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埋设标准

地下管线埋设标准

各种管线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讯一般设置管沟。根据各自管线的技术要求及本地区的气候、水文特点,管线埋设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于1m;

污水管道:不小于2m;

给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种管线的优先原则

①、压力管(自来水、煤气)避让重力管(雨、污水管),压力管上方覆土不够时,可从下方绕行。

②、同类小管径避让大管径。

③、支管避让干管。

④、软管(电力线、通讯线)避让压力管(自来水、煤气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时,其相互之间的垂直净距离不小于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距离为0.5m。

给水排水管线距离的平面及立面距离

①、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得小于(左页)下表中的规定:

②、给水管应设在污水管上方,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方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1.5m。管道穿越河流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形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以下规定:

1 与建筑物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200mm 时为 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 时为3.00m;

2 与雨污水管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200mm 时为0.5~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 时为1.0~1.50m;

3 与燃气管间距:中低压管为0.50m,高压管1.0~1.50m; 4 与电力电缆间距为0.50m;

5 与电信电缆间距为0.50m;

6 与乔木灌木间距为1.50m;

7 与通信照明电缆间距为0.50m;

8 与高压铁塔基础间距为3.00m;

9 与道路侧石边缘间距为0.50m;

10 与铁路坡脚间距为6.00m。当上述间距难以保证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地下管线埋设标准

各种管线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讯一般设置管沟。根据各自管线的技术要求及本地区的气候、水文特点,管线埋设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于1m;

污水管道:不小于2m;

给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种管线的优先原则

①、压力管(自来水、煤气)避让重力管(雨、污水管),压力管上方覆土不够时,可从下方绕行。

②、同类小管径避让大管径。

③、支管避让干管。

④、软管(电力线、通讯线)避让压力管(自来水、煤气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时,其相互之间的垂直净距离不小于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距离为0.5m。

给水排水管线距离的平面及立面距离

①、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得小于(左页)下表中的规定:

②、给水管应设在污水管上方,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方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1.5m。管道穿越河流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形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以下规定:

1 与建筑物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200mm 时为 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 时为3.00m;

2 与雨污水管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200mm 时为0.5~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 时为1.0~1.50m;

3 与燃气管间距:中低压管为0.50m,高压管1.0~1.50m; 4 与电力电缆间距为0.50m;

5 与电信电缆间距为0.50m;

6 与乔木灌木间距为1.50m;

7 与通信照明电缆间距为0.50m;

8 与高压铁塔基础间距为3.00m;

9 与道路侧石边缘间距为0.50m;

10 与铁路坡脚间距为6.00m。当上述间距难以保证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内容

  • 地铁监测投标文件(重难点分析)
  • 4 所监测项目的重难点分析及对应的监测措施 4.1加强工程地质.水位地质复杂地段现场监测及巡视工作 4.4.1加强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的现场监测及巡视 (1)加强对地裂缝的现场监测及巡视 西安地裂缝是在西安正断层组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长安-临潼断裂以北,由北向南在黄土梁洼间(部分在阶地上也有 ...

  • 6-2-11基坑工程监测
  • 6-2-11 基坑工程监测 6-2-11-1 支护结构监测 支护结构的设计,虽然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使用要求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但由于土层的复杂性和离散性,勘探提供的数据常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土层取样时的扰动和试验误差亦会产生偏差:荷载和设计计算中的假定和简化会造成误差:挖土和支撑装拆等施工条件的 ...

  • 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Code for Urban Engineering Pipelin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 范 Code for Urban Engineering Pipeline Comprehensive Pl ...

  • 北京地铁监测方案
  • 北京地铁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土建工程 测量实施方案 北京力佳图测绘有限公司 2004年8月16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第三章. 作业依据 第四章.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施工动态分析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测量人员组织 使用仪器设备 ...

  • 地铁基坑监测
  • 车站及站后区间基坑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动态监测,其主要目的是在施工之前了解车站明挖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所可能产生地层变位和应力的影响,明确这种影响的大小量级和范围,明确危险可能发生的部位.方式及应采取的施工对策,同时为现场监控量测提供管理基准和依据. 二.监测项目 根据招标文件 ...

  •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点布设及报告2
  • 2. 监测点的布设 2.0.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的,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监测点布设在在围护墙上的,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 ...

  • 绍兴县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
  • 绍兴县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 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掌握我县城市地下管线现状,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绍政办发[2009]189号)及前期的地下管线现状的调研,提出绍兴县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 一.普查原则 在县 ...

  •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 图2-5-2 抱箍式埋设示意图 图2-5-3模拟式埋设示意图 同时根据权属单位要求设置变形限值,定期对管道变形进行监视测量,如果变形速率过快或累计变形量超限,均应及时处理. 燃油气泄露通常伴有气味.声音.管道压力表变化等现象,观测时注意这些常见现象是有效的监测手段.管线变形较大的时候可采用燃气检测仪 ...

  • 地铁工程 第三方监测
  • 地铁工程引入第三方监测,是为了判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实现信息化施工,将监测结果用于优化设计,为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