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东师奥鹏小学教学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

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

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机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

4、简述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如下:

(1)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2)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3)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答:错误。接受学习不一定就是机械学习。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自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接受学习一直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学习形式一直被误解为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只是因为一些教师使学生进行的是机械学习而采取的又是接受学习方式,才使接受学习被认为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也可以是机械学习,那种只发现点滴的事实,而不理解其中的规律的发现学习便是机械的发现学习。

2、做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

答:错误。(1)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2)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3)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1、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的能力呢?这固然可以从塑造其创造性的人格、训练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入手,但更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学生解决课堂学业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的理解问题和选择方法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创造性加以解决的学业问题和允许学生大胆思维的课堂情境。下面就是几种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比如在解决一道课堂常见问题时,不要求学生按书上固有程式给出答案,而是要“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方法”、“列出你所想到的所有事物”、“最大限度说出你能联想到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适合于这种办法”??这种提问方式常可以结合“头脑风暴法”来使用,即鼓励两个或更多的人尽可能多地提出许许多多不同的主意,而教师当时不对任何主意做出评价性反应。这就大大增加了产生有价值的思想的机会。(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仅靠现在所学内容解决不了、而必须结合以往知识或经验进行整体思考的“思考题”,而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制作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帮妈妈管理家庭财政、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等等,使学生突破书本的限制。(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教师已讲了几十年,但突然间就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问题或答案,这时教师不要轻视、忽略或是讥讽,而应该给予倾听和考虑,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或验证这一想法。因为教师也往往会因定势等影响而忽略进一步观察事物间的关系,而他们所忽略的又恰恰可能被没有固有观念束缚的学生所看到。(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过分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将会妨碍教师利用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想法。因此这一堂课中学生讨论如果意犹未尽,不妨告诉学生下一堂课将拿出部分时间继续讨论,希望他们在两堂课之间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再理顺一下或提出更多的想法。另外,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和允许灵感的产生,没有完成的教学内容或没有解决的课堂问题也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拿出来。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尽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各式各样、涉及各个领域,但若加以分析比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很多东西是经过对现有事物“反一反”、“缩一缩”“加一加”形成的:照相机加灯就成了闪光灯照相机、

钟缩小就成了手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反过来就使人发现了“磁场能转变为电”。因此用“加一加”、“反一反”等方法思考问题,就可以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当然也就可以对人进行训练。(1)检查单法检查单法又称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就是由一个个固定的思维角度模式组成一个检查单,每遇到新事物就按照检查单上所列进行逐项思考,以期得到创造性的结果。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反一反” “缩一缩”都属于检查单上的项目。此外它还包括:“能否扩大”、“能否替代”、“能否改变”、“能否综合”、“能否有其它用场”、“适合与否”等等。

(2)类比模拟法 也称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就是把眼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某类事物相对照,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哈维(Harvey)通过观察鱼的心脏,并且把它和水泵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具体地说,它可以包括:①拟人类比:如制造机器人;②直接类比:如由硬甲虫钻橡树而启发产生的将空心钢柱打入岩层后再在其中挖掘的“构盾施工法”;③因果类比:如加泡剂后可使面包省料且体积增大从而创造出泡沫塑料、空心砖等;④对称类比:如狄拉克从自由电子运动中得到正负对称两个能量解,从而大胆提出存在正电子并最终被验证为正确;⑤象征类比:如用风帆簇拥的造型设计建成了悉尼歌剧院,以象征这一港口城市的自由和开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做类比,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学业问题。(3)移植综合法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它学科和领域,以产生新的结果。比如现代医学中的内脏移植手术、克隆技术等,都是根据了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心理学上也有这样的事例:现代信息加工的理论和术语被移植到对人心理过程的分析中,就形成了新兴心理学分支——现代认知心理学。因此教师不妨允许学生借用其它学科的已有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4)克弱转换法这种方法是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从而得出创造性的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有一次听别人演讲中提到非线性方程中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就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的文献,花了一星期时间来挑剔别人的弱点,果然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的,而在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他从这一弱点入手,很快找到一种新的孤子理论,并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过程,得到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置疑,找出现有方法的漏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5)非逻辑联想法据说一个日本人在控藕时放了响屁而受到嘲笑:“嗨,这样的响屁若对着池底多来几个,莲藕不都会翻出来吗?”旁听者由此受到启发,先用压缩空气、后改用水加压喷入池底,藕终于完整而清洁地被冲刷上来。非逻辑联想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它可以把人的思维从死胡同、牛角尖中拽出来。一些始料不及的方案正是在不符合逻辑的奇特的联想中产生的。非逻辑联想的一个变式是“卡片乱配法”,就是把事物的每一性质、特点、需要、操作、要求等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混合在一起并随意搭配。这种盲目的排列组合当然时常会驴唇不对马嘴,但有时就会独辟蹊径,带来意外的惊喜。(6)侧向思维法在检查单法里我们介绍过“反一反”的思维方式,它又称“反向思维”,是把已有原理或解题方法颠倒过来以求得新出路。它包括上下、左右、前后、大小、动静、有无、是否、正负、内外、长短、好坏、主次等等的颠倒。而侧向思维类似于反向思维,但又因不能说它是反过来的思考,所以称侧向思维。也有人称它为“边缘思考”,就是说把人们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扭转一下,换个角度,采用易被人忽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转熟为生法前面讲过影响人理解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定势”,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最容易产生心理定势,从而固着于此而想不到其它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很多儿童会发表一些成人料想不到的奇谈怪论。避免这种习惯化的心理定势的一个途径,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再“变成”陌生的,用天真的眼光如看待新事物般看待旧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或者这样要求自己:“如果我从未经历过类似问题,我应该体验到什么?”这种思考方式就可能导致问题的解决脱出平淡、峰回路转。(8)延迟判断生活中常会发现,人们花好长时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时,把它搁在一边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再来看时却立刻发现了解决途径。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酝酿效应”或顿悟。它可能也是由于打破定势而产生的,也可能与灵感思维有关。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在潜意识中将现象与创造物间进行了信息接通。不管是打破定势也好,还是灵感思维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人们需要离开具体情境一段时间,才能解放思想、打破定势;而灵感思维所依赖的潜意识活动也需要在紧张思考后,有意识地转换环境和情绪状态,从而得到思想松驰、大脑感受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其活跃起来,易于接受各类信息的诱导。因此当学生面临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让他们先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也许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训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不只上面的几条,其解

决常规问题的策略也可能导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为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常规性问题解决本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创造就来源于日常的普通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与日常教学完全割裂开,而应在课堂上把训练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策略与创造性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及其在学校教育上的主张? 答: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如下: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不仅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问题,还强调把他的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认为道德教育不能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也不能采用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使儿童不断与道德问题相接触的环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接触学校和社会中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失平衡”),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他提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明辨是非,具有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

柯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抓住道德问题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其关键是要让儿童面对道德上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产生失平衡,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思维方式产生不满,并寻求一种更完整、更高级的道德思维方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原则是不能直接教给学生的。柯尔伯格(1969)实验研究证明,儿童的道德思维是从他内心产生的,其变化是渐进的;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按固定的顺序,分阶段地进行的。

柯尔伯格主张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论法并建议采用“加一法”。所谓“加一法”是指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时,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比自己当前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高出一个阶段的观点,以引起认知矛盾,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柯尔伯格指出,道德问题并非通过讨论在课堂内就结束了,道德问题往往与整个学校、社区的氛围有关。象偷窃、破坏等问题仅靠课堂讨论很难解决,只能在全校范围通过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逐渐加以改变。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

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

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机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

4、简述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如下:

(1)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2)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3)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答:错误。接受学习不一定就是机械学习。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自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接受学习一直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学习形式一直被误解为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只是因为一些教师使学生进行的是机械学习而采取的又是接受学习方式,才使接受学习被认为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也可以是机械学习,那种只发现点滴的事实,而不理解其中的规律的发现学习便是机械的发现学习。

2、做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

答:错误。(1)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2)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3)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1、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的能力呢?这固然可以从塑造其创造性的人格、训练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入手,但更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学生解决课堂学业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的理解问题和选择方法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创造性加以解决的学业问题和允许学生大胆思维的课堂情境。下面就是几种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比如在解决一道课堂常见问题时,不要求学生按书上固有程式给出答案,而是要“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方法”、“列出你所想到的所有事物”、“最大限度说出你能联想到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适合于这种办法”??这种提问方式常可以结合“头脑风暴法”来使用,即鼓励两个或更多的人尽可能多地提出许许多多不同的主意,而教师当时不对任何主意做出评价性反应。这就大大增加了产生有价值的思想的机会。(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仅靠现在所学内容解决不了、而必须结合以往知识或经验进行整体思考的“思考题”,而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颖、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制作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帮妈妈管理家庭财政、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等等,使学生突破书本的限制。(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教师已讲了几十年,但突然间就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问题或答案,这时教师不要轻视、忽略或是讥讽,而应该给予倾听和考虑,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或验证这一想法。因为教师也往往会因定势等影响而忽略进一步观察事物间的关系,而他们所忽略的又恰恰可能被没有固有观念束缚的学生所看到。(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过分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将会妨碍教师利用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想法。因此这一堂课中学生讨论如果意犹未尽,不妨告诉学生下一堂课将拿出部分时间继续讨论,希望他们在两堂课之间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再理顺一下或提出更多的想法。另外,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和允许灵感的产生,没有完成的教学内容或没有解决的课堂问题也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拿出来。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尽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各式各样、涉及各个领域,但若加以分析比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很多东西是经过对现有事物“反一反”、“缩一缩”“加一加”形成的:照相机加灯就成了闪光灯照相机、

钟缩小就成了手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反过来就使人发现了“磁场能转变为电”。因此用“加一加”、“反一反”等方法思考问题,就可以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当然也就可以对人进行训练。(1)检查单法检查单法又称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就是由一个个固定的思维角度模式组成一个检查单,每遇到新事物就按照检查单上所列进行逐项思考,以期得到创造性的结果。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反一反” “缩一缩”都属于检查单上的项目。此外它还包括:“能否扩大”、“能否替代”、“能否改变”、“能否综合”、“能否有其它用场”、“适合与否”等等。

(2)类比模拟法 也称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就是把眼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某类事物相对照,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哈维(Harvey)通过观察鱼的心脏,并且把它和水泵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具体地说,它可以包括:①拟人类比:如制造机器人;②直接类比:如由硬甲虫钻橡树而启发产生的将空心钢柱打入岩层后再在其中挖掘的“构盾施工法”;③因果类比:如加泡剂后可使面包省料且体积增大从而创造出泡沫塑料、空心砖等;④对称类比:如狄拉克从自由电子运动中得到正负对称两个能量解,从而大胆提出存在正电子并最终被验证为正确;⑤象征类比:如用风帆簇拥的造型设计建成了悉尼歌剧院,以象征这一港口城市的自由和开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做类比,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学业问题。(3)移植综合法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它学科和领域,以产生新的结果。比如现代医学中的内脏移植手术、克隆技术等,都是根据了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心理学上也有这样的事例:现代信息加工的理论和术语被移植到对人心理过程的分析中,就形成了新兴心理学分支——现代认知心理学。因此教师不妨允许学生借用其它学科的已有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4)克弱转换法这种方法是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从而得出创造性的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有一次听别人演讲中提到非线性方程中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就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的文献,花了一星期时间来挑剔别人的弱点,果然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的,而在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他从这一弱点入手,很快找到一种新的孤子理论,并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过程,得到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置疑,找出现有方法的漏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5)非逻辑联想法据说一个日本人在控藕时放了响屁而受到嘲笑:“嗨,这样的响屁若对着池底多来几个,莲藕不都会翻出来吗?”旁听者由此受到启发,先用压缩空气、后改用水加压喷入池底,藕终于完整而清洁地被冲刷上来。非逻辑联想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它可以把人的思维从死胡同、牛角尖中拽出来。一些始料不及的方案正是在不符合逻辑的奇特的联想中产生的。非逻辑联想的一个变式是“卡片乱配法”,就是把事物的每一性质、特点、需要、操作、要求等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混合在一起并随意搭配。这种盲目的排列组合当然时常会驴唇不对马嘴,但有时就会独辟蹊径,带来意外的惊喜。(6)侧向思维法在检查单法里我们介绍过“反一反”的思维方式,它又称“反向思维”,是把已有原理或解题方法颠倒过来以求得新出路。它包括上下、左右、前后、大小、动静、有无、是否、正负、内外、长短、好坏、主次等等的颠倒。而侧向思维类似于反向思维,但又因不能说它是反过来的思考,所以称侧向思维。也有人称它为“边缘思考”,就是说把人们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扭转一下,换个角度,采用易被人忽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转熟为生法前面讲过影响人理解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定势”,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最容易产生心理定势,从而固着于此而想不到其它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很多儿童会发表一些成人料想不到的奇谈怪论。避免这种习惯化的心理定势的一个途径,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再“变成”陌生的,用天真的眼光如看待新事物般看待旧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或者这样要求自己:“如果我从未经历过类似问题,我应该体验到什么?”这种思考方式就可能导致问题的解决脱出平淡、峰回路转。(8)延迟判断生活中常会发现,人们花好长时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时,把它搁在一边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再来看时却立刻发现了解决途径。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酝酿效应”或顿悟。它可能也是由于打破定势而产生的,也可能与灵感思维有关。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在潜意识中将现象与创造物间进行了信息接通。不管是打破定势也好,还是灵感思维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人们需要离开具体情境一段时间,才能解放思想、打破定势;而灵感思维所依赖的潜意识活动也需要在紧张思考后,有意识地转换环境和情绪状态,从而得到思想松驰、大脑感受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其活跃起来,易于接受各类信息的诱导。因此当学生面临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让他们先搁置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也许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训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不只上面的几条,其解

决常规问题的策略也可能导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为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常规性问题解决本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创造就来源于日常的普通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与日常教学完全割裂开,而应在课堂上把训练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策略与创造性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及其在学校教育上的主张? 答: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如下: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不仅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问题,还强调把他的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认为道德教育不能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也不能采用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使儿童不断与道德问题相接触的环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接触学校和社会中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失平衡”),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他提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明辨是非,具有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

柯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抓住道德问题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其关键是要让儿童面对道德上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产生失平衡,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思维方式产生不满,并寻求一种更完整、更高级的道德思维方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原则是不能直接教给学生的。柯尔伯格(1969)实验研究证明,儿童的道德思维是从他内心产生的,其变化是渐进的;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按固定的顺序,分阶段地进行的。

柯尔伯格主张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论法并建议采用“加一法”。所谓“加一法”是指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时,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比自己当前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高出一个阶段的观点,以引起认知矛盾,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柯尔伯格指出,道德问题并非通过讨论在课堂内就结束了,道德问题往往与整个学校、社区的氛围有关。象偷窃、破坏等问题仅靠课堂讨论很难解决,只能在全校范围通过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逐渐加以改变。


相关内容

  • 15春东财[通用财务软件]在线作业一(随机)满分答案
  • 15春东财<通用财务软件>在线作业一(随机)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手工核销,对于无法自动核销的业务,可以双击鼠标选中核销业务,显示**表示核销完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 凭证录入时的快捷键,F7代表_____. A. 获取代码 B. 保存当前凭证 C. 自动借 ...

  • 16春东财[金融企业财务分析]在线作业二
  • 东财<金融企业财务分析>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计算折旧和摊销累计额占经营中所获现金的比重, . 折旧摊销影响比率 . 现金充足量 . 现金流量利润率 . 经营指数 正确答案: 2. ()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 ...

  • 2016-2017六年级备考方案
  • 2016-2017学年度六年级数 学教学复习备考方案 张渠小学 任科教师:白应彬 小学六年级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愈临近毕业,学生心理愈焦虑的特点,教师要用温馨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平常&q ...

  • 2016年中小学教师进城考试模拟卷
  • 2016年中小学教师进城考试压轴卷(理论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 .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 ...

  • 2016年民办学校工作计划
  • 篇一: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15-2016 一.指导思想: 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以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狠抓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创新,推行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内部 ...

  • 尹集小学2016年春季教务工作计划
  • 尹集小学2016年春季教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服务师生, 务实求效,创和谐教育,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校教师10人.所有教师均达到国家要求学历.共有学 生196人,学校共开设6个教学班, 1个图书室, ...

  • 麒麟小学2016年春季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 2016年春季学期麒麟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将继续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常规管理.师资培训.质量监控.课题研究等工作,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深思并总结我校近几 ...

  • 2016年基础教育股重点工作安排
  • 2016-2017学年基础教育股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8月29日) 7月12 日,在系统工作总结会上,彭局长在对上学年教育工作总结点评的基础上,明确了新学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根据股室职能分工,现将基教股新学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基础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省.市<& ...

  • 2016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 2016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 A. 推动社会发展 B. 增强人的体质 C. 增进社会公平 D. 促进人的发展 2.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本能的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