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语文阅读答案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

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

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

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

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

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

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

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

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

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

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

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

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

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

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

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geming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

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

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并

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渎经热”、“古董热”、“收 藏热”,乃至种种弘

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

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

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

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

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

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

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

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

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1.下列说法不属于“文

化至上”的一项是 ( )

A.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

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司马迁、曹丕等把创

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D.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

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2.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 ) 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曹

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李白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D.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3.下列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C.上个世纪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参考答案:1.D (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不是文化至上)2.D (是对文化的一种态度,不是自觉)3.B (“唯一标准”绝对化)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

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

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

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

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

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

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

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

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

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

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

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

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

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

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

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geming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

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

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并

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渎经热”、“古董热”、“收 藏热”,乃至种种弘

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

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

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

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

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

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

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

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

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1.下列说法不属于“文

化至上”的一项是 ( )

A.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

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司马迁、曹丕等把创

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D.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

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2.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 ) 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曹

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李白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D.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3.下列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C.上个世纪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参考答案:1.D (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不是文化至上)2.D (是对文化的一种态度,不是自觉)3.B (“唯一标准”绝对化)


相关内容

  •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共12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者王鼎钧相关介绍 人物简介: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人,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 ...

  • 2015年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 2014年初三语文期末试题 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星宿(xi ù) 伫立(zh ù) 刹那(sh à) 随声附和(h ...

  • 人教版语文八(下)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30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迁xǐ( ) 窥( )探 干涸( ) .. 和xù( ) 狩( )猎 裸( )露 .. 2.以下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 ...

  •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考试名称: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 试卷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少于200字) 本次试卷题型依据高考题型(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背诵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作文) 其中文言文考察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诗歌鉴赏选 ...

  • 学生版 2015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 文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将自己所在的 ...

  • 初二语文教学心得
  • 在七月的盛夏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学期尾声.现做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字词,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和感人肺腑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

  • 2016年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6年烟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5分) 1.书写.(3分) 2.卷面.(2分) 二.积累与运用(31分) 3.下列各项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绮丽(q ǐ) 高屋建瓴(l íng ) 恬静 屏气凝神 B .憧(ch ōng )憬 褒(b āo )贬分 ...

  • [杜甫"很忙",经典"很受伤"]阅读答案
  • 杜甫"很忙",经典"很受伤" 陆尚 ①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很忙",在网络蹿红,然而他被广大网友热烈追捧的缘由却并非他的千古名句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无数在微博和帖子上疯传的关于他的五花八门的涂鸦图片.今年恰逢杜甫诞辰 ...

  • 2017.1西城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6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语文2017.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