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成长理论全

关于创业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综述

黄一耘 [1**********]020 市场学系硕

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斯于1989年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企业生命周期比喻成人的生长过程,一共分为十个时期,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爱迪斯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企业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指出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企业生存过程中基本发展与制约的关系,从十分人性化的角度来探索了企业的管理。在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鲜明的企业特点。如下图所示:

(1) 孕育期:这一时期,企业的创始人将企业的创办目的、整体构思和未来实现的可行

性作为重中之重。他绘制宏伟蓝图,研究和制订雄心勃勃的计划,认真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2) 婴儿期:在这一阶段,企业创始人开始转移注意力,将重点由先前的构思和可能性

转移到了成效性上。对销售额的渴望驱使着这个转向的进行。企业中没有人花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规程、系统、书面工作和控制上,决策权高度集中,不存在授予权力和责任。创始人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每周六、七天,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完。

(3) 学步期:这一时期是迅速成长的阶段。仍然以销售为主。企业已经克服了亏损的困

难局面,而且扭亏为盈,日渐兴旺。企业创办人这时相信他们的决定都是对的,因为他把每一次决定都看作机会,于是这常常会埋下祸根。他们容易卷入种种有关或无关的生意,但是这种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会使该时期的企业把摊子摊得太大,导致顾此失彼。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职能来管理企业。但该时期的企业必须学会由意愿型的感性管理转变为职能型的理性管理,否则企业就会陷入困境不可自拔。

(4) 青春期:在青春期,企业得可以脱离创业者的影响而生存。在该时期,企业的业务

扩展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创业者个人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企业需要强调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变,由成效转向了政策、制度和行政管理。同时,企业目标的转换使得权力的更迭变得更为复杂,企业在这一时期应该注意实现量到质的转变。但实际上要实现由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依靠企业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合力。

(5)

盛年期:这一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旺盛的时期。企业按照宏伟蓝图在理性和

感性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兼有纪律和创新。新业务在组织中不断萌生,开始给企业提供新生命周期的机会。

(6) 稳定期:这一时期是企业停止增长并且开始衰退的转折点,此时企业开始衰老。这

时企业通常有自己稳定的市场份额,管理良好,但同时企业丧失了创造力,人们逐渐趋向保守,企业内部的关系网变得尤为重要。

(7) 贵族期:在该时期,企业失去了长远目标,内部组织制度缺乏创新,形式主义流行。

往往过于注重讲究做事的方式,穿着与称谓等等,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却不自知。

(8) 官僚早化期:在这一阶段,企业喜欢追究责任问题,内部斗争激烈,反而忽视客户。

企业的偏执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9) 官僚期:在这一时期的企业,大量的规程手册、厚厚的文书工作、规章、制度、政

策等阻滞了革新的动力和创造力。慢慢的病入膏肓,于是就进入了死亡期。

(10) 死亡期:这一时期可能突然到来,亦或是持续数年。当入不敷出时企业终于崩溃。

根据爱迪斯理论,“盛年期”是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最为理想的点,而“稳定期”则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转折点。在企业的成长阶段里企业要完成组建发展工作,逐步健全与完善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渐走向稳定的时期。

1随着生命周期的推进,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十个不同阶段里具有以下特征:○企业灵活性

下降,而可控性却一直增高,到官僚期达到最值,随后开始急速下降,直至企业进入衰亡。2虽然企业生命周期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但企业通过适当的合理措施是可以对其进行调控的,

3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问题,这但有时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

些出现的问题,有些是“正常的”,而有些却是“不该出现的”问题,则称之为“病态的”。4某些行为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起作用,5同一阶段内○而在另一阶段则可能不起任何作用。○

企业的不同组织机构部门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2. 企业成长理论:

(1)企业外生成长理论

企业外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外生性的,强调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决定作用,尤其强调市场结构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决定作用。代表性理论有: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和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仅仅看作一个生产函数,作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组件,企业内部的复杂安排均被抽象掉,“代表性企业”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的各种差别。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均是外生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的过程(或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是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没有企业主动性的余地。Marten Coos( 2000)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了劳动需求与企业成长、产业演化的关系,在吉布莱特定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用人行为与企业或产业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Makino( 2004)则从宏观政策的层面综合分析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Nixon( 2005) 从市场供求对企业规模影响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绩效。

2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Coase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费用的均衡确定企业的边界,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是企业成长的动力。Williamson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定义了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确定企业边界的原则等问题。他认为,为解决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张。Grossman & Hart ( 1986) 通过强调资产所有权的重要性,提出物质资产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对于

纵向一体化具有不同的意义。杨小凯和黄有光( 1993) 认为应该考虑经济主体的交易效率因素,即市场越发达、市场交易范围越大,在增加了交易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易效率,且后者更为重要,只要交易效率提高的收益大于交易费用导致的成本,市场与企业的成长就可以齐头并进。

3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企业成长论 ○

Poter( 1985) 提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后来波特又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的优化。他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规范分析方法,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的竞争结构,企业应该在对其竞争者、购买者、供应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5种力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反过来又会对以上5种基本竞争力量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和竞争规则,从而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从企业内部因素出发来研究企业的成长问题,认为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的内生性因素(资源、能力、知识等)决定了企业成长的程度和范围,是决定企业成长的主导因素。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主要有:内生成长理论的渊源、彭罗斯的内生成长理论、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内生成长理论、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

1内生成长理论的渊源 ○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是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最早的思想来源。他认为劳动分工是企业内生成长和效率的根源。

马克思(1860)对劳动分工和企业内生成长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而准确的描述。他考察了劳动分工条件下局部劳动分工如何影响生产效率的机制,在强调劳动分工的同时,还强调了协作对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马克思注意到专业化分工和专用性知识积累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考察知识积累和企业内生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马歇尔(1920)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间的“差异分工”角度提出了企业内部技能和知识的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中的一项职能工作通常可以分解为多个新的次级职能单元,不同次级单元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然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增加导致了新的内部专业职能来对各原有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和整合。这样,企业的生产和协调能力就会在内部获得持续的成长。

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外部经济给企业提供了成长的足够的市场空间,内部良好的管理给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大批量生产能力、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内部交易费用下降对企业成长和边界有重要作用。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马歇尔的理论是熊彼特、彭罗斯、演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彭罗斯对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发展 ○

彭罗斯(Edith Penrose,1959)以单个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她认为,稀缺的管理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企业成长的前提是增加相应的管理资源。在现有管理资源的约束下,企业的过度扩张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企业内部决策活动的惯例化和程序化是缓解管理资源稀缺的主要途径。在企业的扩张中,非程序化的决策活动引起的新的协调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占用了管理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一旦把这些问题惯例化和程序化,单个决策者就能够节约其管理资源并将这种管理资源释放出来。

彭罗斯集中研究了企业新知识促进机制和接下来的企业知识积累机制,认为知识积累是

企业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促进了企业成长。她把企业内部决策活动的程序化看成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知识积累过程,特别关注企业对“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规则”等知识的积累。彭罗斯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研究是深刻的,但她过分强调了管理资源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资源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

3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

管理者理论是在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这一命题之后,经济学家对经理式企业目标行为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鲍莫尔(Baumol,1962)的销售收益最大化模型,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4)的管理者效用函数模型和马里斯( Marris,l964)的企业稳定增长的模型。管理者理论关于企业成长的主要观点是,随着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身份的分离,以及相应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因此,这些企业的目标已经不是追求企业所有者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管理者阶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由于管理者利益并不是与利润直接相关,而是与企业的规模或增长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企业行为方面的新特点。即企业成长成为企业的目标,因为这符合管理者的效用函数。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的共同之处在于,把追求企业成长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探讨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

4企业制度变迁理论与内生成长理论 ○

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描述了现代工业企业的两种扩张途径:一是生产型企业主动拓展,直接进入采购和分销领域,实现前向或后向一体化; 二是小规模的家庭或个人所有的企业借助横向合并,成为全国性企业,在集中生产的基础上,再向前或向后实行联合。企业多角化和纵向一体化是现代企业成长的主要策略。钱德勒通过对企业成长路径的经验研究,发现管理层级制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历史上看,现代企业曾先后采用过三种内部管理层级制:第一种是控股公司结构,简称H型结构; 第二种是以权力集中为特征的功能垂直型结构,简称为U型结构;第三种是以企业总部和分支公司之间的分权为特征的多部门结构,即M型结构,又称事业部制。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的主要贡献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不同组织形态的效率。钱德勒认为,从组织制度上可以把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企业成长中由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对企业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随企业经营规模扩张而出现的,而企业制度变迁又是维持和促进企业规模扩张的必要条件。

5演化论经济学对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贡献 ○

尼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在阿尔钦(Alchian,1950)的演化论经济学思想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运动是解释经济变迁的基础。他们指出,现实企业是由利润推动的,但绝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企业是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载体,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只是特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在环境选择机制作用下,企业现有惯例或知识基础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性行为的结果。尼尔逊和温特认为,企业将遵循已经成熟的惯例进行运作,而不是随时计算最优的解决方案。每个企业的惯例可以被看成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这些惯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性,它们构成了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企业的惯例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企业按惯例运行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发生企业的成长。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行状况出现了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限度时,企业将有可能对惯例加以调整,从而可能会引起企业的成长。尼尔逊和温特把企业改变惯例的应变行为称为企业的成长,他们认为企业成长是基于惯例的,企业成长需要企业惯例的支持。因为在企业的组

织活动中,知识和能力表现为具体的惯例。它构成了企业组织成员决策活动的前提。所以,惯例可以说明“单个组织行为方式的连续性的性质和来源”(尼尔逊和温特,1982),即企业的内生成长表现为内在的惯例依赖过程。

我国学者吴晓翠(2005)基于演化经济学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认识,综合考量企业家精神、网络联盟和柔性组织结构等因素,认为可以找到解决企业成长中“效率与适应悖论”的方法。庄亚明(2008)运用生态理论分析关系企业成长的内源性因素(包括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认为这些内源性因素是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在生态载体,而它们的生态属性、生态结构、生态关系和形成机理构成了企业的内生能力。刘巨钦(2008)认为企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生性的自我成长过程,而企业间的合作是集群化成长的起点,这种企业间的融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性网络自组织,其成长和演进具有自我增强机制与路径依赖性,并沿着横向网络化扩展和纵向产业链延伸。

6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研究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许多学者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讨论企业的内生成长。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内部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模式。德姆塞茨(Demsetz)认为,在承认其他因素起作用的条件下,大体来说,企业为维持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花多大的开支,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程度。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arahalad and Hamel)认为,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所具有的因果关系的模糊性、路径依赖性和社会复杂性形成一种“隔离机制”,使得其他企业的模仿行为即使是可能的,也将面临相关的很高的成本约束。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之间不断的模仿和创新性竞争活动,而这些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快速而有效地积累起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因此,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即企业内部持续的知识积累过程。巴尼(Barney,1991)指出实施竞争性战略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内部长期发展的结果,难以通过市场公开获得。企业生存和成长取决于企业内部长期知识和资源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长期的动态生产成本优势。Jack(2004)以“复杂问题”对企业决策选择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包含知识和资本两种要素的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认为企业根据搜索选择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可以得到最优策略。Hayton(2005)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高管人力资本和组织名誉对企业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技术发展的潜在源泉。

我国学者邢建国(2003)提出以不断变革与创新能力为依托,强调核心能力的自我超越和保持“创新个性”,实现“代际推进”的企业持续成长。郑建伟(2004)基于集体效率的企业族群能力理论,提出基于知识的企业族群能力的概念。陶长琪等(2008)首次运用新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单个维度和多个维度构建了IT企业成长的模型,并以我国IT上市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及其溢出对促进IT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7学习型组织与企业的内生成长 ○

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内部学习机制,企业内部的学习和发展机制是企业长期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结构。Lucy Firth和David Mellor(1993)认为,从传统的Solow -Swan成长模型到如Romer的由学习驱动的内生成长的新的成长模型,每一个步骤都与组织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成长理论的精髓是论证了学习是有目的的,花费成本进行投资的结果,是企业针对市场信号变化所采取的反映措施,是成长的内生变量。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学习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机制,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的生命体(Dodson,1993)。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杨杜(1996)的《企业成长论》和尹义省(1999)的《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杨杜将“经营资源”作为其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探讨了经营资源的量、扩张、结构、支配主体四个方面的课题,强调分析了构成企业成长理论之核心的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和多元化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

状态——复合经济。尹义省在其著作中回答了企业多角化成长中理论机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实用策略,为企业家战略决策和政府对多角化企业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实例。

3. 创业理论主要观点:

(1)奥地利经济学理论

奥地利经济学理论认为,创业行为起源于信息不对称。因为在市场中,不同的人们由于各自的环境、主体特征的差异,会观察到特定的商业机会,而这些商业机会其他人是无法同时发现的。“个别信息的差异使人们可以在现有产品或服务中观察到不同的价值,并愿意提供不同的价格去取得它”(Shane,2000)。人们在利用异质性信息导致的价格差异时可能获得创业利润是创业活动的基本动因。

奥地利学派认同创业机会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创业信息的获得,受到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创业者基本特征以及其他超出人的能力和意愿以外的因素的共同影响。总体来说,奥地利学派研究了创业行为的起源。认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独特信息是创业者选择创业行为的主要动因,在创业动因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推动。但奥地利学派在创业者基本特质方面放弃了研究,这就相当于放弃了创业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主体。而且他们不讨论创业企业成立之后的成长过程,不研究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而这些现象今天则成为了创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2)新古典均衡理论

与奥地利经济学理论完全相反,新古典均衡理论认为,创业行为的动因来自于创业者基本特质的差异,而不是信息的不对称。在新古典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下,市场由极大化的创业者所组成,众多的创业参与者决定了创业机会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而任何创业机会都是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自由买卖的,因此,决定是否创业的并非创业机会,因为在大的市场环境下,理论上对所有人而言,所有的创业机会都是平等的。机会的发现者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商业机会,对机会的发现者而言,其面对商业机会的成本与其他人并无任何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即决定创业行为的,是创业者们自身的特质差异,而非商业机会。均衡理论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与奥地利学派出现相左的成分。究其原因,在于对创业机会的可交易性的假定。该学派将创业的动机,归结为创业者的基本特质,而不是创业信息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创业理论研究的一个进步,至少对之后的创业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3)风险理论

风险理论的代表学者,Cantillon(1755)认为,创业利润来自于风险回报。创业者在市场交易中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资产,而产出产品的销售价格是不确定的。创业者的报酬就是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之差。风险学派另一位学者奈特也认为,“承担风险”是创业企业家们区别于其他人的根木能力和素质的表现。他们承担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他们的创业回报也来自于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因此,他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不可测度性特征,导致了创业企业家的出现。创业企业家与常人相比,更愿意也更擅长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并从中获取利润。奈特认为创业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企业家进行了这个层面的界定,即“识别不确定性中蕴藏的机会与获利的可能,并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的人(奈特,1937)。企业家的特质决定了他敢于承担风险,不断追求变化和创新而获得风险收益。风险学派的主要观点为:创业利润的来源于风险收益,同时也研究了创业企业家的某些特征,该理论是对创业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

(4)创新理论

熊彼特(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创新理论认为,创业企业家在创业活动中的主要职能就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他看来,创新是创业企业的评判标准。熊彼特指出,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创业企业家通过创新行为,破坏

均衡的市场结构而从中获取利润。“破坏性的创造”也因此得名,企业家精神从而与创新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与企业家精神备受关注,人们并不单纯研究个体的创业行为,而是将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拓展到已经存在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拓展到非营利组织和整个社会。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创业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关于毁灭性创造的理论,较好的描述了创业过程,同时,他还丰富了创新的内涵,即使用未尝试过的技术,这种尝试包括用新产品来替代现有产品,也包括各种新的生产工艺、技术,甚至是新的模式、观念和企业发展过程。熊彼特强调了创业企业家的作用,认为他们是创新的驱动力。

创新理论的基木结论是:创业企业家的创新特质,是创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创业企业家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或利用新的技术、工艺、生产方式,或进入新的市场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行为,打破原有市场的均衡,新的生产方式,资源组合方式等因素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使得创业企业家获得创业利润。创新理论将创业企业家能力作为创业行为的一个核心要素,对创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突破了原有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对创业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直到今天,对创业者的研究,依然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社会心理学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对创业领域的研究,都企图避开企业家这一特定要素的影响,因为创业企业家的智力因素、对创业机会和市场的敏感程度以及更为复杂的直觉、远大的目光和胸怀等,都是无法在经济学术语里表达的。但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这个方面却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创业企业家具备异于常人的优秀特质,包括强烈的成功欲望、对风险的高偏好程度、较强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欲望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社会心理学者不认为创业成功和创业者自身特质有必然联系。如Sexton和Bowman(1985)就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创业决策与成就需要之间不存在联系。总体而言,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创业决策来源于创业企业家特质,而不是基于创业机会的出现。因为从因果关系来说,创业机会是广泛存在的,能否发现创业机会、是否有意愿使用创业机会等问题,则取决于创业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同样的创业机会,在不同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创业的研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意义在于创业者特质地位的突出。但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创业的研究相当肤浅,不成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为系统的创业理论。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创业者特质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这一理论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6)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该文中,韦伯研究了创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新教主义的兴起,倡导着各种有利于创业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勤检节约和奋斗精神等内容。社会文化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创业活动、创业企业家行为特征、创业企业特征等的比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不同,社会文化理论将创业企业家的特征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这些社会文化特征,对创业企业发展的影响也确实存在,具体表现为同一地区创业企业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征,而不同国家创业企业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于是,社会文化理论得出其基本观点: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培养出特定的创业企业家,从而产生特定特征的创业企业成长方式,社会文化特征,成为了决定创业企业发展特征的核心因素。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认同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结果,但是,社会文化理论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理论体系不够充实,在面对实证研究的时候,也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其次,在面对同一地区、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创业企业差异性问题上,会显得极其苍白无力。

(7)机会理论

机会理论认为,现实的经济,不可能像理论表达那样达到完全均衡的状态。市场是由大体的均衡和局部短暂的不均衡共同构成的。机会理论认为,短暂的市场不均衡,就是创业机会产生的源泉。具有市场敏感度的创业企业家,把握了短暂的机会,实现了创业行为。机会理论认为,这种由于市场短暂失衡而形成的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利用,是创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机会理论同时强调,这种市场机会,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创业市场机会,往往更容易被市场参与者发觉,因为他们处在市场之中,对于市场失衡更为敏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最适合创业,因为他们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于是,他们可以选择出卖创业机会。机会理论的代表学者认为创业研究是“考察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去发现、评价和利用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因此,机会理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市场创业机会是如何出现的,他们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在。其次,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创业机会的,他们在什么时间发现机会,又如何发现。再次,人们利用创业机会的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的创业者利用创业机会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机会理论以创业机会为研究起点,对创业理论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对创业的后续研究,也都采纳了机会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并将机会因素纳入他们自身的研究框架。蒂蒙斯将创业看成一种受到创业机会驱动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复旦大学郁义鸿等人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但机会理论也存着这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机会的量度问题很难解决,学者们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去度量机会的大小。其次,创业企业家识别机会的能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机会理论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分析的方向,到目前为止,并未得到深入发展。

(8)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起源于社会网络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对创业行为的研究,也着眼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学者们认为,创业企业家依靠自身优越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掘出创业机会并加以利用。这一系列的结论,都建立在创业企业家网络资源优越性的基础上,他们能通过更为便捷、广阔的渠道,获取各种商业信息,其中即包括创业机会信息。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分成了两个学派。组织社会学派注重网络结构分析,社会经济学派注重网络资源分析。两个学派都对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组织社会学派的认为社会网络是众多创业企业家所掌握的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社会经济学派则研究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各项关系性资本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为创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实证研究也表明,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网络关系性资本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充分的影响。从事实上来看,社会资本确实成为了人们识别创业机会和利用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同时,任何创业企业家都不是全才,在创业过程中,他必然依赖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本来弥补其资源的不足。

(9)管理学派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学者对创业企业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将战略管理融入到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去,将创业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管理问题。

毕海德(Bhide A,2000中译本)提出创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即创业企业家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战略规划能力,分析创业活动的目标,研究目标实现的战略方法,以及评价自身战略实施的能力和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参与创业活动。

Ireand(2001)从创新、组织网络、国际化、组织学习、高层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六个方面,将创业活动与战略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认为,创业活动与战略管理拥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创造企业价值。

管理学派反对从主观主义角度研究创业的方法,反对给创业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不认为创业是一种天赋。德鲁克(1985)认为,“创业是一种基于能力的行为,而不是基于

个体天然的性格特征,后天的学习过程,可以让人们拥有有足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能力,甚至包括创业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努力的创新行为,比捕捉创业机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与创新学派观点相似的是,德鲁克同样认为创新是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他强调创造出新的商业价值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Stevenson(1994)也强调管理方法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他所描述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导向、机会把握、资源获取、资源控制、管理结构和报酬政策。他把创业过程描述为“在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限制下的对机会的捕捉和利用”。

Kazajian在其基于战略管理的创业成长阶段模型中,提出了创业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即概念构思与开发阶段,商业化应用阶段,创业成长阶段和创业成熟阶段。基于该成长模型,Later,Kazajian和Drzin(1990)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组织设计等一系列因素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创业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运用不同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模式,会形成不同的创业企业成长绩效。

管理学派为创业理论的研究幵创了新的天地,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创业进行研究,使得创业研究的内涵从单一的创业机会、创业者素质等问题,过渡到创业过程的研究问题,这对于创业理论的进步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虽然对于创业的研究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学者们也很难提出一个权威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总体的进步性是不可否认的。

关于创业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综述

黄一耘 [1**********]020 市场学系硕

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斯于1989年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企业生命周期比喻成人的生长过程,一共分为十个时期,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爱迪斯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企业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指出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企业生存过程中基本发展与制约的关系,从十分人性化的角度来探索了企业的管理。在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鲜明的企业特点。如下图所示:

(1) 孕育期:这一时期,企业的创始人将企业的创办目的、整体构思和未来实现的可行

性作为重中之重。他绘制宏伟蓝图,研究和制订雄心勃勃的计划,认真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2) 婴儿期:在这一阶段,企业创始人开始转移注意力,将重点由先前的构思和可能性

转移到了成效性上。对销售额的渴望驱使着这个转向的进行。企业中没有人花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规程、系统、书面工作和控制上,决策权高度集中,不存在授予权力和责任。创始人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每周六、七天,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完。

(3) 学步期:这一时期是迅速成长的阶段。仍然以销售为主。企业已经克服了亏损的困

难局面,而且扭亏为盈,日渐兴旺。企业创办人这时相信他们的决定都是对的,因为他把每一次决定都看作机会,于是这常常会埋下祸根。他们容易卷入种种有关或无关的生意,但是这种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会使该时期的企业把摊子摊得太大,导致顾此失彼。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职能来管理企业。但该时期的企业必须学会由意愿型的感性管理转变为职能型的理性管理,否则企业就会陷入困境不可自拔。

(4) 青春期:在青春期,企业得可以脱离创业者的影响而生存。在该时期,企业的业务

扩展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创业者个人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企业需要强调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变,由成效转向了政策、制度和行政管理。同时,企业目标的转换使得权力的更迭变得更为复杂,企业在这一时期应该注意实现量到质的转变。但实际上要实现由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依靠企业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合力。

(5)

盛年期:这一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旺盛的时期。企业按照宏伟蓝图在理性和

感性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兼有纪律和创新。新业务在组织中不断萌生,开始给企业提供新生命周期的机会。

(6) 稳定期:这一时期是企业停止增长并且开始衰退的转折点,此时企业开始衰老。这

时企业通常有自己稳定的市场份额,管理良好,但同时企业丧失了创造力,人们逐渐趋向保守,企业内部的关系网变得尤为重要。

(7) 贵族期:在该时期,企业失去了长远目标,内部组织制度缺乏创新,形式主义流行。

往往过于注重讲究做事的方式,穿着与称谓等等,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却不自知。

(8) 官僚早化期:在这一阶段,企业喜欢追究责任问题,内部斗争激烈,反而忽视客户。

企业的偏执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9) 官僚期:在这一时期的企业,大量的规程手册、厚厚的文书工作、规章、制度、政

策等阻滞了革新的动力和创造力。慢慢的病入膏肓,于是就进入了死亡期。

(10) 死亡期:这一时期可能突然到来,亦或是持续数年。当入不敷出时企业终于崩溃。

根据爱迪斯理论,“盛年期”是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最为理想的点,而“稳定期”则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转折点。在企业的成长阶段里企业要完成组建发展工作,逐步健全与完善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渐走向稳定的时期。

1随着生命周期的推进,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十个不同阶段里具有以下特征:○企业灵活性

下降,而可控性却一直增高,到官僚期达到最值,随后开始急速下降,直至企业进入衰亡。2虽然企业生命周期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但企业通过适当的合理措施是可以对其进行调控的,

3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问题,这但有时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

些出现的问题,有些是“正常的”,而有些却是“不该出现的”问题,则称之为“病态的”。4某些行为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起作用,5同一阶段内○而在另一阶段则可能不起任何作用。○

企业的不同组织机构部门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2. 企业成长理论:

(1)企业外生成长理论

企业外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外生性的,强调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决定作用,尤其强调市场结构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决定作用。代表性理论有: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和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仅仅看作一个生产函数,作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组件,企业内部的复杂安排均被抽象掉,“代表性企业”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的各种差别。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均是外生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的过程(或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是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没有企业主动性的余地。Marten Coos( 2000)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了劳动需求与企业成长、产业演化的关系,在吉布莱特定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用人行为与企业或产业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Makino( 2004)则从宏观政策的层面综合分析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Nixon( 2005) 从市场供求对企业规模影响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绩效。

2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Coase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费用的均衡确定企业的边界,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是企业成长的动力。Williamson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定义了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确定企业边界的原则等问题。他认为,为解决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张。Grossman & Hart ( 1986) 通过强调资产所有权的重要性,提出物质资产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对于

纵向一体化具有不同的意义。杨小凯和黄有光( 1993) 认为应该考虑经济主体的交易效率因素,即市场越发达、市场交易范围越大,在增加了交易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易效率,且后者更为重要,只要交易效率提高的收益大于交易费用导致的成本,市场与企业的成长就可以齐头并进。

3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企业成长论 ○

Poter( 1985) 提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后来波特又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的优化。他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规范分析方法,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的竞争结构,企业应该在对其竞争者、购买者、供应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5种力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反过来又会对以上5种基本竞争力量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和竞争规则,从而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从企业内部因素出发来研究企业的成长问题,认为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的内生性因素(资源、能力、知识等)决定了企业成长的程度和范围,是决定企业成长的主导因素。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主要有:内生成长理论的渊源、彭罗斯的内生成长理论、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内生成长理论、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

1内生成长理论的渊源 ○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是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最早的思想来源。他认为劳动分工是企业内生成长和效率的根源。

马克思(1860)对劳动分工和企业内生成长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而准确的描述。他考察了劳动分工条件下局部劳动分工如何影响生产效率的机制,在强调劳动分工的同时,还强调了协作对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马克思注意到专业化分工和专用性知识积累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考察知识积累和企业内生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马歇尔(1920)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间的“差异分工”角度提出了企业内部技能和知识的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中的一项职能工作通常可以分解为多个新的次级职能单元,不同次级单元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然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增加导致了新的内部专业职能来对各原有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和整合。这样,企业的生产和协调能力就会在内部获得持续的成长。

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外部经济给企业提供了成长的足够的市场空间,内部良好的管理给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大批量生产能力、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内部交易费用下降对企业成长和边界有重要作用。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马歇尔的理论是熊彼特、彭罗斯、演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彭罗斯对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发展 ○

彭罗斯(Edith Penrose,1959)以单个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她认为,稀缺的管理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企业成长的前提是增加相应的管理资源。在现有管理资源的约束下,企业的过度扩张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企业内部决策活动的惯例化和程序化是缓解管理资源稀缺的主要途径。在企业的扩张中,非程序化的决策活动引起的新的协调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占用了管理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一旦把这些问题惯例化和程序化,单个决策者就能够节约其管理资源并将这种管理资源释放出来。

彭罗斯集中研究了企业新知识促进机制和接下来的企业知识积累机制,认为知识积累是

企业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促进了企业成长。她把企业内部决策活动的程序化看成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知识积累过程,特别关注企业对“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规则”等知识的积累。彭罗斯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研究是深刻的,但她过分强调了管理资源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资源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

3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

管理者理论是在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这一命题之后,经济学家对经理式企业目标行为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鲍莫尔(Baumol,1962)的销售收益最大化模型,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4)的管理者效用函数模型和马里斯( Marris,l964)的企业稳定增长的模型。管理者理论关于企业成长的主要观点是,随着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身份的分离,以及相应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因此,这些企业的目标已经不是追求企业所有者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管理者阶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由于管理者利益并不是与利润直接相关,而是与企业的规模或增长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企业行为方面的新特点。即企业成长成为企业的目标,因为这符合管理者的效用函数。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的共同之处在于,把追求企业成长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探讨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

4企业制度变迁理论与内生成长理论 ○

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描述了现代工业企业的两种扩张途径:一是生产型企业主动拓展,直接进入采购和分销领域,实现前向或后向一体化; 二是小规模的家庭或个人所有的企业借助横向合并,成为全国性企业,在集中生产的基础上,再向前或向后实行联合。企业多角化和纵向一体化是现代企业成长的主要策略。钱德勒通过对企业成长路径的经验研究,发现管理层级制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历史上看,现代企业曾先后采用过三种内部管理层级制:第一种是控股公司结构,简称H型结构; 第二种是以权力集中为特征的功能垂直型结构,简称为U型结构;第三种是以企业总部和分支公司之间的分权为特征的多部门结构,即M型结构,又称事业部制。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的主要贡献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不同组织形态的效率。钱德勒认为,从组织制度上可以把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企业成长中由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对企业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随企业经营规模扩张而出现的,而企业制度变迁又是维持和促进企业规模扩张的必要条件。

5演化论经济学对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贡献 ○

尼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在阿尔钦(Alchian,1950)的演化论经济学思想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运动是解释经济变迁的基础。他们指出,现实企业是由利润推动的,但绝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企业是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载体,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只是特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在环境选择机制作用下,企业现有惯例或知识基础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性行为的结果。尼尔逊和温特认为,企业将遵循已经成熟的惯例进行运作,而不是随时计算最优的解决方案。每个企业的惯例可以被看成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这些惯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性,它们构成了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企业的惯例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企业按惯例运行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发生企业的成长。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行状况出现了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限度时,企业将有可能对惯例加以调整,从而可能会引起企业的成长。尼尔逊和温特把企业改变惯例的应变行为称为企业的成长,他们认为企业成长是基于惯例的,企业成长需要企业惯例的支持。因为在企业的组

织活动中,知识和能力表现为具体的惯例。它构成了企业组织成员决策活动的前提。所以,惯例可以说明“单个组织行为方式的连续性的性质和来源”(尼尔逊和温特,1982),即企业的内生成长表现为内在的惯例依赖过程。

我国学者吴晓翠(2005)基于演化经济学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认识,综合考量企业家精神、网络联盟和柔性组织结构等因素,认为可以找到解决企业成长中“效率与适应悖论”的方法。庄亚明(2008)运用生态理论分析关系企业成长的内源性因素(包括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认为这些内源性因素是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在生态载体,而它们的生态属性、生态结构、生态关系和形成机理构成了企业的内生能力。刘巨钦(2008)认为企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生性的自我成长过程,而企业间的合作是集群化成长的起点,这种企业间的融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性网络自组织,其成长和演进具有自我增强机制与路径依赖性,并沿着横向网络化扩展和纵向产业链延伸。

6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研究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许多学者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讨论企业的内生成长。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内部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模式。德姆塞茨(Demsetz)认为,在承认其他因素起作用的条件下,大体来说,企业为维持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花多大的开支,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程度。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arahalad and Hamel)认为,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所具有的因果关系的模糊性、路径依赖性和社会复杂性形成一种“隔离机制”,使得其他企业的模仿行为即使是可能的,也将面临相关的很高的成本约束。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之间不断的模仿和创新性竞争活动,而这些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快速而有效地积累起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因此,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即企业内部持续的知识积累过程。巴尼(Barney,1991)指出实施竞争性战略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内部长期发展的结果,难以通过市场公开获得。企业生存和成长取决于企业内部长期知识和资源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长期的动态生产成本优势。Jack(2004)以“复杂问题”对企业决策选择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包含知识和资本两种要素的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认为企业根据搜索选择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可以得到最优策略。Hayton(2005)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高管人力资本和组织名誉对企业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技术发展的潜在源泉。

我国学者邢建国(2003)提出以不断变革与创新能力为依托,强调核心能力的自我超越和保持“创新个性”,实现“代际推进”的企业持续成长。郑建伟(2004)基于集体效率的企业族群能力理论,提出基于知识的企业族群能力的概念。陶长琪等(2008)首次运用新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单个维度和多个维度构建了IT企业成长的模型,并以我国IT上市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及其溢出对促进IT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7学习型组织与企业的内生成长 ○

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内部学习机制,企业内部的学习和发展机制是企业长期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结构。Lucy Firth和David Mellor(1993)认为,从传统的Solow -Swan成长模型到如Romer的由学习驱动的内生成长的新的成长模型,每一个步骤都与组织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成长理论的精髓是论证了学习是有目的的,花费成本进行投资的结果,是企业针对市场信号变化所采取的反映措施,是成长的内生变量。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学习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机制,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的生命体(Dodson,1993)。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杨杜(1996)的《企业成长论》和尹义省(1999)的《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杨杜将“经营资源”作为其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探讨了经营资源的量、扩张、结构、支配主体四个方面的课题,强调分析了构成企业成长理论之核心的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和多元化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

状态——复合经济。尹义省在其著作中回答了企业多角化成长中理论机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实用策略,为企业家战略决策和政府对多角化企业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实例。

3. 创业理论主要观点:

(1)奥地利经济学理论

奥地利经济学理论认为,创业行为起源于信息不对称。因为在市场中,不同的人们由于各自的环境、主体特征的差异,会观察到特定的商业机会,而这些商业机会其他人是无法同时发现的。“个别信息的差异使人们可以在现有产品或服务中观察到不同的价值,并愿意提供不同的价格去取得它”(Shane,2000)。人们在利用异质性信息导致的价格差异时可能获得创业利润是创业活动的基本动因。

奥地利学派认同创业机会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创业信息的获得,受到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创业者基本特征以及其他超出人的能力和意愿以外的因素的共同影响。总体来说,奥地利学派研究了创业行为的起源。认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独特信息是创业者选择创业行为的主要动因,在创业动因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推动。但奥地利学派在创业者基本特质方面放弃了研究,这就相当于放弃了创业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主体。而且他们不讨论创业企业成立之后的成长过程,不研究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而这些现象今天则成为了创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2)新古典均衡理论

与奥地利经济学理论完全相反,新古典均衡理论认为,创业行为的动因来自于创业者基本特质的差异,而不是信息的不对称。在新古典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下,市场由极大化的创业者所组成,众多的创业参与者决定了创业机会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而任何创业机会都是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自由买卖的,因此,决定是否创业的并非创业机会,因为在大的市场环境下,理论上对所有人而言,所有的创业机会都是平等的。机会的发现者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商业机会,对机会的发现者而言,其面对商业机会的成本与其他人并无任何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即决定创业行为的,是创业者们自身的特质差异,而非商业机会。均衡理论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与奥地利学派出现相左的成分。究其原因,在于对创业机会的可交易性的假定。该学派将创业的动机,归结为创业者的基本特质,而不是创业信息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创业理论研究的一个进步,至少对之后的创业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3)风险理论

风险理论的代表学者,Cantillon(1755)认为,创业利润来自于风险回报。创业者在市场交易中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资产,而产出产品的销售价格是不确定的。创业者的报酬就是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之差。风险学派另一位学者奈特也认为,“承担风险”是创业企业家们区别于其他人的根木能力和素质的表现。他们承担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他们的创业回报也来自于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因此,他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不可测度性特征,导致了创业企业家的出现。创业企业家与常人相比,更愿意也更擅长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并从中获取利润。奈特认为创业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企业家进行了这个层面的界定,即“识别不确定性中蕴藏的机会与获利的可能,并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的人(奈特,1937)。企业家的特质决定了他敢于承担风险,不断追求变化和创新而获得风险收益。风险学派的主要观点为:创业利润的来源于风险收益,同时也研究了创业企业家的某些特征,该理论是对创业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

(4)创新理论

熊彼特(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创新理论认为,创业企业家在创业活动中的主要职能就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他看来,创新是创业企业的评判标准。熊彼特指出,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创业企业家通过创新行为,破坏

均衡的市场结构而从中获取利润。“破坏性的创造”也因此得名,企业家精神从而与创新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与企业家精神备受关注,人们并不单纯研究个体的创业行为,而是将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拓展到已经存在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拓展到非营利组织和整个社会。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创业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关于毁灭性创造的理论,较好的描述了创业过程,同时,他还丰富了创新的内涵,即使用未尝试过的技术,这种尝试包括用新产品来替代现有产品,也包括各种新的生产工艺、技术,甚至是新的模式、观念和企业发展过程。熊彼特强调了创业企业家的作用,认为他们是创新的驱动力。

创新理论的基木结论是:创业企业家的创新特质,是创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创业企业家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或利用新的技术、工艺、生产方式,或进入新的市场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行为,打破原有市场的均衡,新的生产方式,资源组合方式等因素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使得创业企业家获得创业利润。创新理论将创业企业家能力作为创业行为的一个核心要素,对创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突破了原有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对创业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直到今天,对创业者的研究,依然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社会心理学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对创业领域的研究,都企图避开企业家这一特定要素的影响,因为创业企业家的智力因素、对创业机会和市场的敏感程度以及更为复杂的直觉、远大的目光和胸怀等,都是无法在经济学术语里表达的。但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这个方面却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创业企业家具备异于常人的优秀特质,包括强烈的成功欲望、对风险的高偏好程度、较强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欲望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社会心理学者不认为创业成功和创业者自身特质有必然联系。如Sexton和Bowman(1985)就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创业决策与成就需要之间不存在联系。总体而言,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创业决策来源于创业企业家特质,而不是基于创业机会的出现。因为从因果关系来说,创业机会是广泛存在的,能否发现创业机会、是否有意愿使用创业机会等问题,则取决于创业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同样的创业机会,在不同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创业的研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意义在于创业者特质地位的突出。但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创业的研究相当肤浅,不成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为系统的创业理论。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创业者特质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这一理论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6)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该文中,韦伯研究了创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新教主义的兴起,倡导着各种有利于创业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勤检节约和奋斗精神等内容。社会文化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创业活动、创业企业家行为特征、创业企业特征等的比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不同,社会文化理论将创业企业家的特征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这些社会文化特征,对创业企业发展的影响也确实存在,具体表现为同一地区创业企业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征,而不同国家创业企业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于是,社会文化理论得出其基本观点: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培养出特定的创业企业家,从而产生特定特征的创业企业成长方式,社会文化特征,成为了决定创业企业发展特征的核心因素。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认同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结果,但是,社会文化理论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理论体系不够充实,在面对实证研究的时候,也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其次,在面对同一地区、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创业企业差异性问题上,会显得极其苍白无力。

(7)机会理论

机会理论认为,现实的经济,不可能像理论表达那样达到完全均衡的状态。市场是由大体的均衡和局部短暂的不均衡共同构成的。机会理论认为,短暂的市场不均衡,就是创业机会产生的源泉。具有市场敏感度的创业企业家,把握了短暂的机会,实现了创业行为。机会理论认为,这种由于市场短暂失衡而形成的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利用,是创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机会理论同时强调,这种市场机会,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创业市场机会,往往更容易被市场参与者发觉,因为他们处在市场之中,对于市场失衡更为敏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最适合创业,因为他们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于是,他们可以选择出卖创业机会。机会理论的代表学者认为创业研究是“考察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去发现、评价和利用创造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因此,机会理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市场创业机会是如何出现的,他们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在。其次,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创业机会的,他们在什么时间发现机会,又如何发现。再次,人们利用创业机会的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的创业者利用创业机会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机会理论以创业机会为研究起点,对创业理论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对创业的后续研究,也都采纳了机会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并将机会因素纳入他们自身的研究框架。蒂蒙斯将创业看成一种受到创业机会驱动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复旦大学郁义鸿等人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但机会理论也存着这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机会的量度问题很难解决,学者们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去度量机会的大小。其次,创业企业家识别机会的能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机会理论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分析的方向,到目前为止,并未得到深入发展。

(8)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起源于社会网络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对创业行为的研究,也着眼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学者们认为,创业企业家依靠自身优越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掘出创业机会并加以利用。这一系列的结论,都建立在创业企业家网络资源优越性的基础上,他们能通过更为便捷、广阔的渠道,获取各种商业信息,其中即包括创业机会信息。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分成了两个学派。组织社会学派注重网络结构分析,社会经济学派注重网络资源分析。两个学派都对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组织社会学派的认为社会网络是众多创业企业家所掌握的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社会经济学派则研究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各项关系性资本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为创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实证研究也表明,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网络关系性资本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充分的影响。从事实上来看,社会资本确实成为了人们识别创业机会和利用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同时,任何创业企业家都不是全才,在创业过程中,他必然依赖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本来弥补其资源的不足。

(9)管理学派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学者对创业企业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将战略管理融入到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去,将创业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管理问题。

毕海德(Bhide A,2000中译本)提出创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即创业企业家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战略规划能力,分析创业活动的目标,研究目标实现的战略方法,以及评价自身战略实施的能力和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参与创业活动。

Ireand(2001)从创新、组织网络、国际化、组织学习、高层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六个方面,将创业活动与战略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认为,创业活动与战略管理拥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创造企业价值。

管理学派反对从主观主义角度研究创业的方法,反对给创业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不认为创业是一种天赋。德鲁克(1985)认为,“创业是一种基于能力的行为,而不是基于

个体天然的性格特征,后天的学习过程,可以让人们拥有有足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能力,甚至包括创业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努力的创新行为,比捕捉创业机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与创新学派观点相似的是,德鲁克同样认为创新是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他强调创造出新的商业价值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Stevenson(1994)也强调管理方法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他所描述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导向、机会把握、资源获取、资源控制、管理结构和报酬政策。他把创业过程描述为“在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限制下的对机会的捕捉和利用”。

Kazajian在其基于战略管理的创业成长阶段模型中,提出了创业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即概念构思与开发阶段,商业化应用阶段,创业成长阶段和创业成熟阶段。基于该成长模型,Later,Kazajian和Drzin(1990)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组织设计等一系列因素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创业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运用不同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模式,会形成不同的创业企业成长绩效。

管理学派为创业理论的研究幵创了新的天地,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创业进行研究,使得创业研究的内涵从单一的创业机会、创业者素质等问题,过渡到创业过程的研究问题,这对于创业理论的进步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虽然对于创业的研究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学者们也很难提出一个权威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总体的进步性是不可否认的。


相关内容

  • 企业文化生命周期(最终)
  • 探析企业文化生命周期 闫卫 魏涛 (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31) [摘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命周期的结合点出发,论证了企业文化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并建立企业文化生命周期曲线模型.本文运用了量 ...

  • 学年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 学 年 论 文 (文献综述) 题 目 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及优化分析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管 理 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 年 6 月 30 日 学年论文(文献综述)指导教师评审表 目 录 目 录.................................... ...

  • 华中.华南.华北地区210个企业的实证
  • 企业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对核心能力及 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华中.华南.华北地区210个企业的实证 刘亚军L2,和金生2 (1.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越来越多地采取创业导向的战略模式 ...

  • 创业精神与实践(版本一)超星尔雅满分答案
  • 创业精神与实践(版本一) 理论篇(一) 1 2050年创业精神不包括(). A.勇于冒险 B.创新 C.控制情绪 D.因成就他人实现价值而获得正能量 正确答案: C 2 "创业精神与实践"这门课的能量口号是(). A.传递正能量 B.先成家后立业 C.三十而立 D.传递创业能量, ...

  • 创业学教学大纲
  • <创业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创业学 英文名称: Entrepreneurship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 学 时: 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 2 适用对象: 2013级4.5.6班 先修课程: 执笔人: 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 ...

  •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能力研究
  •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很多新创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企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而新创企业在获取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壁垒,资源数量有限,在资源管理方面与成熟企业有很大差距,因而必须合理整合资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新创企业由于处在起 ...

  • [创业实务]教学大纲
  • 根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现制定"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供参考使用.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二)教 ...

  • 管理学前沿复习资料
  • 1管理前沿基础 对管理概念的评价. 管理就是组织在特定的内外环境约束条件下,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活动及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从企业公民角度谈为何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的 ...

  • 以内部创业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案例研究
  • 第13卷第4期2011年8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13No.8 Aug 2011 ·经济与管理前沿探索· 藉以内部创业战略提升企业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