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高二年级12月学情检测

语文试卷(2015.12.22)

1.下列词语中,每对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尘滓. (zã) 摇曳. (yâ) 赘.疣 (zhu

ì) 力能扛鼎(gāng) .

B.垓下 (gāi) 果核(hã) 惊骇 (hài) 言简意赅(hā....

i)

C.商贾. (gǔ) 秉.性(bǐng) 嚄.唶 (hu

ò) 一模一样(mú) .

D.迥然 (jiǒng) 奇葩 (pā) 皋陶(táo) 石...

室金匮(kuì)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_________。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

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_________的星空,还是_________的灰尘,都是大自然_________

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 变幻莫测 不足为奇 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 变幻莫测 不值一提 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 讳莫如深 不足为奇 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 讳莫如深 不值一提 巧夺天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

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是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①⑥⑤③ C.①⑥②⑤③④ D.③④①⑤②

4.某网站想设计一个虚拟的高峰会,讨论:甲 “权威式管理”、乙 “启发式管理”,哪

个最具成效。如各找一位思想与二者相契合的古人来阐述,最恰当的人选应该是( )(3

分)

A.甲:孔子;乙:韩非 B.甲:韩非;乙:孔子

C.甲:孟子;乙:庄子 D.甲:庄子;乙:孟子。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高祖本纪》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

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

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羽本纪》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

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

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

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

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魏公子列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苦:辛苦。 .

B.无不膝行而前 膝:用膝盖。 .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 .

D.让魏公子曰 让:责备。 .

6.下列各句句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为秦将王翦所灭

A.以告成功于天下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D.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7.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是中华民族心灵和智慧的伟大载体,它叙写了我们民族上自黄帝、下迄汉武三

千年间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道路,建构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宏伟画廊。

B.《高祖本纪》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

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巨鹿之战这段文字用三个“无不”、两个“莫敢”正面描写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

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D.《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最生动、最感人的篇章之一,这里面不仅写了信陵君,同

时还写了侯嬴、朱亥等一系列人物,有的人物虽然着笔不多,但也都凛凛有生气。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分)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3分)

(3)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

诗对此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宁为百夫长, 。 (《从军行》)

②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春江花月

夜》)

③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

远》)

④ 桃李不言, 。 (《李将军

列传》)

⑤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 。 (《燕歌行》)

⑥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⑦ ,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

⑧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⑨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

吟留别》)

⑩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

暝》)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吊 炕(许福元)

吊炕,就是将土炕吊起来。行吗?去了“吗”就行。

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

“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

“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

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几掐柴火,炕就热了。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

散热片。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现在当书记的都得有经济头脑,靳书记问:“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

“长两米乘宽两米的,七百块钱,足矣。”

“七百块钱?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为

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这是一个亮点。”

当天晚上,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

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吊炕,节约煤炭资源,云云。第二天,本县时讯的报纸,也刊登了

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语,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县委书记做出批示:此是利国利民之事,资金要向三农倾斜;请财政局研究,出台相关

经济鼓励政策。每家农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以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就升迁到县发改委,任副主任。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

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

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

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最后对记者强调:“新农村建设,不能搞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亮点。”电视,这回是市

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都支持尚书记的高

论。很快,这回是市财政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出台奖励政策:每拆掉一

盘土炕,奖励一千元。三个月以后,尚书记又上调了,任县环保局局长。有人说与吊炕有关,

也可能。

尔后,斗子峪乡这次新来的是石书记,村委会主任出身。说来也怪,上任伊始,他也瞄

准了吊炕。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

情况,最后在乡党委扩大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吊炕还是很需要的,农民冬天里用山柴做饭、取暖,比烧煤

要经济实惠得多,如果烧烟煤,污染更大。在平原地区,有的也需要,如养殖户,种植户,

他们有秸秆。有的就不需要,因为他们家里本来就装有土暖气。所以,好多户得了双份钱:

大喇叭一喊,报名登记说搭吊炕,先得一个九百;大喇叭又一喊,报名登记说拆吊炕,又得

了一千。实际上,好多家根本领了材料就没做。有的户,搭了吊炕也没睡。你们算算看,全

县这好几百万,不是打水漂了吗?这好几百万要放在农村改水、修路和帮助农村失学儿童,

会更有意义吧。”

在座党委成员一听,觉得石书记的领导风格和前两任就是不一样。石书记对乡党委的工

作是这样定位:“我们是做基层工作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我们必须把线认真地穿

到针鼻里去。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因地制宜。”

最后,石书记提议:我们以乡党委的名义,写一个关于吊炕的调研报告,送给上级领导

做参考。我看到一个资料,利用秸秆粉碎,做光能秸秆气化炉的能源,至于效果如何,还有

待于进一步考察。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

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

到现在,石书记在斗子峪乡都干两年多了,还没有一点高就升迁的迹象。靳书记、尚书

记和石书记本来是初中时的老同学,一次聚会时,靳书记和尚书记都替石书记惋惜:“论真

本事,你都在我们之上,可你怎么就抓不住亮点呢?”

石书记淡然一笑:“要亮点干吗?刚才有雾,你们来时开车才打开雾灯;白天有霾,自然

会亮起大灯;摸黑夜行,才需要灯笼火把。这都是亮点。现在青天白日,阳光灿烂,到处都

是亮点啊。”

靳书记、尚书记听了,似懂非懂。但还是关切地对石书记说:“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

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石书记听毕,头往椅子后背一仰,哈哈大笑:“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

(选自《光

明日报》,有删节)

11.简析小说中石书记的性格特征。(4分)

12.小说中多次写到电视、报纸的宣传,有什么作用?(4分)

13.赏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3分)

(2)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

你呢? (3分)

14.这篇小说题为“吊炕”,有人认为也能以“亮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①斑纹,对称设计。老虎,斑马。草地上黑白花斑的奶牛,酝酿哺育我们的乳汁;振动短小透明的翅,毒蜂随身佩带醒目的条纹和足以将我们致死的螯针。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医院里的那个老人在被单下羞愧地颤抖,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丑陋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他能躲到哪里去?母亲骄傲,腹部的妊娠纹象征孕育和新生;遇害者脖颈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体上深浅不一的刀伤,组成罪孽的恐

怖条痕──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衍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②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烧裂的陶碗,瓷器上的冰纹,碾砣上巛形的石质花纹。蛋卵上的斑点,变质面包的菌斑,粒子的分布方式。我们甚至彼此并不

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③中学地理课本向我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藏蓝的深渊里,地球孤独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这是人类偷偷僭越神的了望台,模拟神的视角──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独居天堂的上帝,一直不肯站在阳台打量人间,不知是

出于心理的冷漠,还是生理的恐高症。

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15.第①段并没有明确说明斑纹是如何“对称设计”的,那么该如何理解“斑纹,对称设计”?

(6分)

16.如何理解“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

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6分)

17.如何理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这句话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波兰谚语说:“常问路人不会迷失方向。”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自有道理,但似乎也会有矛盾之处,你是怎样考虑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思考写出来。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角度自选;③ 文体为议论文或记叙文;④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滓zǐ,B赅gāi,D皋陶yáo 匮guì) 2.B 3.D 4.B 5.A(以„„为苦)

6.D(D与例句同为被动句。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判断句)7.C.是侧面烘托。

8.(1)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所以,1分;约束1分;整句通顺2分)

(2)巨鹿城下,诸侯援军有许多座营寨,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定语后置1分,语句流畅2分)

(3)我将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 有敢救赵国的诸侯,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

(且,1分;定语后置1分;整句通顺2分)

9.(1)①这两句诗由十个字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

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眼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有更早行的人。)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10. ①胜作一书生。②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海上生明月 ④下自成蹊⑤至今犹忆李将军

⑥天生我材必有用 ⑦仓廪实而知礼节, ⑧蜡炬成灰泪始干 ⑨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⑩竹喧归浣女 11.①工作勤勉,一心为民。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情况;强调工作要因地制宜。②求真务实,为人低调。“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③光明磊落,不计得失。“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2.①报纸、电台的宣传是小说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②媒体的宣传成就了干部的“亮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三任书记对报纸、电台不同态度的对比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④讽刺了社会上有的人干事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的不良风气。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①通过生动的细节(动作)描写,表现出靳书记对“吊炕”的浓厚兴趣,体现出他发现亮点的兴奋。②通过靳书记、尚书记的语言描写,反映出他们只求政绩、不务实事的忐忑心理。

(4分,每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14.示例一:认可“吊炕”。(1分)“吊炕”是小说的线索,以“吊炕”起,以“吊炕”结,首尾呼应;(2分)全文以三任乡党委书记对“吊炕”的态度为核心安排材料,围绕“吊炕”这一事件塑造了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2分)“吊炕”也是表现小说主题的寄托物。(1分) 示例二:认可“亮点”。(1分)“亮点”是小说的暗线;(1分)三任书记对“亮点”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2分)“亮点”是小说的主题思想所在,“摸黑夜行”需要“亮点”;“青天白日”到处都是“亮点”。小说辛辣地讽刺了有的干部为搞政绩求升迁而抓“亮点”的行为。(2分)

15.作者在第①段列举的六个事实,其实都是对称的。奶牛和毒蜂的翅,是善与恶的对称。美女的文身与病变皮肤的疱疹,是美与丑的对称。母亲的妊辰纹和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是生与死的对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16. 就像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斑纹,这是生命的又一神奇处。

17.“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这里的“神”,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18.【材料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 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 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最佳立意】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片面立意】坚持梦想,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高二年级12月学情检测

语文试卷(2015.12.22)

1.下列词语中,每对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尘滓. (zã) 摇曳. (yâ) 赘.疣 (zhu

ì) 力能扛鼎(gāng) .

B.垓下 (gāi) 果核(hã) 惊骇 (hài) 言简意赅(hā....

i)

C.商贾. (gǔ) 秉.性(bǐng) 嚄.唶 (hu

ò) 一模一样(mú) .

D.迥然 (jiǒng) 奇葩 (pā) 皋陶(táo) 石...

室金匮(kuì)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_________。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

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_________的星空,还是_________的灰尘,都是大自然_________

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 变幻莫测 不足为奇 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 变幻莫测 不值一提 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 讳莫如深 不足为奇 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 讳莫如深 不值一提 巧夺天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

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是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①⑥⑤③ C.①⑥②⑤③④ D.③④①⑤②

4.某网站想设计一个虚拟的高峰会,讨论:甲 “权威式管理”、乙 “启发式管理”,哪

个最具成效。如各找一位思想与二者相契合的古人来阐述,最恰当的人选应该是( )(3

分)

A.甲:孔子;乙:韩非 B.甲:韩非;乙:孔子

C.甲:孟子;乙:庄子 D.甲:庄子;乙:孟子。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高祖本纪》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

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

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羽本纪》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

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

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

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

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魏公子列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苦:辛苦。 .

B.无不膝行而前 膝:用膝盖。 .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 .

D.让魏公子曰 让:责备。 .

6.下列各句句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为秦将王翦所灭

A.以告成功于天下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D.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7.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是中华民族心灵和智慧的伟大载体,它叙写了我们民族上自黄帝、下迄汉武三

千年间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道路,建构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宏伟画廊。

B.《高祖本纪》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

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巨鹿之战这段文字用三个“无不”、两个“莫敢”正面描写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

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D.《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最生动、最感人的篇章之一,这里面不仅写了信陵君,同

时还写了侯嬴、朱亥等一系列人物,有的人物虽然着笔不多,但也都凛凛有生气。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分)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3分)

(3)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

诗对此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宁为百夫长, 。 (《从军行》)

②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春江花月

夜》)

③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

远》)

④ 桃李不言, 。 (《李将军

列传》)

⑤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 。 (《燕歌行》)

⑥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⑦ ,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

⑧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⑨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

吟留别》)

⑩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

暝》)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吊 炕(许福元)

吊炕,就是将土炕吊起来。行吗?去了“吗”就行。

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

“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

“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

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几掐柴火,炕就热了。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

散热片。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现在当书记的都得有经济头脑,靳书记问:“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

“长两米乘宽两米的,七百块钱,足矣。”

“七百块钱?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为

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这是一个亮点。”

当天晚上,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

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吊炕,节约煤炭资源,云云。第二天,本县时讯的报纸,也刊登了

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语,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县委书记做出批示:此是利国利民之事,资金要向三农倾斜;请财政局研究,出台相关

经济鼓励政策。每家农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以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就升迁到县发改委,任副主任。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

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

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

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最后对记者强调:“新农村建设,不能搞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亮点。”电视,这回是市

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都支持尚书记的高

论。很快,这回是市财政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出台奖励政策:每拆掉一

盘土炕,奖励一千元。三个月以后,尚书记又上调了,任县环保局局长。有人说与吊炕有关,

也可能。

尔后,斗子峪乡这次新来的是石书记,村委会主任出身。说来也怪,上任伊始,他也瞄

准了吊炕。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

情况,最后在乡党委扩大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吊炕还是很需要的,农民冬天里用山柴做饭、取暖,比烧煤

要经济实惠得多,如果烧烟煤,污染更大。在平原地区,有的也需要,如养殖户,种植户,

他们有秸秆。有的就不需要,因为他们家里本来就装有土暖气。所以,好多户得了双份钱:

大喇叭一喊,报名登记说搭吊炕,先得一个九百;大喇叭又一喊,报名登记说拆吊炕,又得

了一千。实际上,好多家根本领了材料就没做。有的户,搭了吊炕也没睡。你们算算看,全

县这好几百万,不是打水漂了吗?这好几百万要放在农村改水、修路和帮助农村失学儿童,

会更有意义吧。”

在座党委成员一听,觉得石书记的领导风格和前两任就是不一样。石书记对乡党委的工

作是这样定位:“我们是做基层工作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我们必须把线认真地穿

到针鼻里去。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因地制宜。”

最后,石书记提议:我们以乡党委的名义,写一个关于吊炕的调研报告,送给上级领导

做参考。我看到一个资料,利用秸秆粉碎,做光能秸秆气化炉的能源,至于效果如何,还有

待于进一步考察。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

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

到现在,石书记在斗子峪乡都干两年多了,还没有一点高就升迁的迹象。靳书记、尚书

记和石书记本来是初中时的老同学,一次聚会时,靳书记和尚书记都替石书记惋惜:“论真

本事,你都在我们之上,可你怎么就抓不住亮点呢?”

石书记淡然一笑:“要亮点干吗?刚才有雾,你们来时开车才打开雾灯;白天有霾,自然

会亮起大灯;摸黑夜行,才需要灯笼火把。这都是亮点。现在青天白日,阳光灿烂,到处都

是亮点啊。”

靳书记、尚书记听了,似懂非懂。但还是关切地对石书记说:“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

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石书记听毕,头往椅子后背一仰,哈哈大笑:“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

(选自《光

明日报》,有删节)

11.简析小说中石书记的性格特征。(4分)

12.小说中多次写到电视、报纸的宣传,有什么作用?(4分)

13.赏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3分)

(2)咱们是老同学。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

你呢? (3分)

14.这篇小说题为“吊炕”,有人认为也能以“亮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①斑纹,对称设计。老虎,斑马。草地上黑白花斑的奶牛,酝酿哺育我们的乳汁;振动短小透明的翅,毒蜂随身佩带醒目的条纹和足以将我们致死的螯针。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医院里的那个老人在被单下羞愧地颤抖,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丑陋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他能躲到哪里去?母亲骄傲,腹部的妊娠纹象征孕育和新生;遇害者脖颈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体上深浅不一的刀伤,组成罪孽的恐

怖条痕──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衍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②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烧裂的陶碗,瓷器上的冰纹,碾砣上巛形的石质花纹。蛋卵上的斑点,变质面包的菌斑,粒子的分布方式。我们甚至彼此并不

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③中学地理课本向我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藏蓝的深渊里,地球孤独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这是人类偷偷僭越神的了望台,模拟神的视角──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独居天堂的上帝,一直不肯站在阳台打量人间,不知是

出于心理的冷漠,还是生理的恐高症。

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15.第①段并没有明确说明斑纹是如何“对称设计”的,那么该如何理解“斑纹,对称设计”?

(6分)

16.如何理解“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

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6分)

17.如何理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这句话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波兰谚语说:“常问路人不会迷失方向。”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自有道理,但似乎也会有矛盾之处,你是怎样考虑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思考写出来。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角度自选;③ 文体为议论文或记叙文;④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滓zǐ,B赅gāi,D皋陶yáo 匮guì) 2.B 3.D 4.B 5.A(以„„为苦)

6.D(D与例句同为被动句。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判断句)7.C.是侧面烘托。

8.(1)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所以,1分;约束1分;整句通顺2分)

(2)巨鹿城下,诸侯援军有许多座营寨,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定语后置1分,语句流畅2分)

(3)我将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 有敢救赵国的诸侯,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

(且,1分;定语后置1分;整句通顺2分)

9.(1)①这两句诗由十个字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

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眼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有更早行的人。)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10. ①胜作一书生。②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海上生明月 ④下自成蹊⑤至今犹忆李将军

⑥天生我材必有用 ⑦仓廪实而知礼节, ⑧蜡炬成灰泪始干 ⑨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⑩竹喧归浣女 11.①工作勤勉,一心为民。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情况;强调工作要因地制宜。②求真务实,为人低调。“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③光明磊落,不计得失。“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2.①报纸、电台的宣传是小说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②媒体的宣传成就了干部的“亮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三任书记对报纸、电台不同态度的对比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④讽刺了社会上有的人干事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的不良风气。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①通过生动的细节(动作)描写,表现出靳书记对“吊炕”的浓厚兴趣,体现出他发现亮点的兴奋。②通过靳书记、尚书记的语言描写,反映出他们只求政绩、不务实事的忐忑心理。

(4分,每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14.示例一:认可“吊炕”。(1分)“吊炕”是小说的线索,以“吊炕”起,以“吊炕”结,首尾呼应;(2分)全文以三任乡党委书记对“吊炕”的态度为核心安排材料,围绕“吊炕”这一事件塑造了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2分)“吊炕”也是表现小说主题的寄托物。(1分) 示例二:认可“亮点”。(1分)“亮点”是小说的暗线;(1分)三任书记对“亮点”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2分)“亮点”是小说的主题思想所在,“摸黑夜行”需要“亮点”;“青天白日”到处都是“亮点”。小说辛辣地讽刺了有的干部为搞政绩求升迁而抓“亮点”的行为。(2分)

15.作者在第①段列举的六个事实,其实都是对称的。奶牛和毒蜂的翅,是善与恶的对称。美女的文身与病变皮肤的疱疹,是美与丑的对称。母亲的妊辰纹和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是生与死的对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16. 就像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斑纹,这是生命的又一神奇处。

17.“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这里的“神”,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18.【材料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 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 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最佳立意】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片面立意】坚持梦想,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相关内容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埋怨(mái) 筵席(yán) 看觑(qù) 前合后偃(yǎn) .... ...

  • 建设优质教研基地 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 建设优质教研基地 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作者: 发布于:2014-5-5 15:13:12 点击量:22 --2012年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实施,积极稳妥地探索学科教研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先进学校优秀学科引领.示范作用,江苏 ...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九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颔联(h àn ) 旋风(xu án ) 便宜从事(bi àn ) 蒙头转向(m ēng ) .... B .洗涮(shu àn ) 伎俩(j ì) 岌岌可危( ...

  • 高一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 高一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 基本情况 市普通高中有14所学校参加了本次测试,学生共15441人:本次考试总分1035分,全市总分平均分452分,及格率为15%,全市最高分937分(). 这次测试使用市期末试题,与同步考试.测试题目从整体来看,试题难度较大,高分层.合格率人数不够理想,中下层人数偏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优质资源获奖
  • 幼儿园课例组 幼儿园微课组 幼儿园课件组 幼儿园教案组 小学语文组 小学数学组 小学英语组 小学科学组 小学美术组 小学品德组 小学音乐组 初中语文组 初中数学组 初中英语组 初中地理组 初中化学组 初中历史组 初中美术组 初中生物组 初中物理组 初中音乐组 初中政治组 优秀组织奖 连云港市电化教育 ...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语文高二10月晨读10.6--10.11晨读.doc
  • 一. 美文鉴赏:请认真品读,并勾画出优美语句! 二.成语积累: 91. 邯郸学步:到邯郸学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别人的长处,结果学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来的长处也丢掉了. [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 连云港继续教育考试连云港市情试题及答案
  • 1. (AA.大伊山石棺葬)遗址是号称"华夏之最.域外无双"的研究古人类 文化的重要实证. 2. (BB.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 百强城市"称号 3. (CC.2007)年3月1中共江苏省委在南京召 ...

  • 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doc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