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测试卷

-----------------------------------------------------------------------------------------------------------------------------------------------------------------------------------------------------------------------------

七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这次语文学习回溯之旅,相信你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此,我友情提醒:本试卷共8页,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书写·养成习惯(3分)

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学海拾贝:(共25分)

1.下面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瞬(sh ùn )间 忍俊不( jīn ) B. 自省(x ĭng ) 猝(cù) 然长逝

C. 玷(di àn )污 险象迭(di é) 生 D. 迸(b ìng) 溅 玲珑剔(t ì) 透

2、找出下面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分)

① 头晕目炫 ② 一丝不笱 ③ 险象叠生 ④ 随声附合 ⑤ 获益非浅 ⑥ 更胜一畴 ① 应为 ② 应为 ③ 应为 ④ 应为 ⑤ 应为 ⑥ 应为 3、下面语段空缺处可以填入的内容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某著名作家在一次图书发行会上,喜逢一位虽然失去双臂、左脚却在图书发行业中取得巨大成绩的青年人,作家激动地握着青年人的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你架起了我们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A .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健全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B .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一般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C .你虽然是一位有缺陷的人,却取得了正常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D .你虽然是一位不健康的人,却取得了健康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4、与下面一句话句意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2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

的人将这影响绝对化了,________________。

A .他们认为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关键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B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 C .他们认为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也必定就黑,其实并非如此,赤不赤,黑不黑,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D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看看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B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老师。

D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6、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几 7、综合实践活动(4分)

(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2分)

-----------------------------------------------------------------------------------------------

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3分)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8. 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1) 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5)老骥伏枥, 。《龟虽寿》 (6)《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7)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积累2句咏月的名句。(2分) ① 。 ② 。 二、文苑长廊(3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8—10小题。(6分)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选出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但过渡自然。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C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出了夏雨乍起,作者的焦急和无奈。 D .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

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 (2)目似瞑,意暇甚______ ..(3)狼不敢前_______ (4)相去数十步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

(三)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5—17题。(8分)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6. 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2分)

-------------------------------------------------------------------

-_-_--_-_--_-_--_-_--_-_--_-_--:---号---学--- -- - -- - -- - -- - -_--_-_--_-_--_-_--_-_--_-_--_-:---名---姓----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级---班------------------------------------17. 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2分)

18. 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4分)

[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l)„„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四)阅读《一只手套》,完成18~21题。(11分)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

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选自《青少年文汇》,作者,曾有情)

19、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多次写到女店主的手,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划出。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怎样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为?请做简要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笔生花(40分)

23、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

-----------------------------------------------------------------------------------------------------------------------------------------------------------------------------------------------------------------

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500字左右。

文题:我好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学海拾贝:(共25分) 1、D 。 2、(3分)

① 炫应为眩 ② 笱应为苟 ③ 叠应为迭 ④ 合应为和

1. 学会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2. 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探7、(1)收获:○

3.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索的能力。○(答对两点即可) (2)称呼,为什么要爱惜书刊,怎样爱惜书刊,语气委婉。

8. (1)海日生残夜(2)便引诗情到碧霄(3)我寄愁心与明月(4谁家新燕啄春泥)(5)

志在千里(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 《月下独酌》唐.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山居秋螟》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文苑长廊(35分)

(一)9、C 9、从嗅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捕捉夏天景物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10、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二)11、(1)并:一起。 (2)意:神情。(3)前:动词,上前。(4)去:距离。 ....1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3、D

14、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三)15、略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7、(1)“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2)“斜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细密、轻盈的春雨在春风中的动态特征。

(四)18、一位母亲为失去了一只手的儿子买到了一只羊皮手套。(或“女店主将一只羊皮手套卖给了一对母子”)(意对即可。)

19、原来这位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意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意对即可。选择一处回答,例:文章开头写女店主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为自己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主要是为下文女店主发现那儿子只有一只手受到震惊并主动卖出一只手套形成鲜明对比。文章结尾写女店主卖出一只手套后端详自己健康而修长的双手,表现了女店主富有同情心,点明了文章中心。(意对即可。)

21、不设统一答案。(可结合文章结尾就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获得极大满足,体现做人价值发表看法,也可从其他方面谈,一定要有理有据。视观点及理由、语言表述按4、3、2、

1四个等级给分,只要做答,即给1分。) 三、妙笔生花(40分)

作文切入分建议为75分(即30分)。

-----------------------------------------------------------------------------------------------------------------------------------------------------------------------------------------------------------------------------

七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这次语文学习回溯之旅,相信你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此,我友情提醒:本试卷共8页,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书写·养成习惯(3分)

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学海拾贝:(共25分)

1.下面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瞬(sh ùn )间 忍俊不( jīn ) B. 自省(x ĭng ) 猝(cù) 然长逝

C. 玷(di àn )污 险象迭(di é) 生 D. 迸(b ìng) 溅 玲珑剔(t ì) 透

2、找出下面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分)

① 头晕目炫 ② 一丝不笱 ③ 险象叠生 ④ 随声附合 ⑤ 获益非浅 ⑥ 更胜一畴 ① 应为 ② 应为 ③ 应为 ④ 应为 ⑤ 应为 ⑥ 应为 3、下面语段空缺处可以填入的内容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某著名作家在一次图书发行会上,喜逢一位虽然失去双臂、左脚却在图书发行业中取得巨大成绩的青年人,作家激动地握着青年人的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你架起了我们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A .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健全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B .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一般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C .你虽然是一位有缺陷的人,却取得了正常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D .你虽然是一位不健康的人,却取得了健康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4、与下面一句话句意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2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

的人将这影响绝对化了,________________。

A .他们认为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关键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B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 C .他们认为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也必定就黑,其实并非如此,赤不赤,黑不黑,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D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看看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B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老师。

D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6、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几 7、综合实践活动(4分)

(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2分)

-----------------------------------------------------------------------------------------------

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3分)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8. 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1) 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5)老骥伏枥, 。《龟虽寿》 (6)《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7)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积累2句咏月的名句。(2分) ① 。 ② 。 二、文苑长廊(3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8—10小题。(6分)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选出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但过渡自然。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C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出了夏雨乍起,作者的焦急和无奈。 D .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

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 (2)目似瞑,意暇甚______ ..(3)狼不敢前_______ (4)相去数十步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

(三)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5—17题。(8分)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6. 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2分)

-------------------------------------------------------------------

-_-_--_-_--_-_--_-_--_-_--_-_--:---号---学--- -- - -- - -- - -- - -_--_-_--_-_--_-_--_-_--_-_--_-:---名---姓----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级---班------------------------------------17. 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2分)

18. 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4分)

[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l)„„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四)阅读《一只手套》,完成18~21题。(11分)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

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选自《青少年文汇》,作者,曾有情)

19、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多次写到女店主的手,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划出。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怎样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为?请做简要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笔生花(40分)

23、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

-----------------------------------------------------------------------------------------------------------------------------------------------------------------------------------------------------------------

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500字左右。

文题:我好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学海拾贝:(共25分) 1、D 。 2、(3分)

① 炫应为眩 ② 笱应为苟 ③ 叠应为迭 ④ 合应为和

1. 学会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2. 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探7、(1)收获:○

3.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索的能力。○(答对两点即可) (2)称呼,为什么要爱惜书刊,怎样爱惜书刊,语气委婉。

8. (1)海日生残夜(2)便引诗情到碧霄(3)我寄愁心与明月(4谁家新燕啄春泥)(5)

志在千里(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 《月下独酌》唐.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山居秋螟》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文苑长廊(35分)

(一)9、C 9、从嗅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捕捉夏天景物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10、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二)11、(1)并:一起。 (2)意:神情。(3)前:动词,上前。(4)去:距离。 ....1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3、D

14、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三)15、略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7、(1)“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2)“斜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细密、轻盈的春雨在春风中的动态特征。

(四)18、一位母亲为失去了一只手的儿子买到了一只羊皮手套。(或“女店主将一只羊皮手套卖给了一对母子”)(意对即可。)

19、原来这位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意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意对即可。选择一处回答,例:文章开头写女店主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为自己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主要是为下文女店主发现那儿子只有一只手受到震惊并主动卖出一只手套形成鲜明对比。文章结尾写女店主卖出一只手套后端详自己健康而修长的双手,表现了女店主富有同情心,点明了文章中心。(意对即可。)

21、不设统一答案。(可结合文章结尾就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获得极大满足,体现做人价值发表看法,也可从其他方面谈,一定要有理有据。视观点及理由、语言表述按4、3、2、

1四个等级给分,只要做答,即给1分。) 三、妙笔生花(40分)

作文切入分建议为75分(即30分)。


相关内容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 元测试及答案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菜qí( ) shàn( )笑 字tiâ( ) 险jùn( ) páng( )徨 深s ...

  •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小憩( ) 丘壑( ) 瞬( )间 伶( )仃 迸( )溅 ..... 诱huò( ) xuān( )腾 chuò( )泣 盘qiú( )卧龙 绽 ( )开 .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

  •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及答案
  •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附答案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一) 选择题(10分) 1. 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啜泣(chuò) 玷污(zhān) 贪婪(lán) 丰硕(shuò) B. 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 C. 迸 ...

  • 上海初一7上册语文期中卷
  • Novesetidy 课件系列--2012_2013学年市十7(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2012_2013学年上海市第十中学7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一)默写(12分) 1.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赋得古原草 ...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 一基础知识.(20分) 1.(2分)选择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雏形(chú)贪婪(luán)清爽(shuǎng)手势(shì) .... B.碣石(jié)轻盈(róng)萧瑟(xiāo)逃窜(cuàn) .... C.挣扎(zhā)缠绕(chán)宽恕(shù)惊惶(huáng) . ...

  •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规则
  •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规则 2011年11月14日 [关闭] 初一语文考试中阅读题必考的一项就是记叙文,可是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有何规则?本文就来为您做介绍.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 ...

  • 2016七年级语文考试老师反思
  • 2016七年级语文考试老师反思 七年级语文考试老师反思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下面就本试卷的特点略加解说. 1.覆盖面广,考查到位 全套试题26个小题,出题范围覆盖字音.字形.病句的修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古诗文积累等,同时又涉及到了提取与加工信息.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赏析与运用以及品读关键性 ...

  • 2016年初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2016年初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全卷95分,加卷面书写5分,共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开始了,你的人生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你一定感受到了童年那美好而又朦胧的梦,一定领悟到了成长经历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一定体验到了大自然美丽而又奇特的四时之景.现在,当你手捧这份试卷时,作为 ...

  • 七年级上册地理科期末复习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博爱学校七年级(1-10班)地理科 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时间为2013年1月14-16日左右,从本周开始,地理正式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整个复习工作将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内容复习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二个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和第二轮测试阶段.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