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两弹元勋邓稼先

8、《两弹元勋邓稼先》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第4课(8课)。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讴歌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应让学生联系各自的学习情况,自定重点,查缺补漏,自主阅读。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在具体事件的故事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特色。

难点:文中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法:小组讨论法:教师创设问题,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师生互动法: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梳理点拨,共同进步。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了解主旨,深化主题。

学法

为了锻炼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先让学生事先对课文进行预习,解决新字生词。能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有助于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自己,为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收集邓稼先的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 谈话导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过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2、 介绍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熟悉课文,朗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

3、掌握课文结构,简要概括每部分内容。

三、师生互动

1、结构特点:(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部分:“艰苦创

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 (2)提问: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 回答: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的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 (3)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互换,因为本文是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先写接受任务,再写研制原子弹,进而写到氢弹的研制。

2、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果仅仅叙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而忽略了写人,就与人物通讯手要求相悖,因此,这三个部分中,在叙写过程的同时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以典型事例来写,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第一部分:写他的崇高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主要写他接受任务时的复杂心情,和妻子彻夜长谈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主要写他克服困难,“一切从头干起”,终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事迹。重点写他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文章先概括叙述他与同伴的艰苦努力,详写在一次地下核试验前,他与大家冒着刺骨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严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开庆功会时因过度劳累而晕倒、抢救一夜苏醒后问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作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希望祖国日趋强大,那么,从现在开始会怎么做呢?

(板书)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参加研制:重点写激动心情。(爱国情怀,崇高使命) 扎实敬业,完成设计:重点写敬业精神。(扎实严谨,艰苦创业) 再接再厉,无私奉献:重点写献身精神。(身先士卒,献身祖国)

8、《两弹元勋邓稼先》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第4课(8课)。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讴歌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应让学生联系各自的学习情况,自定重点,查缺补漏,自主阅读。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在具体事件的故事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特色。

难点:文中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法:小组讨论法:教师创设问题,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师生互动法: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梳理点拨,共同进步。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了解主旨,深化主题。

学法

为了锻炼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先让学生事先对课文进行预习,解决新字生词。能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有助于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自己,为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收集邓稼先的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 谈话导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过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2、 介绍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熟悉课文,朗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

3、掌握课文结构,简要概括每部分内容。

三、师生互动

1、结构特点:(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部分:“艰苦创

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 (2)提问: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 回答: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的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 (3)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互换,因为本文是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先写接受任务,再写研制原子弹,进而写到氢弹的研制。

2、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果仅仅叙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而忽略了写人,就与人物通讯手要求相悖,因此,这三个部分中,在叙写过程的同时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以典型事例来写,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第一部分:写他的崇高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主要写他接受任务时的复杂心情,和妻子彻夜长谈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主要写他克服困难,“一切从头干起”,终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事迹。重点写他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文章先概括叙述他与同伴的艰苦努力,详写在一次地下核试验前,他与大家冒着刺骨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严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开庆功会时因过度劳累而晕倒、抢救一夜苏醒后问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作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希望祖国日趋强大,那么,从现在开始会怎么做呢?

(板书)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参加研制:重点写激动心情。(爱国情怀,崇高使命) 扎实敬业,完成设计:重点写敬业精神。(扎实严谨,艰苦创业) 再接再厉,无私奉献:重点写献身精神。(身先士卒,献身祖国)


相关内容

  • 8."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1个多音字"弹". [来源:学,科,网Z,X,X,K] 2.能按要求从"鼓励.必须.奔走相告.欢呼雀跃"4个词语中选择2个造句. 3.了解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4.有感 ...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北京课改版
  • <"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1个多音字"弹". 2.能按要求从"鼓励.必须.奔走相告.欢呼雀跃"4个词语中选择2个造句. 3.了解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邓 ...

  • 8"两弹"元勋邓稼先_课文分析
  •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文章背景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人物通讯,发表在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是中国原子弹主要的理论设计者,被称为中国的奥本·海默.他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 ...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课文<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人物伟大的精神. 2.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手法,特别是点面结合,环境烘托. 教材分析:本课为一篇写人记事的人物通讯,虽篇幅较长,但内容较简单易懂,阅读难度不是太大,特别是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是值得学生 ...

  • "两弹一星"元勋的奖金
  •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中国杰出的核研究科学家,有人曾经问他:"您研究原子弹成功之后,得到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5月他病危,杨振宁到医院看望他时,又提起了这件事,他才回答说:"一张,人民币十元.不对,是原子弹十元,氢弹十元.&q ...

  • [两弹元勋邓稼先]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地(de) 妥善(tuǒ) B.凌晨(líng) 轮廓(guō) C.元勋(xūn) 故障(zhàng) D.阻挠(ráo) 胆怯(qiè) 提示:A项中& ...

  •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 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重点:学习本文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特色. 难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后讲解:"两弹 ...

  • 11邓稼先导学案配答案
  • 11邓稼先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 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 ...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让 姐二 着 他 逃带离北 平 . 临 走, 父亲对他 :说" 稼儿 ,以后 你 定要一 科学学, 不要 子弹 物理的过 程 进行 大的模量拟 计 算和分 析,在 当 时 " 国式 的计 机 "上算模拟 原中 像我 文学, 科学学对国有家.用现 在 , 他从遵亲的父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