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证明ppt

不等式的证明ppt

不等式的证明

1.比较法

作差作商后的式子变形,判断正负或与1比较大小

作差比较法-----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

作商比较法---已知a,b都是正数,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1

例1 求证:x2+3>3x

证明:∵(x2+3)-3x=x2-3x+( )2-( )2+3

= + ≥ >0

∴ x2+3>3x

例2 已知a,bÎR+,并且a≠b,求证

a5+b5>a3b2+a2b3

证明:(a5+b5)-(a3b2+a2b3)=(a5-a3b2)-(a2b3-b5)

=a3(a2-b2)-b3(a2-b2)=(a2-b2)(a3-b3)

=(a+b)(a-b)2(a2+ab+b2)

∵ a,bÎR+

∴ a+b>0, a2+ab+b2>0

又因为a≠b,所以(a-b)2>0

∴ (a+b)(a-b)2(a2+ab+b2)>0

即 (a5+b5)-(a3b2+a2b3)>0

∴ a5+b5>a3b2+a2b3

例3 已知a,bÎR+,求证:aabb≥abba

证明: = ∵a,bÎR+,当a>b时, >1,a-b>0, >1;

当a≤b时, ≤1,a-b≤0, ≥1.

∴ ≥1, 即aabb≥abba

综合法

了解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概念,能用平均不等式证明其它一些不等式

定理1 如果a,bÎ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劝=”号)

证明:a2+b2-2ab=(a-b)2≥0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所以

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定理2 如果a,b,cÎ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劝=”号)

证明:∵a3+b3+c3-3abc

=(a+b)3+c3-3a2b-3ab2-3abc

=(a+b+c)(a2+b2+c2-ab-bc-ac)

=(a+b+c)[(a-b)2+(b-c)2+(a-c)2]≥0

∴ a3+b3+c3≥3abc,

很明显,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例1 已知a,b,c是不全等的正数,求证

a(a2+b2)+b(a2+c2)+c(a2+b2)>6abc.

放缩法

这也是分析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根据是不等式的传递性—

a≤b,b≤c,则a≤c,只要证明“大于或等于a的”b≤c就行了。

例,证明当k是大于1的整数时, ,

我们可以用放缩法的一支——“逐步放大-法”,证明如下:

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寻找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为此逐步往前追溯(执果索因),一直追溯到已知条件或一些真命题为止。例如要证a2+b2≥2ab我们通过分析知道,使a2+b2≥2ab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是a2-2ab+b2≥0,即(a-b)2≥0就行了。由于是真命题,所以a2+b2≥2ab成立。分析法的证明过程表现为一连串的“要证……,只要证……”,最后推至已知条件或真命题

例 求证: 证明:

构造图形证明不等式

例: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

+ > 分析与证明:观察原不等式中含有a2+ab+b2即a2+b2+ab的形式,联想到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为了得到a2+b2+ab的形式,只要C=120°,

这样: 可以看成a、b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可以看成b、c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120°

120°

120°

a

b

c

C

A

B

可以看成a、c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构造图形如下,

AB= ,

BC= ,

AC= 显然AB+BC>AC,故原不等式成立。

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是指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转化来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如果借助于图形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概念和关系直观而形象,有利于解题途径的探求,这通常为以形助数;而有些涉及图形的问题如能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又可获得简捷而一般化的解法,即所谓的以数解形。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通过对图形的认识、数形的转化,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通过数形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例.证明,当x>5时, ≤x-2

解:令y1= , y2=x-2, 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1>y2的x的取值范围。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设它们交点的横坐标是x0, 则 =x0-2>0。解之,得x0=5或x0=1(舍)。根据图形,很显然成立.

反证法

先假定要证不等式的反面成立,然后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已知真命题)和矛盾的结论,从而断定反证假定错误,因而要证不等式成立。

穷举法

对要证不等式按已知条件分成各种情况,加以证明(防止重复或遗漏某一可能情况)。

注意:在证明不等式时,应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并可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不等式的证明ppt

不等式的证明

1.比较法

作差作商后的式子变形,判断正负或与1比较大小

作差比较法-----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

作商比较法---已知a,b都是正数,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1

例1 求证:x2+3>3x

证明:∵(x2+3)-3x=x2-3x+( )2-( )2+3

= + ≥ >0

∴ x2+3>3x

例2 已知a,bÎR+,并且a≠b,求证

a5+b5>a3b2+a2b3

证明:(a5+b5)-(a3b2+a2b3)=(a5-a3b2)-(a2b3-b5)

=a3(a2-b2)-b3(a2-b2)=(a2-b2)(a3-b3)

=(a+b)(a-b)2(a2+ab+b2)

∵ a,bÎR+

∴ a+b>0, a2+ab+b2>0

又因为a≠b,所以(a-b)2>0

∴ (a+b)(a-b)2(a2+ab+b2)>0

即 (a5+b5)-(a3b2+a2b3)>0

∴ a5+b5>a3b2+a2b3

例3 已知a,bÎR+,求证:aabb≥abba

证明: = ∵a,bÎR+,当a>b时, >1,a-b>0, >1;

当a≤b时, ≤1,a-b≤0, ≥1.

∴ ≥1, 即aabb≥abba

综合法

了解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概念,能用平均不等式证明其它一些不等式

定理1 如果a,bÎ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劝=”号)

证明:a2+b2-2ab=(a-b)2≥0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所以

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定理2 如果a,b,cÎ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劝=”号)

证明:∵a3+b3+c3-3abc

=(a+b)3+c3-3a2b-3ab2-3abc

=(a+b+c)(a2+b2+c2-ab-bc-ac)

=(a+b+c)[(a-b)2+(b-c)2+(a-c)2]≥0

∴ a3+b3+c3≥3abc,

很明显,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例1 已知a,b,c是不全等的正数,求证

a(a2+b2)+b(a2+c2)+c(a2+b2)>6abc.

放缩法

这也是分析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根据是不等式的传递性—

a≤b,b≤c,则a≤c,只要证明“大于或等于a的”b≤c就行了。

例,证明当k是大于1的整数时, ,

我们可以用放缩法的一支——“逐步放大-法”,证明如下:

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寻找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为此逐步往前追溯(执果索因),一直追溯到已知条件或一些真命题为止。例如要证a2+b2≥2ab我们通过分析知道,使a2+b2≥2ab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是a2-2ab+b2≥0,即(a-b)2≥0就行了。由于是真命题,所以a2+b2≥2ab成立。分析法的证明过程表现为一连串的“要证……,只要证……”,最后推至已知条件或真命题

例 求证: 证明:

构造图形证明不等式

例: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

+ > 分析与证明:观察原不等式中含有a2+ab+b2即a2+b2+ab的形式,联想到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为了得到a2+b2+ab的形式,只要C=120°,

这样: 可以看成a、b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可以看成b、c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120°

120°

120°

a

b

c

C

A

B

可以看成a、c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构造图形如下,

AB= ,

BC= ,

AC= 显然AB+BC>AC,故原不等式成立。

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是指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转化来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如果借助于图形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概念和关系直观而形象,有利于解题途径的探求,这通常为以形助数;而有些涉及图形的问题如能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又可获得简捷而一般化的解法,即所谓的以数解形。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通过对图形的认识、数形的转化,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通过数形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例.证明,当x>5时, ≤x-2

解:令y1= , y2=x-2, 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1>y2的x的取值范围。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设它们交点的横坐标是x0, 则 =x0-2>0。解之,得x0=5或x0=1(舍)。根据图形,很显然成立.

反证法

先假定要证不等式的反面成立,然后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已知真命题)和矛盾的结论,从而断定反证假定错误,因而要证不等式成立。

穷举法

对要证不等式按已知条件分成各种情况,加以证明(防止重复或遗漏某一可能情况)。

注意:在证明不等式时,应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并可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相关内容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教案
  •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对象:八年级(4).(6)班 备课时间:2016/9/1 教学用具:PPT 课件.教案.课本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意义, 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并能运用它解 ...

  • 中学课件大全 02
  • 12p ppt小说-环境 8p ppt秦皇陵兵马俑 11p ppt完全平方公式 11p ppt感恩教育班会 6p ppt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9p ppt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8p ppt大道之行也 15p ppt宾语从句 24p ppt地球的圈层结构 12p ppt今天你快乐吗 ...

  • 矩阵理论ppt
  • 矩阵的特征值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是 十分重要的,但是特征值的计算一般是非常 麻烦的,尤其当矩阵的阶数比较高时,要精 确计算出矩阵的特征值是相当困难的,因此, 由矩阵元素的简单关系式估计出特征值的范 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将主要给出特征值 的估计与圆盘定理,以及谱半径的估计. 特殊矩阵的特征值: 实 ...

  • [酸碱滴定]教学设计
  • <酸碱滴定>教学设计 1 2 都比较多,而且最后得到的固体是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物质还存在一定变数,容易使得测定结果不够准确,无法体现定量实验的准确性.那我们能否运用酸与碱反应的原理来测得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操作会不会 [板书]§10.3酸碱滴定 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

  • 学科教学法十个问题
  • 1. 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与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哪些?(马小璐) 答: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问题(教什么),教学问题(怎么教) ,学习问题(怎么学) 研究的热点问题:1960~1970年代,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课程实验,定量研究时髦:1970后期,个案研究,小型定性研究开始流行:1980年代至今, ...

  •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 <比例尺的应用> 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单位:黎灿学校 执教:温世斌 教 学 设 计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学科:数学 3.课时:1 设计思路: 让学生从比中找出比例尺,得出比例尺&q ...

  • 关于平面向量在代数中的应用的说课
  • 关于<平面向量在代数中的应用>的说课 黄继红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面向量的应用"这节教材在二期课改课本第10章最后一节10.6,属于拓展内容.教材选取5个例题说明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中的广泛应用性,其中例1和例2说明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例3(柯西不等式的证 ...

  • 高等数学的学习与意义
  • 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摘要:高数本来就是解决难题的.而难题本来就是不是留给生活而是留给以推理为乐的思维游戏的.它是测量人类思维强度的直尺,是人类高等的证明.高等数学就是种高于生活的艺术,艺术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却能给追求艺术的人无限的乐观和活着的动力.当然从实际角度说,高数在科学研究领 ...

  • 信息技术导论复习题
  • 一.单选题,答案填在括号内. 1.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A. 主板 B. CPU C. 内存储器 D.I/O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