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2附答案

说明文基础知识

一、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

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

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

《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

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 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

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

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

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

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

画图表等。

说明方法作用类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

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

地战)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作引用: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答题方式: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起到„ „

的作用。

六、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起表达准确的作用。(例如“大约”“左右”“不完全”“几乎”“多”

“最”“充分”等)一般说修饰的限制的词语越多语言越准确。

2、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原因时,可

参照以下答题规范:不能删。词语意思﹢文中句中意思﹢如果删去,就变成……﹢与事实

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

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八、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 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饮食习惯和癌症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在一项研究分析了十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饮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病与预防密切相关。总脂肪摄入量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

肪摄入量过高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重要因素。食用淀粉类

事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变的几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

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

研究发现以肉食为主的人将会摄入过多的脂肪,这一方面能增加热能的摄入量,使人

体总热量超过肌体的需要而导致肥胖;另一方面,许多致癌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存在于脂

肪中,即膳食中总脂肪和动物性脂肪摄入量增加会增加致癌的机会。

而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

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薯类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以及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

水果。

研究人员指出,高脂肪引发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为;高脂肪使胆汁分泌增多,

而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

酸是致癌物质。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

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除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

酵酶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胞生长抑制剂,它能够

直接抑制大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含淀粉的食物呢?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超市中粗加工未去

除谷皮的全谷食物,如谷类面包应是首选。购买谷类面包时应注意识别:如果成分表的第

一位就是谷类,说明它的谷类含量的确丰富;如果谷类成分排在其他成分的后面,说明这

种食物里谷类成分不多。还有一个方法是:用手拿着面包,如果感觉面包密实紧凑,有明

显的麦粒,那么这就是谷类含量丰富的面包。除了谷类面包以外,用荞麦做成的面条、凉

粉、烙饼、蒸饺和米饭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E族维生素的五谷杂粮粥,

如腊八粥、八宝莲子粥、荷叶粥等则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人类战胜癌症,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预防。我们要提高防癌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垃圾食品”的食用。总之,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摄入总量与癌症之间

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有效避免癌症的发生,少摄入脂肪是最佳的措施之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为什么以肉食动物的人会增加致癌机会?

3.下列对淀粉类食物的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淀粉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防止大肠内壁致癌细胞产生的酸盐。

B.面包是淀粉类食物的首选。

C.所谓淀粉类食品,就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物面包、面条等。

D.坚持大量食用淀粉类食物,能有效控制各种癌症的发生。

4、第五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最佳措施之一。

B.在每餐烹调时,加入大量淀粉,就能防止结肠癌的发生。

C.食用有助于增加粪便、能加速结肠排泄的食物,对预防癌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D.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中脂肪摄入量相对较低的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低。

水资源的危机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

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1017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

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元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

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

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

大约只有40×10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96。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

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

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

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

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

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

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

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

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

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

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

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

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阅读第①段,说出

因。

答:

2.?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

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已将

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答:材料一:

材料二:

3.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

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

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

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

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

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

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

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

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

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

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

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

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

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

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

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

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

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

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

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

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

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3分)

答: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

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 ) (3分)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

风格。(4分)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

么表达效果。 (4分)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

说明文基础知识

一、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

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

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

《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

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 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

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

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

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

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

画图表等。

说明方法作用类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

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

地战)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作引用: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答题方式: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起到„ „

的作用。

六、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起表达准确的作用。(例如“大约”“左右”“不完全”“几乎”“多”

“最”“充分”等)一般说修饰的限制的词语越多语言越准确。

2、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原因时,可

参照以下答题规范:不能删。词语意思﹢文中句中意思﹢如果删去,就变成……﹢与事实

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

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八、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 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饮食习惯和癌症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在一项研究分析了十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饮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病与预防密切相关。总脂肪摄入量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

肪摄入量过高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重要因素。食用淀粉类

事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变的几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

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

研究发现以肉食为主的人将会摄入过多的脂肪,这一方面能增加热能的摄入量,使人

体总热量超过肌体的需要而导致肥胖;另一方面,许多致癌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存在于脂

肪中,即膳食中总脂肪和动物性脂肪摄入量增加会增加致癌的机会。

而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

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薯类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以及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

水果。

研究人员指出,高脂肪引发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为;高脂肪使胆汁分泌增多,

而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

酸是致癌物质。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

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除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

酵酶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胞生长抑制剂,它能够

直接抑制大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含淀粉的食物呢?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超市中粗加工未去

除谷皮的全谷食物,如谷类面包应是首选。购买谷类面包时应注意识别:如果成分表的第

一位就是谷类,说明它的谷类含量的确丰富;如果谷类成分排在其他成分的后面,说明这

种食物里谷类成分不多。还有一个方法是:用手拿着面包,如果感觉面包密实紧凑,有明

显的麦粒,那么这就是谷类含量丰富的面包。除了谷类面包以外,用荞麦做成的面条、凉

粉、烙饼、蒸饺和米饭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E族维生素的五谷杂粮粥,

如腊八粥、八宝莲子粥、荷叶粥等则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人类战胜癌症,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预防。我们要提高防癌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垃圾食品”的食用。总之,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摄入总量与癌症之间

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有效避免癌症的发生,少摄入脂肪是最佳的措施之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为什么以肉食动物的人会增加致癌机会?

3.下列对淀粉类食物的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淀粉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防止大肠内壁致癌细胞产生的酸盐。

B.面包是淀粉类食物的首选。

C.所谓淀粉类食品,就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物面包、面条等。

D.坚持大量食用淀粉类食物,能有效控制各种癌症的发生。

4、第五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最佳措施之一。

B.在每餐烹调时,加入大量淀粉,就能防止结肠癌的发生。

C.食用有助于增加粪便、能加速结肠排泄的食物,对预防癌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D.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中脂肪摄入量相对较低的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低。

水资源的危机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

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1017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

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元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

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

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

大约只有40×10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96。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

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

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

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

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

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

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

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

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

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

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

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

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阅读第①段,说出

因。

答:

2.?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

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已将

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答:材料一:

材料二:

3.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

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

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

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

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

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

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

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

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

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

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

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

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

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

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

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

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

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

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

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

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

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3分)

答: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

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 ) (3分)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

风格。(4分)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

么表达效果。 (4分)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


相关内容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
  • 摘 要: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方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学生的.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素材和解题经验,现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阅读理解 阅读训练 阅读技巧 解题技巧 一.& ...

  • 假如没有灰尘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 说明:本阅读选段为小学五年级课文,但试题为初中难度,特此说明.第一则无特殊格式,阅读选段省略,如有需要请点此查看 备注:文章略,本组试题难度较大,适合初中学生练习. 1.将"散射"."反射"两个词恰当地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 A______ B_______ ...

  •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中考备考复习
  •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中考备考复习 阅读是获得文字信息的惟一途径,是培养.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也是中考命题中考查.评价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各省.市历年的中考试卷中阅读能力考查题所占的比例大都在50%左右,因此 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阅读能力训练的依据和要求 从2001 ...

  • 初中语文阅读与训练七答案
  • 初中语文阅读与训练七答案 15.(2分) 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16.(4分) 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 ...

  • 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 篇一: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篇二: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15分)隔窗相望贺点松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 ...

  • 试卷分析(初中语文经典版)
  • 试 卷 分 析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 ...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新建中学 程壮莉 一年一度的语文中考即将来临,每一位初三教师又面对着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这个话题.初三语文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 ...

  • 2014中考物理压轴题
  • 中考试题库 全国中考真题 中考复习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中考知识点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数学天天练 初中电子教材 初中电子教案 初中电子课件 文章列表 标题形式 2013-05-24201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压轴题及答案 请下载附件: <201 ...

  • 2009年广东省升中考英语试卷分析_2
  • 2009年广东省升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文英 一.基本情况 ㈠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2009年韶关市采用了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英语试卷,试卷由省考试中心命制. 省卷的命题依据是:①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 ...

  • 初中语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