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山上

  有人曾评论说,林语堂是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最难书写的一章。而我却觉得,他是最为清澈透明诗意的一章。   在路经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的一个岔路口时,蓦然间发现那个不太起眼的林语堂故居的提示路标,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参观路线,执意要去拜谒一下对我而言有些神秘的林语堂故居。学生时代,我就读过他那部闻名遐迩的《生活的艺术》,并奉之为人生圣经,他的睿智、超然、透彻与洒脱令我仰慕。所以,当与林语堂的故居咫尺相望时,我便毫不犹疑地选择要去零距离接触一下这位已逝的文学大师,绝不能就此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中西合璧的林语堂故居坐落在阳明山的半山腰,系当年国民党政府所赠。远眺开去,只见故居蓝色的琉璃瓦混搭上白色的粉墙,中间再嵌以紫色的窗棂,显得格外简洁素雅。林语堂故居的整体格局是中式的四合院架构,同时又巧妙融入西班牙的雕梁画栋装饰,颇有蔚蓝色的地中海式风情。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匠心独具的“谋篇布局”竟都是由学贯中西的林语堂本人亲自铺陈设计的。正所谓,屋如其人。   及至故居门口,见有一位端庄娴静、身着素色中式布褂的女义工在那里引领参观者,她面容恬静,细语轻轻,举手投足都透着古朴素雅洁净之态,整体风格与林语堂故居的简洁质朴一脉相承。   在林语堂故居里,触目所及的具有画龙点睛效果的“神来之笔”比比皆是,其中有一处印象深刻的是在入口处的透天中庭,它汲取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精华,在不大的庭院内用竹、蕨、藤等斑斓各异的植物营造烘托出一个山石环绕的小池塘,内有鱼翔水底,兀自活泼自由欢快地游来游去。   林语堂1895年10月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1958年,赴关多年受西方文化侵淫已久的林语堂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觉得这里与自己背离多年的故乡有许多相似之处,顿感亲切莫名。当八年后林语堂再度返台时,他毅然决定在此地定居终老,以弥补未能叶落归根之憾。那时,旖旎的阳明山蓦然跃入他的视线,这里不仅能观山听潮,而且还能发思故乡之幽情,于是,林语堂在瞬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后选择。这是他与山水间的一种不可言状的神思契合。从此,林语堂在阳明山的居所度过了一生中最后十年的光阴,未曾有过贸然的遗弃和片刻的远离,主人对它的偏爱与衷情溢于言表。   在林语堂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台湾这十年浓缩了他一生最为美好愉悦的时光。比起在海外漂泊游荡的那些时日,“倦鸟归林”的林语堂显然对这里的一切更为适应。在故居的饮食起居中,首当其冲的食物便甚合讲究生活情趣的林语堂之口味。林语堂最喜用晨起刚从阳明山砍下的笋尖烹煮鲜汤,在他看来,这堪称人间的至尊美味。此外,这里的起居作息似乎也更贴近他崇尚的晨饮朝露、夜邀明月、行廉志洁的返璞归真生活。   而对于此处的居所,林语堂从不吝惜自己的颂扬笔墨,更不掩饰对它的珍爱之情。他用温婉的笔调概括这处令自己无限愉悦的宅邸是――“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真真令他“不亦快哉!”   不消说,寄情山水放歌自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林语堂曼妙人生最后的华彩乐章。   对于仅供栖身的住处,林语堂的想法一向很简单,他觉得如若是一个人的房间,那么应有几分零乱才是,确切说,就是要在七分庄严中带有三分随意,这样住起来才感觉舒适惬意。而他意念中的这种舒适惬意也一直贯穿了阳明山住所的前后始终。   这个令林语堂“甚为快哉”的故居并不大,远非那些气宇轩昂、富丽堂皇、装修繁复、材质考究的豪宅可比,但故居里到处都彰显着主人独特的个性,清丽脱俗,情趣盎然,全然不可逾越与复制。不仅如此,林语堂故居里面的陈设布局也极尽精致纤巧,件件桩桩摆设都耐人寻味。斯是陋室,惟“他”德馨。   走进林语堂故居,依次可见书房、卧室、餐厅、客厅及特展区等。潇洒不羁的林语堂将居室命名为“有不为斋”,似有依循道家的无为而治之意,师法自然,绝不忸怩作态,虽然他一直也深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林语堂就是这样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生活中他常以“有为”为准则,但也多有“不为”之事。有时,他更愿意放浪形骸,飘忽散淡。   书房是林语堂的挚爱。对于居所,林语堂并无甚奢望,只求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置身其间可安心读书写作。对于读书,他崇尚“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细数林语堂的代表著述,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经典。而它们大多在故居里都有展示。在故居里,时常能听到老师带领学生读林语堂英文原著《京华烟云》的琅琅书声。   在林语堂的书房里逡巡流连,可体味到他始终奉行的著书立人禀赋,这也正暗合了他所说过的――我始终没有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   我想,林语堂应是在他所处时代的大家,如鲁迅和胡适等之外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他独辟出一条生趣盎然、关轮关奂的艺术蹊径,是时代的另类。在林语堂身上,丝毫寻不到那种令人窒息的梦魇般的沉重,相反,却能体味到皈依生命本身的那种鲜活灵动。   主人原来的餐厅及客厅,如今已成可供三两好友雅集闲叙之地。他们或泡一壶清茶,或点几杯咖啡,然后再尝试下这里独到的厦门蒸鱼排、无锡排骨肉和蜂蜜芥末烤鸡腿。如果愿意,他们还可乘兴一卷在手,琅琅宣读,高谈阔论。而客厅的另一侧则辟为阅览室,明晃晃的玻璃书柜里充斥着二千余册典藏著作,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与之毗邻的文物陈列室中,还展示着林语堂的手稿、文具、条幅、小摆设等,弥足珍贵。在这里,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并重。   推开木门漫步到客厅延伸至外的阳台,林语堂故居的又一处点睛之笔清晰可见。这里宽阔平展,视野怡人。林语堂生前最喜坐在露台桌边的这把藤椅上,口衔烟斗,凭海临风,极目远眺。而这只与他形影不离的小小烟斗又恰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带给他许多神思。   据说,每当黄昏降临、工作告一段落时,林语堂总爱在露台上凝望着火红的夕阳缓缓沉入观音山谷底,而远处波光缭绕的淡水河若隐若现,显得神秘莫测。渐渐地,远山也慢慢沉入迷蒙的夜色,和暗夜的天空融为一体。蓦然间,远方的北投区天母市区华灯初上冲破暗夜,星星点点,熠熠闪烁。此时,林语堂可以任由思绪荡漾浮想联翩,同时又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只感到表里澄澈,宠辱皆忘,飘飘欲仙。   林语堂一生在创作与创造方面的灵思一直喷如泉涌,丝毫也没有中断和枯竭过,而这些一直引领着他在人生的崎岖弯道中快乐地前行。   除了在文学、翻译等领域的博大精深,林语堂在科学创意与发明创造上也显露出独到的天赋。而这些在林语堂故居的展览室里也

得到酣畅淋漓的展示。从孩提时代起,林语堂即对科学、机械、数学、自然科学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兴趣。而在五十岁知天命之后,林语堂竟然将自己对发明创造的热情升格为狂热,同时很快将之付诸行动。   林语堂故居的展览室里“网罗”了林语堂林林总总的发明,里面有“中文明快打字机”、“自来牙刷”、“自动打桥牌机”、“英文打字键盘”等,其展示模型及相关照片、设计手稿、申请专利信函等一应俱全。其间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是那台一分钟能打50个汉字的中文打字机。1947年,林语堂别出心裁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设计键盘字码,之后花巨资请工程师将之制成,但没有厂商愿意量产、虽然这台造价不菲的打字机几令林语堂倾家荡产,但他依然“执迷不悟”,“虽九死而犹未悔”。林语堂仙逝后,他发明的这种“上下形检字法”启迪了后来计算机中的中文“简易输入法”,他的这项发明也因此得到传承。   在故居展览室里,还可看见巨型辞书《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的全部手稿,这部凝聚了林语堂大智慧的辞书即是在阳明山的居室里编纂而成。岁月荏苒,摆放在书橱里厚厚的写满密密麻麻中英文的稿纸业已发脆暗黄。1972年,在老之将至时,《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也面世出版。   林语堂家居生活的温馨怡人也在展品中多有体现。印在一个皮盒盖面上的圆形图案家徽颇令人玩味,它由“凤”字的象形线条组成,而其间又暗含有一个小小的“林”字。林语堂夫人名为廖翠凤,此枚取林语堂夫妇二人名字中一字的图章传达出了两人的心心相印珠联璧合。   林语堂的婚姻是有些戏剧性的。21岁时,出身闽南的穷牧师的儿子林语堂与厦门鼓浪屿富商之女廖翠凤订亲。25岁,林语堂在上海与g--翠凤喜结连理。娶亲那天,林语堂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纸婚书,并宣读誓言般对着新婚燕尔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所以,我把它烧了!”此突兀之举令所有人瞠目结舌。而就是这样一位与林语堂性格迥异、门第悬殊的大家闺秀,和林语堂琴瑟和谐相濡以沫,幸福地相伴了一生。林语堂关于美满婚姻的秘诀是,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所以,他主张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穿过西式的拱门,曲折婉转的回廊依稀可见,这时,似有若无的细密雨丝从天而降,将西班牙式的白色螺旋廊柱洗礼得异常洁净。在通向院落外的棕色木质长椅上,布满了飘然而下的缤纷落英,粉色的花朵在细雨的洗濯下更加纯净鲜明,在深色背景的映衬下,颇像一幅风格隽永的风景写生。对面就可看见淡蓝色的海,远处徐缓有致的涛声隐约可闻。   在林语堂故居一楼的这个后园里,长满了龙柏、黄榕、玉兰等花木,葱茏茂盛,芳香四溢,其间,有一个平铺于草地上的长形墓体赫然映入眼帘,上面镌刻有林语堂好友、国学大师钱穆题写的“林语堂先生之墓”几个厚重大字。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4月1日那天,一部圣经伴随着林语堂的遗体葬于阳明山故居的后花园中。这里的墓园,静穆但不肃穆。   这时,我看见正有一个活泼可人的穿粉色衣装的五六岁小姑娘站在一旁,她好奇地东张西望,和暗色凝重的墓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迷蒙的雨雾浓罩下,小女孩儿跃动轻盈的身影让人过目难忘。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曾写道: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我想,林语堂天若有知,一定也会觉得此时这个小女孩的画面也是很纯关的。   也是在《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表述了这样的愿望――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是的,即使肉身融入泥土,化作护花的春泥,但林语堂乐天的灵魂却仍是不可泯灭的。其实在故居里,林语堂并没有须臾的远离,他只是顽固地以另一种生存形式存在而已,从那一刻起,他将永远傍依守望着自己挚爱的阳明山,以及周边的山水草木日月星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相对于钱穆、胡适等文学大师故居的清寂与寥落,林语堂故居却依旧充满了现实世界的声色与喧嚣。   海外有很多人是因为林语堂的绍介而认识了博大神秘的中国文化,所以,林语堂故居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的造访之地。   不仅如此,林语堂故居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一些文学团体经常在这里举办茶会沙龙。在台北市地方当局定期举办的“文化护照”活动中,林语堂故居还配合推出“看苏东坡的生活美学座谈会”、“苏东坡的茶酒食座谈会”及“苏东坡杭州宴”。每逢三月的阳明山花季,台北市文化局都在林语堂故居大摆文化盛宴,艺术家们或鸣响幽幽的古琴曲,或演奏高雅的弦乐四重奏。而民众更喜欢沿着仰德大道到林语堂故居一带踏歌走春。各尽其乐,不一而足。这些日益聚拢的人气也滋养着林语堂故居,同时,林语堂书中所倡导的许多有关生活的艺术都在这里得到了真实地演练。   林语堂故居不是古旧沉滞的,而是活泼鲜明的,它不令人觉得冷峻默然高山仰止,而是备感亲切和蔼情趣盎然。有时,它仿佛又成了一个不动声色的特定时代的背景,用来烘托映衬今日的热烈与欢愉。   在林语堂的阳明山故居,最适合抒写生活的诗意。      责任编辑:卓慧

  有人曾评论说,林语堂是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最难书写的一章。而我却觉得,他是最为清澈透明诗意的一章。   在路经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的一个岔路口时,蓦然间发现那个不太起眼的林语堂故居的提示路标,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参观路线,执意要去拜谒一下对我而言有些神秘的林语堂故居。学生时代,我就读过他那部闻名遐迩的《生活的艺术》,并奉之为人生圣经,他的睿智、超然、透彻与洒脱令我仰慕。所以,当与林语堂的故居咫尺相望时,我便毫不犹疑地选择要去零距离接触一下这位已逝的文学大师,绝不能就此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中西合璧的林语堂故居坐落在阳明山的半山腰,系当年国民党政府所赠。远眺开去,只见故居蓝色的琉璃瓦混搭上白色的粉墙,中间再嵌以紫色的窗棂,显得格外简洁素雅。林语堂故居的整体格局是中式的四合院架构,同时又巧妙融入西班牙的雕梁画栋装饰,颇有蔚蓝色的地中海式风情。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匠心独具的“谋篇布局”竟都是由学贯中西的林语堂本人亲自铺陈设计的。正所谓,屋如其人。   及至故居门口,见有一位端庄娴静、身着素色中式布褂的女义工在那里引领参观者,她面容恬静,细语轻轻,举手投足都透着古朴素雅洁净之态,整体风格与林语堂故居的简洁质朴一脉相承。   在林语堂故居里,触目所及的具有画龙点睛效果的“神来之笔”比比皆是,其中有一处印象深刻的是在入口处的透天中庭,它汲取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精华,在不大的庭院内用竹、蕨、藤等斑斓各异的植物营造烘托出一个山石环绕的小池塘,内有鱼翔水底,兀自活泼自由欢快地游来游去。   林语堂1895年10月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1958年,赴关多年受西方文化侵淫已久的林语堂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觉得这里与自己背离多年的故乡有许多相似之处,顿感亲切莫名。当八年后林语堂再度返台时,他毅然决定在此地定居终老,以弥补未能叶落归根之憾。那时,旖旎的阳明山蓦然跃入他的视线,这里不仅能观山听潮,而且还能发思故乡之幽情,于是,林语堂在瞬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后选择。这是他与山水间的一种不可言状的神思契合。从此,林语堂在阳明山的居所度过了一生中最后十年的光阴,未曾有过贸然的遗弃和片刻的远离,主人对它的偏爱与衷情溢于言表。   在林语堂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台湾这十年浓缩了他一生最为美好愉悦的时光。比起在海外漂泊游荡的那些时日,“倦鸟归林”的林语堂显然对这里的一切更为适应。在故居的饮食起居中,首当其冲的食物便甚合讲究生活情趣的林语堂之口味。林语堂最喜用晨起刚从阳明山砍下的笋尖烹煮鲜汤,在他看来,这堪称人间的至尊美味。此外,这里的起居作息似乎也更贴近他崇尚的晨饮朝露、夜邀明月、行廉志洁的返璞归真生活。   而对于此处的居所,林语堂从不吝惜自己的颂扬笔墨,更不掩饰对它的珍爱之情。他用温婉的笔调概括这处令自己无限愉悦的宅邸是――“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真真令他“不亦快哉!”   不消说,寄情山水放歌自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林语堂曼妙人生最后的华彩乐章。   对于仅供栖身的住处,林语堂的想法一向很简单,他觉得如若是一个人的房间,那么应有几分零乱才是,确切说,就是要在七分庄严中带有三分随意,这样住起来才感觉舒适惬意。而他意念中的这种舒适惬意也一直贯穿了阳明山住所的前后始终。   这个令林语堂“甚为快哉”的故居并不大,远非那些气宇轩昂、富丽堂皇、装修繁复、材质考究的豪宅可比,但故居里到处都彰显着主人独特的个性,清丽脱俗,情趣盎然,全然不可逾越与复制。不仅如此,林语堂故居里面的陈设布局也极尽精致纤巧,件件桩桩摆设都耐人寻味。斯是陋室,惟“他”德馨。   走进林语堂故居,依次可见书房、卧室、餐厅、客厅及特展区等。潇洒不羁的林语堂将居室命名为“有不为斋”,似有依循道家的无为而治之意,师法自然,绝不忸怩作态,虽然他一直也深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林语堂就是这样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生活中他常以“有为”为准则,但也多有“不为”之事。有时,他更愿意放浪形骸,飘忽散淡。   书房是林语堂的挚爱。对于居所,林语堂并无甚奢望,只求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置身其间可安心读书写作。对于读书,他崇尚“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细数林语堂的代表著述,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经典。而它们大多在故居里都有展示。在故居里,时常能听到老师带领学生读林语堂英文原著《京华烟云》的琅琅书声。   在林语堂的书房里逡巡流连,可体味到他始终奉行的著书立人禀赋,这也正暗合了他所说过的――我始终没有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   我想,林语堂应是在他所处时代的大家,如鲁迅和胡适等之外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他独辟出一条生趣盎然、关轮关奂的艺术蹊径,是时代的另类。在林语堂身上,丝毫寻不到那种令人窒息的梦魇般的沉重,相反,却能体味到皈依生命本身的那种鲜活灵动。   主人原来的餐厅及客厅,如今已成可供三两好友雅集闲叙之地。他们或泡一壶清茶,或点几杯咖啡,然后再尝试下这里独到的厦门蒸鱼排、无锡排骨肉和蜂蜜芥末烤鸡腿。如果愿意,他们还可乘兴一卷在手,琅琅宣读,高谈阔论。而客厅的另一侧则辟为阅览室,明晃晃的玻璃书柜里充斥着二千余册典藏著作,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与之毗邻的文物陈列室中,还展示着林语堂的手稿、文具、条幅、小摆设等,弥足珍贵。在这里,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并重。   推开木门漫步到客厅延伸至外的阳台,林语堂故居的又一处点睛之笔清晰可见。这里宽阔平展,视野怡人。林语堂生前最喜坐在露台桌边的这把藤椅上,口衔烟斗,凭海临风,极目远眺。而这只与他形影不离的小小烟斗又恰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带给他许多神思。   据说,每当黄昏降临、工作告一段落时,林语堂总爱在露台上凝望着火红的夕阳缓缓沉入观音山谷底,而远处波光缭绕的淡水河若隐若现,显得神秘莫测。渐渐地,远山也慢慢沉入迷蒙的夜色,和暗夜的天空融为一体。蓦然间,远方的北投区天母市区华灯初上冲破暗夜,星星点点,熠熠闪烁。此时,林语堂可以任由思绪荡漾浮想联翩,同时又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只感到表里澄澈,宠辱皆忘,飘飘欲仙。   林语堂一生在创作与创造方面的灵思一直喷如泉涌,丝毫也没有中断和枯竭过,而这些一直引领着他在人生的崎岖弯道中快乐地前行。   除了在文学、翻译等领域的博大精深,林语堂在科学创意与发明创造上也显露出独到的天赋。而这些在林语堂故居的展览室里也

得到酣畅淋漓的展示。从孩提时代起,林语堂即对科学、机械、数学、自然科学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兴趣。而在五十岁知天命之后,林语堂竟然将自己对发明创造的热情升格为狂热,同时很快将之付诸行动。   林语堂故居的展览室里“网罗”了林语堂林林总总的发明,里面有“中文明快打字机”、“自来牙刷”、“自动打桥牌机”、“英文打字键盘”等,其展示模型及相关照片、设计手稿、申请专利信函等一应俱全。其间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是那台一分钟能打50个汉字的中文打字机。1947年,林语堂别出心裁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设计键盘字码,之后花巨资请工程师将之制成,但没有厂商愿意量产、虽然这台造价不菲的打字机几令林语堂倾家荡产,但他依然“执迷不悟”,“虽九死而犹未悔”。林语堂仙逝后,他发明的这种“上下形检字法”启迪了后来计算机中的中文“简易输入法”,他的这项发明也因此得到传承。   在故居展览室里,还可看见巨型辞书《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的全部手稿,这部凝聚了林语堂大智慧的辞书即是在阳明山的居室里编纂而成。岁月荏苒,摆放在书橱里厚厚的写满密密麻麻中英文的稿纸业已发脆暗黄。1972年,在老之将至时,《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也面世出版。   林语堂家居生活的温馨怡人也在展品中多有体现。印在一个皮盒盖面上的圆形图案家徽颇令人玩味,它由“凤”字的象形线条组成,而其间又暗含有一个小小的“林”字。林语堂夫人名为廖翠凤,此枚取林语堂夫妇二人名字中一字的图章传达出了两人的心心相印珠联璧合。   林语堂的婚姻是有些戏剧性的。21岁时,出身闽南的穷牧师的儿子林语堂与厦门鼓浪屿富商之女廖翠凤订亲。25岁,林语堂在上海与g--翠凤喜结连理。娶亲那天,林语堂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纸婚书,并宣读誓言般对着新婚燕尔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所以,我把它烧了!”此突兀之举令所有人瞠目结舌。而就是这样一位与林语堂性格迥异、门第悬殊的大家闺秀,和林语堂琴瑟和谐相濡以沫,幸福地相伴了一生。林语堂关于美满婚姻的秘诀是,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所以,他主张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穿过西式的拱门,曲折婉转的回廊依稀可见,这时,似有若无的细密雨丝从天而降,将西班牙式的白色螺旋廊柱洗礼得异常洁净。在通向院落外的棕色木质长椅上,布满了飘然而下的缤纷落英,粉色的花朵在细雨的洗濯下更加纯净鲜明,在深色背景的映衬下,颇像一幅风格隽永的风景写生。对面就可看见淡蓝色的海,远处徐缓有致的涛声隐约可闻。   在林语堂故居一楼的这个后园里,长满了龙柏、黄榕、玉兰等花木,葱茏茂盛,芳香四溢,其间,有一个平铺于草地上的长形墓体赫然映入眼帘,上面镌刻有林语堂好友、国学大师钱穆题写的“林语堂先生之墓”几个厚重大字。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4月1日那天,一部圣经伴随着林语堂的遗体葬于阳明山故居的后花园中。这里的墓园,静穆但不肃穆。   这时,我看见正有一个活泼可人的穿粉色衣装的五六岁小姑娘站在一旁,她好奇地东张西望,和暗色凝重的墓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迷蒙的雨雾浓罩下,小女孩儿跃动轻盈的身影让人过目难忘。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曾写道: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我想,林语堂天若有知,一定也会觉得此时这个小女孩的画面也是很纯关的。   也是在《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表述了这样的愿望――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是的,即使肉身融入泥土,化作护花的春泥,但林语堂乐天的灵魂却仍是不可泯灭的。其实在故居里,林语堂并没有须臾的远离,他只是顽固地以另一种生存形式存在而已,从那一刻起,他将永远傍依守望着自己挚爱的阳明山,以及周边的山水草木日月星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相对于钱穆、胡适等文学大师故居的清寂与寥落,林语堂故居却依旧充满了现实世界的声色与喧嚣。   海外有很多人是因为林语堂的绍介而认识了博大神秘的中国文化,所以,林语堂故居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的造访之地。   不仅如此,林语堂故居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一些文学团体经常在这里举办茶会沙龙。在台北市地方当局定期举办的“文化护照”活动中,林语堂故居还配合推出“看苏东坡的生活美学座谈会”、“苏东坡的茶酒食座谈会”及“苏东坡杭州宴”。每逢三月的阳明山花季,台北市文化局都在林语堂故居大摆文化盛宴,艺术家们或鸣响幽幽的古琴曲,或演奏高雅的弦乐四重奏。而民众更喜欢沿着仰德大道到林语堂故居一带踏歌走春。各尽其乐,不一而足。这些日益聚拢的人气也滋养着林语堂故居,同时,林语堂书中所倡导的许多有关生活的艺术都在这里得到了真实地演练。   林语堂故居不是古旧沉滞的,而是活泼鲜明的,它不令人觉得冷峻默然高山仰止,而是备感亲切和蔼情趣盎然。有时,它仿佛又成了一个不动声色的特定时代的背景,用来烘托映衬今日的热烈与欢愉。   在林语堂的阳明山故居,最适合抒写生活的诗意。      责任编辑:卓慧


相关内容

  • 大儒王阳明黎阳遗风
  • 武平王氏宗亲 大伾山是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文化高峰,王阳明便是大伾山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代著名儒家学者蒋庆先生在谈及儒家文化时说,王阳明是孔子以外六个大儒之一(孟子.荀子.董子.文中子.朱子.王阳明).要继承中国文化.继承儒学必须从王阳明讲学开始.而王阳明在大伾山的讲学则是他讲学生涯的滥觞. ...

  • 建筑专业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总结
  • 大一的第一次暑期实践,我们每一个组员都满满的期待着它的开始,期待着能从实践中学到很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古建筑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修缮调查,我们更多的希望了解到现今社会对于它的保护情况和以及人们是以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些有破损的古建筑的基本状况。 一大早,我们就从不同的地方赶到古建 ...

  • 龙泉山导游词
  • 余姚市区中心耸立着一座林木葱 郁的山丘,叫龙泉山.山高67.4米,周围约2公里,姚江流经山的南麓,山水相映,风光秀丽. 龙泉山旧名灵绪山,亦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 ...

  • 贵阳阳明祠导游词3篇
  • 贵阳阳明祠导游词3篇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下面是贵阳阳明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贵阳阳明祠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避暑之都--林城贵阳.我是大家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叫王雪,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叫我小雪就好了,我旁边的这位司机师傅呢,已经有 ...

  • 台湾风景名胜
  • 台北故宫博物院 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分散的文物运回南京,1949年国民政府战事失利后,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总计运台文物约有3000箱.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它是用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不仅菜梗菜叶活灵活现,白菜顶部还栩 ...

  • 2013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五代
  • 2013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五代.辽.宋.夏.金.元史 第五专题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1.<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习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 ...

  • 一生俯首拜阳明
  • 传奇王阳明 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2.5).<明史>曰:" ...

  • 王阳明"瘗旅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瘗旅文王阳明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 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 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蜙坡来,云: "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

  • 贵州导游基础
  • 贵州导游基础 第一章 一. 简答题 1. 简述"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王然于,吕越等人出使滇国和夜郎.滇王向使者询问汉之疆域曰"汉孰与我大?"汉使到了夜郎,夜郎王业问了同样的笑话,惹得汉使捧腹大笑,这便留下了夜郎自大的典故. 2. 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