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观念与现实"力量"难以抗衡

是非是对错,人不能没有是非观念,而且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告诉我们一种正确的是非观。

然而,是非观念是否就能解决人的行为方式呢?当然未必。因为除了是非的价值判断,还有一些现实力量左右着人的走向。

比如“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其实这种状况的是非不难分辨,但是,在这种体制下,一个人会不会厘守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不去对领导低三下四,摇尾取悦,送钱送物呢?如果一个人真的如此,那么他能否在这种体制下实现自我,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如果不能,那么,力量,一种力量就会战胜正确的是非观念。人们就会明知其不对也为之。这就是力量使然。而不是观念缺失。

所以,人的行为不但取决于行为人的是非观念,也取决于行为人背后的体制状态。如果体制内的人按正确的是非观去行事却四处碰壁,那么体制上的这种力量就会扭转人的是非观念,就会让人虚伪,让人口是心非。

如果我们希望一些人的行为有所改变,那么,与其说在思想教育他,不如说在体制上创造他。正确的体制其实可以让人观念正确,行为正确。这种源于体制的力量其实胜于是非观念。

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律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常常令人深恶痛绝。这种行为通常理解就是律师素质太差。通常解决办法可能就是要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但是,这种思路一定不能根本解决律师职业操守问题。因为,在某种体制下,当正确的操守不能生存时,这种源于体制的力量就会扭曲是非观念。打官司要找关系找领导,其实对很多行为人并非是非观念缺失才如此,而是某种体制状况带来的力量更胜于这些是非观念之争。对于向法官行贿的律师,其实并非不知道行贿的是与非,但是,源于体制的一种并非哪个人能改变的力量战胜了他的是非观念。有人说下水律师是被法官“逼良为娼”,其所指当有司法状况让人不得不从的因素。所以,与其教育,不如用优秀的体制改造。

如果不找关系,不用与法官沟通,只要准备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材料,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进行,有理就能打赢官司。如果律师就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工作,那么,优秀律师的职业操守会成为问题吗?或者这种体制会创造那么多不走“正路”的律师吗?

所以,如果体制上存在强大的反向力量,是非观念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能解决问题的事情。此时,隐藏在是非背后的力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就法官而言,这种情况也海量存在。司法为民,忠诚廉洁公正种种价值观如果从是非观念出发,我想绝大多数法官都不会分不清楚。但是,为什么一些法官明知不对却偏偏为之?为什么找了领导后,办案法官就公正不起来了?这种是非清楚却不符合是非要求的行为大量存在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不辨是非背后的力量,不得不思考他所处的体制带给他一种什么动力?

假使说一个法官必须适应领导,而不能让领导适应自己。假使说人必须适应社会,而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其实这些观念并非行为人不知道何为正确,而只是在正确的斗争无效后,转而世故了罢了。然而,为什么正确的斗争没有个正确的结果呢?因为,有一种力量战胜了是非观念。这种力量不需要是非去评判。所以,源于体制的力量是我们希求行为改变时必须重视的因素。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说过“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当好同志不能好好工作时,与其说没有是非观念,不与说体制的力量压制了正确的是非观念。

在当今的司法领域,好多问题往往从一个角度分析就是行为人的思想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从更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看到背后的问题。正是这种力量让不少人明知不对而为之,从而造成是非观念的扭曲。

综上笔者认为,就当今的司法领域而言,简单的说,必须有一个好的法院,才能希求一群合格的律师。必须有一个好的法院工作机制,才能希求一群合格的法官。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体制”二字。否则,我们会不时的发现扭曲的价值观。因为,源于体制的现实力量比“是非”观念更为强大。

【作者简介】

是非是对错,人不能没有是非观念,而且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告诉我们一种正确的是非观。

然而,是非观念是否就能解决人的行为方式呢?当然未必。因为除了是非的价值判断,还有一些现实力量左右着人的走向。

比如“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其实这种状况的是非不难分辨,但是,在这种体制下,一个人会不会厘守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不去对领导低三下四,摇尾取悦,送钱送物呢?如果一个人真的如此,那么他能否在这种体制下实现自我,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如果不能,那么,力量,一种力量就会战胜正确的是非观念。人们就会明知其不对也为之。这就是力量使然。而不是观念缺失。

所以,人的行为不但取决于行为人的是非观念,也取决于行为人背后的体制状态。如果体制内的人按正确的是非观去行事却四处碰壁,那么体制上的这种力量就会扭转人的是非观念,就会让人虚伪,让人口是心非。

如果我们希望一些人的行为有所改变,那么,与其说在思想教育他,不如说在体制上创造他。正确的体制其实可以让人观念正确,行为正确。这种源于体制的力量其实胜于是非观念。

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律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常常令人深恶痛绝。这种行为通常理解就是律师素质太差。通常解决办法可能就是要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但是,这种思路一定不能根本解决律师职业操守问题。因为,在某种体制下,当正确的操守不能生存时,这种源于体制的力量就会扭曲是非观念。打官司要找关系找领导,其实对很多行为人并非是非观念缺失才如此,而是某种体制状况带来的力量更胜于这些是非观念之争。对于向法官行贿的律师,其实并非不知道行贿的是与非,但是,源于体制的一种并非哪个人能改变的力量战胜了他的是非观念。有人说下水律师是被法官“逼良为娼”,其所指当有司法状况让人不得不从的因素。所以,与其教育,不如用优秀的体制改造。

如果不找关系,不用与法官沟通,只要准备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材料,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进行,有理就能打赢官司。如果律师就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工作,那么,优秀律师的职业操守会成为问题吗?或者这种体制会创造那么多不走“正路”的律师吗?

所以,如果体制上存在强大的反向力量,是非观念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能解决问题的事情。此时,隐藏在是非背后的力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就法官而言,这种情况也海量存在。司法为民,忠诚廉洁公正种种价值观如果从是非观念出发,我想绝大多数法官都不会分不清楚。但是,为什么一些法官明知不对却偏偏为之?为什么找了领导后,办案法官就公正不起来了?这种是非清楚却不符合是非要求的行为大量存在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不辨是非背后的力量,不得不思考他所处的体制带给他一种什么动力?

假使说一个法官必须适应领导,而不能让领导适应自己。假使说人必须适应社会,而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其实这些观念并非行为人不知道何为正确,而只是在正确的斗争无效后,转而世故了罢了。然而,为什么正确的斗争没有个正确的结果呢?因为,有一种力量战胜了是非观念。这种力量不需要是非去评判。所以,源于体制的力量是我们希求行为改变时必须重视的因素。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说过“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当好同志不能好好工作时,与其说没有是非观念,不与说体制的力量压制了正确的是非观念。

在当今的司法领域,好多问题往往从一个角度分析就是行为人的思想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从更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看到背后的问题。正是这种力量让不少人明知不对而为之,从而造成是非观念的扭曲。

综上笔者认为,就当今的司法领域而言,简单的说,必须有一个好的法院,才能希求一群合格的律师。必须有一个好的法院工作机制,才能希求一群合格的法官。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体制”二字。否则,我们会不时的发现扭曲的价值观。因为,源于体制的现实力量比“是非”观念更为强大。

【作者简介】


相关内容

  • 律师执业豁免权
  • 论新律师法下的律师执业豁免权的缺失及其对策 摘要:律师对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尤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对律师执业权利及权利保障规定的不足,制约了律师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虽然新律师法明确规定了律师执业豁免权,但从实践中看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仅将 ...

  • 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政治的力量组合和国际关系的利益结构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自上世纪末期开始显现的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在这一大背景下,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成为时代进步的迫切要 ...

  • 李肖霖:关于中国刑事审判陪审团制改革的若干设想
  • 2011-10-9 11:22:18 [陈有西按]李肖霖律师是国内刑辩界享有盛誉的大律师,曾经为刘晓庆税案等大案名案辩护.这篇文章经他同意在本网首发. 陪审团制度是我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领域.虽然陪审团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会出现辛普森案这样的明显的有问题的判例,但是他是人类社会司法权设计的最为科学 ...

  • 权力与权利的均衡点
  • 法治:权力与权利的均衡点 作者:韩 旭 来源:依法治市综合网 来源日期:2003-5-12 本站发布时间:2004-6-22 阅读量:116次 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法治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探 ...

  • 尼采的丑观及其与强力意志的关系
  • [英文标题]Nietzsche on the Ugly and the Powerful Will [作者简介]罗孝廉,彭萍,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罗孝廉(1964-),男,湖南省益阳市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彭萍(1964-),女,湖南 ...

  • 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
  • [ 内容 提要]曹禺剧作中的男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懦弱型"的儿子,一类则是"权威型"的父亲.作为对立面的父与子,强与弱的反差造成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缺少一种斗争的张力,因而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冲突"始终未能真正形成.而曹禺的这种创作倾 ...

  • 庄子自由观论析
  • 第6卷第1期2006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6No.1Mar.2006 庄子自由观论析 万勇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 ...

  • 如何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
  • 如何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 影响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从内因分析,我认为应当切实注意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知识诚可贵,事业心更重要.年轻干部的一个优势在于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宽.但应当看到,面对新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加强学习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年轻干部应按照 ...

  • 北约的东扩及对欧洲均势的影响
  • 作者:邹传锋 世界经济研究 1995年09期 冷战后,随着雅尔塔体制的崩溃,欧洲原有的力量均势开始失衡,使得东欧地区出现大片所谓的'权力真空'地带.被两极体制压抑了几十年的形形色色的宗教矛盾.民族冲突和领土纠纷纷纷抬头,在欧洲东部引发了危机和冲突,并点燃了几处战火,其中以波黑内战为典型,从而形成了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