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论文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在苦苦挣扎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极大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关键词: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

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为了每个爱国者的信念。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 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和约》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前夜,中国大地似乎笼罩在一片黑暗中,革命处在低潮。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着中央政府,正在叫嚣“武力统一”。环顾海内,仿佛没有什么足以同黑暗势力抗衡的力量。谁也没有想到,在原来相当沉默的民众中竟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大风暴来。一场暴风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常常可以使大群大群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运动中,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区进行调查,举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于是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者几次演讲的影响所能相比的。

五四运动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它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

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从形式上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在政治上,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革命爆发以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显示了强大的政治威力,它以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作为运动的主力军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学术上,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思想上,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

合,从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创造并留下了值得让几代人学习和自豪的“五四精神”。 五四前后的各种思潮中,最终引领中国走向解放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当代还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给了我们一个透彻深邃的眼光,它能将事物矛盾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提取出来。然后再以这核心为基础,对矛盾和问题展开分析。能够得到更加全局性、更宏观、更接近真理的解答。

191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爆发于这一年的“五四”运动以及由其引发的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带入了现代史。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以助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阶梯。“五四”运动及其引发的中国巨变的92年,就是利用这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锻造我们走向未来的钥匙。我们要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个充满希望的群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不止。

青年始终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90多年前,青年是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和主力军。在五四运动中崛起的青年群体,肩负的是民族存亡的神圣使命,承担的是建设新文化新道德的历史责任。9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当代青年正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更加艰巨而伟大的历史重任。五四运动所带给青年和时代的启示更要为青年所记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起来的当代青年,不仅要铭记五四那段厚重的历史,更要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努力实现五四先驱者留给我们而至今尚未完成的伟大事业,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代青年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自觉地担当起社会历史责任。五四时期,广大青年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不惜断头流血,显示了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在20世纪初那个特定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担当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振兴中华”的爱国行动,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激起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深深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当今中国,广大青年担当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真诚奉献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把满腔的爱国热忱、强烈的爱国之心转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行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承担起社会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传承五四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第一版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论文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在苦苦挣扎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极大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关键词: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

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为了每个爱国者的信念。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 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和约》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前夜,中国大地似乎笼罩在一片黑暗中,革命处在低潮。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着中央政府,正在叫嚣“武力统一”。环顾海内,仿佛没有什么足以同黑暗势力抗衡的力量。谁也没有想到,在原来相当沉默的民众中竟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大风暴来。一场暴风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常常可以使大群大群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运动中,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区进行调查,举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于是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者几次演讲的影响所能相比的。

五四运动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它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

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从形式上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在政治上,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革命爆发以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显示了强大的政治威力,它以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作为运动的主力军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学术上,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思想上,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

合,从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创造并留下了值得让几代人学习和自豪的“五四精神”。 五四前后的各种思潮中,最终引领中国走向解放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当代还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给了我们一个透彻深邃的眼光,它能将事物矛盾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提取出来。然后再以这核心为基础,对矛盾和问题展开分析。能够得到更加全局性、更宏观、更接近真理的解答。

191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爆发于这一年的“五四”运动以及由其引发的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带入了现代史。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以助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阶梯。“五四”运动及其引发的中国巨变的92年,就是利用这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锻造我们走向未来的钥匙。我们要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个充满希望的群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不止。

青年始终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90多年前,青年是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和主力军。在五四运动中崛起的青年群体,肩负的是民族存亡的神圣使命,承担的是建设新文化新道德的历史责任。9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当代青年正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更加艰巨而伟大的历史重任。五四运动所带给青年和时代的启示更要为青年所记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起来的当代青年,不仅要铭记五四那段厚重的历史,更要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努力实现五四先驱者留给我们而至今尚未完成的伟大事业,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代青年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自觉地担当起社会历史责任。五四时期,广大青年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不惜断头流血,显示了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在20世纪初那个特定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担当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振兴中华”的爱国行动,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激起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深深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当今中国,广大青年担当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真诚奉献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把满腔的爱国热忱、强烈的爱国之心转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行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承担起社会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传承五四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第一版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内容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格式
  •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题目参考 一.题目 自选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内容撰写论文,题目自拟. 二.要求:(务必按照论文格式和上交时间完成) 1.任选一题,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按照"考查科目小论文格式要求"完成.2.在12月14日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格式样式
  • 考查科目论文格式要求 期末考查科目,采取论文形式考查的,请学生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执行. 1.以小论文考查的科目,必须打印,首页用统一的卷头. 2.纸张用16K,页边距左边用默认设置,右边设置为2厘米.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写,居右侧. 3.题目(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 4.正文为 ...

  • 中国的近代史纲要论文
  • 中国近现代史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 第一编 史前史 第一章 原始群 第一节 猿人时期 参考文献: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之洋务运动
  • 在 清政府遭受太平天国革命和英法联军入侵双重压力面前,清政府为挽救自身危机,其一部分官员,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洋务运动轰然开幕,然而却又黯然退场.但其历史痕迹,不可泯灭. 略顾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的行为,仿佛都写着消极与黑暗,总是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 毁誉参半曾国藩 无论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朝末年,还是现在21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一阵或嗟叹或敬仰.曾国藩,这个功高可以盖主,过繁问鼎一时的人物是怎样得到如此高的声誉呢? 从很多现代人的角度看来,曾国藩不过是清朝末年众多军阀中的一个而已,或许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冠冕 ...

  •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
  •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 崛起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学生姓名:谢国桢 学号: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张艳青 2016年5月28日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 崛起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摘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推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推荐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费正清:<观察中国>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茅海建:<天朝的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论文 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 院 系: 商 学 院 专 业: 市 场 营 销 学 号: 1206100234 姓 名: 高 琛 指导教师: 范 凌 飞 提交日期: 2014 年11月3日 姓名 高 琛 期末论文成绩 评语: 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