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隔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单侧壁导坑法(CD)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项目经理部

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某隧道出口左右线原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由于围岩收敛、沉降较大,现根据指挥部第一项目办、监理办及隧道组咨询文件【2012】第A07号文件指示,某隧道出口V级围岩浅埋冻土段,左线从K305+560及右线YK305+471向小里程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开挖严格遵循“禁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闭合、勤测量、衬砌紧跟”的施工原则。 一、 工程概况

某隧道出口段左幅起讫里程K303+500~K305+635,全长2135米,右幅起讫里程YK303+500~YK305+550,全长2050米。其中左幅隧道进洞段225m,右幅隧道进洞段195m,属于Ⅴ级围岩浅埋冻土段,该段隧道多年冻土上限2.8m,下限18m。该段隧道围岩为F2断层破碎带,宽约40米左右,属压扭性断裂,组成物质为断层角砾岩及碎裂岩,受断层构造作用强烈,岩层糜棱化、泥化现象严重,岩体呈碎块及碎粒状,软化及蚀变现象严重,岩芯为碎粒状。断层中多年冻结层下裂隙水一般发育,隧道位于多年冻土层,沿节理裂隙充填有少量的冰晶,岩体稳定性很差。该浅埋段经现场查勘,左右幅隧道进洞段为冲刷堆积山体,不仅处于冲沟段,且偏压现象严重。冲沟处外露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呈松散状,且沟内常年流水。

从洞内围岩情况来看,遇水即软化,遇空气易风化,承载力大幅降低,

围岩自稳能力极差。 二、 总体思路

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施工开挖前应做好超前支护,减少一次开挖面积,优化结构受力状况,单侧导洞完成初期支护后,继续向前开挖,进行下一循环,先行导洞掌子面与另一侧导洞掌子面间距不宜小于1~2倍洞室跨度(13-26米),从而尽可能减少两侧壁导坑之间的相互影响。单侧壁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开挖时上台阶必须完成初期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或监控变形较大时,采用中部加临时支撑或CRD法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应及时可靠,仰拱和一衬及时跟进施工,二次衬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 三、 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及步骤

洞身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洞身开挖施工步序如下:

(1)先行导坑I部超前支护:开挖前先进行超前支护,打入Φ42的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双排打入,角度分别为15°,30°,每根导管长4米,环向间距40cm,纵向排距250cm(图1、图2)。

图1.超前支护布臵图

图2.超前纵向布臵图

(2)先行导坑I部支护:根据围岩情况和青共玉路建指【2012】74号文件、隧道咨询组【2012】第A07号文件、隧道咨询组【2012】第B11号文件,采用锚杆,喷射砼,钢拱架支护,可利用小开挖台车或者汽车后箱平台架钻锚杆眼。初喷砼3-4cm,再架设钢拱架,纵向间距按50cm布臵。为保证施工安全,中壁墙采用I22工字钢需作临时支护,喷C30早强混凝土(图3)。

图3.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步序图

(3)另一侧开挖、支护:右侧导洞在左侧先行导洞超前13-26m后进行,进行右侧导洞导坑开挖、支护方式与左侧导洞相似,作中壁临时支护,稳定围岩。

(4)导坑下台阶的开挖支护:下导坑开挖时接工字钢必须连接牢固,保证垂直度,严禁前后里程倾斜。中侧壁工字钢的安装也要严格要求钢板的连接及垂直度。

(5)中壁拆除及仰拱施工:在CD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据以往经验,侧壁拆除时间应在全断面成环后,各部位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如果沉降收敛一直在变化,那么在初支侵限一衬前(预留沉降30cm),应及时浇注一衬。

(6)仰拱及一衬浇注

在仰拱和仰拱回填完成后,一衬及时跟进,一衬与仰拱的距离不宜超过20m,根据测量结果适时施作二衬,施作二衬前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水层和其他排水设施,同时做好各种预埋管件及预留洞室的安装和检查,防止错埋,漏埋。

单侧壁法开挖施工步骤

2、工艺流程图

图4.工艺流程图

3、侧壁与中壁墙支护联结工艺

侧墙钢拱架与中壁墙钢拱架联结成整体,拱部压力和侧向压力太大仍可能发生坍塌。因此需要在此处加强处理,如图3所示在中间钢拱架连接处设深孔锚杆4根,锚杆长度4米,锚杆外露部与钢拱架焊接牢固,然后喷砼封闭。中隔壁工字钢与主洞工字钢连接采用200*260*14的钢板对接,对接后螺母连接,连接部位用焊接加强(图5、图6)

图5.连接钢板图

图6.工字钢连接图

四、 围岩支护参数具体数值

围岩其他具体支护参数及工字钢连接加工按照某隧道出口施工图纸Ⅵ级围岩浅埋冻土段衬砌结构设计图。中壁支撑工字钢由原来的I18改为I22(图7),半径为1643cm,过隧道中心线。锁脚锚杆改为锁脚锚管(Φ42导管)数量一边8根及长度4m(上导坑锁脚6根,下导坑锁脚2根),挂网采用双层网片,深孔锚杆4根,锚杆长度4米。

图7.单侧壁中隔墙工字钢图示

五、 一次衬砌及二衬的浇注

一次衬砌浇注要及时,防止初期支护侵限,一衬加入单层钢筋网片,增强衬砌强度。原设计纵向φ160PE波纹管改为3根φ50的波纹管,衬砌断面结构图示见(图8)。

图8.初支及衬砌结构图 六、 工程质量控制

1、单侧壁导坑施工应注重隧道施工工艺,同时以下几点也要注意:

(1)双导洞开挖时,后行洞靠先行洞侧的围岩实际上是处于悬空状

态,这部分围岩经开挖已扰动过一次,如果后行洞的施工方法不当,可能对围岩造成严重二次扰动,并导致先行洞洞壁破坏。为此应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及时跟进,并结合具体隧道围岩情况,认真分析,精心施工。

(2)严禁在同一个里程同时开挖左右导洞。

(3)控制隧道超欠挖,由于拱顶分两次开挖,很容易造成超欠挖,

为此要提高测量精度,为快速衬砌提供条件。

(4)现场严格执行支护参数,每一步工序尽可能留有影像资料,领工员,技术员,工班长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成立该隧道CD法施工领导小组

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质量工作

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切实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组长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主要组织实施CD施工,制定落

实质量和技术保证措施。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和质量管理部门汇报施工情况。

副组长职责:项目总工具体编制该隧道的CD法方案并组织落实,对

施工过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并作好监控量测,及时处理现场险情。现场负责人主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做,并做

好现场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工程部职责:具体组织实施CD法方案的落实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指

导,负责技术交底的制定和现场监控量测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上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培训工作。

安质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应对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及

时处理。

其他部室:负责落实物资供应及相关配套工作。

施工队: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交底,严格按照换拱方案及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必须听从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指导。

图9.隧道CD法施工领导组织机构图

七、 安全措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和监督检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安全

操作规程,做到一工程一措施;坚持每班班前安全会,每周一天安全活动日。

3、洞内施工,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4、钻眼前,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灯光照明是否良好,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的岩石,如有松动的岩石及时支护或清除;检查加固操作平台,确保钻眼平台不变形不垮塌。

5、使用支架的风枪钻眼时,确保将支架安臵稳妥。站在碴堆上钻眼

时,注意石碴的稳定,防止操作中滑塌伤人。

6、进洞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电工和电钻工穿绝缘鞋

和戴绝缘手套。

7、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

8、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必须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并符合

下列要求: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与运碴车之间不准有人;为确保运碴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

9、洞口、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臵“缓行”标志,必要时

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10、严禁将支撑放在虚碴或软弱的岩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底面加设垫

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11、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

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采取及时加强临时支护措施。

12、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臵的测点定期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

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施工。

13、喷射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

班,并作好记录。

14、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

15、衬砌台车下的净空确保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

志。

16、施工时,指派专人负责各种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范围,监督、检查,杜绝伤人事故的发生。

17、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按“一机一闸一漏保”防护。

18、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 应急措施

1、成立应急小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成立安全应急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2、项目部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办公室主任手机:xxxx

项目经理张靖雄:xxxx 项目书记xxxx:xxxx

总工程师xxxx:xxxx xxxx副经理:xxxx

xxxx副经理: xxxx xxxx副经理:xxxx

xxxx安质部长:xxxx xxxx全工程部长:xxxx 医疗室医生: xxxx

3、局部塌方、虚渣、高空坠物伤人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为了保证生产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地施工人员在遇到人员伤

害等紧急情况时,能正确的实施应急与响应,特制定本应急求援预案。

(2)救援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整体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的总协调。

领导小组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救援工作人员组织动员,当事人、救援人员和员工思

想情绪,救援物资的供给保障。

领导小组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组织救援工作,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调查事故

原因、协助领导和上级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

质量安保部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救援工作的信息工作,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及文字记录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和事故的善后处理。

事故救援队队长:

主要职责:执行领导小组制定的救援方案,充分利用救援物资组织救援队,抢救事故伤员、保护现场、参加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3)预案实施

应急救援小组作为常设紧急事件处理机构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援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①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知情人应立即向应急常设机构或就近医疗机构(电话120)联系,联络人员应准确报告发生事故地点及伤员人数、伤情等情况,并说明联络人姓名和联系电话。要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如伤者昏迷,可边做人工呼吸,边送医院抢救;

②应急常设机构接情况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人员进行自救,同时联系就近医疗机构和本单位医务保健站,赶赴现场,并向公司应急常设机构报告伤亡人员的情况。

③联络人员在岔道口引导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

④医务人员到达机械事故现场后,所有人员应服从医务人员的指挥对

伤亡人员进行现场的简单救护,马上乘坐急救车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

⑤防止事态扩大,严格保护现场;

⑥配合调查组取证,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

⑦事故消除后,应急常设机构及时向上一级报告事故发生详细经过及采取的措施,并做起因和事后处理分析工作。

⑧写出书面报告按程序逐级上报。

九、 机械设备的选用

侧壁导坑法一般使用在大跨度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某隧道V级开挖断面开挖最宽处为13.8m,上导坑临高6.9m,下到坑高4.1m,所以机械设备的选用至关重要,下面是自行设计及改装的设备。

破碎槌选用

开挖设备的改装

十、 侧壁导坑法施工图示

侧壁施工示意图1

侧壁施工示意图

2

侧壁施工示意图3

侧壁施工示意图4

单侧壁导坑法(CD)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项目经理部

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

某隧道出口左右线原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由于围岩收敛、沉降较大,现根据指挥部第一项目办、监理办及隧道组咨询文件【2012】第A07号文件指示,某隧道出口V级围岩浅埋冻土段,左线从K305+560及右线YK305+471向小里程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开挖严格遵循“禁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闭合、勤测量、衬砌紧跟”的施工原则。 一、 工程概况

某隧道出口段左幅起讫里程K303+500~K305+635,全长2135米,右幅起讫里程YK303+500~YK305+550,全长2050米。其中左幅隧道进洞段225m,右幅隧道进洞段195m,属于Ⅴ级围岩浅埋冻土段,该段隧道多年冻土上限2.8m,下限18m。该段隧道围岩为F2断层破碎带,宽约40米左右,属压扭性断裂,组成物质为断层角砾岩及碎裂岩,受断层构造作用强烈,岩层糜棱化、泥化现象严重,岩体呈碎块及碎粒状,软化及蚀变现象严重,岩芯为碎粒状。断层中多年冻结层下裂隙水一般发育,隧道位于多年冻土层,沿节理裂隙充填有少量的冰晶,岩体稳定性很差。该浅埋段经现场查勘,左右幅隧道进洞段为冲刷堆积山体,不仅处于冲沟段,且偏压现象严重。冲沟处外露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呈松散状,且沟内常年流水。

从洞内围岩情况来看,遇水即软化,遇空气易风化,承载力大幅降低,

围岩自稳能力极差。 二、 总体思路

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施工开挖前应做好超前支护,减少一次开挖面积,优化结构受力状况,单侧导洞完成初期支护后,继续向前开挖,进行下一循环,先行导洞掌子面与另一侧导洞掌子面间距不宜小于1~2倍洞室跨度(13-26米),从而尽可能减少两侧壁导坑之间的相互影响。单侧壁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开挖时上台阶必须完成初期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或监控变形较大时,采用中部加临时支撑或CRD法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应及时可靠,仰拱和一衬及时跟进施工,二次衬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 三、 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及步骤

洞身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洞身开挖施工步序如下:

(1)先行导坑I部超前支护:开挖前先进行超前支护,打入Φ42的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双排打入,角度分别为15°,30°,每根导管长4米,环向间距40cm,纵向排距250cm(图1、图2)。

图1.超前支护布臵图

图2.超前纵向布臵图

(2)先行导坑I部支护:根据围岩情况和青共玉路建指【2012】74号文件、隧道咨询组【2012】第A07号文件、隧道咨询组【2012】第B11号文件,采用锚杆,喷射砼,钢拱架支护,可利用小开挖台车或者汽车后箱平台架钻锚杆眼。初喷砼3-4cm,再架设钢拱架,纵向间距按50cm布臵。为保证施工安全,中壁墙采用I22工字钢需作临时支护,喷C30早强混凝土(图3)。

图3.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步序图

(3)另一侧开挖、支护:右侧导洞在左侧先行导洞超前13-26m后进行,进行右侧导洞导坑开挖、支护方式与左侧导洞相似,作中壁临时支护,稳定围岩。

(4)导坑下台阶的开挖支护:下导坑开挖时接工字钢必须连接牢固,保证垂直度,严禁前后里程倾斜。中侧壁工字钢的安装也要严格要求钢板的连接及垂直度。

(5)中壁拆除及仰拱施工:在CD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据以往经验,侧壁拆除时间应在全断面成环后,各部位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如果沉降收敛一直在变化,那么在初支侵限一衬前(预留沉降30cm),应及时浇注一衬。

(6)仰拱及一衬浇注

在仰拱和仰拱回填完成后,一衬及时跟进,一衬与仰拱的距离不宜超过20m,根据测量结果适时施作二衬,施作二衬前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水层和其他排水设施,同时做好各种预埋管件及预留洞室的安装和检查,防止错埋,漏埋。

单侧壁法开挖施工步骤

2、工艺流程图

图4.工艺流程图

3、侧壁与中壁墙支护联结工艺

侧墙钢拱架与中壁墙钢拱架联结成整体,拱部压力和侧向压力太大仍可能发生坍塌。因此需要在此处加强处理,如图3所示在中间钢拱架连接处设深孔锚杆4根,锚杆长度4米,锚杆外露部与钢拱架焊接牢固,然后喷砼封闭。中隔壁工字钢与主洞工字钢连接采用200*260*14的钢板对接,对接后螺母连接,连接部位用焊接加强(图5、图6)

图5.连接钢板图

图6.工字钢连接图

四、 围岩支护参数具体数值

围岩其他具体支护参数及工字钢连接加工按照某隧道出口施工图纸Ⅵ级围岩浅埋冻土段衬砌结构设计图。中壁支撑工字钢由原来的I18改为I22(图7),半径为1643cm,过隧道中心线。锁脚锚杆改为锁脚锚管(Φ42导管)数量一边8根及长度4m(上导坑锁脚6根,下导坑锁脚2根),挂网采用双层网片,深孔锚杆4根,锚杆长度4米。

图7.单侧壁中隔墙工字钢图示

五、 一次衬砌及二衬的浇注

一次衬砌浇注要及时,防止初期支护侵限,一衬加入单层钢筋网片,增强衬砌强度。原设计纵向φ160PE波纹管改为3根φ50的波纹管,衬砌断面结构图示见(图8)。

图8.初支及衬砌结构图 六、 工程质量控制

1、单侧壁导坑施工应注重隧道施工工艺,同时以下几点也要注意:

(1)双导洞开挖时,后行洞靠先行洞侧的围岩实际上是处于悬空状

态,这部分围岩经开挖已扰动过一次,如果后行洞的施工方法不当,可能对围岩造成严重二次扰动,并导致先行洞洞壁破坏。为此应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及时跟进,并结合具体隧道围岩情况,认真分析,精心施工。

(2)严禁在同一个里程同时开挖左右导洞。

(3)控制隧道超欠挖,由于拱顶分两次开挖,很容易造成超欠挖,

为此要提高测量精度,为快速衬砌提供条件。

(4)现场严格执行支护参数,每一步工序尽可能留有影像资料,领工员,技术员,工班长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成立该隧道CD法施工领导小组

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质量工作

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切实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组长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主要组织实施CD施工,制定落

实质量和技术保证措施。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和质量管理部门汇报施工情况。

副组长职责:项目总工具体编制该隧道的CD法方案并组织落实,对

施工过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并作好监控量测,及时处理现场险情。现场负责人主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做,并做

好现场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工程部职责:具体组织实施CD法方案的落实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指

导,负责技术交底的制定和现场监控量测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上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培训工作。

安质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应对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及

时处理。

其他部室:负责落实物资供应及相关配套工作。

施工队: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交底,严格按照换拱方案及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必须听从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指导。

图9.隧道CD法施工领导组织机构图

七、 安全措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和监督检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安全

操作规程,做到一工程一措施;坚持每班班前安全会,每周一天安全活动日。

3、洞内施工,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4、钻眼前,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灯光照明是否良好,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的岩石,如有松动的岩石及时支护或清除;检查加固操作平台,确保钻眼平台不变形不垮塌。

5、使用支架的风枪钻眼时,确保将支架安臵稳妥。站在碴堆上钻眼

时,注意石碴的稳定,防止操作中滑塌伤人。

6、进洞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电工和电钻工穿绝缘鞋

和戴绝缘手套。

7、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

8、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必须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并符合

下列要求: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与运碴车之间不准有人;为确保运碴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

9、洞口、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臵“缓行”标志,必要时

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10、严禁将支撑放在虚碴或软弱的岩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底面加设垫

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11、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

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采取及时加强临时支护措施。

12、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臵的测点定期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

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施工。

13、喷射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

班,并作好记录。

14、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

15、衬砌台车下的净空确保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

志。

16、施工时,指派专人负责各种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范围,监督、检查,杜绝伤人事故的发生。

17、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按“一机一闸一漏保”防护。

18、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 应急措施

1、成立应急小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成立安全应急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2、项目部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办公室主任手机:xxxx

项目经理张靖雄:xxxx 项目书记xxxx:xxxx

总工程师xxxx:xxxx xxxx副经理:xxxx

xxxx副经理: xxxx xxxx副经理:xxxx

xxxx安质部长:xxxx xxxx全工程部长:xxxx 医疗室医生: xxxx

3、局部塌方、虚渣、高空坠物伤人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为了保证生产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地施工人员在遇到人员伤

害等紧急情况时,能正确的实施应急与响应,特制定本应急求援预案。

(2)救援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整体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的总协调。

领导小组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救援工作人员组织动员,当事人、救援人员和员工思

想情绪,救援物资的供给保障。

领导小组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组织救援工作,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调查事故

原因、协助领导和上级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

质量安保部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救援工作的信息工作,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及文字记录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和事故的善后处理。

事故救援队队长:

主要职责:执行领导小组制定的救援方案,充分利用救援物资组织救援队,抢救事故伤员、保护现场、参加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3)预案实施

应急救援小组作为常设紧急事件处理机构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援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①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知情人应立即向应急常设机构或就近医疗机构(电话120)联系,联络人员应准确报告发生事故地点及伤员人数、伤情等情况,并说明联络人姓名和联系电话。要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如伤者昏迷,可边做人工呼吸,边送医院抢救;

②应急常设机构接情况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人员进行自救,同时联系就近医疗机构和本单位医务保健站,赶赴现场,并向公司应急常设机构报告伤亡人员的情况。

③联络人员在岔道口引导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

④医务人员到达机械事故现场后,所有人员应服从医务人员的指挥对

伤亡人员进行现场的简单救护,马上乘坐急救车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

⑤防止事态扩大,严格保护现场;

⑥配合调查组取证,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

⑦事故消除后,应急常设机构及时向上一级报告事故发生详细经过及采取的措施,并做起因和事后处理分析工作。

⑧写出书面报告按程序逐级上报。

九、 机械设备的选用

侧壁导坑法一般使用在大跨度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某隧道V级开挖断面开挖最宽处为13.8m,上导坑临高6.9m,下到坑高4.1m,所以机械设备的选用至关重要,下面是自行设计及改装的设备。

破碎槌选用

开挖设备的改装

十、 侧壁导坑法施工图示

侧壁施工示意图1

侧壁施工示意图

2

侧壁施工示意图3

侧壁施工示意图4


相关内容

  •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在当前隧道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 →交叉中壁法(CRD法) →双侧壁导坑法; 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 ...

  • 隧道进洞专项方案
  • 大菠萝黑二号隧道进洞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隧道位于弥勒-石林板桥区间,采用单洞双线隧道,设计为18‰的单面下坡,全隧位于直线段上.隧道进口里程DK670+565,出口里程DK670+720,隧道全长155米:隧道进口接路基,出口邻马桑树2号双线大桥,最大埋深约32米,为Ⅴ级围岩.本隧道进口采用斜 ...

  •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 工序施工质量的现状.控制要点及验收程序 (工程部) 一.目前施工质量现状 目前区间及车站相继进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施工工序质量.工序验收等标准过低,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责任心不强,导致现场二衬施工质量处于不可控状态(见附件施工照片.docx),已完成结构主体出现渗水漏水.成品 ...

  • 隧道左线冒顶段施工方案
  • 平阳高速公路LJ21标阳曲1号隧道 左线冒顶后处理施工方案 阳曲1号隧道左线进口ZK93+907-ZK93+917段地处偏压地段,且该段黄土含水量较高,经试验黄土含水率达到19.2~21%.而且又遇到春融期,导致土体自身强度大大减弱,致使土体自稳性极差,造成左线进洞口洞顶土体失稳,并造成拱部下沉,我 ...

  • 矿山法隧道工法
  • 一.矿山法隧道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及程序 ................... 2 1.1施工原则 ..................................................................... 2 1.2隧道施工方法及程序 .............. ...

  • 城市轨道(隧道)交通工程
  • 1K413010 深基坑支护及盖挖法施工 一. 内容提要 1.深基坑支护及盖挖法施工 2.盾构法施工 二.重点.难点 1.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要求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3.盖挖法施工技术 4.盾构法施工控制要求 5.盾构法施工现场的设施布置 6.应该停止盾构掘进的要求 三.内容讲解 1K413 ...

  • 隧道施工工艺
  • 隧 道 概 念 (提 纲) 1.铁路隧道概况 2.隧道勘测 3.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4.隧道选线及洞口位置选择 5.隧道衬砌及附属构筑物 6.洞内轨道 7.隧道辅助坑道 8.隧道防.排水 9.隧道通风.照明 10.高速铁路隧道的特点 11.隧道施工与新奥法概念 12.隧道技术的发 隧 道 概 念 ...

  • 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
  • 福州XXX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隧道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 2008.5.25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 ...

  • 路桥中级工程师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路桥方面的工作,从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经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对过去项目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