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评注

《韦孟全集》:

刘云:高视城邑,真复如此。开合野兴甚浓,正是绝意。即复增两联,情味不过如此也。

《批点唐诗正声》:

绝处二句,正是闻见萧瑟时寄王卿本意。刘评谓“野兴正浓”,尽不识景象语。

《升庵诗话》:

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唯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寥寥孤莺啼杏园”两首绝妙,盖字句虽对而意则一贯也。

《唐诗直解》:

登楼愁思,宛然下泪。

《唐诗解》:

此诗先叙情,后布景,是绝中后对法。

《唐诗摘钞》:

章法倒叙,以三、四为一、二……山长水远,悠悠我思,亦与俱无穷耳。

《网师园唐诗笺》:

凄凉欲绝(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先叙情,后布景,而情正在景中,愈难为怀。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拾级登楼,对景吟唱。从前当他和王卿相聚时,经常一起游览:他们曾携手登楼(“踏阁”),纵目远眺;并肩上山(“攀林”),寻幽探胜。而如今呢,王卿已经远去楚地,只有诗人自己还滞留在海边的州郡。这会儿,当诗人孤独地登楼送目时,一种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不觉油然而生,脱口唱出了一、二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这开头两句虽然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人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唯有这样写,才能情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中的“砧杵”,是捣制寒衣用的垫石和棒槌。这里指捣衣时砧杵相击发出的声音。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捣练子》)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

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荆榛”,泛指高矮不等的杂树。“一郡”,形容荆榛莽莽苍苍,一望无涯,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作者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联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蒙蒙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陈志明)

攀林  拼音:pān lín

折取或拉下树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憩花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楚云(楚云)  拼音:chǔ yún

(1). 楚 天之云。《晋书·天文志中》:“ 韩 云如布, 赵 云如牛, 楚 云如日,宋云如车。”

(2).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乔吉 《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合欢髻子 楚 云松,斗巧眉儿翠黛浓。”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鬓亸 楚 云松,懒对妆奁。”

沧海(沧海)  拼音:cāng hǎi

(1).大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 《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2).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 ,以观 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东海 之别有 渤澥 ,故 东海 共称 渤海 ,又通谓之 沧海 。”参见“ 东海 ”。

(3).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 沧海岛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 沧海 也。”

《汉语大词典》:东海(东海)  拼音:dōng hǎi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 先秦 时代多指今之 黄海 ; 秦 汉 以后兼指今之 黄海 、 东海 ; 明 以后所指始与今之 东海 相当。今之 东海 海域,北起 长江 口北岸,南以 广东省 南澳岛 至 台湾省 南端一线为界,东至 琉球群岛 。

(2).泛指东方的大海。《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足与语东海之乐。” 汉 枚乘 《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 金陵王 。”

(3).指我国东方滨海地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 大公 乎!’” 杨伯峻 注:“为东海诸国之表率者,可能是 姜太公 之国。”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胙太师,以表东海。”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灼灼 淮阴 ,灵武冠世……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 燕 ,遂表东海。”

(4).郡名。 秦 置。 楚 汉 之际也称郯郡。治所在 郯 (今 山东 郯城 北)。 西汉 辖境相当今 山东 费县 、 临沂 、 江苏 赣榆 以南, 山东 枣庄市 、 江苏 邳县 以东和 江苏 宿迁 、 灌南 以北地区。其后历代屡有设置,辖境及治所亦有变迁。

砧杵  拼音:zhēn chǔ

亦作“砧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道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砧杵无声。”

荆榛  拼音:jīng zhēn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于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评注

《韦孟全集》:

刘云:高视城邑,真复如此。开合野兴甚浓,正是绝意。即复增两联,情味不过如此也。

《批点唐诗正声》:

绝处二句,正是闻见萧瑟时寄王卿本意。刘评谓“野兴正浓”,尽不识景象语。

《升庵诗话》:

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唯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寥寥孤莺啼杏园”两首绝妙,盖字句虽对而意则一贯也。

《唐诗直解》:

登楼愁思,宛然下泪。

《唐诗解》:

此诗先叙情,后布景,是绝中后对法。

《唐诗摘钞》:

章法倒叙,以三、四为一、二……山长水远,悠悠我思,亦与俱无穷耳。

《网师园唐诗笺》:

凄凉欲绝(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先叙情,后布景,而情正在景中,愈难为怀。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拾级登楼,对景吟唱。从前当他和王卿相聚时,经常一起游览:他们曾携手登楼(“踏阁”),纵目远眺;并肩上山(“攀林”),寻幽探胜。而如今呢,王卿已经远去楚地,只有诗人自己还滞留在海边的州郡。这会儿,当诗人孤独地登楼送目时,一种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不觉油然而生,脱口唱出了一、二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这开头两句虽然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人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唯有这样写,才能情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中的“砧杵”,是捣制寒衣用的垫石和棒槌。这里指捣衣时砧杵相击发出的声音。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捣练子》)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

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荆榛”,泛指高矮不等的杂树。“一郡”,形容荆榛莽莽苍苍,一望无涯,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作者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联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蒙蒙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陈志明)

攀林  拼音:pān lín

折取或拉下树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憩花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楚云(楚云)  拼音:chǔ yún

(1). 楚 天之云。《晋书·天文志中》:“ 韩 云如布, 赵 云如牛, 楚 云如日,宋云如车。”

(2).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乔吉 《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合欢髻子 楚 云松,斗巧眉儿翠黛浓。”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鬓亸 楚 云松,懒对妆奁。”

沧海(沧海)  拼音:cāng hǎi

(1).大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 《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2).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 ,以观 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东海 之别有 渤澥 ,故 东海 共称 渤海 ,又通谓之 沧海 。”参见“ 东海 ”。

(3).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 沧海岛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 沧海 也。”

《汉语大词典》:东海(东海)  拼音:dōng hǎi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 先秦 时代多指今之 黄海 ; 秦 汉 以后兼指今之 黄海 、 东海 ; 明 以后所指始与今之 东海 相当。今之 东海 海域,北起 长江 口北岸,南以 广东省 南澳岛 至 台湾省 南端一线为界,东至 琉球群岛 。

(2).泛指东方的大海。《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足与语东海之乐。” 汉 枚乘 《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四折:“来时节玉蟾出东海,去时节残月下西楼。”《红楼梦》第四回:“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 金陵王 。”

(3).指我国东方滨海地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 大公 乎!’” 杨伯峻 注:“为东海诸国之表率者,可能是 姜太公 之国。”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胙太师,以表东海。”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灼灼 淮阴 ,灵武冠世……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 燕 ,遂表东海。”

(4).郡名。 秦 置。 楚 汉 之际也称郯郡。治所在 郯 (今 山东 郯城 北)。 西汉 辖境相当今 山东 费县 、 临沂 、 江苏 赣榆 以南, 山东 枣庄市 、 江苏 邳县 以东和 江苏 宿迁 、 灌南 以北地区。其后历代屡有设置,辖境及治所亦有变迁。

砧杵  拼音:zhēn chǔ

亦作“砧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道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砧杵无声。”

荆榛  拼音:jīng zhēn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于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相关内容

  • 楚辞与王粲的_登楼赋_
  • 志赋>,班固的<幽通赋>,蔡邕的<述行赋>等作品中突现的主要 为骚体赋的抒情功能,而在继承楚辞抒情功能的同时,汉代骚体赋也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面貌,汉代骚体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了散文思维方式的影响,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特征,首先它在抒情 窦绍静 的同时,寓情于理,加入了 ...

  • 王粲[登楼赋]
  • 王粲<登楼赋>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简要了解中国文学史中"赋"这一文体的发展概况. 2.了解王粲的生平和文学上的成就. 3.体会作者在赋中所抒发的情感和心情. 二.王粲简介 王粲(177-217),东汉末年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人.先随献帝西迁长安 ...

  • 唐诗赏析 登楼
  • <登楼>杜甫唐诗鉴赏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763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 ...

  • 登岳阳楼教案陈与义
  • 篇一:登岳阳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诗歌内容. 2.在对诗歌的分析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归纳总结. 3.当堂背诵.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 ...

  • 仲宣楼之争:襄樊.荆州.当阳
  • 在建安时代林林总总的辞赋中,有三篇赋最为著名.一篇是祢衡的<鹦鹉赋>,一篇是曹植的<洛神赋>,另一篇就是王粲的<登楼赋>.其中以王粲的<登楼赋>为第一.然而,这仲宣楼究竟在荆州何处,后人的意见不尽一致.盛宏之<荆州记>.郦道元<水经注 ...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十首古诗词默写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 1.<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 .: (一)<从军行> 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或写出书生强烈的客,今日又南冠 ...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

  • 闺怨阅读答案_作者王昌龄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言]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闺怨阅读答案_作者王昌龄.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 ...

  • 登楼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