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经 济 地 理 学 复 习 资 料

第一章:绪论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二、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三、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四、参考教材的区位因子分类表

五、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论述题】

自然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①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 , 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③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 , 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④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

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⑤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⑥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六、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 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 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 , 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目的、意义和局限性【A卷】

产生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19世纪德国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是批驳当时德国社会流行的轮作式农业经营方式的观点,认为应有地域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生产方式。

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或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意义:(1)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总之,它的重要共同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像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总结。(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意义在于它的研究方法,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像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以用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局限性:(1)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2)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目的、意义和局限性【B卷】

背景:在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

目的: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的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聚集机制。 意义: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

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局限性:①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并且成比例地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率往往因原料、产品的不同而不相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统一的运价体系;同时,交通网以及运输线路的地形条件不同也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同,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②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也是非现实的。产品价格,随着远离工厂的运费增加而上升,导致需求减少。需求减少,企业收入必将受到影响。对企业家来讲,不仅关注最小成本的节约,更多的是追求最大利润。③就工厂经营而言,有生计性的经营和企业性的经营。生计性经营一般为小规模作坊式经营,而企业性经营则相对大规模的工厂式经营。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也一般不会意识到最小成本,也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所左右。而企业性经营与其说关注成本最小,莫如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④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而这种决定也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即使是完全同样的外部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区位。同时,对不同的工厂经营者而言,有关最适区位的信息获取是有差异的,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即使是能够获取完全的信息,工厂经营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⑤技术进步,使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下降,以及替代原材料的使用,都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发生从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发展,加之交通手段的发展,使得运费对工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⑥交通发达,使得在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例如,电子产品(集成电路)中的运费所占比重只有千分之一。现代工业生产对于安全、快速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持,加之产品的轻量化趋势的加强,工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工厂趋向于空港区位、高速公路出入口区位。⑦其它诸如地域政策因素,政府在一些地区鼓励工业发展而在另一些地区则限制工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与分工厂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生产和管理相分离,工厂决策更多取决于企业战略等。 三、其他工农业区位理论

①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不完全竞争)②胡佛的区位理论(运费计算方法)③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利润最大化) 四、【P89页的课后题】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 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

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2)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课看作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3)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②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③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④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⑤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存在的问题:①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

②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

③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 ④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⑤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论

一、企业增长动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二、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距源点距离越远,扩散效应越小。 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 )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特(通道扩散, 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 。 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 ( 或体制 ) 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三、公司结构:功能部结构(按照专业化功能),如施特罗啤酒公司;产品部结构(按生产的产品不同),如阿特拉斯·考普科公司;区域部结构(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如AGA公司;顾客部结构(按顾客类别);矩阵结构(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新产品阶段特点:(1)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2)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

(3)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

成熟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

(2)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3)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

(2)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

(3)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结合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

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三、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它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它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便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及时的信息获取。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它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四、R&D的区位要求:①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编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五、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六、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简答题】

①广泛性 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 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②层次性 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 , 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③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 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④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 , 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⑤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

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⑥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七、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①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②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③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八、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政治背景 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点。②结构状况 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困难 。 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 , 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 ; 反之 , 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③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 、 社会影响等 , 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经济结构 :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 ,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 、 所有制结构 、 企业结构 、 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二、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三、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两个重要特点:①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比重②它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四、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

成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 五、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六、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

七、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 1940 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

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八、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

九、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①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②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③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 ④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⑤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 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其基本要素:点,线,网格,域面【多选】

十一、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十二、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通常表现形式有: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采矿业);②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③燃料动力指向(火电、有色冶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服务业、啤酒饮料);⑥运输指向(会展、物流、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十三、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显著作用 (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工业化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三)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素质全面提高 十四、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一)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的创新使得高品质的产品替代低品质的产品,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进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带来了区域制度创新,区域调整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四)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节省资源的投入。区域的发展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第八章 区域发展经济

一、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多选】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输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组合。

其特点:①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②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③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④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

三、区域管制:为了协调经济区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与协商

机制。其目的主要是处理好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动员各种组织和机构广泛地参加到经济区的发展之中,通过合作,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协调。 四、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 、 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其基本特征:(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4)组合上的层次性。【多选】

其类型:①经济类型区②部门经济区③综合经济区【多选】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一、空间相互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①区域之间的互补性。②区域之间的可达性。③干扰机会。【多选】

二、区域合作要遵循原则【简答】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邻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①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区域才能按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区域之间要素市场化,区域之间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②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③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一、引导各区域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二、将区域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整体,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进行优势互补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要更为有序和合理,使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和协调发展。 ④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⑤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⑥中央政府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论述】 ①科学技术进步(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科学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

产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

于完备、便捷的交通网络(人员往来、国际贸易)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公司企业的

联系方式、效率、经销网络已经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信息高速公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②跨国公司对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

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

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不仅为国

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③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一、国家首先对国内经济进行调解和干预。但是,随着

经济国际化加速,政府将更少地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国家边界对经济发展影响减小。因此,国家对以国家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二、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世界各个地域的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一国中央政府对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的重视程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只要世界范围不爆发大的战争,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参与与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随着战后经济国际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第一位的目标仍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政治 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富国”、“大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仍难以打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政策准则时,它们的利益需求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

④国际经济协调 当代的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 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等。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①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地域范围,产业范围)②全球经

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制造业生产与贸易,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 ③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 四、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简答】

①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1)

科学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2)科学技术有共享的特点,各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不断增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具有更大的机制上的合理性。(3)科技发展具有更大的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②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家之间的人

员、文化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增进了相互理解,提高了对外来技术、外来商品的接纳程度,经济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③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以及参与方的可获利性,使得经济全球化必然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④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

化在地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经济地区化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地区一体化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它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合作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

五、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说说你对反全球化现象和活动的认识。 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我的观点: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我的对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参考:

反全球化现象值得深思的有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当前的全球化是否存在着一些重大的经济、政治、社会缺陷?第二,到底是谁的全球化?为什么有的从全球化中受益,有的则在全球化中更加失落?第三,全球化是否只有一种观念与模式?

关于第一个问题。当前的全球化明显存在着片面性、弱点与不足。

在经济方面,当前的全球化主要偏重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以公司为中心的,其主张者与推动者宣称,只要实现了全球经济自由化,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就搭上了飞速发展的列车。 在政治方面,现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源是不再考虑边界限制的各种跨国公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意识形态精英,它缺少充分的民众基础与广泛的社会支持。当前的全球化正在带来资本与劳工、资本与国家之间两大关系的大调整。在许多情况下,资本与劳工、资本与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紧张。

在社会方面,全球化引起的问题更多。全球化进程与全球生态退化的进程几乎同步,这使得反全球化者把生态恶化归咎于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目前的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这样的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不断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由于各国的劳动力具有相对不可流动性,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配置资源,获取

竞争优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全球化也对人们的文化认同带来重大冲击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 ①全球化中的政府作用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的任务。部分学者认为,随着自由化和市场经济的加强,政府的作用将大大下降。进一步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政府制定国家政策、尤其是执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减弱。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减少,变化了的仅仅是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政策重点。 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 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 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②全球化中的制度安排

所谓制度就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在全球化制度安排时必须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第一,全球化制度安排应该以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前提,特别是应该努力促进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以达成共识。

第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双赢”结局。

第三,任何制度创新都必然付出代价,但应该使全球化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证大多数人受益。

第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制度创新的速度,在“急进式”与“渐进式”之间寻求平衡。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一、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多选】 (一)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重视文化因素,希望用地方性文化来抗衡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经济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关,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 (二)经济的社会文化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和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在最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根植性所产生的“路径依赖”时常会对生产经营构成限制。 (三)制度转向的主要学派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强调经济生活是一个被制度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根植社会的活动,其演化既是环境特定的,又是路径依赖的。 (四)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制度厚度内涵: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②各机构间的网络,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通过制度化过程,促进产业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②制度“厚”、“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厚而有效”; “厚而无”; “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一个“薄”制度化的过程

二、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影响【简答】 (一)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二)经济地理

学地位会有所提高:大有将经济的空间问题拉入主流经济学之势。 (三)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

(四)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引入经济地理学,其本身就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

三、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思路【简答】 ①科学借鉴西方理论

(一)科学分析与提炼理论问题 (二)注重引入相关学科理论

(三)加强微观视角研究和政治经济分析 ②突出中国国情特点

(一)重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二)科学看待已有研究特点 ③兼容适宜研究方法

(一)合理使用模型与计量方法 (二)创新研究方法

(三)探索新的研究模式和思维方法

④抓住重点研究问题 金融业地理、因特网络产业地理

补充: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的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 农村工业化的导因(1)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2)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 农村工业化的意义: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 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① 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 : 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 。 ② 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 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区位决策也即决策主体(又称区位决策单位)的区位选择过程。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各区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区位因素各异从而其市场、成本、技术、资源约束不同。为追逐最大化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这就是区位决策。

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

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主要区别以及按经济区组织区域经济运行的必要性。

经济区是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全国性专门化职能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空间组合单元。它是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商品经济相当发达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性、阶段性、过渡性和综合性特征。行政区: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指国家对辖境进行的行政分区。或者说,它是指国家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根据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把领土划分成大小不同、层次不等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政权机关进行社会管理的制度。简言之,若行政区划按三级制,则各级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几乎所有的经济区都可称为行政区,但很少有行政区能成为经济区。行政区是经济区的基础,经济区是行政区的升级。下面是转的我国现有的地区经济协作组织,其地域范围大小不等,层次不一,相互交叉,各有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组织形式:

(1)由省、市、自治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上海经济协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2)由跨省市的毗邻地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淮海经济协作区,包括苏鲁豫皖接壤的徐洲,枣庄、临沂、商丘、淮北、宿州、阜阴、蚌埠等15个地市。( 3)由省内地、市、县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如长、株、潭经济区,包括 长沙、株州、湘潭。(4)由城市及其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如环京经济协作区, 包括北京、唐山、秦皇岛、廊房、保定、承德、张家口。(5)由分散在一个地区的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经济协作网络,如长江沿岸 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包括从四川省的渡口市起经重庆、武汉、南京、直至上海、在沿江 3590 多公里地带内的 23 座城市。 上述地区经济协作的组织形式都具有松散的特点,虽设有办事机构,但其主要职能只是联络和协商。这种组织形式在协作的初期是适宜的,随着地区经济协作的深入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健全机构,以利把日益繁杂的地区经济协作关系组织好,把近期的协作和长远的协作协调好,把本协作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衔接好,使各方面的信息得以及时交流,使各种协作合同的执行得到保证,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协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经 济 地 理 学 复 习 资 料

第一章:绪论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二、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三、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四、参考教材的区位因子分类表

五、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论述题】

自然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①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 , 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③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 , 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④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

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⑤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⑥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六、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 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 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 , 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目的、意义和局限性【A卷】

产生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19世纪德国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是批驳当时德国社会流行的轮作式农业经营方式的观点,认为应有地域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生产方式。

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或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意义:(1)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总之,它的重要共同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像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总结。(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意义在于它的研究方法,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像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以用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局限性:(1)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2)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目的、意义和局限性【B卷】

背景:在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

目的: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的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聚集机制。 意义: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

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局限性:①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并且成比例地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率往往因原料、产品的不同而不相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统一的运价体系;同时,交通网以及运输线路的地形条件不同也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同,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②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也是非现实的。产品价格,随着远离工厂的运费增加而上升,导致需求减少。需求减少,企业收入必将受到影响。对企业家来讲,不仅关注最小成本的节约,更多的是追求最大利润。③就工厂经营而言,有生计性的经营和企业性的经营。生计性经营一般为小规模作坊式经营,而企业性经营则相对大规模的工厂式经营。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也一般不会意识到最小成本,也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所左右。而企业性经营与其说关注成本最小,莫如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④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而这种决定也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即使是完全同样的外部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区位。同时,对不同的工厂经营者而言,有关最适区位的信息获取是有差异的,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即使是能够获取完全的信息,工厂经营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⑤技术进步,使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下降,以及替代原材料的使用,都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发生从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发展,加之交通手段的发展,使得运费对工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⑥交通发达,使得在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例如,电子产品(集成电路)中的运费所占比重只有千分之一。现代工业生产对于安全、快速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持,加之产品的轻量化趋势的加强,工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工厂趋向于空港区位、高速公路出入口区位。⑦其它诸如地域政策因素,政府在一些地区鼓励工业发展而在另一些地区则限制工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与分工厂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生产和管理相分离,工厂决策更多取决于企业战略等。 三、其他工农业区位理论

①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不完全竞争)②胡佛的区位理论(运费计算方法)③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利润最大化) 四、【P89页的课后题】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 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

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2)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课看作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3)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②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③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④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⑤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存在的问题:①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

②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

③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 ④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⑤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论

一、企业增长动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二、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距源点距离越远,扩散效应越小。 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 )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特(通道扩散, 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 。 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 ( 或体制 ) 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三、公司结构:功能部结构(按照专业化功能),如施特罗啤酒公司;产品部结构(按生产的产品不同),如阿特拉斯·考普科公司;区域部结构(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如AGA公司;顾客部结构(按顾客类别);矩阵结构(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新产品阶段特点:(1)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2)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

(3)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

成熟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

(2)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3)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

(2)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

(3)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结合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

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三、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它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它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便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及时的信息获取。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它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四、R&D的区位要求:①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编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五、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六、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简答题】

①广泛性 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 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②层次性 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 , 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③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 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④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 , 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⑤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

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⑥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七、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①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②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③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八、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政治背景 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点。②结构状况 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困难 。 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 , 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 ; 反之 , 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③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 、 社会影响等 , 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经济结构 :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 ,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 、 所有制结构 、 企业结构 、 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二、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三、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两个重要特点:①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比重②它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四、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

成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 五、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六、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

七、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 1940 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

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八、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

九、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①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②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③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 ④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⑤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 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其基本要素:点,线,网格,域面【多选】

十一、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十二、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通常表现形式有: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采矿业);②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③燃料动力指向(火电、有色冶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服务业、啤酒饮料);⑥运输指向(会展、物流、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十三、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显著作用 (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工业化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三)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素质全面提高 十四、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一)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的创新使得高品质的产品替代低品质的产品,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进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带来了区域制度创新,区域调整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四)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节省资源的投入。区域的发展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第八章 区域发展经济

一、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多选】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输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组合。

其特点:①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②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③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④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

三、区域管制:为了协调经济区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与协商

机制。其目的主要是处理好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动员各种组织和机构广泛地参加到经济区的发展之中,通过合作,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协调。 四、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 、 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其基本特征:(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4)组合上的层次性。【多选】

其类型:①经济类型区②部门经济区③综合经济区【多选】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一、空间相互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①区域之间的互补性。②区域之间的可达性。③干扰机会。【多选】

二、区域合作要遵循原则【简答】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邻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①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区域才能按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区域之间要素市场化,区域之间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②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③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一、引导各区域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二、将区域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整体,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进行优势互补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要更为有序和合理,使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和协调发展。 ④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⑤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⑥中央政府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论述】 ①科学技术进步(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科学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

产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

于完备、便捷的交通网络(人员往来、国际贸易)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公司企业的

联系方式、效率、经销网络已经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信息高速公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②跨国公司对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

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

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不仅为国

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③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一、国家首先对国内经济进行调解和干预。但是,随着

经济国际化加速,政府将更少地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国家边界对经济发展影响减小。因此,国家对以国家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二、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世界各个地域的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一国中央政府对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的重视程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只要世界范围不爆发大的战争,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参与与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随着战后经济国际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第一位的目标仍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政治 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富国”、“大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仍难以打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政策准则时,它们的利益需求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

④国际经济协调 当代的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 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等。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①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地域范围,产业范围)②全球经

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制造业生产与贸易,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 ③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 四、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简答】

①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1)

科学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2)科学技术有共享的特点,各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不断增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具有更大的机制上的合理性。(3)科技发展具有更大的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②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家之间的人

员、文化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增进了相互理解,提高了对外来技术、外来商品的接纳程度,经济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③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以及参与方的可获利性,使得经济全球化必然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④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

化在地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经济地区化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地区一体化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它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合作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

五、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说说你对反全球化现象和活动的认识。 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我的观点: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我的对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参考:

反全球化现象值得深思的有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当前的全球化是否存在着一些重大的经济、政治、社会缺陷?第二,到底是谁的全球化?为什么有的从全球化中受益,有的则在全球化中更加失落?第三,全球化是否只有一种观念与模式?

关于第一个问题。当前的全球化明显存在着片面性、弱点与不足。

在经济方面,当前的全球化主要偏重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以公司为中心的,其主张者与推动者宣称,只要实现了全球经济自由化,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就搭上了飞速发展的列车。 在政治方面,现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源是不再考虑边界限制的各种跨国公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意识形态精英,它缺少充分的民众基础与广泛的社会支持。当前的全球化正在带来资本与劳工、资本与国家之间两大关系的大调整。在许多情况下,资本与劳工、资本与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紧张。

在社会方面,全球化引起的问题更多。全球化进程与全球生态退化的进程几乎同步,这使得反全球化者把生态恶化归咎于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目前的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这样的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不断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由于各国的劳动力具有相对不可流动性,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配置资源,获取

竞争优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全球化也对人们的文化认同带来重大冲击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 ①全球化中的政府作用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的任务。部分学者认为,随着自由化和市场经济的加强,政府的作用将大大下降。进一步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政府制定国家政策、尤其是执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减弱。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减少,变化了的仅仅是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政策重点。 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 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 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②全球化中的制度安排

所谓制度就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在全球化制度安排时必须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第一,全球化制度安排应该以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前提,特别是应该努力促进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以达成共识。

第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双赢”结局。

第三,任何制度创新都必然付出代价,但应该使全球化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证大多数人受益。

第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制度创新的速度,在“急进式”与“渐进式”之间寻求平衡。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一、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多选】 (一)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重视文化因素,希望用地方性文化来抗衡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经济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关,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 (二)经济的社会文化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和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在最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根植性所产生的“路径依赖”时常会对生产经营构成限制。 (三)制度转向的主要学派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强调经济生活是一个被制度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根植社会的活动,其演化既是环境特定的,又是路径依赖的。 (四)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制度厚度内涵: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②各机构间的网络,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通过制度化过程,促进产业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②制度“厚”、“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厚而有效”; “厚而无”; “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一个“薄”制度化的过程

二、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影响【简答】 (一)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二)经济地理

学地位会有所提高:大有将经济的空间问题拉入主流经济学之势。 (三)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

(四)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引入经济地理学,其本身就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

三、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思路【简答】 ①科学借鉴西方理论

(一)科学分析与提炼理论问题 (二)注重引入相关学科理论

(三)加强微观视角研究和政治经济分析 ②突出中国国情特点

(一)重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二)科学看待已有研究特点 ③兼容适宜研究方法

(一)合理使用模型与计量方法 (二)创新研究方法

(三)探索新的研究模式和思维方法

④抓住重点研究问题 金融业地理、因特网络产业地理

补充: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的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 农村工业化的导因(1)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2)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 农村工业化的意义: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 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① 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 : 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 。 ② 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 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区位决策也即决策主体(又称区位决策单位)的区位选择过程。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各区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区位因素各异从而其市场、成本、技术、资源约束不同。为追逐最大化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这就是区位决策。

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

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主要区别以及按经济区组织区域经济运行的必要性。

经济区是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全国性专门化职能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空间组合单元。它是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商品经济相当发达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性、阶段性、过渡性和综合性特征。行政区: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指国家对辖境进行的行政分区。或者说,它是指国家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根据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把领土划分成大小不同、层次不等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政权机关进行社会管理的制度。简言之,若行政区划按三级制,则各级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几乎所有的经济区都可称为行政区,但很少有行政区能成为经济区。行政区是经济区的基础,经济区是行政区的升级。下面是转的我国现有的地区经济协作组织,其地域范围大小不等,层次不一,相互交叉,各有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组织形式:

(1)由省、市、自治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上海经济协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2)由跨省市的毗邻地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淮海经济协作区,包括苏鲁豫皖接壤的徐洲,枣庄、临沂、商丘、淮北、宿州、阜阴、蚌埠等15个地市。( 3)由省内地、市、县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如长、株、潭经济区,包括 长沙、株州、湘潭。(4)由城市及其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如环京经济协作区, 包括北京、唐山、秦皇岛、廊房、保定、承德、张家口。(5)由分散在一个地区的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经济协作网络,如长江沿岸 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包括从四川省的渡口市起经重庆、武汉、南京、直至上海、在沿江 3590 多公里地带内的 23 座城市。 上述地区经济协作的组织形式都具有松散的特点,虽设有办事机构,但其主要职能只是联络和协商。这种组织形式在协作的初期是适宜的,随着地区经济协作的深入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健全机构,以利把日益繁杂的地区经济协作关系组织好,把近期的协作和长远的协作协调好,把本协作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衔接好,使各方面的信息得以及时交流,使各种协作合同的执行得到保证,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协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关内容

  • 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 作者:曾国安 经济评论 2003年04期 多年来,经济学界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统称为宏观经济调控,虽然已经有个别学者注意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但至今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讨论的文献.产业经济学文献中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主要是产业管制问题)的论著,管制经济学.反垄断 ...

  •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 作者:刘安国杨开忠谢燮 地球科学进展 2006年02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藤田(Fujita)[1].克鲁格曼(Krugman)[2].维纳布斯(Venables)[3] 和蒲格(Puga)[4] 等以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简称D-S模型)[5 ...

  •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
  •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 刘战友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是政府进行市场经济管理的两种形式,同时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对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在 ...

  •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04: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4-0060-09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实 ...

  • 浅析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关系
  • [摘 要]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一方面,这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状况:另一方面,危机也给各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来提升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水平. [关键词]国家安全 ...

  • 洪永淼-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 洪永淼: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2016-03-10洪永淼 内容提要 本文从统计学和经济学统一的视角,分析与阐述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概率论.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理论(包括数理经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前景.作为从样本信息推断母体特征的一般方法论, ...

  • 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 作者:陈彩虹 财经问题研究 1996年07期 1993年年底开始,<经济学消息报>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中国经济学是否景气的讨论,虽说参加讨论者并不众多,却是体现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关心中国经济学的人们对此问题的相当注意程度.如果说,当时有一些学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并非不景气,只是需要调整主攻方向,力 ...

  • 论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论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信号,自由.自主地开展活动,参加或与他人缔结民事法律关系,以此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及优化配置.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是解放和发展 ...

  • "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
  • 作者:赵凌云 <南开经济研究> 2001年02期 学术史上的"革命",都是指伴随主流学派或学术体系缺陷的发展而滋生的新流派或新学术思想体系产生.发展并逐渐取代原有主流学派或学术体系地位,从而学术发展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经济史&q ...

  • (精品)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特征毕业论文_
  • 目录 一.绪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