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文面特点阐述

  【内容摘要】独龙族是云南的独有少数民族之一,其文面习俗源远流长,以蝴蝶为原型,在脸上文出类似蝴蝶的图案,形状独特。文面性别以女性为主,图案从独龙江上游到下游地区由繁到简,都具有蝴蝶体肤的形态特点。女子文面是独龙族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的综合载体,具有浓厚的审美、民俗和社会性文化特点。   【关键词】独龙族 蝴蝶纹 文面特点 民族文化   一、独龙族概况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2010年约有7000人。分于滇、藏、川交界部和缅甸北部,居住地为南北向横断山脉峡谷地带。90%以上的独龙族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的独龙江河谷地区,少数与其他民族杂居,是独龙江两岸的古老土著居民。古代文献曾称独龙族为“撬”“俅人”“俅子”,《清朝职贡图·鹤庆等府俅人》描述“俅人,宛然太古之民”,俅人,即今独龙族先民①。他们自称“独龙”,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命名其为“独龙族”。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木刻和结绳曾是唯一的信息传递方式。生活地区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水流湍急,一年中有半年因大雪封山而无法与外界交通,与世隔绝。解放前一直靠火烧地点种、采集、渔猎为生,社会生产生活落后,历史上曾经受藏族土司、丽江土司和上层统治阶级的农奴制统治和压迫,生活和生存环境非常艰苦。由于受周边地理环境影响,独龙族深居山谷,鲜为人知,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才被世人发现。随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域的开放,独龙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重视,人们对其奇异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极大兴趣。   独龙族是典型的山地耕牧民族,他们生性乐观,具有坚毅果敢的民族性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表现形式。如溜索和藤蔑桥、“千脚落地”的干栏式房屋和木垒房子、独具特色的独龙毯、披头散发和赤足的原始打扮、女子文面、“卡雀哇”节和“剽牛祭天”仪式等。其中最为神秘,也最引人关注的要数独龙女的文面。文面习俗在独龙族社会和生活中根深蒂固,产生过深远影响,代表着独龙族人的历史社会现实,承载着无数独龙族先辈的想象与憧憬,是独龙族精神的写照,也是象征独龙族民族文化的最好标志,无疑是民族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宝贵研究对象。   二、独龙族文面的特点   1.形态特点   “文面”的字面意思就是在脸上刺画花纹或字,属于文身。文身,广义是指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文刺花纹。狭义仅指在躯干和上肢部位文刺花纹。在面部文刺花纹在古代文献中则称“鲸面”“绣面”。②独龙族文身仅文面部,除面部外,其他身体部位不文。文面的具体原因有多种说法,没有定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古老而神秘。从唐代有关文身部落的记载中可知,用金银饰齿或用染料染齿、文身、文面的习俗是古代滇西南众多族群共有的文化习俗,人们也常以此来命名这些部落,独龙族就是其中之一。文面在独龙族语中称“巴克图”,由于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闭塞,独龙族文面习俗完整保留至解放前。   由于独龙族文面可考的文字记载只有女性,如今可见的文面也仅有女性,通常人们称独龙女人为“文面女”。女人文面是独龙族人的传统习俗,过去,女子一般十二三岁进入成年期,都要由具备一定文刺经验的妇女文面师对其进行文面。文面师让文面的女孩先洗净脸,然后仰面躺下,用竹签在女孩脸上画上传统图案,图画好后,用三四根木刺捆在一起按照图样一点点行刺,刺得满脸是血,擦尽血水,再用锅烟灰和一种深色草汁反复在脸上搓揉,或是用锅烟灰和深色料珠研末混合成的油膏反复在脸上搓揉,使颜色渗入皮肤,文完需要一天时间。一周以后,脸上伤疤退光复原,就呈现青黒色的花纹。这样,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关口就算过了。   文面图案南北地区有所区别,在独龙江中上游的北部地区盛行大文面,也叫满文,在前额、双颊、鼻子及下腭刺上菱形图案及线条组成各种图案的花纹,妇女们都以文面为美。而独龙江下游的南部地区只文嘴唇下的一圈或者只在上唇及下颚文一小块,像男子下垂的胡须,称小文面。文面图案也因家庭不同而各异,是区别氏族或家族的一种标志特征。   独龙女神秘的抽象文面图案,各处都大同小异,总体上像蝴蝶或蝴蝶的翅膀。图案构图具有一定规则,采用点、线、菱形和波浪线元素结合构成。鼻梁和下颚是菱形图案,像蝴蝶的身体和尾巴,前额眉边的点线像蝴蝶的触须,双颊的图案像蝴蝶的翅膀,很多文面整体看像展翅欲飞的蝴蝶。   2.文化特点   文面是文身的一种称谓,是世界很多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的文化现象。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佤族等皆有文身习俗,而文面却不常见。文面图案属于原始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范畴,蝴蝶纹文面是独龙族社会历史的文化选择,是其民族文化的综合载体,体现着独龙族原始的审美观念、宗教意识及社会生活,具有突出的审美装饰性、民俗性和社会性文化特点。   (1)审美装饰性   文身是人类打扮修饰身体的一种方式,属于原始人体装饰艺术,表现人类对美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人类自产生,伴随着生产生活就不断地认识美,创造美,享受美。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审美文化环境中寻找表达自己审美愿望的方法,产生了适合自己审美需求的审美观。许多民族把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文在身体上以装饰自己,让自己因文了美的东西而美丽,同族人看了也能体会到美感和愉悦。如傣族男子过去喜欢在背上、手臂上,甚至全身上下文宗教图案、经文、花鸟走兽;布朗族男子以前喜在两臂、两腿、胸部、背部等处,文上几何花纹、飞禽走兽、佛教经文图案,文身面积大、图案精美的男子很受女孩青睐。自朱狄的《艺术的起源》中论述道,有人认为“原始民族的文身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安徽大学民族学教授沈醒师和著名民族舞蹈家杨丽萍在进入独龙族地区调查、采风后,谈到很多独龙族认为文面是一种美。   文身是最直接的人体装饰艺术。方法是刺破皮肤渗入染料,使身体上留下永不磨灭的花纹,因而是固定的、永久性的装饰。③蝴蝶自古以来是美丽、自由和勇敢的象征,独龙族直接在脸上文刺以蝴蝶为原型的蝴蝶形图案,装饰面部,美化自己,让族人认为好看。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中,蝴蝶纹的文面是妇女灵魂的寄托,不仅看着美观,使人产生视觉美感,而且安抚灵魂,滋养心灵。文面是身体的装饰,这种身体装饰是人类装饰艺术中重要而普遍,最能揭示装饰艺术本质的一种。文面虽然属于原始装饰艺术,但其装饰身体的功能一直没有改变,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也喜欢以图案装饰身体,流行在皮肤上彩绘定色定形,与文身相比较,图案和色彩多样丰富,工具现代化,疼痛减轻。独龙族素来认为文面是一种美的象征,蝴蝶图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在文面的审美追求过程中,留下面部装饰形成、演变的永久性文化烙印。   (2)民俗性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风俗习惯,英文Focklore直译为民族民间知识,指民族事项。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定义“民”为“任何人组成的任何一个群体”,“俗”为所有传统的与民有关的形式”,人类学派的学者定义“俗”是“古代留传下存留到现在的东西,遗留物”。 独龙族妇女沿袭着文面的习俗,故史书也将其称为“绣面部落”。④独龙族文面是独龙族的精神寄托,对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是独龙江地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传久远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民俗特征。   第一,集体性与传承性。文面是独龙族女人的族群标志,凝聚着四面八方独龙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独龙女文面与独龙族社会历史和思想行为密不可分,文面文化渗透在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中,并在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习俗活动中深深扎根于独龙人的心中。虽然无法追溯独龙女文面的具体产生时间,但自古以来在独龙族中广泛流传,是独龙族的集体创作,每个女人进入成年时都要文面,图案以其民族图腾物蝴蝶为原型,各处大同小异,反映独龙族共同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思想。每个村寨都有会文面的文面师,文面有固定的方法,文过面的女人才有社会交往的权利,才会被其他人认同。所有的家庭都有文面女,从家庭到家族,从村寨到整个独龙族地区都有独龙族的文面女人。独龙族文面的产生、制作、流传都打着集体的烙印,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与传承性。   第二,扩布性与模式性。独龙族文面在古代就有文字记载,从独龙江上游到下游的独龙族居住地区,独龙族女人皆文面。文面图案皆是蝴蝶的变形,形象地文出蝴蝶体肤体态特征,让人联想到蝴蝶美丽、勇敢、顽强、诗意等美好象征含义。在独龙族禁忌事项中,也是不可以伤害蝴蝶的,蝴蝶在他们的原始宗教观念中是人的灵魂化身,这种信仰在其他民族的思想里不会得到认同,也就使其成为独龙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蝴蝶纹的文面是独龙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是千百年来世代传承和稳定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是他们社会规范和生活礼仪不可缺少的风俗习惯。   第三,规范性和服务性。文面以前还是独龙族女人的民族身份标志,独龙江流域有多个民族居住,仅独龙族文面,具有深刻社会历史渊源。独龙族一直是我国人口最少、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女人是他们发展壮大的主要保障,以前实行的婚姻制度是族内婚,甚至还存在过一夫多妻的现象。从女性生育后代,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独龙女有文面就不可嫁给外族男人,为本民族生育后代,保存人口,从而服务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是她们的社会责任。所以,独龙女文面还具有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特征。   第四,稳定性与变异性。稳定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变异的前提是稳定的因素发生改变。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都与其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文化环境发生改变,那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也会发生和出现变化。独龙族文面习俗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蛮书》卷四说“绣面蛮,出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傅之”。显然,“金齿”“银齿”“绣脚”“绣面”等,都不是这个民族的自称,而是汉族就他们文化生活的某些表面现象加给的他称。⑤这里所说的“绣面”指的就是独龙族。文面自产生就在独龙族中稳定传承,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减少,这与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的文身习俗发展规律一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独龙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增加,他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文面产生和存在的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逐步冲破,文面的文化习俗发生变异乃至消亡。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或许不再认为文面是一种美,或许不再需要文面的精神寄托,也或许无需再承受文面的痛苦,没有人再文面,现有的文面女年岁已高,文面即将在独龙族社会消失,成为独龙族历史追忆的文化遗迹。   (3)社会性   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⑥独龙族文面是他们维护民族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活动,存活于独龙族社会生活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性。文面是独龙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曾在独龙族中广泛流传,对独龙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也是刻在独龙族肌肤上的文化符号,折射出独龙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反映出独龙族的精神和物质生产生活文化,是独龙族社会关系的综合载体。它是独龙族的集体创作,也是独龙族社会的产物,其在独龙族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社会性文化特征。   过去,独龙女人文面既是社会礼俗,也是她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每个成年女孩都要举行文面的成年仪式,只有文了面才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寻找对象,结婚生子。文面的女人参加社会活动才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即才是社会的人,获得作为独龙族正式成员所享受的权利和履行应承担的义务。文面不是个体行为,是独龙族普遍传承的习俗,是他们每个人都知晓的行为准则和共有的思想观念。他们遵循祖先的传统,认为文面是女性的美德,不文面是背叛家族和民族的行为,要受到众人指责。从而,独龙族文面发挥了教化、规范以及维系民族社会的功能,使独龙族民众在行动、言行、思想上达成一致,形成民族的凝聚力。文面是独龙族女人的标记,可以防止周边其他民族对独龙族女人的占有,文面女只可与本族人结婚,生育本族的后代,为自己民族的人口增加、社会发展做贡献。独龙族文面曾经几度禁止无效,除了文面是独龙族社会性的象征,还由于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在脸上文刺蝴蝶纹图案是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心愿表达。文面是独龙族的身体装饰艺术,来源于独龙族的现实生活,是他们生活和思想的集中反映,同样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独龙族文面是一种社会性的习俗,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曾经代表和反映着独龙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体现出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必然消亡。   三、独龙族文面的传承保护   文面是独龙族的文化标志,是独龙族的一种象征,是独龙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如今的独龙族女人选择了与前辈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再文面,文面这部写在人类脸上的文化史将画上终结的符号。独龙族文面曾经在其社会生活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世界民族文化,尤其是原始装饰艺术的典型类型,形式独特、文化特点突出,是独龙族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在世界主流文化冲击下,人们更加喜欢选择具有流行元素的现代纹身、纹面等身体装饰形式,像独龙族文面这样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如何保护和传承独龙族文面,发扬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存的一些文面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希望在她们去世以后,可以将她们文面的照片放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里展出,这既是独龙族的愿望,也是极具意义的保护文面文化的方式,以博物馆收藏,通过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独龙族文面,同时也宣传了独龙族文化。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投入资金、专业和技术人员,挖掘、收集、整理独龙族文面的静态资料。深入独龙族地区进行采访、调查,用文字、录像、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保护。另外,以动态的人物活动进行保护,邀请文面女参加文化遗产展示,通过道具,现场演示文面过程,解说其文化意义,再现独龙族文面的生活场面。此外,在学校或文化场所开设独龙族文面专题讲座,讲解传授独龙族文面的文化知识,彰显其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使人们对之理解或接受,记住这笔宝贵的独龙族文化财富。   结语   独龙族文面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传统文化特点和原始艺术特点的文化形态,是独龙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其蝴蝶纹图案及其背后的文化特点,是世界多样性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对我们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及传承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王永强,史卫民,谢建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244.   ②③李昆生.云南艺术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   ④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26.   ⑤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   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WD5L5UhTnQm4e46PchI7rlJv7OuZ2xkQb_qTlOVqVFAw5YMNX—wOoNQbB1Ficru.   参考文献:   [1]李昆生.云南艺术史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施惟达、段炳昌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永强,史卫民、谢建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5]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6]云南少数民族图库编委会:《云南少数民族图库——怒族独龙族》[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7][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WD5L5UhTnQm4e46PchI7rlJv7OuZ2xkQb_qTlOVqVFAw5YMNX—wOoNQbB1Ficru.2013—09—24 .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内容摘要】独龙族是云南的独有少数民族之一,其文面习俗源远流长,以蝴蝶为原型,在脸上文出类似蝴蝶的图案,形状独特。文面性别以女性为主,图案从独龙江上游到下游地区由繁到简,都具有蝴蝶体肤的形态特点。女子文面是独龙族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的综合载体,具有浓厚的审美、民俗和社会性文化特点。   【关键词】独龙族 蝴蝶纹 文面特点 民族文化   一、独龙族概况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2010年约有7000人。分于滇、藏、川交界部和缅甸北部,居住地为南北向横断山脉峡谷地带。90%以上的独龙族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的独龙江河谷地区,少数与其他民族杂居,是独龙江两岸的古老土著居民。古代文献曾称独龙族为“撬”“俅人”“俅子”,《清朝职贡图·鹤庆等府俅人》描述“俅人,宛然太古之民”,俅人,即今独龙族先民①。他们自称“独龙”,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命名其为“独龙族”。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木刻和结绳曾是唯一的信息传递方式。生活地区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水流湍急,一年中有半年因大雪封山而无法与外界交通,与世隔绝。解放前一直靠火烧地点种、采集、渔猎为生,社会生产生活落后,历史上曾经受藏族土司、丽江土司和上层统治阶级的农奴制统治和压迫,生活和生存环境非常艰苦。由于受周边地理环境影响,独龙族深居山谷,鲜为人知,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才被世人发现。随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域的开放,独龙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重视,人们对其奇异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极大兴趣。   独龙族是典型的山地耕牧民族,他们生性乐观,具有坚毅果敢的民族性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表现形式。如溜索和藤蔑桥、“千脚落地”的干栏式房屋和木垒房子、独具特色的独龙毯、披头散发和赤足的原始打扮、女子文面、“卡雀哇”节和“剽牛祭天”仪式等。其中最为神秘,也最引人关注的要数独龙女的文面。文面习俗在独龙族社会和生活中根深蒂固,产生过深远影响,代表着独龙族人的历史社会现实,承载着无数独龙族先辈的想象与憧憬,是独龙族精神的写照,也是象征独龙族民族文化的最好标志,无疑是民族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宝贵研究对象。   二、独龙族文面的特点   1.形态特点   “文面”的字面意思就是在脸上刺画花纹或字,属于文身。文身,广义是指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文刺花纹。狭义仅指在躯干和上肢部位文刺花纹。在面部文刺花纹在古代文献中则称“鲸面”“绣面”。②独龙族文身仅文面部,除面部外,其他身体部位不文。文面的具体原因有多种说法,没有定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古老而神秘。从唐代有关文身部落的记载中可知,用金银饰齿或用染料染齿、文身、文面的习俗是古代滇西南众多族群共有的文化习俗,人们也常以此来命名这些部落,独龙族就是其中之一。文面在独龙族语中称“巴克图”,由于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闭塞,独龙族文面习俗完整保留至解放前。   由于独龙族文面可考的文字记载只有女性,如今可见的文面也仅有女性,通常人们称独龙女人为“文面女”。女人文面是独龙族人的传统习俗,过去,女子一般十二三岁进入成年期,都要由具备一定文刺经验的妇女文面师对其进行文面。文面师让文面的女孩先洗净脸,然后仰面躺下,用竹签在女孩脸上画上传统图案,图画好后,用三四根木刺捆在一起按照图样一点点行刺,刺得满脸是血,擦尽血水,再用锅烟灰和一种深色草汁反复在脸上搓揉,或是用锅烟灰和深色料珠研末混合成的油膏反复在脸上搓揉,使颜色渗入皮肤,文完需要一天时间。一周以后,脸上伤疤退光复原,就呈现青黒色的花纹。这样,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关口就算过了。   文面图案南北地区有所区别,在独龙江中上游的北部地区盛行大文面,也叫满文,在前额、双颊、鼻子及下腭刺上菱形图案及线条组成各种图案的花纹,妇女们都以文面为美。而独龙江下游的南部地区只文嘴唇下的一圈或者只在上唇及下颚文一小块,像男子下垂的胡须,称小文面。文面图案也因家庭不同而各异,是区别氏族或家族的一种标志特征。   独龙女神秘的抽象文面图案,各处都大同小异,总体上像蝴蝶或蝴蝶的翅膀。图案构图具有一定规则,采用点、线、菱形和波浪线元素结合构成。鼻梁和下颚是菱形图案,像蝴蝶的身体和尾巴,前额眉边的点线像蝴蝶的触须,双颊的图案像蝴蝶的翅膀,很多文面整体看像展翅欲飞的蝴蝶。   2.文化特点   文面是文身的一种称谓,是世界很多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的文化现象。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佤族等皆有文身习俗,而文面却不常见。文面图案属于原始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范畴,蝴蝶纹文面是独龙族社会历史的文化选择,是其民族文化的综合载体,体现着独龙族原始的审美观念、宗教意识及社会生活,具有突出的审美装饰性、民俗性和社会性文化特点。   (1)审美装饰性   文身是人类打扮修饰身体的一种方式,属于原始人体装饰艺术,表现人类对美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人类自产生,伴随着生产生活就不断地认识美,创造美,享受美。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审美文化环境中寻找表达自己审美愿望的方法,产生了适合自己审美需求的审美观。许多民族把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文在身体上以装饰自己,让自己因文了美的东西而美丽,同族人看了也能体会到美感和愉悦。如傣族男子过去喜欢在背上、手臂上,甚至全身上下文宗教图案、经文、花鸟走兽;布朗族男子以前喜在两臂、两腿、胸部、背部等处,文上几何花纹、飞禽走兽、佛教经文图案,文身面积大、图案精美的男子很受女孩青睐。自朱狄的《艺术的起源》中论述道,有人认为“原始民族的文身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安徽大学民族学教授沈醒师和著名民族舞蹈家杨丽萍在进入独龙族地区调查、采风后,谈到很多独龙族认为文面是一种美。   文身是最直接的人体装饰艺术。方法是刺破皮肤渗入染料,使身体上留下永不磨灭的花纹,因而是固定的、永久性的装饰。③蝴蝶自古以来是美丽、自由和勇敢的象征,独龙族直接在脸上文刺以蝴蝶为原型的蝴蝶形图案,装饰面部,美化自己,让族人认为好看。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中,蝴蝶纹的文面是妇女灵魂的寄托,不仅看着美观,使人产生视觉美感,而且安抚灵魂,滋养心灵。文面是身体的装饰,这种身体装饰是人类装饰艺术中重要而普遍,最能揭示装饰艺术本质的一种。文面虽然属于原始装饰艺术,但其装饰身体的功能一直没有改变,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也喜欢以图案装饰身体,流行在皮肤上彩绘定色定形,与文身相比较,图案和色彩多样丰富,工具现代化,疼痛减轻。独龙族素来认为文面是一种美的象征,蝴蝶图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在文面的审美追求过程中,留下面部装饰形成、演变的永久性文化烙印。   (2)民俗性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风俗习惯,英文Focklore直译为民族民间知识,指民族事项。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定义“民”为“任何人组成的任何一个群体”,“俗”为所有传统的与民有关的形式”,人类学派的学者定义“俗”是“古代留传下存留到现在的东西,遗留物”。 独龙族妇女沿袭着文面的习俗,故史书也将其称为“绣面部落”。④独龙族文面是独龙族的精神寄托,对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是独龙江地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传久远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民俗特征。   第一,集体性与传承性。文面是独龙族女人的族群标志,凝聚着四面八方独龙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独龙女文面与独龙族社会历史和思想行为密不可分,文面文化渗透在独龙族的社会生活中,并在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习俗活动中深深扎根于独龙人的心中。虽然无法追溯独龙女文面的具体产生时间,但自古以来在独龙族中广泛流传,是独龙族的集体创作,每个女人进入成年时都要文面,图案以其民族图腾物蝴蝶为原型,各处大同小异,反映独龙族共同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思想。每个村寨都有会文面的文面师,文面有固定的方法,文过面的女人才有社会交往的权利,才会被其他人认同。所有的家庭都有文面女,从家庭到家族,从村寨到整个独龙族地区都有独龙族的文面女人。独龙族文面的产生、制作、流传都打着集体的烙印,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与传承性。   第二,扩布性与模式性。独龙族文面在古代就有文字记载,从独龙江上游到下游的独龙族居住地区,独龙族女人皆文面。文面图案皆是蝴蝶的变形,形象地文出蝴蝶体肤体态特征,让人联想到蝴蝶美丽、勇敢、顽强、诗意等美好象征含义。在独龙族禁忌事项中,也是不可以伤害蝴蝶的,蝴蝶在他们的原始宗教观念中是人的灵魂化身,这种信仰在其他民族的思想里不会得到认同,也就使其成为独龙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蝴蝶纹的文面是独龙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是千百年来世代传承和稳定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是他们社会规范和生活礼仪不可缺少的风俗习惯。   第三,规范性和服务性。文面以前还是独龙族女人的民族身份标志,独龙江流域有多个民族居住,仅独龙族文面,具有深刻社会历史渊源。独龙族一直是我国人口最少、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女人是他们发展壮大的主要保障,以前实行的婚姻制度是族内婚,甚至还存在过一夫多妻的现象。从女性生育后代,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独龙女有文面就不可嫁给外族男人,为本民族生育后代,保存人口,从而服务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是她们的社会责任。所以,独龙女文面还具有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特征。   第四,稳定性与变异性。稳定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变异的前提是稳定的因素发生改变。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都与其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文化环境发生改变,那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也会发生和出现变化。独龙族文面习俗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蛮书》卷四说“绣面蛮,出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傅之”。显然,“金齿”“银齿”“绣脚”“绣面”等,都不是这个民族的自称,而是汉族就他们文化生活的某些表面现象加给的他称。⑤这里所说的“绣面”指的就是独龙族。文面自产生就在独龙族中稳定传承,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减少,这与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的文身习俗发展规律一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独龙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增加,他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文面产生和存在的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逐步冲破,文面的文化习俗发生变异乃至消亡。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或许不再认为文面是一种美,或许不再需要文面的精神寄托,也或许无需再承受文面的痛苦,没有人再文面,现有的文面女年岁已高,文面即将在独龙族社会消失,成为独龙族历史追忆的文化遗迹。   (3)社会性   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⑥独龙族文面是他们维护民族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活动,存活于独龙族社会生活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性。文面是独龙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曾在独龙族中广泛流传,对独龙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也是刻在独龙族肌肤上的文化符号,折射出独龙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反映出独龙族的精神和物质生产生活文化,是独龙族社会关系的综合载体。它是独龙族的集体创作,也是独龙族社会的产物,其在独龙族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社会性文化特征。   过去,独龙女人文面既是社会礼俗,也是她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每个成年女孩都要举行文面的成年仪式,只有文了面才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寻找对象,结婚生子。文面的女人参加社会活动才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即才是社会的人,获得作为独龙族正式成员所享受的权利和履行应承担的义务。文面不是个体行为,是独龙族普遍传承的习俗,是他们每个人都知晓的行为准则和共有的思想观念。他们遵循祖先的传统,认为文面是女性的美德,不文面是背叛家族和民族的行为,要受到众人指责。从而,独龙族文面发挥了教化、规范以及维系民族社会的功能,使独龙族民众在行动、言行、思想上达成一致,形成民族的凝聚力。文面是独龙族女人的标记,可以防止周边其他民族对独龙族女人的占有,文面女只可与本族人结婚,生育本族的后代,为自己民族的人口增加、社会发展做贡献。独龙族文面曾经几度禁止无效,除了文面是独龙族社会性的象征,还由于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在脸上文刺蝴蝶纹图案是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心愿表达。文面是独龙族的身体装饰艺术,来源于独龙族的现实生活,是他们生活和思想的集中反映,同样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独龙族文面是一种社会性的习俗,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曾经代表和反映着独龙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体现出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必然消亡。   三、独龙族文面的传承保护   文面是独龙族的文化标志,是独龙族的一种象征,是独龙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如今的独龙族女人选择了与前辈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再文面,文面这部写在人类脸上的文化史将画上终结的符号。独龙族文面曾经在其社会生活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世界民族文化,尤其是原始装饰艺术的典型类型,形式独特、文化特点突出,是独龙族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在世界主流文化冲击下,人们更加喜欢选择具有流行元素的现代纹身、纹面等身体装饰形式,像独龙族文面这样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如何保护和传承独龙族文面,发扬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存的一些文面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希望在她们去世以后,可以将她们文面的照片放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里展出,这既是独龙族的愿望,也是极具意义的保护文面文化的方式,以博物馆收藏,通过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独龙族文面,同时也宣传了独龙族文化。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投入资金、专业和技术人员,挖掘、收集、整理独龙族文面的静态资料。深入独龙族地区进行采访、调查,用文字、录像、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保护。另外,以动态的人物活动进行保护,邀请文面女参加文化遗产展示,通过道具,现场演示文面过程,解说其文化意义,再现独龙族文面的生活场面。此外,在学校或文化场所开设独龙族文面专题讲座,讲解传授独龙族文面的文化知识,彰显其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使人们对之理解或接受,记住这笔宝贵的独龙族文化财富。   结语   独龙族文面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传统文化特点和原始艺术特点的文化形态,是独龙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其蝴蝶纹图案及其背后的文化特点,是世界多样性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对我们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及传承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王永强,史卫民,谢建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244.   ②③李昆生.云南艺术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   ④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26.   ⑤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   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WD5L5UhTnQm4e46PchI7rlJv7OuZ2xkQb_qTlOVqVFAw5YMNX—wOoNQbB1Ficru.   参考文献:   [1]李昆生.云南艺术史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施惟达、段炳昌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永强,史卫民、谢建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5]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6]云南少数民族图库编委会:《云南少数民族图库——怒族独龙族》[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7][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WD5L5UhTnQm4e46PchI7rlJv7OuZ2xkQb_qTlOVqVFAw5YMNX—wOoNQbB1Ficru.2013—09—24 .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相关内容

  • 西南旅游区
  • 在我国自然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而在旅游资源上划分,我国西南旅游分区涵盖了广西.云南.贵州.桂林等旅游亚区.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东面是华南区,北面是华中区,西部接青藏区和缅甸,南临北部湾和越南.老挝等国.地跨滇西与滇南 ...

  • 做好怒江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
  • 如果说"七彩云南"是一幅彩画,那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画中一条独具特色的彩带,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在这里绘制了雄伟壮丽的峡谷景观―――山高.谷深.水长,怒江全境就是全域旅游的最生动的实践. 2016年5月14日,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会议为大峡谷吹进焕发生机的春风, ...

  • 三年级上美术
  •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课件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你知道这样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件:<连环画>. 2.体验•表现•创新 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 ...

  • 云南怒江导游词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总面积 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 怒江两岸的山岭多在3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两岸有许多飞瀑流 ...

  • 野三坡民族园度假村导游词
  •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野三坡民族园度假村游览.我是民族园区内的导游员xxx,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做导游服务,希望我的导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份好的心情,并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首先,我把野三坡给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野三坡地处河北省涞水县境内,总面积600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仅120余公 ...

  •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 [简介]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 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 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 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 逐渐 ...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体多元的文化. 从民族上讲,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他所包容的民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 从社会上讲,中华民族极不平衡,汉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迟缓: 从分布上讲,中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分布呈"U& ...

  • 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 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共产党恩情比天高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厅级干部.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高德荣(独龙族) 1954年3月,我出生在独龙族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父辈经常讲族人的历史和故事,独龙人生活在大山深处,住山洞.茅草屋,刻木记事.结绳计数.火炮传信, ...

  • 王老师作业
  •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黄德光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