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定位

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定性?

肌肉疾病——对称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易疲劳性,休息后缓解

外周神经病——非对称性无力,感觉改变 根性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末 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 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 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 Babinski 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脑干疾病——颅神经症状+长束征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

皮质下疾病——初级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缺损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视野缺损 皮质疾病——语言不能或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皮质损害累及面部和上肢,不累及下肢,无视野缺损。

28皮区与神经定位

2007-11-18 09:54

关键点检查是感觉检查的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1

0=缺失;

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 2=正常;

NT =无法检查。

正常者两侧针刺觉和轻触觉的总积分各为112分两侧关键点如下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顶部 C5--肘前窝外侧面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1--肘前窝尺侧面 T2--腋窝 T3--第2肋间 T4--第4肋间 T5--第5肋间 T6--第6肋间 T7--第7肋间 T8--第8肋间 T9--第9肋间 T10--第10肋间 T11--第11肋间 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2处 L2--大腿前中部 L3--股骨内髁 L4--内踝 L5--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足跟外侧 S2--蝈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周围 其他相关描述:大腿外侧皮区。来自腰丛(L2、3) 神经分支。 小腿前内侧皮区。来自腰丛(L.4) 神经分支。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皮区、足外踝、足背及内侧三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 神经分支。

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或足外侧缘及外侧二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2)

神经分支。 关键肌肉与神经定位

运动的检查和评分:按自上而下顺序,对规定的10条关键肌(肌节:指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的肌、肌群) 进行检查,各关键肌肌力用原临床5分法评定。

0分:受检肌完全瘫痪; 1分:可触感肌力收缩;

2分:不需克服地心引力能主动活动关节; 3分:对抗地心引力进行全关节主动活动; 4分;对抗中度阻力进行全关节主动活动; 5分:正常肌力。

这样,左、右两例共20条关键肌,正常人所有关键肌均为5分,其运动功能满分20×5=100分

肌力的测定

0肌力完全消失,无收缩 级

1肌肉能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级

2肌肉能收缩,关节有些活动,但不能对抗级 肢体重力

3能对抗肢体重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级

4能对抗阻力使关节活动,但力量较弱 级

5肌力正常 级

C5 肘屈肌(肱二头肌,肱肌) C6 腕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 C7 肘伸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肌(固有指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展肌) L2 髋屈肌(髂腰肌)

2

L3 膝伸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拇伸肌(足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小腿三头肌)临床上单足支撑躯体动作(金鸡独立) 可提示S1神经节段受累与否。 ASIA 损伤分级

等级 功能状况 A :完全性在骶段(S 4-5),无任何感觉、运损害 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 4-5)性损害 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性损害 部分肌的肌力小于3级 D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性损害 部分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 :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反射与神经定位

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5,6 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7,8 桡骨膜反射: 反射中枢为C5,6 膝跳反射:反射中枢为L2~4(股四头肌) 踝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屈与屈趾肌):反射中枢为S1,2

浅反射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肌肉 神经 节段定

角膜细棉签眼睑迅速闭眼轮三叉 反射 角膜外合 匝肌 神经

缘轻触角膜

上腹划过腹上腹壁收缩 腹横肋间T7-T8 壁反部上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中腹划过腹中腹壁收缩 腹斜肋间T9-T10 壁反部中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下腹划过腹下腹壁收缩 腹直肋间T1-T12 壁反部下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提睾刺激大睾丸上举 提睾生殖L1L2 肌反腿上部肌 股神射 内侧皮经

正常轻划足足趾及足向屈趾坐骨S1-S2 跖反底外侧 跖面屈曲 肌等 神经 射

病理轻划足拇趾向足背屈趾坐骨锥体 跖反底外侧 伸直,其余足肌等 神经 射 趾呈扇面张

肛门轻划或外括约肌收肛门肛尾S4-S5 反射 针刺肛缩 括约神经

门附近 肌

深反射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肌神经 节段定肉 位

二头叩击置于二肘关节二肌皮C5-C6 肌反头肌腱上的屈曲 头神经

射 拇指

三头叩击鹰嘴上肘关节三桡神C6-C7 肌反方的三头肌伸直 头经

射 腱

桡骨叩击桡骨茎前臂旋肱桡神C5-8 膜反突 前、屈肘桡 经

射 肌

膝反叩击髌腱

膝关节四股神L2-L4 射

伸直 头经

跟腱叩击跟腱 足向跖腓胫神L2-S2 反射

面屈曲 肠经

病理反射与神经定位

Babinski 及Chaddock 征等病理反射反

3

映椎体束病变,则要将椎管内病变考虑到颈胸椎部位的椎体束征象, 多为脊髓损害性病变所致。 Hoffmann 征:颈髓病变

锥体束受损后的足部病理反射 名称 检查法 反应 Babinski 征 以针在足底外缘自后拇趾背伸,

向前划过 其余各趾

呈扇状散开

Chaddock 以针划过足部外踝处 拇趾背伸 征

Oppenheim 以拇指用力沿胫骨从拇趾背伸 征 上而下擦过 Gordon 征 用手捏压腓肠肌 拇趾背伸 Hoffmann 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其余四指征 方,右手以中指及示指轻微掌屈

夹持病人中指,稍上提,腕过伸,拇指迅速刮患者中指指甲

踝阵挛 一手持小腿,一手持足腓肠肌与

掌前端,用力使踝关节比目鱼肌过伸 发生节律

性收缩

髌阵挛 拇指与示指捍住髌骨股四头肌

上缘,用力向远端方向节律性收快速推动数次 缩致髌骨

上下运动

压痛点与软组织定位

下胸段或腰部棘突间、棘突旁、骶中嵴压痛点(棘上、棘间韧带);

髂后上棘内缘及髂嵴后1/3压痛点(骶棘肌);

耻骨联合上缘压痛点(腹直肌与棱锥肌);

髂嵴压痛点(腰方肌、腹外、内斜肌); 胸腰椎椎板及小关节突压痛点(腰部深层肌之棘肌、多裂肌、小关节囊);

腰椎横突与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腰方肌及腰背筋膜);

髂后上棘与骶尾骨下外缘及臀肌粗隆压痛点(臀大肌);

骶髂关节压痛点(长短韧带、关节囊); 髂骨翼及坐骨大孔内上缘、股骨转子间窝压痛点(臀中、小肌);

髂前上棘后方及股外侧压痛点(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坐骨结节外侧压痛点(股方肌); 坐骨结节上内侧压痛点(骶结节韧带); 股骨大转子尖部压痛点(梨状肌); 股骨小转子肌附着处压痛点(髂腰肌); 耻骨上下支肌附着处压痛点(股内收肌群); 臀上皮神经压痛点; 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压痛点;

臀上神经梨状肌上出口压痛点; 臀下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压痛点; 胫神经掴窝处压痛点;

膑下脂肪垫压痛点; 内踝下方压痛点(胫后肌腱及腱鞘);

外踝下方压痛点(腓骨长、短肌腱及腱鞘) 。 跗骨窦(伸趾短肌、踝垫) 、 跟骨棘(跖腱膜、跖长韧带)

4

牵涉疼与定位

牵涉痛:椎窦神经或脊神经后支分布支配区域的软组织损害可产生相似于脊神经根受累的下肢放散痛。通常放散传射的径路较模糊, 且不一定很远, 少数情况可以抵达肢体末端。 ①腰部或腰骶部软组织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外踝下方、跟骨外侧、足背前外侧痛。

②臀部软组织及其肌肉间隔之间的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大腿后或外侧、小腿外侧、膝上部、足跟或足背。

③阔筋膜张肌在髂前上棘肌附着处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膝外方痛、膝前方痛、胫骨前方、足背或足跟痛; 外踝下方痛、跟骨外侧痛、前足外侧痛。

④内收肌群耻骨附着处慢性炎性损害→臀部、小腿外侧、足部; 大腿内侧、膝内方、小腿内侧、跟骨内侧、足内侧痛。

⑤腹外、内斜肌、腹横肌等髂嵴附着处慢性炎性损害→胸廓外侧、腹壁痛、患侧下肢突发抽搐。

⑥腹直肌、棱椎肌耻骨联合处上缘慢性炎性损害→下腹痛、或尿道口痛。

⑦髂腰韧带炎性损害→腰股沟、髂嵴及大腿根内侧痛。

⑧骶髂韧带炎性损害→大腿外侧(骶髂短韧带) 、大小腿后侧、足外侧缘痛(骶髂长韧带) 。 ⑨骶结节韧带炎性损害→大腿后侧内缘、小腿后内侧、足跟痛。

临床试验与定位

直腿抬高试验;

屈膝屈髋分腿试验; 髋外展试验:臀中小肌; 髂胫束紧张试验; 髋内旋试验:梨状肌;

骶髂关节试验:”4”字试验; 膑下脂肪垫挤压征; 麦氏试验; 抽屉试验;

股神经紧张试验。

腰脊柱三项临床试验(胸腹垫枕试验、腰脊柱侧弯试验、胫神经弹拨试验)阳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与硬膜囊外炎性组织反应, 神经肿瘤等

肌电图与定位

1. 神经根受累 如胫前肌(L4~5) 、腓骨长肌(L5~S1) 发现大量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 同时动作电位减少, 而波幅、波宽无明显改变, 则表明 L5脊神经可能受累。若再在L5所支配的骶棘肌中也查得失神经支配电位, 则可确定L5神经根节段受累。如在L5支配的骶棘肌未发现异常电位, 应考虑是周围 性病变。大部分肢体神经根性疼痛的定位可以据此来确定。如在萎缩肌群中查得大量 失神经自发电位, 同时又有运动单位减少, 而传导速度正常, 动作电位幅度高、 宽度大, 表明脊髓病变的可能。

2. 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所测骶棘肌的运动电位平均时限比正常值明显缩短, 而无或很少(偶见) 出现正相电位和 纤颤电位等失神经支配的异常波形。动作电位亦无减少且波幅较低, 宽度较窄、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则多属于肌病。单纯的动作电位平均时限缩短表明肌肉组织因神 经根无菌性炎症刺激反应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失调。

影像学与定位

1. 痉挛性瘫: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皮质运动区至支配脊髓前角的锥体束发生病变所产生的瘫痪。特点是:①瘫痪范围较广泛。②由于锥体束损害后牵张反射的释放,瘫痪肢体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③正常受抑制的腱反射被释放,出现腱反射亢进。④正常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即病理反射阳性。⑤除久病

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皮质运动区损害引起的瘫痪虽也属上运动神经元生瘫痪但临床表现多不全同。

2.弛缓性瘫痪:下 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损害后引起的瘫痪,其特点是:①瘫痪多较局限。②由于牵张反射弧的中断引起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 弛缓性瘫痪。③反射弧传出通路的损害导致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④不出

5

现病理反射。⑤因运动神经兴奋传导障碍至一部分肌纤维废用,加之末梢部位的乙酰胆碱释放 减少,致使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肌肉萎缩明显。⑥电检测呈变性反应。

常见神经损伤定位

①挠神经损害:挠神经主要支配上肢伸肌肌群,损害后突出表现为手腕下垂,腕及手指不能伸直,感觉障碍仅见于拇、食指背侧小三角区。高位损害时则上肢 伸肌全瘫痪,前臂挠侧感觉亦受累。如果是肘上损伤那么前臂中立位屈肘(肱桡肌)和桡侧伸腕(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动作明显受限或者出现功能障碍,出现垂腕 状态和户口区麻木。如果在肘下,则上述情况不明显,而主要是尺侧伸腕和伸指伸拇受限或者功能障碍。垂腕状态下,可以有桡侧伸腕能够完成的体征肘下可以借助 是否有旋后动作以及尺侧腕伸,各指背伸的功能检查进行进一步的定位诊断,(1)。

②尺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尺侧腕,指屈肌和骨间肌,损害后表现为掌屈力弱,小指活动和拇指内收不能,各指分开、拼拢不能,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而呈爪状。 ③正中神经损害: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正 中神经主要支配前臂的旋前、掌屈、指屈和拇指对掌等肌肉,损害后出现前臂旋前困难,手腕外展屈曲以及第一、二、三指屈曲不能,鱼际肌明显萎缩形成“猿 手”,伴第一至三指及无名指的挠侧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灼性神经痛。外伤及压迫性病多见。腕部操作时主要表现为拇指运动障碍,见于腕管综合征。

④ 坐骨神经干损害:坐骨神经主要支配股后侧肌群和小腿肌肉,损伤后的主要特点有:沿坐骨神经走行(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的放散性疼痛,股后侧肌群、小 腿和足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致屈膝及伸屈足困难。小腿外侧痛觉减退,牵拉坐骨神经时出现疼痛,故Kernig 征Laseque 征等阳性。多见于炎症、梨状 肌综合征等。

⑤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支配下肢的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损伤后出现足下垂(致行走呈跨阈步态),足、趾不能背屈,足不能转向外侧,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常见于外伤。

需要明确的概念

圆锥为脊髓在S3节段到尾节(也就是脊髓末端)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的损伤表现被称为“圆锥综合征”。而另外还有人将L4~S2之间的部分称为“上圆锥”,这部分 的损伤表现称为“上圆锥综合征”。 何时作肌电图?神经损伤一般于三周后显著变性,此时肌电图检查,发现去神经纤维颤动电位。所以肌电图检查应在损伤三周进行,隔3个月复查,观察有无神经功能复原。

脊髓病变与定位

一)脊髓横断损害的定位诊断 1脊髓完全性横断损害

在急性脊髓横断早期,出现急性脊髓休克;约4~6周后逐渐出现横断损害节段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双侧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多见于脊髓挫伤、硬脊膜外脓肿、急性脊髓炎等。

2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与病 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弛缓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感觉异常。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脊髓损伤。 3脊髓中央损害

在脊髓损害节段成分离性和节段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存在。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皮肤自主神经营养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正常。见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 4脊髓前角前根损害

在受损的前角前根支配区出现节段性弛缓性瘫痪;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但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脊前动脉梗死等。 5脊髓后角后根及后索损害

6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 后索损害时,在病灶侧节段水平以下深感觉最先消失、触觉次之,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后根损害时,其支配区早期有剧烈根痛和束带 感,以后各种感觉、反射减退或消失;后角受损时,其支配区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反射减退或消失。见于脊髓神经鞘流或脊膜瘤、椎间盘突出症等。

(二)脊髓节段损害的定位诊断 1高颈段C1~C4) 枕颈区放射性痛,四肢痉挛性瘫痪,并躯干、四肢的感觉障碍。如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当累及枕骨大孔区可有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后组脑神经、延髓、小脑受损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2颈膨大段(C5~T1)

肩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反射消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病灶以下感觉障碍,C8~T1受损侧出现眼裂狭小、瞳孔缩小、面部无汗和眼球内陷即Horner 综合征。 3胸段(T2~T11)

早期胸腹背部放射痛及束带感,继而由一侧下肢发展至双下肢无力及麻木,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并感觉障碍,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膨大段(T12~S2)

腹股沟、臀部、会阴及双下肢放射性根痛,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膝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消失,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5圆锥部(S2~尾1))

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感觉障碍,膝反射、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部(L2以下)

早期有剧烈的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根痛或坐骨神经痛,臀部及会阴肛门区呈鞍状感觉障碍,可有下肢弛缓性瘫痪,膝以下各种反射消失,早期排尿费力、晚期尿潴留。症状和体征两侧不对称。

(三)髓内、髓外、硬脊膜内外病变的定位诊断

1脊髓病变上界的确定

主要依据于:早期根痛于节段性症状;各种感觉消失的上界;反射消失的最高节段;棘突叩击压痛明显部位。由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节区有重叠,故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感觉减退或过敏带之间的界限为病变的上界。

2髓内与髓外及硬膜外病变的鉴别

髓内病变常以感觉分离或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常从病变节段平面自上而下发展,常为双侧性、对称性,根痛较少见,多出现皮肤营养改变而且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病程短,一般无椎管梗阻或部分性梗阻,脑及液蛋白量无明显升高。髓外硬膜内病变多以根痛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多自下而上发展,常有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待脊髓完全横断损害时,才恒定于病变节段。皮肤营养障碍少见,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椎管阻塞出现早切呈完全性多,脑脊液蛋白量明显增高或呈黄变征。硬膜外病变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根痛明显且常伴棘突叩压痛,瘫痪出现快、两侧体征常对称。 [脊髓病变定位]

解剖歌诀有利于定位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前角运 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高一;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7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怒发冲冠,瞪大双眼;心跳加快,呼吸大喘;胃肠蠕动慢,大便小便免;内脏血管收缩,舒骨骼肌血管;

全身出汗唾液粘,力量来自肝糖元; 孕妇过兴奋,宫缩易流产。

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定性?

肌肉疾病——对称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易疲劳性,休息后缓解

外周神经病——非对称性无力,感觉改变 根性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末 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 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 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 Babinski 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脑干疾病——颅神经症状+长束征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

皮质下疾病——初级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缺损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视野缺损 皮质疾病——语言不能或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皮质损害累及面部和上肢,不累及下肢,无视野缺损。

28皮区与神经定位

2007-11-18 09:54

关键点检查是感觉检查的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1

0=缺失;

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 2=正常;

NT =无法检查。

正常者两侧针刺觉和轻触觉的总积分各为112分两侧关键点如下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顶部 C5--肘前窝外侧面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1--肘前窝尺侧面 T2--腋窝 T3--第2肋间 T4--第4肋间 T5--第5肋间 T6--第6肋间 T7--第7肋间 T8--第8肋间 T9--第9肋间 T10--第10肋间 T11--第11肋间 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2处 L2--大腿前中部 L3--股骨内髁 L4--内踝 L5--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足跟外侧 S2--蝈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周围 其他相关描述:大腿外侧皮区。来自腰丛(L2、3) 神经分支。 小腿前内侧皮区。来自腰丛(L.4) 神经分支。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皮区、足外踝、足背及内侧三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 神经分支。

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或足外侧缘及外侧二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2)

神经分支。 关键肌肉与神经定位

运动的检查和评分:按自上而下顺序,对规定的10条关键肌(肌节:指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的肌、肌群) 进行检查,各关键肌肌力用原临床5分法评定。

0分:受检肌完全瘫痪; 1分:可触感肌力收缩;

2分:不需克服地心引力能主动活动关节; 3分:对抗地心引力进行全关节主动活动; 4分;对抗中度阻力进行全关节主动活动; 5分:正常肌力。

这样,左、右两例共20条关键肌,正常人所有关键肌均为5分,其运动功能满分20×5=100分

肌力的测定

0肌力完全消失,无收缩 级

1肌肉能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级

2肌肉能收缩,关节有些活动,但不能对抗级 肢体重力

3能对抗肢体重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级

4能对抗阻力使关节活动,但力量较弱 级

5肌力正常 级

C5 肘屈肌(肱二头肌,肱肌) C6 腕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 C7 肘伸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肌(固有指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展肌) L2 髋屈肌(髂腰肌)

2

L3 膝伸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拇伸肌(足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小腿三头肌)临床上单足支撑躯体动作(金鸡独立) 可提示S1神经节段受累与否。 ASIA 损伤分级

等级 功能状况 A :完全性在骶段(S 4-5),无任何感觉、运损害 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 4-5)性损害 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性损害 部分肌的肌力小于3级 D :不完全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性损害 部分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 :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反射与神经定位

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5,6 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7,8 桡骨膜反射: 反射中枢为C5,6 膝跳反射:反射中枢为L2~4(股四头肌) 踝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屈与屈趾肌):反射中枢为S1,2

浅反射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肌肉 神经 节段定

角膜细棉签眼睑迅速闭眼轮三叉 反射 角膜外合 匝肌 神经

缘轻触角膜

上腹划过腹上腹壁收缩 腹横肋间T7-T8 壁反部上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中腹划过腹中腹壁收缩 腹斜肋间T9-T10 壁反部中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下腹划过腹下腹壁收缩 腹直肋间T1-T12 壁反部下部肌 神经 射 皮肤

提睾刺激大睾丸上举 提睾生殖L1L2 肌反腿上部肌 股神射 内侧皮经

正常轻划足足趾及足向屈趾坐骨S1-S2 跖反底外侧 跖面屈曲 肌等 神经 射

病理轻划足拇趾向足背屈趾坐骨锥体 跖反底外侧 伸直,其余足肌等 神经 射 趾呈扇面张

肛门轻划或外括约肌收肛门肛尾S4-S5 反射 针刺肛缩 括约神经

门附近 肌

深反射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肌神经 节段定肉 位

二头叩击置于二肘关节二肌皮C5-C6 肌反头肌腱上的屈曲 头神经

射 拇指

三头叩击鹰嘴上肘关节三桡神C6-C7 肌反方的三头肌伸直 头经

射 腱

桡骨叩击桡骨茎前臂旋肱桡神C5-8 膜反突 前、屈肘桡 经

射 肌

膝反叩击髌腱

膝关节四股神L2-L4 射

伸直 头经

跟腱叩击跟腱 足向跖腓胫神L2-S2 反射

面屈曲 肠经

病理反射与神经定位

Babinski 及Chaddock 征等病理反射反

3

映椎体束病变,则要将椎管内病变考虑到颈胸椎部位的椎体束征象, 多为脊髓损害性病变所致。 Hoffmann 征:颈髓病变

锥体束受损后的足部病理反射 名称 检查法 反应 Babinski 征 以针在足底外缘自后拇趾背伸,

向前划过 其余各趾

呈扇状散开

Chaddock 以针划过足部外踝处 拇趾背伸 征

Oppenheim 以拇指用力沿胫骨从拇趾背伸 征 上而下擦过 Gordon 征 用手捏压腓肠肌 拇趾背伸 Hoffmann 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其余四指征 方,右手以中指及示指轻微掌屈

夹持病人中指,稍上提,腕过伸,拇指迅速刮患者中指指甲

踝阵挛 一手持小腿,一手持足腓肠肌与

掌前端,用力使踝关节比目鱼肌过伸 发生节律

性收缩

髌阵挛 拇指与示指捍住髌骨股四头肌

上缘,用力向远端方向节律性收快速推动数次 缩致髌骨

上下运动

压痛点与软组织定位

下胸段或腰部棘突间、棘突旁、骶中嵴压痛点(棘上、棘间韧带);

髂后上棘内缘及髂嵴后1/3压痛点(骶棘肌);

耻骨联合上缘压痛点(腹直肌与棱锥肌);

髂嵴压痛点(腰方肌、腹外、内斜肌); 胸腰椎椎板及小关节突压痛点(腰部深层肌之棘肌、多裂肌、小关节囊);

腰椎横突与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腰方肌及腰背筋膜);

髂后上棘与骶尾骨下外缘及臀肌粗隆压痛点(臀大肌);

骶髂关节压痛点(长短韧带、关节囊); 髂骨翼及坐骨大孔内上缘、股骨转子间窝压痛点(臀中、小肌);

髂前上棘后方及股外侧压痛点(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坐骨结节外侧压痛点(股方肌); 坐骨结节上内侧压痛点(骶结节韧带); 股骨大转子尖部压痛点(梨状肌); 股骨小转子肌附着处压痛点(髂腰肌); 耻骨上下支肌附着处压痛点(股内收肌群); 臀上皮神经压痛点; 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压痛点;

臀上神经梨状肌上出口压痛点; 臀下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压痛点; 胫神经掴窝处压痛点;

膑下脂肪垫压痛点; 内踝下方压痛点(胫后肌腱及腱鞘);

外踝下方压痛点(腓骨长、短肌腱及腱鞘) 。 跗骨窦(伸趾短肌、踝垫) 、 跟骨棘(跖腱膜、跖长韧带)

4

牵涉疼与定位

牵涉痛:椎窦神经或脊神经后支分布支配区域的软组织损害可产生相似于脊神经根受累的下肢放散痛。通常放散传射的径路较模糊, 且不一定很远, 少数情况可以抵达肢体末端。 ①腰部或腰骶部软组织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外踝下方、跟骨外侧、足背前外侧痛。

②臀部软组织及其肌肉间隔之间的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大腿后或外侧、小腿外侧、膝上部、足跟或足背。

③阔筋膜张肌在髂前上棘肌附着处炎性粘连、增生变性与挛缩→膝外方痛、膝前方痛、胫骨前方、足背或足跟痛; 外踝下方痛、跟骨外侧痛、前足外侧痛。

④内收肌群耻骨附着处慢性炎性损害→臀部、小腿外侧、足部; 大腿内侧、膝内方、小腿内侧、跟骨内侧、足内侧痛。

⑤腹外、内斜肌、腹横肌等髂嵴附着处慢性炎性损害→胸廓外侧、腹壁痛、患侧下肢突发抽搐。

⑥腹直肌、棱椎肌耻骨联合处上缘慢性炎性损害→下腹痛、或尿道口痛。

⑦髂腰韧带炎性损害→腰股沟、髂嵴及大腿根内侧痛。

⑧骶髂韧带炎性损害→大腿外侧(骶髂短韧带) 、大小腿后侧、足外侧缘痛(骶髂长韧带) 。 ⑨骶结节韧带炎性损害→大腿后侧内缘、小腿后内侧、足跟痛。

临床试验与定位

直腿抬高试验;

屈膝屈髋分腿试验; 髋外展试验:臀中小肌; 髂胫束紧张试验; 髋内旋试验:梨状肌;

骶髂关节试验:”4”字试验; 膑下脂肪垫挤压征; 麦氏试验; 抽屉试验;

股神经紧张试验。

腰脊柱三项临床试验(胸腹垫枕试验、腰脊柱侧弯试验、胫神经弹拨试验)阳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与硬膜囊外炎性组织反应, 神经肿瘤等

肌电图与定位

1. 神经根受累 如胫前肌(L4~5) 、腓骨长肌(L5~S1) 发现大量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 同时动作电位减少, 而波幅、波宽无明显改变, 则表明 L5脊神经可能受累。若再在L5所支配的骶棘肌中也查得失神经支配电位, 则可确定L5神经根节段受累。如在L5支配的骶棘肌未发现异常电位, 应考虑是周围 性病变。大部分肢体神经根性疼痛的定位可以据此来确定。如在萎缩肌群中查得大量 失神经自发电位, 同时又有运动单位减少, 而传导速度正常, 动作电位幅度高、 宽度大, 表明脊髓病变的可能。

2. 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所测骶棘肌的运动电位平均时限比正常值明显缩短, 而无或很少(偶见) 出现正相电位和 纤颤电位等失神经支配的异常波形。动作电位亦无减少且波幅较低, 宽度较窄、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则多属于肌病。单纯的动作电位平均时限缩短表明肌肉组织因神 经根无菌性炎症刺激反应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失调。

影像学与定位

1. 痉挛性瘫: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皮质运动区至支配脊髓前角的锥体束发生病变所产生的瘫痪。特点是:①瘫痪范围较广泛。②由于锥体束损害后牵张反射的释放,瘫痪肢体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③正常受抑制的腱反射被释放,出现腱反射亢进。④正常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即病理反射阳性。⑤除久病

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皮质运动区损害引起的瘫痪虽也属上运动神经元生瘫痪但临床表现多不全同。

2.弛缓性瘫痪:下 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损害后引起的瘫痪,其特点是:①瘫痪多较局限。②由于牵张反射弧的中断引起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 弛缓性瘫痪。③反射弧传出通路的损害导致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④不出

5

现病理反射。⑤因运动神经兴奋传导障碍至一部分肌纤维废用,加之末梢部位的乙酰胆碱释放 减少,致使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肌肉萎缩明显。⑥电检测呈变性反应。

常见神经损伤定位

①挠神经损害:挠神经主要支配上肢伸肌肌群,损害后突出表现为手腕下垂,腕及手指不能伸直,感觉障碍仅见于拇、食指背侧小三角区。高位损害时则上肢 伸肌全瘫痪,前臂挠侧感觉亦受累。如果是肘上损伤那么前臂中立位屈肘(肱桡肌)和桡侧伸腕(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动作明显受限或者出现功能障碍,出现垂腕 状态和户口区麻木。如果在肘下,则上述情况不明显,而主要是尺侧伸腕和伸指伸拇受限或者功能障碍。垂腕状态下,可以有桡侧伸腕能够完成的体征肘下可以借助 是否有旋后动作以及尺侧腕伸,各指背伸的功能检查进行进一步的定位诊断,(1)。

②尺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尺侧腕,指屈肌和骨间肌,损害后表现为掌屈力弱,小指活动和拇指内收不能,各指分开、拼拢不能,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而呈爪状。 ③正中神经损害: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正 中神经主要支配前臂的旋前、掌屈、指屈和拇指对掌等肌肉,损害后出现前臂旋前困难,手腕外展屈曲以及第一、二、三指屈曲不能,鱼际肌明显萎缩形成“猿 手”,伴第一至三指及无名指的挠侧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灼性神经痛。外伤及压迫性病多见。腕部操作时主要表现为拇指运动障碍,见于腕管综合征。

④ 坐骨神经干损害:坐骨神经主要支配股后侧肌群和小腿肌肉,损伤后的主要特点有:沿坐骨神经走行(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的放散性疼痛,股后侧肌群、小 腿和足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致屈膝及伸屈足困难。小腿外侧痛觉减退,牵拉坐骨神经时出现疼痛,故Kernig 征Laseque 征等阳性。多见于炎症、梨状 肌综合征等。

⑤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支配下肢的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损伤后出现足下垂(致行走呈跨阈步态),足、趾不能背屈,足不能转向外侧,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常见于外伤。

需要明确的概念

圆锥为脊髓在S3节段到尾节(也就是脊髓末端)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的损伤表现被称为“圆锥综合征”。而另外还有人将L4~S2之间的部分称为“上圆锥”,这部分 的损伤表现称为“上圆锥综合征”。 何时作肌电图?神经损伤一般于三周后显著变性,此时肌电图检查,发现去神经纤维颤动电位。所以肌电图检查应在损伤三周进行,隔3个月复查,观察有无神经功能复原。

脊髓病变与定位

一)脊髓横断损害的定位诊断 1脊髓完全性横断损害

在急性脊髓横断早期,出现急性脊髓休克;约4~6周后逐渐出现横断损害节段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双侧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多见于脊髓挫伤、硬脊膜外脓肿、急性脊髓炎等。

2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与病 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弛缓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感觉异常。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脊髓损伤。 3脊髓中央损害

在脊髓损害节段成分离性和节段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存在。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皮肤自主神经营养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正常。见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 4脊髓前角前根损害

在受损的前角前根支配区出现节段性弛缓性瘫痪;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但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脊前动脉梗死等。 5脊髓后角后根及后索损害

6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 后索损害时,在病灶侧节段水平以下深感觉最先消失、触觉次之,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后根损害时,其支配区早期有剧烈根痛和束带 感,以后各种感觉、反射减退或消失;后角受损时,其支配区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反射减退或消失。见于脊髓神经鞘流或脊膜瘤、椎间盘突出症等。

(二)脊髓节段损害的定位诊断 1高颈段C1~C4) 枕颈区放射性痛,四肢痉挛性瘫痪,并躯干、四肢的感觉障碍。如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当累及枕骨大孔区可有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后组脑神经、延髓、小脑受损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2颈膨大段(C5~T1)

肩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反射消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病灶以下感觉障碍,C8~T1受损侧出现眼裂狭小、瞳孔缩小、面部无汗和眼球内陷即Horner 综合征。 3胸段(T2~T11)

早期胸腹背部放射痛及束带感,继而由一侧下肢发展至双下肢无力及麻木,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并感觉障碍,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膨大段(T12~S2)

腹股沟、臀部、会阴及双下肢放射性根痛,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膝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消失,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5圆锥部(S2~尾1))

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感觉障碍,膝反射、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部(L2以下)

早期有剧烈的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根痛或坐骨神经痛,臀部及会阴肛门区呈鞍状感觉障碍,可有下肢弛缓性瘫痪,膝以下各种反射消失,早期排尿费力、晚期尿潴留。症状和体征两侧不对称。

(三)髓内、髓外、硬脊膜内外病变的定位诊断

1脊髓病变上界的确定

主要依据于:早期根痛于节段性症状;各种感觉消失的上界;反射消失的最高节段;棘突叩击压痛明显部位。由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节区有重叠,故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感觉减退或过敏带之间的界限为病变的上界。

2髓内与髓外及硬膜外病变的鉴别

髓内病变常以感觉分离或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常从病变节段平面自上而下发展,常为双侧性、对称性,根痛较少见,多出现皮肤营养改变而且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病程短,一般无椎管梗阻或部分性梗阻,脑及液蛋白量无明显升高。髓外硬膜内病变多以根痛为首发症状,感觉和运动障碍多自下而上发展,常有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待脊髓完全横断损害时,才恒定于病变节段。皮肤营养障碍少见,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椎管阻塞出现早切呈完全性多,脑脊液蛋白量明显增高或呈黄变征。硬膜外病变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根痛明显且常伴棘突叩压痛,瘫痪出现快、两侧体征常对称。 [脊髓病变定位]

解剖歌诀有利于定位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前角运 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高一;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7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怒发冲冠,瞪大双眼;心跳加快,呼吸大喘;胃肠蠕动慢,大便小便免;内脏血管收缩,舒骨骼肌血管;

全身出汗唾液粘,力量来自肝糖元; 孕妇过兴奋,宫缩易流产。


相关内容

  • 足太阳膀胱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 足太阳膀胱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足太阳膀胱经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膀胱经中的穴位都非常重要,绝不能忽略它.现代医学中,膀胱具有积存肾脏制造出来的尿液的功能,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即经由尿道排出体外.而中医医学却认为,膀胱是当小肠把无用的固态物和水份分开后,水份流入的主要器官.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 ...

  • 井荥输原经合歌
  •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 ...

  •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 一.分析诊断步骤 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 ...

  •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25027 徐旭仲 李挺 传统上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寻找神经.但是,超声技术正使神经阻滞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麻醉医师已经能够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 ...

  • 人脑是如何记忆的
  • 人脑是如何记忆的 能否设计出类似于人脑的全智能电脑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 须深入认识和研究人脑.此文从多角度探讨了人脑的记忆过程,这对未来设计出更复杂的各 方面都接近或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全智能电脑或许会有所作用. 一.注意在记忆中的作用 记忆可归因于刺激的持续效果,就是刺激消 ...

  • 一元论.二元论?脊髓占位合并其它--李小鹿001
  • 病例提供并主持: 李小鹿  河南一附 病例总结: 黄明雷.李晓强.陈丽.傅懋林.白鹤.刘红.徐宁 2016.11.21讨论于李神经18个中文群 病历摘要 赵**,男性,72岁.新疆籍. 主诉:双下肢疼痛8年,加重伴行走不能半年. 现病史:缘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小腿肌肉麻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 ...

  •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 ...

  •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 临床研究 消炎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5]笔者根据针灸理疗科治疗炎性病变的经验及其原理用于临床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且无副作用,操作易学,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沈云天.半缝合术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第30卷3期. [2]曹国令.TD P神灯照射治疗混合痔 ...

  •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指南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 近年来,超声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臂丛神经.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腹腔神经丛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也有报道.已经证实,使用超声引导可明显降低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