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新定义恒星"可居住区" 地球位于边缘

地球恰好位于边缘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研人员利用更新更精确的计算重新定义了恒星“可居住区”的边界,并惊讶的发现地球恰好位于可居住区的边界。可居住区,又称为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自身恒星不远也不近,恰好适合生命存在。研究小组表示,这项研究将对搜寻外星生命的活动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这将对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的数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拉维·库马尔·考帕拉普(Ravi Kumar Kopparapu)这样说道。利用最新的数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一种最新模型,用于确定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位于恒星可居住区——在该地区行星能够支持液态水的存在。

这张图片显示了不同类型恒星附近的可居住区的距离,同时标出了很多已知的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图中地球-太阳距离(大约1.5亿千米)为一个天文单位。

通过将最新模型与之前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小组发现可居住区与自身恒星的距离远比之前预想的要更远。这篇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的研究是建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埃文·普(Evan Pugh)教授和詹姆士·卡斯廷(James Kasting)建立的模型上,从而提供了关于恒星的可居住区具体位置的精确计算。在这篇研究中,考帕拉普和研究生拉美西斯·拉米雷斯(Ramses Ramirez)利用了最新的温室气体吸收数据库——以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TRAN)和高温气体数据库(HITEMP)。

最新的数据库拥有关于水和二氧化碳更精确的信息,使得科研小组能够基于20年前用于其它恒星的开创性模型建立新的数据估计。利用这些数据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小组能够计算出恒星附近的可居住区的位置。

在之前的模型里,水和二氧化碳并没有被充分吸收,因此位于可居住区的行星距离自身恒星都非常近。而最新的模型发现之前认为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其实并不位于这个地区。最新模型显示地球恰好位于可居住区的边缘,此外,该模型并没有考虑云层的反射,后者会反射来自太阳的辐射从而保证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这项研究还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的进行已有的科研。例如,该模型可用于检测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任务发现的行星是否位于可居住区。开普勒太空任务已经发现了2000多个潜在恒星/行星系统,最新的模型将帮助发现最具潜力的行星。(编译/严炎刘星)

地球恰好位于边缘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研人员利用更新更精确的计算重新定义了恒星“可居住区”的边界,并惊讶的发现地球恰好位于可居住区的边界。可居住区,又称为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自身恒星不远也不近,恰好适合生命存在。研究小组表示,这项研究将对搜寻外星生命的活动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这将对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的数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拉维·库马尔·考帕拉普(Ravi Kumar Kopparapu)这样说道。利用最新的数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一种最新模型,用于确定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位于恒星可居住区——在该地区行星能够支持液态水的存在。

这张图片显示了不同类型恒星附近的可居住区的距离,同时标出了很多已知的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图中地球-太阳距离(大约1.5亿千米)为一个天文单位。

通过将最新模型与之前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小组发现可居住区与自身恒星的距离远比之前预想的要更远。这篇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的研究是建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埃文·普(Evan Pugh)教授和詹姆士·卡斯廷(James Kasting)建立的模型上,从而提供了关于恒星的可居住区具体位置的精确计算。在这篇研究中,考帕拉普和研究生拉美西斯·拉米雷斯(Ramses Ramirez)利用了最新的温室气体吸收数据库——以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TRAN)和高温气体数据库(HITEMP)。

最新的数据库拥有关于水和二氧化碳更精确的信息,使得科研小组能够基于20年前用于其它恒星的开创性模型建立新的数据估计。利用这些数据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小组能够计算出恒星附近的可居住区的位置。

在之前的模型里,水和二氧化碳并没有被充分吸收,因此位于可居住区的行星距离自身恒星都非常近。而最新的模型发现之前认为位于可居住区的系外行星其实并不位于这个地区。最新模型显示地球恰好位于可居住区的边缘,此外,该模型并没有考虑云层的反射,后者会反射来自太阳的辐射从而保证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这项研究还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的进行已有的科研。例如,该模型可用于检测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任务发现的行星是否位于可居住区。开普勒太空任务已经发现了2000多个潜在恒星/行星系统,最新的模型将帮助发现最具潜力的行星。(编译/严炎刘星)


相关内容

  • 惊讶!除地球外存在一个新的超级地球
  • (转)惊讶!除地球外存在一个新的超级地球 http://www.youth.cn  2013-10-30 06:25:17  中国青年网 距离地球大约70光年外的宇宙深空,科学家确认了一个新的超级地球,其编号为HD 97658b,这个距离在宇宙学尺度上仅仅位于太阳系的"隔壁",由 ...

  • 2050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4
  • 2050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4℃ 地球将只剩10亿人? 扬子晚报网消息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人类最关心的生存问题之一,科学家预测称,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么短则到2050年,长则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上升4℃,并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地球上大部分陆地都将变成干旱的沙漠,地球 ...

  • 盘点发现外星人星球的高科技探测方法
  • 科学家认为未来我们将打造出超级望远镜直接观测系外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寻找遥远恒星系统中的行星需要越来越大的望远镜才能探测到它们的踪迹,毕竟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可以捕捉到微弱的反射光,可发现更微小的细节.由于有些系外行星的轨道非常靠近其恒星,因此明亮的恒星光线使得它们很难被探测到,具有非常大的 ...

  • 最可能有外星人的星球 (2)
  • 外星人到地球了吗?(1-2) 最可能有外星人的星球(2) [原创 2012-11-18 16:15:44] 字号:大 中 小 东方红丛书 外星人到地球了吗? (科幻读物) 王先金 编著 1-2  盘点最可能有外星人的星球 (2) 火星陨石坠落地球获证实 科学家证实,2011年7月有15磅火星陨石坠落 ...

  • 木星:地球福星
  • 长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要成为一个人类和生物可居住的星球,究竟需要哪些条件?众所周知,对生命而言,水是首先必备的条件.这意味着行星必须具有合适的温度,也就是说,距离恒星的位置既不能过远也不能太近.在我们身处的太阳系中,可居住的地带分布在从地球轨道向内延伸至金星,向外延伸至火星的广阔 ...

  • 七年级上册
  • 初一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 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 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它就在 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 ...

  • 文宗地理太阳及太阳系知识点
  • 太阳及太阳系知识点 一.太阳自身 首先我们得知道,太阳属于恒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变做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现象色散.我们做试验可以将温度计的水银泡涂黑,放到这些光带上,从紫端向红端移动,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将不断升高,所以我们穿红色衣服能减轻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损害. 太阳的大 ...

  • 人居环境学
  • 人居环境学 一. 名词解释 1. 人居环境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城市人居环境:指以人为中心,由自然实体.社会实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环境. 3. 地理位置:指某一实体,包括社会实体如区域联盟.国家.城市.村落等和自然实体如 山脉.河流.湖泊. ...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 1-1.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 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