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模块2第一章第一节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无法在课堂上重现,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以我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在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验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到让学生更好理解、接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分离定律”的内容,在学习本章之前先学习了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理解)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理解)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课前通过完成小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课堂中首先以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去,结合教材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教学中采取了将模拟实验和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对杂交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小组的课外实验汇报,使学生确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技能训练和课堂练习,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生物遗传实例,训练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任务。将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每8人一组并指定一个为组长。

具体任务及要求:

(1)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孟德尔的生平;孟德尔杂交实验所选材料与实验的成功是否有关;在孟德尔之前也有许多人做过杂交实验,为什么他们没有揭示出遗传规律)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要求做一简单的汇报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对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2)制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多媒体课室

八、教学过程

因为本节课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和重点,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学生还没有任何遗传学知识,要在一节课里解决几个难点比较困难。

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经过几周的精心备课,对教材做了适当的处理。

(1) 先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推理和学生一起推出假说,与课本假说做比较,消

除同学们对假说的神秘感,知道解释一些现象。

(2) 将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满足同学探究心理,体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3) 通过对课时的小结回顾基因分离规律得出的过程,推出假说演绎法,让

学生轻松突破难点。

(4) 注意课堂向课外的延伸,留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后拓展。

(5) 问题导学法,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符合新课程理念。

(6) 但是整节课内容太多,难度大。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处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关系,如何比较多版本教材,如何用教材;如何取舍习题如何精选,如何正规板书,

抓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等等。总之,受益非浅,感谢指导我的每个老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模块2第一章第一节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无法在课堂上重现,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以我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在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验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到让学生更好理解、接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分离定律”的内容,在学习本章之前先学习了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理解)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理解)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课前通过完成小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课堂中首先以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去,结合教材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教学中采取了将模拟实验和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对杂交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小组的课外实验汇报,使学生确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技能训练和课堂练习,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生物遗传实例,训练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任务。将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每8人一组并指定一个为组长。

具体任务及要求:

(1)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孟德尔的生平;孟德尔杂交实验所选材料与实验的成功是否有关;在孟德尔之前也有许多人做过杂交实验,为什么他们没有揭示出遗传规律)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要求做一简单的汇报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对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2)制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多媒体课室

八、教学过程

因为本节课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和重点,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学生还没有任何遗传学知识,要在一节课里解决几个难点比较困难。

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经过几周的精心备课,对教材做了适当的处理。

(1) 先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推理和学生一起推出假说,与课本假说做比较,消

除同学们对假说的神秘感,知道解释一些现象。

(2) 将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满足同学探究心理,体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3) 通过对课时的小结回顾基因分离规律得出的过程,推出假说演绎法,让

学生轻松突破难点。

(4) 注意课堂向课外的延伸,留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后拓展。

(5) 问题导学法,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符合新课程理念。

(6) 但是整节课内容太多,难度大。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处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关系,如何比较多版本教材,如何用教材;如何取舍习题如何精选,如何正规板书,

抓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等等。总之,受益非浅,感谢指导我的每个老师。


相关内容

  • 专题25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 专题25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基础回顾] 考点一.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提醒 用纯种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 . ②豌豆具有许多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异花 ...

  •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 课堂作业2
  • 第2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 [目标导读] 1. 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2. 结合教材P 7图1-6,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3. 归纳总结孟德尔假说-演绎法,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重难点击] 1. "性 ...

  •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
  •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比较研究 浅析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领悟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突出了假说演绎.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本模块主要通过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定律和理 ...

  • 2013年浦东新区高考生命科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解析版答案
  • 2013年浦东新区高考生命科学试卷二模卷 一.选择题 1.B [解析]磷脂合成时不需要模版,A 错: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合成时不需要模版,C 错: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乙酰胆碱合成时不需要模版,D 错. 2.B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同时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结构的的生物,可能为低等 ...

  •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 第十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不同,繁殖方式不同,基因重组方式不同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其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 与真核生物不尽相同.病毒甚至不进行分裂,它在宿主细胞内以集团形式产生.细菌和病毒的 遗传分析对整个遗传学,特别是对于分子遗传学的发 ...

  • 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
  •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命题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试验为素材进 ...

  • 第一章_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知识点 邯郸市十七中 高一史ⅹ 分离定律 一.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 ...

  • 孟德尔豌豆实验测试题
  •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 以上对应关系正推.逆推都成立,应熟记,特别是前两个,经常使用 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2.豌豆种皮的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现将F1(杂合子)种植并 ...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必修② 第一章第一节 1.孟德尔通过分析 豌豆杂交实验 的结果,发现了 生物遗传 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去雄 .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相对性状 . 4.孟德尔把F 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显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