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归纳和概括--北京刘润

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刘 润

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答题经常出现下列一些问题:答案少点,答非所问,似是而非,车轱辘话,更有一些学生根本读不懂文章,答题无从下手。学生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问题,表述不到位。二,语文的知识点不全,不是按知识点回答问题。三,不能按分值、按要求设置答案个数,思路不清晰。四,应用能力有问题,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不能灵活应用。当然还有其它原因,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这里,就重点谈一谈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是做到无障碍阅读的重要方法,是帮助我们阅读、甚至快速阅读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方法,也是对文章信息内容进行整合的方法。这些都是一个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包括个性化阅读,有了这些方法就会做得更好。理所当然,在能力提升的前提下,答题只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它也是准确答题的方法,甚至比答案还准确、还详细、还具体。

一,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讲座中,总有学生说读不懂文章,我就问他们什么是读懂,他们说读懂就是知道在写什么,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就问他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文章中什么样的语句?

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思考。学生发现了

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也就不会出现读不懂的问题了。解决了读不懂的问题,再去解决读不深的问题就简单了,因为知道了文章的主旨,就有了阅读的高度,可以提纲挈领、总揽全局,这是文章阅读的大语境。从主旨入手,就能够帮助我们读得深。下文会有内容涉及解读读得深的问题。

解题举例如下: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问题一:“语言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一些不会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的同学,使用记叙性语言去描述,而不是去议论,其实,答题大多就是在写微型的只有观点的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是能力的基本方面。

那么为什么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内容?

在五大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中,议论和抒情最能直接表达文章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描写、记叙、说明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与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比如借事抒情、借古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如果描写、记叙、说明不围绕议论和抒情展开,文章就是骨肉分离了。比如下面这首诗歌: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诗歌的颈联就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中的“相思”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主旨确定之后,所有的语言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比如“柴荆”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主旨联系起来,就是因为无法找到梅花感到失落,相思无法借梅花表达而对梅花感到失望,所以气恼地把梅花比作“柴荆”,第九题的答案就不会少了这些要点。

明白了这些,回到解题举例上,我们能很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答题,有了总结和概括的方法,有时不需要通读全文,直接就能找到答案,省去很多阅读的时间,这是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是与精读(参考《精准阅读法》)相结合的略读法,也是我发明的“三点跳视法”,这是古代叫“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

“语言奇迹”的含义:莫言把“伤痕文学”用充满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表达出来;(1分)莫言的语言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1分)莫言的叙事语言充满民间智慧;(1分)莫言的叙事风格充满想象力。(1分)。

“语言奇迹”的含义一定是用抽象性、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是议论的方式,不是记叙和描写,更不会是说明,那么中间论证的段落直接PASS,直奔答案而去。一般地,议论性、说明性文章,主旨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每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关键语句。

答案就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地方,或者每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

是答案所在的地方。一般地,这些地方就是文章抒情、议论、总结、概括的语句所在。无论什么文体,找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读懂文章,就能把握着解题的关键点,尤其是对于解答“结合全文的含义类”的题型。这就是跳读,和精准阅读结合起来,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有些同学会问,文章中没有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怎么办?问得好,下面的一些部分会讲到这个问题。 二,利用高频词、高频句进行总结和概括。

什么是高频词、高频句?高频就是高频率,就是反复出现,就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如同歌曲中反复吟唱的副歌部分。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词语一定是重要的,就如同副歌为什么要反复唱,因为最能表达思想和感情,当然反复出现的组词、副词、介词、连词等虚词一般要排除在外。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可能就是规律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我把高频词分为四种:相同的词、相近的词、相反的词、相关的词,那么包涵相同的词、相近的词、相反的词、相关的词的语句就是高频句。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讨论高频词、高频句的问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文眼,下文中,几乎每一段都有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对应的语句,我把这种句子称为对应句,比如:“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妻已睡熟好久了。”每一段的对应句的集合就是高频句,这些高频句是用来照应文章的主旨的,如果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这些语句就是答案所在的点,这是“点对点阅读”的一点对多点的问题,这种对应的高频句直接抒情的是相近的语句,间接抒情的是相关的语句。

找到这样的语句越多,答题点就越多,答案就越准确,如果能采用分类的方法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就会得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会做到深层次的理解。漏答题点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就会从这个角度得到解决。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将进酒》“万古愁”是主旨,与“万古愁”相对应的高频词有:悲、欢、乐、寂寞、乐等,这些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的表达感情色彩的高频词语让诗歌的感情起伏跌宕,变化多端,从而让我们看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内心的汹涌波涛,我们也就能明白李白这个帝室之胄的内心狂躁、狂热,甚至有点疯狂,这是帝王的做派,酒徒的风格。

至于手法方面的欣赏,只要把这些高频词、高频句进行集合、分类,就能很容易看出来了。对于答题来说,高频词、高频句的个数是和答案的个数对应的,高频词、高频句找到的越多,答案就多准确,理解就越深刻。这也是对文章阅读的小语境的运用。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各种各样,要综合利用这些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答题,就是要学会通过阅读,把发散性思维与聚敛性思维相结合。发散是找点,聚拢是答题,就是围绕着题目中的入手点回归

到文本中,找到对应的高频词、高频句。

三,利用词语分类法进行概括。

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词语是这个工程的最基本元素,对最基本元素分类,是系统工程研究和开发的最简洁、最重要的方法。

分类法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的方法,也是研究问题时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的方法。我们做阅读,其实就是一种逻辑利用,也是在研究问题。简单举个例子,比如鲁迅、金庸、郭沫若、冰心四个作者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划分:时代、地域、性别、名字字数的个数、真名和笔名等。

结合语文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角度进行词语的分类阅读,分类概括。

1,利用词色分类概括。

词语从色彩上划分,可以分为包括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代表着作者、或者文章中人物的不同情感,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英雄,曹操是奸雄,孙权是枭雄,感情倾向一目了然。在《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中孙悟空的形象描写有这么一段:

猴王听说,教:“取我披挂来!”就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这巨灵神睁睛观看,真好猴王——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眉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如果我们把诗歌中的褒义的词语“金甲亮堂堂”、“金冠光映映”、“金箍棒”、“挺挺身才”等换成具有中性的象征意义的词语比如“银甲、银冠、白箍棒”——这是替换对比法,孙悟空的形象还有那么高大上了吗?

我们把这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找出来,用不同的符号标识,褒义词是一种符号,贬义词是一种符号,中性词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形成不同的感情线,这就是分类,把这些感情线进行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就呈现出来,文章的主旨也就理解了。这样的文章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明了,感情简单的文章一种词色划分就可以解读了,感情复杂的文章,把所有感情的词语找出来,再按词色划分。比如《水浒传》杨志怒杀牛二一段:

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条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颠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却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汉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文章中牛二形象的描写里带上了作者的感情,“黑凛凛一条大汉”、“半醉”、“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没毛大虫”、“撒泼,行凶,撞闹”等感情色彩明显的贬义词,使牛二显得那样萎缩和邪恶。但是在杨志杀牛二这件事上,杨志实在属于“激情杀人”一类,是切切实实的恐怖分子,依法当诛,但是,作者的对牛二描写的贬义词的使用,让我们觉得牛二就是该杀,而且大快人心。

2,利用词性分类概括。主要是利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具体意义的实词进行分类概括。

一般地,名词代表分类标准和角度,是概括的重要类别,比如诗歌从题材上划分的田园诗、山水诗、军旅诗、爱情诗、送别诗、思乡诗,都是名词;再比如说明事物的角度:特点、性质、作用、意义、色彩、结构、形状、数量等等,也都是名词。手法上,环境描写(风花雪月等)、衣着描写(鞋袜帽裤等)等主要也是利用名词。

一般地,动词代表着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是活动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比如: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主要就是通过动词表现出来的,比如“把、观、斗、笑”等,当然后四句要自己总结出来,也是动词,赏景。

一般地,形容词代表着事物的特点、事件的状况、事理的深度、人物的心情、时间的差异等。

明白了这些词语的特点,反过来思考我们的阅读,也就是练习题从什么样的角度去问,我们就回归到文本去找相对应的词语,对词语归类,然后对比分析,概括总结。

这里举诗歌的例子。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唏。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问题:曹植与曹操的《短歌行》在体现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上使用了什么不同的手法?(6分)

分析如下:首先要注意这个题的入手点是“悲歌慷慨”,就是“悲歌慷慨”是回答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围绕着这个词语组织语言,对应的知识点是手法。

先对词语进行分类。曹植的诗歌里:“微阴、翳阳景、清风、游鱼、渌水、翔鸟、薄天、严霜、白露”,这些词语是名词,是表达环境的名词,所以是通过凄凉环境的渲染,表达作者内心的伤感。曹操的诗歌里:“明月、稀星、乌鹊、树枝”,这些也是名词,也是环境,这里的环境除了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侧重点却是象征的意味。怎么区分,这就得要求学生掌握环境描写表达效果的八个方面的问题: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旨、推动情节、丰富意蕴,具有象征、设置悬念,等等。

这是知识结构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总结好教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的时候有目的、有方针、针对性强,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师运用化简学习法,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方面。

上面只是对名词进行分类,我们还可以对诗歌里面的形容词进行分类。首先使用排除法,不再考虑上面已经提取过名词的语句,以避免答案雷同。曹植的诗歌里:“眇眇、慷慨、凄怆、伤悲”等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容词,是以“慷慨”为中心展开,写出他不愿意让人民承受战争之苦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不是写出什么渴望自己早日回归故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这其实也是对“嘉宾”这个名词的辨析,这是概念辨析法,因为有“嘉宾”在,所以自己就是主人,也就是他不是“客行士、游子”,是在为服徭役的人而伤悲、而慷概。在手法上,借游子之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对百姓生活的同情,与抒情的词语结合起来,是抒情手法的借事抒情。曹操的诗歌里,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性词组有很多,更多的是直抒胸臆的表达,表达了自己渴望人才归附自己,以便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四,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一般把文章前面六个

自然段总结为:鲁迅初到日本的所见所闻,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本文表现的是藤野先生,表现的是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的人,是一个心中只有医学、只有教育、只有学生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主题在文章的对后两个自然段已经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就是这两个自然段的抒情、议论的部分。

那么,他的开头也是为了写出这个人物和主题的,对于作者来说没有直接表现的作用。如果是小说,我们总不能说作者是写自己的吧。所以,我们应该分析为:鲁迅通过侧面描写中国留日学生,实际写的是日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藤野先生的伟大。这样,这一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藤野先生的生活背景。这样总结,鲁迅文章的深度、力度、厚度也就呈现出来了。鲁迅不愧是民族魂,也是中国日本人(中国台湾人、中国香港人等)的民族魂。

叙事性文体比如小说、叙事性散文、新闻等,有时候没有非常明显的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直接找到文章的重要语句来分析和概括就有点难度了。对于这类文体,一些同学读了之后不得要领,有时主要内容都不太清楚,做题更是瞎蒙一气。比如 洗碑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败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确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子,左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烦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

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么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野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

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再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再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者许辉,发表于《芒种》)

[注]①洗碑:刻碑。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这个题目,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让自己干什么,甚至有学生说这是什么破题,这么难,这么怪!如果我们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进行分析和概括,也就读懂了原文,做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利用环境哲学研究问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其次是确定环境层。比如这篇文章,中心是罗永才,环境的第一层是人物:妻子、老石匠、老山民、老山民妻子;环境的第二层是地点:家、外面的世界、山王庄、老石匠家、山里、山顶、老山民家、亡妻的坟前、自家的院子、屋里。环境的第三层是时间:第一声鸡叫、去年这个时节、春、第二

日、第三回、五六天、几天以后、清明前的两天、春夜里。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问题调整中心和环境。

一般地,叙事性文学作品,比如小说,都是利用人物来展示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个精神风貌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分析小说就要从主人公入手,找到与主人公相匹配的人物、地点、时间,也就是知道了小说写了什么样的事情、情节、内容,这些事情、情节、内容是展示人物性格、文章主旨的重点所在。

《洗碑》的主人公是罗永才,明白了这一点,老石匠、老山民就是配角,是对象的对象,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罗永才的。那么,我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把握就有了最主要的依据,答题也就有了入手点,我们就可以从“意蕴丰富”或者“平常人的平常事”两个方面任选其一了。

时间上,《洗碑》的跨度是清明节前的十几天,见文章划实线的词语(划虚线的是地点)。这十几天里,罗永才一心要干的事情就是为亡妻刻碑,也就是洗碑。为什么他那么上心,那么费劲地跑了很多次,其实就是为了用石碑表达对妻子的怀念,当石碑刻好之后、他看到石碑“清白厚实、幽深远澈”(形容词)也就放心了,因为老石匠雕刻的石碑正好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深情,也就是说,他额感情有了寄托、有了皈依,所以结尾初就不再那么悲伤了。另外,在时间节点上,老山民的出现也是对他情感的一个洗礼,让他看到了老山民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和自己是一样的,所以见了老山民之后,“感觉

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罗永才的性格是这样的,那么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也就是罗永才是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忠于爱情的人。这是阅读时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结合,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个题目考察的就是阅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结合,在能力等级上是F级,也不能怪学生不理解、不会做。

为什么要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来分析,因为叙事类文本中,时间、地点、人物是三大要素,能够体现文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以及时代特征、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等。而且,一般文章,时间、地点、人物都会有所改变,正是这些动态的变化,才让文学的艺术得到彰显。

有时候,如果你不明白作者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可能和作者写作的意图相背离,比如: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思考:这首诗歌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利用语段中的关键词,对语段分析和概括。

根据关键词在试题中的位置不同,我把关键词分为题目中的关键词、答案中的关键词,以及语段中的关键词,在这个语段里,我只阐

述语段中的关键词以及作用。

在对应试题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也能找到对应的段落,但是,却不知道对应语段中的那些词语和句子才是自己的答案。一些老师对答案的时候总是说你的点不对,却不去给学生讲怎么不对,怎么才对,这让学生明白了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方法才是正能量,对点才是硬道理,所谓授人予鱼不若授人予渔。

一般地,一个语段就是有句群组成的,句群内都会有核心句子。这个核心句子往往有一些提示的词语,我把它们称为关键词,它是找到句群中核心语句或者试题对应语句的关键词语。我把这些关键词语分为关联词、总结词、表意词、过渡词。

④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他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汨汨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纸上思量》

2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师抚琴?请简要作答。(4 分)

答案解析:题干在问描写琴师抚琴的原因,而文章重点写到是书

法家挥毫泼墨,所问内容并 不是全文重点描述对象,所以此处琴师抚琴的描述则是通过衬托这种表现手法的使用,来重点突出作者对书法创作的描述。且古琴更是与书法同为古雅艺术,具有同类型特征。

答案要点: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写字有相似点,都能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琴师抚琴和书法家写字有相同点,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师抚琴和书法家写字不同点是,琴声随风而逝,而书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雅集的印迹。

答案是怎么来的?看看答案在文章的位置,以及那些位置的句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答案的句子中有总结词“相似、都”,以及关联词“而、却”。这是找到答案的关键点,是对应答案的关键词。

下面进行逐个分析:

关联词。在班主任讲班级问题是,往往先把同学们表扬一通,话锋一转,说:“但是,咱们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这个但是就表明,他的意思发生的变化,是重点强调的部分。关联词一般是配对使用,而重要的语句一般是后一个词语引导的,比如: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如果„„就„„、不是„„而是„„,等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或者„„或者„„、有的„„有的„„,造句如下:“班里的同学们都在学习,有的学数学,有的学英语文。”“班里的同学们都在学习”是句群的重点,后面只是举例。如果在在这个句子的后面再加入一句:“但是,就是没有人学语文。”表达的重点不言自明。

总结词。

总结词是引导对文章的内容总结和概括的词语,比如总之、总而言之、总的说来、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大多是插入语;还有一些放在句子中间的词语:其实是、都是、相同、相似、相反、相关、如同等等,看到这些词,一般就可以直接判断代表这些词语引导的句子抽象

性的句子就是文章语段中的重要语句,是本段中心思想所在的地方。

表意词。

表意词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意向的标志性词语,如:认为、觉得、发现、感受,以及揭示、表现、表达、昭示、告诉等等,这些词语引导的往往是总结和概括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就是语段或者文章的主旨所在。

过渡词。

过渡词是表示语句内容或表达方式转换的词语,如:接着、其次、下一个、另外、再者、从另一个方面、等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等等,以及还、又等等类似的连词也表示过度;另外还有表示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再者就是表达方式变换的词语,如上面是写: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培养和爱护。接着语气一转写道:记得有一次,„„“这个记得有一次”就是一个过渡词。

找到这些过渡词就是找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题就容易答满分了。

举例如下: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

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 (4分)

参考答案:优秀的文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

看看答案所在的位置,我们很容易就能判定关键词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优秀的文献综述”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对应的位置首次出现在③自然段中,而且上文没有与它相同的高频词,所以,我们可以认定答案是从③自然段开始的。③自然段的第一句就是一个设问句,设问句是表示强调的,而且强调的是回答的句子,那么“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这句话中有一个“其实就是”,这是一个总结词,而这句话还是一句概括的话,又位于语段的开始,那么,这个语段的重要语句就是:

“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第一个答题点就确定了。

接着,我们看④自然段。④自然段也是一个设问句,利用对③自然段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强调的是:“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这和题目中“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的关键词不一致,所以我们就指导这不是答案,我们向下找,看到文段有三个表示过渡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判定这段是从三个方面分析“文献综述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强调的是“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和题目中的关键词不一致,“其次”强调的是“驾驭文献”的能力,“最后”强调的是文献综述性文章需要“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分类总结法,我们可以看出,前面两个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后面强调的是“文献综述性文章的重要性”,这和“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的词语构成高频词,所以“文献综述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分析的第三点也是一个答案。

⑤自然段谈的是间接引用的问题,是对“文献综述”怎么利用的问题,是“优秀的文献综述”的大概念,结合②自然段中“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的间接引用“两个好处”,也就是说“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上的文章有两个好处:一是“论述紧凑有力”,而是“有效节省篇幅”。我们可以推测出,有两大好处的“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上的综述”也可以说是“优秀的文献综述”中的间接引用可以让我们的文献综述文章显得论述紧凑有力,有效节省篇幅,这也应该是答案之一,但是

答案没有这个。不知道出题人怎么想的?!

⑥自然段论述的是“规范的文献综述”的需要问题,一个“也”字告诉我们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学者的态度;二,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这样可以做到“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这和“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又构成高频词,所以这也是答案。

⑦最后一句中有一个表意词“可以说”,那么这一段的论点就是“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也就是可以总结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让论文成功一半的价值。这应该是最后一个答案,但是,也没有这个答案。

其实,文章的分析就是咬文嚼字,是一个需要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工作。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在培养学生,可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和老师没有把练习和考试当作培养自己能力的机会,只是把练习和考试当作一个折磨自己的项目,这就是不能把学习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那么练习和考试真的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下十个方面的好处:

1,巩固学习的知识,对掌握知识程度检测。

2,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已经占有的文本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找到能够解决答案的条件、思路和方法。

4,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自己的情商。智力难以提升,但是情商可以改变,而情商在后天中比智商更重要。

5,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变凌乱的信息为有用信息。

6,构建知识结构,让自己的知识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力场性、自育性。

7,激活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路开阔,散得开,收得拢。就是所谓的打开思路思考,集中目标做事。

8,提升自己的思考品质,让思维有目的性,针对性,而不是胡思乱想,毫无用途。

9,挖掘潜能,让自己的可能性得到释放,创新发展,完善自己。 10,找到改变自己地位、命运的途径,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自我的、自尊的、自主的、自由的生命个体。

同学们做到了这十点,才是真正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老师们,我们让学生做到了吗?

六,利用意蕴丰富、哲理深刻的语

七,利用感情变换的词语

八,利用比喻义、象征义。

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刘 润

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答题经常出现下列一些问题:答案少点,答非所问,似是而非,车轱辘话,更有一些学生根本读不懂文章,答题无从下手。学生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问题,表述不到位。二,语文的知识点不全,不是按知识点回答问题。三,不能按分值、按要求设置答案个数,思路不清晰。四,应用能力有问题,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不能灵活应用。当然还有其它原因,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这里,就重点谈一谈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

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是做到无障碍阅读的重要方法,是帮助我们阅读、甚至快速阅读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方法,也是对文章信息内容进行整合的方法。这些都是一个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包括个性化阅读,有了这些方法就会做得更好。理所当然,在能力提升的前提下,答题只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它也是准确答题的方法,甚至比答案还准确、还详细、还具体。

一,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讲座中,总有学生说读不懂文章,我就问他们什么是读懂,他们说读懂就是知道在写什么,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就问他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文章中什么样的语句?

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思考。学生发现了

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也就不会出现读不懂的问题了。解决了读不懂的问题,再去解决读不深的问题就简单了,因为知道了文章的主旨,就有了阅读的高度,可以提纲挈领、总揽全局,这是文章阅读的大语境。从主旨入手,就能够帮助我们读得深。下文会有内容涉及解读读得深的问题。

解题举例如下: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问题一:“语言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一些不会利用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的同学,使用记叙性语言去描述,而不是去议论,其实,答题大多就是在写微型的只有观点的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是能力的基本方面。

那么为什么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内容?

在五大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中,议论和抒情最能直接表达文章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描写、记叙、说明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与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比如借事抒情、借古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如果描写、记叙、说明不围绕议论和抒情展开,文章就是骨肉分离了。比如下面这首诗歌: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诗歌的颈联就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中的“相思”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主旨确定之后,所有的语言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比如“柴荆”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主旨联系起来,就是因为无法找到梅花感到失落,相思无法借梅花表达而对梅花感到失望,所以气恼地把梅花比作“柴荆”,第九题的答案就不会少了这些要点。

明白了这些,回到解题举例上,我们能很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答题,有了总结和概括的方法,有时不需要通读全文,直接就能找到答案,省去很多阅读的时间,这是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是与精读(参考《精准阅读法》)相结合的略读法,也是我发明的“三点跳视法”,这是古代叫“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

“语言奇迹”的含义:莫言把“伤痕文学”用充满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表达出来;(1分)莫言的语言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1分)莫言的叙事语言充满民间智慧;(1分)莫言的叙事风格充满想象力。(1分)。

“语言奇迹”的含义一定是用抽象性、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是议论的方式,不是记叙和描写,更不会是说明,那么中间论证的段落直接PASS,直奔答案而去。一般地,议论性、说明性文章,主旨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每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是文章的关键语句。

答案就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地方,或者每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

是答案所在的地方。一般地,这些地方就是文章抒情、议论、总结、概括的语句所在。无论什么文体,找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读懂文章,就能把握着解题的关键点,尤其是对于解答“结合全文的含义类”的题型。这就是跳读,和精准阅读结合起来,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有些同学会问,文章中没有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怎么办?问得好,下面的一些部分会讲到这个问题。 二,利用高频词、高频句进行总结和概括。

什么是高频词、高频句?高频就是高频率,就是反复出现,就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如同歌曲中反复吟唱的副歌部分。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词语一定是重要的,就如同副歌为什么要反复唱,因为最能表达思想和感情,当然反复出现的组词、副词、介词、连词等虚词一般要排除在外。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可能就是规律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我把高频词分为四种:相同的词、相近的词、相反的词、相关的词,那么包涵相同的词、相近的词、相反的词、相关的词的语句就是高频句。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讨论高频词、高频句的问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文眼,下文中,几乎每一段都有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对应的语句,我把这种句子称为对应句,比如:“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妻已睡熟好久了。”每一段的对应句的集合就是高频句,这些高频句是用来照应文章的主旨的,如果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这些语句就是答案所在的点,这是“点对点阅读”的一点对多点的问题,这种对应的高频句直接抒情的是相近的语句,间接抒情的是相关的语句。

找到这样的语句越多,答题点就越多,答案就越准确,如果能采用分类的方法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就会得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会做到深层次的理解。漏答题点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就会从这个角度得到解决。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将进酒》“万古愁”是主旨,与“万古愁”相对应的高频词有:悲、欢、乐、寂寞、乐等,这些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的表达感情色彩的高频词语让诗歌的感情起伏跌宕,变化多端,从而让我们看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内心的汹涌波涛,我们也就能明白李白这个帝室之胄的内心狂躁、狂热,甚至有点疯狂,这是帝王的做派,酒徒的风格。

至于手法方面的欣赏,只要把这些高频词、高频句进行集合、分类,就能很容易看出来了。对于答题来说,高频词、高频句的个数是和答案的个数对应的,高频词、高频句找到的越多,答案就多准确,理解就越深刻。这也是对文章阅读的小语境的运用。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各种各样,要综合利用这些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答题,就是要学会通过阅读,把发散性思维与聚敛性思维相结合。发散是找点,聚拢是答题,就是围绕着题目中的入手点回归

到文本中,找到对应的高频词、高频句。

三,利用词语分类法进行概括。

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词语是这个工程的最基本元素,对最基本元素分类,是系统工程研究和开发的最简洁、最重要的方法。

分类法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的方法,也是研究问题时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的方法。我们做阅读,其实就是一种逻辑利用,也是在研究问题。简单举个例子,比如鲁迅、金庸、郭沫若、冰心四个作者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划分:时代、地域、性别、名字字数的个数、真名和笔名等。

结合语文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角度进行词语的分类阅读,分类概括。

1,利用词色分类概括。

词语从色彩上划分,可以分为包括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代表着作者、或者文章中人物的不同情感,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英雄,曹操是奸雄,孙权是枭雄,感情倾向一目了然。在《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中孙悟空的形象描写有这么一段:

猴王听说,教:“取我披挂来!”就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这巨灵神睁睛观看,真好猴王——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眉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如果我们把诗歌中的褒义的词语“金甲亮堂堂”、“金冠光映映”、“金箍棒”、“挺挺身才”等换成具有中性的象征意义的词语比如“银甲、银冠、白箍棒”——这是替换对比法,孙悟空的形象还有那么高大上了吗?

我们把这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找出来,用不同的符号标识,褒义词是一种符号,贬义词是一种符号,中性词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形成不同的感情线,这就是分类,把这些感情线进行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就呈现出来,文章的主旨也就理解了。这样的文章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明了,感情简单的文章一种词色划分就可以解读了,感情复杂的文章,把所有感情的词语找出来,再按词色划分。比如《水浒传》杨志怒杀牛二一段:

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条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颠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却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汉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文章中牛二形象的描写里带上了作者的感情,“黑凛凛一条大汉”、“半醉”、“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没毛大虫”、“撒泼,行凶,撞闹”等感情色彩明显的贬义词,使牛二显得那样萎缩和邪恶。但是在杨志杀牛二这件事上,杨志实在属于“激情杀人”一类,是切切实实的恐怖分子,依法当诛,但是,作者的对牛二描写的贬义词的使用,让我们觉得牛二就是该杀,而且大快人心。

2,利用词性分类概括。主要是利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具体意义的实词进行分类概括。

一般地,名词代表分类标准和角度,是概括的重要类别,比如诗歌从题材上划分的田园诗、山水诗、军旅诗、爱情诗、送别诗、思乡诗,都是名词;再比如说明事物的角度:特点、性质、作用、意义、色彩、结构、形状、数量等等,也都是名词。手法上,环境描写(风花雪月等)、衣着描写(鞋袜帽裤等)等主要也是利用名词。

一般地,动词代表着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是活动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比如: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主要就是通过动词表现出来的,比如“把、观、斗、笑”等,当然后四句要自己总结出来,也是动词,赏景。

一般地,形容词代表着事物的特点、事件的状况、事理的深度、人物的心情、时间的差异等。

明白了这些词语的特点,反过来思考我们的阅读,也就是练习题从什么样的角度去问,我们就回归到文本去找相对应的词语,对词语归类,然后对比分析,概括总结。

这里举诗歌的例子。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唏。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问题:曹植与曹操的《短歌行》在体现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上使用了什么不同的手法?(6分)

分析如下:首先要注意这个题的入手点是“悲歌慷慨”,就是“悲歌慷慨”是回答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围绕着这个词语组织语言,对应的知识点是手法。

先对词语进行分类。曹植的诗歌里:“微阴、翳阳景、清风、游鱼、渌水、翔鸟、薄天、严霜、白露”,这些词语是名词,是表达环境的名词,所以是通过凄凉环境的渲染,表达作者内心的伤感。曹操的诗歌里:“明月、稀星、乌鹊、树枝”,这些也是名词,也是环境,这里的环境除了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侧重点却是象征的意味。怎么区分,这就得要求学生掌握环境描写表达效果的八个方面的问题: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旨、推动情节、丰富意蕴,具有象征、设置悬念,等等。

这是知识结构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总结好教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的时候有目的、有方针、针对性强,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师运用化简学习法,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方面。

上面只是对名词进行分类,我们还可以对诗歌里面的形容词进行分类。首先使用排除法,不再考虑上面已经提取过名词的语句,以避免答案雷同。曹植的诗歌里:“眇眇、慷慨、凄怆、伤悲”等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容词,是以“慷慨”为中心展开,写出他不愿意让人民承受战争之苦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不是写出什么渴望自己早日回归故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这其实也是对“嘉宾”这个名词的辨析,这是概念辨析法,因为有“嘉宾”在,所以自己就是主人,也就是他不是“客行士、游子”,是在为服徭役的人而伤悲、而慷概。在手法上,借游子之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对百姓生活的同情,与抒情的词语结合起来,是抒情手法的借事抒情。曹操的诗歌里,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性词组有很多,更多的是直抒胸臆的表达,表达了自己渴望人才归附自己,以便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四,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一般把文章前面六个

自然段总结为:鲁迅初到日本的所见所闻,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本文表现的是藤野先生,表现的是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的人,是一个心中只有医学、只有教育、只有学生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主题在文章的对后两个自然段已经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就是这两个自然段的抒情、议论的部分。

那么,他的开头也是为了写出这个人物和主题的,对于作者来说没有直接表现的作用。如果是小说,我们总不能说作者是写自己的吧。所以,我们应该分析为:鲁迅通过侧面描写中国留日学生,实际写的是日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藤野先生的伟大。这样,这一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藤野先生的生活背景。这样总结,鲁迅文章的深度、力度、厚度也就呈现出来了。鲁迅不愧是民族魂,也是中国日本人(中国台湾人、中国香港人等)的民族魂。

叙事性文体比如小说、叙事性散文、新闻等,有时候没有非常明显的抒情性、议论性、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直接找到文章的重要语句来分析和概括就有点难度了。对于这类文体,一些同学读了之后不得要领,有时主要内容都不太清楚,做题更是瞎蒙一气。比如 洗碑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败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确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子,左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烦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

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么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野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

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再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再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者许辉,发表于《芒种》)

[注]①洗碑:刻碑。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这个题目,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让自己干什么,甚至有学生说这是什么破题,这么难,这么怪!如果我们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进行分析和概括,也就读懂了原文,做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利用环境哲学研究问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其次是确定环境层。比如这篇文章,中心是罗永才,环境的第一层是人物:妻子、老石匠、老山民、老山民妻子;环境的第二层是地点:家、外面的世界、山王庄、老石匠家、山里、山顶、老山民家、亡妻的坟前、自家的院子、屋里。环境的第三层是时间:第一声鸡叫、去年这个时节、春、第二

日、第三回、五六天、几天以后、清明前的两天、春夜里。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问题调整中心和环境。

一般地,叙事性文学作品,比如小说,都是利用人物来展示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个精神风貌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分析小说就要从主人公入手,找到与主人公相匹配的人物、地点、时间,也就是知道了小说写了什么样的事情、情节、内容,这些事情、情节、内容是展示人物性格、文章主旨的重点所在。

《洗碑》的主人公是罗永才,明白了这一点,老石匠、老山民就是配角,是对象的对象,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罗永才的。那么,我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把握就有了最主要的依据,答题也就有了入手点,我们就可以从“意蕴丰富”或者“平常人的平常事”两个方面任选其一了。

时间上,《洗碑》的跨度是清明节前的十几天,见文章划实线的词语(划虚线的是地点)。这十几天里,罗永才一心要干的事情就是为亡妻刻碑,也就是洗碑。为什么他那么上心,那么费劲地跑了很多次,其实就是为了用石碑表达对妻子的怀念,当石碑刻好之后、他看到石碑“清白厚实、幽深远澈”(形容词)也就放心了,因为老石匠雕刻的石碑正好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深情,也就是说,他额感情有了寄托、有了皈依,所以结尾初就不再那么悲伤了。另外,在时间节点上,老山民的出现也是对他情感的一个洗礼,让他看到了老山民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和自己是一样的,所以见了老山民之后,“感觉

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罗永才的性格是这样的,那么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也就是罗永才是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忠于爱情的人。这是阅读时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结合,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个题目考察的就是阅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结合,在能力等级上是F级,也不能怪学生不理解、不会做。

为什么要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的转换来分析,因为叙事类文本中,时间、地点、人物是三大要素,能够体现文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以及时代特征、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等。而且,一般文章,时间、地点、人物都会有所改变,正是这些动态的变化,才让文学的艺术得到彰显。

有时候,如果你不明白作者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可能和作者写作的意图相背离,比如: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思考:这首诗歌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利用语段中的关键词,对语段分析和概括。

根据关键词在试题中的位置不同,我把关键词分为题目中的关键词、答案中的关键词,以及语段中的关键词,在这个语段里,我只阐

述语段中的关键词以及作用。

在对应试题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也能找到对应的段落,但是,却不知道对应语段中的那些词语和句子才是自己的答案。一些老师对答案的时候总是说你的点不对,却不去给学生讲怎么不对,怎么才对,这让学生明白了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方法才是正能量,对点才是硬道理,所谓授人予鱼不若授人予渔。

一般地,一个语段就是有句群组成的,句群内都会有核心句子。这个核心句子往往有一些提示的词语,我把它们称为关键词,它是找到句群中核心语句或者试题对应语句的关键词语。我把这些关键词语分为关联词、总结词、表意词、过渡词。

④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他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汨汨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纸上思量》

2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师抚琴?请简要作答。(4 分)

答案解析:题干在问描写琴师抚琴的原因,而文章重点写到是书

法家挥毫泼墨,所问内容并 不是全文重点描述对象,所以此处琴师抚琴的描述则是通过衬托这种表现手法的使用,来重点突出作者对书法创作的描述。且古琴更是与书法同为古雅艺术,具有同类型特征。

答案要点: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写字有相似点,都能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琴师抚琴和书法家写字有相同点,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师抚琴和书法家写字不同点是,琴声随风而逝,而书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雅集的印迹。

答案是怎么来的?看看答案在文章的位置,以及那些位置的句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答案的句子中有总结词“相似、都”,以及关联词“而、却”。这是找到答案的关键点,是对应答案的关键词。

下面进行逐个分析:

关联词。在班主任讲班级问题是,往往先把同学们表扬一通,话锋一转,说:“但是,咱们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这个但是就表明,他的意思发生的变化,是重点强调的部分。关联词一般是配对使用,而重要的语句一般是后一个词语引导的,比如: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如果„„就„„、不是„„而是„„,等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或者„„或者„„、有的„„有的„„,造句如下:“班里的同学们都在学习,有的学数学,有的学英语文。”“班里的同学们都在学习”是句群的重点,后面只是举例。如果在在这个句子的后面再加入一句:“但是,就是没有人学语文。”表达的重点不言自明。

总结词。

总结词是引导对文章的内容总结和概括的词语,比如总之、总而言之、总的说来、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大多是插入语;还有一些放在句子中间的词语:其实是、都是、相同、相似、相反、相关、如同等等,看到这些词,一般就可以直接判断代表这些词语引导的句子抽象

性的句子就是文章语段中的重要语句,是本段中心思想所在的地方。

表意词。

表意词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意向的标志性词语,如:认为、觉得、发现、感受,以及揭示、表现、表达、昭示、告诉等等,这些词语引导的往往是总结和概括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就是语段或者文章的主旨所在。

过渡词。

过渡词是表示语句内容或表达方式转换的词语,如:接着、其次、下一个、另外、再者、从另一个方面、等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等等,以及还、又等等类似的连词也表示过度;另外还有表示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再者就是表达方式变换的词语,如上面是写: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培养和爱护。接着语气一转写道:记得有一次,„„“这个记得有一次”就是一个过渡词。

找到这些过渡词就是找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题就容易答满分了。

举例如下: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

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 (4分)

参考答案:优秀的文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

看看答案所在的位置,我们很容易就能判定关键词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优秀的文献综述”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对应的位置首次出现在③自然段中,而且上文没有与它相同的高频词,所以,我们可以认定答案是从③自然段开始的。③自然段的第一句就是一个设问句,设问句是表示强调的,而且强调的是回答的句子,那么“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这句话中有一个“其实就是”,这是一个总结词,而这句话还是一句概括的话,又位于语段的开始,那么,这个语段的重要语句就是:

“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第一个答题点就确定了。

接着,我们看④自然段。④自然段也是一个设问句,利用对③自然段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强调的是:“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这和题目中“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的关键词不一致,所以我们就指导这不是答案,我们向下找,看到文段有三个表示过渡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判定这段是从三个方面分析“文献综述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强调的是“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和题目中的关键词不一致,“其次”强调的是“驾驭文献”的能力,“最后”强调的是文献综述性文章需要“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分类总结法,我们可以看出,前面两个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后面强调的是“文献综述性文章的重要性”,这和“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的词语构成高频词,所以“文献综述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分析的第三点也是一个答案。

⑤自然段谈的是间接引用的问题,是对“文献综述”怎么利用的问题,是“优秀的文献综述”的大概念,结合②自然段中“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的间接引用“两个好处”,也就是说“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上的文章有两个好处:一是“论述紧凑有力”,而是“有效节省篇幅”。我们可以推测出,有两大好处的“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上的综述”也可以说是“优秀的文献综述”中的间接引用可以让我们的文献综述文章显得论述紧凑有力,有效节省篇幅,这也应该是答案之一,但是

答案没有这个。不知道出题人怎么想的?!

⑥自然段论述的是“规范的文献综述”的需要问题,一个“也”字告诉我们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学者的态度;二,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这样可以做到“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这和“优秀的文献综述价值”又构成高频词,所以这也是答案。

⑦最后一句中有一个表意词“可以说”,那么这一段的论点就是“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也就是可以总结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让论文成功一半的价值。这应该是最后一个答案,但是,也没有这个答案。

其实,文章的分析就是咬文嚼字,是一个需要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工作。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在培养学生,可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和老师没有把练习和考试当作培养自己能力的机会,只是把练习和考试当作一个折磨自己的项目,这就是不能把学习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那么练习和考试真的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下十个方面的好处:

1,巩固学习的知识,对掌握知识程度检测。

2,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已经占有的文本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找到能够解决答案的条件、思路和方法。

4,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自己的情商。智力难以提升,但是情商可以改变,而情商在后天中比智商更重要。

5,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变凌乱的信息为有用信息。

6,构建知识结构,让自己的知识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力场性、自育性。

7,激活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路开阔,散得开,收得拢。就是所谓的打开思路思考,集中目标做事。

8,提升自己的思考品质,让思维有目的性,针对性,而不是胡思乱想,毫无用途。

9,挖掘潜能,让自己的可能性得到释放,创新发展,完善自己。 10,找到改变自己地位、命运的途径,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自我的、自尊的、自主的、自由的生命个体。

同学们做到了这十点,才是真正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老师们,我们让学生做到了吗?

六,利用意蕴丰富、哲理深刻的语

七,利用感情变换的词语

八,利用比喻义、象征义。


相关内容

  • 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说课稿
  •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说课稿 08历史3班 2008084309 黄志莲 各位老师评委: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 ...

  •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莫 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和断句.分别测试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 ...

  • 说明文记叙文知识点讲解
  • 专题十二 说明性文章阅读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 ...

  • 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
  • 申论技巧 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 忠于材料.紧扣题意是申论作答的基本立足点.因此,申论文章写作一定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确立论点. 申论文章写作要围绕问题展开.既要判断问题性质,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从而提出对策.不同的作答要素.同一要素的不同侧面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材料中可供使用和提取的 ...

  •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
  •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 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段落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提高这种能力,重要的是多读多 练增强语感,并辅之于行之有效的方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段眼".段眼就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或能涵盖大意的一句话.段眼作为一段 的中心句,该段中其他句子的表达都围绕此句展开 ...

  •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考研如何准备最好
  •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考研如何准备最好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 ...

  • 备战期中考资料: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你一定需要!
  • 备战期中考资料: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16年备战期中考之万能答题模板,这是好多同学在后台留言要的东西,今天就给你们要的东西,助你轻松搞定期中! 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 ...

  • 法理学的定义视角分析
  • 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L. 3 1M ar. 2001 法理学的定义视角分析 王茂庆 (山东科技大学人文系, ...

  • 文化生活第四课教案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人教网期刊 出版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期刊>>试教通讯>>思想政治>>普通高中2005/3-4合刊(总第6-7期)思想政治专辑(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北京市 ...

  • 高考历史答题总结
  •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