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故事

1《梦里花落知多少》 还记得初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是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

那时候只是内心无限向往

因为不懂爱情

不懂人们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他们多么的希望

细水常流 天长地久

只是而今再读

却每每总是泪水盈眶

这样的爱情只是让世人为它落泪心酸

荷西永远的离开了三毛

离开了这个他最爱的人

只是现在三毛也早已经离开了我们

永远的离开了

还记得三毛在荷西的坟前说

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心

现在留下的是你的心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

走了的,是我们

或许她的离开是必然的。

2《背影》-这是三毛从荷西墓地回来的路上,碰到父母也去拜祭时的描述。年迈的父母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无法从失去丈夫的悲伤中走出,而自己却无能无力,能做的只有默默陪着孩子,一起悲伤。除了失去亲人的悲伤外,他们更平添了一份担心,为了那个让人心痛的已经心碎了的孩子。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三毛去西班牙游学的时候,遇到了荷西。三毛是个孤僻而又自卑的孩子。 三毛读大三,荷西高三毕业。 荷西对三毛说,你等我六年,我娶你! 后来,三毛离开了西班牙,去了别的地方,

六年后,也就是三毛和荷西所说的六年的等待到期的时候,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上结婚了。

结婚后,她们的感情一直很好,只是三毛的身体一直不好,她以为自己会先死掉,就跟荷西说,如果她先走了,要荷西一定要再娶,荷西不答应,她哭着求他,如果你不再娶,我会不开心的,我会永远担心你的。荷西沉默了。 后来,很意外的,在她们结婚六年后,荷西在潜水的时候不幸溺水死亡,三毛的世界一下字就塌了,她在一段时间里不能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她还是坚强的办完了丧事。不知道有多少眼泪才能将伤痛减轻一点,也不知道她掉了多少眼泪。

在她一个人生活的许多的绝望的日子里,她突然说,幸亏是荷西比我先死去,那样,他可以不用承受象我现在这样的伤痛和寂寞。她也无数次的想过自杀,但是她不想自己死后,还要让疼爱她夫人父母伤心难过,所以她一直都很坚强的对身边的人笑,不希望身边的人会因为她难过。

三毛的朋友一直都很多,但是没有人能够排除她心中的寂寞的感觉。 后来的日子里,她买掉送掉一切她跟荷西一起曾经拥有的东西,试图忘记伤痛。

多年后,在她在美国游学,在一个咖啡店里,邂逅一个人,在叫到那个人的一瞬间,她心里突然就多跳了几下,因为那个人的身影象极了一个人,那个她每天都会梦到的,想念了很久的人。

与那人交谈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敢再去见那人了,就匆匆离开了美国,回到台北。走之前,那人对她有一定的了解了,他对三毛说,你为什么要躲避呢,因为你怕你会爱上别人,但是,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爱上别人的能力,爱上别人没有错!

但是,那些话并没有改变三毛决定不再爱的决定。她的家人也都能理解她,以至于在荷西死了好多年后,她在吃饭的时候告诉家人有人给她写信向她求婚了,家人只说了一句,该吃饭了。

三毛,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1《梦里花落知多少》 还记得初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是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

那时候只是内心无限向往

因为不懂爱情

不懂人们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他们多么的希望

细水常流 天长地久

只是而今再读

却每每总是泪水盈眶

这样的爱情只是让世人为它落泪心酸

荷西永远的离开了三毛

离开了这个他最爱的人

只是现在三毛也早已经离开了我们

永远的离开了

还记得三毛在荷西的坟前说

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心

现在留下的是你的心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

走了的,是我们

或许她的离开是必然的。

2《背影》-这是三毛从荷西墓地回来的路上,碰到父母也去拜祭时的描述。年迈的父母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无法从失去丈夫的悲伤中走出,而自己却无能无力,能做的只有默默陪着孩子,一起悲伤。除了失去亲人的悲伤外,他们更平添了一份担心,为了那个让人心痛的已经心碎了的孩子。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三毛去西班牙游学的时候,遇到了荷西。三毛是个孤僻而又自卑的孩子。 三毛读大三,荷西高三毕业。 荷西对三毛说,你等我六年,我娶你! 后来,三毛离开了西班牙,去了别的地方,

六年后,也就是三毛和荷西所说的六年的等待到期的时候,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上结婚了。

结婚后,她们的感情一直很好,只是三毛的身体一直不好,她以为自己会先死掉,就跟荷西说,如果她先走了,要荷西一定要再娶,荷西不答应,她哭着求他,如果你不再娶,我会不开心的,我会永远担心你的。荷西沉默了。 后来,很意外的,在她们结婚六年后,荷西在潜水的时候不幸溺水死亡,三毛的世界一下字就塌了,她在一段时间里不能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她还是坚强的办完了丧事。不知道有多少眼泪才能将伤痛减轻一点,也不知道她掉了多少眼泪。

在她一个人生活的许多的绝望的日子里,她突然说,幸亏是荷西比我先死去,那样,他可以不用承受象我现在这样的伤痛和寂寞。她也无数次的想过自杀,但是她不想自己死后,还要让疼爱她夫人父母伤心难过,所以她一直都很坚强的对身边的人笑,不希望身边的人会因为她难过。

三毛的朋友一直都很多,但是没有人能够排除她心中的寂寞的感觉。 后来的日子里,她买掉送掉一切她跟荷西一起曾经拥有的东西,试图忘记伤痛。

多年后,在她在美国游学,在一个咖啡店里,邂逅一个人,在叫到那个人的一瞬间,她心里突然就多跳了几下,因为那个人的身影象极了一个人,那个她每天都会梦到的,想念了很久的人。

与那人交谈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敢再去见那人了,就匆匆离开了美国,回到台北。走之前,那人对她有一定的了解了,他对三毛说,你为什么要躲避呢,因为你怕你会爱上别人,但是,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爱上别人的能力,爱上别人没有错!

但是,那些话并没有改变三毛决定不再爱的决定。她的家人也都能理解她,以至于在荷西死了好多年后,她在吃饭的时候告诉家人有人给她写信向她求婚了,家人只说了一句,该吃饭了。

三毛,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相关内容

  • 三毛流浪记.doc1
  • <三毛流浪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魏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视野,启迪智慧. 2.感受人们的呼唤光明.伸张正义.信守真理的美好品质. 主要内容介绍: 张乐平先生创作的经典漫画故事,完成于1949年.这是一本从头到尾除了标题外没有文 ...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一) 撒哈拉的故事,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会想到什么呢,广阔.孤寂.贫穷与落后??可翻开书籍,品味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的沙漠中的饭店.白手起家.结婚记等18个故事,感受的却是另一番风景. 本书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犹如走进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画 ...

  • 初中生[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
  •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驾一叶之扁舟于书海中,游览那奇山异水,心领神会.在这浪漫而含蓄愉悦的寒假期间,我在书海里扑捉到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这一本书,让我发掘了书中的沙漠精神,在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里,品起色,闻其香. 三毛.三毛这一个名字也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过多次 ...

  • 名人轶事 | 三毛的成长故事
  • 三毛本名陈平,原籍浙江定海,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 1948年底,举家迁居台湾.童年的三毛并未立志当一名作家,却喜爱美术,她幻想将来成为一位画家的妻子. 三毛小时曾读过一本<三毛流浪记>,对她影响很大,从此便沉迷于书海之中了.疯狂地爱上了文学.长大后开始写作,她不署名陈平,而以&quo ...

  • 论三毛的情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论三毛的情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谢锦雯 指导教师:阿鲁曼 (2004级汉语言文学) [摘 要]三毛是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思想融合了西方的文化精髓,她用随意朴实的笔调来描写自己生活的真实的方方面面,她用超凡的文学功底和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人生生活的真谛.而三毛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 ...

  •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 像三毛一样生活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一直喜欢三毛那种温柔而又质朴的文字,每次翻阅都仿佛呼吸到一股纯净的空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 三毛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写的是三毛与荷西两人挑战撒哈拉的故事,我无法想象三毛的热情,我也 ...

  • 三毛:雨季不再来
  • 三毛 生日:1943年3月26日 出生地:中国重庆 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 每当雨季来临,总会想起三毛.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初初见她是从这句话开始.知道她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 ...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 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你有多优秀. 读三毛全集之<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初一建二 栾秋实 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 文笔生动 我很喜欢 它主要写了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在遥远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与善良朴实的撒哈拉威人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 我读懂了撒哈拉威人的善良朴实:读懂了撒哈拉沙漠奇 ...

  • 三毛[温柔的夜]赏析读后感
  • 温柔的夜,夜的温柔 这是第一次读三毛作品,其实久仰其大名,一直想读她作品,但没什么时间接触,本想在图书馆借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没想到已经一抢而光,于是借了<温柔的夜>.了解了一下,发现这部作品似乎是<撒哈拉的故事>的后续,里面第一篇<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