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备课:马建军 审核:黄少锋 课时:3 编号:201222

班级______小组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检查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4、熟读、背诵课文。

二、知识链接:

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

‚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

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

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

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

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

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

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展拓文章的境界。

3、师补充相关资料: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

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世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他们之间

的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富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摆脱

对豪门的依赖。

②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

迫,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平静。这是他们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

的一种方法。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辄( zhã) 吝情( lìn ) 短褐( hâ ) 箪( dān ) 瓢屡( lǚ )空 .....

晏(yàn )如 黔( qián ) 汲汲(jí ) 俦( chóu ) 衔觞( shāng ) 欤( y......

ú )

2.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每有会意(古义:领会书中的意思,今义:相互明白,心灵相通) ..

造饮辄醉(古义:到、往,今义:制造) .

4、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

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

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

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

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

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第一课时

一、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二、按提示用原文填空。

(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

利或淡泊宁静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恬淡自足的五柳先生。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

神愉悦的或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五柳先生。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

达的或开朗乐观的五柳先生。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

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

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形象: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

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5、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

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6、“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8、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归纳本文特点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教师总结,延伸讲解)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课文中共出现九处否定句 表现其思想性格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 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 ” 耿直率真

“不蔽风日” 安平乐道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卓尔不群、不随世俗

总结: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作用)突出了自己

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

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

对读书—— 不求甚解 对做客—— 曾不吝情去留

对家境—— 晏如也 对著文——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对得失—— 忘怀得失 对贫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自主练习

1.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许:处所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忧愁的样子;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忧愁的样子;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辈、同类

⑤衔觞赋诗 衔觞: 酒杯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 知道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旧交、旧友 ⑧ 或置酒而招之。或:有时置:__置办、准备_

⑨颇示己志。 颇:___稍微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空寂__________

2、词类活用:

①亲旧知其如此 亲:亲戚(形容词作名词) 旧:旧交、老朋友(形容词作名词)

②造饮辄尽 尽:喝光、喝完 (形容词作动词) ③以乐其志 乐:以……为乐 (意动用法)

④以此自终 终:过完一生 (名词作动词)

⑤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地知道 (形容词作动词)

3、一词多义:

以 因以为号焉 用 之 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

以乐其志 黔娄之妻有言

4.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因以(之)为号焉。 (其)闲静少言。

②状语后置: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B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

氏之民欤?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

吃。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

乐。

三、阅读延伸

朱买臣传(节选)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①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

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③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

“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

舍,置园中,给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经⑨死。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释]

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 ②戴:同“载”。③数:屡次。呕:同“讴”,

唱。④疾歌:大声歌唱。⑤女:同“汝”。 ⑥听:听凭。 ⑦治道:整修道路。⑧食:同

“饲”。⑨自经:上吊。⑩乞:给予。

6.与课文选段对比阅读,请简答。

①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

②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③朱买臣与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

7.区别用法,解释含义。

其妻亦负戴相随 妻羞之,求去

①其 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之 置园中,给食之

买臣乞其夫钱 无怀氏之民欤

7①他的;他们;她 ②这件事;他们;的 ③粮食、食物;同“饲”,让„„吃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备课:马建军 审核:黄少锋 课时:3 编号:201222

班级______小组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检查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4、熟读、背诵课文。

二、知识链接:

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

‚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

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

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

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

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

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

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展拓文章的境界。

3、师补充相关资料: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

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世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他们之间

的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富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摆脱

对豪门的依赖。

②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

迫,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平静。这是他们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

的一种方法。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辄( zhã) 吝情( lìn ) 短褐( hâ ) 箪( dān ) 瓢屡( lǚ )空 .....

晏(yàn )如 黔( qián ) 汲汲(jí ) 俦( chóu ) 衔觞( shāng ) 欤( y......

ú )

2.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每有会意(古义:领会书中的意思,今义:相互明白,心灵相通) ..

造饮辄醉(古义:到、往,今义:制造) .

4、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

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

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

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

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

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第一课时

一、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二、按提示用原文填空。

(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

利或淡泊宁静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恬淡自足的五柳先生。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

神愉悦的或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五柳先生。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

达的或开朗乐观的五柳先生。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

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

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形象: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

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5、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

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6、“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8、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归纳本文特点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教师总结,延伸讲解)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课文中共出现九处否定句 表现其思想性格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 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 ” 耿直率真

“不蔽风日” 安平乐道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卓尔不群、不随世俗

总结: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作用)突出了自己

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

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

对读书—— 不求甚解 对做客—— 曾不吝情去留

对家境—— 晏如也 对著文——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对得失—— 忘怀得失 对贫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自主练习

1.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许:处所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忧愁的样子;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忧愁的样子;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辈、同类

⑤衔觞赋诗 衔觞: 酒杯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 知道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旧交、旧友 ⑧ 或置酒而招之。或:有时置:__置办、准备_

⑨颇示己志。 颇:___稍微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空寂__________

2、词类活用:

①亲旧知其如此 亲:亲戚(形容词作名词) 旧:旧交、老朋友(形容词作名词)

②造饮辄尽 尽:喝光、喝完 (形容词作动词) ③以乐其志 乐:以……为乐 (意动用法)

④以此自终 终:过完一生 (名词作动词)

⑤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地知道 (形容词作动词)

3、一词多义:

以 因以为号焉 用 之 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

以乐其志 黔娄之妻有言

4.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因以(之)为号焉。 (其)闲静少言。

②状语后置: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B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

氏之民欤?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

吃。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

乐。

三、阅读延伸

朱买臣传(节选)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①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

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③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

“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

舍,置园中,给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经⑨死。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释]

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 ②戴:同“载”。③数:屡次。呕:同“讴”,

唱。④疾歌:大声歌唱。⑤女:同“汝”。 ⑥听:听凭。 ⑦治道:整修道路。⑧食:同

“饲”。⑨自经:上吊。⑩乞:给予。

6.与课文选段对比阅读,请简答。

①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

②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③朱买臣与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

7.区别用法,解释含义。

其妻亦负戴相随 妻羞之,求去

①其 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之 置园中,给食之

买臣乞其夫钱 无怀氏之民欤

7①他的;他们;她 ②这件事;他们;的 ③粮食、食物;同“饲”,让„„吃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 提问 登录 注册 立即下载 立即下载 ?题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肥沙旨蘸003 语文 2014-12-12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 ...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
  • 南海区2007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教学质量调查题 (90分钟内完成)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读拼音,写汉字(9分) kuí huā dù jì nà hǎn dì yù wǔ rǔ ( ) ( ) ( ) ( ) ( ) dà ( ) xiāng ( ) 相 dài ( ) xi ...

  • 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试题试卷
  •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词. zhào bì nuò qiâ ( )国 和氏( ) 允( ) 胆( ) dù jì cáo màn yán ( ) ( )操 ( )子 迟( 二.组词. 1.一字多组词. 焦 ( ) ( ) ( ) 修 ( ) ( ) ( ) 疲 ( ) ( ) ( ) 牢 ...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美丽的小路> 李术梅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
  • 藤 野 先 鲁 迅 生 导入新课 背景介绍 段落结构 人物形象 课文暗线 小结退出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 ...

  • 冯骥才先生有什么文学作品
  • 主要作品 文章冯骥才作品<雕花烟斗>.<逆光的风景>.<摸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神鞭>.<三寸金莲>.<关于艺术家>.<珍珠鸟>(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
  • 第 二 课 时 ●重点 1.感受文章的音韵之美和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品味文章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1."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却"不求甚解"呢 ...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
  • 1<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二.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早>说课稿 <早>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吴伯萧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文章形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