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

应用技术

2006年6月第期

TAIYUANSCI-TECH

文章编号:1006-4877(2006)06-0056-0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

敏1,温斌1,王秀丽2

智能控制理论是建立在被控动态过程的特征模式识别,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基础上的控制,是在如何控制上下功夫。因此,相对于传统控制的“模型论”,智能控制可称之为控制论。模式识别体现智能特征,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更表现智能行为。因此,智能控制是以模拟智能为核心的控制,它的研究重点不再是被控对象,而是控制器本身。

介绍了智能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出了机电一体要:

化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并以数控机床为例简要说明了采用智能化技术后将会给机械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系统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

具有人工智能或能模拟人类智能的系统称之为智能系统。它能对一个过程或其所处环境各种固有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归纳,也可将获得的知识用于估计、分析、处理和控制,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而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它包括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三个基本问题,其最终的目标是模拟人的问题求解、推理、学习。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智能机器人到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无不体现了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4种主要技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相互渗透。随着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并会对制造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1]。

1.2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可以根据被控对象及环境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性能指标要求等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数据库通知信息

与处理

认知知识

控制知识库规划与控制决策

评价机构

控制器

环境

传感器

广义对象

执行器

11.1

智能控制的理论

智能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

智能控制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一个智能

图1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

该结构把智能控制系统分为智能控制器和外部环境两大部分。智能控制器是由感知信息与处理、数据库、规划与控制决策、认知学习、控制知识库、评价机构6部分组成。外部环境是由广义被控对象、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还包括外部各种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

智能控制系统有很多优势:无模型参考、强鲁棒性、自学习能力、自适应性、超协调性、满意型最优等,这使得智能控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3]。

系统一般都离不开控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系统都是智能控制系统[2]。

模拟人类模糊逻辑思维的模糊集合论、模拟人的电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神经网络理论,以及模拟人的感知———行动的进化论等,都是研究智能控制理论的新学科基础的组成部分。

收稿日期:2006-04-26;修回日期:2006-05-08

王作者简介:

敏(1973-),女,山西长治人。1996年7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工程师。

2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

目前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智

2006年6月第期

应用技术

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就是例子。智能机器人是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各类传感器检测工作状态,根据实际变化过程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与决定。数控机床的智能化体现在各类传感器对切削加工前后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出判断,自动对异常现象进行调整与补偿,以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实现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数控系统,是指具有模拟人智能的特征,在数控系统中具有模拟、延伸、扩展的智能行为的知识处理动能,如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自寻优、自镇定、自识别、自规划、自修复、自繁殖等。智能数控系统可以对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的物理量进行检测、建模、提取特征、自动感知加工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外部环境,快速做出实现最佳目标的智能决策,对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坐标移动、主轴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机床的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当前数控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将不只是高的性能(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而且还包括许多智能功能,如加工运动规划、推理、决策能力以及加工环境的感知能力、制造网络通信能力(包括与人的交互)、智能编程、智能数据库、智能监控等。

实践证明,上述的“智能化”技术,在21世纪还要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等各个环节,使人工参与大为简化,要应用“智能化”技术,对人机界面进行包装,要充分利用自然语言、视窗界面和简单化的人工运作,使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趋于现代化[4-5]。

综上所述,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必将会为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1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各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模

式,他们认为: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仍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张增伒,张再兴,邓志东.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7.

2.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在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数控技术,是一

种采用计算机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控制信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并通过高性能的驱动单元对机械执行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当前已有大量机械加工装备采用了数控技术,其中最典型而应用面最广的是数控机床。由于机械加工工艺的多样性和加工零件的复杂性,使数控机床的规格、品种多样,性能差异极大,控制参数复杂,调试操作繁琐,因此,在将不断飞速发展的通用计算机技术及其体系结构、现代自动控制理论及现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时,我们希望它能够

[3]凌云,王勋,费玉莲.智能技术与信息处理[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

[4][5]

KirecciA,DulgerLC.AStudyonaHybridActuator[J].MechanismandMachineTheory,2000(35):1141-1149.

易继锴.智能控制技术[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长治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山西

长治

046031;

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责任编辑

赵娟)

(英文部分下转第60页)

应用技术

2006年6月第期

TAIYUANSCI-TECH

却介质,因为锻热淬火钢(试验用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油温一般控制在60 ̄110℃。为防止油温过高发生危险,油槽中要有足够的油量。

体细化对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它的主要作用反映在塑性韧性方面[1-2]。因此,用粗大的晶粒来提高淬透性的同时,还应避免或减少晶粒的继续粗化,尤其是要避免由聚集再结晶而引起的晶粒严重长大现象,在保持淬透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晶粒细化。

5)回火温度。经锻热淬火后的工件具有较高

的回火稳定性。对于形变量30% ̄50%的45CrNi-

MoVA零件,通过860℃淬火和650℃回火后,бs

2为92.0kg/mm2,аk为10.0kgm/cm,经700℃回火22后,бs为90.0kg/mm,аk为10.2kgm/cm,变化很

4结论

1)采用锻热淬火后的3种材料,在各性能指

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强度指标比常规淬火工艺有所提高。

小,由此可见其回火抗力可达40 ̄50℃。45CrNi-

MoVA钢的回火抗力较其他钢件明显,该钢即使在680℃以上回火时强度、硬度仍然较高(见表3),

这可能是合金元素V阻碍了α相中碳含量降低碳化物颗粒长大而使钢件保持了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且经锻热淬火后这种性质更加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该钢在620℃回火时,塑性韧性急剧下降,经试验,该钢采用锻热淬火后仍具有高温回火脆性倾向。因此,锻热淬火后的回火温度应较常规淬火工艺适当提高。

2)用该工艺处理的零件,由于回火后的α相

中保持较高的碳浓度及细小而弥散的碳化物,使零件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因此,回火温度比常规工艺有所提高。若要改善强度指标,就可适当降低回火温度。

3)该工艺对淬透性较高的材料来说,在淬透

性方面不能很明显的显示出其优越性,因此,该工艺更适合于低淬透性的、形变量较大的调质零件。

4)对于45CrNiMoVA钢,建议采用如下工艺:

形变温度控制在1250℃,在860℃油淬,然后在

6)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奥氏体晶粒度与形

变温度、形变量和形变后到淬火前的停留时间有关。锻热淬火后得到的是粗大的奥氏体晶粒(见图

680℃通过3~4h回火,回火后水冷至室温,其中,

回火温度控制在650~680℃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参考文献:

[1]刘永旭.金属热处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6.

[2]雷廷权.钢的形变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10.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2-a),约为4级,这在该工艺条件下属于正常晶粒

度。粗大的晶粒就一定会降低机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控制好工艺参数,机械性能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能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组合,如果降低奥氏体的温度,适当增大形变量,缩短停留时间,均可使奥氏体晶粒细化,继而马氏体细化,但马氏

030009)赵

娟)

(责任编辑

ResearchontheAusforgingofConstructionalAlloySteel

XueLirui

Abstract:Discussestheprincipleofcombiningtheintensionandtemper,introducesthereflectionofmaintechniquespa-rameteraboutcapability,selectprincipleandsoon.

Keywords:alloysteel;heat-treating;capability

(上接第57页)

IntelligentizingontheSystemof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

WangMin,WenBin,WangXiuli

Abstract:

Thispaperintroducesrelatedknowledgeonintelligentcontroltheoryandindicatedthatintellegentizingonthe

systemof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hasbecometendency,atthesametime,wetakethecaseofnumericallycontrolledmachine,andexplainthatuseintelligentizingtechnologywillbringaboutmanychangesformachinebuildingindustry.

Keywords: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intelligentizing;system

应用技术

2006年6月第期

TAIYUANSCI-TECH

文章编号:1006-4877(2006)06-0056-0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

敏1,温斌1,王秀丽2

智能控制理论是建立在被控动态过程的特征模式识别,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基础上的控制,是在如何控制上下功夫。因此,相对于传统控制的“模型论”,智能控制可称之为控制论。模式识别体现智能特征,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更表现智能行为。因此,智能控制是以模拟智能为核心的控制,它的研究重点不再是被控对象,而是控制器本身。

介绍了智能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出了机电一体要:

化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并以数控机床为例简要说明了采用智能化技术后将会给机械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系统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

具有人工智能或能模拟人类智能的系统称之为智能系统。它能对一个过程或其所处环境各种固有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归纳,也可将获得的知识用于估计、分析、处理和控制,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而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它包括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三个基本问题,其最终的目标是模拟人的问题求解、推理、学习。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智能机器人到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无不体现了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4种主要技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相互渗透。随着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并会对制造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1]。

1.2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可以根据被控对象及环境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性能指标要求等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数据库通知信息

与处理

认知知识

控制知识库规划与控制决策

评价机构

控制器

环境

传感器

广义对象

执行器

11.1

智能控制的理论

智能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

智能控制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一个智能

图1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

该结构把智能控制系统分为智能控制器和外部环境两大部分。智能控制器是由感知信息与处理、数据库、规划与控制决策、认知学习、控制知识库、评价机构6部分组成。外部环境是由广义被控对象、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还包括外部各种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

智能控制系统有很多优势:无模型参考、强鲁棒性、自学习能力、自适应性、超协调性、满意型最优等,这使得智能控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3]。

系统一般都离不开控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系统都是智能控制系统[2]。

模拟人类模糊逻辑思维的模糊集合论、模拟人的电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神经网络理论,以及模拟人的感知———行动的进化论等,都是研究智能控制理论的新学科基础的组成部分。

收稿日期:2006-04-26;修回日期:2006-05-08

王作者简介:

敏(1973-),女,山西长治人。1996年7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工程师。

2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

目前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智

2006年6月第期

应用技术

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就是例子。智能机器人是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各类传感器检测工作状态,根据实际变化过程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与决定。数控机床的智能化体现在各类传感器对切削加工前后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出判断,自动对异常现象进行调整与补偿,以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实现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数控系统,是指具有模拟人智能的特征,在数控系统中具有模拟、延伸、扩展的智能行为的知识处理动能,如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自寻优、自镇定、自识别、自规划、自修复、自繁殖等。智能数控系统可以对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的物理量进行检测、建模、提取特征、自动感知加工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外部环境,快速做出实现最佳目标的智能决策,对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坐标移动、主轴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机床的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当前数控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将不只是高的性能(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而且还包括许多智能功能,如加工运动规划、推理、决策能力以及加工环境的感知能力、制造网络通信能力(包括与人的交互)、智能编程、智能数据库、智能监控等。

实践证明,上述的“智能化”技术,在21世纪还要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等各个环节,使人工参与大为简化,要应用“智能化”技术,对人机界面进行包装,要充分利用自然语言、视窗界面和简单化的人工运作,使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趋于现代化[4-5]。

综上所述,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必将会为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1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各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模

式,他们认为: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仍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张增伒,张再兴,邓志东.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7.

2.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在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数控技术,是一

种采用计算机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控制信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并通过高性能的驱动单元对机械执行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当前已有大量机械加工装备采用了数控技术,其中最典型而应用面最广的是数控机床。由于机械加工工艺的多样性和加工零件的复杂性,使数控机床的规格、品种多样,性能差异极大,控制参数复杂,调试操作繁琐,因此,在将不断飞速发展的通用计算机技术及其体系结构、现代自动控制理论及现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时,我们希望它能够

[3]凌云,王勋,费玉莲.智能技术与信息处理[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

[4][5]

KirecciA,DulgerLC.AStudyonaHybridActuator[J].MechanismandMachineTheory,2000(35):1141-1149.

易继锴.智能控制技术[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长治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山西

长治

046031;

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责任编辑

赵娟)

(英文部分下转第60页)

应用技术

2006年6月第期

TAIYUANSCI-TECH

却介质,因为锻热淬火钢(试验用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油温一般控制在60 ̄110℃。为防止油温过高发生危险,油槽中要有足够的油量。

体细化对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它的主要作用反映在塑性韧性方面[1-2]。因此,用粗大的晶粒来提高淬透性的同时,还应避免或减少晶粒的继续粗化,尤其是要避免由聚集再结晶而引起的晶粒严重长大现象,在保持淬透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晶粒细化。

5)回火温度。经锻热淬火后的工件具有较高

的回火稳定性。对于形变量30% ̄50%的45CrNi-

MoVA零件,通过860℃淬火和650℃回火后,бs

2为92.0kg/mm2,аk为10.0kgm/cm,经700℃回火22后,бs为90.0kg/mm,аk为10.2kgm/cm,变化很

4结论

1)采用锻热淬火后的3种材料,在各性能指

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强度指标比常规淬火工艺有所提高。

小,由此可见其回火抗力可达40 ̄50℃。45CrNi-

MoVA钢的回火抗力较其他钢件明显,该钢即使在680℃以上回火时强度、硬度仍然较高(见表3),

这可能是合金元素V阻碍了α相中碳含量降低碳化物颗粒长大而使钢件保持了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且经锻热淬火后这种性质更加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该钢在620℃回火时,塑性韧性急剧下降,经试验,该钢采用锻热淬火后仍具有高温回火脆性倾向。因此,锻热淬火后的回火温度应较常规淬火工艺适当提高。

2)用该工艺处理的零件,由于回火后的α相

中保持较高的碳浓度及细小而弥散的碳化物,使零件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因此,回火温度比常规工艺有所提高。若要改善强度指标,就可适当降低回火温度。

3)该工艺对淬透性较高的材料来说,在淬透

性方面不能很明显的显示出其优越性,因此,该工艺更适合于低淬透性的、形变量较大的调质零件。

4)对于45CrNiMoVA钢,建议采用如下工艺:

形变温度控制在1250℃,在860℃油淬,然后在

6)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奥氏体晶粒度与形

变温度、形变量和形变后到淬火前的停留时间有关。锻热淬火后得到的是粗大的奥氏体晶粒(见图

680℃通过3~4h回火,回火后水冷至室温,其中,

回火温度控制在650~680℃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参考文献:

[1]刘永旭.金属热处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6.

[2]雷廷权.钢的形变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10.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2-a),约为4级,这在该工艺条件下属于正常晶粒

度。粗大的晶粒就一定会降低机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控制好工艺参数,机械性能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能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组合,如果降低奥氏体的温度,适当增大形变量,缩短停留时间,均可使奥氏体晶粒细化,继而马氏体细化,但马氏

030009)赵

娟)

(责任编辑

ResearchontheAusforgingofConstructionalAlloySteel

XueLirui

Abstract:Discussestheprincipleofcombiningtheintensionandtemper,introducesthereflectionofmaintechniquespa-rameteraboutcapability,selectprincipleandsoon.

Keywords:alloysteel;heat-treating;capability

(上接第57页)

IntelligentizingontheSystemof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

WangMin,WenBin,WangXiuli

Abstract:

Thispaperintroducesrelatedknowledgeonintelligentcontroltheoryandindicatedthatintellegentizingonthe

systemof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hasbecometendency,atthesametime,wetakethecaseofnumericallycontrolledmachine,andexplainthatuseintelligentizingtechnologywillbringaboutmanychangesformachinebuildingindustry.

Keywords: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intelligentizing;system


相关内容

  • 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
  • 毕业论文题目: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 题目:姓 名 专 业 系 班 级 指导老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 月 日 1 目录摘要......................................................3 关键词................................ ...

  •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构成:特点:发展 The characte ...

  • 机电一体化论文1
  • 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摘要: "智能控制"指的是在无人操作控制的状态下,依靠智能机器设备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新技术.智能控制的产生来源于被控制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及人们对控制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被控系统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来描述.从理 ...

  • 探索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及发展前景
  •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得到发展和普及,不仅是传统机械工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而且是加速我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促进了传统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文章基于多年工作经验,详细探索了机电一体化 ...

  • 机电一体化课程论文
  •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复合枝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 ...

  • 机电系--毕业设计
  • 河北科技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 河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 要··························································································· ...

  • 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
  • 引 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q ...

  • 机电一体化11
  • 机电一体化论文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 发展方向 应用领域 机 ...

  • 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
  •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 ...

  • 机电一体化中接口问题论文
  • 关于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探讨 摘 要: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成就了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地位.本 文简单描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和背景.通过机电一体化在世 界各国发展的现状,浅析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在机 电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接口技术也以此为基础得以发展,而且它在 在机电一体化中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