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窦娥冤]一剧看关汉卿的忧民情怀

  关汉卿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伟大不只是因为创作了很多撼人心魄的戏剧作品,更体现出他流淌在字里行间中的那份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些戏剧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应体会其间寄寓的忧民情怀,从而感受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就选取了关汉卿的代表性作品――《窦娥冤》,我们从中就不难感受到他的这份情怀。   一、把笔触伸向社会底层,关注小人物   真正伟大的作家是来源于人民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取材于他们所站立的土地,深刻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关汉卿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底层人们的疾苦对他而言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的心田也深深地被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所填塞着。   《窦娥冤》这部杂剧就反映了元代社会很多底层画面,有放高利贷的剥削欺诈,有流氓恶霸的横行欺世,有昏官庸吏的贪赃枉法,更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生命被随意地侮辱和践踏,这些都在剧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相当深广的艺术再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人民的愤怒和怨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共同情绪。   二、使愤懑指向统治阶级,怒斥昏官庸吏   有正义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必备品质,只有这样,他们才敢写别人不能写的文字,敢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语,最终才能够真正创作出有生命质量的作品来。《窦娥冤》一剧便是这样的旨意。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源其实就在于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和当时的昏官庸吏,剧中也鲜明揭露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另外,作者在揭露的同时更是借助窦娥之口表达了满腔的愤懑,给予了尖锐的鞭挞。   三、将愿望寄托于虚幻情节,表达忧民心   伟大的作家始终关注着现实的土壤,很多时候他们的笔法是写实主义的,但有时也会采取浪漫主义的方式,来更好地表达旨意,这种处理不但不会削弱作品的现实性,反而让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他们那颗扎根于现实的忧郁灵魂。   关汉卿扎根现实关注苍生的忧郁灵魂在《窦娥冤》一剧中便得以彰显。整部戏剧是写实的,但在结尾安排了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及誓愿一一实现的超现实主义情节,目的是为了表现窦娥冤屈之深、社会之黑暗及窦娥为其冤屈而强烈抗争的精神。从艺术层面上来讲,这种安排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的,更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正是因为作者生命本色中流淌的是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他才会在人的生命都无法保障的黑暗社会中勇敢执著地抗争着,并一如既往地将之进行到底,哪怕是借助虚幻的故事情节,这是一种何等撼人心魄的精神呢?   《窦娥冤》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关汉卿的旨意就是通过当时人们中间一个普通青年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冤案,深刻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鞭挞封建统治者滔天的罪恶,创作中采取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双重手法,在这样的旨意和手法中,我们读懂了关汉卿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感受到他不朽的人格魅力。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

  关汉卿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伟大不只是因为创作了很多撼人心魄的戏剧作品,更体现出他流淌在字里行间中的那份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些戏剧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应体会其间寄寓的忧民情怀,从而感受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就选取了关汉卿的代表性作品――《窦娥冤》,我们从中就不难感受到他的这份情怀。   一、把笔触伸向社会底层,关注小人物   真正伟大的作家是来源于人民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取材于他们所站立的土地,深刻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关汉卿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底层人们的疾苦对他而言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的心田也深深地被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所填塞着。   《窦娥冤》这部杂剧就反映了元代社会很多底层画面,有放高利贷的剥削欺诈,有流氓恶霸的横行欺世,有昏官庸吏的贪赃枉法,更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生命被随意地侮辱和践踏,这些都在剧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相当深广的艺术再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人民的愤怒和怨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共同情绪。   二、使愤懑指向统治阶级,怒斥昏官庸吏   有正义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必备品质,只有这样,他们才敢写别人不能写的文字,敢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语,最终才能够真正创作出有生命质量的作品来。《窦娥冤》一剧便是这样的旨意。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源其实就在于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和当时的昏官庸吏,剧中也鲜明揭露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另外,作者在揭露的同时更是借助窦娥之口表达了满腔的愤懑,给予了尖锐的鞭挞。   三、将愿望寄托于虚幻情节,表达忧民心   伟大的作家始终关注着现实的土壤,很多时候他们的笔法是写实主义的,但有时也会采取浪漫主义的方式,来更好地表达旨意,这种处理不但不会削弱作品的现实性,反而让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他们那颗扎根于现实的忧郁灵魂。   关汉卿扎根现实关注苍生的忧郁灵魂在《窦娥冤》一剧中便得以彰显。整部戏剧是写实的,但在结尾安排了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及誓愿一一实现的超现实主义情节,目的是为了表现窦娥冤屈之深、社会之黑暗及窦娥为其冤屈而强烈抗争的精神。从艺术层面上来讲,这种安排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的,更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正是因为作者生命本色中流淌的是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他才会在人的生命都无法保障的黑暗社会中勇敢执著地抗争着,并一如既往地将之进行到底,哪怕是借助虚幻的故事情节,这是一种何等撼人心魄的精神呢?   《窦娥冤》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关汉卿的旨意就是通过当时人们中间一个普通青年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冤案,深刻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鞭挞封建统治者滔天的罪恶,创作中采取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双重手法,在这样的旨意和手法中,我们读懂了关汉卿深远悲怆的忧民情怀,感受到他不朽的人格魅力。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


相关内容

  • 现代文学基本常识
  •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 ...

  • 关于老北京胡同文化的论文
  • 关于老北京胡同文化的论文 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

  • 大江东去浪千叠
  • 当今中国画坛名家汪国新,以他的长江系列绘画著称.汪国新生于湖北宜昌,他从小深深眷恋祖国的母亲河长江,热爱长江两岸的人民,长大成为画家一直以长江人物和景物为主要创作题材.二十多年来,汪国新的长江系列绘画可分为三个创作高潮:第一个高潮是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第二个高潮是百米绢本国画长卷& ...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西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 ...

  • 中国文学常识
  • 中国文学常识(一)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

  • 老北京的"胡同"介绍
  • 一."胡同"最初不是汉语 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 ...

  • 关汉卿:我想,我是一颗铜豌豆
  •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提起唐诗,你可能最先想到李白,提起宋词,你可能最先想到苏轼,但是提起元杂剧呢?我想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关汉卿吧.诚然,无论是从作品的数量来说,还是从作品的质量来说,关汉 ...

  • 关汉卿及其[窦娥冤]杂剧的再评价
  • 2∞1年lo月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第18卷第5期 Oet.200l JOURNAI.OF YU嬲0U UNIVERSⅡ.Y(socialscieno龉Edidon)V01.18 N0.5 关汉卿及其<窦娥冤>杂剧的再评价+ 林启柱 (渝州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20) ...

  • 简析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 简析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以窦娥.谭记儿.赵盼儿为例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