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换句话说,它

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他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基本成熟(0--18岁)这段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双生子研究等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范式;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的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

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

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是指选取不同年龄的被试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追踪研究;

优点: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也叫序列研究;

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所带基因相同;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发育而成,一般来说大约有50%相同的基因;

双生子研究:分为基因变异法和环境变异法;

基因变异法:是指在保持环境相同的前提下,考察基因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如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研究;

环境变异法:指在保持基因相同的前提下,考察环境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

如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细胞,能量转化,进化论)、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

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

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

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之前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从188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时期;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2)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进性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涉及三方面: ①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②重视中年危机

③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

埃里克森在荣格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研究的年龄阶段扩展到青春期直至老年期;

(3)发展心理学问世

1930年美国的何林渥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1935年美国古德伊洛弗出版《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1935年,美国的古德伊洛弗出版的《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的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

量;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中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分为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良心是批判的,消极的,惩罚性的,他告诉个体不要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构成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是使自我延迟满足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出现恋母情结,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起);

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关,体验的智慧的实现;

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 华生的心理发展学理论

①否认遗传的作用

a.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b.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

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

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等领域)  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

 强调及时强化,强化不及时不利于行为的发展;

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观察学习,模仿,直接强化,替代强化等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1.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

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b.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的作用;自我强化;

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具有了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就不像动物那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工具的生产过程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是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物质生产工具本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但它导致了精神生产工具的产生,即

言语符号的产生,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世界,引起客体的变化,而言语符号指向内部世界,影响人的行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抽象和概括技能;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不同心理机能之间的不断变化,组合;

心理活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受社会规律的制约;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掌握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言语和符号;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同时维果斯基还提出了:a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c学习最佳期限:是在最近发展取得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d“内化”学说: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

(1)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其中,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调整原有图式;

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平衡化,自然经验,社会经验;(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2)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a.有时不用明显的动作就能解决问题b.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自我中心性,不能完成守恒任务;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去自我中心化和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性;

(3)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a.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从而表现出各个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

b.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c.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交叉的;

d.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e.在同一发展阶段内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平衡的;

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先天—教养争议(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不同结论。然而到了现代,通过深入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更多优秀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主张遗传决定论的人物有: 高尔顿,霍尔;

主张环境决定论的人物:华生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发展理论:随着技能的发展和经验的获得,儿童以平稳推进的方式发展

只要给与教育和机会,年幼的儿童也能像成人一样行动和思维。

阶段发展理论:儿童的成长必须经过一系列可预测但不可变更的发展阶段,发展到新阶段的变化是突然发生的

每个阶段儿童的能力有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只能适当改变发展的速度,但发展的性质和顺序固定。

 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实际上是儿童发展的内外因关系的问题。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这里的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类似于维果斯基的“最佳学习期限”。洛仑茨的印刻现象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有某种心理倾向使儿童对特定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对其认识和掌握,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会消失且不复出现。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染色体,DNA和基因 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在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命体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一个区

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 染色体,DNA和基因

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在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命体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一个区段,并与它所决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相对应。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又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核苷酸对。在一条DNA分子上的基因一般是分散的,被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分开。

染色质和染色体:核中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物,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发生变化。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主要的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物质基本单位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包括联会、染色体复制一次,然后两次连续的核分裂,每个子细胞核中只有单倍数的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形式。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亲代与子代保持稳定的遗传性状

特点是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

细胞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生命体的重要基本特征

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多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旧细胞或从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细胞分类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私分裂、减数分裂

 显性和隐性基因

除了成熟的生殖细胞,基因在人体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2n),等位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就能决定其表现型特征的基因

隐性基因:只有在成双存在也就是显性基因不存在时时才决定表现型特征

 遗传疾病

(1)染色体异常

a.性染色体异常:

b.常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

 基因异常

 通过遗传一对隐性等位基因导致基因异常,主要有:囊肿性纤维化,糖尿病,杜氏

肌营养不良,血友病,苯丙酮尿症(PKU),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家族黑蒙性白痴症。

 基因突变

P.S.精神障碍:(1)精神分裂症,个体遗传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而不是精神分裂症本身,他们将来是否发病,依赖于个体的易感程度和其所承受的压力;

(2)抑郁症,躁狂抑郁症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特殊遗传标记有关,其他抑郁症在X染色体上也由遗传标记;

(3

 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 胎儿发育的过程

从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的产生,将先后经历胚种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

 胚种阶段(0--2周)

胚种在子宫腔内漂浮1-2天即用一周时间移植固定在子宫壁上。移植后也就合子形成13天左右,胚种中的胚胎原判开始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则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 胚胎阶段(3--8周)

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胎盘,会产生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损伤(08年考过);

在胚胎阶段,心脏,眼睛,耳朵将会形成;手和脚也会变成他们最终的形式;小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形成;神经系统的发展尤为迅速;

胚胎阶段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脚,由内向外的发展原则;

第4周末,胚胎的心脏开始泵血,心跳开始;

第8周末,胚胎开始变得有点“人样”;

骨化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胎儿阶段,即骨细胞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 胎儿阶段(9--38周)

胎儿阶段止于到出生之前。所有器官和机能变的更像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能。 第8周末至第9周初,生殖系统开始发展,到第12周,胎儿完全成了人型;到16周末,胎儿长约12cm,母亲能感受到腹中胎儿的活动;发展到28周是胎儿出生后能否存活的一个分界期;

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有:母亲自身的条件,母亲的疾病,药物及烟酒,母亲的情绪状态和母亲所处的环境等;

 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体重,过于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和过于瘦(低于正常体重的25%)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 母亲的身高,若低于140cm,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 母亲的孕史,如果有4次以上孕史,会有更多的危险;

 母亲的营养;

 母亲的Rh因素;

 母亲的年龄,最佳的生育年龄为20多岁,35岁以上通常被认为是超龄的界限,有

两种危险:一是患唐氏综合症的机会增多,而是分娩时间过长甚至导致死胎;

 母亲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 药物及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 药物的作用:

 酒精的作用:喝酒过多的母亲,胎儿容易患上酒精综合症;

 吸烟的影响:

 病毒和疾病:其中风疹的危害最大;

 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暂时的情绪不安会引起胎动持续几个小时,在妊娠7--10周期间母亲情绪过度不安,会导致胎儿唇腭发育异常,外界强烈的噪音和震动可使胎动放慢,并使胎儿出生时体重减轻;

 出生过程中的影响

 缺氧症:分娩时的两个威胁:一是胎儿头部所受压力过大,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

脑出血;二是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呼吸。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对新生儿大脑的氧气供应,从而产生缺氧症,甚至死亡;严重缺氧的婴儿易患上下肢瘫痪,面部或手指震颤,或不能适当运用发声肌肉,妨碍说话。出生时间(30-60秒左右)缺氧的婴儿,在运动和早期智力发展方面比较慢;

 早产和过产期

早于预产期2周以上出生为早产,可能得某种疾病:脑中风,视听缺陷,智力迟钝等。 

发展心理学之婴儿心理发展 婴儿心理发展(0--3岁)(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2)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3)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4)开始最初

婴儿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2)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3)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4)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

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 闹重和脑围:出生时脑重为成人的25%,6个月后为成人的50%(700g--800g),

2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5%,3岁时进入成人脑重范围,15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刚出生时,头围为34cm,成人的60%;

 大脑皮质: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结构基本就已经具备,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

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 大脑机能的发展

 脑电图的情况:5个月时的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

的脑电波;其中同步节律波α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脑电活动是婴儿脑发展的重要标志)

皮质中枢: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婴儿脑的发展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皮质功能尚不正常,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仍然是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

 大脑单侧化:

 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 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躯干到四肢;

 婴儿动作发展的阶段:

 手的动作的发展;

 行走动作的发展;

3)动作发展的训练: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的内在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4)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预先成熟”认为动作是预先成熟的结果,后天经验在动作发展中只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角色;而“可能成熟”认为,机能的发展可以引发或转换出新的结构来;认为,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诱导论者”;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的发展,动作发展促进了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作“助长论者”。

 婴儿言语的发展(08年考过大题)

 言语发展的理论:(1)强化说:认为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强

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斯金纳强调强化依随;

(2)模仿说(言语获得机制最早的理论) :

奥尔波特认为,婴儿的言语只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

班杜拉认为,婴儿的言语能力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的,并且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怀特赫斯特则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理论,认为婴儿对成人的言语是有所选择的,和有创造的;

(3)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强化和模仿获得的,他认为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认为每个句子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化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传达与感知;

(4)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对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婴儿的一种符号功能,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产生了逻辑,而逻辑进一步导致的语言的产生,因此语言并不是构成逻辑的根源,而是由逻辑构成的;

 婴儿言语的发展阶段:

(1)前言语阶段(出生后0---12个月):是从出生到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此产生之前的时期,表现为咿呀学语; 具有目的性,约定性,指代性的三大基本特性;

(2)言语发生阶段(10--14个月):在词语掌握方面,表现为,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具有初步的概括意义;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的词;

(3)言语发展阶段:10--15个月期间,每个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时,每月掌握25个新词,从而出现“语词爆炸现象”;1岁左右出现单词句,2岁左右出现双词句,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6个月时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出现规则扩大化现象(与自我中心有关);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出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完好,有很多触觉反射;

味觉发生于胚胎3个月,出生时已较为完好;在婴儿和儿童期,味觉系统最发达,以后逐渐

衰退;

础,同时,立体觉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至少在6个月前婴儿就以确实具有了立体觉;2--4个月的婴儿已经发展出良好的颜色知觉,婴儿4个月已经有颜色偏好;

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5,6个月的胎儿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

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胎儿7,8个月时已具备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新生儿有气味偏好;

 婴儿知觉的发展

 形状知觉的发展:一般来说随着婴儿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偏爱复杂的刺激;

 大小知觉的发展:一般来说,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 方位知觉的发展: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则是以自我中心来进行定位的;  深度知觉的发展:2--3个月的婴儿已经对来物具有闭眼反应;其中,吉普森和沃克

的“视崖实验”最著名;

 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1)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学说:容易型(40%),困难型(10%),迟缓型(15%),另外35%属于中间型;

(2)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学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3)巴斯的气质类型说:活动型,冲动型,情绪型,兴奋型,社交型;

(4)卡根的抑制非抑制学说: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另外还有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的: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迟缓型(安静型)黏液质;

强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

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

社会环境也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影响。

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 婴儿情绪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 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的标志

①婴儿试图维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触

②当依恋对象不再时,婴儿会表现出烦恼

③婴儿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会更加轻松快乐,而与他人时则会更加焦躁不安

(3)与母亲的依恋

婴儿通常依恋的对象是母亲,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和与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之所以大多以母亲为依恋对

象主要是因为四点:

①照顾婴儿时间最长

②母亲照顾的反应性最强

③在婴儿身上情感投入最多,与婴儿最亲密

④经常出现在如进食、排便等关键时间段

(4)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母亲、婴儿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

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基本形成,与母亲的关系符合依恋的标志,而对陌生人则更加排斥

(5)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②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独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③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回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 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

分为三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

(2)简单交往阶段

(3)互补性交往阶段

发展心理学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 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幼儿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

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幼儿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

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

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 大脑重量继续增加;

 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纤维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神经

纤维分枝增多,长度增长;神经纤维髓鞘化也逐渐完成;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顺序发展;

整个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脑发展的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 ,分别是5--6

岁和13--14岁;

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在皮脂抑制机能上。幼儿的注意能力、自控能力都得到加强,兴奋时间也增长。 但是此期间还是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否则会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紊乱。

 幼儿的游戏

 游戏理论

(1)早期传统理论:

①霍尔——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②席勒——精力过剩说:游戏作为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③彪勒——机能快乐说: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集体愉快的手段

④格罗斯——生活准备说: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种本能的联系活动 ⑤拉扎鲁斯——快乐-放松说:游戏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⑥博伊千介克——成熟说:游戏是三种一般欲望的表现(自由、主动发展、适应环境)

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具潜意识成分,游戏是够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 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手段,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手段,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并不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

 学习理论:

桑代课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

 朱智贤的观点:

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使儿童主动参与并获得愉快体验的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的独特结合;

 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1)从目的性分类

①创造性游戏: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形式为:角色扮演、建造、表演

②教学游戏:结合一定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儿童能力并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

③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的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培养其个性品质

(2)从认知发展阶段分类

①练习游戏:简单地、重复性地动作,儿童只从动作本身获得乐趣。

②建筑性游戏:为了建造某种东西而进行操作,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

③假装游戏: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色彩,游戏具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利于创造性发展

④有规则游戏:几个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游戏,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

(3)从社会化程度划分

①无所用心的游戏:偶尔注意以下感兴趣的事情

②旁观者行为:观看别人游戏

③单独游戏:精力集中地独自玩

④平行游戏:几个儿童以相同的模式同时一起玩

⑤联合游戏:没有分工合作但是有交谈的共同参加一项游戏

⑥合作游戏:有分工合作地按自己角色完成任务  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词汇发展:词汇数量增多;词汇范围扩大;词汇内容丰富;积极词汇增多(积极词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2)句子的发展

句子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独白言 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

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而7岁前儿童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2)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

幼儿初期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仍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无论哪个幼儿年龄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都优于语词记忆,幼儿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但语词记忆发展更快。

(4)记忆策略的形成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主要包括复述和组织(系统化)等

记忆策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没策略

②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诱导能用策略

③主动自觉用策略

5岁以前没有记忆策略;5-7岁属于过渡时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5)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幼儿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元记忆能力)

 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的总体特点 幼儿思维是在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主体上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具体形象性思维就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思维。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到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实际上,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只不过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的计划。

(2)皮亚杰的相关研究

皮亚杰把2-7岁儿童思维归属于“前运算阶段”。这阶段儿童思维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

①三山实验

这个实验用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 

②守恒实验

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说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类似的以上两个的实验还有数目对应、面积守恒、体积守恒等。

 最初概念的掌握

 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概念掌握的过程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后期才能掌握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 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小班儿童掌握的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代表其所熟悉的某一个

事物或某一些事物;

中班儿童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尤其是功用上的特征; 大班儿童则开始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综合,但还不能很好的区分本质和非本质的特征;

 最初数概念的掌握:数概念的掌握主要包括: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等四个阶段;

其中2--3岁和5--6岁左右是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数概念的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是5岁左右;

 类概念的掌握;

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2)心理理论的发展:

a.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b.言语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区分:通过对3岁儿童言语的分析,发现他们已能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同时,也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儿童是先形成主体我然后才有客体我)

P.S.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c.理解看到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3岁儿童则不仅能区分看见的和知道的,而且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 d.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本质来表征;

e.对他人行为的预测:2岁儿童能认识到他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到3岁时,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

f.4岁后儿童对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到“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赋予的,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 幼儿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幼儿晚期其道德认知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

 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

(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a.侵犯行为的理论:

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

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

Ⅱ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Ⅲ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

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 b.侵犯行为的发展: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

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c.侵犯行为的控制:

Ⅰ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

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Ⅲ移情训练;

Ⅳ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

a.亲社会行为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

Ⅱ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

Ⅳ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b.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自我概念训练;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

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 性别化的概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

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别特征的过程;

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①理解性别②获得标准③取得认同④形成偏爱) ①性别的认同(理解性别)

性别认同: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1. 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

女性,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2. 性别恒常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性别的稳定性(时间恒常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

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一致性(情景恒常性):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等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非动机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随意改变;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稳定性的平均年龄为4岁,达到一致性的年龄为5岁;

②性别角色的认同

1. 性别角色标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等方面

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

2.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

3.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某一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或态度的偏爱;

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性别;二是对同性别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三是社会环境中存

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的影响;

(2)性别化的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化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获得的;

Ⅳ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的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容易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 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的作用

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③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④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2)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②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③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④偏爱同性同伴⑤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⑥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⑦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⑧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

(3)同伴关系的训练#

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而这种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近年来新兴的社会技能训练能通过干预方案改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行发展。干预方案具体包括:

①让儿童学习有关交往的新原则和概念(合作、参与等)

②帮助儿童将原则和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特殊行为技能(如某种亲社会行为)

③在同伴交往活动中树立新的目标

④促使已获得的行为保持并在新情境中概化

⑤增强儿童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信心

发展心理学之童年期心理发展 •童年期心理发展•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有意识的从事集体活动3)学习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活动;

 童年期心理发展

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有意识的从事集体活动

3)学习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活动;

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 学习的作用:(1,使儿童产生了责任感与义务感,同时

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2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3)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了互助,合作的集体的精神,并且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学习动机: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更多地与兴趣相联系;

3)学习兴趣地发展:

 从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到对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独立思考完成的作

业感兴趣;

 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出现分化(小学三年级) 游戏因素 展; 读物和;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对学习的态度 小学低年级儿童怀疑和选择,只有那些好老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学龄初的儿童并未形成集体观念,但从中年级开始,集体观念开始形成; 学龄初的儿童还不知道作业的意义,还未把作业当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 学龄初期儿童逐渐了解了分数的客观意义,从中年级开始,儿童把获得一个优良的

分数,作为高质量的完成学习这一社会任务的客观表现;

学习障碍

①差异性:儿童实际行为与所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

②缺陷性:学习障碍的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③集中性: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语言和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

④排出性:障碍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心理发育迟缓以及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 儿童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 书面言语的发展

从识字--阅读--写作阶段;

其中写作发展分为:准备阶段--过渡阶段--独立写作阶段;

 内部言语的发展

(1)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在口头言语即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内部言语的发展与书面言语的发展密切联系,书面言语的发展促进内部言语更快的发展,另外内部语言的发展使书面言语的发展更为完善;

(3)内部言语的发展与智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发展水平相联系,内部言语的发展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智力活动的发展也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

 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但仍具有具体形象性;

(2)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10--11岁);

(3)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不平衡性;(7--8岁辩证思维的萌芽)

(4)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种结构仍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具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1)思维的基本发展过程,其中

a.概括能力的发展:从直观形象(低年级儿童)--形象抽象(中年及儿童)--初步本质抽象(高年级儿童);

b.比较能力的发展: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观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到运用言语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

c.类;三四年级是从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向本质特征分类转折的年龄;

(2)概念的发展:概念的深刻化;系统化;丰富化;

 推理能力的发展

a.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1,2年级第一发展阶段;

小学3,4年级第二发展阶段;

小学5年级第三发展阶段;

其中4--5年级时发展的转折期;

b.演绎推理的发展: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应用演绎推理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解释与事实不相似性,推理中的逻辑关系将受到破坏;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对直观感知的事实,而且能对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只要其解释的概念与事实具有相似性,就能比较容易得进行演绎推理,如果完全缺乏相似,会感到困难;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但是这是未展开的,不完全的;

(3)归纳推理:(略)

 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的敏捷性:运算速度不断提高;

灵活性:表现为一题多解;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组合分析水平在提高;其发展是稳步的,没有突变转折;

深刻性:(三四年级的转折期)

独创性:比其他思维品质发展晚,要复杂,涉及因素更多;

 元认知的发展(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5--10岁左右的儿童身上;小学四年级对自

己记忆广度的估计已经达到成熟水平;)

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元认知包括:

(1)元认知知识:包括

a.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

b.有关学习任务方面的知识;

c.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

 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程中,将

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积极的自觉地监视,调节和控制; 包括三个阶段:a.计划

b.监视

c.调节

元认知体验:伴随元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

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 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1--2年级和5--6年级处于上升期,其中1-2年级上升幅度最大)

(1)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像,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价值和行为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主要特点是:a.由顺从他人的评价,到有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提高; b.从对自己比较笼统的评价道对自己个别方面,甚至多方面优缺点的评价; c.出现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初步倾向;

d.;

e.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具有一致性,其中,愉快,愤怒发展比较早,而自尊,内疚发展比较晚;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

 从表面到内部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对事物灵活的认识

 从对自己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及长远利益的关心;

 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对事物抽象的思考;

 从弥散性,间断性想法到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性想法;

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观点采择,即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a.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

第一,存在阶段

第二,需要阶段

第三,推断阶段

第四,应用阶段

b.塞尔曼关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阶段模式

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冲突,已经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还不能同时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12--15岁):儿童能够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 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

 与父母的关系: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

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b.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①童年期儿童的友谊:第一阶段(3--7岁)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此时的友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最高阶段;

②童年儿童的同伴团体

a.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具有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第二,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

第三,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第四,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b.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进行交往;

第二,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第三,限制成员的归属感;

第四,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③师生关系: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从入学的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判。同时,教师的期望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一点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为证:

为了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之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罗森塔尔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④对权威的认识

达蒙考察了4--9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识发展状况;

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和权威的要求;

水平1(7--9岁):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水平2(9岁以后):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既可以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 品德发展

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 逐渐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d.品德发展中存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三年级下学期(与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相同。——MJ注

 道德动机的发展

 从服从向独立发展;

 从具体的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区别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分类里的直接的近景

和间接的远景)

 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

 道德意识的发展

小学儿童对道德意识的理解是比较肤浅和表面的;比如把“勇敢”和“冒险”相混淆; 皮亚杰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6,7岁的儿童主要是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而10--12岁的儿童更看重行为的动机;皮亚杰认为,9岁左右的儿童,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

但在我国,7岁时主观判断已有明显的发展,9岁时的主观判断已占绝对优势,从外部客观

判断到内部主观判断的转折年龄在6--7岁;

发展心理学之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少年时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

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少年时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

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这阶段的儿童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

2)青年期:这一阶段是14,15岁到18,19岁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的时候,个体已都满18岁,可以获得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身高——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一岁),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其在13岁左右,女性一边早男性两年

体重——伴随着身高增长,体重增长也出现高峰

头面部——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

内脏机能——心、肺、肌肉功能都得到加强;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较大发展; 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男生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体毛多而密的汗毛以及阴毛和腋毛;

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顾盼变宽、臀部浑圆、皮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和腋毛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①性激的素增多:青春期前无论男女性激素分泌量很少,青春期后分泌增多。性腺的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②性器官的发育:男女性器官在青春期前都发育缓慢,到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③性机能的发育:性器官的发育是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 认知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

辑性;

其主要表现在:运用假设: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了建立并检验假设的能力;

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

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 同时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出现的矛盾性的发展,表现为,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同时自我中心再度出现,表现为独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观众; 高中阶段:进入高中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期,其中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更为完善,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

 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或本质定义的人数和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都比初中时明显增多;

概念的分类能力:第一阶段,不能准确分类;

第二阶段,能正确分类,但说不清分类的根据;

第三阶段,能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出分类的根据;

第四阶段,能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

1. 推理能力的发展:初一学生已开始具有了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从高一开始,

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高二,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

2. 逻辑法则的运用:初一学生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进入高二后逻辑法则的

掌握和运用更为成熟;但对于不同逻辑法则的运用存在着不平衡性;

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 但就整个初高中来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仍然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水平;

 自我发展

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愈发丰富,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这种主观偏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见别人意见;另一方面,总感觉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对他人的言语过于敏感;初中生这种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使其产生了反抗心理,情绪上的矛盾性和消极心境;

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强;独立意识;

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其基本特点如下:

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 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 自我评价的成熟;

 较强的自尊心;

 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念和重要特征的前后一致且连续完整的意识,即个人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整合感与协调感;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同一性危机: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然解题或退化 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六年来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痛苦——MJ注)。 同一性早闭: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志愿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

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

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态。

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整合,

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发展的课题。许多青年处于一种心理社会型停滞的状态,即一直处于自由试验阶段,以延缓承担义务和责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时间叫“合法延缓期”,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将最后导致个人整合的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 社会性发展

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以两难故事为基础;

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具体如下: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的道德。个体为回避惩罚或赢得奖励而遵守权威制定的规则,道德具有功利性;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定向.

阶段二:朴素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的动机。个体为赢得他人支持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

阶段四:维持社会秩序的定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的道德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

概括地说,青少年直至成年早期的个体一般处于阶段3和阶段4,很少有人达到阶段5,事实上没有清楚的证据表明阶段之后必然是阶段6,也没有人达到阶段6;

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经引起全球关注。青少年早期犯罪率较高可能和认知不成熟有关。他们受同龄人影响和压力较大,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同龄人的影响力减弱为发活动减少。

 情绪

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由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其情绪的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但又不能够像成人的情绪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了半成熟、半幼稚的两面性。青少年的这些情绪表现特点完全是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所导致的。其典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①狂暴与温和——同一个刺激,在青少年那里会引起很大反应,但他们掩饰后表现的情绪则比较缓和

②可变与固定——青少年情绪不够稳定,易变,但有时却存在偏执的特点而长时间不能摆脱某一情绪状态

③内向与表现——少年已失去了纯真,懂得掩蔽自己的情绪,而在表露时也加入了一定程度的表演痕迹;

 常见的情绪困扰

①烦恼突然增多

a.不知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

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

c.不知如何确立在同伴中的地位

②孤独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个体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恋,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然而青少年短时间内还不能独立处理很多问题,又不愿向人求助,于是产生了一种孤独心境。

③压抑

压抑:需求、愿望不能满足和实现时的心理体验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产生了心理与生理上多方面的需求,但大多不能得到满足。争强好胜的冲动和自尊易受打击的性格使青少年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发展心理学之成年心理发展

成年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心理发展任务理论1)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

成年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心理发展任务理论

1)艾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莱文森的观点

认为成年发展阶段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器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器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活结构是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成年中期是一生中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最大的时期;他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帮助未成年人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与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和老年父母相适应;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建立和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履行作为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

认知发展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老年丧失观:该观点实际上将从中年起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描绘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依据是:将人看作是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将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心理的发展是单项前进的,是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并且是普遍适用的;

感觉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期认知能力的衰退,是由于感觉器官的衰退导致的;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从而导致信息加工系统加工信息的所需时间太长,从而导致认知能力的衰退;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老化而减少,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算,推理等认知活动;

抑制理论:抑制机制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防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干扰有关信息,而是防止那些不再相关的信息继续留在工作记忆中;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两种抑制机制的效率下降,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降低活动的效率;

毕生发展观: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一生,不仅青少年时期存在发展,中老年也存在发展;由于不同心理机能的发展形态和发展速率有差异,发展较早者衰退也较早,反之亦然;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构成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出现发展形势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 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b.智力双重过程理论

巴尔特斯(P.B.Baltes)等人提出的成人智力的双重过程概念和伴随选择的最优补偿的智力模型,这一模型是与卡特尔的关于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的理论相对应的。这种模型认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两种过程:

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得组织,所以又叫智力技能

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以第一过程为主。

应用过程——是智力技能与情景、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

它主导成年智力的发展。如果有联系的机会,它能在后半生继续增长乃至超过成年早期。 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液态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个体会选择适当的晶态智力来补偿,他将这种在成功地解决许多人问题和社会问题之后获得的,来自于对现实丰富经验的整合而成的成人的能力称为智慧(wisdom),他认为,构成智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熟悉性,老年人并不存在智力降低的问题。研究还发现60岁老年人的智慧有明显的增加。

c.新皮亚杰主义

佩里(William Perry)等人研究了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对皮亚杰的将15岁定为思维成熟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15岁不一定是思维发展的成熟年龄,形式运算思维也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概括为如下三种水平:(1)二元论水平;(2)相对论水平;(3)约定性水平。

d.智力适应理论

沙依(W.Shaie)相信成年人智力活动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

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沙依巴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

儿童青少年 获取知识

成年初期 实现目标

中年 承担责任

老年 重新整合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换句话说,它

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他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基本成熟(0--18岁)这段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双生子研究等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范式;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的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

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

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是指选取不同年龄的被试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追踪研究;

优点: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向研究的长处,也叫序列研究;

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所带基因相同;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发育而成,一般来说大约有50%相同的基因;

双生子研究:分为基因变异法和环境变异法;

基因变异法:是指在保持环境相同的前提下,考察基因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如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研究;

环境变异法:指在保持基因相同的前提下,考察环境的变异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比

如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细胞,能量转化,进化论)、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

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

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

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之前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从188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时期;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2)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进性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涉及三方面: ①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②重视中年危机

③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

埃里克森在荣格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研究的年龄阶段扩展到青春期直至老年期;

(3)发展心理学问世

1930年美国的何林渥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1935年美国古德伊洛弗出版《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1935年,美国的古德伊洛弗出版的《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的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

量;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中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分为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良心是批判的,消极的,惩罚性的,他告诉个体不要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构成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是使自我延迟满足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出现恋母情结,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起);

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关,体验的智慧的实现;

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 华生的心理发展学理论

①否认遗传的作用

a.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b.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

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

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等领域)  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

 强调及时强化,强化不及时不利于行为的发展;

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观察学习,模仿,直接强化,替代强化等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1.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

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b.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的作用;自我强化;

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具有了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就不像动物那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工具的生产过程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是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物质生产工具本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但它导致了精神生产工具的产生,即

言语符号的产生,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世界,引起客体的变化,而言语符号指向内部世界,影响人的行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抽象和概括技能;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不同心理机能之间的不断变化,组合;

心理活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受社会规律的制约;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掌握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言语和符号;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同时维果斯基还提出了:a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c学习最佳期限:是在最近发展取得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d“内化”学说: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

(1)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其中,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调整原有图式;

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平衡化,自然经验,社会经验;(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2)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a.有时不用明显的动作就能解决问题b.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自我中心性,不能完成守恒任务;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去自我中心化和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性;

(3)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a.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从而表现出各个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

b.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c.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交叉的;

d.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e.在同一发展阶段内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平衡的;

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先天—教养争议(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不同结论。然而到了现代,通过深入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更多优秀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主张遗传决定论的人物有: 高尔顿,霍尔;

主张环境决定论的人物:华生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发展理论:随着技能的发展和经验的获得,儿童以平稳推进的方式发展

只要给与教育和机会,年幼的儿童也能像成人一样行动和思维。

阶段发展理论:儿童的成长必须经过一系列可预测但不可变更的发展阶段,发展到新阶段的变化是突然发生的

每个阶段儿童的能力有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只能适当改变发展的速度,但发展的性质和顺序固定。

 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实际上是儿童发展的内外因关系的问题。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这里的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类似于维果斯基的“最佳学习期限”。洛仑茨的印刻现象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有某种心理倾向使儿童对特定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对其认识和掌握,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会消失且不复出现。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染色体,DNA和基因 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在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命体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一个区

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 染色体,DNA和基因

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在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命体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一个区段,并与它所决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相对应。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又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核苷酸对。在一条DNA分子上的基因一般是分散的,被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分开。

染色质和染色体:核中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物,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发生变化。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主要的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物质基本单位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包括联会、染色体复制一次,然后两次连续的核分裂,每个子细胞核中只有单倍数的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形式。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亲代与子代保持稳定的遗传性状

特点是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

细胞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生命体的重要基本特征

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多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旧细胞或从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细胞分类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私分裂、减数分裂

 显性和隐性基因

除了成熟的生殖细胞,基因在人体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2n),等位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就能决定其表现型特征的基因

隐性基因:只有在成双存在也就是显性基因不存在时时才决定表现型特征

 遗传疾病

(1)染色体异常

a.性染色体异常:

b.常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

 基因异常

 通过遗传一对隐性等位基因导致基因异常,主要有:囊肿性纤维化,糖尿病,杜氏

肌营养不良,血友病,苯丙酮尿症(PKU),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家族黑蒙性白痴症。

 基因突变

P.S.精神障碍:(1)精神分裂症,个体遗传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而不是精神分裂症本身,他们将来是否发病,依赖于个体的易感程度和其所承受的压力;

(2)抑郁症,躁狂抑郁症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特殊遗传标记有关,其他抑郁症在X染色体上也由遗传标记;

(3

 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 胎儿发育的过程

从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的产生,将先后经历胚种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

 胚种阶段(0--2周)

胚种在子宫腔内漂浮1-2天即用一周时间移植固定在子宫壁上。移植后也就合子形成13天左右,胚种中的胚胎原判开始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则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 胚胎阶段(3--8周)

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胎盘,会产生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损伤(08年考过);

在胚胎阶段,心脏,眼睛,耳朵将会形成;手和脚也会变成他们最终的形式;小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形成;神经系统的发展尤为迅速;

胚胎阶段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脚,由内向外的发展原则;

第4周末,胚胎的心脏开始泵血,心跳开始;

第8周末,胚胎开始变得有点“人样”;

骨化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胎儿阶段,即骨细胞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 胎儿阶段(9--38周)

胎儿阶段止于到出生之前。所有器官和机能变的更像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能。 第8周末至第9周初,生殖系统开始发展,到第12周,胎儿完全成了人型;到16周末,胎儿长约12cm,母亲能感受到腹中胎儿的活动;发展到28周是胎儿出生后能否存活的一个分界期;

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有:母亲自身的条件,母亲的疾病,药物及烟酒,母亲的情绪状态和母亲所处的环境等;

 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体重,过于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和过于瘦(低于正常体重的25%)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 母亲的身高,若低于140cm,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 母亲的孕史,如果有4次以上孕史,会有更多的危险;

 母亲的营养;

 母亲的Rh因素;

 母亲的年龄,最佳的生育年龄为20多岁,35岁以上通常被认为是超龄的界限,有

两种危险:一是患唐氏综合症的机会增多,而是分娩时间过长甚至导致死胎;

 母亲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 药物及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 药物的作用:

 酒精的作用:喝酒过多的母亲,胎儿容易患上酒精综合症;

 吸烟的影响:

 病毒和疾病:其中风疹的危害最大;

 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暂时的情绪不安会引起胎动持续几个小时,在妊娠7--10周期间母亲情绪过度不安,会导致胎儿唇腭发育异常,外界强烈的噪音和震动可使胎动放慢,并使胎儿出生时体重减轻;

 出生过程中的影响

 缺氧症:分娩时的两个威胁:一是胎儿头部所受压力过大,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

脑出血;二是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呼吸。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对新生儿大脑的氧气供应,从而产生缺氧症,甚至死亡;严重缺氧的婴儿易患上下肢瘫痪,面部或手指震颤,或不能适当运用发声肌肉,妨碍说话。出生时间(30-60秒左右)缺氧的婴儿,在运动和早期智力发展方面比较慢;

 早产和过产期

早于预产期2周以上出生为早产,可能得某种疾病:脑中风,视听缺陷,智力迟钝等。 

发展心理学之婴儿心理发展 婴儿心理发展(0--3岁)(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2)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3)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4)开始最初

婴儿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2)言语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3)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4)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

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 闹重和脑围:出生时脑重为成人的25%,6个月后为成人的50%(700g--800g),

2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5%,3岁时进入成人脑重范围,15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刚出生时,头围为34cm,成人的60%;

 大脑皮质: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结构基本就已经具备,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

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 大脑机能的发展

 脑电图的情况:5个月时的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

的脑电波;其中同步节律波α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脑电活动是婴儿脑发展的重要标志)

皮质中枢: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婴儿脑的发展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皮质功能尚不正常,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仍然是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

 大脑单侧化:

 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 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躯干到四肢;

 婴儿动作发展的阶段:

 手的动作的发展;

 行走动作的发展;

3)动作发展的训练: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的内在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4)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预先成熟”认为动作是预先成熟的结果,后天经验在动作发展中只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角色;而“可能成熟”认为,机能的发展可以引发或转换出新的结构来;认为,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诱导论者”;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的发展,动作发展促进了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作“助长论者”。

 婴儿言语的发展(08年考过大题)

 言语发展的理论:(1)强化说:认为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强

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斯金纳强调强化依随;

(2)模仿说(言语获得机制最早的理论) :

奥尔波特认为,婴儿的言语只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

班杜拉认为,婴儿的言语能力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的,并且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怀特赫斯特则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理论,认为婴儿对成人的言语是有所选择的,和有创造的;

(3)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强化和模仿获得的,他认为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认为每个句子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化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传达与感知;

(4)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对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婴儿的一种符号功能,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产生了逻辑,而逻辑进一步导致的语言的产生,因此语言并不是构成逻辑的根源,而是由逻辑构成的;

 婴儿言语的发展阶段:

(1)前言语阶段(出生后0---12个月):是从出生到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此产生之前的时期,表现为咿呀学语; 具有目的性,约定性,指代性的三大基本特性;

(2)言语发生阶段(10--14个月):在词语掌握方面,表现为,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具有初步的概括意义;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的词;

(3)言语发展阶段:10--15个月期间,每个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时,每月掌握25个新词,从而出现“语词爆炸现象”;1岁左右出现单词句,2岁左右出现双词句,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6个月时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出现规则扩大化现象(与自我中心有关);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出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完好,有很多触觉反射;

味觉发生于胚胎3个月,出生时已较为完好;在婴儿和儿童期,味觉系统最发达,以后逐渐

衰退;

础,同时,立体觉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至少在6个月前婴儿就以确实具有了立体觉;2--4个月的婴儿已经发展出良好的颜色知觉,婴儿4个月已经有颜色偏好;

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5,6个月的胎儿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

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胎儿7,8个月时已具备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新生儿有气味偏好;

 婴儿知觉的发展

 形状知觉的发展:一般来说随着婴儿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偏爱复杂的刺激;

 大小知觉的发展:一般来说,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 方位知觉的发展: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则是以自我中心来进行定位的;  深度知觉的发展:2--3个月的婴儿已经对来物具有闭眼反应;其中,吉普森和沃克

的“视崖实验”最著名;

 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1)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学说:容易型(40%),困难型(10%),迟缓型(15%),另外35%属于中间型;

(2)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学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3)巴斯的气质类型说:活动型,冲动型,情绪型,兴奋型,社交型;

(4)卡根的抑制非抑制学说: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另外还有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的: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迟缓型(安静型)黏液质;

强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

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

社会环境也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影响。

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 婴儿情绪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 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的标志

①婴儿试图维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触

②当依恋对象不再时,婴儿会表现出烦恼

③婴儿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会更加轻松快乐,而与他人时则会更加焦躁不安

(3)与母亲的依恋

婴儿通常依恋的对象是母亲,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和与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之所以大多以母亲为依恋对

象主要是因为四点:

①照顾婴儿时间最长

②母亲照顾的反应性最强

③在婴儿身上情感投入最多,与婴儿最亲密

④经常出现在如进食、排便等关键时间段

(4)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母亲、婴儿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

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基本形成,与母亲的关系符合依恋的标志,而对陌生人则更加排斥

(5)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②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独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③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回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 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

分为三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

(2)简单交往阶段

(3)互补性交往阶段

发展心理学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 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幼儿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

幼儿心理发展(3岁到6,7岁)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幼儿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

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

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 大脑重量继续增加;

 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纤维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神经

纤维分枝增多,长度增长;神经纤维髓鞘化也逐渐完成;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顺序发展;

整个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脑发展的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 ,分别是5--6

岁和13--14岁;

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在皮脂抑制机能上。幼儿的注意能力、自控能力都得到加强,兴奋时间也增长。 但是此期间还是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否则会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紊乱。

 幼儿的游戏

 游戏理论

(1)早期传统理论:

①霍尔——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②席勒——精力过剩说:游戏作为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③彪勒——机能快乐说: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集体愉快的手段

④格罗斯——生活准备说: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种本能的联系活动 ⑤拉扎鲁斯——快乐-放松说:游戏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⑥博伊千介克——成熟说:游戏是三种一般欲望的表现(自由、主动发展、适应环境)

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具潜意识成分,游戏是够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 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手段,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手段,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并不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

 学习理论:

桑代课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

 朱智贤的观点:

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使儿童主动参与并获得愉快体验的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的独特结合;

 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1)从目的性分类

①创造性游戏: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形式为:角色扮演、建造、表演

②教学游戏:结合一定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儿童能力并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

③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的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培养其个性品质

(2)从认知发展阶段分类

①练习游戏:简单地、重复性地动作,儿童只从动作本身获得乐趣。

②建筑性游戏:为了建造某种东西而进行操作,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

③假装游戏: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色彩,游戏具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利于创造性发展

④有规则游戏:几个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游戏,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

(3)从社会化程度划分

①无所用心的游戏:偶尔注意以下感兴趣的事情

②旁观者行为:观看别人游戏

③单独游戏:精力集中地独自玩

④平行游戏:几个儿童以相同的模式同时一起玩

⑤联合游戏:没有分工合作但是有交谈的共同参加一项游戏

⑥合作游戏:有分工合作地按自己角色完成任务  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词汇发展:词汇数量增多;词汇范围扩大;词汇内容丰富;积极词汇增多(积极词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2)句子的发展

句子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独白言 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

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而7岁前儿童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2)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

幼儿初期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仍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无论哪个幼儿年龄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都优于语词记忆,幼儿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但语词记忆发展更快。

(4)记忆策略的形成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主要包括复述和组织(系统化)等

记忆策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没策略

②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诱导能用策略

③主动自觉用策略

5岁以前没有记忆策略;5-7岁属于过渡时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5)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幼儿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元记忆能力)

 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的总体特点 幼儿思维是在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主体上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具体形象性思维就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思维。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到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实际上,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只不过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的计划。

(2)皮亚杰的相关研究

皮亚杰把2-7岁儿童思维归属于“前运算阶段”。这阶段儿童思维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

①三山实验

这个实验用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 

②守恒实验

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说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类似的以上两个的实验还有数目对应、面积守恒、体积守恒等。

 最初概念的掌握

 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概念掌握的过程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后期才能掌握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 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小班儿童掌握的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代表其所熟悉的某一个

事物或某一些事物;

中班儿童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尤其是功用上的特征; 大班儿童则开始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综合,但还不能很好的区分本质和非本质的特征;

 最初数概念的掌握:数概念的掌握主要包括: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等四个阶段;

其中2--3岁和5--6岁左右是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数概念的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是5岁左右;

 类概念的掌握;

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2)心理理论的发展:

a.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b.言语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区分:通过对3岁儿童言语的分析,发现他们已能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同时,也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儿童是先形成主体我然后才有客体我)

P.S.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c.理解看到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3岁儿童则不仅能区分看见的和知道的,而且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 d.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本质来表征;

e.对他人行为的预测:2岁儿童能认识到他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到3岁时,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

f.4岁后儿童对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到“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赋予的,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 幼儿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幼儿晚期其道德认知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

 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

(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a.侵犯行为的理论:

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

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

Ⅱ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Ⅲ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

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 b.侵犯行为的发展: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

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c.侵犯行为的控制:

Ⅰ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

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Ⅲ移情训练;

Ⅳ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

a.亲社会行为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

Ⅱ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

Ⅳ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b.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自我概念训练;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

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 性别化的概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

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别特征的过程;

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①理解性别②获得标准③取得认同④形成偏爱) ①性别的认同(理解性别)

性别认同: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1. 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

女性,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2. 性别恒常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性别的稳定性(时间恒常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

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一致性(情景恒常性):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等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非动机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随意改变;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稳定性的平均年龄为4岁,达到一致性的年龄为5岁;

②性别角色的认同

1. 性别角色标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等方面

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

2.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

3.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某一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或态度的偏爱;

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性别;二是对同性别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三是社会环境中存

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的影响;

(2)性别化的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化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获得的;

Ⅳ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的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容易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 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的作用

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③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④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2)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②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③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④偏爱同性同伴⑤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⑥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⑦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⑧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

(3)同伴关系的训练#

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而这种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近年来新兴的社会技能训练能通过干预方案改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行发展。干预方案具体包括:

①让儿童学习有关交往的新原则和概念(合作、参与等)

②帮助儿童将原则和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特殊行为技能(如某种亲社会行为)

③在同伴交往活动中树立新的目标

④促使已获得的行为保持并在新情境中概化

⑤增强儿童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信心

发展心理学之童年期心理发展 •童年期心理发展•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有意识的从事集体活动3)学习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活动;

 童年期心理发展

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有意识的从事集体活动

3)学习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活动;

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 学习的作用:(1,使儿童产生了责任感与义务感,同时

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2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3)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了互助,合作的集体的精神,并且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学习动机: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更多地与兴趣相联系;

3)学习兴趣地发展:

 从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到对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独立思考完成的作

业感兴趣;

 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出现分化(小学三年级) 游戏因素 展; 读物和;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对学习的态度 小学低年级儿童怀疑和选择,只有那些好老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学龄初的儿童并未形成集体观念,但从中年级开始,集体观念开始形成; 学龄初的儿童还不知道作业的意义,还未把作业当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 学龄初期儿童逐渐了解了分数的客观意义,从中年级开始,儿童把获得一个优良的

分数,作为高质量的完成学习这一社会任务的客观表现;

学习障碍

①差异性:儿童实际行为与所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

②缺陷性:学习障碍的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③集中性: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语言和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

④排出性:障碍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心理发育迟缓以及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 儿童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 书面言语的发展

从识字--阅读--写作阶段;

其中写作发展分为:准备阶段--过渡阶段--独立写作阶段;

 内部言语的发展

(1)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在口头言语即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内部言语的发展与书面言语的发展密切联系,书面言语的发展促进内部言语更快的发展,另外内部语言的发展使书面言语的发展更为完善;

(3)内部言语的发展与智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发展水平相联系,内部言语的发展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智力活动的发展也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

 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但仍具有具体形象性;

(2)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10--11岁);

(3)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不平衡性;(7--8岁辩证思维的萌芽)

(4)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种结构仍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具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1)思维的基本发展过程,其中

a.概括能力的发展:从直观形象(低年级儿童)--形象抽象(中年及儿童)--初步本质抽象(高年级儿童);

b.比较能力的发展: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观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到运用言语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

c.类;三四年级是从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向本质特征分类转折的年龄;

(2)概念的发展:概念的深刻化;系统化;丰富化;

 推理能力的发展

a.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1,2年级第一发展阶段;

小学3,4年级第二发展阶段;

小学5年级第三发展阶段;

其中4--5年级时发展的转折期;

b.演绎推理的发展: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应用演绎推理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解释与事实不相似性,推理中的逻辑关系将受到破坏;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对直观感知的事实,而且能对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只要其解释的概念与事实具有相似性,就能比较容易得进行演绎推理,如果完全缺乏相似,会感到困难;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但是这是未展开的,不完全的;

(3)归纳推理:(略)

 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的敏捷性:运算速度不断提高;

灵活性:表现为一题多解;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组合分析水平在提高;其发展是稳步的,没有突变转折;

深刻性:(三四年级的转折期)

独创性:比其他思维品质发展晚,要复杂,涉及因素更多;

 元认知的发展(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5--10岁左右的儿童身上;小学四年级对自

己记忆广度的估计已经达到成熟水平;)

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元认知包括:

(1)元认知知识:包括

a.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

b.有关学习任务方面的知识;

c.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

 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程中,将

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积极的自觉地监视,调节和控制; 包括三个阶段:a.计划

b.监视

c.调节

元认知体验:伴随元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

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 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1--2年级和5--6年级处于上升期,其中1-2年级上升幅度最大)

(1)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像,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价值和行为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主要特点是:a.由顺从他人的评价,到有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提高; b.从对自己比较笼统的评价道对自己个别方面,甚至多方面优缺点的评价; c.出现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初步倾向;

d.;

e.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具有一致性,其中,愉快,愤怒发展比较早,而自尊,内疚发展比较晚;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

 从表面到内部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对事物灵活的认识

 从对自己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及长远利益的关心;

 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对事物抽象的思考;

 从弥散性,间断性想法到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性想法;

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观点采择,即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a.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

第一,存在阶段

第二,需要阶段

第三,推断阶段

第四,应用阶段

b.塞尔曼关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阶段模式

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冲突,已经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还不能同时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12--15岁):儿童能够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 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

 与父母的关系: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

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b.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①童年期儿童的友谊:第一阶段(3--7岁)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此时的友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最高阶段;

②童年儿童的同伴团体

a.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具有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第二,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

第三,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第四,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b.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进行交往;

第二,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第三,限制成员的归属感;

第四,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③师生关系: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从入学的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判。同时,教师的期望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一点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为证:

为了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之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罗森塔尔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④对权威的认识

达蒙考察了4--9岁的儿童对权威的认识发展状况;

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和权威的要求;

水平1(7--9岁):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水平2(9岁以后):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既可以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 品德发展

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 逐渐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d.品德发展中存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三年级下学期(与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相同。——MJ注

 道德动机的发展

 从服从向独立发展;

 从具体的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区别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分类里的直接的近景

和间接的远景)

 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

 道德意识的发展

小学儿童对道德意识的理解是比较肤浅和表面的;比如把“勇敢”和“冒险”相混淆; 皮亚杰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6,7岁的儿童主要是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而10--12岁的儿童更看重行为的动机;皮亚杰认为,9岁左右的儿童,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

但在我国,7岁时主观判断已有明显的发展,9岁时的主观判断已占绝对优势,从外部客观

判断到内部主观判断的转折年龄在6--7岁;

发展心理学之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少年时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

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少年时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

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这阶段的儿童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

2)青年期:这一阶段是14,15岁到18,19岁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的时候,个体已都满18岁,可以获得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身高——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一岁),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其在13岁左右,女性一边早男性两年

体重——伴随着身高增长,体重增长也出现高峰

头面部——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

内脏机能——心、肺、肌肉功能都得到加强;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较大发展; 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男生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体毛多而密的汗毛以及阴毛和腋毛;

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顾盼变宽、臀部浑圆、皮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和腋毛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①性激的素增多:青春期前无论男女性激素分泌量很少,青春期后分泌增多。性腺的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②性器官的发育:男女性器官在青春期前都发育缓慢,到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③性机能的发育:性器官的发育是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 认知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

辑性;

其主要表现在:运用假设: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了建立并检验假设的能力;

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

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 同时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出现的矛盾性的发展,表现为,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同时自我中心再度出现,表现为独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观众; 高中阶段:进入高中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期,其中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更为完善,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

 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或本质定义的人数和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都比初中时明显增多;

概念的分类能力:第一阶段,不能准确分类;

第二阶段,能正确分类,但说不清分类的根据;

第三阶段,能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出分类的根据;

第四阶段,能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

1. 推理能力的发展:初一学生已开始具有了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从高一开始,

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高二,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

2. 逻辑法则的运用:初一学生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进入高二后逻辑法则的

掌握和运用更为成熟;但对于不同逻辑法则的运用存在着不平衡性;

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 但就整个初高中来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仍然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水平;

 自我发展

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愈发丰富,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这种主观偏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见别人意见;另一方面,总感觉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对他人的言语过于敏感;初中生这种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使其产生了反抗心理,情绪上的矛盾性和消极心境;

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强;独立意识;

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其基本特点如下:

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 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 自我评价的成熟;

 较强的自尊心;

 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念和重要特征的前后一致且连续完整的意识,即个人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整合感与协调感;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同一性危机: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然解题或退化 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六年来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痛苦——MJ注)。 同一性早闭: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志愿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

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

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态。

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整合,

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发展的课题。许多青年处于一种心理社会型停滞的状态,即一直处于自由试验阶段,以延缓承担义务和责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时间叫“合法延缓期”,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将最后导致个人整合的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 社会性发展

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以两难故事为基础;

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具体如下: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的道德。个体为回避惩罚或赢得奖励而遵守权威制定的规则,道德具有功利性;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定向.

阶段二:朴素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的动机。个体为赢得他人支持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

阶段四:维持社会秩序的定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的道德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

概括地说,青少年直至成年早期的个体一般处于阶段3和阶段4,很少有人达到阶段5,事实上没有清楚的证据表明阶段之后必然是阶段6,也没有人达到阶段6;

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经引起全球关注。青少年早期犯罪率较高可能和认知不成熟有关。他们受同龄人影响和压力较大,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同龄人的影响力减弱为发活动减少。

 情绪

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由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其情绪的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但又不能够像成人的情绪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了半成熟、半幼稚的两面性。青少年的这些情绪表现特点完全是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所导致的。其典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①狂暴与温和——同一个刺激,在青少年那里会引起很大反应,但他们掩饰后表现的情绪则比较缓和

②可变与固定——青少年情绪不够稳定,易变,但有时却存在偏执的特点而长时间不能摆脱某一情绪状态

③内向与表现——少年已失去了纯真,懂得掩蔽自己的情绪,而在表露时也加入了一定程度的表演痕迹;

 常见的情绪困扰

①烦恼突然增多

a.不知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

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

c.不知如何确立在同伴中的地位

②孤独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个体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恋,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然而青少年短时间内还不能独立处理很多问题,又不愿向人求助,于是产生了一种孤独心境。

③压抑

压抑:需求、愿望不能满足和实现时的心理体验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产生了心理与生理上多方面的需求,但大多不能得到满足。争强好胜的冲动和自尊易受打击的性格使青少年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发展心理学之成年心理发展

成年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心理发展任务理论1)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

成年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心理发展任务理论

1)艾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莱文森的观点

认为成年发展阶段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器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器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活结构是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成年中期是一生中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最大的时期;他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帮助未成年人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与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和老年父母相适应;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建立和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履行作为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

认知发展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老年丧失观:该观点实际上将从中年起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描绘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依据是:将人看作是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将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心理的发展是单项前进的,是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并且是普遍适用的;

感觉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期认知能力的衰退,是由于感觉器官的衰退导致的;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从而导致信息加工系统加工信息的所需时间太长,从而导致认知能力的衰退;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老化而减少,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算,推理等认知活动;

抑制理论:抑制机制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防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干扰有关信息,而是防止那些不再相关的信息继续留在工作记忆中;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两种抑制机制的效率下降,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降低活动的效率;

毕生发展观: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一生,不仅青少年时期存在发展,中老年也存在发展;由于不同心理机能的发展形态和发展速率有差异,发展较早者衰退也较早,反之亦然;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构成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出现发展形势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 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b.智力双重过程理论

巴尔特斯(P.B.Baltes)等人提出的成人智力的双重过程概念和伴随选择的最优补偿的智力模型,这一模型是与卡特尔的关于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的理论相对应的。这种模型认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两种过程:

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得组织,所以又叫智力技能

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以第一过程为主。

应用过程——是智力技能与情景、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

它主导成年智力的发展。如果有联系的机会,它能在后半生继续增长乃至超过成年早期。 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液态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个体会选择适当的晶态智力来补偿,他将这种在成功地解决许多人问题和社会问题之后获得的,来自于对现实丰富经验的整合而成的成人的能力称为智慧(wisdom),他认为,构成智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熟悉性,老年人并不存在智力降低的问题。研究还发现60岁老年人的智慧有明显的增加。

c.新皮亚杰主义

佩里(William Perry)等人研究了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对皮亚杰的将15岁定为思维成熟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15岁不一定是思维发展的成熟年龄,形式运算思维也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概括为如下三种水平:(1)二元论水平;(2)相对论水平;(3)约定性水平。

d.智力适应理论

沙依(W.Shaie)相信成年人智力活动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

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沙依巴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

儿童青少年 获取知识

成年初期 实现目标

中年 承担责任

老年 重新整合


相关内容

  • 2016-2022年中国强制保险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强制保险行业分析 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 ...

  • 2016年汽车电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现状研究分 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8812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2015-2020年中国家居市场调研及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家居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 ...

  • 2015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 2015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 收藏|打印|下载 作 者: 张海龙/马亚鹏 作者简介: 张海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 100872):马亚鹏,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宁夏 银川 750011). 原文出处: <物理教师> ...

  • 2015-2020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 分析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 ...

  • 2016-2022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 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 ...

  • 2017年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生物制品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 ...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汇总(云南)
  • 发布时间:2015/1/21 15:47:00 责任编辑:liuxinyuan2012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云南)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声现象(共18张PPT) 92次 2015/1/20 18:44:00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云南)总复习课件:第2课时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 ...

  • 2015论文开题报告
  • 2015论文开题报告 第1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不管是一般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会计上的数字总是多少有点水分,除了计量单的?不完全精确性,会计处理方法上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

  • 2016-2022年中国动漫产业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动漫产业行业分析 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