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后记(250字)作文

精选作文:《井底之蛙》后记(250字)作文 一天,青蛙终于从井底出来了。他对小鸟说:小鸟,原来天真的很大很大。谢谢你,让我认识了天。小鸟说:天本来就很大,以后你一定要看事情的全面,只有做事认真你才能观察到里面隐藏的秘密,我来带你看一看吧!说着,小鸟呆着青蛙飞了起来。青蛙看见了云朵妹妹,风姐姐,雨弟弟,雪哥哥。它有礼貌的向它们问好,它们也纷纷向小青蛙问好。 飞了一会儿,小鸟累了,它把小青蛙放到井边。小青蛙跳回井里说: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下次你能带我再多看看,好吗?小鸟说:好啊!说完,小鸟就去做自己的事了。二年级:郭钟盈

篇一: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

在讲完《井底之蛙》一课后,我感觉到收获很多,新颖的教法和感人的教学语言,以及生动的教学课堂的创设,使学生都感到振奋。

为了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我对《井底之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将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形象生动的画面中,符合学习爱探索的特点,迎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惊喜,愉快、喜悦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中用图画来讲解词语的含义,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都是心领神会,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气氛热烈,学习的心情愉快。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

二、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对课文语言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寓言的体会。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学生上课的兴趣浓厚,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学生全部的投入学习的气氛中,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学生都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对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渺小”体会非常深刻。

三多读课文, 加强朗读指导。选择了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

反复的读中体会文中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体会出来,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同的意见反映学生的不同的思维,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的提高。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生,有效的利用了学习资源。

四不足:语言还应更简练,粉笔字还应加强练习。教学课文时能结合课后文言文朗读、讲解就更好了。

篇二: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知道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2、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2、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2、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井中的霸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 “极点”——在井蛙的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跨井栏倚井栏)极点:到达高兴的顶点了,没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了。

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出霸气来!(指名读)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起着强调的作用。请改成陈述句。

(这只井蛙也有它可爱之处,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

(2)指导朗读

把我们刚才提到的词语加重语气,就能把井蛙的得意样儿表现得更加活灵活现。(齐读)

过渡:

井蛙是这样得

意,一眼又小又浅的枯井,在它的夸耀下简直成了一座天堂。那海鳖的生活环境怎样呢?(板书:海鳖)

2、学习

(7)、这样的大海和这一眼浅井能相比吗?那么,在海鳖的眼里,快乐是什么?也是跨井栏、倚井栏吗?如果你是东海之鳖,一望无际的东海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板书:快乐 住在东海)

(8)、是呀,海鳖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大海里,大海千里之遥,千仞之高,不因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生活在大风大浪的大海中,就会不断地锻炼自我、磨练意志、积极进取,这是一种搏击风浪、不断奋斗的大快乐。(板书:大)

相比之下,井蛙生活在一个可怜的小浅井里,无风无浪,过着一种舒适、安然、享受的生活。面对这种生活,它感到满足,感到了不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是一种消极、懒散的小快乐。

(板书:小) (这一大一小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9)、听了海鳖的话后,井蛙瞠目结舌,谁来学学井蛙的表情? “瞠目结舌”就是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上学期我们学的《田忌赛马》一课中,有一个词和它的意思相近,想起是什么词了吗?(目瞪口呆)对,它俩是一对近义词。(课件出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10)、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但听了海鳖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板书:见识短浅 盲目自满)

(11)、假如你是这只井蛙,来到海边后,看到了大海非常辽阔,你会说些什么呢?

(啊!大海是多么辽阔,自己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浅井里,还自以为了不起呢!自己的目光是多么短浅,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呀。自己和海鳖比,浅井和大海比,是多么渺小啊!)

下页 余下全文篇三: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一课

我在教学《井底之蛙》一课时,正确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树立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的过程,老师采用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深入诱导;学生分析讲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及时指导的方法。这样,我将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我在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了分层次达标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语言不丰富,独立的表达能力未形成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运用书上的大部分语言进行故事的扩展,使学生有话可说,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充分的今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的活泼主动,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1:重视朗读、背诵

指导。教学时我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练读去体会课文的内容。尤其是井底之蛙自吹自擂一节,老师注意重点指导了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井底之蛙的目光短浅,盲目自大,使学生在读中深刻领悟。

2、鼓励学生演一演,在表演中体会寓言蕴涵的深刻含义。

老师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和海鳖先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的这节课上的也有不足的地方,如:部分内容没有处理完。

篇四: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重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进而体会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大屏幕,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师出示课件:图片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拔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

(先猜一猜图片讲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再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一是做游戏的形式轻松、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二是通过游戏中“说寓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寓言故事的特点(每个寓言故事里都包含一个道理),从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并记住课题中出现的生字“蛙”(板书课题,“蛙”用红粉笔写),齐读课题。 请问“之”是什么意思?(的)

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井底的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想不想知道课文围绕着这只井底之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

读课文

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难认的字多读几遍;

②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

读书姿势)

2. 检查预习。

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老师要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查吗?

课件出示生词,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解释:“商汤时代”和“夏禹时代”

(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之后老师进行讲解:汤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带领他的族民建立了商朝,汤统治商朝13年,在他统治商朝的时期就是商汤时代。)

解释:“夸耀”和“瞠目结舌”的词义

并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夸耀——炫耀)(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3. 出示句子,找出多音字。

(1)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2)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

指名读一读句子,师问:你从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多音字“没” mò(浸没) 没 méi(没有)

同学们把生词预习得非常好,相信你们会把课文学得更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 有人说朗读课文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你想不想也来展示一下自己优美动听的朗读声啊?同学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下面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井底之蛙生活的快乐么?他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呢? 你又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重点强调:“夸耀” 、“独占” 、“极点”

6. 从这段的描写中我们仅仅可以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快乐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它很得意、很骄傲??)

7.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来?

重点强调:“夸耀” 、“没有谁” 、“极点”

看来敢于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9.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井底之蛙的得意、骄傲和自大,那么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得意、骄傲、自大、快乐的语气。

10. 这只井底之蛙一直这么快活骄傲吗?后来怎么样了?(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介绍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东海之鳖是怎样来介绍大海的呢?

11. 从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能退了回来,”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精选作文:《井底之蛙》后记(250字)作文 一天,青蛙终于从井底出来了。他对小鸟说:小鸟,原来天真的很大很大。谢谢你,让我认识了天。小鸟说:天本来就很大,以后你一定要看事情的全面,只有做事认真你才能观察到里面隐藏的秘密,我来带你看一看吧!说着,小鸟呆着青蛙飞了起来。青蛙看见了云朵妹妹,风姐姐,雨弟弟,雪哥哥。它有礼貌的向它们问好,它们也纷纷向小青蛙问好。 飞了一会儿,小鸟累了,它把小青蛙放到井边。小青蛙跳回井里说: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下次你能带我再多看看,好吗?小鸟说:好啊!说完,小鸟就去做自己的事了。二年级:郭钟盈

篇一: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

在讲完《井底之蛙》一课后,我感觉到收获很多,新颖的教法和感人的教学语言,以及生动的教学课堂的创设,使学生都感到振奋。

为了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我对《井底之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将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形象生动的画面中,符合学习爱探索的特点,迎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惊喜,愉快、喜悦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中用图画来讲解词语的含义,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都是心领神会,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气氛热烈,学习的心情愉快。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

二、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对课文语言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寓言的体会。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学生上课的兴趣浓厚,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学生全部的投入学习的气氛中,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学生都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对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渺小”体会非常深刻。

三多读课文, 加强朗读指导。选择了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

反复的读中体会文中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体会出来,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同的意见反映学生的不同的思维,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的提高。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生,有效的利用了学习资源。

四不足:语言还应更简练,粉笔字还应加强练习。教学课文时能结合课后文言文朗读、讲解就更好了。

篇二: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知道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2、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2、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2、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井中的霸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 “极点”——在井蛙的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跨井栏倚井栏)极点:到达高兴的顶点了,没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了。

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出霸气来!(指名读)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起着强调的作用。请改成陈述句。

(这只井蛙也有它可爱之处,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

(2)指导朗读

把我们刚才提到的词语加重语气,就能把井蛙的得意样儿表现得更加活灵活现。(齐读)

过渡:

井蛙是这样得

意,一眼又小又浅的枯井,在它的夸耀下简直成了一座天堂。那海鳖的生活环境怎样呢?(板书:海鳖)

2、学习

(7)、这样的大海和这一眼浅井能相比吗?那么,在海鳖的眼里,快乐是什么?也是跨井栏、倚井栏吗?如果你是东海之鳖,一望无际的东海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板书:快乐 住在东海)

(8)、是呀,海鳖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大海里,大海千里之遥,千仞之高,不因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生活在大风大浪的大海中,就会不断地锻炼自我、磨练意志、积极进取,这是一种搏击风浪、不断奋斗的大快乐。(板书:大)

相比之下,井蛙生活在一个可怜的小浅井里,无风无浪,过着一种舒适、安然、享受的生活。面对这种生活,它感到满足,感到了不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是一种消极、懒散的小快乐。

(板书:小) (这一大一小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9)、听了海鳖的话后,井蛙瞠目结舌,谁来学学井蛙的表情? “瞠目结舌”就是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上学期我们学的《田忌赛马》一课中,有一个词和它的意思相近,想起是什么词了吗?(目瞪口呆)对,它俩是一对近义词。(课件出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10)、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但听了海鳖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板书:见识短浅 盲目自满)

(11)、假如你是这只井蛙,来到海边后,看到了大海非常辽阔,你会说些什么呢?

(啊!大海是多么辽阔,自己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浅井里,还自以为了不起呢!自己的目光是多么短浅,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呀。自己和海鳖比,浅井和大海比,是多么渺小啊!)

下页 余下全文篇三: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一课

我在教学《井底之蛙》一课时,正确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树立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的过程,老师采用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深入诱导;学生分析讲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及时指导的方法。这样,我将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我在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了分层次达标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语言不丰富,独立的表达能力未形成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运用书上的大部分语言进行故事的扩展,使学生有话可说,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充分的今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的活泼主动,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1:重视朗读、背诵

指导。教学时我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练读去体会课文的内容。尤其是井底之蛙自吹自擂一节,老师注意重点指导了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井底之蛙的目光短浅,盲目自大,使学生在读中深刻领悟。

2、鼓励学生演一演,在表演中体会寓言蕴涵的深刻含义。

老师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和海鳖先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的这节课上的也有不足的地方,如:部分内容没有处理完。

篇四: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重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进而体会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大屏幕,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师出示课件:图片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拔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

(先猜一猜图片讲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再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一是做游戏的形式轻松、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二是通过游戏中“说寓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寓言故事的特点(每个寓言故事里都包含一个道理),从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并记住课题中出现的生字“蛙”(板书课题,“蛙”用红粉笔写),齐读课题。 请问“之”是什么意思?(的)

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井底的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想不想知道课文围绕着这只井底之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

读课文

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难认的字多读几遍;

②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

读书姿势)

2. 检查预习。

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老师要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查吗?

课件出示生词,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解释:“商汤时代”和“夏禹时代”

(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之后老师进行讲解:汤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带领他的族民建立了商朝,汤统治商朝13年,在他统治商朝的时期就是商汤时代。)

解释:“夸耀”和“瞠目结舌”的词义

并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夸耀——炫耀)(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3. 出示句子,找出多音字。

(1)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2)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

指名读一读句子,师问:你从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多音字“没” mò(浸没) 没 méi(没有)

同学们把生词预习得非常好,相信你们会把课文学得更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 有人说朗读课文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你想不想也来展示一下自己优美动听的朗读声啊?同学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下面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井底之蛙生活的快乐么?他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呢? 你又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重点强调:“夸耀” 、“独占” 、“极点”

6. 从这段的描写中我们仅仅可以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快乐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它很得意、很骄傲??)

7.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来?

重点强调:“夸耀” 、“没有谁” 、“极点”

看来敢于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9.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井底之蛙的得意、骄傲和自大,那么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得意、骄傲、自大、快乐的语气。

10. 这只井底之蛙一直这么快活骄傲吗?后来怎么样了?(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介绍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东海之鳖是怎样来介绍大海的呢?

11. 从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能退了回来,”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相关内容

  • 题记与后记
  • 题记与后记.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 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 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后记就是你写完一篇文章后又觉得不完美,就又写一篇补充得文章使得原来得文章没完美. 题记,一般 ...

  • 如何拟写作文的题记
  • 如何拟写作文的题记 二.命题趋势: 写作文时如能巧妙地拟写题记,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使作品锦上添花.不少作者常苦心孤诣,拟写出的题记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 在正文之前题目之下,援引他人或自写的含义深刻的话,这便是题记. 还有一种形式是后记,即在 ...

  • 英语经验介绍
  • 英语经验介绍 首先,承蒙老师的看重和同学们的支持,在这里分享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理解.因为毕竟在座的优秀同学比比皆是,如果这十分钟真的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和益处,实为荣幸. 每个班里都挂着写着态度决定高度的牌子,但有几个人注意过,又有几个人领悟过?明确告诉大家,树立一个端正的态度是最初的一步,也是最 ...

  • 自我发展三年规划
  • 自我发展三年规划 刘春芳 高阳初中 自我发展三年规划 高阳初中 刘春芳 梦幻般驻足于华东师大的校园,心潮喷涌:如此殊厚的机遇,真让人心生万千感慨.近在咫尺的学习交流,真让人受益终身.研修的日子里,敬畏.钦佩.向往.憧憬·······太多的情感涌动于心间,激励着我原本卑微稚嫩的灵魂.心中曾有过的自信自 ...

  • 坐井观天的意思
  • [汉字]坐井观天 [拼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注音] ㄗㄨㄛˋ ㄐㄧㄥˇ ㄍㄨㄢ ㄊㄧㄢ [英译]Limited outlook [释义]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其实"坐"字有好多意思.比如: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 ...

  • 小学六年级想象作文大全
  • 返回 作文网小学作文 登录 频道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考 中考 高考 指导 素材 话题 单元 英语 成语 小学作文网站导航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升初 初中作文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高中作文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话题作文 艺术 学会 收获 诚信 环保 自信 成功 ...

  •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硕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教 ...

  • 作文:青春·拼搏·你我的感动
  • 青春·拼搏·你我的感动 我们不是麻木,面对集体利益,我们懂得为荣誉而战: 我们不是无情,面对同窗受挫,我们懂得温暖人心: 我们不是懒散,面对勇者相逢,我们懂得拼搏向前! --题记 春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操场上.4月17日,我校运动会在全体师生的忙碌下开幕啦!阴沉了多天的天空,今天竟奇迹般地开晴了.灿灿 ...

  • 石油工程渗流力学课本课后答案复习题.
  • 第一章 1.有四口油井测压资料间表1. 表 题1的压力梯度数据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0.8,原始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 ,试分析在哪个井附近形成低压区. 解: 将4口井的压力折算成折算压力进行比较 p zm 1=p m 1+ρg ∆H m 1 =9.0×106+0.8×103×9.8×(9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