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特征

作者:张文宏

江海学刊 2007年12期

  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分析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网络结构中所嵌入的社会资源① 或社会资本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据社会网络结构来分析人类社会行为,具有十足的社会学特色,因为其不仅与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有别,也与心理学的原子化个人主义的研究取向相异。②

  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社会网络分析逐渐占据了北美和欧洲的主流社会学阵地,但是,学界对该研究范式仍然存在着种种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进一步发展。某些人批评它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法,缺乏对社会学实质问题的应有重视;另外一些研究者避开了社会网络的独特概念、测量方法和技术,仅仅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网络、关系或联系等概念;一些分析者和实践者,将网络分析误解为许多专业术语和技术的一个混合体;一些人把它硬化为一种方法论,而另外一些人则把它软化为一种隐喻;还有一些人嘲笑社会网络分析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对网络分析范式最经常和最激烈的批评是,认为它是由“没有理论的方法”构成的。甚至有学者认为“网络分析,它拥有一套强有力的描述社会结构的技术,尽管前景可观,但是却没有多少理论。网络社会学的方法论很精致,但它明显不是理论”③。本文主要围绕针对社会网络分析的种种误解和争论,对这种研究范式的特征和基本命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并与传统的地位结构观进行比较。

  网络结构观的特点

  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是国际社会学界的两个热门领域,但是却被多数学者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对隔离,也使运用社会网络概念及其测量工具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运用阶级或社会分层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社会网络分析的成果非常少见。

  社会网络分析者在研究社会结构时与传统的阶级结构观具有截然不同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网络分析者又可以称为网络结构论者。阶级结构观的鼻祖是韦伯和马克思,网络结构观的先驱则是齐美尔。阶级结构观使我们认识到,社会成员都具有某些属性,社会当中的人们可以按照其属性来分类,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按照其所属的类别来说明的。例如,阶级和阶层分析就是一种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人们的阶级属性源于其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据此可以把人们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比如,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人们获得怎样的社会经济地位是由其先赋性地位和获致性地位决定的。到80年代虽然学界对于这个模型作出了修正,但仍然没有摆脱地位结构观的视角。地位结构观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仅仅从这一观点出发来考察社会结构则是片面的,有碍于我们把握社会结构的全貌,有可能产生理论误导。④

  在结构社会学领域,发展最完善和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研究范式(paradigm)或视角(perspective)是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于揭示人际互动的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个人生活的重要特性。网络分析者认为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是如何与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的。更进一步,有很多人相信,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或外部网络结构的模式。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战略,是一种研究资源、物品和位置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态而流动的范式。它避开了从先验构造的个体出发的自我行动的探讨以及互动模式的探讨(例如统计学的变项分析),网络分析者追求模式化的社会关系的交易研究。⑤

  网络分析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网络研究者关注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深层的社会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系统的复杂表象之下的固定关系模式。他们强调网络结构性质的重要性,集中研究某一网络中的联系模式如何提供机会与限制,其分析以联结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交叉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网络分析者将社会系统视为一种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⑥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其独特性表现在,网络分析不是面向抽象社会结构的间接理解,而是直接和具体地研究“社会结构”,它分析关系的有序安排,这又依赖于社会系统成员的交换。网络分析者刻画这些结构,描述其模式,试图解释这些模式对结构中的个体成员行为之影响。⑦

  社会网络分析修正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传统逻辑。网络分析者认为,社会范畴(如阶级、阶层和种族)和有界限的群体可以通过考察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来发现和分析社会结构。另外,与传统社会学分析的逻辑不同的是,社会网络分析不是从可观察世界的先验分类进入到一组具体的范畴,而是从一组关系出发,从这些关系中推演出社会结构的形态和类型。换言之,网络分析的逻辑是从结构、关系到范畴,从行为到态度。

  社会网络分析所处理的复杂的和内部相关的现象是社会科学中几乎所有理论模型和范式都刻意避免的。它通过建构与错综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类似性来探讨联系(connections),运用同构的(isomorphic)和同态的(homomorphic)图形来建立直观分析的模型,以统一的方式直接处理复杂结构内部每一层面上角色和位置的相互作用。换言之,网络分析的目的在于以一种理论上综合和技术上先进的方式把握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质⑧。当然,网络分析也以崭新的令人信服的方式对传统的社会现象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诠释。

  总之,社会网络分析作为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崭新的观点和研究范式。社会网络分析的领军人物格兰诺维特在为《社会科学中的结构分析》系列丛书所撰写的主编序言中指出,结构分析(或网络分析)按照具体的实体如个人、群体和组织中的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和组织表现。⑨ 网络分析至少与以下4种流行的研究战略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一,试图专注于孤立的个体进行化约主义(reductionist)的解释;第二,强调抽象概念如意念、价值、心理协调和认知的因果首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在此意义上,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维灵论和化约论的结构主义)应该与目前意义上的结构分析或网络分析相区别;第三,形形色色的技术制约论与物质决定论,如地理环境决定论或各种物质决定论及其变种;第四,运用“变项”作为主要的分析概念的解释,例如统治着20世纪70年代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的“结构方程”模型。⑩ 这四种所谓的结构是变项间的联系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实体中的活生生的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特征

  韦尔曼在《结构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一文中精辟地概述了网络分析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无论是整体网络研究者,还是个体中心网络研究者,都共同受到下述五个分析范式的影响(11):

  1.结构性的社会关系是比体系成员的属性更有力的社会学解释素材。网络分析形成之前的结构分析将社会结构和过程视为个体行动者个人属性的总和。不管是发生学的属性(如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或社会属性(如社会经济地位、政治态度),都被视作个体所具有的本质。每种属性都被视为分析的独立单位,相同的属性聚合为一种社会范畴。实际上,这种类别分析没有考虑个体背后所隐藏的结构关系,即群体内部内在的和群体之间外在的关系,而仅仅把个体简单地归入具有类似属性的群体。通过属性分析来研究“社会结构”,必然忽视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最著名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考察的就仅仅是变项之间的虚拟关系而非社会系统成员之间的真实关系。范畴和属性分析将每一个社会系统的成员看作独立的非结构的单位,关注分散和隔离的个体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属性。此分析范式假定,具有相同属性和范畴特征的个体,势必会按照相同或类似的方式行事。范畴分析者把每个个体成员的特征聚合起来当作群体的特征,这必然会忽视潜在的结构信息,影响他们分析跨越多种类别和群体界限的联系。

  网络分析的焦点是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试图将单位化约为其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的范畴。换言之,结构性的社会关系是比系统成员的个人属性更有力的社会学解释素材。在此意义上,网络分析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以及强调内在驱力的“归因”解释相区别。而在心理学的解释中,行动受唯意志论的、目的论的驱动,趋向一种预期的目标。在最终的意义上,属性分析是心理学的,而集中探讨关系的网络分析则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色。

  2.规范产生于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位置。社会网络分析之外的结构分析者确信,具有类似属性的个体会以类似的方式对共同规范作出反应,他们用“共同意识、承诺、规范取向与价值”的解释体系来规定人与社会体系的关系。相反,网络分析者首先在个人和集体实际上如何行动而非他们应该如何行动的规律性中去寻求解释。他们试图用结构的限制或机会而不是用假定的内在驱力(如内化的规范)来解释社会行动者的行为。网络分析者集中分析人类行为的结构性决定因素,排除了心理学的动机问题,把态度和规范看作位置的结果而非原因。

  网络分析者主张,社会学家应该通过分析可能性的社会分配、资源的不平等利用,诸如信息、财富和影响以及人们借以获得这些资源的结构来解释行为。因此,他们研究资源的积累和流动诸如资源的交换、依赖、竞争和联合等过程。网络分析者并不否认规范的存在和作用,只是认为在社会结构为人类行动提供限制和机会的条件下,规范的力量才能体现。因此,不仅规范在引导行为时受到结构位置的影响,而且对规范的灌输本身也会通过网络结构有差别地再生。

  3.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二维关系(dyadic relationships)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网络结构决定了二维关系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呈现为当一种关系建立以后,它就为网络成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接近他人和其他资源的机会。一种社会系统中的联系模式极大地影响了通过独特方式联系的资源流动,例如紧密联系的亲属群体有可能使配偶关系恶化,密切联系的公司间关系则有可能为双方带来高额利润等等。网络分析者指出,只有在由相互联系构成的结构脉络中才能理解二维互动关系。“为了发现与B和C有接触的A如何受到B与C之间关系的影响,必须使用网络的概念”。不仅网络结构影响微观的二维互动关系,而且大规模的社会网络本身也成为分析的焦点。联系为网络成员提供了接近与其有关的其他人的间接机会,网络成员运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去摄取资源(access to resources)。在复杂关系中连接在一起的间接关系使网络成员能够适应宏观的社会系统,以传递和分配稀缺资源。

  4.世界是由网络而非群体构成的。网络分析者试图避免关于群体界限的假定。他们否认分析可以在彼此分离的独立范畴内(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核心和边缘国家等)进行,拒绝把有严格边界的群体视作宏观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当多种社会圈子的网络成员的交叉成员资格一起构成社会系统时,基于对有边界群体的描述使复杂的社会结构简单化。通过把世界看作一个网络的结构或“网络之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人们可以发现复杂的权力等级制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分层或分类。

  5.网络方法补充了个体主义方法。所谓个体主义方法,是把个体视为独立的单位,按照个体的内在属性和规范特征来解释个体行动的一种研究范式。虽然传统的社会学统计技术日益向精密化发展,但是它们仍然把个体看作独立的分析单位,关于统计依赖性和显著度的假定本身也使传统的统计方法更适用于范畴和属性分析,从而将个体与社会结构相分离,迫使分析者将个体看作毫无关联的乌合之众。在调查研究方面,有三种相互联系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推动了网络方法的发展:从联系而非范畴的角度界定总体和样本;从相互联系而非范畴的视角描述和分析资料;在直接研究社会结构时,网络分析者特别是整体网络分析者较多地运用行列式的数学方法,而较少地运用个体主义的统计技术(例如被社会科学界广泛应用的SPSS和SAS等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快模型”(block model),它通过将矩阵中的多元关系指标并列,归纳性地揭示了社会结构中潜在的角色结构,有助于分析者对实际存在的网络和假设结构进行比较。另外,通过将隐藏在专门分析参数中的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式化,分析者运用数学和统计技术追寻社会结构随时间的发展历程。总之,网络分析虽然使用了一套独特和崭新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其独特性并不止于此,而是更突出地体现在研究者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不同方式。(12)

  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原理和基本命题

  社会网络分析建立在如下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互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网络视角(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s)包括按关系概念或过程表述的理论、模型和应用。因此,按互动单位间的联系定义的“关系”(ties)是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伴随着对社会网络分析日益增长的兴趣和对其使用的日益频繁,达成了潜在于网络视野之下的中心原理的共识。沃瑟曼和福斯特指出,这些中心原理使社会网络分析区别于其他的研究范式(13)。除了使用关系概念,以下几点对于社会网络分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行动者及其行为被视作相互依赖而非独立自主的单位;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是行为者之间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的传递或流动的渠道;焦点在于个体的网络模型将网络结构的环境视为对单一行动者提供的机会或约束;网络模型将结构概念化为行动者之间关系的持久模式。

  韦尔曼认为,虽然网络分析没有一个标准的文本,但是已经形成了受到大规模经验资料支持的一套完整的命题。(14) 支配着大多数社会网络分析者研究工作的几个主要命题如下:

  命题1.内容和强度不同的关系通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和互惠的。社会资源(包括信息、影响、感激、喜欢、社会交换以及关系本身)通过关系和网络而流动。除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发生联系的双方或多方的互惠通常是不对称的。

  命题2.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将网络成员连接起来;因此,必须在较大的网络结构框架内对关系进行分析。关系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互动双方愿意彼此交往。一种关系的特定性质由其所处的网络界定。较小的、密切联系的群体的关系同大规模的、微弱联系的网络中的关系是相当不同的。

  命题3.社会关系结构创造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产生了网络群、界限和交互关系。这个命题又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中的关系经常是过渡性的。如果A与B和B与C之间有一种关系,那么A和C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建立这种联系是有代价的,那么这些联系中的每一个交点都会调动某种流动资源,因此网络成员深刻认识到维持直接联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第二,个体可以维持的关系的数量和强度具有特定的限度。如果人们不放弃全部或现存的关系,多数人不可能增加新的关系。换言之,维持或新建某些关系有可能以牺牲另外的关系为代价。

  命题4.交互联系将群体和个体联系起来。网络的节点(nods)不一定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有联系的群体、社区、民族-国家或其他发生任何关系的单位。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某些人是几个群体的成员或某些人与网络的其他部分具有异质性联系而产生的。同时,有形的联系存在于个体之间,其结构重要性正像群体之间的联系一样。

  命题5.不对称联系和复杂网络分布在不同的稀缺资源中。社会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系统中流动。群体密度、群体界限的严密性和群体内外联系的模式规定了资源流动的方式。由于社会系统中各个成员的位置各异,他们获得资源的方式也极为不同。实际上,不平等地获取稀缺资源增加了联系的不对称性。

  命题6.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集体行为和竞争行为。有组织地竞争稀缺资源是一个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在一个具有不对称关系的非随机的等级网络中,成员必须运用协作或补充联系去获取资源。一个网络中的群体将这些联系组成集团和联盟。

  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完善以及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张,挑战了传统的阶级结构观在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网络结构观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地位结构观的不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结构观既不可能也无意取代地位结构观。同地位结构观相比,网络结构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特色:

  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的性质(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强度(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规模、密度等特征来认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划分成性质迥异或特征相同的网络。而阶级结构观根据个体的属性特征来界定个体的社会位置,或是按照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以及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不同调配能力,或是根据人们在科层制组织中的正式位置及其所拥有的权威,或是以人们的教育获得或家庭出身,将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网络结构观重在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嵌入性”。格兰诺维特指出,无论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经济行动都是嵌入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15) 而阶级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有关阶级结构的分析表明,社会成员对于自己的阶级身份大都有一种主观认同,这种主观意识往往影响到人们的归属感和阶级行动。(16) 马克思的经典研究也发现,阶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也即从客观阶级存在到主观阶级认同的过程。

  3.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accessibility)。人们不一定非得占有社会资源后才能够调配它,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去动员社会资源,达到工具性或情感性行动的目标。(17) 而阶级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比如财富、地位或声望),它强调的是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能力,首先看对资源的占有,然后才看占有的多寡和实际调配资源的能力。

  4.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处于中心位置(或战略性的结构洞位置)还是边缘位置以及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多寡、优劣对网络成员的行动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阶级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阶级地位的排列有高低上下之别,极端不平等社会的阶级地位排列是金字塔状,而相对平等的现代社会的阶级地位图标则大多是橄榄型或纺锤型的。

  5.网络结构观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摄取的能力决定的,后者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范围。阶级结构观将社会不平等归因于人们先赋性和后天自致性地位属性的差异。在现代社会,教育对人们的阶级地位获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职业是现代社会分层和阶级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而教育获得则是人们步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资格证明。

  关于网络分析和阶级分析这两种研究方式是相互对立、相互竞争、相互替代还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例如,米切尔曾把社会关系的秩序分为三种,即结构性秩序(structural order)、类别性秩序(categorical order)和个人性秩序(personal order)。(18) 所谓结构性秩序是指人们所占据的一系列的有序位置影响了相应的行动,因此应该按照人们所占据的有序位置来解释人们的行为;类别性秩序是指人们在非结构性条件下的行为可以按照人们的社会属性如阶级、种族和人种来解释;个人性秩序是指人们在结构性或非结构性条件下的行为可以按照人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如个人的社会网络来解释。实际上,并不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秩序,这仅仅是研究者对同一实际行为所做出的不同的想像(imagination),因而获得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因此,结构性联系和个人性联系之间的所谓对立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是将资料纳入解释框架的不同方式。(19) 借用米切尔的说法,笔者也认为网络分析和阶级分析(一种有代表性的类别分析模型)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替代的研究范式,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的两种各具优势的理论模型。

  对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布劳在其早期研究中认为,社区和社会等复杂结构的运作过程,可以从遍布于个体间日常互动和人际关系的简单过程中推演出来。不过,布劳在后期的研究中,却几乎完全放弃了这种带有明显化约主义色彩的社会交换理论,而代之以“宏观结构理论”。实际上,网络分析就声称与形形色色的化约主义要划清界限。布劳认为,微观结构分析是逐步考察具有各种身份的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而宏观结构分析的焦点则是发现“许多占据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之间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模式”。(20) 他在比较传统的结构社会学(或米切尔意义上的类别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时提出,分析的逻辑起点或更原始的概念究竟是社会地位结构还是社会关系结构?换言之,我们究竟是应该先研究社会关系,并根据关系模式的差异来区分地位,还是应该先根据社会地位对人们进行分类,然后再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呢?第一种范式隐含的因果假定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描述了他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第二种范式则假定人们的属性和地位差异影响了其社会关系的模式。他认为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第一种范式更适用于研究小群体,而第二种范式则更多地用来分析社会地位已经定型化(crystalized)的建制性的社区和社会。(21)

  概言之,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测量技术为理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网状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测量工具。以阶级阶层分析为代表的地位结构观则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结构分析的另外一种选择。阶级阶层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共性是它们都研究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分析人们的社会结构,只不过前者更偏重于分析人们在官僚制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后者更关注社会成员在非正式组织和社会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因此将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测量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社会的个人社会网络状况,不论对于阶级阶层理论的发展,还是网络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完善,都将做出一定的贡献。

  注释:

  ①Lin,Nan,Walter M.Ensel,and John C.Vaughn.1981a.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 4) :pp.393~405.

  ②Knoke,David,and James H.Kuklinski.1982.Network Analysis.Beverly Hills:Sage.

  ③Turner,Jonathan H.1991.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5th ed) .Belmont:Wadsworth.

  ④(17)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载林益民、涂肇庆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10页。

  ⑤Emirbayer,Mustafa.1997.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pp.281~317.

  ⑥Ruan,Danching.1993.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China.Doctoral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⑦(12)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⑧(21)Berkowitz,S.D.1982.An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Analysis.Toronto:Butterworths.

  ⑨Granovetter,Mark.1988."Preface" in Structural Analysis in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⑩Blau,Peter M.,and Otis Dudley Duncan.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NY:John Wiley & Sons.

  (11)(14)Wellman,Barry.1988.Structural Analysis: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pp.19~61 in 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edited by Barry Wellman and S.D.Berkowit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Wasserman,S.,and K.Faust.( eds.) 1994.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pp.481~510.

  (16)Wright,Erik Olin.1985.Classes.London:Verso.

  (17)Mitchell,J.Clyde.1969.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pp.1~50 in J.Clyde Mitchell( ed.)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Analyses of Personal Relations in Central African Town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University of Zambia.

  (19)Mitcheu,J.Clyde.1973.Networks,Norms and Institutions.pp.15~36 in Jeremy Boissevain and J.Clyde Mitchell( eds.),Network Analysis Studies in Human Interaction.Mouton/The Hague/Paris: Mouton & Co.

  (20)Blau,Peter M.1977.Macrosoci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pp.26~54.

作者介绍:张文宏,1963年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张文宏

江海学刊 2007年12期

  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分析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网络结构中所嵌入的社会资源① 或社会资本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据社会网络结构来分析人类社会行为,具有十足的社会学特色,因为其不仅与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有别,也与心理学的原子化个人主义的研究取向相异。②

  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社会网络分析逐渐占据了北美和欧洲的主流社会学阵地,但是,学界对该研究范式仍然存在着种种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进一步发展。某些人批评它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法,缺乏对社会学实质问题的应有重视;另外一些研究者避开了社会网络的独特概念、测量方法和技术,仅仅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网络、关系或联系等概念;一些分析者和实践者,将网络分析误解为许多专业术语和技术的一个混合体;一些人把它硬化为一种方法论,而另外一些人则把它软化为一种隐喻;还有一些人嘲笑社会网络分析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对网络分析范式最经常和最激烈的批评是,认为它是由“没有理论的方法”构成的。甚至有学者认为“网络分析,它拥有一套强有力的描述社会结构的技术,尽管前景可观,但是却没有多少理论。网络社会学的方法论很精致,但它明显不是理论”③。本文主要围绕针对社会网络分析的种种误解和争论,对这种研究范式的特征和基本命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并与传统的地位结构观进行比较。

  网络结构观的特点

  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是国际社会学界的两个热门领域,但是却被多数学者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对隔离,也使运用社会网络概念及其测量工具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和运用阶级或社会分层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社会网络分析的成果非常少见。

  社会网络分析者在研究社会结构时与传统的阶级结构观具有截然不同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网络分析者又可以称为网络结构论者。阶级结构观的鼻祖是韦伯和马克思,网络结构观的先驱则是齐美尔。阶级结构观使我们认识到,社会成员都具有某些属性,社会当中的人们可以按照其属性来分类,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按照其所属的类别来说明的。例如,阶级和阶层分析就是一种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人们的阶级属性源于其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据此可以把人们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比如,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人们获得怎样的社会经济地位是由其先赋性地位和获致性地位决定的。到80年代虽然学界对于这个模型作出了修正,但仍然没有摆脱地位结构观的视角。地位结构观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仅仅从这一观点出发来考察社会结构则是片面的,有碍于我们把握社会结构的全貌,有可能产生理论误导。④

  在结构社会学领域,发展最完善和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研究范式(paradigm)或视角(perspective)是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于揭示人际互动的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个人生活的重要特性。网络分析者认为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是如何与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的。更进一步,有很多人相信,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或外部网络结构的模式。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战略,是一种研究资源、物品和位置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态而流动的范式。它避开了从先验构造的个体出发的自我行动的探讨以及互动模式的探讨(例如统计学的变项分析),网络分析者追求模式化的社会关系的交易研究。⑤

  网络分析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网络研究者关注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深层的社会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系统的复杂表象之下的固定关系模式。他们强调网络结构性质的重要性,集中研究某一网络中的联系模式如何提供机会与限制,其分析以联结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交叉点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网络分析者将社会系统视为一种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⑥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其独特性表现在,网络分析不是面向抽象社会结构的间接理解,而是直接和具体地研究“社会结构”,它分析关系的有序安排,这又依赖于社会系统成员的交换。网络分析者刻画这些结构,描述其模式,试图解释这些模式对结构中的个体成员行为之影响。⑦

  社会网络分析修正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传统逻辑。网络分析者认为,社会范畴(如阶级、阶层和种族)和有界限的群体可以通过考察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来发现和分析社会结构。另外,与传统社会学分析的逻辑不同的是,社会网络分析不是从可观察世界的先验分类进入到一组具体的范畴,而是从一组关系出发,从这些关系中推演出社会结构的形态和类型。换言之,网络分析的逻辑是从结构、关系到范畴,从行为到态度。

  社会网络分析所处理的复杂的和内部相关的现象是社会科学中几乎所有理论模型和范式都刻意避免的。它通过建构与错综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类似性来探讨联系(connections),运用同构的(isomorphic)和同态的(homomorphic)图形来建立直观分析的模型,以统一的方式直接处理复杂结构内部每一层面上角色和位置的相互作用。换言之,网络分析的目的在于以一种理论上综合和技术上先进的方式把握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质⑧。当然,网络分析也以崭新的令人信服的方式对传统的社会现象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诠释。

  总之,社会网络分析作为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崭新的观点和研究范式。社会网络分析的领军人物格兰诺维特在为《社会科学中的结构分析》系列丛书所撰写的主编序言中指出,结构分析(或网络分析)按照具体的实体如个人、群体和组织中的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和组织表现。⑨ 网络分析至少与以下4种流行的研究战略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一,试图专注于孤立的个体进行化约主义(reductionist)的解释;第二,强调抽象概念如意念、价值、心理协调和认知的因果首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在此意义上,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维灵论和化约论的结构主义)应该与目前意义上的结构分析或网络分析相区别;第三,形形色色的技术制约论与物质决定论,如地理环境决定论或各种物质决定论及其变种;第四,运用“变项”作为主要的分析概念的解释,例如统治着20世纪70年代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的“结构方程”模型。⑩ 这四种所谓的结构是变项间的联系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实体中的活生生的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特征

  韦尔曼在《结构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一文中精辟地概述了网络分析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无论是整体网络研究者,还是个体中心网络研究者,都共同受到下述五个分析范式的影响(11):

  1.结构性的社会关系是比体系成员的属性更有力的社会学解释素材。网络分析形成之前的结构分析将社会结构和过程视为个体行动者个人属性的总和。不管是发生学的属性(如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或社会属性(如社会经济地位、政治态度),都被视作个体所具有的本质。每种属性都被视为分析的独立单位,相同的属性聚合为一种社会范畴。实际上,这种类别分析没有考虑个体背后所隐藏的结构关系,即群体内部内在的和群体之间外在的关系,而仅仅把个体简单地归入具有类似属性的群体。通过属性分析来研究“社会结构”,必然忽视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最著名的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考察的就仅仅是变项之间的虚拟关系而非社会系统成员之间的真实关系。范畴和属性分析将每一个社会系统的成员看作独立的非结构的单位,关注分散和隔离的个体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属性。此分析范式假定,具有相同属性和范畴特征的个体,势必会按照相同或类似的方式行事。范畴分析者把每个个体成员的特征聚合起来当作群体的特征,这必然会忽视潜在的结构信息,影响他们分析跨越多种类别和群体界限的联系。

  网络分析的焦点是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试图将单位化约为其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的范畴。换言之,结构性的社会关系是比系统成员的个人属性更有力的社会学解释素材。在此意义上,网络分析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以及强调内在驱力的“归因”解释相区别。而在心理学的解释中,行动受唯意志论的、目的论的驱动,趋向一种预期的目标。在最终的意义上,属性分析是心理学的,而集中探讨关系的网络分析则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色。

  2.规范产生于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位置。社会网络分析之外的结构分析者确信,具有类似属性的个体会以类似的方式对共同规范作出反应,他们用“共同意识、承诺、规范取向与价值”的解释体系来规定人与社会体系的关系。相反,网络分析者首先在个人和集体实际上如何行动而非他们应该如何行动的规律性中去寻求解释。他们试图用结构的限制或机会而不是用假定的内在驱力(如内化的规范)来解释社会行动者的行为。网络分析者集中分析人类行为的结构性决定因素,排除了心理学的动机问题,把态度和规范看作位置的结果而非原因。

  网络分析者主张,社会学家应该通过分析可能性的社会分配、资源的不平等利用,诸如信息、财富和影响以及人们借以获得这些资源的结构来解释行为。因此,他们研究资源的积累和流动诸如资源的交换、依赖、竞争和联合等过程。网络分析者并不否认规范的存在和作用,只是认为在社会结构为人类行动提供限制和机会的条件下,规范的力量才能体现。因此,不仅规范在引导行为时受到结构位置的影响,而且对规范的灌输本身也会通过网络结构有差别地再生。

  3.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二维关系(dyadic relationships)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网络结构决定了二维关系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呈现为当一种关系建立以后,它就为网络成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接近他人和其他资源的机会。一种社会系统中的联系模式极大地影响了通过独特方式联系的资源流动,例如紧密联系的亲属群体有可能使配偶关系恶化,密切联系的公司间关系则有可能为双方带来高额利润等等。网络分析者指出,只有在由相互联系构成的结构脉络中才能理解二维互动关系。“为了发现与B和C有接触的A如何受到B与C之间关系的影响,必须使用网络的概念”。不仅网络结构影响微观的二维互动关系,而且大规模的社会网络本身也成为分析的焦点。联系为网络成员提供了接近与其有关的其他人的间接机会,网络成员运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去摄取资源(access to resources)。在复杂关系中连接在一起的间接关系使网络成员能够适应宏观的社会系统,以传递和分配稀缺资源。

  4.世界是由网络而非群体构成的。网络分析者试图避免关于群体界限的假定。他们否认分析可以在彼此分离的独立范畴内(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核心和边缘国家等)进行,拒绝把有严格边界的群体视作宏观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当多种社会圈子的网络成员的交叉成员资格一起构成社会系统时,基于对有边界群体的描述使复杂的社会结构简单化。通过把世界看作一个网络的结构或“网络之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人们可以发现复杂的权力等级制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分层或分类。

  5.网络方法补充了个体主义方法。所谓个体主义方法,是把个体视为独立的单位,按照个体的内在属性和规范特征来解释个体行动的一种研究范式。虽然传统的社会学统计技术日益向精密化发展,但是它们仍然把个体看作独立的分析单位,关于统计依赖性和显著度的假定本身也使传统的统计方法更适用于范畴和属性分析,从而将个体与社会结构相分离,迫使分析者将个体看作毫无关联的乌合之众。在调查研究方面,有三种相互联系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推动了网络方法的发展:从联系而非范畴的角度界定总体和样本;从相互联系而非范畴的视角描述和分析资料;在直接研究社会结构时,网络分析者特别是整体网络分析者较多地运用行列式的数学方法,而较少地运用个体主义的统计技术(例如被社会科学界广泛应用的SPSS和SAS等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快模型”(block model),它通过将矩阵中的多元关系指标并列,归纳性地揭示了社会结构中潜在的角色结构,有助于分析者对实际存在的网络和假设结构进行比较。另外,通过将隐藏在专门分析参数中的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式化,分析者运用数学和统计技术追寻社会结构随时间的发展历程。总之,网络分析虽然使用了一套独特和崭新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其独特性并不止于此,而是更突出地体现在研究者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不同方式。(12)

  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原理和基本命题

  社会网络分析建立在如下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互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网络视角(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s)包括按关系概念或过程表述的理论、模型和应用。因此,按互动单位间的联系定义的“关系”(ties)是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伴随着对社会网络分析日益增长的兴趣和对其使用的日益频繁,达成了潜在于网络视野之下的中心原理的共识。沃瑟曼和福斯特指出,这些中心原理使社会网络分析区别于其他的研究范式(13)。除了使用关系概念,以下几点对于社会网络分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行动者及其行为被视作相互依赖而非独立自主的单位;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是行为者之间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的传递或流动的渠道;焦点在于个体的网络模型将网络结构的环境视为对单一行动者提供的机会或约束;网络模型将结构概念化为行动者之间关系的持久模式。

  韦尔曼认为,虽然网络分析没有一个标准的文本,但是已经形成了受到大规模经验资料支持的一套完整的命题。(14) 支配着大多数社会网络分析者研究工作的几个主要命题如下:

  命题1.内容和强度不同的关系通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和互惠的。社会资源(包括信息、影响、感激、喜欢、社会交换以及关系本身)通过关系和网络而流动。除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发生联系的双方或多方的互惠通常是不对称的。

  命题2.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将网络成员连接起来;因此,必须在较大的网络结构框架内对关系进行分析。关系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互动双方愿意彼此交往。一种关系的特定性质由其所处的网络界定。较小的、密切联系的群体的关系同大规模的、微弱联系的网络中的关系是相当不同的。

  命题3.社会关系结构创造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产生了网络群、界限和交互关系。这个命题又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中的关系经常是过渡性的。如果A与B和B与C之间有一种关系,那么A和C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建立这种联系是有代价的,那么这些联系中的每一个交点都会调动某种流动资源,因此网络成员深刻认识到维持直接联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第二,个体可以维持的关系的数量和强度具有特定的限度。如果人们不放弃全部或现存的关系,多数人不可能增加新的关系。换言之,维持或新建某些关系有可能以牺牲另外的关系为代价。

  命题4.交互联系将群体和个体联系起来。网络的节点(nods)不一定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有联系的群体、社区、民族-国家或其他发生任何关系的单位。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某些人是几个群体的成员或某些人与网络的其他部分具有异质性联系而产生的。同时,有形的联系存在于个体之间,其结构重要性正像群体之间的联系一样。

  命题5.不对称联系和复杂网络分布在不同的稀缺资源中。社会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系统中流动。群体密度、群体界限的严密性和群体内外联系的模式规定了资源流动的方式。由于社会系统中各个成员的位置各异,他们获得资源的方式也极为不同。实际上,不平等地获取稀缺资源增加了联系的不对称性。

  命题6.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集体行为和竞争行为。有组织地竞争稀缺资源是一个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在一个具有不对称关系的非随机的等级网络中,成员必须运用协作或补充联系去获取资源。一个网络中的群体将这些联系组成集团和联盟。

  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完善以及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张,挑战了传统的阶级结构观在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网络结构观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地位结构观的不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结构观既不可能也无意取代地位结构观。同地位结构观相比,网络结构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特色:

  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的性质(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强度(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规模、密度等特征来认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划分成性质迥异或特征相同的网络。而阶级结构观根据个体的属性特征来界定个体的社会位置,或是按照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以及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不同调配能力,或是根据人们在科层制组织中的正式位置及其所拥有的权威,或是以人们的教育获得或家庭出身,将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网络结构观重在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嵌入性”。格兰诺维特指出,无论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经济行动都是嵌入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15) 而阶级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有关阶级结构的分析表明,社会成员对于自己的阶级身份大都有一种主观认同,这种主观意识往往影响到人们的归属感和阶级行动。(16) 马克思的经典研究也发现,阶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也即从客观阶级存在到主观阶级认同的过程。

  3.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accessibility)。人们不一定非得占有社会资源后才能够调配它,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去动员社会资源,达到工具性或情感性行动的目标。(17) 而阶级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比如财富、地位或声望),它强调的是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能力,首先看对资源的占有,然后才看占有的多寡和实际调配资源的能力。

  4.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处于中心位置(或战略性的结构洞位置)还是边缘位置以及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多寡、优劣对网络成员的行动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阶级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阶级地位的排列有高低上下之别,极端不平等社会的阶级地位排列是金字塔状,而相对平等的现代社会的阶级地位图标则大多是橄榄型或纺锤型的。

  5.网络结构观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摄取的能力决定的,后者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范围。阶级结构观将社会不平等归因于人们先赋性和后天自致性地位属性的差异。在现代社会,教育对人们的阶级地位获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职业是现代社会分层和阶级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而教育获得则是人们步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资格证明。

  关于网络分析和阶级分析这两种研究方式是相互对立、相互竞争、相互替代还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例如,米切尔曾把社会关系的秩序分为三种,即结构性秩序(structural order)、类别性秩序(categorical order)和个人性秩序(personal order)。(18) 所谓结构性秩序是指人们所占据的一系列的有序位置影响了相应的行动,因此应该按照人们所占据的有序位置来解释人们的行为;类别性秩序是指人们在非结构性条件下的行为可以按照人们的社会属性如阶级、种族和人种来解释;个人性秩序是指人们在结构性或非结构性条件下的行为可以按照人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如个人的社会网络来解释。实际上,并不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秩序,这仅仅是研究者对同一实际行为所做出的不同的想像(imagination),因而获得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因此,结构性联系和个人性联系之间的所谓对立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是将资料纳入解释框架的不同方式。(19) 借用米切尔的说法,笔者也认为网络分析和阶级分析(一种有代表性的类别分析模型)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替代的研究范式,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的两种各具优势的理论模型。

  对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布劳在其早期研究中认为,社区和社会等复杂结构的运作过程,可以从遍布于个体间日常互动和人际关系的简单过程中推演出来。不过,布劳在后期的研究中,却几乎完全放弃了这种带有明显化约主义色彩的社会交换理论,而代之以“宏观结构理论”。实际上,网络分析就声称与形形色色的化约主义要划清界限。布劳认为,微观结构分析是逐步考察具有各种身份的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而宏观结构分析的焦点则是发现“许多占据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之间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模式”。(20) 他在比较传统的结构社会学(或米切尔意义上的类别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时提出,分析的逻辑起点或更原始的概念究竟是社会地位结构还是社会关系结构?换言之,我们究竟是应该先研究社会关系,并根据关系模式的差异来区分地位,还是应该先根据社会地位对人们进行分类,然后再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呢?第一种范式隐含的因果假定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描述了他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第二种范式则假定人们的属性和地位差异影响了其社会关系的模式。他认为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第一种范式更适用于研究小群体,而第二种范式则更多地用来分析社会地位已经定型化(crystalized)的建制性的社区和社会。(21)

  概言之,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测量技术为理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网状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测量工具。以阶级阶层分析为代表的地位结构观则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结构分析的另外一种选择。阶级阶层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共性是它们都研究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分析人们的社会结构,只不过前者更偏重于分析人们在官僚制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后者更关注社会成员在非正式组织和社会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因此将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测量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社会的个人社会网络状况,不论对于阶级阶层理论的发展,还是网络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完善,都将做出一定的贡献。

  注释:

  ①Lin,Nan,Walter M.Ensel,and John C.Vaughn.1981a.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 4) :pp.393~405.

  ②Knoke,David,and James H.Kuklinski.1982.Network Analysis.Beverly Hills:Sage.

  ③Turner,Jonathan H.1991.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5th ed) .Belmont:Wadsworth.

  ④(17)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载林益民、涂肇庆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10页。

  ⑤Emirbayer,Mustafa.1997.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pp.281~317.

  ⑥Ruan,Danching.1993.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China.Doctoral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⑦(12)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⑧(21)Berkowitz,S.D.1982.An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Analysis.Toronto:Butterworths.

  ⑨Granovetter,Mark.1988."Preface" in Structural Analysis in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⑩Blau,Peter M.,and Otis Dudley Duncan.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NY:John Wiley & Sons.

  (11)(14)Wellman,Barry.1988.Structural Analysis: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pp.19~61 in 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edited by Barry Wellman and S.D.Berkowit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Wasserman,S.,and K.Faust.( eds.) 1994.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pp.481~510.

  (16)Wright,Erik Olin.1985.Classes.London:Verso.

  (17)Mitchell,J.Clyde.1969.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pp.1~50 in J.Clyde Mitchell( ed.)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Analyses of Personal Relations in Central African Town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University of Zambia.

  (19)Mitcheu,J.Clyde.1973.Networks,Norms and Institutions.pp.15~36 in Jeremy Boissevain and J.Clyde Mitchell( eds.),Network Analysis Studies in Human Interaction.Mouton/The Hague/Paris: Mouton & Co.

  (20)Blau,Peter M.1977.Macrosoci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pp.26~54.

作者介绍:张文宏,1963年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内容

  • 人工智能的语境论范式探析
  • 来源: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4期 作者:殷杰.董佳蓉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贯穿着鲜明的语境论特征,现有的范式理论已无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做出正确描述,语境论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理论发展的新范式.语境论范式的最大特征,就是所有问题都围绕语境问题而展开.人工智能中的语境,可分 ...

  • 基于网络消费文化的体验营销研究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基于网络消费文化的体验营销研究 摘要 有关消费文化的公理性假设构成了营销范式与其技术产生的基础,消费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对营销范式及其营销技术进行改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消费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导致传统的营销范式及技术的不适应甚至失败.本文在考察网络消费文化的基础 ...

  •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评析
  • 学习与辅导 XUEXIYUFUDAO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评析 后 现代公共行政(PostmodernPublicAdministra-关系中来探究制度的影响".其次,他们判断尽管社群主义倾向"用管理者和民主的直接接触来替代环式民主",但"社群主义者无法容忍未来 ...

  • 论社会及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 论社会及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样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传统社会及其组织的科层结构将为网络结构所取代.后工业社会是走向合作社会的运动,而合作社会及其合作制组织在结构上就是网络结构,这一结构是以社 ...

  •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b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 ...

  • 公共政策1
  • 中国行政管理:23 [1]方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分析--基于四级地方政府的问卷调查[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119-121. 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行为与其利益取向的Logistic回归模型.调查结果验证了这样一种观点:地方政府在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 ...

  • 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 论云南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广义而言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创造的全部成果.这里,文化仅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形态文化.文化乃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将有 ...

  • 范式与特点_全球知识城市案例分析
  • 范式与特点:全球知识城市案例分析 * ◎ 王志章 摘 要:伴随知识经济发展起来的知识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作为西方后城市化时代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新认识,知识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城市.文化城市.技术城市及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高度统一.要使知识城市上升为一种 ...

  • 网络教育形态的非线性教育研究
  • 摘 要 非线性科学是近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学习存在着诸多非线性现象,教育需要非线性设计.网络教育形态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构建非线性教育形态:课程的非线性.教材的非线性.课的非线性.学习的非线性.评价的非线性,从而改变传统教育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弱点,展示网络教育形态的现代魅力. 关键词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