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驳老师「别人让你杀人你就杀人」?

如何反驳老师别人让你杀人你就杀人

  问

别人问我借手机我借给别人,老师说别人让你杀人你就杀人,这个逻辑正确吗?

这句话,并非真事,只是偶然想到以往的类似作死经历,以及老师一贯的教育手段,所以好奇这句话是否存在问题。

听话要听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听话要听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这话当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1

一是滑坡谬误。

从借手机到杀人,程度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虽然有“防微杜渐”、“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等俗语提醒我们注意微小的不好倾向,但小事情的发生并不必然导致大事件。——如果要针对这一点进行反驳的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可,“看来老师你以后不能吃饭了,不然撑死怎么办?”当然,实践中,笔者绝对不建议这么干。

2

二是非黑即白。

借手机一事,实际上是别人问你借的,也就是有一个“别人请求-自己权衡-同意借出”的过程;而杀人一事,却简化成了“别人指使-自己服从”的超简洁模型,这当然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如果要针对这一点进行反驳的话,你完全可以把条件具体化、行为正当化、动机正义化,“老师,假如有歹徒闯进我们学校,校长号召大家见义勇为的话,说不定我真有可能拿起棍棒跟对方搏斗的哦!”同样,笔者也不建议真的跟老师这么说,太给自个儿脸上贴金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别人”,而老师真正想说的问题是:责任。

老师的真实意图是想告诫你:做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后果,否则你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在老师的潜意识里,你还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庇护,所以对于你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们是有责任的。

你可以说,手机我不在乎啊,大不了丢了就丢了呗,但如果发生极端情况,你还能自个儿承担责任吗?并不能。

不论是出于关爱、还是单纯的免责声明,对于自己的学生,每位老师都担负着厚重的压力和沉甸甸的责任,这,才是老师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才是隐含在那句看似荒谬话语背后的逻辑。

明白了这一点,语言文字上的口舌之辩,你还认为有必要去做么?

你可以说:

“老师,对不起,手机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一时疏忽没注意,以后会好好保管的。”

或者,

“老师,放心吧,借手机的是我的发小,他手机没电了,家里有急事,所以借我的用一下。”

对你负责的人,请让他们安心。

文章来源:知乎

如有疑问,请联系QQ:3033455744

  

  

  爱辩论-更多精彩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关注微信▲

如何反驳老师别人让你杀人你就杀人

  问

别人问我借手机我借给别人,老师说别人让你杀人你就杀人,这个逻辑正确吗?

这句话,并非真事,只是偶然想到以往的类似作死经历,以及老师一贯的教育手段,所以好奇这句话是否存在问题。

听话要听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听话要听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这话当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1

一是滑坡谬误。

从借手机到杀人,程度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虽然有“防微杜渐”、“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等俗语提醒我们注意微小的不好倾向,但小事情的发生并不必然导致大事件。——如果要针对这一点进行反驳的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可,“看来老师你以后不能吃饭了,不然撑死怎么办?”当然,实践中,笔者绝对不建议这么干。

2

二是非黑即白。

借手机一事,实际上是别人问你借的,也就是有一个“别人请求-自己权衡-同意借出”的过程;而杀人一事,却简化成了“别人指使-自己服从”的超简洁模型,这当然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如果要针对这一点进行反驳的话,你完全可以把条件具体化、行为正当化、动机正义化,“老师,假如有歹徒闯进我们学校,校长号召大家见义勇为的话,说不定我真有可能拿起棍棒跟对方搏斗的哦!”同样,笔者也不建议真的跟老师这么说,太给自个儿脸上贴金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别人”,而老师真正想说的问题是:责任。

老师的真实意图是想告诫你:做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后果,否则你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在老师的潜意识里,你还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庇护,所以对于你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们是有责任的。

你可以说,手机我不在乎啊,大不了丢了就丢了呗,但如果发生极端情况,你还能自个儿承担责任吗?并不能。

不论是出于关爱、还是单纯的免责声明,对于自己的学生,每位老师都担负着厚重的压力和沉甸甸的责任,这,才是老师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才是隐含在那句看似荒谬话语背后的逻辑。

明白了这一点,语言文字上的口舌之辩,你还认为有必要去做么?

你可以说:

“老师,对不起,手机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一时疏忽没注意,以后会好好保管的。”

或者,

“老师,放心吧,借手机的是我的发小,他手机没电了,家里有急事,所以借我的用一下。”

对你负责的人,请让他们安心。

文章来源:知乎

如有疑问,请联系QQ:3033455744

  

  

  爱辩论-更多精彩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关注微信▲


相关内容

  • [郝报]朝鲜是怎么反驳"刺杀金正男"传言的?
  • 来来来,骑稳了,坐好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穿越梦想,去到东朝鲜,看看他们是怎么写文章的. 朝中社平壤2月23日电   马来西亚13日发生一起朝鲜一名公民乘坐飞机前突然发作休克,在被送往医院途中不幸身亡事故. 当初,马方外交部和医院向行使对朝鲜公民领事保护权的朝鲜驻马大使馆确认其死因为心脏休克,并通知将 ...

  • 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
  • 佩服李镇西的授课风格,洒脱不羁,但每句话都扣住教学重点,且顺着学生的思维,每节课都让学生都有大的收获与提高.值得品味与学习. 提供者:圆月弯弓 我教<祝福>(根据现场记录而整理) 李镇西 第一课时 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 ...

  • _公输_教学实录
  • 本版主持/王华林 课堂 获奖课例 <公输>教学实录 筅曹 刚/执教. 整理 一.介绍墨子,引入课文师: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战国的初期,这是一个乱世.诸侯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欲,彼此间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弄得民不聊生,墨子深切地同情老百姓的遭遇,并四处为他们奔走呼号.今天这篇课文所讲 ...

  • 马益民故意杀人.盗窃案-间接证据与事实推定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 马益民故意杀人.盗窃案-间接证据与事实推定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裁判要旨]有些缺乏直接证据的案件,可以依靠间接证据和事实推定定案.间接证据证明案件基本事实,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判断推定事实.为了降低证明难度和诉讼经济,事实推定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其具有盖 然性,所以在定罪上禁止二次推定,在量刑 ...

  • 什么是逻辑学
  • 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逻辑学? 2.思维.语言与逻辑具有什么关系? 3.逻辑学的对象是什么?如何通过它理解逻辑学的性质与作用? 4.逻辑学的作用是什么?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5.逻辑学的发展历程能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6.什么是学习逻辑学的最优方法?它是否有助于对逻辑学科特点的把握? 第 ...

  • 形式逻辑课程实习报告
  • §案情简述 被告人姚某因为和妻姐的财务纠纷,将其杀死并自首.故意杀人罪名无可争议,但是在量刑上却有较大争论,在庭审过程之中,围绕量刑问题,原告和被告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本案争论的逻辑 法院在量刑上应作一个判断: 对被告人应 1)量重刑或2)量轻刑 为做出以上判断,需要考虑以下条件 →①姚某是否

  • 杨祖陶:药家鑫杀人案的简单与复杂
  • 一 2010年10月20日晚发生的药家鑫案,是一起罕见的由交通肇事转为故意杀人的恶性命案.众所周知,此案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罪犯主观恶意极深,手段极残忍,社会危害极大.从法律上讲,这个案件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个法律上简单的案件却呈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半年来,不同观点和态度的各方力量的对立.较量.活动, ...

  • 大学生辩论赛善行是真善
  • 善心一辩稿 善心是真善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嘉宾,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认为善心是真善,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心"有思想的意思,故"善心"并非仅指善良的心,全面概况的说指行善的思想."善行"则指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接着我们 ...

  • 汉语成语中的传播技巧举隅
  • 整理汉语成语的传播技巧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大工程.汉语成语具有丰富的传播现象,很多成语传达了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学术资源.我们试图按照邵培仁<传播学>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的分类与顺序对相关汉语成语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下述成语运用传播技巧比较突出: 1.以儆效尤--直接性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