均9.8%的速度增长,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奇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香港在投资和出口两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香港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地。1979年至2007年,内地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28.85万个,实际使用港资累计3085.33亿美元,占内地引进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的45.2%和40.4%,在80年代中期,港资曾占到内地利用外资比重的60%。香港是内地最大的海外筹资中心。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包括H股公司、红筹股公司及非H股民营企业,总数已达453家,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9万亿港元。

3.独特的桥梁作用。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与国际市场联系的重要桥梁。内地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为香港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香港外国银行多、投资基金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很多外资通过香港进入内地。香港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许多内地企业到香港设立窗口,学习借鉴香港做法,为走向世界积累了经验。香港与国际市场联系广泛,是内地企业和商品进军海外的“中转站”。香港传媒积极报道国家改革开放的成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港台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香港各界特别是工商界与台湾关系密切,两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频繁。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的中介作用,大大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对“一国两制”的认知。

4.有益的借鉴作用。在内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香港市场经济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规范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济特区的发展就是从学习香港、引入市场经济成分开始的。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香港金融市场不仅发挥了融资渠道的作用,而且对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内地的商品房改革、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务员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都大量借鉴了香港的经验。

香港同胞在大力支持内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30年来,香港同胞慷慨资助内地公益事业,捐款总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霍英东、李嘉诚、邵逸夫等众多社会知名人士,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每当内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刻,香港同胞总是倾力相助。去年“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香港同胞立即行动起来,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民间捐款就达20多亿港元,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彰显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同时,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方位展开。以“经济圈”、“经济带”为特征的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香港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重要引擎,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一个重要支点,完全可以在国家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香港是单一的城市经济体,“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在服务国家建设中谋求自身发展,是香港成功的秘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香港只有依托内地,充分利用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才能巩固和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而其拥有的独特的优势也决定了香港能够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发挥更大作用。历经30年,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从单纯的市场推动演进到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新阶段,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CEPA的推出,大大消除了香港与内地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为两地在更宽更广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香港服务业高度发达,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可以协助内地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金融实力的提升以及与全球经济的融合,为国家“硬实力”的增长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香港还可以在促进内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作出重要贡献。

30年来,香港与祖国同发展、共进步。“香港因素”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则是香港成就中至关重要的“内地因素”。香港背靠祖国,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借助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契机,利用内地庞大的市场腹地,获得了巨大商机,成功实现了制造业的北移升级和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和服务中心,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之首。国家的发展需要香港,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展望未来,香港必将在继续参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杨发喜

关键词:一国两制 香港 改革开放

【打印】 【纠错】 【求是论坛】 【网站声明】 网站编辑:系统管理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 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理论网立场和观点。)

1、发言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发表言论时请注意文明用语,所有评论经审核后发布,字数在1000字内。

3、本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网友留言 查看更多>>

【《求是》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英才】 【投稿《求是》】 【投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09/200901/200906/t20090609_1617.htm

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贡献

时间:2009年06月22日 17时30分   来源:《求是》   作者:高祀仁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胡锦涛主席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隆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以胡锦涛主席的科学论断为指针,回顾总结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历史性作用,明确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和香港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发挥香港的作用。建国之初,解放军勒马深圳河畔,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为新中国留下了一个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如何把香港的作用利用好、发挥好,成为中央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党在确立改革开放总体战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香港因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一份重要的参考文件,题目是《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整个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如何借助包括香港在内的各方面的经验和力量,推动经济改革特别是对外开放迅速启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负责人的习仲勋、杨尚昆同志提出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当时香港已经是成熟的现代化的华人城市,是内地最大的经贸伙伴和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瞄准香港,就是希望借助香港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发挥香港作用的远见卓识。“一国两制”方针从酝酿、提出到付诸实践的30年,与改革开放的30年基本同步。“一国两制”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主权问题,二是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不只是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虑到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联”。香港回归后,中央更加重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制订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强调要“巩固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加强港澳台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及交流”,从国家战略层面就香港发展和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2005年制订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涉及香港的分量明显加重,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作用,就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问题作了专门论述,就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合作等作出更为全面的安排。近年来,中央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03年6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香港参与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0年来,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到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内地与香港“谁也离不开谁”;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崭新课题”,到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是“重大课题”,再到胡锦涛同志2008年初对香港提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四句话的总要求,都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香港及其作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极大地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对于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香港同胞同样深有体会,深感自豪。2008年7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一个论坛上致辞说:“我深信,以邓小平先生为首的中央决策层,30年前思考寻求国家发展富强的道路时,曾注视到香港、注视到台湾和注视到新加坡这几个华人社会的经济发展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为什么邓小平先生要把全国改革开放最大的试验场放在深圳?就是因为深圳近水楼台,毗邻香港;为什么邓小平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呼吁内地要建设几个香港?就是因为他认为香港是内地现代化成功的示范单位;为什么邓小平先生要提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因为他坚信,稳定繁荣的香港,对实现国家现代化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段话,既是对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中央高度重视和发挥香港作用的精彩诠释。

香港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30年来,广大香港同胞通过投资、贸易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积极的先锋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投资环境差、政策不完善、投资前景不清晰,外资犹豫观望。在这种情况下,是香港同胞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大胆到内地投资建厂。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香港工商界人士在内地对外开放中创造了许多第一。1978年第一家由境外人士开办的工厂———珠海香洲毛纺厂,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83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酒店,都是港商的杰作。这无数个“第一”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为当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了“第一桶金”,而且发挥出巨大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带动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随后纷至沓来。

2.持续的推动作用。1978年至2007年,中国GDP以平均9.8%的速度增长,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奇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香港在投资和出口两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香港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地。1979年至2007年,内地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28.85万个,实际使用港资累计3085.33亿美元,占内地引进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的45.2%和40.4%,在80年代中期,港资曾占到内地利用外资比重的60%。香港是内地最大的海外筹资中心。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包括H股公司、红筹股公司及非H股民营企业,总数已达453家,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9万亿港元。

3.独特的桥梁作用。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与国际市场联系的重要桥梁。内地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为香港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香港外国银行多、投资基金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很多外资通过香港进入内地。香港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许多内地企业到香港设立窗口,学习借鉴香港做法,为走向世界积累了经验。香港与国际市场联系广泛,是内地企业和商品进军海外的“中转站”。香港传媒积极报道国家改革开放的成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港台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香港各界特别是工商界与台湾关系密切,两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频繁。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的中介作用,大大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对“一国两制”的认知。

4.有益的借鉴作用。在内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香港市场经济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规范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济特区的发展就是从学习香港、引入市场经济成分开始的。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香港金融市场不仅发挥了融资渠道的作用,而且对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内地的商品房改革、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务员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都大量借鉴了香港的经验。

香港同胞在大力支持内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30年来,香港同胞慷慨资助内地公益事业,捐款总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霍英东、李嘉诚、邵逸夫等众多社会知名人士,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每当内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刻,香港同胞总是倾力相助。去年“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香港同胞立即行动起来,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民间捐款就达20多亿港元,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彰显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同时,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方位展开。以“经济圈”、“经济带”为特征的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香港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重要引擎,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一个重要支点,完全可以在国家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香港是单一的城市经济体,“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在服务国家建设中谋求自身发展,是香港成功的秘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香港只有依托内地,充分利用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才能巩固和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而其拥有的独特的优势也决定了香港能够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发挥更大作用。历经30年,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从单纯的市场推动演进到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新阶段,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CEPA的推出,大大消除了香港与内地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为两地在更宽更广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香港服务业高度发达,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可以协助内地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金融实力的提升以及与全球经济的融合,为国家“硬实力”的增长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香港还可以在促进内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作出重要贡献。

30年来,香港与祖国同发展、共进步。“香港因素”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则是香港成就中至关重要的“内地因素”。香港背靠祖国,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借助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契机,利用内地庞大的市场腹地,获得了巨大商机,成功实现了制造业的北移升级和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和服务中心,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之首。国家的发展需要香港,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展望未来,香港必将在继续参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杨发喜

关键词:一国两制 香港 改革开放

【打印】 【纠错】 【求是论坛】 【网站声明】 网站编辑:系统管理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 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理论网立场和观点。)

1、发言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发表言论时请注意文明用语,所有评论经审核后发布,字数在1000字内。

3、本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网友留言 查看更多>>

【《求是》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英才】 【投稿《求是》】 【投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09/200901/200906/t20090609_1617.htm


相关内容

  • 2012年7,8月思想汇报香港回归
  • 2012年7,8月思想汇报 香港回归 1840年,屈辱的南京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祖国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 ...

  • 一国两制教案
  • 第22课 <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 (2)通过对"港澳胜利回归" ...

  • 沪港通对券商的影响
  • 中国证监会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决定,原则批准沪港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不少机构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对蓝筹股构成利好.另外,折价较高的A股股价也有望向H股看齐.但同时,业内人士也提 ...

  • 北大要求师生理性看待香港与内地社会文化差异
  • ',1)"> 孔庆东 孔庆东评港人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北京大学官方网站消息,北大校领导班子近日举行会议,要求每一位师生都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以理性.平和.文明的方式看待香港与内地的社会文化差异,不说不利于两地合作.和谐与友谊的话. 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学校与香港各界的合作与 ...

  • 初二历史下
  • 历史教学设计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初 二 姓名 第 四 单元备课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三课,其教学内容以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民族问题,成为我国的一 ...

  • 非凡的胆略
  • 作者:张虎生傅旭张首映 人民日报 1997年07期 在香港岛,在九龙,在"新界",我们时时处处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巨人的存在,都深深为香港各界同胞对他的无限崇敬所感动. 一位中年出租车司机得知我们是专程从北京来港采访回归庆典的记者,便从车门插兜里取出一份报纸递过来.头版上他重重地画 ...

  •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历史研究
  • 八侨刊桂论坛纵 ! 横 !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历史研究 方向阳 陈忠暖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 [关键词]华侨华人[摘 中国大陆 经济联系 要]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范围和规模有所扩大,主要通过侨汇.捐资.投资等方式 与中国大陆发生经济联系 ...

  • 历史八年级下提纲2
  • 八年级历史(下)11-21课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域,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全国现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 ...

  • 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①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④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红色象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