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2002年3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l,ianyungangTeachersCollege

March,2002

No.1

第1期

文章编号i1009—7740(2002)01—0005—03

愁肠千结话李词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陆立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本文剖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并追溯了形成这种愁情的时代、社会原因,从而对李词的思想、艺术作一个客观的评

价。

关键词:李清照;愁;委婉含蓄

中图分类号:脚.23

文献标识码:A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两株奇葩。而李清照则是宋词这株奇葩上的一颗异彩纷呈的硕果。她知识渊博、才华出众,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激情满怀的爱国诗篇数十首,创作了南宋以来第一部完整的词的专论——《词论》,还与其夫赵明诚共同撰写了一部《金石录》,并为之作了后序等,而更使她扬名千秋的却是她的《漱玉词》,这是她苦难灵魂的绝唱,更是她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春》……真是达到了愁中之极至。

历来写愁之作也不乏其人,名篇颇多,但李清照笔下的愁却独具风采:她的愁写得有形体,如“愁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寂寞深闺”),“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小阁藏春”)等,将愁摹写得淋漓尽致,形象传神,情致幽深,韵味十足。但是,由

《漱玉词》现存四十九首,其中抒写愁苦情怀的达百分之八十,而于作品中直接点出“愁”字的就有十几首之多。其他诸如“泪”、“怨”、“恨”等字在她的词中也屡见不鲜。可见她有多少的春愁秋悲了。这些词,可以说是李清照的悲剧生涯、悲剧命运、悲剧时代的反映。词的基本基调是低沉悲恻、妍婉凄清的。当然也不乏清新明丽之作,但绝大部分都是愁和泪的熔铸,“沉哀入骨”。高宅呖在《味蓼轩诗钞》中说她是“狂名近代无人识,愁绝千秋李易安”。诚然,她有太多的愁,太多的泪,摆脱不尽,诉说不完,挥之不去,白天“没心情”,夜晚也“无好梦”。既有风雨过后,“绿肥红瘦”的叹惋,也有闺房独处,难以穷尽的幽怨;有“物是人非”,“不似旧家时”的悲怆情怀,也有“路长嗟日暮”,生不逢时的慨叹;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难以排遣的乡思,也有辗转流离客居外地的惆怅……即。使是咏物词,也未能摆脱这一缕愁丝。“愁”贯穿了她作品的始终。她不仅有“幽细凄清”、“深情苦调”的《醉花荫》,更有“雨洗梨花,泪痕犹在;风吹柳絮,愁丝成团”的《凤凰台上忆吹萧》;有“才一斛,愁千斛”的《声声慢》,更有“愁如海”的《武陵

于人事的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化,她的愁情之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来。

南渡前的李清照,生于宦族嫁于相府,生活优裕闲适。但是由于她所处的那个历史年代,所出生的士大夫阶级,以及她对生活的特有的敏感造成了李清照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因此,花开花谢,江水流逝,良人远行,重门深闭,深闺独处……都给她带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千缕愁丝。不过,这种愁,更多的是贵族仕女的富贵闲愁,是精神空虚与寂寞在笔端的反映;这种愁,似袅袅炊烟,淡而无伤,忧而不痛,柔弱低回,婉约细腻。李清照早期的词,无论是写景词、闺情词,还是咏物词,都与愁的激荡相始终。

美好景物的流逝,会给她带来无限的哀愁:“雨疏风骤”后,“花落知多少”的海棠,会令她神情沮丧、忧心如焚,而心头满贮一缕淡淡的愁丝;“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的荷花,也让她忧虑。“梨花欲谢恐难禁”的无奈,“晚风庭院落梅初”的凄清,也无不增添她的无限哀愁,“海燕未来人斗草,江

万 方数据收稿日期:2001—10—11

梅已过柳叶绵”的已经过半的春事,使她惺惺相惜;而“惜春春寓居江南,度过了孤独凄凉的晚年。夫死家散,辗转逃亡的生去,几点催花雨”的凄怆,更使她愁肠难禁。词人爱花惜花,为活,故土难归的惆怅……使她后期的词作充满了“泪”和“愁”,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柔肠寸碎。这种淡淡的感伤情绪,是“不无危苦之词,唯以悲哀为主”,沉郁凄婉,痛彻肺腑,非前期一种出自于对内心美的珍惜。

所能比及。

寂寞深闺的独处,也使她闲愁满怀。在这里,有因良人远“靖康之乱”,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但毕竟有情出,而“二年三度付东君”的惆怅,也有因“黄昏疏雨湿秋千”,深弥笃的丈夫与她相为唇齿,这多少减轻了她的一丝愁苦。而余兴未消的怅憾;有“酒意诗情谁与共”的索然无味,也有不幸的是南渡后不久,丈夫即遽折,这更令她肝肠欲裂。对亡“独抱浓愁无好梦”的千转愁思。“闲窗春色”垂帘沉影,使词夫的思念,就成了她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一枚咀嚼不尽的苦果人寂寞难耐而闲愁丛生,“催薄暮”的云霭,“弄轻阴”的风雨,了。“魂梦不堪幽怨”的魂不守舍,“更一声鹧鸪”的肠断心碎,也与她一起伤春含怨。而欲谢难禁的梨花,更勾起她芳年流都让人想象得出她的无限悲怆。初绽的梅蕊,令心情异常凄逝的悲叹,“倚楼无语理瑶琴”中产生出一种淡淡的哀怨闲愁。苦的词人睹物思人,提笔写下了《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而她的“闲情绝唱”《念奴娇》“萧条庭院”,更以精细入微的笔说不尽无佳思”的寡居之苦,“沉香烟断玉炉寒”的凄冷环境与触刻画出了寒食节将近,自己的抑郁、苦闷的心情。词开头即痛苦心境,“晓风疏雨”“催下千行泪”的悲痛欲绝,所为者何?以“萧条庭院”、“斜风细雨”的描写,烘托自己情感的寂寞,并皆因“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词人不能抑制的心灵由宠柳娇花勾出内心的烦恼与心事。而诗成、酒醒和“新梦直白,倾尽了一腔悼亡之情.“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则写觉”后的百无聊赖,更写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愁绪。

尽了寻寻觅觅之情,怅然若失之感。而“伤心落泪夜不能寐”在恬淡闲适的前期生活中,丈夫赵明诚的经常外出,使她的《南歌子》,则述尽了夫妻死别之悲怆:“天上星河转,人间帘静如止水的生活激起了阵阵涟漪,更使词人愁肠千结。因此,幕垂”,人天远隔,沉哀欲诉而不得;“凉生枕簟泪痕滋”更是以难以穷尽的离愁别绪,笼罩了词人前期的大部分词作,离愁袅孤苦之情移于物象;末句连用三个“旧时”,反反复复,字字悲袅,余丝不觉。著名的如《风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咽。夫死的悲怆,是她后期诉不尽的愁源。

阴》等。与丈夫离别时作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以细腻的笔触如果说,丈夫的死亡是李清照后期痛苦的渊薮之一,那么描绘了离怀别苦的种种情状:不直接说为临别销魂而变得面她的另一个剧痛则来自于故国之兴亡。山河的破碎,失地的容憔悴,却说“非关病酒”,“不是悲秋”,婉转曲折,所道之隐不复收回,使满怀爱国热忱的李清照痛苦、忧郁,心头终日愁秘,非直露之笔所能及,“欲说还休”,含蓄深沉;“千万遍阳关,云笼罩,国愁家恨,浸透词作。“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康城”的也则难留”,苦语痛极,肠断心碎;“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愁苦郁闷,“谁怜憔悴更凋零”的飘零之感,使得词人“试灯无凝眸”,痴情痴语。全词通过曲曲折折,藏藏露露的心理刻画,意思,踏雪没心情”。百无聊赖之中,含有多少今昔悲欢的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情深意笃,多愁善感,回肠千结的痴情女子酸!令刘辰翁诵后为之涕下的《永遇乐》,更以对比的手法,展形象。而“从今更添新愁”,于离愁之上又添加了思念之愁,使现了词人的痛楚,从今日元夕的淡淡哀怨,到回忆中州盛日的思妇陷入了深深的愁海之中。这首词写尽了“一腔临别心欢乐生活,再回到眼前的憔悴,凄怆之情,令人悲绝。而在词神”,而《一剪梅》则“颇尽离别之情”。荷残留余香,簟寒生凉中,词人又将个人今昔遭遇之异,与伤时忧国之感交织于一气的秋的凄清,“独上兰舟”的孤寂愀然,“雁字回时,月满西

起,情辞凄婉,感伤哀绝,字字血,声声泪,表现了对故国和旧楼”的望眼欲穿,皆因丈夫的远行而致。而下片则更直接将相

日生活的怀念。其它诸如《蝶恋花》“永夜恹恹”,《满庭芳》“芳思之情溢于言表。心心相印,不离不弃的深笃爱情,异地同草池塘”等作品,也皆满贮家国之愁苦。

心,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使这种愁情似茧中抽丝,丝丝不断,南渡后的李清照,尝尽了人生的苦辣:旧都倾陷、丈夫遽缠绵悱恻,萦回盘绕。同作于与丈夫别后的《醉花阴》,通过对折、家产荡失、病躯呻吟、无人慰侍、辗转千里、依侍弱弟……深秋世界孤独寂寞之感的抒写,表达了词人独居的痛苦,及对使她沉于愁海,难展笑颜,就是咏物词,也深染愁苦之音,如:丈夫的日夜思念而变得面容憔悴,消瘦不堪,倾吐了自己相思《诉衷情》“夜来沉醉”、《忆秦娥》“临高阁”等词中所流露出的的苦衷。在这类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亲人的真挚的

亡国之痛。而晚年愁作中更为凄绝的是《武陵春》、《声声慢》。爱,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厚的怀念。

《武陵春》作于避难金华之际,是其晚年生活的总括。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非常凝练的概括了她晚年的各种痛苦:孀居

由于北宋朝廷的昏暗与腐败,导致了金兵的两次南侵,李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感情之沉痛,凄婉劲真,句句皆肺清照也被迫流徙南下,途中丈夫抱病死于建康。她只身一人,

腑之言。《声声慢》则通过一系列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的创

】7

万 

方数据

造,渲染了寂寞、空虚、凄苦、悲惨的心境。其中一个“愁”字,隐括了其颠沛流离的一生。梁启超言:“这首词是写从早到晚的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怆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别和盼归的深情而肠断心碎,却委婉地说只有楼前流水最了解自己,是自己“终日凝眸”的见证人。全词曲曲折折,新瘦新愁,她都没有说明,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领悟。再如《醉花阴》中,从字面看,词人并未写到独居的痛苦和相思之情,但是“人比黄花瘦”一句,以黄花来比人的瘦,形象地说明了独居的相思之苦,非常婉转含蓄。后期词作如《菩萨蛮》“风柔日薄”,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在曲折逶迤之中,道出了词人眷念故国的深情。《诉衷情》“夜来沉醉”,对故国难归愁绪的抒发也婉曲含蓄。残梅清冽的芳香,惊醒了词人返回北国故乡的好梦,激起了词人的万千愁绪。“人悄悄,月依依”,词人再也不能人睡,于是在翠帘低垂的卧室里,不断地手捻残蕊。这一连续而又单调的动作,将词人孤栖无眠,愁结难解的心境,婉曲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另外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清贫乐》、《声声慢》、《南歌子》等皆各尽婉曲之能

事。

纵观李清照的写愁之作,不论是前期的淡淡的哀愁,还是后期的沉郁悲痛之情,多写得压抑迂回,委婉曲达,“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也只有含蓄,才能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如果说其前期的蕴藉含蓄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所固有的特色,那么,后期的曲折深隐,便不无时代之因素:奸人横暴、文网极密、文士厄塞当途的南宋,使其身危心苦,因此,不得不以比兴深微曲折含蓄的笔法,来寄托她的故国之思。

前期的词作,如《风凰台上忆吹萧》,词开头先写自己的懒散心情,大写“慵”字,但目的仍在写“愁”。直到“生怕离怀别苦”,才点明题旨。次写自己有许多心事要诉说,可是又无法诉说,“多少事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委婉曲折地显示了闺妇既想对将别之人诉诉衷肠,一吐为快,又怕由此引得自己和丈夫更加伤怀的复杂感情。‘新来瘦”三语,以反说正,不直接道出是离情别恨使之新瘦,而是说“非关病酒,不是悲秋”,婉转曲折,煞是绝妙。笔致绝佳,余韵尤胜。下片中的“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明明是为今后没有人能了鳃自己伤

总的说来,李清照前期词的愁闷情绪,更多的为个人的身世之感。其艺术上的成就,远远的超过了思想上的成就。南渡之后,种种不幸的遭遇,使她走出了闺阁绣楼的小天地,更多地呼吸到了时代的气息,将家愁、国恨结而为一,不仅咏叹了个人的深愁惨痛,也曲折的反映了她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思想内涵,非前期所能比及。

参考文献:

[1]李清照.漱玉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钟嵘.诗品[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3]王灼.碧鸡漫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0.[4]刘克庄.后村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5]徐士俊.古今词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陆立玉(1972一),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助教,主要从事小教语文教学与研究。

Melancholy

and

GloomReflectedinPoemsofLiQingzhao

Qingzhao

——Analysis

(The

Department

ofMelancholyandGloominPoemsofLi

’LULi—yu

ofnilnaryEducation,LianyungangTeachersCollege,Lianyungang222006,China)

Abstract:Thewriterhaswrittenthearticletoanalysethefeelingsofworries

anddistressexpressedinLi

Qingzhao’S

poeln8

andalso100ksintothetimesandsocietycausingthesefeelinginorderKeywords:LiQingzhao;melancholyandgloom

1R

to

giveherthought

and

artall

objective

appraisal.

万方数据 

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陆立玉, LU Li-yu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2002,(1)0次

参考文献(5条)1.李清照 漱玉词 19892.钟嵘 诗品 19893.王灼 碧鸡漫志 2000

4.刘克庄 后村词话 19835.徐士俊 古今词统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相福 怎一个

李清照所留下的词作最令人注目的当数其中

2.期刊论文 孙满雨.杨柏松 品读千年易安愁——李清照《声声慢》之绘愁的艺术魅力 -当代人(下半月)2008(8)

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被人们所记住的,尤其是开篇的

3.期刊论文 赵春蓉.ZHAO Chun-rong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

文章主要从李清照词作描写愁情这一角度入手,运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分析了词作描写的愁情境界,说明其词已经达到情与景的完美统一;文章又以李清照南渡前后为界来分析其愁情境界的类型,对愁情境界的类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南渡前期淡淡的轻愁;第二,南渡后期浓浓的哀愁.

4.期刊论文 钱惠梅.QIAN Hui-mei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是抒写愁情的高手,其笔下的

5.期刊论文 刘云霞.Liu Yun-xia 李清照词中愁情之分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8)

愁情是李清照婉约词抒情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抒发闺中少女、思妇的闲愁、思愁,还是表达愁己悲国的哀愁、悲愁,李词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反映,既真切地再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苦难民众逃亡流离的历史状况,也对封建礼教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李词所浸透着的悲愁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普遍反映,李词的愁具有悲剧的审美意识.

6.期刊论文 楚清伟 愁出肺腑因何而生--论李清照的愁情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

李清照的愁情词在其词篇中占绝大多数,其离愁词表达的是一个卓异女性在封建时代惶恐无奈的生存状态,表现家园之愁的词倾吐的是一个女性对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

7.期刊论文 韩仪 浅析李清照情牵一生的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20(2)

李清照的词把

8.期刊论文 仲微微 愁绪满怀无释处落笔成词泣鬼神——浅析李清照的愁情词 -世纪桥2010(1)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犹如

9.期刊论文 郭仁玲 生离之愁 死别之恨——李清照词作主题解读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6)

本文就李清照词作主题进行解读,揭示

10.期刊论文 陆问政 试析李清照词中

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是惟一能与一流名家相抗衡的女词人.其词作的1/3均运用了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ygsfgdzkxxxb20020100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2002年3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l,ianyungangTeachersCollege

March,2002

No.1

第1期

文章编号i1009—7740(2002)01—0005—03

愁肠千结话李词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陆立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本文剖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并追溯了形成这种愁情的时代、社会原因,从而对李词的思想、艺术作一个客观的评

价。

关键词:李清照;愁;委婉含蓄

中图分类号:脚.23

文献标识码:A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两株奇葩。而李清照则是宋词这株奇葩上的一颗异彩纷呈的硕果。她知识渊博、才华出众,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激情满怀的爱国诗篇数十首,创作了南宋以来第一部完整的词的专论——《词论》,还与其夫赵明诚共同撰写了一部《金石录》,并为之作了后序等,而更使她扬名千秋的却是她的《漱玉词》,这是她苦难灵魂的绝唱,更是她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春》……真是达到了愁中之极至。

历来写愁之作也不乏其人,名篇颇多,但李清照笔下的愁却独具风采:她的愁写得有形体,如“愁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寂寞深闺”),“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小阁藏春”)等,将愁摹写得淋漓尽致,形象传神,情致幽深,韵味十足。但是,由

《漱玉词》现存四十九首,其中抒写愁苦情怀的达百分之八十,而于作品中直接点出“愁”字的就有十几首之多。其他诸如“泪”、“怨”、“恨”等字在她的词中也屡见不鲜。可见她有多少的春愁秋悲了。这些词,可以说是李清照的悲剧生涯、悲剧命运、悲剧时代的反映。词的基本基调是低沉悲恻、妍婉凄清的。当然也不乏清新明丽之作,但绝大部分都是愁和泪的熔铸,“沉哀入骨”。高宅呖在《味蓼轩诗钞》中说她是“狂名近代无人识,愁绝千秋李易安”。诚然,她有太多的愁,太多的泪,摆脱不尽,诉说不完,挥之不去,白天“没心情”,夜晚也“无好梦”。既有风雨过后,“绿肥红瘦”的叹惋,也有闺房独处,难以穷尽的幽怨;有“物是人非”,“不似旧家时”的悲怆情怀,也有“路长嗟日暮”,生不逢时的慨叹;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难以排遣的乡思,也有辗转流离客居外地的惆怅……即。使是咏物词,也未能摆脱这一缕愁丝。“愁”贯穿了她作品的始终。她不仅有“幽细凄清”、“深情苦调”的《醉花荫》,更有“雨洗梨花,泪痕犹在;风吹柳絮,愁丝成团”的《凤凰台上忆吹萧》;有“才一斛,愁千斛”的《声声慢》,更有“愁如海”的《武陵

于人事的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化,她的愁情之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来。

南渡前的李清照,生于宦族嫁于相府,生活优裕闲适。但是由于她所处的那个历史年代,所出生的士大夫阶级,以及她对生活的特有的敏感造成了李清照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因此,花开花谢,江水流逝,良人远行,重门深闭,深闺独处……都给她带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千缕愁丝。不过,这种愁,更多的是贵族仕女的富贵闲愁,是精神空虚与寂寞在笔端的反映;这种愁,似袅袅炊烟,淡而无伤,忧而不痛,柔弱低回,婉约细腻。李清照早期的词,无论是写景词、闺情词,还是咏物词,都与愁的激荡相始终。

美好景物的流逝,会给她带来无限的哀愁:“雨疏风骤”后,“花落知多少”的海棠,会令她神情沮丧、忧心如焚,而心头满贮一缕淡淡的愁丝;“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的荷花,也让她忧虑。“梨花欲谢恐难禁”的无奈,“晚风庭院落梅初”的凄清,也无不增添她的无限哀愁,“海燕未来人斗草,江

万 方数据收稿日期:2001—10—11

梅已过柳叶绵”的已经过半的春事,使她惺惺相惜;而“惜春春寓居江南,度过了孤独凄凉的晚年。夫死家散,辗转逃亡的生去,几点催花雨”的凄怆,更使她愁肠难禁。词人爱花惜花,为活,故土难归的惆怅……使她后期的词作充满了“泪”和“愁”,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柔肠寸碎。这种淡淡的感伤情绪,是“不无危苦之词,唯以悲哀为主”,沉郁凄婉,痛彻肺腑,非前期一种出自于对内心美的珍惜。

所能比及。

寂寞深闺的独处,也使她闲愁满怀。在这里,有因良人远“靖康之乱”,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但毕竟有情出,而“二年三度付东君”的惆怅,也有因“黄昏疏雨湿秋千”,深弥笃的丈夫与她相为唇齿,这多少减轻了她的一丝愁苦。而余兴未消的怅憾;有“酒意诗情谁与共”的索然无味,也有不幸的是南渡后不久,丈夫即遽折,这更令她肝肠欲裂。对亡“独抱浓愁无好梦”的千转愁思。“闲窗春色”垂帘沉影,使词夫的思念,就成了她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一枚咀嚼不尽的苦果人寂寞难耐而闲愁丛生,“催薄暮”的云霭,“弄轻阴”的风雨,了。“魂梦不堪幽怨”的魂不守舍,“更一声鹧鸪”的肠断心碎,也与她一起伤春含怨。而欲谢难禁的梨花,更勾起她芳年流都让人想象得出她的无限悲怆。初绽的梅蕊,令心情异常凄逝的悲叹,“倚楼无语理瑶琴”中产生出一种淡淡的哀怨闲愁。苦的词人睹物思人,提笔写下了《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而她的“闲情绝唱”《念奴娇》“萧条庭院”,更以精细入微的笔说不尽无佳思”的寡居之苦,“沉香烟断玉炉寒”的凄冷环境与触刻画出了寒食节将近,自己的抑郁、苦闷的心情。词开头即痛苦心境,“晓风疏雨”“催下千行泪”的悲痛欲绝,所为者何?以“萧条庭院”、“斜风细雨”的描写,烘托自己情感的寂寞,并皆因“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词人不能抑制的心灵由宠柳娇花勾出内心的烦恼与心事。而诗成、酒醒和“新梦直白,倾尽了一腔悼亡之情.“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则写觉”后的百无聊赖,更写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愁绪。

尽了寻寻觅觅之情,怅然若失之感。而“伤心落泪夜不能寐”在恬淡闲适的前期生活中,丈夫赵明诚的经常外出,使她的《南歌子》,则述尽了夫妻死别之悲怆:“天上星河转,人间帘静如止水的生活激起了阵阵涟漪,更使词人愁肠千结。因此,幕垂”,人天远隔,沉哀欲诉而不得;“凉生枕簟泪痕滋”更是以难以穷尽的离愁别绪,笼罩了词人前期的大部分词作,离愁袅孤苦之情移于物象;末句连用三个“旧时”,反反复复,字字悲袅,余丝不觉。著名的如《风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咽。夫死的悲怆,是她后期诉不尽的愁源。

阴》等。与丈夫离别时作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以细腻的笔触如果说,丈夫的死亡是李清照后期痛苦的渊薮之一,那么描绘了离怀别苦的种种情状:不直接说为临别销魂而变得面她的另一个剧痛则来自于故国之兴亡。山河的破碎,失地的容憔悴,却说“非关病酒”,“不是悲秋”,婉转曲折,所道之隐不复收回,使满怀爱国热忱的李清照痛苦、忧郁,心头终日愁秘,非直露之笔所能及,“欲说还休”,含蓄深沉;“千万遍阳关,云笼罩,国愁家恨,浸透词作。“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康城”的也则难留”,苦语痛极,肠断心碎;“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愁苦郁闷,“谁怜憔悴更凋零”的飘零之感,使得词人“试灯无凝眸”,痴情痴语。全词通过曲曲折折,藏藏露露的心理刻画,意思,踏雪没心情”。百无聊赖之中,含有多少今昔悲欢的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情深意笃,多愁善感,回肠千结的痴情女子酸!令刘辰翁诵后为之涕下的《永遇乐》,更以对比的手法,展形象。而“从今更添新愁”,于离愁之上又添加了思念之愁,使现了词人的痛楚,从今日元夕的淡淡哀怨,到回忆中州盛日的思妇陷入了深深的愁海之中。这首词写尽了“一腔临别心欢乐生活,再回到眼前的憔悴,凄怆之情,令人悲绝。而在词神”,而《一剪梅》则“颇尽离别之情”。荷残留余香,簟寒生凉中,词人又将个人今昔遭遇之异,与伤时忧国之感交织于一气的秋的凄清,“独上兰舟”的孤寂愀然,“雁字回时,月满西

起,情辞凄婉,感伤哀绝,字字血,声声泪,表现了对故国和旧楼”的望眼欲穿,皆因丈夫的远行而致。而下片则更直接将相

日生活的怀念。其它诸如《蝶恋花》“永夜恹恹”,《满庭芳》“芳思之情溢于言表。心心相印,不离不弃的深笃爱情,异地同草池塘”等作品,也皆满贮家国之愁苦。

心,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使这种愁情似茧中抽丝,丝丝不断,南渡后的李清照,尝尽了人生的苦辣:旧都倾陷、丈夫遽缠绵悱恻,萦回盘绕。同作于与丈夫别后的《醉花阴》,通过对折、家产荡失、病躯呻吟、无人慰侍、辗转千里、依侍弱弟……深秋世界孤独寂寞之感的抒写,表达了词人独居的痛苦,及对使她沉于愁海,难展笑颜,就是咏物词,也深染愁苦之音,如:丈夫的日夜思念而变得面容憔悴,消瘦不堪,倾吐了自己相思《诉衷情》“夜来沉醉”、《忆秦娥》“临高阁”等词中所流露出的的苦衷。在这类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亲人的真挚的

亡国之痛。而晚年愁作中更为凄绝的是《武陵春》、《声声慢》。爱,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厚的怀念。

《武陵春》作于避难金华之际,是其晚年生活的总括。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非常凝练的概括了她晚年的各种痛苦:孀居

由于北宋朝廷的昏暗与腐败,导致了金兵的两次南侵,李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感情之沉痛,凄婉劲真,句句皆肺清照也被迫流徙南下,途中丈夫抱病死于建康。她只身一人,

腑之言。《声声慢》则通过一系列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的创

】7

万 

方数据

造,渲染了寂寞、空虚、凄苦、悲惨的心境。其中一个“愁”字,隐括了其颠沛流离的一生。梁启超言:“这首词是写从早到晚的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怆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别和盼归的深情而肠断心碎,却委婉地说只有楼前流水最了解自己,是自己“终日凝眸”的见证人。全词曲曲折折,新瘦新愁,她都没有说明,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领悟。再如《醉花阴》中,从字面看,词人并未写到独居的痛苦和相思之情,但是“人比黄花瘦”一句,以黄花来比人的瘦,形象地说明了独居的相思之苦,非常婉转含蓄。后期词作如《菩萨蛮》“风柔日薄”,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在曲折逶迤之中,道出了词人眷念故国的深情。《诉衷情》“夜来沉醉”,对故国难归愁绪的抒发也婉曲含蓄。残梅清冽的芳香,惊醒了词人返回北国故乡的好梦,激起了词人的万千愁绪。“人悄悄,月依依”,词人再也不能人睡,于是在翠帘低垂的卧室里,不断地手捻残蕊。这一连续而又单调的动作,将词人孤栖无眠,愁结难解的心境,婉曲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另外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清贫乐》、《声声慢》、《南歌子》等皆各尽婉曲之能

事。

纵观李清照的写愁之作,不论是前期的淡淡的哀愁,还是后期的沉郁悲痛之情,多写得压抑迂回,委婉曲达,“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也只有含蓄,才能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如果说其前期的蕴藉含蓄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所固有的特色,那么,后期的曲折深隐,便不无时代之因素:奸人横暴、文网极密、文士厄塞当途的南宋,使其身危心苦,因此,不得不以比兴深微曲折含蓄的笔法,来寄托她的故国之思。

前期的词作,如《风凰台上忆吹萧》,词开头先写自己的懒散心情,大写“慵”字,但目的仍在写“愁”。直到“生怕离怀别苦”,才点明题旨。次写自己有许多心事要诉说,可是又无法诉说,“多少事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委婉曲折地显示了闺妇既想对将别之人诉诉衷肠,一吐为快,又怕由此引得自己和丈夫更加伤怀的复杂感情。‘新来瘦”三语,以反说正,不直接道出是离情别恨使之新瘦,而是说“非关病酒,不是悲秋”,婉转曲折,煞是绝妙。笔致绝佳,余韵尤胜。下片中的“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明明是为今后没有人能了鳃自己伤

总的说来,李清照前期词的愁闷情绪,更多的为个人的身世之感。其艺术上的成就,远远的超过了思想上的成就。南渡之后,种种不幸的遭遇,使她走出了闺阁绣楼的小天地,更多地呼吸到了时代的气息,将家愁、国恨结而为一,不仅咏叹了个人的深愁惨痛,也曲折的反映了她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思想内涵,非前期所能比及。

参考文献:

[1]李清照.漱玉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钟嵘.诗品[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3]王灼.碧鸡漫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0.[4]刘克庄.后村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5]徐士俊.古今词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陆立玉(1972一),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助教,主要从事小教语文教学与研究。

Melancholy

and

GloomReflectedinPoemsofLiQingzhao

Qingzhao

——Analysis

(The

Department

ofMelancholyandGloominPoemsofLi

’LULi—yu

ofnilnaryEducation,LianyungangTeachersCollege,Lianyungang222006,China)

Abstract:Thewriterhaswrittenthearticletoanalysethefeelingsofworries

anddistressexpressedinLi

Qingzhao’S

poeln8

andalso100ksintothetimesandsocietycausingthesefeelinginorderKeywords:LiQingzhao;melancholyandgloom

1R

to

giveherthought

and

artall

objective

appraisal.

万方数据 

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陆立玉, LU Li-yu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2002,(1)0次

参考文献(5条)1.李清照 漱玉词 19892.钟嵘 诗品 19893.王灼 碧鸡漫志 2000

4.刘克庄 后村词话 19835.徐士俊 古今词统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相福 怎一个

李清照所留下的词作最令人注目的当数其中

2.期刊论文 孙满雨.杨柏松 品读千年易安愁——李清照《声声慢》之绘愁的艺术魅力 -当代人(下半月)2008(8)

李清照是因为这首著名的被人们所记住的,尤其是开篇的

3.期刊论文 赵春蓉.ZHAO Chun-rong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

文章主要从李清照词作描写愁情这一角度入手,运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分析了词作描写的愁情境界,说明其词已经达到情与景的完美统一;文章又以李清照南渡前后为界来分析其愁情境界的类型,对愁情境界的类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南渡前期淡淡的轻愁;第二,南渡后期浓浓的哀愁.

4.期刊论文 钱惠梅.QIAN Hui-mei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是抒写愁情的高手,其笔下的

5.期刊论文 刘云霞.Liu Yun-xia 李清照词中愁情之分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8)

愁情是李清照婉约词抒情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抒发闺中少女、思妇的闲愁、思愁,还是表达愁己悲国的哀愁、悲愁,李词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反映,既真切地再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苦难民众逃亡流离的历史状况,也对封建礼教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李词所浸透着的悲愁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普遍反映,李词的愁具有悲剧的审美意识.

6.期刊论文 楚清伟 愁出肺腑因何而生--论李清照的愁情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

李清照的愁情词在其词篇中占绝大多数,其离愁词表达的是一个卓异女性在封建时代惶恐无奈的生存状态,表现家园之愁的词倾吐的是一个女性对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

7.期刊论文 韩仪 浅析李清照情牵一生的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20(2)

李清照的词把

8.期刊论文 仲微微 愁绪满怀无释处落笔成词泣鬼神——浅析李清照的愁情词 -世纪桥2010(1)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犹如

9.期刊论文 郭仁玲 生离之愁 死别之恨——李清照词作主题解读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6)

本文就李清照词作主题进行解读,揭示

10.期刊论文 陆问政 试析李清照词中

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是惟一能与一流名家相抗衡的女词人.其词作的1/3均运用了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ygsfgdzkxxxb20020100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相关内容

  •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耿健钢 陈怡 提要:宋词女作家大放异彩,不仅作品量大,而且名家辈出,影响深远.本文试对女词人取得如此卓著成就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在其形成流传过程中女性起了关键性作用.从词的形式来看,它比其他文学形式更适宜于反映女性生活和内心世界.在词的发展过 ...

  • 秋思.多样愁的诗句doc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 ...

  • 小学生必备宋词选集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 ...

  • [文化]十首宋词写秋思,长安古道马迟迟
  •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醉美宋词: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 ...

  • 感人诗词五十首
  • 1.赵令畤<清平乐>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2.张炎<八声甘州>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 ...

  • 宋词里的秋天
  •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l ...

  • 重点名校高考语文备考--千山收藏:离愁.思乡诗词名句集锦(上)(精校完美打印版)
  • 千山收藏:离愁.思乡诗词名句集锦(上) 千山收藏:离愁.思乡诗词名句集锦(上) 千山 好象又有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就象是偶而飘至的你-----我的朋友,我们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的谢谢你让我看到你来过的痕迹,那对我是一种何等的慰藉. 总是觉得我的语言很苍白,还是借古人的佳句来表达一下我思念朋友. ...

  • 古代最凄美的一千首诗句
  • 古代最凄美的一千首诗句 1.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选自<佛经> 2.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 底. --选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3.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

  • 古代凄美诗句
  • 中国古代凄美诗句(选集) 1.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选自<佛经> 2.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选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3.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选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