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向现代化

教育面向现代化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

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三个层次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

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统一的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阶段,这两者的目标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经过高度筛选、分流的教育制度,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的多重含义

从教育实践主体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学生公平与教师公平。学生公平是指对待和评价学生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教师公平则是指对待和评价教师公平与否的问题。

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可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上的公平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

从教育公平的结果是根据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操作而产生的这一角度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原则的公平、操作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原则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操作的公平需要把操作的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还需要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及配套的技术手段,进而保障结果的公平。

从是否把教育实践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作存在着差异,教育公平可分为同质的教育公平和差异的教育公平。同质的教育公平是指忽略人人之间的差异,用同一的教育公平原则指导实际的教育活动。而差异的教育公平认为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

从实存与观念的角度来看,以上我们所谈的都是实存公平,除此之外,教育公平还有一种观念层次的公平,它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公平感,即对公平问题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西方学术界认识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

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1]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沉重的翅膀》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

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1]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沉重的翅膀》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

同样地,我们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着馒头、衣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享受生活着;当一些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

教育不公平问题

种种现象无不彰显着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我们面对的是,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对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多学者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式。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分析。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很多表现形式,从宏观地来看,我将这种缺失分为以下几种:

城乡公平缺失

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

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地区公平缺失

有个对比是典型写照: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称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即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数字一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相差5倍还多。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

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国家政策失误的后果让一部分老百姓去承担,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阶层公平缺失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更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进城务工者、个体小商贩、下岗失业人员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失去了在文明进程中的话语权,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平缺失。这一点,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最明显地体现在合法化的择校费之类“钱学交易”和暗行、半遮半掩、甚至公开的“权学交易”中。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踏入一条宽阔的教育和职业路径;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的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甚至是“名义”上的教育,从而更利于权力的扩大。

配置公平缺失

前面主要是从教育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的,从教育的供给者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而这一点也随着今年

“两会”的召开逐渐浮出水面了,并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配置公平缺失最突出的表现是各高校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的肆无忌惮的争夺。前些年,国家出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实施了“211”、“985”等一系列工程,对一些高校进行了重点扶植;近几年,又出于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需要,对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反观其他一些高校,它们担负着“扩招”的重任,面对着迅速发展的需要,其实他们更缺乏资金,而且他们资金的来源渠道更窄。我们不免对国家的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到底是将教育资源倾向于一些尖子生(而且这些学生很大部分都会选择出国的路),还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谁也不能肯定他们以后的发展如何)。

在城乡、地区、阶层差异日益拉大的今天,要想跨越城乡、地区、阶层界限,实现跳跃,从而过上更为康实的生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途径。社会的稳定,往往依赖于各种差异之间的和谐、融合与流动。假如一个体系内的差异扩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差异之间的界限森严到不可流动的地步,这个体系必陷入混乱和崩溃。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到过了很多,林肯时期的美国、元末时期的蒙古王朝、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等等。而如何缩短这种差异、连通不同的群体,教育无疑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通过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获得了通往较高层群体的渠道,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有意地降低对现状的不满。反之,如果没有了教育这个通路,或者教育不公平,通路走不通,这个群体便会找不到一种改变自身状况的方式,社会失

去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以至矛盾无处化解、不满无处释放,于是混乱便不可避免了。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能够存续下来的原因之一,平民百姓始终可以找到一条升级之路,“一朝题名天下知”,“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正基于此,我们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在全国城乡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从而使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在全国或省(区、市)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和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

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

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靠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学校,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这几年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用于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投入,由2006年的20.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60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为助学贷款提供的担保、贴息要更加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

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孩子上学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现有学校不足的,要做好规划,加大学校建设投入。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让留守儿童有学上,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和全社会

的高度重视。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望。《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

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思想,是对我国教育发展之根本规律的反映。它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其一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具有自主、合作精神并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化人才;其二是教育应主动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首先实现现代化,确保用现代化的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教育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就是要把教育的发展同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为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又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的现代化教育。 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到物质装备等一系列革新,使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等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基本目标是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即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管理以及在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达到科学化,遵守科学的原则,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实现平等,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的基本的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要使义务教育能做到普及和公平,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革新,改变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单一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民主化、教育普及和教育机会平等以及全民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把义务教育确定为一项人权,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国家的政策制度上,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通过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来确保所有儿童有接受基础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从而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承认所有学生的尊严和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努力使教育内容和教材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因而要求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决定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必需具有全体、全面性的特点,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2.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条件,同时又

规定着教育必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特征。

从教育要面向世界来看,面向世界,就是要把我国教育的发展纳入国际现代化的轨道,参与国际竞争,用国际标准作尺度来衡量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用先进的方法来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历史经验证明,要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不能采取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以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并从中不断地吸收有益的东西为条件。这一点,也可以用两个比较明显的理由来说明。第一,从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本体来看,现代化是发端于西方先进国家的整体社会进步。历史会毫不留情地将每个国家卷进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当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都尚为落后。我们只有面向世界,树立国际观念,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和长处,把别国先进的东西学到手,拿过来,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第二,从现代化教育价值的实现上看,只有当教育的价值体系同整个社会所追求的现代化价值体系达到动态同构时,教育的价值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随着高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这使得各国社会在对现代化价值追求的导向上也趋于一致,即都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此而带来的文明的先进性作为价值选择的基本标准,而

不完全受疆域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文化的制约。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国际交流发展了,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的尺度来衡量”。因此,作为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为己任的教育,就不可能不面向世界,走国际现代化的教育轨道。

然而,国际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培养自主、创造性人才看成是教育改革的核心。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UN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此之前,美国一个教育研究小组发表的研究报告《美国的潜能──人》指出,21世纪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则指出,现阶段教育目标的重要之点在于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的人才。法国、德国和英国等也提出学校要突破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习,着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具备分析、表达、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因此,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贯彻教育要面向世界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从教育要面向未来看,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教育把人才培养的眼光,不仅立足于现在,重要的是,还要放在未来上,把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作为重点来抓。那么,就教育的角度看, 15

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未来竞争力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根据未来学学者德雷珀?考夫曼的预测,应具备下述能力:(1)利用信息的能力;(2)清晰的思维能力;(3)有效的交际活动能力;(4)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5)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6)个人生活能力;(7)知识创新的能力等。不仅如此,随着高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知识经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全面培养自主而又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总之,教育现代化中的科学化、民主化目标,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正,客观上规定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必须具有全面、全体性的特征;而若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则教育就必需要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特征。由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三个面向”的必然要求

16

教育面向现代化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

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三个层次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

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统一的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阶段,这两者的目标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经过高度筛选、分流的教育制度,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的多重含义

从教育实践主体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学生公平与教师公平。学生公平是指对待和评价学生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教师公平则是指对待和评价教师公平与否的问题。

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可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上的公平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

从教育公平的结果是根据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操作而产生的这一角度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原则的公平、操作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原则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操作的公平需要把操作的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还需要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及配套的技术手段,进而保障结果的公平。

从是否把教育实践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作存在着差异,教育公平可分为同质的教育公平和差异的教育公平。同质的教育公平是指忽略人人之间的差异,用同一的教育公平原则指导实际的教育活动。而差异的教育公平认为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

从实存与观念的角度来看,以上我们所谈的都是实存公平,除此之外,教育公平还有一种观念层次的公平,它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公平感,即对公平问题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西方学术界认识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

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1]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沉重的翅膀》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

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1]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沉重的翅膀》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

同样地,我们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着馒头、衣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享受生活着;当一些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

教育不公平问题

种种现象无不彰显着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我们面对的是,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对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多学者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式。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分析。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很多表现形式,从宏观地来看,我将这种缺失分为以下几种:

城乡公平缺失

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

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地区公平缺失

有个对比是典型写照: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称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即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数字一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相差5倍还多。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

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国家政策失误的后果让一部分老百姓去承担,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阶层公平缺失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更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进城务工者、个体小商贩、下岗失业人员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失去了在文明进程中的话语权,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平缺失。这一点,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最明显地体现在合法化的择校费之类“钱学交易”和暗行、半遮半掩、甚至公开的“权学交易”中。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踏入一条宽阔的教育和职业路径;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的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甚至是“名义”上的教育,从而更利于权力的扩大。

配置公平缺失

前面主要是从教育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的,从教育的供给者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而这一点也随着今年

“两会”的召开逐渐浮出水面了,并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配置公平缺失最突出的表现是各高校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的肆无忌惮的争夺。前些年,国家出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实施了“211”、“985”等一系列工程,对一些高校进行了重点扶植;近几年,又出于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需要,对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反观其他一些高校,它们担负着“扩招”的重任,面对着迅速发展的需要,其实他们更缺乏资金,而且他们资金的来源渠道更窄。我们不免对国家的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到底是将教育资源倾向于一些尖子生(而且这些学生很大部分都会选择出国的路),还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谁也不能肯定他们以后的发展如何)。

在城乡、地区、阶层差异日益拉大的今天,要想跨越城乡、地区、阶层界限,实现跳跃,从而过上更为康实的生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途径。社会的稳定,往往依赖于各种差异之间的和谐、融合与流动。假如一个体系内的差异扩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差异之间的界限森严到不可流动的地步,这个体系必陷入混乱和崩溃。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到过了很多,林肯时期的美国、元末时期的蒙古王朝、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等等。而如何缩短这种差异、连通不同的群体,教育无疑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通过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获得了通往较高层群体的渠道,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有意地降低对现状的不满。反之,如果没有了教育这个通路,或者教育不公平,通路走不通,这个群体便会找不到一种改变自身状况的方式,社会失

去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以至矛盾无处化解、不满无处释放,于是混乱便不可避免了。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能够存续下来的原因之一,平民百姓始终可以找到一条升级之路,“一朝题名天下知”,“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正基于此,我们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在全国城乡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从而使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在全国或省(区、市)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和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

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

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靠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学校,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这几年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用于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投入,由2006年的20.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60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为助学贷款提供的担保、贴息要更加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

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孩子上学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现有学校不足的,要做好规划,加大学校建设投入。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让留守儿童有学上,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和全社会

的高度重视。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望。《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

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思想,是对我国教育发展之根本规律的反映。它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其一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具有自主、合作精神并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化人才;其二是教育应主动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首先实现现代化,确保用现代化的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教育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就是要把教育的发展同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为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又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的现代化教育。 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到物质装备等一系列革新,使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等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基本目标是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即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管理以及在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达到科学化,遵守科学的原则,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实现平等,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的基本的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要使义务教育能做到普及和公平,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革新,改变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单一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民主化、教育普及和教育机会平等以及全民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把义务教育确定为一项人权,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国家的政策制度上,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通过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来确保所有儿童有接受基础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从而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承认所有学生的尊严和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努力使教育内容和教材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因而要求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决定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必需具有全体、全面性的特点,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2.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条件,同时又

规定着教育必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特征。

从教育要面向世界来看,面向世界,就是要把我国教育的发展纳入国际现代化的轨道,参与国际竞争,用国际标准作尺度来衡量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用先进的方法来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历史经验证明,要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不能采取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以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并从中不断地吸收有益的东西为条件。这一点,也可以用两个比较明显的理由来说明。第一,从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本体来看,现代化是发端于西方先进国家的整体社会进步。历史会毫不留情地将每个国家卷进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当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都尚为落后。我们只有面向世界,树立国际观念,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和长处,把别国先进的东西学到手,拿过来,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第二,从现代化教育价值的实现上看,只有当教育的价值体系同整个社会所追求的现代化价值体系达到动态同构时,教育的价值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随着高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这使得各国社会在对现代化价值追求的导向上也趋于一致,即都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此而带来的文明的先进性作为价值选择的基本标准,而

不完全受疆域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文化的制约。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国际交流发展了,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的尺度来衡量”。因此,作为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为己任的教育,就不可能不面向世界,走国际现代化的教育轨道。

然而,国际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培养自主、创造性人才看成是教育改革的核心。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UN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此之前,美国一个教育研究小组发表的研究报告《美国的潜能──人》指出,21世纪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则指出,现阶段教育目标的重要之点在于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的人才。法国、德国和英国等也提出学校要突破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习,着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具备分析、表达、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因此,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贯彻教育要面向世界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从教育要面向未来看,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教育把人才培养的眼光,不仅立足于现在,重要的是,还要放在未来上,把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作为重点来抓。那么,就教育的角度看, 15

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未来竞争力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根据未来学学者德雷珀?考夫曼的预测,应具备下述能力:(1)利用信息的能力;(2)清晰的思维能力;(3)有效的交际活动能力;(4)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5)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6)个人生活能力;(7)知识创新的能力等。不仅如此,随着高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知识经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全面培养自主而又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总之,教育现代化中的科学化、民主化目标,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正,客观上规定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必须具有全面、全体性的特征;而若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则教育就必需要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特征。由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三个面向”的必然要求

16


相关内容

  • 三个面向_与中国教育改革_石中英
  • 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 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三个面向"与中国教育改革 ◆石中英 [摘要]邓小平同志在30年前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格局 ...

  • 教育局长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
  •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共同缅怀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丰功伟绩,展示改革开放25年来各行各业的喜人景象。首先,我谨代表xx市教育局感谢市委、市政府对xx教育一贯以来的重视和关心,下面,我就改革开放25年来的xx教育作简要汇报。邓小平同志是我 ...

  • 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创新
  • 摘 要 基于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的历史演进逻辑和智能化时代生产体系特征分析,发现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在手工业时代具有突出以技能辅助谋生.在大工业时代具有突出工作体系和在信息化时期具有突出趋于多元的面向过程特征,然而智能化时代却面临面向过程观念的解构.所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 ...

  • 小学教育发展规划
  • 冀庄小学发展规划 2010--2011学年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回顾百年历史,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

  •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 ...

  • 教育教学理论[1]1
  • 教育教学理论,方式,方法和价值观的认识和应用 1 教育教学理论,方式,方法和价值观的认识和应用. 2 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应用 3 教育法规常识. 1.1. 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 ...

  •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人数4100人,教职员工180人。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创特色,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

  • 教育规划纲心得
  •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就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高了思想认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 ...

  • 教育发展工作计划
  • 一、战略和目标   (一)面临迈入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遇   (二)战略思想和指导原则   (三)战略目标   二、重点和任务   (一)大力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   (二)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   (三)进一步增加高层次专门人才资本存量   (四)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