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所致呼之而出

摘要:唤起学生作文意识,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让学生多读美文,观察生活,交流评改,享受作文乐趣。只有让每个学生真正享受到写作趣味,那么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生命、有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作文兴趣;阅读兴趣;观察生活;交流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1-0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这样一个事例:一天去教室布置作业,遇到一位学生,他随口问一句话:“老师,这周如果不布置作文训练,那么你让我们做什么都愿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引起了我的沉思:看来孩子们都怕写作文,怎样让他们不怕呢?他们为什么对写作毫无兴趣呢?这是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唤起孩子写作意识,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问题。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能从学习写作过程中领略出趣味,他们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那么,怎样唤起学生作文意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培养作文兴趣既是学生对作文内在价值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思想交流的活动过程。因此,培养作文兴趣的途径、方法可以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美文范读,触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书籍也是一所学校,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读书。”如果阅读是吸收,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可见阅读、写作和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那么,它的前提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所谓“好书”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的典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学习写作的首选之路。当学生的写作意识尚不明确时,教师应有目的地选取短而精美、生动感人的文章给学生朗读,带着他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营造一种令人向往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读《背影》《纸船》等效果很好。再者多找一些生活气息很浓厚、寓情于景的文章,师生共读。欣赏类似于《散步》《社戏》等文章。因为读的过程就是产生感受的过程,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从作品中得到启发,与作者感情交流,然后产生写作的愿望。当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时,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形成读后感或是生活见闻等。在课外,多鼓励学生借书、买书、多读名著和一些课外读物,如《小荷报》、《初中生优秀作文》等,上面刊登的是趣味性和亲和力较好,容易产生共鸣,启发学习写作的兴趣文章。把这些当作教学作文的材料,让学生与阅读相随相陪,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意识推动学生写生活中的,写悲欢离合,诉喜怒哀乐,读写完美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通过阅读范文,让学生在“胜景”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日积月累,有了一定厚度的文化底蕴,学生不再为写作而发愁,不必计较写长写短,只要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主人,尝到了写作的快乐,他们的思绪会更加活跃,写作也变得更加主动、智慧。

二、观察生活,引发兴趣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更应该扎根生活。许多人误认为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单调,如果要写人生百态、人生感悟,学生往往会感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哪里有生动的材料可写。事实并非如此,时代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不断涌现的多种信息渠道如网络、电视、报刊等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那么怎样去观察生活,了解大千世界呢?教师引导学生重视观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现象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时感到难以下笔,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生活缺少观察和思考,或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熟视无睹,或没有理性的思考,或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素材,用轮流日记、周记的形式把它及时写下来。周记是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体会生活的一座桥梁,从他们的周记中反映出多彩的生活现象,如下棋、钓鱼、弹琴、外出旅行、家庭琐事、学习生活等,甚至有学生写一件事采用了连载的形式,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浓墨重彩地写出来,就如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戏剧一样,让人深切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东西源自身边。最近一次作文课上,语文老师故意迟到了五分钟,让学生以《当老师不在时》为题写作文,用时一节课,学生感到这个题目太好写了,不就是刚才老师不在时教室里发生的一幕幕么,俯拾皆是“谈笑风声”,在场同学的百态是有目共睹,于是他们写作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经过构思布局,洋洋洒洒一大篇,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写不下去的。看来,生活需要有心人,对生活中的风景,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去关注,若不关注,学生的写作灵感就会一晃而过,只有让他们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引发,勤于发现、勤于记录,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宝藏,并把写作看成一件乐事而从容面对,写作的兴趣自然而然生发了。

三、交流评改,享受乐趣

经常看到语文老师埋头于批改作文中,苦不堪言。两个班作文以80份为例,每个学生花6分钟以上时间批改,那么全批完的话,要整整8个小时,就是一天时间不休息,老师辛苦为何?学生拿到作文后,草草看了下分数和评语,能有多少效果?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作文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创造和修改的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首先,指导评改作文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让学生了解加分和减分理由,从而引起他们的重视。然后,让学生了解作文评判的标准,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鼓励性的,是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时机。接着,让学生给每篇习作写评语,从三方面进行挖掘,如作文的优点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提出改进意见等。作文评改流程归纳为:“相互阅读—提示修改—学生互改—教师评改—交流意见。”让学生亲身当几回老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写作技能,从中体会出修改与评改的辛苦和乐趣。那么老师会事半功倍,劳而多功。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一座引桥,关键是要把学生引入写作的“康庄大道”,教师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生活,关注人文社会,畅谈阅读收获,多些写作实践积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写作。

参考文献:

[1]张孔义,等.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A].朱永新教育作品(卷七《我的阅读观》)[C].

摘要:唤起学生作文意识,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让学生多读美文,观察生活,交流评改,享受作文乐趣。只有让每个学生真正享受到写作趣味,那么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生命、有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作文兴趣;阅读兴趣;观察生活;交流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1-0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这样一个事例:一天去教室布置作业,遇到一位学生,他随口问一句话:“老师,这周如果不布置作文训练,那么你让我们做什么都愿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引起了我的沉思:看来孩子们都怕写作文,怎样让他们不怕呢?他们为什么对写作毫无兴趣呢?这是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唤起孩子写作意识,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问题。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能从学习写作过程中领略出趣味,他们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那么,怎样唤起学生作文意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培养作文兴趣既是学生对作文内在价值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思想交流的活动过程。因此,培养作文兴趣的途径、方法可以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美文范读,触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书籍也是一所学校,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读书。”如果阅读是吸收,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可见阅读、写作和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那么,它的前提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所谓“好书”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的典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学习写作的首选之路。当学生的写作意识尚不明确时,教师应有目的地选取短而精美、生动感人的文章给学生朗读,带着他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营造一种令人向往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读《背影》《纸船》等效果很好。再者多找一些生活气息很浓厚、寓情于景的文章,师生共读。欣赏类似于《散步》《社戏》等文章。因为读的过程就是产生感受的过程,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从作品中得到启发,与作者感情交流,然后产生写作的愿望。当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时,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形成读后感或是生活见闻等。在课外,多鼓励学生借书、买书、多读名著和一些课外读物,如《小荷报》、《初中生优秀作文》等,上面刊登的是趣味性和亲和力较好,容易产生共鸣,启发学习写作的兴趣文章。把这些当作教学作文的材料,让学生与阅读相随相陪,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意识推动学生写生活中的,写悲欢离合,诉喜怒哀乐,读写完美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通过阅读范文,让学生在“胜景”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日积月累,有了一定厚度的文化底蕴,学生不再为写作而发愁,不必计较写长写短,只要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主人,尝到了写作的快乐,他们的思绪会更加活跃,写作也变得更加主动、智慧。

二、观察生活,引发兴趣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更应该扎根生活。许多人误认为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单调,如果要写人生百态、人生感悟,学生往往会感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哪里有生动的材料可写。事实并非如此,时代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不断涌现的多种信息渠道如网络、电视、报刊等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那么怎样去观察生活,了解大千世界呢?教师引导学生重视观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现象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时感到难以下笔,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生活缺少观察和思考,或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熟视无睹,或没有理性的思考,或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素材,用轮流日记、周记的形式把它及时写下来。周记是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体会生活的一座桥梁,从他们的周记中反映出多彩的生活现象,如下棋、钓鱼、弹琴、外出旅行、家庭琐事、学习生活等,甚至有学生写一件事采用了连载的形式,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浓墨重彩地写出来,就如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戏剧一样,让人深切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东西源自身边。最近一次作文课上,语文老师故意迟到了五分钟,让学生以《当老师不在时》为题写作文,用时一节课,学生感到这个题目太好写了,不就是刚才老师不在时教室里发生的一幕幕么,俯拾皆是“谈笑风声”,在场同学的百态是有目共睹,于是他们写作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经过构思布局,洋洋洒洒一大篇,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写不下去的。看来,生活需要有心人,对生活中的风景,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去关注,若不关注,学生的写作灵感就会一晃而过,只有让他们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引发,勤于发现、勤于记录,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宝藏,并把写作看成一件乐事而从容面对,写作的兴趣自然而然生发了。

三、交流评改,享受乐趣

经常看到语文老师埋头于批改作文中,苦不堪言。两个班作文以80份为例,每个学生花6分钟以上时间批改,那么全批完的话,要整整8个小时,就是一天时间不休息,老师辛苦为何?学生拿到作文后,草草看了下分数和评语,能有多少效果?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作文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创造和修改的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首先,指导评改作文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让学生了解加分和减分理由,从而引起他们的重视。然后,让学生了解作文评判的标准,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鼓励性的,是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时机。接着,让学生给每篇习作写评语,从三方面进行挖掘,如作文的优点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提出改进意见等。作文评改流程归纳为:“相互阅读—提示修改—学生互改—教师评改—交流意见。”让学生亲身当几回老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写作技能,从中体会出修改与评改的辛苦和乐趣。那么老师会事半功倍,劳而多功。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一座引桥,关键是要把学生引入写作的“康庄大道”,教师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生活,关注人文社会,畅谈阅读收获,多些写作实践积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写作。

参考文献:

[1]张孔义,等.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A].朱永新教育作品(卷七《我的阅读观》)[C].


相关内容

  • 糖尿病并发症发展过程
  • 糖尿病常见症状及并发症解析 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表现:(1)早期症状不明显 (2) 中期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 (3)晚期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 疾病 成因: (1)糖尿病导致体内脂类代谢异常,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 ...

  • 中医诊断学重点
  • 中醫診斷學重點 1 痄腮:一側或雙側腮部突然腫起疼痛,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按之有柔韌感. 為感受風溫毒邪,壅阻少陽所致. 2 發頤:顴骨之下,腮頜之上,耳前一寸三分發疽.多為陽明經熱毒上攻,氣 血凝滯而成.多為難治之證. 3 瘰癧:發於頸側頜下耳後的慢性感染性疾患,皮色不變,不熱不痛,難消難 潰 ...

  • 星球的色彩
  •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的颜色神奇各异,像是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 我们的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外太空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地球上的一昼夜是23小时56分4 ...

  • 常见中医名词术语解释
  • --<中药学>参考资料 中药部 李桂兰 四划 心动悸:患者除自觉心悸外,尚可察见心脏搏动亢进,甚则"其动应衣". 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症见发病急骤,发热恶风,面目四肢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脉浮等.此证可见于急 ...

  • 卫生防疫系统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 立足本职工作,实践“xxxx”,做人民的好公仆 陈xx这个工作在卫生防疫战线上的老兵,在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先后在陕西、山西、北京从事过地方病和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担任过副科长、科长、副站长,xx年成立监督所后担任所长职务至今,履行岗位职责,和同志们一道并肩战斗,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监督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特重点
  • 中内重点 08公管徐思佳 1. 哮病与喘病的鉴别(简答) 哮病与喘病均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但哮指声响言,呼吸困难,并见喉中哮鸣,为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而言,呼吸气促困难,并无候中哮鸣,为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而言,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2.心痛的鉴别(简答.论述) 1) 真心痛 ...

  • 中医内科学试题3答案
  • 中医内科学试题3答案 名词解释. 偏枯指中风半身不遂者. 痛痹是由于感受寒邪偏胜,出现的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的病证. 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称为战汗.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脾伤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 ...

  • 中医内科重点 简答.名词解释
  • 咳嗽病机和治则基本病机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壅遏肺气, 发生于肺. 常以风为先导, 或夹寒, 或夹热, 或夹燥, 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 内邪干肺. 病理因素为痰和火, 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 治疗分清邪正虚实. 外多为实证, ...

  • ...方剂麻黄汤
  •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