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18=54分)

1.C 、N 、S 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氧化物的产生

B .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 <7,我们把PH <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C .N 与S 的氧化物还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D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2.下列试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直径约6到9纳米。下列关于固体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 B .在合适的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g/mol D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 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提醒人们使用浓硫酸时注意安全,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应贴上下图标识

B .实验室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 (OH )3胶体和FeCl 3溶液

C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NaOH 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

D .实验室常将氢氟酸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

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 .28g 乙烯(C2H 4) 和环丁烷(C4H 8)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 .常温常压下,92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A

D .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6.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下图所示) 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

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 .盐酸逐滴加入食盐溶液中

B .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D .醋酸逐滴加入氨水中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 1的NaOH 溶液:K 、Na 、SO 42、CO 32

-++--B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K 、Ba 2、NO 3、Cl

-++--

C .0.1 mol·L 1FeCl 3溶液:K 、NH 4、I 、SCN

D .c(H)/c(OH) =1×1014的溶液:Ca 2、Na 、ClO 、NO 3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酸氢钠与少量氢氧化钡反应:2H ++SO42-+Ba2++2OH-=BaSO4↓+2H2O

-B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 32+ 2H+ = H2SiO 3↓

+-C .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

D .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 △

Fe 3+ + 3NO2↑ + 3H2O

9.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 + 5FeS 2 + 12H 2O == 7Cu 2S + 5FeSO 4 +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 5 mol FeS2 发生反应,有 10 mol 电子转移

C . 产物中的SO 2-4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 FeS 2 只作还原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可以得到CaCO 3沉淀

B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入BaCl 2溶液,可检验SO 42-

C .将足量的Na 2O 2、Na 2O 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D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溶液不变成血红色,通入氯气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1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分别可能是【 】

A .甲、乙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2.向一定量的FeO ,Fe ,Fe 3O 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 (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11.2 g B.5.6 g C.2.8 g D. 1.4g

13.下列关于各用品的主要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

A .光导纤维—纯硅 B .漂白液—次氯酸钠

C .苏打—碳酸钠 D .明矾—硫酸铝钾

1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H 3和N 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1>V2>V3 B. V1> V3> V2 C. V2 > V3> V1 D. V3> V1>V2

15.Cu 2S 与一定量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 Cu(NO3) 2 、CuSO 4、NO 2 、NO 和 H 2O, 当NO 2和NO 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 2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7 B .1:9 C .1:5 D . 1:6

16.38.4mg 的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 (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1.0×10-3mol B .1.6×10-3mol C .2.2×10-3mol D .2.4×10-3mol

1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

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从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 .在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8.向MgSO 4和Al 2(SO4) 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NaOH 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沉淀质量),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二、非选择题。(46分)

19. (16分)下图的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 、C 、D 为无色气体,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 :B :;F :;G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A→D:

G→E:。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 , 常采用 法来收集。

20. (1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x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有(填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n 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纸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反应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坩埚质量是Wg ,坩埚与最终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是W 2 g,则样品中铁元素 的质量分数(化简代数式)x 1=_______________

21.(1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 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备SO 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 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 制备Cl 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2↑+2H2O 。若有6 mol的HCl 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 、D 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 再给B 、D 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 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 2和Cl 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分) 22.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人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 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氧气(标准状况) ,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 的浓度为0.050 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C 7.A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17.D 18.D

19. (1)X :NH 4HCO 3或(NH4) 2CO 3; B :H 2O ;

F :NO 2; G :HNO 3

(2)A→D:2CO 2+2Na2O 2=2Na2CO 3+O2

G→E:3Cu+8HNO3(稀)=3Cu(NO3) 2+2NO↑+4H2O

(3)铵盐和碱【或NH 4Cl 和Ca(OH)2】;向下排空气法

20. (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过滤洗涤

(2)①④ (3)2Fe 2+Br 2=2Fe 3++2Br -

(4)[700(W2-W 1)/a]%

21. (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

(3)①品红褪色; 品红褪色。 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Cl 2+SO2+2H2O===2HCl+H2SO 4 。

22. 由铝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n(NaOH)=0.OlOmol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015mol

那么由金属钠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n(H2)=1.12/22.4-0.015mol=0.035mol

根据反应①可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0.035 mol=0.070mol 又因为反应后溶液中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

n(NaOH)=2.0L×0.050mol.L-1=0.10mol

所以溶液中Na+的总物质的量即原金属钠的总物质的量为:

n(Na+)=0.10mol+0.010mol=0.llmol

n(Na20)=(0.11mol-0.070mol)/2=O.020mol

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llmol×23 g·mol-1/(0.070mol×23 g·mol-1+0.020mol×62 g.mol-1)×100%=89%

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18=54分)

1.C 、N 、S 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氧化物的产生

B .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 <7,我们把PH <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C .N 与S 的氧化物还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D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2.下列试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直径约6到9纳米。下列关于固体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 B .在合适的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g/mol D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 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提醒人们使用浓硫酸时注意安全,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应贴上下图标识

B .实验室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 (OH )3胶体和FeCl 3溶液

C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NaOH 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

D .实验室常将氢氟酸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

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 .28g 乙烯(C2H 4) 和环丁烷(C4H 8)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 .常温常压下,92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A

D .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6.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下图所示) 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

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 .盐酸逐滴加入食盐溶液中

B .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D .醋酸逐滴加入氨水中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 1的NaOH 溶液:K 、Na 、SO 42、CO 32

-++--B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K 、Ba 2、NO 3、Cl

-++--

C .0.1 mol·L 1FeCl 3溶液:K 、NH 4、I 、SCN

D .c(H)/c(OH) =1×1014的溶液:Ca 2、Na 、ClO 、NO 3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酸氢钠与少量氢氧化钡反应:2H ++SO42-+Ba2++2OH-=BaSO4↓+2H2O

-B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 32+ 2H+ = H2SiO 3↓

+-C .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

D .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 △

Fe 3+ + 3NO2↑ + 3H2O

9.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 + 5FeS 2 + 12H 2O == 7Cu 2S + 5FeSO 4 +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 5 mol FeS2 发生反应,有 10 mol 电子转移

C . 产物中的SO 2-4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 FeS 2 只作还原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可以得到CaCO 3沉淀

B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入BaCl 2溶液,可检验SO 42-

C .将足量的Na 2O 2、Na 2O 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D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溶液不变成血红色,通入氯气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1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分别可能是【 】

A .甲、乙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2.向一定量的FeO ,Fe ,Fe 3O 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 (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11.2 g B.5.6 g C.2.8 g D. 1.4g

13.下列关于各用品的主要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

A .光导纤维—纯硅 B .漂白液—次氯酸钠

C .苏打—碳酸钠 D .明矾—硫酸铝钾

1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H 3和N 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1>V2>V3 B. V1> V3> V2 C. V2 > V3> V1 D. V3> V1>V2

15.Cu 2S 与一定量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 Cu(NO3) 2 、CuSO 4、NO 2 、NO 和 H 2O, 当NO 2和NO 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 2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7 B .1:9 C .1:5 D . 1:6

16.38.4mg 的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 (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1.0×10-3mol B .1.6×10-3mol C .2.2×10-3mol D .2.4×10-3mol

1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

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从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 .在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8.向MgSO 4和Al 2(SO4) 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NaOH 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沉淀质量),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二、非选择题。(46分)

19. (16分)下图的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 、C 、D 为无色气体,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 :B :;F :;G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A→D:

G→E:。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 , 常采用 法来收集。

20. (1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x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有(填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n 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纸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反应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坩埚质量是Wg ,坩埚与最终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是W 2 g,则样品中铁元素 的质量分数(化简代数式)x 1=_______________

21.(1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 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备SO 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 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 制备Cl 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2↑+2H2O 。若有6 mol的HCl 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 、D 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 再给B 、D 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 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 2和Cl 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分) 22.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人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 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氧气(标准状况) ,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 的浓度为0.050 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C 7.A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17.D 18.D

19. (1)X :NH 4HCO 3或(NH4) 2CO 3; B :H 2O ;

F :NO 2; G :HNO 3

(2)A→D:2CO 2+2Na2O 2=2Na2CO 3+O2

G→E:3Cu+8HNO3(稀)=3Cu(NO3) 2+2NO↑+4H2O

(3)铵盐和碱【或NH 4Cl 和Ca(OH)2】;向下排空气法

20. (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过滤洗涤

(2)①④ (3)2Fe 2+Br 2=2Fe 3++2Br -

(4)[700(W2-W 1)/a]%

21. (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

(3)①品红褪色; 品红褪色。 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Cl 2+SO2+2H2O===2HCl+H2SO 4 。

22. 由铝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n(NaOH)=0.OlOmol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015mol

那么由金属钠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n(H2)=1.12/22.4-0.015mol=0.035mol

根据反应①可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0.035 mol=0.070mol 又因为反应后溶液中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

n(NaOH)=2.0L×0.050mol.L-1=0.10mol

所以溶液中Na+的总物质的量即原金属钠的总物质的量为:

n(Na+)=0.10mol+0.010mol=0.llmol

n(Na20)=(0.11mol-0.070mol)/2=O.020mol

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llmol×23 g·mol-1/(0.070mol×23 g·mol-1+0.020mol×62 g.mol-1)×100%=89%


相关内容

  •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
  •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 2 .直线l +y +3=0的倾斜角α为 ( ) 图(1) A B C D A .30: B .60: C .120: D .150. 3.边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

  •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含答案)
  •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模拟题 2014.1.6. 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 .7月1 日 B .5月1 日 C .8月1日 D .10月1 日 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C . ...

  •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决定元素 ...

  • 高中数学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 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如果输入n =3,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一个 ...

  • 2014-2015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2014-2015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 42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析--之十 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

  •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遵循高中地理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旅游地理和环保地理,适当兼顾初中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事实.原理及规律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以及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各部 ...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高一(3)班的好学生 (B )焦作市所有的老人 (C )不等于0的实数 (D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2.下列各组 ...

  •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