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中國狼爸三子女考入北京大學

“中国狼爸”将三子女“打”进北大

坚信“棍棒下出才子” 网友直呼其教育方式不可取

2011年11月04日08:51    来源:《楚天金报》     手机看新闻

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香港商人萧百佑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美国虎妈”已让西方人大面积质疑,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再次掀起对中国教育模式的討論.

三个子女相继考入北大

萧百佑长子萧尧和长女萧君在2009年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今年夏天,二女儿萧箫紧随其后,成为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女儿萧冰目前正读高二,她有古筝特

长,目标是同样位于首都的中央音乐学院。

萧百佑备受争议的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于今年6月出版,受“美国虎妈”蔡美儿的启发,他自称“中国狼爸”。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长方面,萧百佑觉得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狼爸”在全国各地做奢侈品生意,家境早已中产。他并没有细读过有关“虎妈”的任何报道,他甚至以为“虎妈”只是用严苛的方式教育别人的孩子,而他教的孩子则是自己的。蔡美

儿的《虎妈战歌》一书曾在美国引发质疑,哪怕她并未对孩子动手,只是逼自己7岁的女儿连续数小时练琴,其间不允许吃饭喝水上厕所,直至深夜。

萧百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教育才是最正统、最优秀的教育方式。这或许也是他与“虎妈”的共识之一。当自己的教育理念被一帮朋友群起攻之时,相信棍棒下出才子的他大声反

驳道:“孩子不对,就要打,打,他们才能记住。”

“孩子犯错,必然要打”

过去十余年中,萧百佑无数次从家中的仿古花瓶里取出藤条,杀气腾腾地立于儿女面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孩子犯了错误,必然要打。

他的打法被自己总结成七条:一、初中以后少打,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但在幼儿、小学时期,定要严厉管教;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伤皮肉不伤筋骨;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

位不打;四、打前先训话,讲明错误之处再打;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

,数错一下罚十下;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孩子们当然有过反抗,萧尧曾据理力争说,现代社会要讲求民主。父亲不屑地回应:“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萧百佑曾是广东省直属机关最年轻的副科长,但他不相信老师、校长和局长在奖金刺激下的“素质教育”。“很多人说我的家庭像一个封建传统思想下的家庭,就是封建又怎么了?”

任何课外活动都被禁止

国产教育模式在萧家,就是孩子不允许自由看电视和上网,不允许随便开冰箱喝可乐,家在广州时,孩子的房间也不允许开空调。

萧百佑不停向几个孩子灌输考不上北大就是失败。哥哥姐姐同时被北大录取,二女儿萧箫自然有了要延续这一传统的额外压力。“所以我给你一个条件,”萧百佑在考前对她说,“考不

上爸爸不批评你,但是你必须重考。”

孩子们上学后,与同学的交往一直被严格限行。萧家子弟若想去同学家串门,必先提交一份格式完整的申请书,最后,申请书还必须由班主任签字。孩子们当然不好意思为了找个同学还

去见老师,申请书大都断于签字环节。

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这是萧百佑众多不近人情的坚持之一。从小到大,萧尧只在学校参加过两次春游,对如此严格的社交控制,萧百佑得意洋洋,因为这“为孩子们在同学圈

中圈起了一个最纯洁、最安全的环境”。

任何课外活动在萧家都被禁止。小学时代的萧尧曾沉迷于植物研究,但在一次幅度不大的考试成绩下降后,萧百佑命令儿子把全部植物扔进垃圾桶。为此,萧尧与父亲发生了少有的争执

。萧百佑拿着藤条对儿子喝道:“我本来不想管你,但是你太不争气,有兴趣可以,考上大学再来跟我谈兴趣!”

“素质教育是重要的,但是在中国高考普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又怎么能保证素质教育和谐地发展呢?”萧百佑说。

“打也是对孩子的爱”

在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前,萧百佑也不给一分零花钱,因为有了零花钱便会有新鲜好玩的东西,对学习也就越发没有兴趣。

萧百佑的妻子虽然对丈夫这套教育方式不完全赞同,但看见孩子的学业进步,也就无条件支持了。

萧百佑对孩子的惩罚没有上限,因为“错误没有上限一说”。有一次他打完小女儿萧冰,萧冰的姑妈边哭边给侄女洗澡。因为要练琴,萧冰只能被打腿,上面全是血印。“姑妈你别数了

,”萧冰冷静地说,“28下。”

“这证明我在打她的时候,她头脑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是错的,应该受罚。”萧百佑对女儿的表现充分认可。

但“狼爸”萧百佑更想效法的还是自己的双亲。他的母亲每天两次以上,不说道理地打自己的儿子。“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物质一穷二白,精神则完全疯狂,母亲对我有暴打的成

分,她又不认识字,但却把我教正了。”萧百佑说,“她打我和我现在打孩子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对孩子的爱。”(据《南方周刊》报道)

■ 网友声音

如此教育不可取

网友“明月高楼”:如果要这样教育孩子才能进北大,那么,这个北大不进也罢!

网友“不古老人”:做这样爸爸的孩子是一种不幸,这样进北大,就算是读完博士也会是人格不健全的。

网友“叮叮咚”:上了北大又能怎样?这种管教方式下的孩子能成才,就算进了北大,也是个性格不健全的人。更别提为社会作贡献了。“虎妈狼爸”有何不可

网友“天兴”: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虎狼”教育,现在父母的狠,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以后遇到再残酷的现实也不会惧怕,孩子长大后就能明白家长的苦心。

网友“WIFI”: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不打不成材”吗? 我觉得只要不是没有理由的乱打,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利的,毕竟挨了打是最长记性的。

********************************************************************************************************************************

中國狼爸三子女考入北京大學

“中国狼爸”将三子女“打”进北大

坚信“棍棒下出才子” 网友直呼其教育方式不可取

2011年11月04日08:51    来源:《楚天金报》     手机看新闻

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香港商人萧百佑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美国虎妈”已让西方人大面积质疑,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再次掀起对中国教育模式的討論.

三个子女相继考入北大

萧百佑长子萧尧和长女萧君在2009年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今年夏天,二女儿萧箫紧随其后,成为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女儿萧冰目前正读高二,她有古筝特

长,目标是同样位于首都的中央音乐学院。

萧百佑备受争议的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于今年6月出版,受“美国虎妈”蔡美儿的启发,他自称“中国狼爸”。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长方面,萧百佑觉得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狼爸”在全国各地做奢侈品生意,家境早已中产。他并没有细读过有关“虎妈”的任何报道,他甚至以为“虎妈”只是用严苛的方式教育别人的孩子,而他教的孩子则是自己的。蔡美

儿的《虎妈战歌》一书曾在美国引发质疑,哪怕她并未对孩子动手,只是逼自己7岁的女儿连续数小时练琴,其间不允许吃饭喝水上厕所,直至深夜。

萧百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教育才是最正统、最优秀的教育方式。这或许也是他与“虎妈”的共识之一。当自己的教育理念被一帮朋友群起攻之时,相信棍棒下出才子的他大声反

驳道:“孩子不对,就要打,打,他们才能记住。”

“孩子犯错,必然要打”

过去十余年中,萧百佑无数次从家中的仿古花瓶里取出藤条,杀气腾腾地立于儿女面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孩子犯了错误,必然要打。

他的打法被自己总结成七条:一、初中以后少打,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但在幼儿、小学时期,定要严厉管教;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伤皮肉不伤筋骨;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

位不打;四、打前先训话,讲明错误之处再打;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

,数错一下罚十下;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孩子们当然有过反抗,萧尧曾据理力争说,现代社会要讲求民主。父亲不屑地回应:“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萧百佑曾是广东省直属机关最年轻的副科长,但他不相信老师、校长和局长在奖金刺激下的“素质教育”。“很多人说我的家庭像一个封建传统思想下的家庭,就是封建又怎么了?”

任何课外活动都被禁止

国产教育模式在萧家,就是孩子不允许自由看电视和上网,不允许随便开冰箱喝可乐,家在广州时,孩子的房间也不允许开空调。

萧百佑不停向几个孩子灌输考不上北大就是失败。哥哥姐姐同时被北大录取,二女儿萧箫自然有了要延续这一传统的额外压力。“所以我给你一个条件,”萧百佑在考前对她说,“考不

上爸爸不批评你,但是你必须重考。”

孩子们上学后,与同学的交往一直被严格限行。萧家子弟若想去同学家串门,必先提交一份格式完整的申请书,最后,申请书还必须由班主任签字。孩子们当然不好意思为了找个同学还

去见老师,申请书大都断于签字环节。

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这是萧百佑众多不近人情的坚持之一。从小到大,萧尧只在学校参加过两次春游,对如此严格的社交控制,萧百佑得意洋洋,因为这“为孩子们在同学圈

中圈起了一个最纯洁、最安全的环境”。

任何课外活动在萧家都被禁止。小学时代的萧尧曾沉迷于植物研究,但在一次幅度不大的考试成绩下降后,萧百佑命令儿子把全部植物扔进垃圾桶。为此,萧尧与父亲发生了少有的争执

。萧百佑拿着藤条对儿子喝道:“我本来不想管你,但是你太不争气,有兴趣可以,考上大学再来跟我谈兴趣!”

“素质教育是重要的,但是在中国高考普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又怎么能保证素质教育和谐地发展呢?”萧百佑说。

“打也是对孩子的爱”

在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前,萧百佑也不给一分零花钱,因为有了零花钱便会有新鲜好玩的东西,对学习也就越发没有兴趣。

萧百佑的妻子虽然对丈夫这套教育方式不完全赞同,但看见孩子的学业进步,也就无条件支持了。

萧百佑对孩子的惩罚没有上限,因为“错误没有上限一说”。有一次他打完小女儿萧冰,萧冰的姑妈边哭边给侄女洗澡。因为要练琴,萧冰只能被打腿,上面全是血印。“姑妈你别数了

,”萧冰冷静地说,“28下。”

“这证明我在打她的时候,她头脑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是错的,应该受罚。”萧百佑对女儿的表现充分认可。

但“狼爸”萧百佑更想效法的还是自己的双亲。他的母亲每天两次以上,不说道理地打自己的儿子。“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物质一穷二白,精神则完全疯狂,母亲对我有暴打的成

分,她又不认识字,但却把我教正了。”萧百佑说,“她打我和我现在打孩子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对孩子的爱。”(据《南方周刊》报道)

■ 网友声音

如此教育不可取

网友“明月高楼”:如果要这样教育孩子才能进北大,那么,这个北大不进也罢!

网友“不古老人”:做这样爸爸的孩子是一种不幸,这样进北大,就算是读完博士也会是人格不健全的。

网友“叮叮咚”:上了北大又能怎样?这种管教方式下的孩子能成才,就算进了北大,也是个性格不健全的人。更别提为社会作贡献了。“虎妈狼爸”有何不可

网友“天兴”: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虎狼”教育,现在父母的狠,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以后遇到再残酷的现实也不会惧怕,孩子长大后就能明白家长的苦心。

网友“WIFI”: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不打不成材”吗? 我觉得只要不是没有理由的乱打,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利的,毕竟挨了打是最长记性的。

********************************************************************************************************************************


相关内容

  • 积累内容复习
  • 内容复习 一.名人名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温故而知新.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

  •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
  •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虽有佳肴>知识点 一.注音 嘉肴(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yuè ) 学学半(xiào ) 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 ...

  • 一年级国学经典朗诵2
  • 春之韵 春天来了,百花吐芽,百鸟齐鸣,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赞美它,描绘它.现在正值仲春,通过阅读,我们也亲近春天,喜爱春天,赞美春天,享受春天. (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疑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甲)春天缓缓 ...

  • 经典诵读节目排练稿
  • 经典诵读展演流程 第一幕 读唐诗(一年级) 伴奏:<读唐诗> 领唱三人,其余18人分为两组. 领唱唱完第一段后,集体诵读<相思>.<咏柳><咏鹅> 换伴奏<村居><春晓>(第一首用第一段,需剪辑). 第二幕 弟子规(背景音乐:高 ...

  •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及经典句子
  •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及经典句子 2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9.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 第一课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2.强化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 ...

  • 阳光下几丝伤心的泪水
  • 呜呜呜--随着一阵哭声,我看见了曾经那么快乐的王叔叔,现在却因为没文化而找不到工作,跪在门口大哭起来,不禁触景生悲.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块美玉,不经过精心雕刻,能有供别人观赏的价值吗?人也是一样,只有刻苦学习,不害怕困难,勇于思考,才能有出头之日.相反,人 ...

  • 名言名句集锦
  • 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志 ...

  •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51句
  •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第一部分: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