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焦虑的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

夏天,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那么,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见仁见智吧。

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吗?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样。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

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Pinker)在《白板》(TheBlank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好家长造就好孩子吗?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

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

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在一定年龄之后最重要的不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Nurture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

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WorldUntil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joyandnofun)的差事。

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

夏天,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那么,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见仁见智吧。

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吗?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样。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

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Pinker)在《白板》(TheBlank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好家长造就好孩子吗?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

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

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在一定年龄之后最重要的不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Nurture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

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WorldUntil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joyandnofun)的差事。

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相关内容

  • 写给新高一的家长--如何做一个好家长
  • 如何做一个好家长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教育.面对发展变化的形势,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才够得上一个好家长的标准呢? 好家长需要合理科学地爱孩子:好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好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好家长需要配合好学校的教育与要求:好家长需要了解 ...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潮流,它的兴起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心理学自身的开放性.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分别从做孩子积极的榜样.让孩子的心理在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培养孩子积极 ...

  • 阅读有顺序-兼好书推荐
  • 阅读有顺序-兼好书推荐 编者(Jimmy)按:转自蒙氏父母群的一位网友,并经编者排版,内容不变.作者为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的先行者,其孩子出生于2001年1月,现在八岁多了,本文为去年写的,作者总结了自己用心陪伴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历程和心得,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

  • 写给幼儿园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 尊敬的学前二班四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贵园学前二班彤彤小朋友的家长。过了明天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转入一个新的起点——升小学了。今天,我怀着一颗无比感激的心给你们写这封信的。 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入园前,我也感到十分的困惑,因为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参与集体的第一步,入园也将预示着孩子暂 ...

  • 钢是怎样炼成铁的--写给天下恨铁不成钢的父母(转)
  • 钢是怎样炼成铁的---写给天下恨铁不成钢的父母[转] 1.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你的孩子,拥抱你的孩子,亲吻你的孩子,赞美你的孩子,为你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永远自豪! 2. 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心情不好,父母又不会疏导.以至于他们的 ...

  • 写给高考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 写给高考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高考学生的家长: 你们好! 你们辛苦了! 决战前的寂静,也是难得的寂静.我想,你们现在的心里一定也不是很平静吧. 可以理解和想象,在过去的12年里,你们吃了很多苦,着了很多急,也让孩子遭了很多罪.不就是为了明天吗?现在,12年过去了,明天就要来临了.你们想过没有:明天 ...

  • 一位"学霸"妈妈在中考一百天之前写给儿子的话
  • [一诺千金专栏] 中考一百天之前写给儿子的话 亲爱的儿子: 今天是你15岁的生日,下午我匆忙从外地返京,晚上干爸.干妈.其远哥哥,还有我们一家三口聚餐.唱生日歌.许愿.吃蛋糕,其间相聊甚欢,尽管聊到中考.恋爱还有未来职业这样严肃的话题,我们谈话的氛围也是轻松快乐的,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晚餐时光 ...

  • 写给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们的一封信
  • 写给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们的一封信 还不曾有感恩之心的人们: 你们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但我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知恩 ...

  • 杨澜写给女儿的14条
  • 杨澜写给女儿的14条 刚刚看到杨澜写给女儿的十四条,我很感动,也很受启发.特别转来.我想,杨澜的这十四条不仅是给女儿的,同时也是给她自己和我们为人母的箴言吧,值得一读. 杨澜写给女儿的十四条 一:养成看书的习惯.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喜欢看书的女孩,她一定是沉静且有着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