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功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功》

杨先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源中学

541400

邮编

《功》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杨先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能力目标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遵循探究式教学的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德育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物理学科知识的方法,并与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方法融会贯通,达到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根据人们的认识习惯循序渐进地安排对“功”知识点的讲解的,这也与物理学科的“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相一致。教材在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功的两个要素,及在两种特殊情况下计算功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力对物体所做功如何计算”的问题,顺其自然,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复习了力的分解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对力与其分力为“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而且利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增强了学生学好新知识的信心。而本节要讨论的重点知识正功与负功问题也是在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结合实际讨论力与位移的方向成不同角度时,余弦函数的不同取值及符号的变更得出来的。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则更加深了学生对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

【教法建议】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引导和探究,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并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予以补充。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功的定义及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计算公式

1.新课的引入(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及功的两个要素引入新课) (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2.思考与讨论:功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复习两种特殊情况下功的计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

(2) 提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

功如何计算?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时该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因此该项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α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以及等效替代法。)

二.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1.思考与讨论力与位移所成的角度可以在什么时候范围内变化,当角度逐渐增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老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

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零度到九十度之间时力沿位移方向的分量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加;反之,物体的速度减小。因此 ,有如下结论

动力对物体做正功、阻力对物体做负功

(设计说明: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是要求的重要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能力)

三.合力所做的功的计算

1.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单个力做功的计算问题后,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应如何计算?

(1)各力做的功应如何计算?合力做的功与各力做的功有何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2)这些力既然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能否找到一个力能代替这些共同作用 的力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得出结论)

(3)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先求出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设计说明:这是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例题

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单个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正、负功的含义。 五、知识的拓展

与学生一起讨论变力做功的问题,使学生初步形成微元法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二)功的计算方法 (三)正功和负功

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于零小于九十度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四)两种计算总功的方法 1.先求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七、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最重要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若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则这堂课还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探究出来的结果比教师告诉得到的结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让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效果。

(注;本设计完全由本人独立创作完成,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者,本人保留追究文责的权利)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功》

杨先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源中学

541400

邮编

《功》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杨先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能力目标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遵循探究式教学的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德育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物理学科知识的方法,并与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方法融会贯通,达到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根据人们的认识习惯循序渐进地安排对“功”知识点的讲解的,这也与物理学科的“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相一致。教材在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功的两个要素,及在两种特殊情况下计算功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力对物体所做功如何计算”的问题,顺其自然,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复习了力的分解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对力与其分力为“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而且利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增强了学生学好新知识的信心。而本节要讨论的重点知识正功与负功问题也是在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结合实际讨论力与位移的方向成不同角度时,余弦函数的不同取值及符号的变更得出来的。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则更加深了学生对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

【教法建议】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引导和探究,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并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予以补充。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功的定义及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计算公式

1.新课的引入(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及功的两个要素引入新课) (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2.思考与讨论:功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复习两种特殊情况下功的计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

(2) 提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

功如何计算?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时该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因此该项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α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以及等效替代法。)

二.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1.思考与讨论力与位移所成的角度可以在什么时候范围内变化,当角度逐渐增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老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

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零度到九十度之间时力沿位移方向的分量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加;反之,物体的速度减小。因此 ,有如下结论

动力对物体做正功、阻力对物体做负功

(设计说明: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是要求的重要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能力)

三.合力所做的功的计算

1.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单个力做功的计算问题后,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应如何计算?

(1)各力做的功应如何计算?合力做的功与各力做的功有何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2)这些力既然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能否找到一个力能代替这些共同作用 的力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得出结论)

(3)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先求出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设计说明:这是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例题

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单个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正、负功的含义。 五、知识的拓展

与学生一起讨论变力做功的问题,使学生初步形成微元法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二)功的计算方法 (三)正功和负功

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于零小于九十度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四)两种计算总功的方法 1.先求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七、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最重要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若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则这堂课还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探究出来的结果比教师告诉得到的结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让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效果。

(注;本设计完全由本人独立创作完成,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者,本人保留追究文责的权利)


相关内容

  • 最新最全的高中物理同步课件
  • 最新最全的高中物理同步课件 告广大博友.网友,特别是同行 一. 博主在撰写课件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很多资料,在这里感谢有关人士,感谢你们为教育做出的贡献,感谢你们为后来者做出的贡献.若您认为那一部分内容必须注明出处,请您告知于我,可跟帖回复,我一定会积极做出反应,尊重您的权利. 二. 本博文是博主历经 ...

  • 高中物理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总结
  • 摘要: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应用的越来越多,高中物理课堂为了响应新课改创新教学方式的号召,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也加入了多媒体的应用,使得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都适合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多媒体在某些 ...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教学 摘要:探究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创新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本文在针对高中物理实验在分析其探究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原则,并进一步阐述了其教学意义 关键词:物理实验 探究教学 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创新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倡导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_金新喜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 * 金新喜 摘要教科书是传承文化.推动和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教科书的发展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叙述一些翔实的史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脉络,能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简单介绍各 ...

  • 关于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分析-安宁
  • 关于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分析 新河中学 安宁 初中学生刚升入高一,学生们普遍感觉高一物理比较难学,尤其是原来物理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同学,开始逐渐的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造成成绩差而影响了全面发展.因此需要研究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完成好这个过渡,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提高物理教学质 ...

  • 教育资源库
  • 教育资源库 天津教研网 2009  http://www.tjjy.com.cn/2009/ 综合类网站:中国教育网  中国国际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部 中华教育网  中国学习网  世界艺术网 中国教育第一网 中华家庭教育网  国际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家协会   中国高考招生网  世界教育网   ...

  • 如何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能力
  • 学园┃ACADEMY 2012年1月 第2期 如何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能力 於凤平 安徽省全椒县全椒慈济中学 高中物理学习对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都是较难的,本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10多年,发现几乎学不好物理的同学都有一些共同的毛病,就是上课能听懂,习题看答案也能看懂,但是自己做题目或考试时就不 ...

  • 物理论文之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思考
  • 物理论文之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伽利略开创近代物理研究的先河开始,实验验证法就是物理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 而物理建模正是在这种研究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的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适当地对物理研究对象进行理想化设想形成物理模型,进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下面针对高中 ...

  •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与教学策略
  • 作者:姚天勇 <物理教学> 2010年09期 自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市自治区最先试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含新疆建设兵团)实行了高中课程改革,最近几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为了 ...

  • 高中物理课堂基本要素论文
  • 高中物理课堂基本要素论文 摘要:概念.规律和方法是高中物理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大多各要素的诠释力度,拓展并完善物理基础知识,注重发掘其中潜在的教育价值,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打造高效课堂而服务,并为落实新课改要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作为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