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_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_黄庆桥

2004年第1期第12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JTU(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1,2004Vol.12SUM,No.35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黄庆桥, 姚俭建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30)

摘 要: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文以为,制度不仅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同时也为诸如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等制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

关键词:制度;唯物史观;交往;社会关系;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04)01-0056-04

Institution:theImportantConceptionoftheHistoricalMaterialism

HUANGQing-qiao, YAOJian-jian

(SchoolofHumaniti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InstitutionisanextraordinarilyimportantproblemthatChinesetheoreticalsocietyispayingclose

attentiontoinrecentyears.Peoplehavespecificallyprobedintoandstudiedinstitutionatdifferentangles,in-volvingmanysubjectssuchaseconomicspolitics,sociologyandsoon.Thisarticleholdsthatinstitutionisnotonlytheresearchtargetofeachspecificsubject,butalsotheimportantconceptionofhistoricalmaterialism.Infermsofhistoricalmaterialism,institutionmeanshumanbehaviorrulesthatarebasedonsocialproductionandtherelationsofsocietyandembodiestheconditionofsocialthinkingatacertainhistoricstage.Viewinginstitu-tionfromtheperspectiveofhistoricalmaterialismenablesustomakeageneralexplanationconcerningtheessenceofinstitutionproblemsandisapreconditionforfurtherstudyofsuchproblemsasinstitution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on.

Keywords:institution;historicalmaterialism;association;relationofsociety;institutiontransformation;institutioninnovation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在对制度的理解上主要是借鉴了

收稿日期:2003-07-01

作者简介:黄庆桥(1979-),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西方一些比较流行的制度理论。大致说来,比较有影响的制度理论对制度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制度看作是一种规则或规范。西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制度的解释基本持此观点。其中,诺斯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他说:/制度

2004年第1期

黄庆桥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57

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行为。0/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0[1]我国学者鲁鹏也赞成/制度是社会规则0的规定,而且主张/制度仅指正式规则。0这种关于制度本质的认识把对个人的规范性看作是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制度的人为规定。

第二种观点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0。康芒斯认为:/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0[3]他认为/集体行动0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组织起来的集体所从事的交易活动,一是个体行动者之间所形成的互动过程,二者都对个体行为起着控制作用。

第三种观点是把制度理解为一种/思想习惯0或/流行的精神状态0。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结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的类型。0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老制度经济学对制度本质的独特界定。他们不仅仅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界定制度,而是强调了风俗、习惯和国家等因素在制度含义中的作用。

第四种观点,即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解释。他说:/一个规范团体行为的制度,应该叫做行政管理制度。一个规范其他社会行为并保障给行为者们提供通过这种规范所开创的机会的制度,应该叫做调节制度。0[5]在这里,规范性是制度的本质属性。在解释制度的规范性的时候,韦伯强调了信仰的作用,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人们利益追求的因素。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已取得理论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人们在对制度进行理解和界定的过程中,总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其对制度的解释往往只是片面地揭示了制度的某些物质,因而不能全面地把握制度的一般本质。应当说,不对制度本身做出合理的界定,就不能恰当地说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等当前实践和理论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跳出某一具[4]

[2]

本质,将有利于制度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便成为理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实,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0[6]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继续不失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0面向新的实践、新的时代精神、新的理论问题,提出新的范畴,阐发新的原理。事实上,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已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中及时接纳了一系列新范畴和阐发了一系列新原理。譬如,/物质文明0和/精神文明0相互关系原理的提出和阐发[7],/技术革命0与/文化革命0[8]等一系列新范畴的提出等等。同时,我国学术界也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比较多地探讨了制度文明的问题,论著及文章已有不少,比如有刘李胜的专著5制度文明论6[9]、贺祥林的文章5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辩证关系6等。但人们对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概括制度的一般本质探讨的较少,还没有明确地把制度当作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提出来并加以研究。当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0的宏伟目标,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因此,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体系之中,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发制度的一般本质,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自身并进而指导现实的必然要求。

[10]

制度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现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以及一切组织形式中的制度形式。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制度范畴,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一切制度形式的概括,是以一定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以及现实的人的状况为基础的,由行为主体的人或组织(国家)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旨在约束行为主体的行为符合某种要求,以达到维护特定社会或组织秩序的目的。对于制度本质的上述界定,同时也是我们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考察制度范畴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以下

5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一)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任何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前提,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当然也不例外。任何制度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状况、社会关系(主要指经济关系)状况、思想政治文化状况以及现实的人的状况之中,并体现着这些状况。也就是说,制度不是人为的任意规定,它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关系内在结构的表现。同时社会状况也决定了现实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并选择某种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里,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制度的基本特征。制度根源于社会现实,因而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同时,制度绝非是自发的规范性形式,客观现实不会自动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形式,而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把它的要求变为现实。人始终是制度的制定者。因此,制度又体现出了主观性的特征。这样,我们把制度通过人归结为客观的现实,又使客观的现实通过人表现为制度,实现了制度与人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有机统一。

(二)制度生成的社会必然性。即调整人的交往活动与社会关系的需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范畴可以从人的交往与社会关系两个角度来考察。

人的交往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它不仅是社会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且也是人类的特性。其之所以能成为考察制度的视角,是因为/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0[11]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发生交往活动呢?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0[12]然而,作为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的个人,其存在结构和存在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个非自足系统,因为任何个人,其创造能力和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而他们自身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单靠个体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它必须借助于个体之间的交往活动来解决。由于任何交往活动都是有目的进行的,为了保证交往目的的实现,交往主体必须通过对交往手段、交往对象、时空条件等因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使交往活动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进行。这样,制度的建构就成为必然的了。

从社会关系考察制度是又一个重要的视角。社会关系的含义,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指/许多个

[11]

行为主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各自的独立性以及利益上的差异性、价值观上的多元性等等。离开了这些差异性,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的存在。然而,如果这些差异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沟通与协调,社会关系就会

陷入危机。因此,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沟通、协调这些差异性。而制度就是/要使社会成为自由平等的、被各自持有合理的综合性信条深刻分裂的公民间的一

[13]

个公平稳定的合作体系0。这里的/综合性信条的分裂0,就是指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及信仰的差异性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差异性和多元化是通过制度而达到沟通的。其实,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主体之间尽管存在着各种差异性,但人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活动杂乱而无序,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活动纳入正常的秩序范围内,与他人进行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而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把彼此独立的个体聚合起来的一种共同的组织活动。组织活动的实施,又是通过制定参与共同活动的人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来实现的。离开这些共同的规则,就不会有组织行为。可见,制度对社会关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既对社会关系起着稳定性的作用,又保证了社会关系的有序性。

(三)制度的功能。规范性是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组织功能的秩序性、规范性要求。同时它也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上人们的动机和行为与这种秩序性、规范性的统一性要求的矛盾和对立。结合制度作用的对象即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我们认为,制度的这种规范性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就个体的人而言,制度是保障人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是就社会关系而言,制度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基石。

制度为人的自由与发展设定了一个既定的历史平台和框架,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自由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制度安排的烙印。换句话说,制度赋予了人的自由与发展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而人的主动性使人在面对既定的制度安排的同时,也将这种既定的制度作为自己争取新的自由和发展可以凭借与利用的力量和手段。人们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去界定自由。制度把自由限制在规定的空间内,自由是以这种限制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制度不仅告诉人们能、可以自由地去做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能、禁止和如何做什么。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由,

2004年第1期

黄庆桥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59

由或具体自由;二是超出规定范围的自由,制度予以制止。因为没有制度限制的自由就会产生无政府主义。其实,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限制与保障是统一的。既制度不仅限制自由,更重要的是保障自由。它不但可以通过限制一些人的自由去扩张另一些人的自由,而且还可以通过限制一个人某方面的自由去实现和保障另方面的自由。同样,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既定制度对人怎样活动,包括活动方式、活动空间等,都做出种种安排,从而为人的发展制度保障。而当现有制度阻碍人的发展时,制度变革也成为历史的必然,并服膺于人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功能,人的自由与发展得到了保证。

就社会关系的整体而言,形成良好的社会或组织秩序是制度功能的最直接的表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从宏观上讲,制度是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基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其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文化)结构。而制度的秩序功能就表现在对经济秩序、社会政治秩序、社会文化秩序的调节功能上。通过各种具体制度诸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讲,制度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社会组织是社会关系的微观表现形式,其基本特征是组织成员必须遵守同一的组织规则。要保证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组织的目的性,即它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价值指向,并满足其成员的价值要求;二是组织的有序性,即它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并为每个组织成员所遵守。如果说组织的目的性是其存在的理由,那么,组织的有序性、规范性则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一个无序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是很难想象的。总之,制度问题关涉到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离开了制度,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就无从谈起。

认知层面上去把握。如果这样,就不能认识制度的一般本质。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或一般意义上的制度范畴,是对人类实践和生活中一切制度形式的概括,是主体的目的性与客观现实的有机结合,是

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在这一意义上,任何把制度界定为某一领域的规范形式,或者把制度仅仅看作是人类意识的规定而忽视和否认客观现实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其次,它能够合理地解释制度变迁的客观原因。制度根源于客观的社会现实,因此,对于制度变迁,也只能从客观的现实状况的变化与发展这一视角来考察。而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往往把制度变迁的原因归结为人的理性认识。我们认为,理性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体现在它能够发现现实的制度需求,并在多种可能的制度供给中选择最适合现实要求的制度形式,而不是决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制度沿革与变迁的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而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们的认识状况则对制度的变革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制度变迁是人的认识与现实根源相一致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的统一。

第三,它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创新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制度创新要立足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满足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创新制度的需要。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它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但决不可以照抄照搬。三是制度创新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制度创新的坐标应确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三个层面上。首先,制度创新要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即满足人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制度创新要有利于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示和自我的实现,即提升人的能力,张扬人的个性以及拓宽人的自由等。最后,制度创新要着眼于人自身的完美和完善,即努力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自身的和谐。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制度创新的最终归宿。

下转第页)

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也就是说,对于制度本质的认识,不能仅仅从经济学意义上、社会学意义上或者其他科学的

2004年第1期

冯嗣全等 银行监管国际化:理念、模式与方法 65

结合,更加科学准确地揭示现实和潜在的风险;(5)走持续性监管道路,除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外,强调事中的风险性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建立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吸收的全程监管机制,采用及时校正措

施(PCA),建立商业银行的监管激励机制;(6)制定国际化监管的短、中、长期规划,增强监管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加入WTO后金融管制放松的情况下,为成功地监管商业银行运作提供良好的辅助性工具。此外,要加强电子信息网络与监管软件系统的建设,建立国际信息网,尽快实现国内外监管的统一。在信息电子网络建设方面,重点开发符合国际惯例和银行国际化发展要求的监管软件,建立监控指标自动化处理系统,提高银行业监管的科学性与快速性、以便于与其他国家信息系统进行

(上接第55页)

联网、交流、共享信息,为联合监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闫庆民.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财经科

学[J].2001,(3):79-82.

[2] 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J].

2003,(9):52-61.

[3] 王兆星.外资银行监管思路与实践.中国金融[J].2003,

(20):22-24.

[4] 闫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J].1997,(3):22-26.

[5] 任映国.论银行业国际化与跨国银行监管.金融科学[J].

1996,(4):33-37.

[6] 郝飚.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湖北社会科

学[J].2000,(10):26-28.

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资本作为人的积极的存在,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获得现实性。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社会资本不断地实现着由无形向有形、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当一个活动过程消逝之后,它并没有化为乌有,而是作为人们过去活动的既有成果保存了下来,并成为以后的活动过程借以进行的有效条件,它对以后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这就为人们的交往合作、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手段和条件。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的进步正是在社会资本的持续推动下实现的。正是基于社会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素性资源和重要动力之一。当然,这只是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一个视角,或至多

(上接第59页)

是一种说明,但这对于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或许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杨雪冬,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0.

[2] JamesS.Coleman,SocialcapitalintheCteationofHumanCapital

[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Supplement,1988,(94):95-12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 周红云: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

29-41.

[5] [英]弗兰#汤克斯.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2002,(5):42-49.

[6] 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24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制度变迁[M].上海:三

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2] 鲁鹏.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

[3]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8,89-90.

[4]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4.139.

[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8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7]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92-299.

[8]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411-412.

[9] 刘李胜.制度文明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0] 贺祥林.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辩证关系[J].

理论学习月刊,1997,(10):25-29.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8,80.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3.

[13] (美)约翰#罗尔斯.自由与正义[A].公共论丛第二辑[M].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30-331.

2004年第1期第12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JTU(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1,2004Vol.12SUM,No.35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黄庆桥, 姚俭建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30)

摘 要: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文以为,制度不仅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同时也为诸如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等制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

关键词:制度;唯物史观;交往;社会关系;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04)01-0056-04

Institution:theImportantConceptionoftheHistoricalMaterialism

HUANGQing-qiao, YAOJian-jian

(SchoolofHumaniti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InstitutionisanextraordinarilyimportantproblemthatChinesetheoreticalsocietyispayingclose

attentiontoinrecentyears.Peoplehavespecificallyprobedintoandstudiedinstitutionatdifferentangles,in-volvingmanysubjectssuchaseconomicspolitics,sociologyandsoon.Thisarticleholdsthatinstitutionisnotonlytheresearchtargetofeachspecificsubject,butalsotheimportantconceptionofhistoricalmaterialism.Infermsofhistoricalmaterialism,institutionmeanshumanbehaviorrulesthatarebasedonsocialproductionandtherelationsofsocietyandembodiestheconditionofsocialthinkingatacertainhistoricstage.Viewinginstitu-tionfromtheperspectiveofhistoricalmaterialismenablesustomakeageneralexplanationconcerningtheessenceofinstitutionproblemsandisapreconditionforfurtherstudyofsuchproblemsasinstitution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on.

Keywords:institution;historicalmaterialism;association;relationofsociety;institutiontransformation;institutioninnovation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在对制度的理解上主要是借鉴了

收稿日期:2003-07-01

作者简介:黄庆桥(1979-),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西方一些比较流行的制度理论。大致说来,比较有影响的制度理论对制度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制度看作是一种规则或规范。西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制度的解释基本持此观点。其中,诺斯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他说:/制度

2004年第1期

黄庆桥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57

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行为。0/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0[1]我国学者鲁鹏也赞成/制度是社会规则0的规定,而且主张/制度仅指正式规则。0这种关于制度本质的认识把对个人的规范性看作是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制度的人为规定。

第二种观点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0。康芒斯认为:/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0[3]他认为/集体行动0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组织起来的集体所从事的交易活动,一是个体行动者之间所形成的互动过程,二者都对个体行为起着控制作用。

第三种观点是把制度理解为一种/思想习惯0或/流行的精神状态0。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结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的类型。0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老制度经济学对制度本质的独特界定。他们不仅仅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界定制度,而是强调了风俗、习惯和国家等因素在制度含义中的作用。

第四种观点,即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解释。他说:/一个规范团体行为的制度,应该叫做行政管理制度。一个规范其他社会行为并保障给行为者们提供通过这种规范所开创的机会的制度,应该叫做调节制度。0[5]在这里,规范性是制度的本质属性。在解释制度的规范性的时候,韦伯强调了信仰的作用,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人们利益追求的因素。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已取得理论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人们在对制度进行理解和界定的过程中,总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其对制度的解释往往只是片面地揭示了制度的某些物质,因而不能全面地把握制度的一般本质。应当说,不对制度本身做出合理的界定,就不能恰当地说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等当前实践和理论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跳出某一具[4]

[2]

本质,将有利于制度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便成为理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实,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0[6]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继续不失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0面向新的实践、新的时代精神、新的理论问题,提出新的范畴,阐发新的原理。事实上,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已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中及时接纳了一系列新范畴和阐发了一系列新原理。譬如,/物质文明0和/精神文明0相互关系原理的提出和阐发[7],/技术革命0与/文化革命0[8]等一系列新范畴的提出等等。同时,我国学术界也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比较多地探讨了制度文明的问题,论著及文章已有不少,比如有刘李胜的专著5制度文明论6[9]、贺祥林的文章5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辩证关系6等。但人们对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概括制度的一般本质探讨的较少,还没有明确地把制度当作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提出来并加以研究。当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0的宏伟目标,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因此,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体系之中,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发制度的一般本质,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自身并进而指导现实的必然要求。

[10]

制度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现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以及一切组织形式中的制度形式。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制度范畴,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一切制度形式的概括,是以一定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以及现实的人的状况为基础的,由行为主体的人或组织(国家)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旨在约束行为主体的行为符合某种要求,以达到维护特定社会或组织秩序的目的。对于制度本质的上述界定,同时也是我们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考察制度范畴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以下

5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一)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任何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前提,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当然也不例外。任何制度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状况、社会关系(主要指经济关系)状况、思想政治文化状况以及现实的人的状况之中,并体现着这些状况。也就是说,制度不是人为的任意规定,它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关系内在结构的表现。同时社会状况也决定了现实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并选择某种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里,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制度的基本特征。制度根源于社会现实,因而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同时,制度绝非是自发的规范性形式,客观现实不会自动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形式,而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把它的要求变为现实。人始终是制度的制定者。因此,制度又体现出了主观性的特征。这样,我们把制度通过人归结为客观的现实,又使客观的现实通过人表现为制度,实现了制度与人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有机统一。

(二)制度生成的社会必然性。即调整人的交往活动与社会关系的需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范畴可以从人的交往与社会关系两个角度来考察。

人的交往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它不仅是社会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且也是人类的特性。其之所以能成为考察制度的视角,是因为/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0[11]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发生交往活动呢?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0[12]然而,作为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的个人,其存在结构和存在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个非自足系统,因为任何个人,其创造能力和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而他们自身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单靠个体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它必须借助于个体之间的交往活动来解决。由于任何交往活动都是有目的进行的,为了保证交往目的的实现,交往主体必须通过对交往手段、交往对象、时空条件等因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使交往活动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进行。这样,制度的建构就成为必然的了。

从社会关系考察制度是又一个重要的视角。社会关系的含义,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指/许多个

[11]

行为主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各自的独立性以及利益上的差异性、价值观上的多元性等等。离开了这些差异性,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的存在。然而,如果这些差异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沟通与协调,社会关系就会

陷入危机。因此,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沟通、协调这些差异性。而制度就是/要使社会成为自由平等的、被各自持有合理的综合性信条深刻分裂的公民间的一

[13]

个公平稳定的合作体系0。这里的/综合性信条的分裂0,就是指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及信仰的差异性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差异性和多元化是通过制度而达到沟通的。其实,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主体之间尽管存在着各种差异性,但人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活动杂乱而无序,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活动纳入正常的秩序范围内,与他人进行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而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把彼此独立的个体聚合起来的一种共同的组织活动。组织活动的实施,又是通过制定参与共同活动的人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来实现的。离开这些共同的规则,就不会有组织行为。可见,制度对社会关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既对社会关系起着稳定性的作用,又保证了社会关系的有序性。

(三)制度的功能。规范性是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组织功能的秩序性、规范性要求。同时它也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上人们的动机和行为与这种秩序性、规范性的统一性要求的矛盾和对立。结合制度作用的对象即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我们认为,制度的这种规范性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就个体的人而言,制度是保障人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是就社会关系而言,制度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基石。

制度为人的自由与发展设定了一个既定的历史平台和框架,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自由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制度安排的烙印。换句话说,制度赋予了人的自由与发展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而人的主动性使人在面对既定的制度安排的同时,也将这种既定的制度作为自己争取新的自由和发展可以凭借与利用的力量和手段。人们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去界定自由。制度把自由限制在规定的空间内,自由是以这种限制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制度不仅告诉人们能、可以自由地去做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能、禁止和如何做什么。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由,

2004年第1期

黄庆桥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59

由或具体自由;二是超出规定范围的自由,制度予以制止。因为没有制度限制的自由就会产生无政府主义。其实,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限制与保障是统一的。既制度不仅限制自由,更重要的是保障自由。它不但可以通过限制一些人的自由去扩张另一些人的自由,而且还可以通过限制一个人某方面的自由去实现和保障另方面的自由。同样,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既定制度对人怎样活动,包括活动方式、活动空间等,都做出种种安排,从而为人的发展制度保障。而当现有制度阻碍人的发展时,制度变革也成为历史的必然,并服膺于人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功能,人的自由与发展得到了保证。

就社会关系的整体而言,形成良好的社会或组织秩序是制度功能的最直接的表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从宏观上讲,制度是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基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其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文化)结构。而制度的秩序功能就表现在对经济秩序、社会政治秩序、社会文化秩序的调节功能上。通过各种具体制度诸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讲,制度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社会组织是社会关系的微观表现形式,其基本特征是组织成员必须遵守同一的组织规则。要保证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组织的目的性,即它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价值指向,并满足其成员的价值要求;二是组织的有序性,即它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并为每个组织成员所遵守。如果说组织的目的性是其存在的理由,那么,组织的有序性、规范性则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一个无序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是很难想象的。总之,制度问题关涉到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离开了制度,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就无从谈起。

认知层面上去把握。如果这样,就不能认识制度的一般本质。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或一般意义上的制度范畴,是对人类实践和生活中一切制度形式的概括,是主体的目的性与客观现实的有机结合,是

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在这一意义上,任何把制度界定为某一领域的规范形式,或者把制度仅仅看作是人类意识的规定而忽视和否认客观现实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其次,它能够合理地解释制度变迁的客观原因。制度根源于客观的社会现实,因此,对于制度变迁,也只能从客观的现实状况的变化与发展这一视角来考察。而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往往把制度变迁的原因归结为人的理性认识。我们认为,理性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体现在它能够发现现实的制度需求,并在多种可能的制度供给中选择最适合现实要求的制度形式,而不是决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制度沿革与变迁的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而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们的认识状况则对制度的变革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制度变迁是人的认识与现实根源相一致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的统一。

第三,它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创新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制度创新要立足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满足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创新制度的需要。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它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但决不可以照抄照搬。三是制度创新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制度创新的坐标应确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三个层面上。首先,制度创新要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即满足人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制度创新要有利于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示和自我的实现,即提升人的能力,张扬人的个性以及拓宽人的自由等。最后,制度创新要着眼于人自身的完美和完善,即努力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自身的和谐。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制度创新的最终归宿。

下转第页)

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也就是说,对于制度本质的认识,不能仅仅从经济学意义上、社会学意义上或者其他科学的

2004年第1期

冯嗣全等 银行监管国际化:理念、模式与方法 65

结合,更加科学准确地揭示现实和潜在的风险;(5)走持续性监管道路,除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外,强调事中的风险性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建立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吸收的全程监管机制,采用及时校正措

施(PCA),建立商业银行的监管激励机制;(6)制定国际化监管的短、中、长期规划,增强监管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加入WTO后金融管制放松的情况下,为成功地监管商业银行运作提供良好的辅助性工具。此外,要加强电子信息网络与监管软件系统的建设,建立国际信息网,尽快实现国内外监管的统一。在信息电子网络建设方面,重点开发符合国际惯例和银行国际化发展要求的监管软件,建立监控指标自动化处理系统,提高银行业监管的科学性与快速性、以便于与其他国家信息系统进行

(上接第55页)

联网、交流、共享信息,为联合监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闫庆民.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财经科

学[J].2001,(3):79-82.

[2] 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J].

2003,(9):52-61.

[3] 王兆星.外资银行监管思路与实践.中国金融[J].2003,

(20):22-24.

[4] 闫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J].1997,(3):22-26.

[5] 任映国.论银行业国际化与跨国银行监管.金融科学[J].

1996,(4):33-37.

[6] 郝飚.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与监管.湖北社会科

学[J].2000,(10):26-28.

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资本作为人的积极的存在,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获得现实性。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社会资本不断地实现着由无形向有形、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当一个活动过程消逝之后,它并没有化为乌有,而是作为人们过去活动的既有成果保存了下来,并成为以后的活动过程借以进行的有效条件,它对以后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这就为人们的交往合作、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手段和条件。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的进步正是在社会资本的持续推动下实现的。正是基于社会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素性资源和重要动力之一。当然,这只是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一个视角,或至多

(上接第59页)

是一种说明,但这对于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或许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杨雪冬,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0.

[2] JamesS.Coleman,SocialcapitalintheCteationofHumanCapital

[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Supplement,1988,(94):95-12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 周红云: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

29-41.

[5] [英]弗兰#汤克斯.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2002,(5):42-49.

[6] 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24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制度变迁[M].上海:三

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2] 鲁鹏.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

[3]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8,89-90.

[4]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4.139.

[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8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7]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92-299.

[8]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411-412.

[9] 刘李胜.制度文明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0] 贺祥林.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辩证关系[J].

理论学习月刊,1997,(10):25-29.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8,80.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3.

[13] (美)约翰#罗尔斯.自由与正义[A].公共论丛第二辑[M].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30-331.


相关内容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_制度_兼评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范畴
  • 2008年6月第8卷第2期 (ComprehensiveEdition)Journalof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Trade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Jun.2008 Vol.8No.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
  • 作者:覃正爱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3年06期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271(2003)01-0005-0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 政策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 ...

  •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过程: (二)物质的科学定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四)哲学物质观和自然科学物质学说的区别和联系 关于物质观的发展过程: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①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 ...

  •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意义
  •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意义 赵甲明 李云霞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 [摘 要]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对唯物史观一系列范畴和原理的全面深刻理解都 ...

  •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要点
  •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要点"扼要的阐述" 2015-03-12 09:03 来源:<红旗文稿> 我有话说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田心铭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安排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 ...

  •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探究
  •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探究 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尊重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一个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对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和尊重,才促使马克思走出唯心史观从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阐述了& ...

  •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几个问题
  • 作者:李建平 东南学术 201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3-0004-11 马克思十分重视写于1847年上半年的<哲学的贫困>一书,在过了三十三年之后,他决定重新出版这本书,指出"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 ...

  •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 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运动和 静止的关系问题 2.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物质范畴作出完整概括的是( B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文化研究与"物质性"
  • 文化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文学院校逐步兴盛以降,大有内爆文艺学科之势,随之引发新一轮的文艺学科建设论争,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艺学科扩界的问题.文艺学科必须扩界是共识,问题在于怎么扩?何为度?辩论大致能分为两个阵容:其一,钱中文.童庆炳等老一辈的文艺理论家们以及一些年轻的学者.他们主张文学固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