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除法复合成的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并会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

2.要求可以放几盘,需要哪两个条件?

3.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一共有多少个?

4.有24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5.上面两道一步应用题相关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你能不能把这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即例4)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认真读题。默读、自由读、指名读。

(2)找准已知、求。学生说教师在题上画。(同时贴出苹果及盘子图P14)(3)分析数量关系。 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共有几个和有几个盘)哪个条件直接给了?(有4个盘子)还缺哪个条件?(一共有几个苹果)你能不能通过题中给的其他条件,想办法求出这个缺的条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解答出来的数量必须是解答“每盘放几个”的第一个已知条件。(4)正确解答

问: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先算出什么?(板书:)

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8+6=24(个)

问:知道一共有24个苹果了,就可以求出什么了?(板书)

②每盘放几个?24÷4=6(个)

第②步可让同学把书打开P14,独立把例4补充完整,再请写得快的同学把黑板上例4补充完整。 (5)改编

师说:如果老师把题目中的“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改成“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们会解答吗?(学生口头解答,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18+6)÷6=24(个)应给予表扬)

(6)小结

师说:解答两步应用题时,首先要把缺的已知条件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2.学习例5

例5 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1)按照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这四步,自己独立分析例5。(2)同桌讨论。(3)集体讨论。

师问:已知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要求放几盘,必须先算出什么?

(4)板书

①剩下多少个苹果?18-3=15(个)

②可以放几盘?15÷5=3(盘)答:可以放5盘。

(5)你能还用这些已知、求,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吗?

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与例1、例2、例3比较,不同的是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已知条件,用加法求出和或用减法求出剩余后,再用除法求出每份数或者份数。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①饲养小组原来有9只白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用几个笼子?②植物小组养了19盆梅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改一改

①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分4次平均用完,每次用几张?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拆成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并解答。

(a )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还剩多少张?

(b )剩下30张纸,平均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②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改编成一道两问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二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3.思考题

小林家养一些鸡。黄鸡比白鸡少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小林家养黄鸡、白鸡各多少只?

先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启发学生画图来想: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是什么意思?如果黄鸡是1份,白鸡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师问:黄鸡比白鸡少8只还可以怎样说?白鸡比黄鸡多的8只同黄鸡比怎么样?(正好是黄鸡的只数,所以黄鸡是8只,白鸡的只数是8×2=16(只))

4.作业P16第3~8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加、减法与除法复合的应用题,其特点是被除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算出来。通过这些应用题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并且使除法应用题得到很好的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紧紧抓住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重点训练学生提出中间问题。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设计了4道口答,前两道给出问题,补出已知条件,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后两道题是两条有内在联系的一步应用题,解答后改编成两步应用题,引出新课,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按照解答应用题的四步,一步一步分析,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提出中间问题。例5在学习例4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按四步分析,再同桌讨论,最后集体讨论。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用做一做、改一改、思考题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消化。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除法复合成的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并会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

2.要求可以放几盘,需要哪两个条件?

3.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一共有多少个?

4.有24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5.上面两道一步应用题相关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你能不能把这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即例4)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认真读题。默读、自由读、指名读。

(2)找准已知、求。学生说教师在题上画。(同时贴出苹果及盘子图P14)(3)分析数量关系。 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共有几个和有几个盘)哪个条件直接给了?(有4个盘子)还缺哪个条件?(一共有几个苹果)你能不能通过题中给的其他条件,想办法求出这个缺的条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解答出来的数量必须是解答“每盘放几个”的第一个已知条件。(4)正确解答

问: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先算出什么?(板书:)

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8+6=24(个)

问:知道一共有24个苹果了,就可以求出什么了?(板书)

②每盘放几个?24÷4=6(个)

第②步可让同学把书打开P14,独立把例4补充完整,再请写得快的同学把黑板上例4补充完整。 (5)改编

师说:如果老师把题目中的“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改成“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们会解答吗?(学生口头解答,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18+6)÷6=24(个)应给予表扬)

(6)小结

师说:解答两步应用题时,首先要把缺的已知条件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2.学习例5

例5 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1)按照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这四步,自己独立分析例5。(2)同桌讨论。(3)集体讨论。

师问:已知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要求放几盘,必须先算出什么?

(4)板书

①剩下多少个苹果?18-3=15(个)

②可以放几盘?15÷5=3(盘)答:可以放5盘。

(5)你能还用这些已知、求,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吗?

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与例1、例2、例3比较,不同的是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已知条件,用加法求出和或用减法求出剩余后,再用除法求出每份数或者份数。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①饲养小组原来有9只白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用几个笼子?②植物小组养了19盆梅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改一改

①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分4次平均用完,每次用几张?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拆成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并解答。

(a )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还剩多少张?

(b )剩下30张纸,平均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②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改编成一道两问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二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3.思考题

小林家养一些鸡。黄鸡比白鸡少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小林家养黄鸡、白鸡各多少只?

先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启发学生画图来想: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是什么意思?如果黄鸡是1份,白鸡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师问:黄鸡比白鸡少8只还可以怎样说?白鸡比黄鸡多的8只同黄鸡比怎么样?(正好是黄鸡的只数,所以黄鸡是8只,白鸡的只数是8×2=16(只))

4.作业P16第3~8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加、减法与除法复合的应用题,其特点是被除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算出来。通过这些应用题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并且使除法应用题得到很好的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紧紧抓住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重点训练学生提出中间问题。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设计了4道口答,前两道给出问题,补出已知条件,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后两道题是两条有内在联系的一步应用题,解答后改编成两步应用题,引出新课,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按照解答应用题的四步,一步一步分析,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提出中间问题。例5在学习例4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按四步分析,再同桌讨论,最后集体讨论。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用做一做、改一改、思考题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消化。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星子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 星子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3)班 执教:邓德情 课 题: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课程标准:查找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学难点:查找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教 ...

  • 如何教数学差的学生学好小学数学
  • 如何教数学差的三年级学生学好数学 部分小学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普遍认为数学学习难,现我将我教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整理如下, 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具体指导. 小学生数学学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数学概念掌握不好. (二)计算不过关. (三)应用题不会分析. (四)速度慢. 曾以上几点看,我认为学 ...

  • 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
  •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区编号 17 45 51 71 72 73 75 76 82 88 89 90 94 98 107 10 ...

  • 上海版小学数学目录
  • 沪版小学数学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

  •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测量 课题.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

  • 2012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试卷,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二年级数学下册运用题的文章.学生粗心只答了一问. 四.几点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本次段考由市小学考研室统 ...

  • 小学一到六年级奥数学习重点难点分析
  • 来源:重庆奥数网整理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12-01-10 09:59:11 [标签:奥数 小学]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首先,奥数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奥数题目往往从结构到解法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易于小学生积极探索解法,而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小学生又亲身体验到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 ...

  • 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册简析 良亩中心完小:杨昌林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 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变化: 1.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 增加例 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 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1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
  • 四年级一班数学试卷分析 韩传娟 小学数学四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小胡小学 韩传娟 一.基本情况分析 小胡小学四年级一班数学本次参加考试人数共37人,其中,总分2875.5分,平均77.7分,优秀18人,优秀率48.6%,良好8人,良好率21.6%,及格33人,及格率89.2%. 二.试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