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人民币的历史和购买力演变

人民币的历史和购买力演变

陈明远

要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经济生活,首先必须了解不同年代人民币的使用情况。过去的“物价学”只讨论物价,“货币学”只讨论货币,而并未同时研讨人民生活的实际水平及其分布和发展。本文尽量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对于不同年代的生活费用、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作一初步分析。

人民币的诞生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宣告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从抗日战争时期以来,中共八路军、新四军的一些根据地各自发行自己的货币(特别是1940年以后各边区不准流通法币),有“晋察冀边区银行券”、“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 等,人民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主要流通货币有——

(1)西北农民银行券,原为晋绥区地方货币,随着晋绥、陕甘宁等解放区的扩大和流通,就成为西北解放区的主要货币;本来还有“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仍然使用、但数量不多;

(2)冀南银行券,原为晋冀鲁豫区的地方货币,1948年春与晋察冀边区连成一片,5月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华北银行,以冀南银行券为主要货币;同时“晋察冀边区银行券”也少量流通;

(3)北海银行券,原为渤海胶东地区的货币,1948年扩大流通范围到整个山东解放区;

(4)中州农民银行券,1947年8月开辟中原解放区,最初流通的是“冀南券”和“北海券”,不久发行中州券。此外还有“淮上地方银号流通券”等等地方性货币使用多年。

(5)东北银行券,1948年沈阳解放后,在整个东北解放区和内蒙古地区流通。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解放区不断扩展,仍在沿用各边区货币,就跟不上革命形 势了。急需一种新的统一的货币来组织经济资源。

从1948年12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面值最小的是1元券,还有2元、5 元、10元券等。

为了统一货币,在天津解放后第四天,即1949年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公布了人民币与地方货币的比价,分期分批逐步兑换:西北农民币2千元、陕甘宁边区币2千元、晋察冀边区币1千元、东北币2百元、冀南币1百元、北海币1百元、中州币3元,各兑换人民币1元。

1949-1950年间,除了东北大区以外,关内各解放区的货币陆续兑换收回,按照规定比价折 算为人民币;到195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始回收东北币,全部兑换为人民币。至此实现了新中国大陆的货币统一。

1949年上半年,各解放区陆续宣布金圆券为非法货币,限期兑换为人民币。

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以金圆券6元兑换人民币1元;对于工人、学生的优惠兑换率则为金圆券3元兑换人民币1元、限额510元金圆券。1月31日北平解放。2月2日以后,比价降到金圆券10元兑换人民币1元,20日内迅速结束了兑换工作。 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一败千里,金圆券的币值也一落千丈。

4月29日南京解放。军管会布告,规定以人民币为所有公私交易、买卖、票据交易的定价和结账本位。5月8日前金圆券准予流通,并规定第一天的比价,为人民币1元值金圆券2500元。随着金圆券的贬值,随时调整比价。

5月25日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六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市以金圆券10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的比价(1银圆 = 人民币8百元),在一星期内收兑完毕。6月5日起,中共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完全禁止金圆券流通。

这时,很多地区的市场上仍在使用银圆,而广州和两广侨乡地区仍通行港币和美金。它们仍然向人民币争夺市场。

老人民币的通货膨胀与迅速贬值

人民币发行后也面临着经济困难和金融动荡的危险处境,不到一年,在1949年9月中就发行了5千元及1万元新钞„„到1953年发行最大面值为5万元的人民币。可见在这5年之间也免不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市场掀起过4次物价飞涨的大冲击波。

第一次是在1949年4月这一个月内,北平、天津和华北地区的粮食和工业品价格涨到2倍左右;

第二次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市开始的物价飞涨波及全国。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6月的341元上涨到7月的733元;成倍地飞涨。

第三次是在1949年11月,由北平天津地区开始的粮食价格飞涨、由广州地区开始的棉纱价格飞涨波及全国,一个月左右平均物价又上涨3倍。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10月的821元飞涨到11月的1993元、12月的2861元;

第四次是在1950年2月,由上海市开始的涨价又波及全国,如重庆和西安都涨到2倍多。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1月的3973元飞涨到2月的5799元、3月的6229元。

1951-1952年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措施,全国物价波动逐渐缓和、趋于平稳了。上海折实单位牌价回落,并稳定在5525元的水平上。

折实单位、折实牌价、折实存款、折实公债

1949年以后,为减少和消除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于人民生活的不良影响,我国解放区银行推行一种以实物为基础、而用老人民币面值折算的“折实单位”。一个折实单位等于一定种类、一定数量实物的市场价格的总和。1949年春天,“折实单位”首先在天津施行,折实牌价是浮动的,由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天津的每个折实单位包含“面粉一斤、玉米面一斤、布一尺”的前5天的平均价格。

后来这一做法推及北平、上海、武汉、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但标准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上海一个“折实单位”规定为1斤标准米、1斤标准面、1尺龙头细布、1斤煤,比天津略高;50年代初的每个“分”值约为老人民币5500元(合新人民币5角5分)。应用范围本来只限于折实存款,后来逐步推广到贷款、公债、发放工资、支付房租等方面的计算。但是“折实单位”不同于“工资分”。

中国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折实单位的价格,称为“折实牌价”。随着物价波动转为平缓、人民币的币值逐步稳定。例如在上海市,1955年全年都固定在5525元(老人民币);到1955年底以后,不再公布“折实牌价”。

1949年6月14日起,中国银行举办“折实储蓄存款”,按照折实单位存入和支取。首

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办,保证了存户的存款价值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这样鼓励储蓄、抑制通货膨胀、打击投机倒把、吸收游资以发展生产,不久推行各地。随着物价逐步减少波动,到1950年底就停止了“折实存款”,一律改为人民币储蓄。

1950年新中国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目的在于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安定民生、恢复经济。为保障承购者的利益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规定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折算标准。公债单位定名为“分”。公债的“分”值,以上海、天津、武汉、广州、西安、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6斤、面粉1斤半、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等4种实物的批发价格,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由中国人民银行每10天公布一次。发行总额为2万万分,年息5厘(5 % ),分5年偿还。第一期发行1万万分。这项公债已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偿还。

尤其需要指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分”,不同于“工资分”或折实单位的“分”;特别是“折实单位”和“工资分”之间差别很大!例如:

上海折实单位牌价,1952年7月为 5520元,1953年7月为5488元,1954年7月为5497元;(单位为老人民币元,币制改革时1万元合新人民币1元。见附表。)

而上海工资分价格,1952年7月为2592元,1953年7月为2615元,1954年7月为2636元;两者计算的标准含量不同,价格之比几乎是2:1,差别是很明显的。

有些书籍和论文的作者错误地将它们混淆了,以至于以讹传讹,特此澄清。【注1】 附录:上海市历年“折实单位”表(老人民币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9年 0341 0733 0823 0793 0821 1993 2861 1950年 3973 5799 6229 5690 5385 5238 5181 5200 5031 4967 5003 4982 1951年 5027 5036 4994 5223 5291 5331 5403 5458 5455 5452 5452 5452 1952年 5452 5499 5527 5521 5520 5520 5520 5499 5424 5392 5380 5371 1953年 5412 5416 5416 5477 5487 5488 5488 5488 5488 5473 5467 5466 1954年 5466 5466 5466 5482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506 1955年 5525 5525 5525 —— ——

指令型计划经济和票证供应制度

1949-1952年,供给制和工薪制在国家干部和城镇职工中并行。50年代开始,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逐步向指令型计划经济下的统一工资制——“配给工资制”过渡。

全国解放初期,为了保证职工生活,减少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的影响,各地区都实行了“以实物为计算单位发放货币工资”的“折实单位”和“工资分”(又称为工薪分)的办法。

1950年政务院在《工资条例草案》中提出全国统一的“工资分制度”。所谓“工资分”包含的实物有粮、布、油、盐、煤五种,根据这五种实物每天的消费量,再按国营商店零售价格计算出当天的货币值,订出“工资分”的分值。每月按照“工资分”的比值发放工资。

1951年9月22日新华社报道,据贸易部统计,9月上旬天津、上海、汉口、广州、重庆、西安六大城市25种主要商品批发物价的平均指数为114.8 ( 以1950年12月31日为100)。这就是说,8个月物价上升14.8 % ,全年上升22 % 左右;物价飞涨得到初步控制。然而全国经济形势不容过于乐观。

1953年,中央政府对于粮食的收购出现紧张。一些受灾地区和粮食脱销地区形势混乱,农民不肯卖粮,私贩子活动猖獗,加上东北大区灾情严重,北京、天津发生面粉供不应求的

紧急情况。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说:

“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 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有可能反对。应急的办法就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定量配给,严格管制。”【注2】

1953年全国实行在农村“统购统销”粮食、在城市定量配给供应的严格管理制度。1953年11月起,全国各城区(如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县、浙江省等)实行凭票证购粮的计划供应。又,1954年棉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9月份上海市和几乎全部城镇的棉布零售实行了凭布票限量供应。1955年11月起,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全部使用“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种地方粮票 )和购粮本,每月每家食用粮油等定量配给,国家统购统销,垄断全国粮、油以及副食供应,并扩大到布匹、白糖、肥皂、甚至烟卷、火柴等等。

凭“票”和“证”供应日用品的指令型配给物资的政策,一直施行整整40 年。直到1993年5月才全部正式停止购货票证和购粮本(其中由于人造纤维的大量生产,棉布到1984年敞开供应;“布票”使用了整整30年)。

在这三十多年间,我国指令型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我称之为“配给工资制”。

人民币的汇率

人民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几十年间,对外贸易的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和调控。从1949年1月到1953年初,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是根据中国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品生活费比价三者的加权平均数来确定的,并按照国际市场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来调整。

当时国内物价上涨幅度很大,相应的人民币对美金的贬值幅度也很大。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军费开支影响,人民币增大发行量,通货膨胀严重。

最初对外宣布的汇率(1949年1月18日天津)为1美金= 80元人民币(旧币)。 到1952年12月6日,贬值为1美金=26170元人民币(旧币)。三年贬值327倍。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转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稳步发展、开展城乡建设,物价趋于稳定。 1953—1978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从1953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不再充当调节对外经济交往的工具,对外盈亏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与平衡。当时国际上“固定汇率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后十几年汇价固定在1美金=24618元(旧币)=2.4618元(新币)

按照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计算,1美元兑换人民币2.80元。

1979年开始外贸体制改革。1980年4月中国银行开始发行“外汇券”。当时官方规定的人民币汇率不尽合理,国内优质商品匮乏;为了维护来华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利益,方便他们旅游购物支付费用,发行了这种特别印制的“外汇券人民币”。外汇券在涉外市场(如友谊商店)里的实际价值高于它的人民币面值。

1980年10月国家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规定外汇调剂价格在官方汇率之上加10 % ,形成了汇率的双轨制。此后10年来,汇率调整的依据,是国家的出口换汇成本的变化。汇率双轨制的基础是价格双轨制。官方牌价和调剂市场价格并存,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

历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调剂价格

改革开放30年来官方牌价和调剂价格如下【注3】——

年 月 官方汇率 调剂价格

1978年 2.80

1984年7月 2.30 2.53

1985年1月 2.80 3.08

1985年10月 3.1983 3.52

1986年7月 3.7036 4.07

1989年12月 4.7221 5.70

1990年11月 5.2221 11.00

1993年7月 5.70 8.70

1994年1月 8.70

1995年 8.32

1997年 8.32

2003年 8.28

2005年 8.04

2006年 7.80

2007年 7.30

2008年 7.15

2009年 6.82

例如1988年调剂市场汇率为5.70,到1990年一直下滑为1美金兑换人民币11元。 1994年1月1日,实行了人民币官方汇率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199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决定于1995年外汇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

从2005年直到现在,人民币对于美元一直在升值,4年来幅度达到20%,这对于对外贸易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而同时,在国内市场上物价上涨,人民币却一直在贬值。

货币的外贸汇率跟“购买力”是不同的概念。有的学者估算1995年的货币“绝对购买力”,1美元约合人民币1元5角(参看《人民币汇率》174页)。这一数字显然是高估的。中美两国的商品市场构成和物价指数加权统计法都不相同,很难进行比较。但是在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方面,近15年来,1美元的购买力约合人民币3—4元之间,是接近日常经验的数字。

人民币的币制改革

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币制改革,在全国开始发行新人民币(第二套)同时收回旧人民币(第一套),新人民币1元 = 旧币1万元。最小币值新人民币1分 = 旧币1百元。这时物价就比较稳定了。

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取消“工资分”制度,实行物价津贴制度。

1957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10元券纸币和1分、2分、5分的金属分币。

“大跃进”引发灾难和饥荒以后,又出现了新的通货膨胀。

1959年10月国务院决定提高牛肉、大豆和豆油、花生和花生油的收购价、销售价。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1960—1961年度物价(官价)上涨的幅度为16.1 % ,而若考虑到农贸市场的“议价”飞涨惊人的情况,实际数字远高于此。人民币急剧贬值。

 1966—1976年间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了长期瘫痪停滞、面临崩溃。这十年间,全国职工基本上没有提过工资,人口增长失控,生活水平连年下降。

“四人帮”倒台以后,1979年11月起,政府才给全国10 % 的职工增加工资。同时,提高猪肉、牛肉、羊肉、家禽、蛋类、蔬菜、水产品、牛奶等8种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

随着物价的逐年上升,1985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1角、5角、1元的金属币和20元、50元、100元券纸币。90年代发行的1角、1元的金属币,其尺寸大致相当于最早的1分、5分金属分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40年间人民币的购买力实际变化。 “标准银圆”和“标准人民币”的比较

那么这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的币值 (每元购买力) 如何呢?

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统计比较分析得出人民币的币值折算比例。折算方法是:

以抗战前半年即1937年1- 6月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六大城市25种主要商品物价的平均指数作为基数100,则1955年为245,1956年为246。这就是说,1937年上半年法币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955年人民币2元4角5分,或1956年人民币2元4角6分。考虑到1936-1937年间物价指数上涨22 % ,而在1930-35年之间物价基本平稳的情况,那么,可以说1930-1935年银圆1圆,相当于1937年上半期法币1元2角2分,或1955-1956年的人民币3元。

也就是说,在货币购买力的对比上,我们以法币币制改革 (1935年底) 和人民币币制改革 (1955年3月) 为两个主要的参照点,即以银圆币值与新人民币的起始币值为参照点。

如果将1935-1936年代的物价(银圆币值)抽样与1955-1956年的物价 (人民币值) 相比,得出30年代中期银圆1圆的购买力,相当于50年代中期人民币3元左右。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

《中国经济年鉴》表明,1934年华侨在上海市工商业的投资额约为3千万银圆;折合1955 年人民币约9千万元。

也就是说,1934年银圆1圆,约折合1955 年新人民币3元。【注4】

这样,我们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币值对比上,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坐标系,就是分别以30 年代上半期的银圆 (称为标准可比银圆单位,简称标准银圆) 和50年代中期的人民币(称为标准可比人民币单位,简称标准人民币) 为先后两个币值基点。

标准银圆1圆 = 标准人民币3元

而标准人民币1元 =1997年12元

社会调查为验证

根据已核实的一些统计数字,作比较保守的换算,大致说来,1997年平均物价至少是50年代中的12倍。由此推算30年代中一块银圆的购买力,大致等于1997年人民币36元。经过社会调查,【注5】这一估计数比较适中,甚至相当保守。这结论得到许多历史见证人的认可,举例如下:

大米,1997年1斤白米为1元4角—1元8角,50年代为1角2分-1角6分,相差12倍;

肉食,1997年1斤猪肉为7— 8元,50年代为6角—7角,相差约12倍;其他副食品价格的比例类似。

图书,1997年一本大32开10印张图书大约16元,50年代同样图书(好的道林纸)为1 元,相差16倍。

市内交通费,1997年一张公车或电车车票最低1元,50年代为5分、1角;相差10-20 倍;1997年北京市内公交月票为30—40元,50年代为3—4元,相差10倍。

地铁,1997年北京地铁票为3元,起初为1角(单线)、2角(环行),相差15-30倍。 火车票,1997年基本运价率为“每人公里6.22分”,而1952年基本运价率为“每人公里1.35分”,相差约5倍。国家对于铁道运输业投入大量补贴,实际上是亏损经营。

不过若以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等机械、电子产品来比较,50年代很贵重,1997年则比较便宜,价格相差不到10倍;但若以高级饭店房价、高级餐厅菜单、大剧场演出及游乐入场券、公园门票等比较,则远远超过10倍。最特殊的是房地产价格,差距可达成百上千倍。20世纪50年代北京价格几千元的四合院,今日高达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不能相比。

本文的数据是指“人民币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实际购买力”,不计入房地产价格。 关于20世纪各时期我国各阶层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究竟如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研课题,还有待各方面实事求是地深入探讨。本文只是一个草创的起步,引玉之砖而已。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购买力的变化

从1952年到1979年,人民币的官定物价(官价或平价)大体是稳中略升的,由于指令性的“限价”,凭票证供应的日用品“官价”浮动比较小;但是,这二十多年间的农贸市场或自由市场的“议价”波动起伏却非常大。城镇居民用各种“票证”限量购买的日用品价格,跟不用票证的日用品价格,差距相当明显,有时到了“难以捉摸”的地步。

从1955年到1997年,40年间我国物价比值(增幅)大约为12倍。

而从1978年到2008年,也就是从指令型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30年间,我国市场价格不断调整,比值大约14倍。

其中,从1955年到1993年,全国城镇普遍使用各种票证,实行的是配给工资制。 20世纪下半叶,根据官方公布的物价(官价),计算得出的历年物价指数。一种统计是“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或“城镇居民销售价格总指数”,这两者之间相差很小,可以合并起来当作一个指标。以1955—1956年间的物价指数为100,则1950—1965年间的物价(官价)指数变化,及人民币购买力的比值如下:

1950—1965年人民币购买力(官价)

年代 与上一年物价比 与1955年比 单元购买力 标准人民币合当年币值

(折合标准人民币)

1950 80.9 1.24元 0.81元 1951 112.5 91.0 1.10元 0.91元

1952 102.7 93.5 1.07元 0.935元

1953 105.1 98.3 1.03元 0.98元

1954 101.4 99.7 1.01元 1.00元

1955 100.3 100.0 1.00元 1.00元

1956 100.1 100.1 1.00元 1.00元

1957 102.6 102.7 0.98元 1.03元

1958 100.2 102.9 0.97元 1.03元

1959 100.9 104.0 0.96元 1.04元

1960 120.0 124.8 0.81元 1.25元

1961 116.2 145.0 0.69元 1.45元

1965 101.5 147.2 0.68元 1.47元

(附注:据《上海消费市场发展史略》提供的数据,1961年上半年零售物价指数比1960年同期上涨20 % 以上。又,“文革”非常时期统计数字不确,从略。)

1958年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带来“七分人祸三分天灾”,1960—1962年间“官价”也不得不猛涨。持续三年的灾祸、饥荒,大伤元气,全国饿死的人口(主要在农村乡镇)数以千万计。到1963—1965年间全国经济经过调整略有恢复。消费品的零售牌价,1965年同1960年比较,涨幅17 % 左右;但是物价接近1961—1962年的水平。1963—1965年人民生活略微平稳。

但接着1966—1976这十年“文革浩劫”的非常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国粮食和日用品的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的匮乏状态。除了一小撮特权统治者极端富贵荣华,穷奢极侈的一切生活品都由“国家”供应,根本用不着人民币、而高层领导方可享受不花钱(或象征性地支付很少一点钱)的“特供”、实行了只对特权阶层“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供给制以外,广大人民和知识阶层的生活普遍陷入极度贫困。物资紧缺、商品量少质差,黑市 (政策不允许的半公开的高价市场) 盛行。

从1961年到1964年,国家在城市实行了“高价政策”:高级点心、高级糖果、高级饭馆,比平价高出4—5倍,以利于货币回笼。

政府管理的集市贸易(一般称为自由市场)合法化。根据《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1952—1983年)》提供的数据,集市贸易历年的物价指数如下(以1957年为100):

1957 100

1960 125.4

1961 451.6

1962 293.5

1963 221.5

1964 154.1

1965 159.0

1976 222.6

而1976年跟1965年相比,集市贸易价格上涨40 % ,虽然按照官方公布的“国营商业牌价”计算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在“文革”十年期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但仍不能掩盖整个市场萧条、供应匮乏的事实。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1978年2月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整顿和加强统计工作的报告》指出:“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严重地削弱了统计工作,造成许多重要统计数字不实,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此,1966—1976年间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是不可信的。

某些浮夸不实材料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定量供应物价”几乎没有多少波动,根本反映

不出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因为这些年间,国家计划严格控制国营商场(1)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必需凭票证供应,数量严格控制,市场萎缩,购买力极低;(2)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外,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3)农贸市场和黑市物价高出官价很多;所以表面上物价(官价)几乎无变化,但实际上城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极其艰难。

某些年代统计数字的文过饰非、虚报成风,增加了后人处理史料的难度。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考证与核实,才能将这些时期的真实状况梳理出一个眉目来。

1976年——2000年人民币的币值变化

本文作了初步考证核实,适当引用1976年以后的统计数据,包括“城市物价指数”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由此来估计、比较人民币的币值变化。

1979年11月至1980年度,有8种食品(猪肉、牛肉、羊肉、家禽、鲜蛋、蔬菜、牛奶、水产品)调整价格,公开的涨价幅度为:猪肉33 %,鲜蛋32 %,水产品33 % ;政府宣布1980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 8.1 % ,其中食品类上涨16.6 % ;同时,给每个职工“食品补助费”每月5元。

若将前一年的平均物价指数作为100,则历年城市(以北京为代表)物价涨幅为:1985年 18.6 % ,1986年 15.5 % ,1987年 9.8 %,1988年 21.5 % ,1989年 18.9 % ,由此造成国内形势的阵阵动荡不安。【注6】

通过国家对于经济过热状况的整顿、调控,在1990年前后物价短暂地平稳。1984年到1993年,全国城镇逐步废除了各种票证(最先废除了布票、最后废除了粮票),也就是取消了“官价”和“议价”的差别。

但是从1993年市场放开,日用品的物价又明显上涨,幅度为:1993年19.6 % ,1994年 28.8 % ,1995年 19.7 % ;1996年11.8 % ;1997年物价涨幅略低,为5.7 % ;由此逐步完成了“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注7】

到1997年“经济软着陆”以后的几年内,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在动态平衡的局势下,安然进入21世纪。

1997—2000年,城市物价基本平稳。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在居民生活中却出现了三种费用的急剧上涨:教育费用(特别是大中小学的学费)、居住费用(取消福利分房,购房费和租房费都在逐年上涨)以及医疗费用(由全部公费改为社会医疗保险以后,自负医疗费增加)。但是这三种费用的上涨,在城市物价指数的统计中几乎没有计算在内。

到2005年以后连续几年内,由食品(肉类、粮食等)以及燃料(汽油等)价格上涨引发了持续的国内中度通货膨胀、日用品价格明显上扬。但是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又出现了对美元的人民币升值,造成人民币对外汇率的持续上调。世界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经济,引发外贸困难,影响深远。

本文限于讨论1949—2000年的人民币历史演变。下表列出1976年—2000年城市日用品物价指数,和人民币的币值(购买力)变化。

1976—2000年人民币购买力

年代 与上一年物价比 与1955年比 单元购买力 标准人民币合当年币值 (折合标准人民币)

1975 100.0 147.2 0.68 元 1.47元

1976 100.3 147.6 0.67 元 1.48元

1977 102.7 151.6 0.66 元 1.52元

1978 100.7 152.7 0.65 元 1.53元

1979 104.0 158.8 0.63 元 1.59元

1980 110.1 174.8 0.57 元 1.75元

1981 102.5 179.2 0.56 元 1.79元

1982 103.0 184.6 0.56 元 1.84元

1983 102.0 188.2 0.53 元 1.88元

1984 103.8 195.4 0.51 元 1.95元

1985 118.6 231.8 0.43 元 2.32元

1986 115.5 267.7 0.37 元 2.68元

1987 109.8 294.0 0.34 元 2.94元

1988 121.5 357.2 0.28 元 3.57元

1989 118.9 424.7 0.24 元 4.25元

1990 103.7 440.4 0.23 元 4.40元

1991 110.7 487.5 0.21 元 4.88元

1992 112.8 549.9 0.18 元 5.50元

1993 119.6 657.7 0.15 元 6.58元

1994 128.8 847.1 0.12 元 8.47元

1995 119.7 1014.0 0.099 元 10.14元

1996 111.8 1133.6 0.088 元 11.34元

1997 105.7 1198.2 0.083 元 12.00元

1998 100.8 1207.8 0.082 元 12.08元

1999 100.4 1217.5 0.082 元 12.18元

2000 100.8 1227.2 0.081 元 12.27元

跟各种统计结果相参照,这个表格的数据还是比较稳妥、比较保守的。如果再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50年代中为100,则物价上涨幅度更大一些:1994 年为957.9 % ,1995年为1148.5 % ,1996年为 1196.7 % ,也就是说,人民币对于农副产品收购的购买力,在1994—1995年间,就下降到50年代中期(1955—1956年)的十分之一了。

总之,本文采用“1955年标准人民币1元 = 1997年人民币12元的适中而保守的估计数字,这是大家应该能够接受的。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的变化

图书定价的构成一般包括如下因素:

(1)直接成本,含稿费(或版税)、纸张材料费、印刷费等,约占图书定价的35%至40%;

(2)批发折扣,一般情况下,一级批发折扣约为40%,二级批发折扣约为32%至37%;

(3)间接成本,含编辑费、企业管理费等,一般约占5%至10%;

(4)税金,不含所得税,一般约占2%至4%;

(5)利润,一般约占5%至10%;

出版社在进行图书定价时,既要考虑到读者权益,也要考虑到发行,考虑到书店的销售

费用,给以足够的折扣。而在80年代中期以后由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图书的印行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定价的变化,敏感地反映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化。一般说来,图书定价随着国内日用品市场价格成正比,而图书价格上涨的情况,是跟着原材料(纸张)批发价格走的,滞后于日用品价格变化(一年左右);也是与国民经济收入指数成正比的。

在2004年以前,各出版社的图书版式较为一致。

为了对同类、同品质图书的定价进行比较,可用图书版权页上记录的图书定价除以印张数,以10个印张计算,从而得到该书的“标准印张价格”。

统计对象:以每本书平均10个印张(320页)、篇幅约20万字为标准图书。

在抽样统计时,采用常见的书籍版式,开本为850 X 1168 毫米,即大32开本,不带或少量插图,不带彩色;用70克或80克双胶纸印刷,印数适中,约为几万册。

每年随机抽样,分为三组,每组抽取100本左右。【注8】得到的数据如下:

年代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当年平均

1977 0.93 0.94 0.95 0.94(元)

1978 0.95 0.95 0.96 0.95(元)

1979 0.97 0.95 0.96 0.96(元)

1980 1.02 1.01 1.00 1.01(元)

1981 1.03 1.05 1.04 1.04(元)

1982 1.06 1.10 1.12 1.09(元)

1983 1.10 1.17 1.03 1.10(元)

1984 1.36 1.29 1.32 1.33(元)

1985 1.85 1.80 1.81 1.82(元)

1986 2.18 2.04 2.11 2.21(元)

1987 2.33 2.53 2.46 2.44(元)

1988 2.74 3.18 2.99 2.95(元)

1989 4.11 3.97 4.04 3.94(元)

1990 4.58 4.75 4.70 4.68(元)

1991 5.21 5.02 5.13 5.12(元)

1992 5.88 5.37 5.64 5.63(元)

1993 7.82 7.20 7.54 7.52(元)

1994 8.82 9.80 10.06 9.56(元)

1995 11.96 11.39 12.78 12.04(元)

1996 14.40 14.48 14.41 14.43(元)

1997 15.90 15.66 15.81 15.79(元)

1998 16.20 16.08 16.18 16.15(元)

1999 16.23 16.20 16.26 16.23(元)

2000 16.34 16.27 16.20 16.27(元)

2001 16.92 17.04 17.15 17.04(元)

2002 17.76 18.08 17.86 17.90(元)

2003 18.68 19.13 18.74 18.85(元)

2004 19.55 19.52 19.20 19.43(元)

有些情况下,图书成本高于标准的原因是:

(1)印数少,(2)图片多,特别是彩色插页多,(3)纸张材料好,例如用铜版纸。 例如:彩图(四色印刷或双色印刷)的画册定价要高一些,以江苏少儿出版社名著改编连环画系列之《彩图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1994年出版后不断重印,一直畅销,该书用80克双胶纸,四色印刷,12个印张,定价22元,其“标准印张价格” 为22/12=18.30元,约两倍于一般图书定价(9.50元左右);又如:浙江教育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1994年12月第2版,双色印刷,39.5印张,12个插页,定价为42元,其“标准印张价格”为42/39.5 =10.60元。其定价在同类图书中属偏低。

另外有些情况下,图书成本低于标准的原因是:

(1)纸张质量差,(2)印数特别多,例如特畅销书,又如配合政治任务的宣传材料,

(3)稿酬很低甚至无稿酬(4)有特别赞助。

例如: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资本论》(第一卷),该书共31.125印张,197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定价为1.80元(平装,上下册),只合每10印张0.58元,约为标准书价的60%;1999年4月北京第11次印刷,定价为33.80元(精装),只合每10印张10.86元,约为标准书价的67%。

总之,以上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的统计数字,可供研究人民币购买力变化情况作一个侧面的参照。

(2009年初稿—2010年定稿)

【注1】陈明远: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第273页,文汇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一版。

【注2】同上第274页。

【注3】同上第277页。

【注4】历史的见证——40年票证和人民币史,第203页,凤凰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注5】中国社会经济交流协会关于市场价格的统计结果,内部资料,2007年。

【注6】历史的见证——40年票证和人民币史,第225页,凤凰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注7】同上第226页。

【注8】中国社会经济交流协会关于图书价格的统计结果,内部资料,2007年。

【注】《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1-92页

【注】《广州批发物价指数表》,原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

【注】《华北地区批发物价指数表》,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

————————————————————

通讯处:100086 北京市 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小区 919楼 605号 陈明远

手机:[1**********]

人民币的历史和购买力演变

陈明远

要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经济生活,首先必须了解不同年代人民币的使用情况。过去的“物价学”只讨论物价,“货币学”只讨论货币,而并未同时研讨人民生活的实际水平及其分布和发展。本文尽量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对于不同年代的生活费用、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作一初步分析。

人民币的诞生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宣告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从抗日战争时期以来,中共八路军、新四军的一些根据地各自发行自己的货币(特别是1940年以后各边区不准流通法币),有“晋察冀边区银行券”、“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 等,人民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主要流通货币有——

(1)西北农民银行券,原为晋绥区地方货币,随着晋绥、陕甘宁等解放区的扩大和流通,就成为西北解放区的主要货币;本来还有“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仍然使用、但数量不多;

(2)冀南银行券,原为晋冀鲁豫区的地方货币,1948年春与晋察冀边区连成一片,5月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华北银行,以冀南银行券为主要货币;同时“晋察冀边区银行券”也少量流通;

(3)北海银行券,原为渤海胶东地区的货币,1948年扩大流通范围到整个山东解放区;

(4)中州农民银行券,1947年8月开辟中原解放区,最初流通的是“冀南券”和“北海券”,不久发行中州券。此外还有“淮上地方银号流通券”等等地方性货币使用多年。

(5)东北银行券,1948年沈阳解放后,在整个东北解放区和内蒙古地区流通。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解放区不断扩展,仍在沿用各边区货币,就跟不上革命形 势了。急需一种新的统一的货币来组织经济资源。

从1948年12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面值最小的是1元券,还有2元、5 元、10元券等。

为了统一货币,在天津解放后第四天,即1949年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公布了人民币与地方货币的比价,分期分批逐步兑换:西北农民币2千元、陕甘宁边区币2千元、晋察冀边区币1千元、东北币2百元、冀南币1百元、北海币1百元、中州币3元,各兑换人民币1元。

1949-1950年间,除了东北大区以外,关内各解放区的货币陆续兑换收回,按照规定比价折 算为人民币;到195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始回收东北币,全部兑换为人民币。至此实现了新中国大陆的货币统一。

1949年上半年,各解放区陆续宣布金圆券为非法货币,限期兑换为人民币。

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以金圆券6元兑换人民币1元;对于工人、学生的优惠兑换率则为金圆券3元兑换人民币1元、限额510元金圆券。1月31日北平解放。2月2日以后,比价降到金圆券10元兑换人民币1元,20日内迅速结束了兑换工作。 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一败千里,金圆券的币值也一落千丈。

4月29日南京解放。军管会布告,规定以人民币为所有公私交易、买卖、票据交易的定价和结账本位。5月8日前金圆券准予流通,并规定第一天的比价,为人民币1元值金圆券2500元。随着金圆券的贬值,随时调整比价。

5月25日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六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市以金圆券10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的比价(1银圆 = 人民币8百元),在一星期内收兑完毕。6月5日起,中共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完全禁止金圆券流通。

这时,很多地区的市场上仍在使用银圆,而广州和两广侨乡地区仍通行港币和美金。它们仍然向人民币争夺市场。

老人民币的通货膨胀与迅速贬值

人民币发行后也面临着经济困难和金融动荡的危险处境,不到一年,在1949年9月中就发行了5千元及1万元新钞„„到1953年发行最大面值为5万元的人民币。可见在这5年之间也免不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市场掀起过4次物价飞涨的大冲击波。

第一次是在1949年4月这一个月内,北平、天津和华北地区的粮食和工业品价格涨到2倍左右;

第二次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市开始的物价飞涨波及全国。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6月的341元上涨到7月的733元;成倍地飞涨。

第三次是在1949年11月,由北平天津地区开始的粮食价格飞涨、由广州地区开始的棉纱价格飞涨波及全国,一个月左右平均物价又上涨3倍。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10月的821元飞涨到11月的1993元、12月的2861元;

第四次是在1950年2月,由上海市开始的涨价又波及全国,如重庆和西安都涨到2倍多。上海折实单位牌价由1月的3973元飞涨到2月的5799元、3月的6229元。

1951-1952年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措施,全国物价波动逐渐缓和、趋于平稳了。上海折实单位牌价回落,并稳定在5525元的水平上。

折实单位、折实牌价、折实存款、折实公债

1949年以后,为减少和消除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于人民生活的不良影响,我国解放区银行推行一种以实物为基础、而用老人民币面值折算的“折实单位”。一个折实单位等于一定种类、一定数量实物的市场价格的总和。1949年春天,“折实单位”首先在天津施行,折实牌价是浮动的,由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天津的每个折实单位包含“面粉一斤、玉米面一斤、布一尺”的前5天的平均价格。

后来这一做法推及北平、上海、武汉、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但标准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上海一个“折实单位”规定为1斤标准米、1斤标准面、1尺龙头细布、1斤煤,比天津略高;50年代初的每个“分”值约为老人民币5500元(合新人民币5角5分)。应用范围本来只限于折实存款,后来逐步推广到贷款、公债、发放工资、支付房租等方面的计算。但是“折实单位”不同于“工资分”。

中国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折实单位的价格,称为“折实牌价”。随着物价波动转为平缓、人民币的币值逐步稳定。例如在上海市,1955年全年都固定在5525元(老人民币);到1955年底以后,不再公布“折实牌价”。

1949年6月14日起,中国银行举办“折实储蓄存款”,按照折实单位存入和支取。首

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办,保证了存户的存款价值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这样鼓励储蓄、抑制通货膨胀、打击投机倒把、吸收游资以发展生产,不久推行各地。随着物价逐步减少波动,到1950年底就停止了“折实存款”,一律改为人民币储蓄。

1950年新中国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目的在于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安定民生、恢复经济。为保障承购者的利益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规定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折算标准。公债单位定名为“分”。公债的“分”值,以上海、天津、武汉、广州、西安、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6斤、面粉1斤半、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等4种实物的批发价格,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由中国人民银行每10天公布一次。发行总额为2万万分,年息5厘(5 % ),分5年偿还。第一期发行1万万分。这项公债已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偿还。

尤其需要指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分”,不同于“工资分”或折实单位的“分”;特别是“折实单位”和“工资分”之间差别很大!例如:

上海折实单位牌价,1952年7月为 5520元,1953年7月为5488元,1954年7月为5497元;(单位为老人民币元,币制改革时1万元合新人民币1元。见附表。)

而上海工资分价格,1952年7月为2592元,1953年7月为2615元,1954年7月为2636元;两者计算的标准含量不同,价格之比几乎是2:1,差别是很明显的。

有些书籍和论文的作者错误地将它们混淆了,以至于以讹传讹,特此澄清。【注1】 附录:上海市历年“折实单位”表(老人民币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9年 0341 0733 0823 0793 0821 1993 2861 1950年 3973 5799 6229 5690 5385 5238 5181 5200 5031 4967 5003 4982 1951年 5027 5036 4994 5223 5291 5331 5403 5458 5455 5452 5452 5452 1952年 5452 5499 5527 5521 5520 5520 5520 5499 5424 5392 5380 5371 1953年 5412 5416 5416 5477 5487 5488 5488 5488 5488 5473 5467 5466 1954年 5466 5466 5466 5482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497 5506 1955年 5525 5525 5525 —— ——

指令型计划经济和票证供应制度

1949-1952年,供给制和工薪制在国家干部和城镇职工中并行。50年代开始,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逐步向指令型计划经济下的统一工资制——“配给工资制”过渡。

全国解放初期,为了保证职工生活,减少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的影响,各地区都实行了“以实物为计算单位发放货币工资”的“折实单位”和“工资分”(又称为工薪分)的办法。

1950年政务院在《工资条例草案》中提出全国统一的“工资分制度”。所谓“工资分”包含的实物有粮、布、油、盐、煤五种,根据这五种实物每天的消费量,再按国营商店零售价格计算出当天的货币值,订出“工资分”的分值。每月按照“工资分”的比值发放工资。

1951年9月22日新华社报道,据贸易部统计,9月上旬天津、上海、汉口、广州、重庆、西安六大城市25种主要商品批发物价的平均指数为114.8 ( 以1950年12月31日为100)。这就是说,8个月物价上升14.8 % ,全年上升22 % 左右;物价飞涨得到初步控制。然而全国经济形势不容过于乐观。

1953年,中央政府对于粮食的收购出现紧张。一些受灾地区和粮食脱销地区形势混乱,农民不肯卖粮,私贩子活动猖獗,加上东北大区灾情严重,北京、天津发生面粉供不应求的

紧急情况。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说:

“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 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有可能反对。应急的办法就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定量配给,严格管制。”【注2】

1953年全国实行在农村“统购统销”粮食、在城市定量配给供应的严格管理制度。1953年11月起,全国各城区(如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县、浙江省等)实行凭票证购粮的计划供应。又,1954年棉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9月份上海市和几乎全部城镇的棉布零售实行了凭布票限量供应。1955年11月起,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全部使用“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种地方粮票 )和购粮本,每月每家食用粮油等定量配给,国家统购统销,垄断全国粮、油以及副食供应,并扩大到布匹、白糖、肥皂、甚至烟卷、火柴等等。

凭“票”和“证”供应日用品的指令型配给物资的政策,一直施行整整40 年。直到1993年5月才全部正式停止购货票证和购粮本(其中由于人造纤维的大量生产,棉布到1984年敞开供应;“布票”使用了整整30年)。

在这三十多年间,我国指令型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我称之为“配给工资制”。

人民币的汇率

人民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几十年间,对外贸易的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和调控。从1949年1月到1953年初,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是根据中国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品生活费比价三者的加权平均数来确定的,并按照国际市场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来调整。

当时国内物价上涨幅度很大,相应的人民币对美金的贬值幅度也很大。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军费开支影响,人民币增大发行量,通货膨胀严重。

最初对外宣布的汇率(1949年1月18日天津)为1美金= 80元人民币(旧币)。 到1952年12月6日,贬值为1美金=26170元人民币(旧币)。三年贬值327倍。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转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稳步发展、开展城乡建设,物价趋于稳定。 1953—1978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从1953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不再充当调节对外经济交往的工具,对外盈亏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与平衡。当时国际上“固定汇率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后十几年汇价固定在1美金=24618元(旧币)=2.4618元(新币)

按照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计算,1美元兑换人民币2.80元。

1979年开始外贸体制改革。1980年4月中国银行开始发行“外汇券”。当时官方规定的人民币汇率不尽合理,国内优质商品匮乏;为了维护来华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利益,方便他们旅游购物支付费用,发行了这种特别印制的“外汇券人民币”。外汇券在涉外市场(如友谊商店)里的实际价值高于它的人民币面值。

1980年10月国家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规定外汇调剂价格在官方汇率之上加10 % ,形成了汇率的双轨制。此后10年来,汇率调整的依据,是国家的出口换汇成本的变化。汇率双轨制的基础是价格双轨制。官方牌价和调剂市场价格并存,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

历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调剂价格

改革开放30年来官方牌价和调剂价格如下【注3】——

年 月 官方汇率 调剂价格

1978年 2.80

1984年7月 2.30 2.53

1985年1月 2.80 3.08

1985年10月 3.1983 3.52

1986年7月 3.7036 4.07

1989年12月 4.7221 5.70

1990年11月 5.2221 11.00

1993年7月 5.70 8.70

1994年1月 8.70

1995年 8.32

1997年 8.32

2003年 8.28

2005年 8.04

2006年 7.80

2007年 7.30

2008年 7.15

2009年 6.82

例如1988年调剂市场汇率为5.70,到1990年一直下滑为1美金兑换人民币11元。 1994年1月1日,实行了人民币官方汇率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199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决定于1995年外汇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

从2005年直到现在,人民币对于美元一直在升值,4年来幅度达到20%,这对于对外贸易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而同时,在国内市场上物价上涨,人民币却一直在贬值。

货币的外贸汇率跟“购买力”是不同的概念。有的学者估算1995年的货币“绝对购买力”,1美元约合人民币1元5角(参看《人民币汇率》174页)。这一数字显然是高估的。中美两国的商品市场构成和物价指数加权统计法都不相同,很难进行比较。但是在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方面,近15年来,1美元的购买力约合人民币3—4元之间,是接近日常经验的数字。

人民币的币制改革

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币制改革,在全国开始发行新人民币(第二套)同时收回旧人民币(第一套),新人民币1元 = 旧币1万元。最小币值新人民币1分 = 旧币1百元。这时物价就比较稳定了。

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取消“工资分”制度,实行物价津贴制度。

1957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10元券纸币和1分、2分、5分的金属分币。

“大跃进”引发灾难和饥荒以后,又出现了新的通货膨胀。

1959年10月国务院决定提高牛肉、大豆和豆油、花生和花生油的收购价、销售价。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1960—1961年度物价(官价)上涨的幅度为16.1 % ,而若考虑到农贸市场的“议价”飞涨惊人的情况,实际数字远高于此。人民币急剧贬值。

 1966—1976年间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了长期瘫痪停滞、面临崩溃。这十年间,全国职工基本上没有提过工资,人口增长失控,生活水平连年下降。

“四人帮”倒台以后,1979年11月起,政府才给全国10 % 的职工增加工资。同时,提高猪肉、牛肉、羊肉、家禽、蛋类、蔬菜、水产品、牛奶等8种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

随着物价的逐年上升,1985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1角、5角、1元的金属币和20元、50元、100元券纸币。90年代发行的1角、1元的金属币,其尺寸大致相当于最早的1分、5分金属分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40年间人民币的购买力实际变化。 “标准银圆”和“标准人民币”的比较

那么这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的币值 (每元购买力) 如何呢?

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统计比较分析得出人民币的币值折算比例。折算方法是:

以抗战前半年即1937年1- 6月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六大城市25种主要商品物价的平均指数作为基数100,则1955年为245,1956年为246。这就是说,1937年上半年法币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955年人民币2元4角5分,或1956年人民币2元4角6分。考虑到1936-1937年间物价指数上涨22 % ,而在1930-35年之间物价基本平稳的情况,那么,可以说1930-1935年银圆1圆,相当于1937年上半期法币1元2角2分,或1955-1956年的人民币3元。

也就是说,在货币购买力的对比上,我们以法币币制改革 (1935年底) 和人民币币制改革 (1955年3月) 为两个主要的参照点,即以银圆币值与新人民币的起始币值为参照点。

如果将1935-1936年代的物价(银圆币值)抽样与1955-1956年的物价 (人民币值) 相比,得出30年代中期银圆1圆的购买力,相当于50年代中期人民币3元左右。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

《中国经济年鉴》表明,1934年华侨在上海市工商业的投资额约为3千万银圆;折合1955 年人民币约9千万元。

也就是说,1934年银圆1圆,约折合1955 年新人民币3元。【注4】

这样,我们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币值对比上,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坐标系,就是分别以30 年代上半期的银圆 (称为标准可比银圆单位,简称标准银圆) 和50年代中期的人民币(称为标准可比人民币单位,简称标准人民币) 为先后两个币值基点。

标准银圆1圆 = 标准人民币3元

而标准人民币1元 =1997年12元

社会调查为验证

根据已核实的一些统计数字,作比较保守的换算,大致说来,1997年平均物价至少是50年代中的12倍。由此推算30年代中一块银圆的购买力,大致等于1997年人民币36元。经过社会调查,【注5】这一估计数比较适中,甚至相当保守。这结论得到许多历史见证人的认可,举例如下:

大米,1997年1斤白米为1元4角—1元8角,50年代为1角2分-1角6分,相差12倍;

肉食,1997年1斤猪肉为7— 8元,50年代为6角—7角,相差约12倍;其他副食品价格的比例类似。

图书,1997年一本大32开10印张图书大约16元,50年代同样图书(好的道林纸)为1 元,相差16倍。

市内交通费,1997年一张公车或电车车票最低1元,50年代为5分、1角;相差10-20 倍;1997年北京市内公交月票为30—40元,50年代为3—4元,相差10倍。

地铁,1997年北京地铁票为3元,起初为1角(单线)、2角(环行),相差15-30倍。 火车票,1997年基本运价率为“每人公里6.22分”,而1952年基本运价率为“每人公里1.35分”,相差约5倍。国家对于铁道运输业投入大量补贴,实际上是亏损经营。

不过若以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等机械、电子产品来比较,50年代很贵重,1997年则比较便宜,价格相差不到10倍;但若以高级饭店房价、高级餐厅菜单、大剧场演出及游乐入场券、公园门票等比较,则远远超过10倍。最特殊的是房地产价格,差距可达成百上千倍。20世纪50年代北京价格几千元的四合院,今日高达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不能相比。

本文的数据是指“人民币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实际购买力”,不计入房地产价格。 关于20世纪各时期我国各阶层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究竟如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研课题,还有待各方面实事求是地深入探讨。本文只是一个草创的起步,引玉之砖而已。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购买力的变化

从1952年到1979年,人民币的官定物价(官价或平价)大体是稳中略升的,由于指令性的“限价”,凭票证供应的日用品“官价”浮动比较小;但是,这二十多年间的农贸市场或自由市场的“议价”波动起伏却非常大。城镇居民用各种“票证”限量购买的日用品价格,跟不用票证的日用品价格,差距相当明显,有时到了“难以捉摸”的地步。

从1955年到1997年,40年间我国物价比值(增幅)大约为12倍。

而从1978年到2008年,也就是从指令型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30年间,我国市场价格不断调整,比值大约14倍。

其中,从1955年到1993年,全国城镇普遍使用各种票证,实行的是配给工资制。 20世纪下半叶,根据官方公布的物价(官价),计算得出的历年物价指数。一种统计是“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或“城镇居民销售价格总指数”,这两者之间相差很小,可以合并起来当作一个指标。以1955—1956年间的物价指数为100,则1950—1965年间的物价(官价)指数变化,及人民币购买力的比值如下:

1950—1965年人民币购买力(官价)

年代 与上一年物价比 与1955年比 单元购买力 标准人民币合当年币值

(折合标准人民币)

1950 80.9 1.24元 0.81元 1951 112.5 91.0 1.10元 0.91元

1952 102.7 93.5 1.07元 0.935元

1953 105.1 98.3 1.03元 0.98元

1954 101.4 99.7 1.01元 1.00元

1955 100.3 100.0 1.00元 1.00元

1956 100.1 100.1 1.00元 1.00元

1957 102.6 102.7 0.98元 1.03元

1958 100.2 102.9 0.97元 1.03元

1959 100.9 104.0 0.96元 1.04元

1960 120.0 124.8 0.81元 1.25元

1961 116.2 145.0 0.69元 1.45元

1965 101.5 147.2 0.68元 1.47元

(附注:据《上海消费市场发展史略》提供的数据,1961年上半年零售物价指数比1960年同期上涨20 % 以上。又,“文革”非常时期统计数字不确,从略。)

1958年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带来“七分人祸三分天灾”,1960—1962年间“官价”也不得不猛涨。持续三年的灾祸、饥荒,大伤元气,全国饿死的人口(主要在农村乡镇)数以千万计。到1963—1965年间全国经济经过调整略有恢复。消费品的零售牌价,1965年同1960年比较,涨幅17 % 左右;但是物价接近1961—1962年的水平。1963—1965年人民生活略微平稳。

但接着1966—1976这十年“文革浩劫”的非常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国粮食和日用品的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的匮乏状态。除了一小撮特权统治者极端富贵荣华,穷奢极侈的一切生活品都由“国家”供应,根本用不着人民币、而高层领导方可享受不花钱(或象征性地支付很少一点钱)的“特供”、实行了只对特权阶层“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供给制以外,广大人民和知识阶层的生活普遍陷入极度贫困。物资紧缺、商品量少质差,黑市 (政策不允许的半公开的高价市场) 盛行。

从1961年到1964年,国家在城市实行了“高价政策”:高级点心、高级糖果、高级饭馆,比平价高出4—5倍,以利于货币回笼。

政府管理的集市贸易(一般称为自由市场)合法化。根据《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1952—1983年)》提供的数据,集市贸易历年的物价指数如下(以1957年为100):

1957 100

1960 125.4

1961 451.6

1962 293.5

1963 221.5

1964 154.1

1965 159.0

1976 222.6

而1976年跟1965年相比,集市贸易价格上涨40 % ,虽然按照官方公布的“国营商业牌价”计算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在“文革”十年期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但仍不能掩盖整个市场萧条、供应匮乏的事实。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1978年2月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整顿和加强统计工作的报告》指出:“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严重地削弱了统计工作,造成许多重要统计数字不实,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此,1966—1976年间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是不可信的。

某些浮夸不实材料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定量供应物价”几乎没有多少波动,根本反映

不出人民生活的实际困难。因为这些年间,国家计划严格控制国营商场(1)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必需凭票证供应,数量严格控制,市场萎缩,购买力极低;(2)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外,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3)农贸市场和黑市物价高出官价很多;所以表面上物价(官价)几乎无变化,但实际上城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极其艰难。

某些年代统计数字的文过饰非、虚报成风,增加了后人处理史料的难度。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考证与核实,才能将这些时期的真实状况梳理出一个眉目来。

1976年——2000年人民币的币值变化

本文作了初步考证核实,适当引用1976年以后的统计数据,包括“城市物价指数”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由此来估计、比较人民币的币值变化。

1979年11月至1980年度,有8种食品(猪肉、牛肉、羊肉、家禽、鲜蛋、蔬菜、牛奶、水产品)调整价格,公开的涨价幅度为:猪肉33 %,鲜蛋32 %,水产品33 % ;政府宣布1980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 8.1 % ,其中食品类上涨16.6 % ;同时,给每个职工“食品补助费”每月5元。

若将前一年的平均物价指数作为100,则历年城市(以北京为代表)物价涨幅为:1985年 18.6 % ,1986年 15.5 % ,1987年 9.8 %,1988年 21.5 % ,1989年 18.9 % ,由此造成国内形势的阵阵动荡不安。【注6】

通过国家对于经济过热状况的整顿、调控,在1990年前后物价短暂地平稳。1984年到1993年,全国城镇逐步废除了各种票证(最先废除了布票、最后废除了粮票),也就是取消了“官价”和“议价”的差别。

但是从1993年市场放开,日用品的物价又明显上涨,幅度为:1993年19.6 % ,1994年 28.8 % ,1995年 19.7 % ;1996年11.8 % ;1997年物价涨幅略低,为5.7 % ;由此逐步完成了“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注7】

到1997年“经济软着陆”以后的几年内,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在动态平衡的局势下,安然进入21世纪。

1997—2000年,城市物价基本平稳。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在居民生活中却出现了三种费用的急剧上涨:教育费用(特别是大中小学的学费)、居住费用(取消福利分房,购房费和租房费都在逐年上涨)以及医疗费用(由全部公费改为社会医疗保险以后,自负医疗费增加)。但是这三种费用的上涨,在城市物价指数的统计中几乎没有计算在内。

到2005年以后连续几年内,由食品(肉类、粮食等)以及燃料(汽油等)价格上涨引发了持续的国内中度通货膨胀、日用品价格明显上扬。但是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又出现了对美元的人民币升值,造成人民币对外汇率的持续上调。世界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经济,引发外贸困难,影响深远。

本文限于讨论1949—2000年的人民币历史演变。下表列出1976年—2000年城市日用品物价指数,和人民币的币值(购买力)变化。

1976—2000年人民币购买力

年代 与上一年物价比 与1955年比 单元购买力 标准人民币合当年币值 (折合标准人民币)

1975 100.0 147.2 0.68 元 1.47元

1976 100.3 147.6 0.67 元 1.48元

1977 102.7 151.6 0.66 元 1.52元

1978 100.7 152.7 0.65 元 1.53元

1979 104.0 158.8 0.63 元 1.59元

1980 110.1 174.8 0.57 元 1.75元

1981 102.5 179.2 0.56 元 1.79元

1982 103.0 184.6 0.56 元 1.84元

1983 102.0 188.2 0.53 元 1.88元

1984 103.8 195.4 0.51 元 1.95元

1985 118.6 231.8 0.43 元 2.32元

1986 115.5 267.7 0.37 元 2.68元

1987 109.8 294.0 0.34 元 2.94元

1988 121.5 357.2 0.28 元 3.57元

1989 118.9 424.7 0.24 元 4.25元

1990 103.7 440.4 0.23 元 4.40元

1991 110.7 487.5 0.21 元 4.88元

1992 112.8 549.9 0.18 元 5.50元

1993 119.6 657.7 0.15 元 6.58元

1994 128.8 847.1 0.12 元 8.47元

1995 119.7 1014.0 0.099 元 10.14元

1996 111.8 1133.6 0.088 元 11.34元

1997 105.7 1198.2 0.083 元 12.00元

1998 100.8 1207.8 0.082 元 12.08元

1999 100.4 1217.5 0.082 元 12.18元

2000 100.8 1227.2 0.081 元 12.27元

跟各种统计结果相参照,这个表格的数据还是比较稳妥、比较保守的。如果再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50年代中为100,则物价上涨幅度更大一些:1994 年为957.9 % ,1995年为1148.5 % ,1996年为 1196.7 % ,也就是说,人民币对于农副产品收购的购买力,在1994—1995年间,就下降到50年代中期(1955—1956年)的十分之一了。

总之,本文采用“1955年标准人民币1元 = 1997年人民币12元的适中而保守的估计数字,这是大家应该能够接受的。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的变化

图书定价的构成一般包括如下因素:

(1)直接成本,含稿费(或版税)、纸张材料费、印刷费等,约占图书定价的35%至40%;

(2)批发折扣,一般情况下,一级批发折扣约为40%,二级批发折扣约为32%至37%;

(3)间接成本,含编辑费、企业管理费等,一般约占5%至10%;

(4)税金,不含所得税,一般约占2%至4%;

(5)利润,一般约占5%至10%;

出版社在进行图书定价时,既要考虑到读者权益,也要考虑到发行,考虑到书店的销售

费用,给以足够的折扣。而在80年代中期以后由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图书的印行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定价的变化,敏感地反映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化。一般说来,图书定价随着国内日用品市场价格成正比,而图书价格上涨的情况,是跟着原材料(纸张)批发价格走的,滞后于日用品价格变化(一年左右);也是与国民经济收入指数成正比的。

在2004年以前,各出版社的图书版式较为一致。

为了对同类、同品质图书的定价进行比较,可用图书版权页上记录的图书定价除以印张数,以10个印张计算,从而得到该书的“标准印张价格”。

统计对象:以每本书平均10个印张(320页)、篇幅约20万字为标准图书。

在抽样统计时,采用常见的书籍版式,开本为850 X 1168 毫米,即大32开本,不带或少量插图,不带彩色;用70克或80克双胶纸印刷,印数适中,约为几万册。

每年随机抽样,分为三组,每组抽取100本左右。【注8】得到的数据如下:

年代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当年平均

1977 0.93 0.94 0.95 0.94(元)

1978 0.95 0.95 0.96 0.95(元)

1979 0.97 0.95 0.96 0.96(元)

1980 1.02 1.01 1.00 1.01(元)

1981 1.03 1.05 1.04 1.04(元)

1982 1.06 1.10 1.12 1.09(元)

1983 1.10 1.17 1.03 1.10(元)

1984 1.36 1.29 1.32 1.33(元)

1985 1.85 1.80 1.81 1.82(元)

1986 2.18 2.04 2.11 2.21(元)

1987 2.33 2.53 2.46 2.44(元)

1988 2.74 3.18 2.99 2.95(元)

1989 4.11 3.97 4.04 3.94(元)

1990 4.58 4.75 4.70 4.68(元)

1991 5.21 5.02 5.13 5.12(元)

1992 5.88 5.37 5.64 5.63(元)

1993 7.82 7.20 7.54 7.52(元)

1994 8.82 9.80 10.06 9.56(元)

1995 11.96 11.39 12.78 12.04(元)

1996 14.40 14.48 14.41 14.43(元)

1997 15.90 15.66 15.81 15.79(元)

1998 16.20 16.08 16.18 16.15(元)

1999 16.23 16.20 16.26 16.23(元)

2000 16.34 16.27 16.20 16.27(元)

2001 16.92 17.04 17.15 17.04(元)

2002 17.76 18.08 17.86 17.90(元)

2003 18.68 19.13 18.74 18.85(元)

2004 19.55 19.52 19.20 19.43(元)

有些情况下,图书成本高于标准的原因是:

(1)印数少,(2)图片多,特别是彩色插页多,(3)纸张材料好,例如用铜版纸。 例如:彩图(四色印刷或双色印刷)的画册定价要高一些,以江苏少儿出版社名著改编连环画系列之《彩图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1994年出版后不断重印,一直畅销,该书用80克双胶纸,四色印刷,12个印张,定价22元,其“标准印张价格” 为22/12=18.30元,约两倍于一般图书定价(9.50元左右);又如:浙江教育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1994年12月第2版,双色印刷,39.5印张,12个插页,定价为42元,其“标准印张价格”为42/39.5 =10.60元。其定价在同类图书中属偏低。

另外有些情况下,图书成本低于标准的原因是:

(1)纸张质量差,(2)印数特别多,例如特畅销书,又如配合政治任务的宣传材料,

(3)稿酬很低甚至无稿酬(4)有特别赞助。

例如: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资本论》(第一卷),该书共31.125印张,197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定价为1.80元(平装,上下册),只合每10印张0.58元,约为标准书价的60%;1999年4月北京第11次印刷,定价为33.80元(精装),只合每10印张10.86元,约为标准书价的67%。

总之,以上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的统计数字,可供研究人民币购买力变化情况作一个侧面的参照。

(2009年初稿—2010年定稿)

【注1】陈明远: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第273页,文汇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一版。

【注2】同上第274页。

【注3】同上第277页。

【注4】历史的见证——40年票证和人民币史,第203页,凤凰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注5】中国社会经济交流协会关于市场价格的统计结果,内部资料,2007年。

【注6】历史的见证——40年票证和人民币史,第225页,凤凰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注7】同上第226页。

【注8】中国社会经济交流协会关于图书价格的统计结果,内部资料,2007年。

【注】《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1-92页

【注】《广州批发物价指数表》,原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

【注】《华北地区批发物价指数表》,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

————————————————————

通讯处:100086 北京市 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小区 919楼 605号 陈明远

手机:[1**********]


相关内容

  • 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向与明年演变趋势
  • 一.2010年,欧元.美元.日元"轮番登场" 1.上半年,欧元下跌,美元走强 2010年上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引发了人们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避险情绪上升.欧元兑美元汇率由年初的1.4389降至 6月7日的1.1916,半年降幅高达17.19%:英镑同样 ...

  •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居民交通生活演变
  •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居民交通生活 演变的历史考察> 课题研究报告 临沂大学 经管系 鲁嘉雯 2012年9月 内 容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临沂市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交通生活发生了重大演变.居民的交通生活演变主要指居民交通条件与交通工具的演变.交通条件上由过去的&quo ...

  • 货币会消亡吗_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_戴金平_黎艳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41· 货币会消亡吗? --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 戴金平黎艳 摘要: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货币交易媒介论,我们从价值贮藏视角探讨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货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不完全监测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摩擦是货 币产生的内在动因 ...

  •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文 献 综 述 毕业论文题目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 ...

  • 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与治理
  • 总第232期 [文章编号]1002-2031(2014)11-0079-07 城市问题2014年第11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41114 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与治理 庞娟段艳平 [摘要]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治理强调空间的经济效益,忽视城市社会空间的多元 ...

  • 浅析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
  • 摘 要:人民内部矛盾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人民"的内涵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科学分析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对于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人民:人 ...

  • 村镇银行监管政策要点及演变
  • 从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末,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涉及村镇银行监管的制度及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及<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2007年1月22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6月27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

  • 外币报表折算研究与我国折算方法的选择
  • 安师大经济管理学院 高级会计学 论文 作 者: xxx 学 号:100xxxxxxx 系 部: 安师大经济管理学院 课 目: 高级会计学 题 目:外币报表折算研究与我国折算方法的选择 2011 年 6月 芜湖 论文中文摘要 前 言 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被列为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即使是在世 ...

  • [历史的惯性]
  • <历史的惯性> 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 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吗?中国应采取何种外交方式? ★ 内容简介 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