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272

心理科学P8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5):t272—1275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刘艳邹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十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本文州麒r该领域从“独市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r这两种理咆的基本观点以皿不『刊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问关系所进行的争论。最后.率文从个棒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睡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问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肝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我建构独立型自狂建构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

肇体自我

自我建构的内涵与提出背景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无以计数的纷繁信息涌向我们的

种认识会弓{发一系列心理过程或外部行为,妇“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袁达个人需要,行使个人权利,展现个人能力”,“发展个人独特潜能”等等。由于这种自我认知的一个核心要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独立的个体,Markus将这种自我认知,或者说自我图式命名为“独立型自我建构”。

感官,但我们总能准确地将有限的心理资源赋予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并以自动化的方式组织和处理它们。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在所有存储于记忆系统的图式中,最为重要,也是与个人的人格、行为方式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关于“自我”的图式。由此,人格心理学

家H.R

Markus提出了对人格研究颇具影响力的“自我图式

理论”.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图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说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相分离的独立实体;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周围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Markus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J。因此,直我建构实际可看作是自我图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F¨end

围1独立型自袭建构示意图

图l对Mark吣的原罔(可见于参考文献1)进行了修改。原图E

的太圆与小圆为耜切或相离的关系.没有发生交{亡。此处狠据对

Markus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将大圆与小圆改为丰}I交的盖系。

2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

独立型自我建构的基本内涵可用图1表示。图中的大圆代表白我,小圆代表特定的他人,X代表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各个方面的表征。由于社会交往的存在,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有时会发生交汇,交汇之处的x代表着某种自我一他人联结(如:在我的导师面前,我总是很有礼貌);而那些在代表白我的大圆之内,但在大圆和小圆重合部分之外的x(在围中用赶体表示)则代表个人的愿望、喜好、态度、能力等等(如:我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对于具有独立型自

Markus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在看待自我

与他人的关系上,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东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Markus由此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类型: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独立型自我建构(indepeadentseIf_eonstruaD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依存型自我建构(interdependent

2.1

self

construal)【“。

我建构的个体,正是这些个人内部特征在行为调控中发挥着

最主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得到了最深度加工的一部分。

1独立型自我建构

西方文化强调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当一个

人的目标是成为不依赖于他人,且是不同于他人的“我”时,他会如何认知自己,认知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Markus引用研究者Geertz的论述说,个体会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基本趋于稳定的动机和认知系统,一个能够将个人的意识、情绪、判断和行为统合为一个独特有机体系的动力中心。这一有机体系不仅对立于其他个体的相应体系,也对立于个体所在的社会和自然背景。”

Markus认为,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这

2依存型自我建构

东方文化相信人际关系的价值,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

相互的联系与依赖。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为基础。Markus将这种自我建构娄型标定为依存型自我建

构,其基本内涵可用图2表示。对于具有依存型自我建构的

个体,最为重要的是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交汇之处的x,即发生于社会交往之中的自我一他人联结(在图

t本研究是教育都人文社会科学壶点研究基地重大项El(05JJDXLX001)的部分_[怍。一4通讯作者:郜泓.女。FmaIi:htmgz@lmuedu蛐

万方数据 

刘艳等: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173

中用粗体表示)F

图2依存型自我建构示意图

依存型自我最基本的目标是维持人际联系。显然,这一目标能否宴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尤其是该情境中的互动对象。所以,他人或周围环境对于依存型自我来说,并不只是比较参照的标准,而是积极参与自我定义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依存型自我当然也包含有许多关于个体内部特征的表征。但是,这些特征被看作是具有情境特定性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维持人际联系.个体表征的表达需要被压抻或控制。

22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Markus的理论带给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是,人际关

系和团体归属并不仅仅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之问的联系或联盟,它们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定义的一部分,反映着个体与个体之间自我建构的基本差异。但是,研究者Brewer对Markus的理论提出了两点疑伺【“。首先,Markus理论关注的焦点是自我建构的文化差异。但是,区分和同化同为人类个体的基本需求,个人取向的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是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第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即是从特定的亲密关系,还是从自我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定义自我。由此,Brewer提出了他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建构包古有三个组成部分旧’¨:第一,个体自我(individual,self),指从自身独特性,从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能够将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特征组合相联系;通过人际间的比较获得;与保护个体自身利益的动机相联系;第二,关系自我(relationalself),指从自己与亲密他人的双向关系中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人际反馈过程获得;与保护重要他人的利益、维护与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动机相联系;第三,集体自我(∞ucctire雅1f),指从团体成员身份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自己与团体之闻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将自我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的过程获得;与保护和提高团体利益的动机相联系。

3对两种自我建构理论的比较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是对idarkus的独立型和依

存型自我建构理论的改进与发展,而延续Markus思路的研究者也对其原有理论进行了修订,即将依存型自我建构进一步区分为两类:团体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group—oriente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和关系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

(relational—oriented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o“。

可以看到,修订后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和三重自我建构理论都认同个体将从三个方面定义自我、理解自我的观点,只是所用术语不同。不过,从总体上看,_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更为强调每一个人的自我建构都包含这三个方面

万 

方数据的观点,而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倾向于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自我建构标定为某种类型。

此外,如上所述,以上两种理论都将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看作是人稳固的内部心理表征.但在后期的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电经常通过实验操作,激活个体不同水平的自我建构。因此,从稳定性角度来看,自我建构可以区分为情境性的和特质性的两大类。

4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

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认

知实验,证明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有关自我的表征与有关亲密他人、团体的表征是存在重舍的;二是通过对自我建构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验证自我建构三因素结构的假设。2.4.1来自Aron的认知实验的支持

第一类研究以Arola所进行的一系列认知实验为代表。一项研究中“J.被试首先被要求在不同的特质组上分别对自己、一位亲密他人和一个新闻人物进行评定,完成评定后,给被试呈现这些特质,并让被试回答他曾经对谁的该种特质进行过评定。研究结果是,在那些对自己进行了评定的特质上,如果被试的回忆产生了错误,他们更多地是记忆成曾对亲密他人进行了评定。另一项研究中,Aron“给已婚的被试呈现一系列代表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让被试评定这些特征是吾符合自己或是自己的配偶。之后,给被试依次显示这些形容词,让他们尽可能迅速地回忆他们在此前是如何反应的。结果显示,在那些对自己和对配偶的评价不一致的人格特点上,被试的反应时最长,记忆产生错误的概率也更大。研究者的解释是,由于个体会将亲密他人的人格特点纳入自我体系之中,自我和亲密他人的差异实际就是自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不一致,因此会对记忆的提取产生干扰。

从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出发,Aron提出了他的“自我扩展模型””“』。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扩展(self—expansion)是^的一种基本需要,即个体会自发地寻求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将亲密关系中另一方的自我纳人自己的自我体系而实现自身的丰富与扩展。后续研究发现.这种扩展也存在于个体和团体之间[”。

24

2来自对测量问卷结构分析的支持

Singdis【B’于1994年编制了24个项目的《独立型/依存

型自我建构量表》,构想维度为两个: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台程度优于单因素模型。但是(Jraeel91在多种族样本中施测该量表发现,该量表可以抽取出特征根太于1的因素3个。抽取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素分别包含SingeIla构想的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的项目;第三个因素则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的项目都有。由于第三个因素的项目都与对待团体的态度有关,Grace将该因索命名为力量/等级维度(uowcr/hierarchy)。Grace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依存型自我建构包古着两种不同的建构倾向。

3三重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

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众多人格、社会性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接纳,但在这三重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却存在广泛争议[310・1“。争 ̄义主要围绕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展开:

哪一种自我是根本动力因素?

214

引对第一叶、问题,有三方观点;个体自我是八的根小动力因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情境央定当前的根本动力因素。

持第一种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自然选择是在个俸间而不是群体间进行“。这一观点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比对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u“;第二,在面临威胁个体利益的信息时.与在面临威胁群体利益的信息时相比较,个体感受到更大程度的伤害。如Gaermer【to]的研究中,将被试分为两组进行测验。告诉一组被试他们的成绩将代表个^.告诉另一组被试他们代表的是他们所在大学的一般学生,不计个人成绩。测验完成后.两组被试都得到成绩不理想的反馈。研究结果显示,以个人身份参加测验的被试得到消极反馈后情绪更消极,而且对宜己和大学一般学生的相彳矬性给予了更高的评估。

主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的研究者也从进化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持。他们指出,自然选择不仅在个体问进行,也在群体间进行。由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竞争力将远胜于那些由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从个体生存的角度而言,个体只有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71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1。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该种观点提供支持的研究同样来自于上文介绍的两类支持个体宜我基础地位的研究。例如,Btef肘一13在一项研究中请女生联谊会的会员就一些积板和消极特征对自己和群体的一般睛况做出评判。结果发现,在积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己和群体情况做出了同等程度的评判;但是在消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身情况赋予了更高的分值。Hirt[“1等研究者比较了球迷们在“下两种情况中的情绪状况:自己支持的篮球队在比赛中失利;自己在一项测验中获得了糟糕的分数。结果发现球迷在前一种情况下情绪更为低落。此外,持该方观点的研究者还指出,大量关于A际关系和自尊、幸福感之间正向关系的研究发现也是集体自我的基础地位的反映““。

另有一些研究支持了情境决定当前根本动力因素的观点。如,在存在群体间比较的情境中,人们更多会以集体自我定义自己;在不存在群体问比较的情况下,人们多以个体自我定义自己[t61。此外,当群体比较小H…,或者当团体成员身份能够给个人带来利益时【1引,人们更多地以集体自我定义

自己。

Gaermer…1曾对这一领域内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该项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Gaertner由此提出,个体自我应该是一个人的“心理总部”(psychological

home

base),它是一个稳定而坚实的系统,但能对千变万化的

情境刺激做出灵活的应对。

2三种自我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的还是独立的?

这也是一个三方观点并存的问题。前文介绍了研究者

们围绕哪一种自我是^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行的讨论,虽然投有直接的说明,但不难看到隐含在这些争论背后的是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对立。

社会认同理论看到了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指出,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是后于集体自我发展起来的,它们不能在没有集体自我的情况下形成;但是集体自我的形成却不依赖于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尽管个体自我和戈系自我也能在菲常有跟的程度上促进羹体自我

万 

方数据的发展”。不过陔理论未能对返一论述进行实证俭验。研究者Kashinla的研究则报告r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存在非常

显著的正相关““。

然而Singelis”的研究显示.独立型自我和依存型自我是两个相互独立、相关不显著的维度,此外,进有一些研究电为三重自我建构之间的相对独立胜提供了支持。如Trafimow口“的研究发现,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人的记忆中是两个独立的体系;Brewer“和Marx”“等人的研究部证明,不同的情境性自我建构可分别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激活。

4评价与展望

第一,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仍需进一步探讨或验证。如前所述.研究者们是先从理论分析出发,提出了关于自我表征系统结梅的设想,然后以实证研究为这一设想的合理性提供r支持。但是,从这一发展过程来看,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是自我表征系统中三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涵盖了个体自我表征的全部内容,现有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后续研究可以从访谈或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工作起步,对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验证或发展。

第二,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不够明确。虽然从理沱上Bte.wer等研究者对三重自我表征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但将这些理论定义应用于实证研究,将它们转化为操作定义时,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界定仍然不够清晰,造成不同研究之问的不一致性。从关系自我来说,一些研究者将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以及大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看作“亲密双向关系,q8,20,231,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友谊关系或大家庭的成员之问的关系不应包括在内,因而不能成为关系自我的背景”“。集体自我的操作定义则更为多样。研究者们赋予了“团体”从性别群体、种族群体、宗教群体到同伴群体、工作团队、家庭等等各不相同的内容。但是不难推测,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以这些不同“团体”为背景的集体自我是存在巨大差异的。Li等人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对于不同关系背景的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各组别被试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方向宅“。操作定义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很难进行比较和概括。因此,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有待于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做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思考。

第三,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研究思路有待拓宽。现有以实证手段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由问卷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这三者间的简单相关;第二类是通过实验法,向个体的刺激,比较个体在这些情境下的反应。第一类研究回答的实际是一个人定义自我的角度是否可以多元化的问题。第的虽重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证实我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爱探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自己时,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建构倾向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只是从面临短暂的威胁刺激时个人的反应进行衡量,从它对个人的稳定发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判应该更具说服力。后续研究臆拓竟现有的

施加分别涉及个体自我、关系自我或集体自我的具有威胁性二类研究是在肯定个人可从多个角度定义自我的前提下.比较遗三者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否等同。但是自我建构研究

刘匏等:r|哉建}q胖沱的发艟。・坪价275

这两种思路,尝试将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探卜r与对它们功能的探讨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为丰富的发现。

13BiernalM,VPMl”rr.(ireenM

and

I一&ht,iⅢ…、|『一¨…typing

71(6):1194

Costs

and

JournalofPersr,nality

1209

SocialPsychology.1996

5参考文献

14HlrIER.Zilhnan

in

D.ErickMmbenefitsof

MarkusHR.KitayamaS

Cultureandthe

self:implicationslor

allegiance:changes

victory

versus

lan’sself—ascribedcompelenciesafterand

t…

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98(2):224—253

Breweridentity

PsychologicalReview。1991.

defeat

JournalofPersonality

738RF

Social

Psyci/ology,

1992,63(5):724

B.Gardner

Who

isthis“we”?Levels

of础ective

15

T1ceDIn=C

M,Baunleister

Theprimacy

of

theinterpersonalsdf

andsd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16

Sedikides&M

Brewer(Eds)1ndividualself,rclational

gy

Psychology,1996.71(1):83—93SedikidcsC,BrewerMBIndividualsalf,relatlonalsell,and

collective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in:C

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h

D,et

Pros,200l:71—88

Comparlsion.eonstruals

GuimoadS,ChatartjA,Martinotself

al妇1d

in

Sedikidcs

stereotyping.andgenderdifferences

of

self

&MBBrewer.(Eds).Individualaelf,relationalsel/,mllectivedf

journal242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2006,90(2):221

Philadalphga:PsychologyPress,2001:l一4

E,Bacon

CmmS

L,Morris

ML.Therelmional—Journal

of

17SimonB,HmniltollDL

in

Self—stereotyping

size

andsocialcontext:the

stilltls

interdependent

self—rconstrual

and

ralationshipe

effectsofralative

group

and

in

group

Journaluf

7ll

PsychologyandSocial5

Psychology.2000,78(4):791—808

PersonalityandSocial

Self:In:C

18

Psychology,1994,66(4):699

Unique

of

Am

A.McLaughlin—Volpe

to

IncludingOthers

group

inthe

SimonB,PaataleoG.MummendeyAinlerchangeahle

group

individual

or

extensions

own

andpexmcr’5

memberships

Sedikides&MBBrewer(Ed5).]ndlvidualself.ralationedself.collectivesdf

differeilce¥v_ersus

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89—108

studiesof

19

Ⅻu8

similarities…n

self

mid

memher?The

accentuation

intragroup

indicator

oftheindividudseIf

and

thecoll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erial

AmnA.ParisM.AronEN.咖foginlove:prospective

salf—coaecptchange

1995,69(6):1102—1112

Psychalogy.1995.69(1):106一119HoggM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Social

identity

the肿vereigntyofthe

group:aBrewer

I碍ychologyof

Dart

Belonging

In:CSedikides&M

self

7Smithlime

E.Henry

S.Anin—groupbecomesPersonality

and

oftheself:response

(Eds)Individua】捌lf.ralalionaIself.collectivePsychology20

Pre船.2001:123

143

Philadetphia:

evidence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

/6/:635—6428

SingelisT

KasjhimaES,HardieA.HardieThe

developmentand

MThemeasureⅢentofindependentandinterdependent

validationoftherdational.individual.andcollectiveself—aspects

self—constrtmls

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4,

21

(RIC)scale

Trafimow

AsianJournalofSocial

Psychology.2000.3:19—48

20(5):580—591

Grace

D.啊andis

C.Golo

Some

tests

ofthe

SL.CraraerKL.Thedusive

nature

ofself—me21stlrement:statements

668

te豇s

I'he

distinctionbetweenthe

privale

selfandthecollectiveself

JoumaI

theself—cotmtrualscalevenustheJournalofSocial10

Gaertner

twenty

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0(5):649—65522

Psychology.2003.143(5):649

In

MarxDM.StapeI

A.Muller

We

cando

it:theinterplayof

Jouma[of

446

L.SedikidesC.GraetzK

prirtmcy

searchofself—definition:

construalorientation

andsocialcomparionsunderthreatPsychology,2005,88(3):432

G.et

motivational

oftheindividualself,motivationalprimacyof

23

PersonalityandSocial

thecollectiveself,or∞ntextualprimacy?JournalofPersonalityand

I,{HZ.ZhangZ,BhattConstrual:China

asa

aI

RethinkingCultureandSdf~Genetic.Soc川.andGelseral

MiddleLand

socl出Psychology,1999,76(1):5—18

11

Gaermer

L,SedikidesC,VersaJ

L,eta1.The“l”,the“we-,and

in

the‘‘whea”:aineta—analysisofmotivationalprimacydefini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

mad

self—

24

PsychologyMonographs.2004,130(4).277—306

GardnerWL,Gahr|clSWhcnyouandIare“we”.you

threatening:theJoumalof

role

a北ilot

SocialPsychology,2002,83

ofself

expansion

insocial

compari.帅n

(3):574—591

12

personalityand鼢cialpsychology,2002.82:239—251

LindemmaM

lngroupbias,self

enhancementand

group

identification.EuropeanJournalofSocial337—355

Psychology,1997.27:

AReviewofSeif-construalTheories

Li“Ydn.Zb“Hong

(SelxmlofPsychology,BeijiogNormalUniversity,Beijiog,100875)

Abstract

Self.construaltheoriesproposed

to

in

theearly

1990’s

arca

branchoftheself—schema

construe

theory

Theaimofself-construa[

one

theoriesis

others

explorethe

structure

of

self-representarionsintheperspectiveofhowpeopletherelationshipbetween

selfand

This

articlereviewsthedevdopraentalhistoryofself—construaltheories,statesthebaselpoiontsofthetwomajortheoriesia

on

detaikanddiscussesthedebate

research.Key

the

relationship

amongtt=eeself-representations

andfinally,suggests

directionsforfuture

words:self-eonstrual,independentself—cottstrual,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If_coLlectiveself

万方数据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艳, 邹泓, Liu Yan, Zou Hong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30(5)3次

参考文献(24条)

1.Markus H R.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1991(02)

2.Brewer M B.Gardner W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1996(01)

3.Sedikides C.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and collective 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 2001

4.Cross S E.Bacon P L.Morris M L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2000(04)

5.Aron A.McLaughlin-Volpe T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extensions to own and partner's groupmemberships 2001

6.Aron A.Paris M.Aron E N Falling in love: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1995(06)7.Smith E.Henry S An in-group becomes part of the self:response time evidence 1996(06)8.Singelis T M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1994(05)9.Grace S L.Cramer K L The elusive nature of self-measurement:the self-construal scale versus thetwenty statements tests 2003(05)

10.Gaertner L.Sedikides C.Graetz K In search of self-definition: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individual self,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 collective self,or contextual primacy? 1999(01)11.Gaertner L.Sedikides C.Vevea J L The"I",the "we",and the "when":a meta-analysis of motivationalprimacy in self-definition 2002(03)

12.Lindeman M Ingroup bias,self-enhancement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199713.Biernat M.Vescio T.Green M L Selective self-stereotyping 1996(06)

14.Hirt E R.Zillman D.Erickson G A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legiance:changes in fan's self-ascribedcompetencies after team victory versus defeat 1992(05)

15.Tice D M.Baumeister R F The primacy of the interpersonal self 2001

16.Guimond S.Chatard A.Martinot D Social Comparision,self-stereotyping,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self-construals 2006(02)

17.Simon B.Hamilton D L Self-stereotyping and social context:the effects of relative in-group sizeand in group status 1994(04)

18.Simon B.Pantaleo G.Mummendey A Unique individual or interchangeable group member? The

accentuation of intragroup differences versus similariti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individual selfversus the collective self 1995(01)

19.Hogg M A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group:a psychology of Belonging 2001

20.Kashima E S.Hardie E 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individual,and collectiveself-aspects (RIC) scale 2000

21.Trafimow D.Triandis H C.Goto S G Some tes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lf and thecollective self 1991(05)

22.Marx D M.Stapel D A.Muller D We can do it:the interplay of constru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comparions under threat 2005(03)

23.Li H Z.Zhang Z.Bhatt G Rethinking Culture and Self-Construal:China as a Middle Land 2004(04)24.Gardner W L.Gabriel S When you and I are "we",you are not threatening: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in social comparison 2002

引证文献(1条)

1.王裕豪.袁庆华.徐琴美 自我建构量表(SCS)中文版的初步试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kx200705068.aspx授权使用:燕山大学(ysdx),授权号:91ee2bb7-e48a-4175-a5e0-9e6501493ee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8日

272

心理科学P8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5):t272—1275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刘艳邹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十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本文州麒r该领域从“独市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r这两种理咆的基本观点以皿不『刊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问关系所进行的争论。最后.率文从个棒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睡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问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肝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我建构独立型自狂建构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

肇体自我

自我建构的内涵与提出背景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无以计数的纷繁信息涌向我们的

种认识会弓{发一系列心理过程或外部行为,妇“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袁达个人需要,行使个人权利,展现个人能力”,“发展个人独特潜能”等等。由于这种自我认知的一个核心要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独立的个体,Markus将这种自我认知,或者说自我图式命名为“独立型自我建构”。

感官,但我们总能准确地将有限的心理资源赋予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并以自动化的方式组织和处理它们。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在所有存储于记忆系统的图式中,最为重要,也是与个人的人格、行为方式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关于“自我”的图式。由此,人格心理学

家H.R

Markus提出了对人格研究颇具影响力的“自我图式

理论”.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图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说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相分离的独立实体;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周围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Markus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J。因此,直我建构实际可看作是自我图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F¨end

围1独立型自袭建构示意图

图l对Mark吣的原罔(可见于参考文献1)进行了修改。原图E

的太圆与小圆为耜切或相离的关系.没有发生交{亡。此处狠据对

Markus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将大圆与小圆改为丰}I交的盖系。

2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

独立型自我建构的基本内涵可用图1表示。图中的大圆代表白我,小圆代表特定的他人,X代表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各个方面的表征。由于社会交往的存在,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有时会发生交汇,交汇之处的x代表着某种自我一他人联结(如:在我的导师面前,我总是很有礼貌);而那些在代表白我的大圆之内,但在大圆和小圆重合部分之外的x(在围中用赶体表示)则代表个人的愿望、喜好、态度、能力等等(如:我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对于具有独立型自

Markus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在看待自我

与他人的关系上,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东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Markus由此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类型: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独立型自我建构(indepeadentseIf_eonstruaD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依存型自我建构(interdependent

2.1

self

construal)【“。

我建构的个体,正是这些个人内部特征在行为调控中发挥着

最主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得到了最深度加工的一部分。

1独立型自我建构

西方文化强调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当一个

人的目标是成为不依赖于他人,且是不同于他人的“我”时,他会如何认知自己,认知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Markus引用研究者Geertz的论述说,个体会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基本趋于稳定的动机和认知系统,一个能够将个人的意识、情绪、判断和行为统合为一个独特有机体系的动力中心。这一有机体系不仅对立于其他个体的相应体系,也对立于个体所在的社会和自然背景。”

Markus认为,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这

2依存型自我建构

东方文化相信人际关系的价值,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

相互的联系与依赖。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为基础。Markus将这种自我建构娄型标定为依存型自我建

构,其基本内涵可用图2表示。对于具有依存型自我建构的

个体,最为重要的是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交汇之处的x,即发生于社会交往之中的自我一他人联结(在图

t本研究是教育都人文社会科学壶点研究基地重大项El(05JJDXLX001)的部分_[怍。一4通讯作者:郜泓.女。FmaIi:htmgz@lmuedu蛐

万方数据 

刘艳等: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173

中用粗体表示)F

图2依存型自我建构示意图

依存型自我最基本的目标是维持人际联系。显然,这一目标能否宴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尤其是该情境中的互动对象。所以,他人或周围环境对于依存型自我来说,并不只是比较参照的标准,而是积极参与自我定义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依存型自我当然也包含有许多关于个体内部特征的表征。但是,这些特征被看作是具有情境特定性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维持人际联系.个体表征的表达需要被压抻或控制。

22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Markus的理论带给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是,人际关

系和团体归属并不仅仅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之问的联系或联盟,它们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定义的一部分,反映着个体与个体之间自我建构的基本差异。但是,研究者Brewer对Markus的理论提出了两点疑伺【“。首先,Markus理论关注的焦点是自我建构的文化差异。但是,区分和同化同为人类个体的基本需求,个人取向的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是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第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即是从特定的亲密关系,还是从自我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定义自我。由此,Brewer提出了他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建构包古有三个组成部分旧’¨:第一,个体自我(individual,self),指从自身独特性,从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能够将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特征组合相联系;通过人际间的比较获得;与保护个体自身利益的动机相联系;第二,关系自我(relationalself),指从自己与亲密他人的双向关系中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人际反馈过程获得;与保护重要他人的利益、维护与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动机相联系;第三,集体自我(∞ucctire雅1f),指从团体成员身份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自己与团体之闻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将自我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的过程获得;与保护和提高团体利益的动机相联系。

3对两种自我建构理论的比较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是对idarkus的独立型和依

存型自我建构理论的改进与发展,而延续Markus思路的研究者也对其原有理论进行了修订,即将依存型自我建构进一步区分为两类:团体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group—oriente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和关系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

(relational—oriented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o“。

可以看到,修订后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和三重自我建构理论都认同个体将从三个方面定义自我、理解自我的观点,只是所用术语不同。不过,从总体上看,_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更为强调每一个人的自我建构都包含这三个方面

万 

方数据的观点,而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倾向于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自我建构标定为某种类型。

此外,如上所述,以上两种理论都将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看作是人稳固的内部心理表征.但在后期的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电经常通过实验操作,激活个体不同水平的自我建构。因此,从稳定性角度来看,自我建构可以区分为情境性的和特质性的两大类。

4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

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认

知实验,证明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有关自我的表征与有关亲密他人、团体的表征是存在重舍的;二是通过对自我建构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验证自我建构三因素结构的假设。2.4.1来自Aron的认知实验的支持

第一类研究以Arola所进行的一系列认知实验为代表。一项研究中“J.被试首先被要求在不同的特质组上分别对自己、一位亲密他人和一个新闻人物进行评定,完成评定后,给被试呈现这些特质,并让被试回答他曾经对谁的该种特质进行过评定。研究结果是,在那些对自己进行了评定的特质上,如果被试的回忆产生了错误,他们更多地是记忆成曾对亲密他人进行了评定。另一项研究中,Aron“给已婚的被试呈现一系列代表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让被试评定这些特征是吾符合自己或是自己的配偶。之后,给被试依次显示这些形容词,让他们尽可能迅速地回忆他们在此前是如何反应的。结果显示,在那些对自己和对配偶的评价不一致的人格特点上,被试的反应时最长,记忆产生错误的概率也更大。研究者的解释是,由于个体会将亲密他人的人格特点纳入自我体系之中,自我和亲密他人的差异实际就是自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不一致,因此会对记忆的提取产生干扰。

从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出发,Aron提出了他的“自我扩展模型””“』。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扩展(self—expansion)是^的一种基本需要,即个体会自发地寻求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将亲密关系中另一方的自我纳人自己的自我体系而实现自身的丰富与扩展。后续研究发现.这种扩展也存在于个体和团体之间[”。

24

2来自对测量问卷结构分析的支持

Singdis【B’于1994年编制了24个项目的《独立型/依存

型自我建构量表》,构想维度为两个: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台程度优于单因素模型。但是(Jraeel91在多种族样本中施测该量表发现,该量表可以抽取出特征根太于1的因素3个。抽取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素分别包含SingeIla构想的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的项目;第三个因素则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的项目都有。由于第三个因素的项目都与对待团体的态度有关,Grace将该因索命名为力量/等级维度(uowcr/hierarchy)。Grace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依存型自我建构包古着两种不同的建构倾向。

3三重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

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众多人格、社会性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接纳,但在这三重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却存在广泛争议[310・1“。争 ̄义主要围绕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展开:

哪一种自我是根本动力因素?

214

引对第一叶、问题,有三方观点;个体自我是八的根小动力因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情境央定当前的根本动力因素。

持第一种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自然选择是在个俸间而不是群体间进行“。这一观点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比对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u“;第二,在面临威胁个体利益的信息时.与在面临威胁群体利益的信息时相比较,个体感受到更大程度的伤害。如Gaermer【to]的研究中,将被试分为两组进行测验。告诉一组被试他们的成绩将代表个^.告诉另一组被试他们代表的是他们所在大学的一般学生,不计个人成绩。测验完成后.两组被试都得到成绩不理想的反馈。研究结果显示,以个人身份参加测验的被试得到消极反馈后情绪更消极,而且对宜己和大学一般学生的相彳矬性给予了更高的评估。

主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的研究者也从进化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持。他们指出,自然选择不仅在个体问进行,也在群体间进行。由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竞争力将远胜于那些由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从个体生存的角度而言,个体只有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71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1。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该种观点提供支持的研究同样来自于上文介绍的两类支持个体宜我基础地位的研究。例如,Btef肘一13在一项研究中请女生联谊会的会员就一些积板和消极特征对自己和群体的一般睛况做出评判。结果发现,在积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己和群体情况做出了同等程度的评判;但是在消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身情况赋予了更高的分值。Hirt[“1等研究者比较了球迷们在“下两种情况中的情绪状况:自己支持的篮球队在比赛中失利;自己在一项测验中获得了糟糕的分数。结果发现球迷在前一种情况下情绪更为低落。此外,持该方观点的研究者还指出,大量关于A际关系和自尊、幸福感之间正向关系的研究发现也是集体自我的基础地位的反映““。

另有一些研究支持了情境决定当前根本动力因素的观点。如,在存在群体间比较的情境中,人们更多会以集体自我定义自己;在不存在群体问比较的情况下,人们多以个体自我定义自己[t61。此外,当群体比较小H…,或者当团体成员身份能够给个人带来利益时【1引,人们更多地以集体自我定义

自己。

Gaermer…1曾对这一领域内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该项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Gaertner由此提出,个体自我应该是一个人的“心理总部”(psychological

home

base),它是一个稳定而坚实的系统,但能对千变万化的

情境刺激做出灵活的应对。

2三种自我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的还是独立的?

这也是一个三方观点并存的问题。前文介绍了研究者

们围绕哪一种自我是^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行的讨论,虽然投有直接的说明,但不难看到隐含在这些争论背后的是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对立。

社会认同理论看到了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指出,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是后于集体自我发展起来的,它们不能在没有集体自我的情况下形成;但是集体自我的形成却不依赖于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尽管个体自我和戈系自我也能在菲常有跟的程度上促进羹体自我

万 

方数据的发展”。不过陔理论未能对返一论述进行实证俭验。研究者Kashinla的研究则报告r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存在非常

显著的正相关““。

然而Singelis”的研究显示.独立型自我和依存型自我是两个相互独立、相关不显著的维度,此外,进有一些研究电为三重自我建构之间的相对独立胜提供了支持。如Trafimow口“的研究发现,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人的记忆中是两个独立的体系;Brewer“和Marx”“等人的研究部证明,不同的情境性自我建构可分别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激活。

4评价与展望

第一,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仍需进一步探讨或验证。如前所述.研究者们是先从理论分析出发,提出了关于自我表征系统结梅的设想,然后以实证研究为这一设想的合理性提供r支持。但是,从这一发展过程来看,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是自我表征系统中三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涵盖了个体自我表征的全部内容,现有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后续研究可以从访谈或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工作起步,对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验证或发展。

第二,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不够明确。虽然从理沱上Bte.wer等研究者对三重自我表征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但将这些理论定义应用于实证研究,将它们转化为操作定义时,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界定仍然不够清晰,造成不同研究之问的不一致性。从关系自我来说,一些研究者将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以及大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看作“亲密双向关系,q8,20,231,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友谊关系或大家庭的成员之问的关系不应包括在内,因而不能成为关系自我的背景”“。集体自我的操作定义则更为多样。研究者们赋予了“团体”从性别群体、种族群体、宗教群体到同伴群体、工作团队、家庭等等各不相同的内容。但是不难推测,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以这些不同“团体”为背景的集体自我是存在巨大差异的。Li等人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对于不同关系背景的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各组别被试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方向宅“。操作定义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很难进行比较和概括。因此,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有待于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做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思考。

第三,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研究思路有待拓宽。现有以实证手段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由问卷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这三者间的简单相关;第二类是通过实验法,向个体的刺激,比较个体在这些情境下的反应。第一类研究回答的实际是一个人定义自我的角度是否可以多元化的问题。第的虽重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证实我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爱探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自己时,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建构倾向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只是从面临短暂的威胁刺激时个人的反应进行衡量,从它对个人的稳定发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判应该更具说服力。后续研究臆拓竟现有的

施加分别涉及个体自我、关系自我或集体自我的具有威胁性二类研究是在肯定个人可从多个角度定义自我的前提下.比较遗三者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否等同。但是自我建构研究

刘匏等:r|哉建}q胖沱的发艟。・坪价275

这两种思路,尝试将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探卜r与对它们功能的探讨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为丰富的发现。

13BiernalM,VPMl”rr.(ireenM

and

I一&ht,iⅢ…、|『一¨…typing

71(6):1194

Costs

and

JournalofPersr,nality

1209

SocialPsychology.1996

5参考文献

14HlrIER.Zilhnan

in

D.ErickMmbenefitsof

MarkusHR.KitayamaS

Cultureandthe

self:implicationslor

allegiance:changes

victory

versus

lan’sself—ascribedcompelenciesafterand

t…

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98(2):224—253

Breweridentity

PsychologicalReview。1991.

defeat

JournalofPersonality

738RF

Social

Psyci/ology,

1992,63(5):724

B.Gardner

Who

isthis“we”?Levels

of础ective

15

T1ceDIn=C

M,Baunleister

Theprimacy

of

theinterpersonalsdf

andsd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16

Sedikides&M

Brewer(Eds)1ndividualself,rclational

gy

Psychology,1996.71(1):83—93SedikidcsC,BrewerMBIndividualsalf,relatlonalsell,and

collective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in:C

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h

D,et

Pros,200l:71—88

Comparlsion.eonstruals

GuimoadS,ChatartjA,Martinotself

al妇1d

in

Sedikidcs

stereotyping.andgenderdifferences

of

self

&MBBrewer.(Eds).Individualaelf,relationalsel/,mllectivedf

journal242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2006,90(2):221

Philadalphga:PsychologyPress,2001:l一4

E,Bacon

CmmS

L,Morris

ML.Therelmional—Journal

of

17SimonB,HmniltollDL

in

Self—stereotyping

size

andsocialcontext:the

stilltls

interdependent

self—rconstrual

and

ralationshipe

effectsofralative

group

and

in

group

Journaluf

7ll

PsychologyandSocial5

Psychology.2000,78(4):791—808

PersonalityandSocial

Self:In:C

18

Psychology,1994,66(4):699

Unique

of

Am

A.McLaughlin—Volpe

to

IncludingOthers

group

inthe

SimonB,PaataleoG.MummendeyAinlerchangeahle

group

individual

or

extensions

own

andpexmcr’5

memberships

Sedikides&MBBrewer(Ed5).]ndlvidualself.ralationedself.collectivesdf

differeilce¥v_ersus

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89—108

studiesof

19

Ⅻu8

similarities…n

self

mid

memher?The

accentuation

intragroup

indicator

oftheindividudseIf

and

thecoll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erial

AmnA.ParisM.AronEN.咖foginlove:prospective

salf—coaecptchange

1995,69(6):1102—1112

Psychalogy.1995.69(1):106一119HoggM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Social

identity

the肿vereigntyofthe

group:aBrewer

I碍ychologyof

Dart

Belonging

In:CSedikides&M

self

7Smithlime

E.Henry

S.Anin—groupbecomesPersonality

and

oftheself:response

(Eds)Individua】捌lf.ralalionaIself.collectivePsychology20

Pre船.2001:123

143

Philadetphia:

evidence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

/6/:635—6428

SingelisT

KasjhimaES,HardieA.HardieThe

developmentand

MThemeasureⅢentofindependentandinterdependent

validationoftherdational.individual.andcollectiveself—aspects

self—constrtmls

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4,

21

(RIC)scale

Trafimow

AsianJournalofSocial

Psychology.2000.3:19—48

20(5):580—591

Grace

D.啊andis

C.Golo

Some

tests

ofthe

SL.CraraerKL.Thedusive

nature

ofself—me21stlrement:statements

668

te豇s

I'he

distinctionbetweenthe

privale

selfandthecollectiveself

JoumaI

theself—cotmtrualscalevenustheJournalofSocial10

Gaertner

twenty

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0(5):649—65522

Psychology.2003.143(5):649

In

MarxDM.StapeI

A.Muller

We

cando

it:theinterplayof

Jouma[of

446

L.SedikidesC.GraetzK

prirtmcy

searchofself—definition:

construalorientation

andsocialcomparionsunderthreatPsychology,2005,88(3):432

G.et

motivational

oftheindividualself,motivationalprimacyof

23

PersonalityandSocial

thecollectiveself,or∞ntextualprimacy?JournalofPersonalityand

I,{HZ.ZhangZ,BhattConstrual:China

asa

aI

RethinkingCultureandSdf~Genetic.Soc川.andGelseral

MiddleLand

socl出Psychology,1999,76(1):5—18

11

Gaermer

L,SedikidesC,VersaJ

L,eta1.The“l”,the“we-,and

in

the‘‘whea”:aineta—analysisofmotivationalprimacydefini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

mad

self—

24

PsychologyMonographs.2004,130(4).277—306

GardnerWL,Gahr|clSWhcnyouandIare“we”.you

threatening:theJoumalof

role

a北ilot

SocialPsychology,2002,83

ofself

expansion

insocial

compari.帅n

(3):574—591

12

personalityand鼢cialpsychology,2002.82:239—251

LindemmaM

lngroupbias,self

enhancementand

group

identification.EuropeanJournalofSocial337—355

Psychology,1997.27:

AReviewofSeif-construalTheories

Li“Ydn.Zb“Hong

(SelxmlofPsychology,BeijiogNormalUniversity,Beijiog,100875)

Abstract

Self.construaltheoriesproposed

to

in

theearly

1990’s

arca

branchoftheself—schema

construe

theory

Theaimofself-construa[

one

theoriesis

others

explorethe

structure

of

self-representarionsintheperspectiveofhowpeopletherelationshipbetween

selfand

This

articlereviewsthedevdopraentalhistoryofself—construaltheories,statesthebaselpoiontsofthetwomajortheoriesia

on

detaikanddiscussesthedebate

research.Key

the

relationship

amongtt=eeself-representations

andfinally,suggests

directionsforfuture

words:self-eonstrual,independentself—cottstrual,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If_coLlectiveself

万方数据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艳, 邹泓, Liu Yan, Zou Hong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30(5)3次

参考文献(24条)

1.Markus H R.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1991(02)

2.Brewer M B.Gardner W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1996(01)

3.Sedikides C.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and collective 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 2001

4.Cross S E.Bacon P L.Morris M L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2000(04)

5.Aron A.McLaughlin-Volpe T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extensions to own and partner's groupmemberships 2001

6.Aron A.Paris M.Aron E N Falling in love: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1995(06)7.Smith E.Henry S An in-group becomes part of the self:response time evidence 1996(06)8.Singelis T M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1994(05)9.Grace S L.Cramer K L The elusive nature of self-measurement:the self-construal scale versus thetwenty statements tests 2003(05)

10.Gaertner L.Sedikides C.Graetz K In search of self-definition: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individual self,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 collective self,or contextual primacy? 1999(01)11.Gaertner L.Sedikides C.Vevea J L The"I",the "we",and the "when":a meta-analysis of motivationalprimacy in self-definition 2002(03)

12.Lindeman M Ingroup bias,self-enhancement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199713.Biernat M.Vescio T.Green M L Selective self-stereotyping 1996(06)

14.Hirt E R.Zillman D.Erickson G A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legiance:changes in fan's self-ascribedcompetencies after team victory versus defeat 1992(05)

15.Tice D M.Baumeister R F The primacy of the interpersonal self 2001

16.Guimond S.Chatard A.Martinot D Social Comparision,self-stereotyping,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self-construals 2006(02)

17.Simon B.Hamilton D L Self-stereotyping and social context:the effects of relative in-group sizeand in group status 1994(04)

18.Simon B.Pantaleo G.Mummendey A Unique individual or interchangeable group member? The

accentuation of intragroup differences versus similariti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individual selfversus the collective self 1995(01)

19.Hogg M A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group:a psychology of Belonging 2001

20.Kashima E S.Hardie E 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individual,and collectiveself-aspects (RIC) scale 2000

21.Trafimow D.Triandis H C.Goto S G Some tes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lf and thecollective self 1991(05)

22.Marx D M.Stapel D A.Muller D We can do it:the interplay of constru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comparions under threat 2005(03)

23.Li H Z.Zhang Z.Bhatt G Rethinking Culture and Self-Construal:China as a Middle Land 2004(04)24.Gardner W L.Gabriel S When you and I are "we",you are not threatening: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in social comparison 2002

引证文献(1条)

1.王裕豪.袁庆华.徐琴美 自我建构量表(SCS)中文版的初步试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kx200705068.aspx授权使用:燕山大学(ysdx),授权号:91ee2bb7-e48a-4175-a5e0-9e6501493ee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8日


相关内容

  • 第2章 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章  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1.理解教学设计系统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2.了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3.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4.理解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教育领 ...

  •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111
  • 考试题(一) 考试科目名称: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映客观事实,按照心理的本来面目加以考虑,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反对主观臆断,妄自论断.人的心理总是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并能 ...

  •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多媒体教学评价
  •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多媒体教学评价 摘要:教师对于媒体的理论认识要能跟上教学实践中媒体应用的发展,在科学的媒体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媒体的辅助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出发,依照"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 ...

  •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 CAI 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论著选摘 内容摘要 一.CAI 的理论基础 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⒈ 以教为中心的课件设计原则 ⒉ 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原则 ⒊ 以&qu ...

  • 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评价初探
  • 摘 要: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就以新课程改革为前提,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评价". 关键词:信息素养 评价 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 ...

  •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年&月 第'%卷第&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12.34005/6.0+.2718./912:07;5/(?@*A1=7.012BA750A5) )*+,,!""#C.2,'%8.,&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资料幼儿园层次
  •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2. 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 著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3. 福禄贝尔 德国 他把对幼儿进行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1840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他称之为" ...

  •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_何芳
  • 第23卷 第3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3 No.3 2014年3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r. 2014 文章编号:1008-8717(2014)03-0182-02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何 芳 廖冬芳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 ...

  •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论文
  •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摘要: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才能够兴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才可能好 关键词:教育 心理学 一.皮亚杰的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