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湿地芦苇馆方案

沙家浜湿地芦苇馆方案

主背景文字

聚焦湿地奇趣,探寻芦苇奥秘,欢迎走进沙家浜湿地芦苇馆。

什么是芦苇?芦苇湿地是什么样子的?湿地正受到怎样的侵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 在这湿地的世界,你将找到答案!

湿地——芦苇的家

什么是芦苇?

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有着十分发达的匍匐根状茎,主要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多水地区。

芦苇的茎秆直立,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它的叶片呈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其圆锥状的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可长达10~40厘米。 芦苇湿地

芦苇从不单独生存,而是利用强壮的根茎来繁殖自身,并逐渐形成一个个有着几十上百棵植株的群体。这些群体聚集在一起,随着季节的变换同枯共荣,形成了苇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芦苇湿地”。

沙家浜芦苇荡

芦苇湿地分布广泛,遍及全球。在常熟的沙家浜,就有着一个占地面积达200多亩的芦苇湿地。这片富饶的芦苇荡不仅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的休养地,也是智斗日寇的好战场。 湿地在中国

湿地的种类不胜枚举,有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湿地、浅海水域等自然湿地和水库、池塘、稻田等人工湿地,芦苇湿地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中国作为世界上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湿地6594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为亚洲第一,居世界第四位。

神奇的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与生长地。它以仅仅6%的地表覆盖率,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可以说是“生命的摇篮”。 湿地与人类文明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头,它赋予了人类清洁的水源与丰富的物产。人类祖先逐水草而居,与湿地相互依存。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居民仍然在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湿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文明的火种。

地球碳库

西伯利亚瓦休甘泥炭湿地位于西伯利亚西南部,面积5.3万平方千米,泥炭覆盖率达70-80%,泥炭储量143亿吨,是全球泥炭化程度最高、泥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被称为“地球碳库”。 非洲明珠

非洲维多利亚湖泊湿地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白尼罗河的源头,整体形状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337千米,东西宽240千米,面积达688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被称为“非洲明珠”。

海岸卫士

印尼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从苏门答腊西岸、加里曼丹南岸、伊瑞安查亚西岸,一直到爪哇北岸都有大量分布,总数达3065公顷,占全球的1/6。它为海洋生物提供

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具有防风消浪、固沙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作用,是天然的海岸防护林,有“海岸卫士”之称。

海底森林

澳大利亚大堡礁湿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的近海地区,全长2011千米。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那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海底森林”。

大地之肾

美国落羽杉森林沼泽湿地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北部及威尔日尼沿海平原区域,里面森林茂密,生张着大量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落羽杉。该湿地结构复杂,地上部分有喜光的乔木层、喜阴耐湿的灌木层和喜湿的草本层;地下部分则由枯枝落叶层和泥炭层(有活根)组成,是世界公认的“大地之肾”。

芦苇——湿地的卫士

芦苇与湿地的其他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通过彼此间的协同作用,使湿地在蓄水抗洪、净化污水、促淤防蚀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生态功能。由于芦苇的这一突出贡献,人们授予了它“湿地卫士”的称号。

芦苇湿地的奥秘

1、储存:芦苇湿地可储存大量的的水份,然后再慢慢地释放出来。当你挤捏浸满水的海绵时,水会跑出来,芦苇湿地就像一块充满水分的巨型海绵。

2、过滤:芦苇湿地能够分解污染物,过滤水中的废料。旋转圆盘半圈以开始工作,其中的大球如污染物和废料般被芦苇湿地堵住,而小球则如清水般滤过芦苇湿地。

3、保护:芦苇湿地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4、供给:芦苇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品及生产原料。

5、庇护:芦苇湿地中居住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生物,它是动植物的栖息之所。

污染杀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污染情况也日趋严重。芦苇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净化水质的植物,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据实验表明,芦苇可以最大限度地吸附、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和细菌微生物:

BOD5 去除率可达90%以上

SS 去除率可达91%以上

NH0-N 去除率可达76%以上

T-N 去除率可达84%以上

T-P 去除率可达87%以上

VAS 去除率可达94%以上

氯苯 去除率可达81%以上

氯酚 去除率可达82%以上

农药类 去除率可达89%以上

肠病毒 去除率可达94%以上

细菌总数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蠕虫卵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大肠菌群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沙门氏菌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噬菌体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有了芦苇这样称职的“清道夫”,湿地中的水总是清澈见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昆虫的一生

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昆虫,大部分都是它们的晚年:成虫。至于其幼时的样子,却常常会被忽略。

昆虫不像哺乳动物那样甫一出生就与成体外表相似。它从卵开始到成虫,形态上要经过多次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变态”。

“变态”可细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完全变态”的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其中以“蛹”最为重要。昆虫化蛹后,会在蛹内进行一项“惊天大手术”——把样子笨笨的幼虫整容成美丽的成虫。

首先,昆虫的体内会不断地产生“吞噬细胞”,并逐渐遍布全身;其次,这种细胞会把昆虫原有的身体“吞噬”掉,化为液体;然后,化为液体的昆虫开始重塑新的身体,静待羽化;最终,全新的生命破茧而出。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长过程与“完全变态”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经过“卵”及“幼虫”两个阶段之后,会直接发展成“成虫”。而且因为没有成蛹,无法重塑身体,所以它的翅膀是直接在原有身体上长出来的,发育不成熟,被称为“翅芽”。

昆虫从一出生就开始“变态”,好不容易成为“成虫”,又会在进行交配后不久死亡。可以说,昆虫的“变态”过程,就代表了昆虫的一生。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昆虫

蜉蝣是一种大小仅在4公分左右,有着1—2对翅膀的小型昆虫,常出现于湿地之中,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全世界已知的有2100余种。

蜉蝣的幼体生长于含氧量高的水域中,靠咀嚼进食,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性生物。此时的它还并不是真正的“蜉蝣”。只有待到成体离开水体、咀嚼口器退化时,蜉蝣才算出生。

蜉蝣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昆虫。它从出生之时(变为成虫)起,直到死亡的时间不超过一天,一般来说也就几个小时。而其死亡的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说的咀嚼口器退化,致使它无法进食。 江南水八仙

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是常熟传统栽培的八种水生蔬菜品种。它们历史久远、品种多、质量上乘、地方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称为“江南水八仙”。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古人称之为“菰”,在唐代以前被当作粮食作物来栽培。后来人们使菰感染黑粉菌,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成为了现在食用的茭白。

莲藕——原产于印度,很早便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预防内出血,是老年人、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在清咸丰年间,被钦定为御膳贡品。

水芹——这里的“水芹”其实真名叫水田芥,为耐寒性多年生匍匐植物,原产于欧洲,是水芹的其中一种。生鲜的水田芥可用做沙拉的绿色部分与三明治的馅,深受人们的喜爱。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其形状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在5~8毫米。芡实质地较硬,断面为白色,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跟大米有些相似。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维生素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份。此外,慈菇还具有药用功能。将鲜慈菇切碎,加上适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临睡前服用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血;若将慈菇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肿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

荸荠——古名“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它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莼菜——又名马蹄菜、湖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味道鲜美滑嫩,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莼”,指的就是它。

菱——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在我国南方多有栽培。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

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湿地保护

人类过度使用湿地资源

人类捕杀湿地生物,食其肉、穿其皮,或收作宠物;人类采摘湿地绿植,作药用、制标本,越是罕见稀少,越是要斩草除根。

泥土流失

当树木被砍伐、树根被破坏,致使其无法再抓紧地面,大量泥土就会被冲到河里去。

人口过多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自然空间、食水供应及污水处理方面的压力愈见沉重。贫穷落后地区的人们饱受着营养不良和疾病的煎熬,还被迫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用水太多

人类动用了地球上54%的可用水资源,其中的70%用于灌溉,20%用在工业制造上,剩余的则为家居用水。与过去的50年相比,如今的全球用水量已增加了1倍。过度的抽取水源,导致了全球湿地与河流的日趋干涸。由于可用水资源的匮乏,有些国家甚至为此而发动战争。

采矿

人类不断地开采天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料、沙粒、金属等。在开采的过程中,挖掘坑道、矿层灌水,对湿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影响着其中的野生生态。

酸雨

汽车废气及发电站燃烧所排放的污染物是酸雨形成的主因。酸雨会残害绿植和淡水生物,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的大片土地都受到了酸雨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常在有意无意间被引进,有的是因为实用或装饰价值而被刻意引进,有的则是因附在其他商品上而被无意带入。这些动植物由于没有天敌的克制,一旦在本地落地生根,就会迅速繁殖,甚至反过来阻碍原生物种的生长。

湿地公约

为了保护湿地,全球18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该公约已有158个缔约方,共有1754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约1.61亿公顷。

世界湿地日

为纪念《湿地公约》的签署,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国家机构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表国家执行《湿地公约》。

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海洋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国务院分工,负责相关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湿地保护行动

中国各级政府为保护湿地和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在湿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表明了中国政府以工程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决心。

如今,中国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湿地保护

江泽民——“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滩涂开发等,我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随着工业发展,大量污水涌入湿地,造成大批植被和水生植物死亡,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胡锦涛——“要牢固树立人和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重视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温家宝——保护湿地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法规,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严禁在湿地开垦和造田。

芦苇的用途

芦苇作为一种价值很高的湿地经济作物,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根——芦苇的根在中医学上被称为芦根,有清胃火、除肺热、解表利尿之功效。

茎——芦苇茎秆的纤维素含量为40~50%,纤维的长度为1.3~1.8毫米,既可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编织或房屋的铺建。而且芦苇生长周期快,砍伐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相比树木而言是一种更加环保的材料。

叶——芦苇的叶片营养丰富。在农村,养有牲畜的人家经常把它收集起来,当作饲料使用。 花——芦花于夏秋时节开放,呈圆锥形花序,长度在10-40厘米范围内,质地柔软而又具有韧性,可以用来扎扫帚或做芦花鞋。

芦苇画简介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精品中的一朵奇芭。它是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经艺人剪、烫、帖、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的,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处理工艺,所以可以长期保存。芦苇画构图简洁,意蕴无穷。驻足观赏,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给浮躁疲惫的身心以轻柔的抚慰。

芦苇画评价

芦苇画的创作是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结晶,是经过多年来辛勤探索所付出心血的凝聚,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统一,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内涵。它的画面本色天然,色泽淡雅朴素,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是装饰家庭、馈赠好友的最佳选择。

沙家浜湿地芦苇馆方案

主背景文字

聚焦湿地奇趣,探寻芦苇奥秘,欢迎走进沙家浜湿地芦苇馆。

什么是芦苇?芦苇湿地是什么样子的?湿地正受到怎样的侵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 在这湿地的世界,你将找到答案!

湿地——芦苇的家

什么是芦苇?

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有着十分发达的匍匐根状茎,主要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多水地区。

芦苇的茎秆直立,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它的叶片呈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其圆锥状的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可长达10~40厘米。 芦苇湿地

芦苇从不单独生存,而是利用强壮的根茎来繁殖自身,并逐渐形成一个个有着几十上百棵植株的群体。这些群体聚集在一起,随着季节的变换同枯共荣,形成了苇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芦苇湿地”。

沙家浜芦苇荡

芦苇湿地分布广泛,遍及全球。在常熟的沙家浜,就有着一个占地面积达200多亩的芦苇湿地。这片富饶的芦苇荡不仅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的休养地,也是智斗日寇的好战场。 湿地在中国

湿地的种类不胜枚举,有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湿地、浅海水域等自然湿地和水库、池塘、稻田等人工湿地,芦苇湿地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中国作为世界上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湿地6594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为亚洲第一,居世界第四位。

神奇的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与生长地。它以仅仅6%的地表覆盖率,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可以说是“生命的摇篮”。 湿地与人类文明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头,它赋予了人类清洁的水源与丰富的物产。人类祖先逐水草而居,与湿地相互依存。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居民仍然在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湿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文明的火种。

地球碳库

西伯利亚瓦休甘泥炭湿地位于西伯利亚西南部,面积5.3万平方千米,泥炭覆盖率达70-80%,泥炭储量143亿吨,是全球泥炭化程度最高、泥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被称为“地球碳库”。 非洲明珠

非洲维多利亚湖泊湿地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白尼罗河的源头,整体形状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337千米,东西宽240千米,面积达688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被称为“非洲明珠”。

海岸卫士

印尼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从苏门答腊西岸、加里曼丹南岸、伊瑞安查亚西岸,一直到爪哇北岸都有大量分布,总数达3065公顷,占全球的1/6。它为海洋生物提供

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具有防风消浪、固沙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作用,是天然的海岸防护林,有“海岸卫士”之称。

海底森林

澳大利亚大堡礁湿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的近海地区,全长2011千米。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那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海底森林”。

大地之肾

美国落羽杉森林沼泽湿地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北部及威尔日尼沿海平原区域,里面森林茂密,生张着大量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落羽杉。该湿地结构复杂,地上部分有喜光的乔木层、喜阴耐湿的灌木层和喜湿的草本层;地下部分则由枯枝落叶层和泥炭层(有活根)组成,是世界公认的“大地之肾”。

芦苇——湿地的卫士

芦苇与湿地的其他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通过彼此间的协同作用,使湿地在蓄水抗洪、净化污水、促淤防蚀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生态功能。由于芦苇的这一突出贡献,人们授予了它“湿地卫士”的称号。

芦苇湿地的奥秘

1、储存:芦苇湿地可储存大量的的水份,然后再慢慢地释放出来。当你挤捏浸满水的海绵时,水会跑出来,芦苇湿地就像一块充满水分的巨型海绵。

2、过滤:芦苇湿地能够分解污染物,过滤水中的废料。旋转圆盘半圈以开始工作,其中的大球如污染物和废料般被芦苇湿地堵住,而小球则如清水般滤过芦苇湿地。

3、保护:芦苇湿地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4、供给:芦苇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品及生产原料。

5、庇护:芦苇湿地中居住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生物,它是动植物的栖息之所。

污染杀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污染情况也日趋严重。芦苇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净化水质的植物,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据实验表明,芦苇可以最大限度地吸附、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和细菌微生物:

BOD5 去除率可达90%以上

SS 去除率可达91%以上

NH0-N 去除率可达76%以上

T-N 去除率可达84%以上

T-P 去除率可达87%以上

VAS 去除率可达94%以上

氯苯 去除率可达81%以上

氯酚 去除率可达82%以上

农药类 去除率可达89%以上

肠病毒 去除率可达94%以上

细菌总数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蠕虫卵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大肠菌群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沙门氏菌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噬菌体 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有了芦苇这样称职的“清道夫”,湿地中的水总是清澈见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昆虫的一生

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昆虫,大部分都是它们的晚年:成虫。至于其幼时的样子,却常常会被忽略。

昆虫不像哺乳动物那样甫一出生就与成体外表相似。它从卵开始到成虫,形态上要经过多次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变态”。

“变态”可细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完全变态”的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其中以“蛹”最为重要。昆虫化蛹后,会在蛹内进行一项“惊天大手术”——把样子笨笨的幼虫整容成美丽的成虫。

首先,昆虫的体内会不断地产生“吞噬细胞”,并逐渐遍布全身;其次,这种细胞会把昆虫原有的身体“吞噬”掉,化为液体;然后,化为液体的昆虫开始重塑新的身体,静待羽化;最终,全新的生命破茧而出。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长过程与“完全变态”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经过“卵”及“幼虫”两个阶段之后,会直接发展成“成虫”。而且因为没有成蛹,无法重塑身体,所以它的翅膀是直接在原有身体上长出来的,发育不成熟,被称为“翅芽”。

昆虫从一出生就开始“变态”,好不容易成为“成虫”,又会在进行交配后不久死亡。可以说,昆虫的“变态”过程,就代表了昆虫的一生。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昆虫

蜉蝣是一种大小仅在4公分左右,有着1—2对翅膀的小型昆虫,常出现于湿地之中,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全世界已知的有2100余种。

蜉蝣的幼体生长于含氧量高的水域中,靠咀嚼进食,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性生物。此时的它还并不是真正的“蜉蝣”。只有待到成体离开水体、咀嚼口器退化时,蜉蝣才算出生。

蜉蝣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昆虫。它从出生之时(变为成虫)起,直到死亡的时间不超过一天,一般来说也就几个小时。而其死亡的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说的咀嚼口器退化,致使它无法进食。 江南水八仙

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是常熟传统栽培的八种水生蔬菜品种。它们历史久远、品种多、质量上乘、地方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称为“江南水八仙”。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古人称之为“菰”,在唐代以前被当作粮食作物来栽培。后来人们使菰感染黑粉菌,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成为了现在食用的茭白。

莲藕——原产于印度,很早便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预防内出血,是老年人、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在清咸丰年间,被钦定为御膳贡品。

水芹——这里的“水芹”其实真名叫水田芥,为耐寒性多年生匍匐植物,原产于欧洲,是水芹的其中一种。生鲜的水田芥可用做沙拉的绿色部分与三明治的馅,深受人们的喜爱。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其形状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在5~8毫米。芡实质地较硬,断面为白色,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跟大米有些相似。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维生素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份。此外,慈菇还具有药用功能。将鲜慈菇切碎,加上适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临睡前服用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血;若将慈菇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肿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

荸荠——古名“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它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莼菜——又名马蹄菜、湖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味道鲜美滑嫩,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莼”,指的就是它。

菱——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在我国南方多有栽培。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

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湿地保护

人类过度使用湿地资源

人类捕杀湿地生物,食其肉、穿其皮,或收作宠物;人类采摘湿地绿植,作药用、制标本,越是罕见稀少,越是要斩草除根。

泥土流失

当树木被砍伐、树根被破坏,致使其无法再抓紧地面,大量泥土就会被冲到河里去。

人口过多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自然空间、食水供应及污水处理方面的压力愈见沉重。贫穷落后地区的人们饱受着营养不良和疾病的煎熬,还被迫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用水太多

人类动用了地球上54%的可用水资源,其中的70%用于灌溉,20%用在工业制造上,剩余的则为家居用水。与过去的50年相比,如今的全球用水量已增加了1倍。过度的抽取水源,导致了全球湿地与河流的日趋干涸。由于可用水资源的匮乏,有些国家甚至为此而发动战争。

采矿

人类不断地开采天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料、沙粒、金属等。在开采的过程中,挖掘坑道、矿层灌水,对湿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影响着其中的野生生态。

酸雨

汽车废气及发电站燃烧所排放的污染物是酸雨形成的主因。酸雨会残害绿植和淡水生物,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的大片土地都受到了酸雨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常在有意无意间被引进,有的是因为实用或装饰价值而被刻意引进,有的则是因附在其他商品上而被无意带入。这些动植物由于没有天敌的克制,一旦在本地落地生根,就会迅速繁殖,甚至反过来阻碍原生物种的生长。

湿地公约

为了保护湿地,全球18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该公约已有158个缔约方,共有1754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约1.61亿公顷。

世界湿地日

为纪念《湿地公约》的签署,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国家机构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表国家执行《湿地公约》。

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海洋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国务院分工,负责相关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湿地保护行动

中国各级政府为保护湿地和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在湿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表明了中国政府以工程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决心。

如今,中国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湿地保护

江泽民——“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滩涂开发等,我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随着工业发展,大量污水涌入湿地,造成大批植被和水生植物死亡,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胡锦涛——“要牢固树立人和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重视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温家宝——保护湿地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法规,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严禁在湿地开垦和造田。

芦苇的用途

芦苇作为一种价值很高的湿地经济作物,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根——芦苇的根在中医学上被称为芦根,有清胃火、除肺热、解表利尿之功效。

茎——芦苇茎秆的纤维素含量为40~50%,纤维的长度为1.3~1.8毫米,既可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编织或房屋的铺建。而且芦苇生长周期快,砍伐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相比树木而言是一种更加环保的材料。

叶——芦苇的叶片营养丰富。在农村,养有牲畜的人家经常把它收集起来,当作饲料使用。 花——芦花于夏秋时节开放,呈圆锥形花序,长度在10-40厘米范围内,质地柔软而又具有韧性,可以用来扎扫帚或做芦花鞋。

芦苇画简介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精品中的一朵奇芭。它是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经艺人剪、烫、帖、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的,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处理工艺,所以可以长期保存。芦苇画构图简洁,意蕴无穷。驻足观赏,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给浮躁疲惫的身心以轻柔的抚慰。

芦苇画评价

芦苇画的创作是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结晶,是经过多年来辛勤探索所付出心血的凝聚,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统一,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内涵。它的画面本色天然,色泽淡雅朴素,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是装饰家庭、馈赠好友的最佳选择。


相关内容

  • 美丽中国湿地行汇报提纲
  • 塞上江南·魅力沙湖 --走遍中国"湿地行沙湖素材提纲 一.赞歌中的沙湖 "金绸子沙滩银绸子水,都说咱宁夏沙湖美:塞上的风光,江南的景,人在沙湖不思归."这是歌曲<沙湖美>的歌词. "你是天上飞过的一片彩霞 ,你是地上长出的传奇,水上有欢歌,水下有笑 ...

  • 走进经典沙家浜 感受山水常熟城
  • 本报讯 (记者 袁鼎)"芦花荡,稻谷香".沐着金秋的煦风, 2011中国(常熟)沙家浜旅游节昨日在常熟沙家浜风景区隆重开幕.旅游节以"走进经典沙家浜,感受常熟山水城"为主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捧出一场旅游"盛宴". 红色景点引得游人如潮来 ...

  • 荒漠中的苇(王剑冰)阅读答案
  • 阅读<荒漠中的苇>一文.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1)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 ...

  • 预备党员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2010年9月,很荣幸,在即将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可以参加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党员夏令营.一共是三天的行程:苏州-木渎古镇,沙家浜.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 ...

  • 沙家浜游记
  • 沙家浜游记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沙家浜的故事,沙家浜戏曲选段也脍炙人口,记得小学的时候还跟着老师学过一段戏,其中就有沙家浜,一直希望能到真实中的这里来看看,今天,我们07党支部老师带领着新老党员一起来到了沙家浜,对我们的思想又进行了一次红色的洗礼. 我们从学校驱车四十多分钟就来到了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 ...

  • 201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八)
  • 201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八)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字形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壅蔽(yōng) 鲰(zōu)生 渑池(miǎn) 樊哙(kuài) .. B.犬豕(zhǐ) 睥睨(nì) 苗圃(pǔ) 杯杓(sháo) ... C.黜恶(chù) 飨(xiǎng)劳 缒墙(chuì) 疏浚(jùn ...

  • 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 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 ...

  • 管理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 ...

  • 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 浅析西溪湿地公园芦苇的植物造景 摘要:对西溪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调研,了解芦苇种植布局,从生态.功能.美学.文化等方面分析芦苇在西溪湿地中的作用,并对其设计理念和手法上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探索科学而合理的湿地景观植物选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关键词:西溪湿地,湿地植物,芦苇,植物造景 1.绪论 1.1研究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