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

当前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洪潮

一、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从表面看似乎是个理论问题,但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围绕这个题目的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主体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贯彻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问题;第二个问题,中国外交如何有效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外交谋略问题。即一个是讲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一个是讲保护中国利益的外交谋略。

国际关系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所以国家与国家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怎样认识、处理极其复杂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让学生来认识这个世界,来处理这个世界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该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看待。在复杂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背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这只手就是国家利益。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为什么是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不是朝那个方向发展?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什么问题在起作用?每一个国家为什么在联合国是这个态度,而不是那个态度?这些都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因此说国家利益决定了各个国家的外交方针,外交行动,对外的态度,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这是一个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掌握规律,或者掌握这样一种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好多问题我们自己就能搞清楚。我们大学生都非常年轻,当一个问题来了以后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过一段时间出了新问题,他就搞不清楚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传授如何看的方法,这样他们自己就会长本事,而不是老要依靠你。下面从研究国际关系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个方法,也就是怎样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可以称之为立地分析法,就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引导大学生怎样分析国际问题。

二、今年的几件典型国际事例

第一,比如今年一月,发生在拉美一个穷国家海地,政局动荡,总统阿里斯蒂德流亡到中非,最后到了南非。为什么出逃呢,因为政局动荡,又有人起来造反,要阿里斯蒂德下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40号决议,授权美国组成多国部队攻打海地。为什么?因为海地在1991年发生了政变,推翻了总统阿里斯蒂德。通过政变推翻总统在全世界可以说并不鲜见,可是美国大为关火,让阿里斯蒂德总统回国,因为他是民主选举出的总统,你这样子是破坏民主,我美国不能容忍,甚至要武力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海地总统塞德拉斯不从,美国于是对他实行封锁,而且还要安理会通过决议,对他实行经济制裁,封锁与制裁并用。塞德拉斯依然不从命,不让阿里斯蒂勒回国。美国没有办法,就在1994年7月初迫使安理会通过940号决议,然后美国组织24个国家参加了多国部队,打海地,由武力来寻找政治权。海地是那么一个穷的国家,美国打海地可以说是动个小指头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使他的行动合法化,拿安理会作上方宝剑组成多国部队去打他。一开始海地当局还是不肯让步,最后美国派了两艘航空母舰,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令,用武力解决海地制胜权,让阿里斯蒂德回国执政。61架战斗机已经起飞,就在要动用武力的最后时刻海地当局做出了让步,塞德拉斯这才保全性命,流亡巴拿马。美国的61架战斗机已经飞行了73分钟,很快返航,一场危机结束了。美国为了所谓的民主,不惜动用武力,推翻一个小小的海地当时的政府,当时他的口号是“你破坏民主,我不能容忍”。可是十年以后,也就是2004年1月,又有反动组织要阿里斯蒂德下台,让阿里斯蒂德出国流亡。这次美国没有出动军队,而且威胁阿里斯蒂德必须走,否则将有生命危险。阿里斯蒂德没有办法,只好离开海地,到了中非。阿里斯蒂德一到中非马上发表声明说:“我不是自愿流亡的,是美国人把我绑架到这里来的,是美国人用手枪顶着我的后腰眼威胁我到这里来的。”十年间美国对同一个国家海地,对同

一个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为什么前后采取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从哪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第二件事情,今年3月22号,以色列发射导弹打死了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亚辛是一位老人,双目失明,残疾,不能出门。以色列发射导弹把它的轮椅打飞了,两个保镖也身亡。事情一发生,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映。阿拉伯人强烈谴责,欧盟发表声明坚决反对,俄罗斯也发表声明。我们中国做一般性的表态,说希望巴以双方能够通过和谈解决分歧,希望中东和平可以继续。第二天全世界都报到了,美国也不得不表态:以色列射杀亚辛和巴勒斯坦人民,我们不赞成他的行动。连美国人都不得不站出来向世界联合国大会表示我不赞成,也就是说以色列杀害亚辛引起了国际公愤。于是阿拉伯国家里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两个国家向安理会提出提案,要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杀害亚辛的事件。3月25号,安理会表决利比亚几国提出的提案,结果绝大多数国家赞成,一票反对——反对者为美国。美国不是已经明确表明不赞成以色列杀害亚辛,为什么在表决安理会决议的时候表示反对,这不是矛盾的吗?如何解释?这是我提到的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前年的7月9日,海牙国际法院做出裁决,认定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修建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必须拆除。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修建隔离墙这件事情大家也知道的,2002年6月以色列决定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其实很多地段是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一座长达700多公里的隔离墙。隔离墙用的是钢筋水泥,几米高,还安监视系统。用以色列的话说,建隔离墙是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去闹事。建隔离墙遭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反对。这是新的一条柏林墙,当时的柏林墙只有150多公里,以色列修建700多公里,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的,把巴勒斯坦人称作异类,分割开来,严重的违反了人权,是侵犯人权行为。阿拉伯国家极为恼怒,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只有利用国际机构采取行动。7月9号,海牙国际法庭做出裁决:以色列这样做不对,违反了国际法,侵占别国领土,侵犯人权,应该停止修建,而且已建的地方必须拆除。这是海牙国际法庭做出的比较公正的一次判决,但以色列我行我素,不承认也不执行国际法庭做出的裁决。阿拉伯国家很气愤,商议以后,阿拉伯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建议,要求召开经济联盟首脑特别会议来讨论如何迫使以色列执行国际法庭做出的判决。7月20号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进行投票表决,154票赞成,但是美国反对。美国不是自诩是法治国家吗,不是强调法律来管事吗,它不是要求国际法庭依照国际法原则吗?之前表示“不赞成”以色列的行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以色列坚决执行海牙国际法庭的决议时表示反对,是何道理?这是第三个例子。

第四,今年7月份,伊拉克的战备武装,绑架了菲律宾两位人质,要求菲律宾总理撤军,阿罗约政府动作慢一点,没有批示,不屈从绑架分子的要挟,结果绑架分子就杀害了其中的一名人质伯翰姆。然后声明7月20号如果菲律宾不撤军就杀害另一名人质。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政府被迫于7月13日宣布从伊拉克撤军。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美国政府极为不满,美国一些媒体也谴责菲律宾屈从绑架分子的要求。那么菲律宾为什么不顾美国的压力,最后决定要从伊拉克撤军呢?这是第四个问题。

第五,7月10号到13号,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显龙不顾中国的反对,带领妻子及国防部长访问台北,所谓私人访问。我们表示强烈抗议,而且采取一系列行动。7月17日,7月27日,我外交部通知各省,在一定时期内,我们要对新加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们事先告诉了新加坡方面,说我们坚决反对,但是李显龙为什么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要去台湾?

三、去年几件典型国际事例

下面联系一下去年发生的事情,来加深对上面几件事的认识。

第一,在美国打伊拉克问题上,英国为什么紧跟美国?同样是美国盟友的法国、德国,为什么同美国大唱对台戏?

第二,还是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旗帜鲜明表明通过和平解决美伊争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个看法与俄罗斯、法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全一致,但是为什么中国政府,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都没有像俄罗斯、法国那样表示:如果你美国硬要让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的决议,我们就要实行否决权。中国政府没有这样的表示,公开没有表示,私下也没有表示,那么中国如何反对美对伊动武呢?中、俄、法三个常任理事国都反对美国政府动武,但中国在策略显得犹豫,俄法不同,这是为什么?

第三,还是伊拉克问题。去年5月22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483号决议,这次决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宣布取消对伊拉克强大实权力的制裁。从1991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安理会接连通过授权决议,对伊拉克实行严格制裁。事后,伊拉克各方面提出,而且法国、俄国包括中国多次要求安理会取消这一制裁,但是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制裁始终没能取消。1991年2月,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被迫撤出了科威特。4月3号,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宣布海湾战争永远停火。1990年11月29号通过的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组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动武,这是美国一直希望的,安理会通过了。伊拉克战争打完以后安理会通过了687号决议,宣布海湾战争永远停火,但是这个停火决议里头没说取消对伊制裁,对伊拉克制裁还必须保留,直到伊拉克彻底销毁其境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取消。因为当时安理会成员国认为伊拉克有杀伤性武器,虽然依战败撤出了科威特,可这个武器对别国构成威胁,只有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部销毁,安理会才能通过取消对他的制裁。去年3月20号,美国打响了对伊战争。4月9号巴格达沦陷,萨达姆政权倒台。5月1号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的战事结束。5月9号,美国联合英国、西班牙向安理会提出决议,要求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5月22号,这个决议就一致通过。这其中有一个破绽,5月22号,1483号决议取消了对伊拉克的制裁,而第687号决议明文规定,只有伊拉克彻底销毁了其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取消对他的制裁。那么到去年5月22号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已经销毁?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美国把伊拉克战胜之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从1991年5月已经进入伊拉克,未能销毁生化武器,但也没有说伊拉克境内没有生化武器和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中国等要求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继续在伊拉克核查,美国等不及了,要对伊动武,要求武器核查组成员必须撤出,如果他们仍然呆在那里,就无法保证其人身安全。这样联合国核查组没有查出来就走了。战争打响以后,美国一边打仗,一边派人去查,却不让联合国的核查人员进去。5月9日,美国提出取消对伊拉克的联合国制裁,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仍未能进入伊拉克。只有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报告,说经过我的反复核查,伊拉克境内已经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安理会才能通过正式决议,取消对伊制裁。可是到5月9号,美国提出取消制裁决议的时候,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没有能够重返伊拉克,更没有能够做出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1483号决议实际上违背了安理会自己通过的第687号决议。可是安理会的第1483号决议是美国提出通过的,我们中国也举手了,俄罗斯、法国全部都同意了。那么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安理会的成员国,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大家都知道取消对伊制裁的条件还不成熟,为什么还都全部举手通过?

去年12月10号,美国总统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期间,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不赞成陈水扁搞公投。当时中国各大媒体都在头版头条或者黄金时段显著地位报道了这个消息,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陈水扁搞公投,显然是为了搞台独,是为了分离中国。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分化西化。那么分化西化的美国政府,为什么反对分化中国的陈水扁?

四、用国家利益分析法解读以上问题

海地十年间两次政局动荡,美国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从表面看极其矛盾,但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就很好理解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独立,苏联解体,美国认为它是冷战的唯一胜利者。因此美国要在全世界发动一场推广民主的运动,要把世界各国都按美国

的政治模式来重新改造和整治。就在这个时候,海地却有些人不识时务,跑出来搞了一次政变,推翻了民主总统,所以美国大为恼火。美国千方百计要彻底摧毁海地的军事权,维护它的民主骑士这样一个利益。这是美国在冷战时候发下的一个战略政策,不容商量,军事权必须摧毁,因为这是美国的利益。阿里斯蒂德在1994年10月15日回到海地重新执政。执政以后,美国马上露出了真面目。首先,阿里斯蒂德这个总统说了不算话,美国人说了算。美国人在后来指手画脚,阿里斯蒂德极为反感。阿里斯蒂德是一个民主主义者,甚至有些左倾思想。他认为海地很穷,都是外国资产阶级干的,所以后来他和美国发生了矛盾。2000年海地重新选举,他又高票当选 ,美国人说他舞弊,必须重新大选,结果还是他多数票当选。美国没有办法,就想办法给他制造困难。最后实际上是在美国的驱逐下,阿里斯蒂德的敌人拿起武器,占领了海地许多城市。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美国都是为了本国的利益--美国的霸权利益。

第二、三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明美国袒护以色列。以色列有的时候在国际上为非作歹,但是每一次都得到美国的庇护。美国为什么要袒护以色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内政和外策。美国的内政外策需要美国这样选择。从内政来讲,任何一届的美国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需要美国犹太人的支持。美国境内的犹太人现在统计数字是600万,占美国全部人口的2.3%。占美国全部人口的2.3%的犹太人是个少数民族,但是他们能量很大,长期苦难的历史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团结、奋发、拼搏的精神。犹太人在美国却控制着华尔街,统治着好莱坞,操纵着新闻界。在美国最有影响的200个文化名人,犹太人占一半。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也将近200,其中有一半又是犹太人。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有30%是犹太人。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是犹太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大的通讯社--美音社现任主席又是犹太人。在经济界,大家最熟悉的美联社主席格林斯潘,当前世界头号倒爷索罗斯都是犹太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这些简单的数据表明犹太人在美国的地位。犹太人在美国是最富的,全世界最富有的100名企业家,犹太人也占了一半。美国富豪排行榜前四十名最有钱的美国人,其中十八个是犹太人。美国的百万富翁,三分之一的是犹太人。美国的犹太人有钱,在政治上就有发言权,美国的政治实际上就是金钱政治。美国的共和党竞选经费的60%来自犹太人,民主党65%要求犹太人资助。所以共和党、民主党,谁都不敢得罪有钱的犹太人。美国犹太人有个传统习惯,要求政府必须支持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小国,国内人口还没有1000万,其中570万是犹太人。这是美国和犹太人和以色列的关系,这是从美国国内需要来看。从国际上看,以色列也是美国大有需要、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美国要控制中东,要控制中东石油,就离不开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不可代替的地位决定美国要下大本钱支持以色列。以色列地处欧洲、亚洲、非洲三个洲的交汇点,他更是阿拉伯海、红海、里海、地中海等五大海的交汇点,三大洲、五大海在以色列交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他国家无法取而代之的。可以断言,在今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矛盾冲突当中,美国必然会坚定的站在以色列这边。

菲律宾不顾美国的反对也不顾国际舆论,下令把51人撤出伊拉克,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菲律宾海外劳工740万,每年给菲律宾挣回80亿美元的外汇,是菲最大的外汇来源。如果克鲁斯再在伊拉克被绑架分子杀害,在海外打工的人心寒,就不能在国外呆下去了,这样80亿美元丢了。从菲律宾政府来讲,不光阿罗约,任何一个政府都会考虑这个现实,劳工的外汇是菲律宾的经济支柱,不能让他倒。劳工在国内的几千万家属心也不稳定,在克鲁斯还没有被放出来,绑架分子威胁的时候,菲律宾全国的老百姓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赶快想办法把克鲁斯弄回来。阿罗约今年6月30日重新连任当选,她国内问题成堆,腐败、失业、贫困,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但解决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如果因为克鲁斯在海外被杀引起国内动乱,不仅威胁到他政府的存在,而且从全国来讲都无利处。考虑到这种种重大的国家利益关系,它只能是量利弊而取其中之一。

对于李显龙访台,我们提出抗议,而且采取了一些行动。我们对新加坡不管是制裁也好,惩罚也好,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破坏和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对我们很有用处,而且对我们也相对友好,两国关系、政治、经济、文教一直都不错。惩罚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要别的国家效仿他。李显龙为什么要去台湾,我们从新加坡的利益来看就不难理解。新加坡和台湾的自由贸易区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李显龙此举就想向世界宣誓,我李显龙不怕中国的压力,我敢去台湾,就是显示他作为一个强势总理的一个标志,这是第一。第二,最重要的还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新加坡是一个小国,经济上处于国际经营中心。在政治上,他对强大国家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但是新加坡他在两岸关系当中,充当着一个角色。1992年,第一次两岸关系的会谈,就是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第一次成为海峡两岸正式面对面会谈的举办地,提高了新加坡的地位。现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新加坡又要故伎重演,一旦条件成熟,他就第二次扮演会谈的承办者。李显龙要向国际证明,他要成为国际上知名的政治家,是为新加坡的国际地位而着眼。

中国为什么不在安理会威胁要使用否决权,也就是为什么不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为什么我们不同于法国和俄罗斯,没有什么旗帜性的表态。另外为什么分离中国的美国反对想分离中国的陈水扁政府?在去年3月30号,美国要求安理会通过美英72国提出的对伊动武提案。在这个时候,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法国不赞成通过这一项决议,如果美国一定要向安理会诉诸表决,法国要行使否决权。同一天,俄罗斯外交官伊万诺夫也在俄罗斯发表声明,俄国反对安理会通过授权对伊决议。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俄罗斯要实行否决权了。我们中国像俄罗斯、法国一样无数次的公开声明,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明确讲过。美国曾托澳大利亚外长到中国来访问,向我们捎话说,美国及其盟国不指望中国在安理会投票赞成对伊动武,但是我们希望中国像在历次安理会表决那样,弃权。我们没有正面回答他,我们主要是把这个否决权拿在手里,如果真的要表决,我们必然是弃权的,因为弃权是最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哪里?中国的国家利益就在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犯不着和美国冲突。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只要有一个国家否决,这个决议就通不过,俄国要否决,法国要否决,中国投了否决票也不起什么作用,相反会引起美国的憎恨,我们犯不着为了那个不得人心的萨达姆牺牲我们的国家利益。在伊拉克问题上我们公开的是坚决反对打,但是内部我们早就做好美国打的准备。我们实际上和美国有这样一个交易,如果对伊动武,美国必须保护我在伊拉克的外交使团和劳务人民的安全,还要保护他们的财产,另外一旦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我在伊拉克的利益不能受损。至于说布什政府为什么反对陈水扁在台湾搞公投?因为中美关系有重大的利害冲突,这个利害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或者说中美之间存在着四大矛盾。四大矛盾就是,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霸。这四大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只要这四大矛盾存在,中美关系就好不到哪里去,这是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中美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共同利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互为需要;二是政治方互相配合,互有所求;三是在国际跨国问题上,像环保反腐等需要互相配合。有了这么重大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也坏不到哪里去。陈水扁分化中国,他的近期目标就是要搞台独,他的最终目标也是要搞台独。而美国它的长远目标是分化中国、西化中国,但是美国的近期目标不是马上分化中国,是要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顺利分处,这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既可以对台湾发大陆财,大陆威胁台湾,台湾就买美国的武器;同时又可以使台湾向大陆施压,牵制大陆的发展,牵制大陆强大,让中国永远保持这种分离状态,使中国不能统一,从而使中国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这样考虑,美国不赞成陈水扁的急独,它也反对中国的急统。陈水扁搞急独触犯了美国的利益,使美国现有的对华政策不能维持。出于我们中国的利益,我们在伊拉克问题上,安理会公投上不对抗,换取一个它在台湾问题上发出了有利于我们中国的表态,对中国的利益应该说是尤其重要。

当前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洪潮

一、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从表面看似乎是个理论问题,但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围绕这个题目的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主体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贯彻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问题;第二个问题,中国外交如何有效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外交谋略问题。即一个是讲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一个是讲保护中国利益的外交谋略。

国际关系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所以国家与国家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怎样认识、处理极其复杂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让学生来认识这个世界,来处理这个世界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该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看待。在复杂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背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这只手就是国家利益。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为什么是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不是朝那个方向发展?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什么问题在起作用?每一个国家为什么在联合国是这个态度,而不是那个态度?这些都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因此说国家利益决定了各个国家的外交方针,外交行动,对外的态度,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这是一个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掌握规律,或者掌握这样一种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好多问题我们自己就能搞清楚。我们大学生都非常年轻,当一个问题来了以后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过一段时间出了新问题,他就搞不清楚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传授如何看的方法,这样他们自己就会长本事,而不是老要依靠你。下面从研究国际关系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个方法,也就是怎样贯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可以称之为立地分析法,就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引导大学生怎样分析国际问题。

二、今年的几件典型国际事例

第一,比如今年一月,发生在拉美一个穷国家海地,政局动荡,总统阿里斯蒂德流亡到中非,最后到了南非。为什么出逃呢,因为政局动荡,又有人起来造反,要阿里斯蒂德下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40号决议,授权美国组成多国部队攻打海地。为什么?因为海地在1991年发生了政变,推翻了总统阿里斯蒂德。通过政变推翻总统在全世界可以说并不鲜见,可是美国大为关火,让阿里斯蒂德总统回国,因为他是民主选举出的总统,你这样子是破坏民主,我美国不能容忍,甚至要武力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海地总统塞德拉斯不从,美国于是对他实行封锁,而且还要安理会通过决议,对他实行经济制裁,封锁与制裁并用。塞德拉斯依然不从命,不让阿里斯蒂勒回国。美国没有办法,就在1994年7月初迫使安理会通过940号决议,然后美国组织24个国家参加了多国部队,打海地,由武力来寻找政治权。海地是那么一个穷的国家,美国打海地可以说是动个小指头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使他的行动合法化,拿安理会作上方宝剑组成多国部队去打他。一开始海地当局还是不肯让步,最后美国派了两艘航空母舰,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令,用武力解决海地制胜权,让阿里斯蒂德回国执政。61架战斗机已经起飞,就在要动用武力的最后时刻海地当局做出了让步,塞德拉斯这才保全性命,流亡巴拿马。美国的61架战斗机已经飞行了73分钟,很快返航,一场危机结束了。美国为了所谓的民主,不惜动用武力,推翻一个小小的海地当时的政府,当时他的口号是“你破坏民主,我不能容忍”。可是十年以后,也就是2004年1月,又有反动组织要阿里斯蒂德下台,让阿里斯蒂德出国流亡。这次美国没有出动军队,而且威胁阿里斯蒂德必须走,否则将有生命危险。阿里斯蒂德没有办法,只好离开海地,到了中非。阿里斯蒂德一到中非马上发表声明说:“我不是自愿流亡的,是美国人把我绑架到这里来的,是美国人用手枪顶着我的后腰眼威胁我到这里来的。”十年间美国对同一个国家海地,对同

一个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为什么前后采取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从哪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第二件事情,今年3月22号,以色列发射导弹打死了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亚辛是一位老人,双目失明,残疾,不能出门。以色列发射导弹把它的轮椅打飞了,两个保镖也身亡。事情一发生,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映。阿拉伯人强烈谴责,欧盟发表声明坚决反对,俄罗斯也发表声明。我们中国做一般性的表态,说希望巴以双方能够通过和谈解决分歧,希望中东和平可以继续。第二天全世界都报到了,美国也不得不表态:以色列射杀亚辛和巴勒斯坦人民,我们不赞成他的行动。连美国人都不得不站出来向世界联合国大会表示我不赞成,也就是说以色列杀害亚辛引起了国际公愤。于是阿拉伯国家里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两个国家向安理会提出提案,要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杀害亚辛的事件。3月25号,安理会表决利比亚几国提出的提案,结果绝大多数国家赞成,一票反对——反对者为美国。美国不是已经明确表明不赞成以色列杀害亚辛,为什么在表决安理会决议的时候表示反对,这不是矛盾的吗?如何解释?这是我提到的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前年的7月9日,海牙国际法院做出裁决,认定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修建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必须拆除。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修建隔离墙这件事情大家也知道的,2002年6月以色列决定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其实很多地段是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一座长达700多公里的隔离墙。隔离墙用的是钢筋水泥,几米高,还安监视系统。用以色列的话说,建隔离墙是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去闹事。建隔离墙遭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反对。这是新的一条柏林墙,当时的柏林墙只有150多公里,以色列修建700多公里,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的,把巴勒斯坦人称作异类,分割开来,严重的违反了人权,是侵犯人权行为。阿拉伯国家极为恼怒,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只有利用国际机构采取行动。7月9号,海牙国际法庭做出裁决:以色列这样做不对,违反了国际法,侵占别国领土,侵犯人权,应该停止修建,而且已建的地方必须拆除。这是海牙国际法庭做出的比较公正的一次判决,但以色列我行我素,不承认也不执行国际法庭做出的裁决。阿拉伯国家很气愤,商议以后,阿拉伯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建议,要求召开经济联盟首脑特别会议来讨论如何迫使以色列执行国际法庭做出的判决。7月20号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进行投票表决,154票赞成,但是美国反对。美国不是自诩是法治国家吗,不是强调法律来管事吗,它不是要求国际法庭依照国际法原则吗?之前表示“不赞成”以色列的行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以色列坚决执行海牙国际法庭的决议时表示反对,是何道理?这是第三个例子。

第四,今年7月份,伊拉克的战备武装,绑架了菲律宾两位人质,要求菲律宾总理撤军,阿罗约政府动作慢一点,没有批示,不屈从绑架分子的要挟,结果绑架分子就杀害了其中的一名人质伯翰姆。然后声明7月20号如果菲律宾不撤军就杀害另一名人质。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政府被迫于7月13日宣布从伊拉克撤军。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美国政府极为不满,美国一些媒体也谴责菲律宾屈从绑架分子的要求。那么菲律宾为什么不顾美国的压力,最后决定要从伊拉克撤军呢?这是第四个问题。

第五,7月10号到13号,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显龙不顾中国的反对,带领妻子及国防部长访问台北,所谓私人访问。我们表示强烈抗议,而且采取一系列行动。7月17日,7月27日,我外交部通知各省,在一定时期内,我们要对新加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们事先告诉了新加坡方面,说我们坚决反对,但是李显龙为什么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要去台湾?

三、去年几件典型国际事例

下面联系一下去年发生的事情,来加深对上面几件事的认识。

第一,在美国打伊拉克问题上,英国为什么紧跟美国?同样是美国盟友的法国、德国,为什么同美国大唱对台戏?

第二,还是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旗帜鲜明表明通过和平解决美伊争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个看法与俄罗斯、法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全一致,但是为什么中国政府,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都没有像俄罗斯、法国那样表示:如果你美国硬要让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的决议,我们就要实行否决权。中国政府没有这样的表示,公开没有表示,私下也没有表示,那么中国如何反对美对伊动武呢?中、俄、法三个常任理事国都反对美国政府动武,但中国在策略显得犹豫,俄法不同,这是为什么?

第三,还是伊拉克问题。去年5月22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483号决议,这次决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宣布取消对伊拉克强大实权力的制裁。从1991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安理会接连通过授权决议,对伊拉克实行严格制裁。事后,伊拉克各方面提出,而且法国、俄国包括中国多次要求安理会取消这一制裁,但是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制裁始终没能取消。1991年2月,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被迫撤出了科威特。4月3号,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宣布海湾战争永远停火。1990年11月29号通过的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组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动武,这是美国一直希望的,安理会通过了。伊拉克战争打完以后安理会通过了687号决议,宣布海湾战争永远停火,但是这个停火决议里头没说取消对伊制裁,对伊拉克制裁还必须保留,直到伊拉克彻底销毁其境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取消。因为当时安理会成员国认为伊拉克有杀伤性武器,虽然依战败撤出了科威特,可这个武器对别国构成威胁,只有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部销毁,安理会才能通过取消对他的制裁。去年3月20号,美国打响了对伊战争。4月9号巴格达沦陷,萨达姆政权倒台。5月1号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的战事结束。5月9号,美国联合英国、西班牙向安理会提出决议,要求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5月22号,这个决议就一致通过。这其中有一个破绽,5月22号,1483号决议取消了对伊拉克的制裁,而第687号决议明文规定,只有伊拉克彻底销毁了其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取消对他的制裁。那么到去年5月22号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已经销毁?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美国把伊拉克战胜之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从1991年5月已经进入伊拉克,未能销毁生化武器,但也没有说伊拉克境内没有生化武器和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中国等要求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继续在伊拉克核查,美国等不及了,要对伊动武,要求武器核查组成员必须撤出,如果他们仍然呆在那里,就无法保证其人身安全。这样联合国核查组没有查出来就走了。战争打响以后,美国一边打仗,一边派人去查,却不让联合国的核查人员进去。5月9日,美国提出取消对伊拉克的联合国制裁,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仍未能进入伊拉克。只有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报告,说经过我的反复核查,伊拉克境内已经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安理会才能通过正式决议,取消对伊制裁。可是到5月9号,美国提出取消制裁决议的时候,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没有能够重返伊拉克,更没有能够做出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1483号决议实际上违背了安理会自己通过的第687号决议。可是安理会的第1483号决议是美国提出通过的,我们中国也举手了,俄罗斯、法国全部都同意了。那么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安理会的成员国,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大家都知道取消对伊制裁的条件还不成熟,为什么还都全部举手通过?

去年12月10号,美国总统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期间,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不赞成陈水扁搞公投。当时中国各大媒体都在头版头条或者黄金时段显著地位报道了这个消息,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陈水扁搞公投,显然是为了搞台独,是为了分离中国。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分化西化。那么分化西化的美国政府,为什么反对分化中国的陈水扁?

四、用国家利益分析法解读以上问题

海地十年间两次政局动荡,美国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从表面看极其矛盾,但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就很好理解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独立,苏联解体,美国认为它是冷战的唯一胜利者。因此美国要在全世界发动一场推广民主的运动,要把世界各国都按美国

的政治模式来重新改造和整治。就在这个时候,海地却有些人不识时务,跑出来搞了一次政变,推翻了民主总统,所以美国大为恼火。美国千方百计要彻底摧毁海地的军事权,维护它的民主骑士这样一个利益。这是美国在冷战时候发下的一个战略政策,不容商量,军事权必须摧毁,因为这是美国的利益。阿里斯蒂德在1994年10月15日回到海地重新执政。执政以后,美国马上露出了真面目。首先,阿里斯蒂德这个总统说了不算话,美国人说了算。美国人在后来指手画脚,阿里斯蒂德极为反感。阿里斯蒂德是一个民主主义者,甚至有些左倾思想。他认为海地很穷,都是外国资产阶级干的,所以后来他和美国发生了矛盾。2000年海地重新选举,他又高票当选 ,美国人说他舞弊,必须重新大选,结果还是他多数票当选。美国没有办法,就想办法给他制造困难。最后实际上是在美国的驱逐下,阿里斯蒂德的敌人拿起武器,占领了海地许多城市。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美国都是为了本国的利益--美国的霸权利益。

第二、三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明美国袒护以色列。以色列有的时候在国际上为非作歹,但是每一次都得到美国的庇护。美国为什么要袒护以色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内政和外策。美国的内政外策需要美国这样选择。从内政来讲,任何一届的美国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需要美国犹太人的支持。美国境内的犹太人现在统计数字是600万,占美国全部人口的2.3%。占美国全部人口的2.3%的犹太人是个少数民族,但是他们能量很大,长期苦难的历史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团结、奋发、拼搏的精神。犹太人在美国却控制着华尔街,统治着好莱坞,操纵着新闻界。在美国最有影响的200个文化名人,犹太人占一半。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也将近200,其中有一半又是犹太人。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有30%是犹太人。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是犹太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大的通讯社--美音社现任主席又是犹太人。在经济界,大家最熟悉的美联社主席格林斯潘,当前世界头号倒爷索罗斯都是犹太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这些简单的数据表明犹太人在美国的地位。犹太人在美国是最富的,全世界最富有的100名企业家,犹太人也占了一半。美国富豪排行榜前四十名最有钱的美国人,其中十八个是犹太人。美国的百万富翁,三分之一的是犹太人。美国的犹太人有钱,在政治上就有发言权,美国的政治实际上就是金钱政治。美国的共和党竞选经费的60%来自犹太人,民主党65%要求犹太人资助。所以共和党、民主党,谁都不敢得罪有钱的犹太人。美国犹太人有个传统习惯,要求政府必须支持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小国,国内人口还没有1000万,其中570万是犹太人。这是美国和犹太人和以色列的关系,这是从美国国内需要来看。从国际上看,以色列也是美国大有需要、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美国要控制中东,要控制中东石油,就离不开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不可代替的地位决定美国要下大本钱支持以色列。以色列地处欧洲、亚洲、非洲三个洲的交汇点,他更是阿拉伯海、红海、里海、地中海等五大海的交汇点,三大洲、五大海在以色列交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他国家无法取而代之的。可以断言,在今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矛盾冲突当中,美国必然会坚定的站在以色列这边。

菲律宾不顾美国的反对也不顾国际舆论,下令把51人撤出伊拉克,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菲律宾海外劳工740万,每年给菲律宾挣回80亿美元的外汇,是菲最大的外汇来源。如果克鲁斯再在伊拉克被绑架分子杀害,在海外打工的人心寒,就不能在国外呆下去了,这样80亿美元丢了。从菲律宾政府来讲,不光阿罗约,任何一个政府都会考虑这个现实,劳工的外汇是菲律宾的经济支柱,不能让他倒。劳工在国内的几千万家属心也不稳定,在克鲁斯还没有被放出来,绑架分子威胁的时候,菲律宾全国的老百姓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赶快想办法把克鲁斯弄回来。阿罗约今年6月30日重新连任当选,她国内问题成堆,腐败、失业、贫困,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但解决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如果因为克鲁斯在海外被杀引起国内动乱,不仅威胁到他政府的存在,而且从全国来讲都无利处。考虑到这种种重大的国家利益关系,它只能是量利弊而取其中之一。

对于李显龙访台,我们提出抗议,而且采取了一些行动。我们对新加坡不管是制裁也好,惩罚也好,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破坏和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对我们很有用处,而且对我们也相对友好,两国关系、政治、经济、文教一直都不错。惩罚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要别的国家效仿他。李显龙为什么要去台湾,我们从新加坡的利益来看就不难理解。新加坡和台湾的自由贸易区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李显龙此举就想向世界宣誓,我李显龙不怕中国的压力,我敢去台湾,就是显示他作为一个强势总理的一个标志,这是第一。第二,最重要的还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新加坡是一个小国,经济上处于国际经营中心。在政治上,他对强大国家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但是新加坡他在两岸关系当中,充当着一个角色。1992年,第一次两岸关系的会谈,就是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第一次成为海峡两岸正式面对面会谈的举办地,提高了新加坡的地位。现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新加坡又要故伎重演,一旦条件成熟,他就第二次扮演会谈的承办者。李显龙要向国际证明,他要成为国际上知名的政治家,是为新加坡的国际地位而着眼。

中国为什么不在安理会威胁要使用否决权,也就是为什么不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为什么我们不同于法国和俄罗斯,没有什么旗帜性的表态。另外为什么分离中国的美国反对想分离中国的陈水扁政府?在去年3月30号,美国要求安理会通过美英72国提出的对伊动武提案。在这个时候,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法国不赞成通过这一项决议,如果美国一定要向安理会诉诸表决,法国要行使否决权。同一天,俄罗斯外交官伊万诺夫也在俄罗斯发表声明,俄国反对安理会通过授权对伊决议。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俄罗斯要实行否决权了。我们中国像俄罗斯、法国一样无数次的公开声明,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明确讲过。美国曾托澳大利亚外长到中国来访问,向我们捎话说,美国及其盟国不指望中国在安理会投票赞成对伊动武,但是我们希望中国像在历次安理会表决那样,弃权。我们没有正面回答他,我们主要是把这个否决权拿在手里,如果真的要表决,我们必然是弃权的,因为弃权是最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哪里?中国的国家利益就在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犯不着和美国冲突。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只要有一个国家否决,这个决议就通不过,俄国要否决,法国要否决,中国投了否决票也不起什么作用,相反会引起美国的憎恨,我们犯不着为了那个不得人心的萨达姆牺牲我们的国家利益。在伊拉克问题上我们公开的是坚决反对打,但是内部我们早就做好美国打的准备。我们实际上和美国有这样一个交易,如果对伊动武,美国必须保护我在伊拉克的外交使团和劳务人民的安全,还要保护他们的财产,另外一旦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我在伊拉克的利益不能受损。至于说布什政府为什么反对陈水扁在台湾搞公投?因为中美关系有重大的利害冲突,这个利害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或者说中美之间存在着四大矛盾。四大矛盾就是,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霸。这四大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只要这四大矛盾存在,中美关系就好不到哪里去,这是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中美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共同利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互为需要;二是政治方互相配合,互有所求;三是在国际跨国问题上,像环保反腐等需要互相配合。有了这么重大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也坏不到哪里去。陈水扁分化中国,他的近期目标就是要搞台独,他的最终目标也是要搞台独。而美国它的长远目标是分化中国、西化中国,但是美国的近期目标不是马上分化中国,是要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顺利分处,这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既可以对台湾发大陆财,大陆威胁台湾,台湾就买美国的武器;同时又可以使台湾向大陆施压,牵制大陆的发展,牵制大陆强大,让中国永远保持这种分离状态,使中国不能统一,从而使中国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这样考虑,美国不赞成陈水扁的急独,它也反对中国的急统。陈水扁搞急独触犯了美国的利益,使美国现有的对华政策不能维持。出于我们中国的利益,我们在伊拉克问题上,安理会公投上不对抗,换取一个它在台湾问题上发出了有利于我们中国的表态,对中国的利益应该说是尤其重要。


相关内容

  • 论"后危机时期"国际关系互动的基本特征
  • 作者:王东 未来与发展 2011年01期 CLC number:F114 Document code:A Article 19:1003-0166(2010)10-0002-06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0.10.001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志码] ...

  •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 当前国际局势特点及中国外部环境的新挑战 当前国际局势具有国际秩序加速变革过程中鲜明的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国际力量格局的多极化.均衡化势头不减,但总体上仍属于美国一超之下的三元(美国.欧盟.新兴大国)基本格局.国际体系的深度变革以及全球治理需求加大与国际治理机制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 ...

  •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
  •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 摘要: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国际形势,是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这一判断应成为我们正确看待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指导思想.站 ...

  •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
  •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 软件1012 江超伟 2010813084 摘要: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呈现出"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 ...

  •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现状 中美建交已经三十多年,在这些年里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有蜜月期也有冷淡期.我们必须要正确地面对两国关系的复杂局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两国间的关系.近些年,中美之间的摩擦和争论虽然不断,但是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对抗,两国关系总是在经历坎坷之后继续前 ...

  • 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特种车辆管理处 组织干事 于娜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密工作也越来越突出,保密形势日趋严峻,引起了党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 ...

  • 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
  • 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 !沈立新 高宏久 !"#$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速发展 阶段"中国的社会转型属于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配套改革显得相对滞后"改革所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化解!当前改革的后发症已显端倪! ...

  • 中越南海争端分析
  • 中越南海争端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南海争端持续升级,而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争端中,中越争端尤其引人注目.越南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并提出对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野心最大.同时,越南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关系特殊.本文旨在阐明当前中越南海争端的现状.分析其中深层次原因,并从国际政治的视角 ...

  • 中央党校叶庆丰教授讲课稿
  • 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央党校 叶庆丰教授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问题,探讨如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这种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大家都知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 ...

  •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当前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威胁各国安全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国际形势的特点.主要国家的安全政策以及我国的应对政策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安全形势.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 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