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i0062)

摘要:著名的“风格即人”一直主要被理解为“文如其人”的艺术社会学命题。但此命题不仅强调了作为

风格根源的人格的基础地位,而且包含着人格依靠风格体现感性生命的深层涵义。后一涵义在现代性语境下

为政治学、法学提供了对人权的感性学理解。现代文明以艺术为中心对风格进行公众评论与交流,但限制对

私人风格进行公众评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以风格专政为特征,将异己的文化风格公共政治化,对

风格的感性憎恶与政治人格的敌视互动强化为对人格灵魂(心体)的深度蹂躏,这也是文革深度残忍所在。后

文革时代传统风格的复兴表明了作为人性感性生命形态的风格不可能被人力意志改造、也在根本上不取决

于时尚习染,而自有其社会生存及自然生命根源;而当代中国人对个人风格的空前强烈追求则使风格与人格

的现代性关系成为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风格人格现代性文革

一、作为风格根基的人格与作为人格感性生命的风格

“风格”(Style)一词流行于艺术学与美学。然而,一些重要思想家均指出,“风格”的涵义及历史是一个未经梳理的论域。①

布封(GeorgesLouisLeelerede

c’estBuffon)1753年在法兰西学士院入院典礼的讲演《论风格》中提出了“风格即人”(Lestyle

深刻的观念:I'homme)的命题,汉语学术界将此命题理解为中国传统的“文如其人”。②诚然,布封讲演所说“风格”是指文章风格,但这一流传中外的“风格即人”命题却超出了文学评论而指向更

……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入别人手里。他们经更巧妙的手笔一写,甚

至于会比原作还要出色些哩。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风格却就是本人。因此,风格既不能脱离

作品,又不能转借,也不能变换;……⑨

“风格即人”的命题使“风格”包含了如下递进的关系:

1)与全部文学或审美构成要素相比,风格是文学或审美独特个性的唯一代表。

2)风格的独特个性代表地位基于风格与作者“本人”的直接等同关系。

3)因此,风格不仅是审美个性的体现,而且是“人”(“本人”)的体现。

最后这一点使审美“风格”与“人”的关系越出了狭义的文学批评或审美领域:它不仅是依据“人”而对“风格”来源(“文如其人”)的说明、即它不仅是艺术社会学的分析,而且可以倒转来表明:审美“风格”代表“人格”(“本人”)。这就将“风格即人”的命题带入了现代政治学与法学。

黑格尔的下述文字可视为对布封“风格即人”命题的法哲学论证:

1)“精神产品的独特性,依其表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直接转变为物的外在性,于是别人现在也能同作者简介:尤西林(1947一),男,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78・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样生产。”④此即仿制。但是,“艺术作品乃是把外界材料制成为描绘思想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那样一种物:它完全表现作者个人的独特性,以至于它的仿制本质上是仿制者自身的精神和技术才能的产物。”⑤这意味着,艺术品制作的方式与方法可以仿习(转让),但作为艺术品独特个性的作者本人风格却不可能转让或被真正仿制。若要仿制而成就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那实质是仿制者自身的本人风格的产物。艺术风格与个体人格之不可能转让,以及它们对于艺术的根基意义成为艺术的第一原则。

2)“因此,那些构成我的人格的最隐秘的财富和我的自我意识的普遍本质的福利,或者更确切些说,实体性的规定,是不可转让的,同时,享受这种福利的权利也永远不会失效。这些规定就是:我的整个人格,我的普遍的意志自由、伦理和宗教。”⑥质而言之,“风格即人”之不可让渡性,在于风格在这里代表着人格及其中所包含的人之为人最根本的特性。由于布封命题中的“homme”其法文确切含义是指公民或抽象“人”的成人,因此,这一命题宜译为“风格就是人本身”,其法权意义是:“风格即人格(Person)”。“人间(Mensch)最宝贵的事就是成为人(Person)”④,”“所以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⑧而“所有权的自由在这里和那里被承认为原则,可以说还是昨天的事。”⑨因此,“风格即人格”是一个现代性命题。

伽达默尔指出,“风格”一词转化为现代语用,是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概念”,首先运用于法学,“即指一种满足于某种特定法律要求的诉讼方式。从16世纪起,风格概念也被用于一般语言的表达方式。”⑩布封著名的修辞学风格论即处在这后起语用阶段。这突出了“风格”的现代人权思想渊源。

作为规范性,风格标示着不同语用不同行为的统一性。由于风格的统一性,流变的主体行为才被归于同一个主体。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民族、阶级或时代。但风格的主体统一性是对于自身而言,而相对于外部其他风格的主体统一性,各个风格的主体统一性则表现为个性差异性。风格作为主体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的双重代表,恰对应着现代化社会中人格主体的自我统一性与多元个性这一现代性格局。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风格的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由于统一于同一个主体,因而是相互限定的:风格的统一性不同于康德全人类理念的“共通感”,它不是无内容的纯形式,而必定烙印着特定时代、民族、阶级、个人的社会学个性限定内容;而风格的个性差异性也不同于自由主义传统的原子本体,它不是抽象的一己个体,而必定拥有特定时代、民族、阶级的统一性背景。这表明,风格论必须突破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主流模式,摆脱抽象的人类共通感与同样抽象的原子本体的两极分立格局,而补之以审美社会学的“中层”研究。所谓“中层”,不仅是指它居于人类共通感理念与私人心理中间,而且是指它居于抽象形式美分析与实证社会学中间。⑩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将形式感转化为审美社会学的最有影响的学派,而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风格论,则是在全球化加速时代对这一学派方法的创造性运用。这一创造性运用的成果,便是一种全球现代化一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风格论。

伯明翰学派奠基入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的文化理论反复辨析的核心矛盾就是文化风格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威廉斯实质继承了19世纪以来的人文科学的“经验”观念:文化并非抽象的观念,而是感知性的经验;真实的文化经验是无法抹平的独特个性化的“对特殊地点和特殊时代生活特质的感知”;@文化经验的感知基于“感觉的结构”,后者不能脱离前者抽象把握,它是某种共同的经验,它来源于共有的生活方式的积淀,并且代表了一个时期一个地区一个阶层的文化。作为心体的感觉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种文化理论与中国当代实践美学“积淀”说有重要相似之处。二者都指向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心体”,并溯源于马克思社会存在意义上的生活方式。但是,中国实践美学“积淀”说基于人类学普遍共性的“社会”、“历史”、“理性”,因而其积淀物是康德式的“人类共通感”。伯明翰学派的“感觉结构”却更为强调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独特的感知经验,即使是作为共同经验的感觉结构,也以其独特性而存在:

……我们在此发现了对生活的一种感知,几乎不需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群体,通过

它,外部的分析家所描述的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特征都以某种方式传递下去,给予他们一种特殊・79・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和独特的外表。……当我们在学习我们的方式,但未在这种方式中长大的人身上观察到言语或行为风格的细小差异,我们通常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几乎任何形式描写都过于粗糙,无法表现对一种特殊的与生俱来的方式的非常独特的感知。

因而,伯明翰学派的“感觉结构”具有中国“反积淀”学派的个体能动性。威廉斯强调,即使是“使交往成为可能的强烈的共同性”,也“并不是说,比起社会特征,感觉的结构为社群中许多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占有。”@尽管感觉结构深刻而广泛地支配着特定时期特定社群的共通感,但它仍然不是一种脱离个体能动性的先验既定框架,而相反在根本上依赖后者并处于生生不息的个性化变动中:

尤其有趣的是,它似乎并不是以各种形式习得的。一代人训练自己的后继者,在社会特征

或一般文化模式方面获取尚好的成功,但是,新的一代人将有其自己的感觉的结构,……变化的组织产生于有机体中:新的一代人将会以其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反应,吸收许多可追溯的连续性,再生产可被单独描述的组织的许多内容,可是却以某些不同的方式感觉他们的全部生活,将他们的创造性反映塑造成一种新的感觉结构。@

这种对于每一个个人都具有自身独特生活体验意味、同时又在特定社群阶层范围内体现为共通感的感觉结构,并非一般化的社会意识,而是特定社群的意识:它对内是共同体感觉,对外则是差异意识。正是基于这种既独特又普遍的感觉结构,伯明翰学派揭示了与资产阶级区别的英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以及全球化时尚潮流中边缘社群的阶层意识的存在。作为阶级意识的文化感觉,比处在的经济、政治地位更具包容与渗透性,更为重大的是,只有作为阶级意识的文化感觉,才代表着比经济或政治角色符号更真实的活生生的阶级成员。⑩

每一种文化经验的感觉结构,就是一种独特的风格。作为现代性时代的个体人格或阶级、族群意识,风格成为心理本体最直接最敏感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成为阶级、阶层政治对抗的文化形态。⑩

因此风格是人格或阶级的典型形象,风格聚集着人格特定的家庭、阶层背景与个性经历,同时以审美形象表现着人格的生活价值态度,因而它就是人格的现实对应体。从审美(“感性”)本义说,风格亦即人格或阶级的感性存在或生命形态。作为心体形态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并非抽象的意识形态观念,而属于社会存在。风格不仅如布封所说来自(基于)人格,而且代表人格。

二、现代性分梳与限定:作为公共评论对象的艺术风格与拒绝公共评论的人格风格

然而将风格艺术学化的流行理解无意识地隐匿了风格的人格背景,对风格的艺术评论遂偏于针对“文章”而无关乎作者个人。这一现象是作为现代性特性的分化性表现:评论作品的风格是正当的,评论作为作品风格根基的人格却是忌讳甚至禁止的。因而,尽管人格是风格的底蕴,但对风格的公共评论不允许转化为对风格根基的人格评论。这不仅是艺术评论的规范,也是现代文明对全部人伦交往的规范。艺术与审美的区分在此具有了严重的法权涵义:现代文明只允许公共评论以艺术形态的风格为对象,而禁忌进入以人格行为为中心的生存审美评论。18世纪依托美术馆与艺术沙龙、读书会独立的艺术(E・H・J・Gombrich所谓大写的Art)成为现代公共社会重要依托,⑩艺术活动成为现代社会公共性的象征。凹现代人不仅畅行评论小说、电影的风格,甚至可以激烈抨击艺术家的演艺风格,却无权以公告形式(公共场合的议论、网络、报刊、媒体发言)评论他人的服饰风格,更禁止深入议论他人的性格气质。对个人审美风格的言说只有在亲近者小圈子私下进行时才是得体或礼貌的:“××,你这裙子太花哨了!”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私人言说不可强化理性分析而趋向公共性的评论。∞当分析这花哨裙子与其年龄不配、显得“嫩”时,对方已陷人人格分析的尴尬处境。若此种理性评论进一步援引权威意识形态(即公理化的价值判断),将这“花哨”升格为资产阶级腐化生活方式时,即使在场者只有双方俩人,评论者也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最高审判者。

个人审美风格只有纳入群体风尚才进入公共评论,但那已是对群体风格的评论,而始终不宜评论特定个人风格。艺术以审美交流为己任,因而某一艺术风格即使诞生于天才个性,也必定召唤与期待公共・80・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评论。除此之外,作为人格敏感而集中的形象化身,风格拒绝公共评论。

风格与人格关系的上述现代性限制在古代文化模式反衬下显示得更清楚。

古代的风格评论与人格评论具有直接同一性:苏格拉底的“灵机”(Sacu6rlor)风格因此被城邦直接作为公民人格加以审判,④从汉末“九品中正”到魏晋名士风度,诗文风格、人物形象及性格,同伦理人格角色表现混同不分,而且成为制度化的公共评论对象。与之相比,现代化的法权制度与现代性的精神通则实际将艺术风格与个体人格的审美风格分梳为公私两域,尽管其间有诸类叠合形态(例如大众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公共群体行为的个体人格审美风格表达),但尊重人格审美风格的个性选择,是一项现代人权。伯明翰学派为全球化公共文化大势下英国工人阶级或少数族群审美风格的独立地位作辩,其实可以看作这一个体人格审美风格自尊立场的社会学放大。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分梳,其重心在于保护政教分离这一现代原则。但从审美或美学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以人格美为根基的审美形态,却是比现代人无根基的艺术形式美或商品化流通的公共外饰更深刻的人文形态。④综观审美及艺术风格与人格的关系,要害关键在于是否以公权(或公共评论)审判人格个性风格。而以公权规范乃至审判人格个性风格,恰恰是古代中国源远流长、至20世纪文化大革命更达到极端形态的方式。

三、文革的深度残忍:对作为人格感性生命的风格专政

以儒学为主流代表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以宗法皇权纲纪伦理为中轴。审美风格严格从属于礼仪等级,所谓“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位。”(闵贾谊:《服疑》)上层社会从服饰到音乐的周延细密分类,是全社会审美风格秩序的典型与示范中心。这种统治教化性的审美风格被直接等同于人品,外表风格从服饰、语言到行为举止、乃至一个表情目光,都直接被视为人格品质表现:“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傲,下于带则忧,侧则奸。”@外表仪态如此攸关重大,传统中国人因而极重视外表,外表风格与内在人品一体不分。从孔子到曾国藩谆谆叮嘱反省是否“言讷”、“步重”,也就是践履作为儒家伦理一审美标准风格一人格气质的“温柔敦厚”。这种政教合一的风格一人格标准不仅是单一的,而且是传统性的。从《诗经》即有的“德音”、“邪声”之分判,不仅是排斥性的(所谓“君子恶《大凌》之歌,憎《北里》之舞”),而且是以制度暴力为后盾的:“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礼宝王制》)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社会虽然早已称为现代共和国,但在将风格一人格同一化、统治化、单一化方面,却是前现代的。新的审美风格一人格标准依托三十年代之后的主流社会运动与意识形态。取代古代等级伦理型审美风格一人格的是工农兵大众化审美风格一人格。这一取代并非自发的社会生活方式演变,而具有比周公制礼作乐远为自觉与坚决的革命特性。三十年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整风运动,正是以革命审美风格一人格整合一切杂多异己审美风格一人格、并向中国现代社会树立审美风格一人格范型标准的历史性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城市的共产党干部以其质朴与革命朝气交融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引领与支配了从服饰、语言到表情姿势的新旧转变。列宁装与灰、兰色调的卡叽布料取代了西装、旗袍与绸缎,明快质朴的话语(特别是农村方言的“俺”、“咱”或亲昵的“小鬼”、“大娘”类称呼)取代了国民党官僚文言的“诸位”、“阁下”,和蔼亲近的眼神取代了矜持尊严,不施粉黛告别了口红香水,……与之相应,通过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与漫画)的社会“宣传”(比现代“传播”更强势的行动),烫发、口红、高跟鞋乃至漂亮的容貌本身(!)逐渐成为国民党军政机要女秘书的典型模式化特征。因此,20世纪极左革命意识形态不仅具有反知识特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审美特性。

但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上述革命意识形态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并未以权力组织的社会运动方式推广。除过意识形态宣传文化与社会风尚影响之外,最切身的规范场域是中央计划体制与准供给制的单位所有制。正是几乎涵括全部个人生活环境条件的单位,承接了传统中国宗法家族熟人

・81・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社会模塑个体的机制。单位同事或领导一般虽不会公开评论某人的审美风格一人格,但一般会对此有内心看法。这种看法表露最直接的是眼光眼神,对穿一条鲜亮裙子者的一瞥审视,对方即可感受到压力。也可以开玩笑式讥讽语调说出口:“你今天真漂亮啊!”更经常的则是背后的议论。这种议论或是随便说说,或是党团组织生活的意识形态情况汇总,它往往被冠以“作风意识不健康”。最具实质后果的是领导干部对某人“出格”审美风格的“印象”(一个非法制的人治社会的关键词),在逢及当事人提级提薪等选择时,这种风格“印象”便微妙而要害性的转化为“思想品质”亦即人品人格评价。因而,即使是文革之前,中国人的审美风格个性也是被内在制约而甚少自由的。@

但20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特别是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渡过,国民经济上升好转的1964—1965年,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自由气象。烫发、西式新款服装在街头与大城市大单位逐渐流行。一个并非无关紧要的细节是,当时的审美时尚,其风格样式除仿照苏联外,本国资本家、旧职员、老教授与封建大家族成为重要的本土渊源。许多款式或发型,几乎是三、四十年代的轮回复活。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旧时代审美风格的复活,也无形而微妙(即使是微弱)地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这些旧时代家庭成员的人格尊严,他们穿戴这些传统服装时更得体(例如知道两扣西装只须扣一只纽扣)。审美风格、特别是积淀着更久远传统的审美风格,其形式美的共通感势必萌及这种风格背后的文化、生活方式,它甚至可能延伸为对相关人格乃至阶级的社会地位提升。在视阶级斗争为社会命脉的时代,这当然包含着政治危险。文化大革命由此开端:

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

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

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八一八”大检阅过后两天,从8月20日开始,北京红卫兵上街演说贴大字报宣布掀起全社会破“四旧”运动,并在新华社连续跟踪报道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高度评价性社论支持下,迅速蔓延向上海、天津和全国各大城市。此即典型代表文革场面及其风格的“红八月”。身穿发自旧军衣的红卫兵,挽袖叉腰,挥抡皮带,“他妈的”成为用频最高亦最流行的口头语。他们拥有闯入任何单位任何私人住宅抄家、押解、体罚、批斗的权利。但这一暴力“革命”却是“文化”的。“破四旧”及其所代表的文革运动,将文化风格评判与人格一人身侵犯变成二合一的公权行为:

1.“破四旧”最初是纯符号观念性的,例如“改名”:改商店、街道、工厂、学校、公社带有旧时代旧文化的名称(北京协和医院改名为“反帝医院”、“全聚德”改为“北京烤鸭店”等)。接着扩展向物质形态文化,如抄没字画器具、焚书、烧戏装道具、毁文物及建筑。上述阶段的“文化革命”尚未直接侵害到人。

2.但“文化革命”的“文化”外延终于逼近“人身”:当“破四旧”暴力指向个人日常生活用品(从钢琴、家具、留声机到被褥、衣服、鞋袜、化妆品)时,对“文化”的暴力已侵入人的切身环境。而当“文化革命”进一步剥离掉人的最私人性的文化载体,对人名、日记公审时,人只剩下身体。

3.最终,“身体”被提升到“文化”高度交付公共审判:美丽的面孔是邪恶的“狐狸精”,细眯的眼睛是阴险狡诈的表征,柔细的腰是臭小姐太太的标志,肥大的肚是好逸恶劳的地主形象,……从眼神到五官长相,从语言习惯到形体姿势,人格最后的肉身存在随同文化风格批判而丑恶化。当上述对风格一人格的丑恶化回归到政治身份这一起点时,地富反坏右及其血统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政治身份,而同时成为文化的感性憎恶对象。“文化”与“政治”可怕地结合为“文化政治”,皮鞭棍棒暴力与“灵魂深处闹革命”结合为身心一体的摧残。风格的憎恶与人格的敌视相互强化,推动感性憎恶终于爆发为打人与杀害。文化风格的革命经由人格侮辱烈化为人身伤害与肉体消灭,“破四旧”成为文革杀人的开端。

然而“破四旧”引发的文革自杀之风,在特定意义上要比他杀更能代表文革反人道的残忍深度。当红卫兵强迫当事人将代表自己平素审美风格情趣与理想的旗袍婚纱、项链、高跟鞋以夸张丑化的形式穿戴表演时,在围观群众的批判发言、嘲弄哄笑、侮辱殴打与象征公共意志的口号声浪下,被羞辱摧残的不仅是外表的审美风格,而且是感性生命形态的人格、是作为人格自我意识与人生价值观最情感化最柔软・82・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敏感的形态。这种审美风格批判从而成为对灵魂的蹂躏。它是比剥夺物权更根本的人权剥夺。这种蹂躏是以社会公共权威名义做出的,却是以无理性秩序的暴民行为进行的,这种公审实质是将灵魂拖入暴民圈中群殴蹂躏。在这种深度残忍蹂躏之后,自杀几乎成为势所必然的个体归宿。④

对审美风格的蹂躏竟能如此尽情地发泄对人格存在的仇恨,这一文革经验残忍地证明了审美风格与现代人格的深刻关系。如同抽象的政治经济学对于阶级情感的特殊意义,在人类共通感与阶级经验的现代性张力中,审美风格与人格的特殊关系同样会“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劬

然而,“破四旧”旨在“立四新”,因而文革残忍的人格迫害仍包含着审美风格之争。与笼罩在剥削阶级阴暗腐朽氛围中的那些抄没示众的唇膏、项链、旗袍、留声机、《茶花女》相对立,红卫兵清一色的戎装短打扮、平头短辫、明亮的目光、凶悍但仍朴实崇高的气质,则成为中国农民文化与共产主义革命相结合的意识形态风格先锋。发白的军装既是工农革命的朴素风格标志,又是父母革命资历地位的质朴显示,特别是挂扣肩章的细小布条,其岁月磨洗后的白色,几乎成为一种融身份地位与意识形态传统于一体的高贵特权一质朴本色之美。这种老军人家庭才有的发白军装,与那些趋附时尚的市民子弟从布店扯布做的假军装迥然可辨。一件地道的发白旧军衣,成为地方干部子女也须高代价获取的珍贵时装。而从1966年秋季(《红旗》第十三期社论)开始,当文革转向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后,与此抗衡的老红卫兵所组成的“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联动”)风格发生变化:原先尚存的工农革命朴素正义风格不复存在,而下层经历的江湖蛮勇一面却随权势地位转化为特权子弟的悍戾之气。并非偶然,从“联动”开始,显赫的将校呢制服与呢绒特制大袖章取代了发白的旧军衣,成为显示那一时代最有权势身份最居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服饰风格。直至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中国大陆各大城市还流行过仿将校呢制服时尚(以下层市民与青年工人为主体)。作为革命新贵的特权风格标志,尊严的将校呢被下层民众仿制而庸俗时尚化,它既是文革审美风格崇高吸引力的回光返照,又标志着这一特定历史风格的没落与终结。

文革审美风格之争,并非现代性的多样风格差异比较,而是凭仗统治意识形态与权势的政教合一垄断。“革命样板戏”成为这种政教合一垄断的典型代表。剥离开文革政教合一功能定位,不仅样板戏的艺术形式有其价值地位,甚至它所代表的孳命风格在现代性文化差异格局中也可占有一席之地。但要害在于,样板戏不能完全抽象为艺术风格史对象,而必须回归于它在文革政教合一运动中的特殊功能定位。

与生活形态的红卫兵审美风格相比,样板戏作为艺术形态,更为自觉、集中、强化地代表着文革审美风格。不同于一般艺术品,样板戏是文革政治意识形态的特殊载体。由最高政治权威钦定、江青亲自领导,以党政军权力调集中国顶尖专业人材、长期创作雕琢、宣传评论并组织全民观看,……艺术如此政治化,古今中外不曾有过。样板戏一个重要特性是其直接的政治斗争影射性与象征性。与批《海瑞罢官》相反相成,样板戏题材、人物、事件及其评价态度与文革“路线斗争”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从审美角度看,借助艺术形式的精雕细琢与京剧所特长的虚拟形式及典型化,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形成的农民革命文化,被样板戏极端理念化与模式化了。从人物的服饰、语言(语汇、语调)、表情、姿势动作,到脸谱化角色、不容折中的两极价值观,样板戏凭借其垄断地位(文革十年禁止了样板戏外的其他全部戏剧艺术)与全民学唱,使这种作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阶层的中国农民革命文化风格僭越现代性审美共通感,由此强行教化塑造了中国大陆社会的感知经验结构。

结语:风格三层面及其变革限定

然而,文革结束不到一年,1977年伴随邓丽君软绵的歌声,披肩发与旗袍风靡大陆,而这种唱腔与发型服装正是三十年代旧中国的流行文化风格。它们曾被文革宣判死亡,却作为特定历史与社会的感知经验风格毫发无损地复活了。这一事实表明了文革与20世纪西方马克恩主义推重意识形态的局限:・83・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社会存在的生产一生活方式所结晶的感知经验结构及其审美风格,要比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权倾一时的政治决议更有生命力。。它同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根基地位:审美风格与生产一生活方式的根源关系要比文化时尚风潮的流脉裹挟更深远。风行文革的口号语式与话剧朗诵腔早已被今日亿万中国青年的港台腔调取代,但这种漂浮在生产一生活方式之上的传播习染时尚文化必将与意识形态观念运动一样短命。处在大众审美文化风口浪尖的“快男”、“好男”大选赛,继“超女”大赛之后,基于个体生活经历的个人风格魅力已开始取代时尚标准地位。其中一个深刻的细节正是脱颖而出者不约而同的纯正普通话(尽管“超女”与主持人们还仍是港台腔)。亚洲人染黄发与大陆人的港台腔比文革时代的革命文化还要无根,后者毕竟还拥有20世纪社会变动的新传统。

文革以“文化”为“革命”对象,是人工“制造”这一现代化一现代性基点的极度扩张。作为人工制造意志行为的革命,文革终究不敌社会与个体有机体的“自然”(汉语“天然”或希腊词“cpfots”:一个在本体论上区别并对立于现代化一现代性的概念)演变。“自然”在此不仅指作为社会生命基础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而且更深地指个体的人的自然生命特征,他们居于直观层面的风格最深处。我们从而在三个层面区分了审美风格一人格的感知经验,他们从深到浅依次是:自然的、生产一生活方式的、传播习染(从政治运动风气教化到大众时尚)的。这同时也是三种风格一人格生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最容易变迁的是习染的时尚,最难变易的是自然风格。

注释:

①“……风格一词,被带迸实用圈的时间较迟,大约是1586年才开始被洛马佐启用;但是自那以后,尤其是在近代,它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其结果是落得用意不定。”([波]w.塔塔尔凯维奇(w.Tatarkiewicz)著《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如果我们想寻求一种对风格之意义的本质规定和本质沦证,那也将是徒劳的。正如通常在艺术领域里,‘风格’一词所命名的东西也往往是最为模糊的。”([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孙周兴译上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6页)。“风格(Stil)这一概念是历史意识借以存在的诸种未经讨论的假定之一。简短地考察一下尚很少研究过的这个词的历史,我们就可以解释情况为什么这样。”([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②参阅布封讲演中译者的说明(《译文)1957年第9期,第151页注释)与钱钟书的诠释(《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5页)。

③布封:《论风格》,范希衡译,《译文)1957年第9期,第151页。

④⑤⑥⑦⑧⑨[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第73页,第171页,第46页,第70页。

⑩参阅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文鼎译,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656页。

⑩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在现代性发展中呈抽象化与分裂化趋势,个体私人心理与普遍人类共通感的分裂是这一趋势的表现形态之一。自由主义及其对立方的社群主义或共和主义同样不能免予此分裂。康德的风格观从属于天才个性,福柯的生存美学视风格为个体自由的同义语,而伽达默尔则强调风格无人称的法学抽象性,阿伦特与哈贝马斯在与“私人感觉”对立的方向上强调审美共通感是“所有人的一致性”,甚至强调审美共通感的普遍统一性可能扼杀个性而导致专制危险(参阅[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AnthonyJ.Cascardi)《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4—87页,第200—201页),这些强调都忽略了风格的个性一共性的双重性存在。

⑩⑩⑩⑩[英]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第13页,第132页,第132页。

⑩E.P.Thompson:“阶级是由亲身经历过自身历史的人所定义的,并且,最终这是它唯一的定义。……除非把阶级看做一种社会和文化构形,我们才能理解阶级。”(《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序言,《文化研究读本》,前揭,第140页)。

@)DichHebdige:《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TheMeaningofStyk,1979)。

⑩参阅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参阅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关于艺术品现代天价含义的解释。

(下转第110页)・84・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归。它们都是由言到意,落脚于“意”,只是想要对

“意”特别加以强调而已。

客观地说,得意忘言之说发生影响的主要领

域是诗学。不过,如果看到“得意忘言”的本意并

非为了忽视言,而只是为了突出意,就可以知道,为:书能载道,世所以贵之,然贵在道,而不在书也。”误。⑨⑨◎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2页,第488--489页,第944页。⑩转引自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3页。

这个命题事实上也深深地制约着中国散文学的发

展。几千年来的散文学,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意

为中心,而将言置于不管不顾的地位,与先秦时期

言意的抉择自然有一定的关联。⑩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⑩⑩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1页,第62页。⑩孙诒让《墨子问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7

页。

⑩⑩⑩④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

注释:

①④⑤⑩《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

2511页,第1073页,第82页,第91页。

②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

169页,第233页。

③《苏东坡全集・续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59

~360页。

⑥⑦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

85--86页。

⑧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8

页。另按,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将这段话的第一句理解版,第166页,第146页,第3页,第52页,第167页,第3页。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0页。按,一本作“善者不辩,辩者不善”。@⑦王先谦《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5页,第357页。④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7页,第1195页,第1188页。@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9页,第227页。④蒋锡昌《老子校诂》,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345

页。带啃e水衣水水常水水衣1世^心^C1七^心“跨^砖1心^心^心^≈^e气e气心噶也乍e啃e啃也气。气e气C气心^心1e呻e’e气e哼e气e气e气。气e气<’譬o

(上接第84页)

④原创性艺术风格以蔑视俗世公共评论为特色,但天才与“知音”或“上帝”的孤独对话,其神圣感恰恰象征着永恒性与普遍性的最高公共性。中国人的“老天”与西方人的“上帝”不仅是世俗公共性的置换物,而且是世俗公共性的终极本体,如屈原的“天问”、伯牙与锺子期的神圣知音关系、路德被教皇廷审时所呼“上帝助我”等。

①参阅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0一107页。

@参阅马克思、杜威所代表的劳作美学思想以及牟宗三关于“合一美”与“区分美”的辨析。

④《礼记・王制》。古代面相术遂直接将审美风格学改造为政治学与伦理学。

@那一时代过来人会认可这样的微妙心理:“这件衣服太艳,不好在单位里穿,还是上街时穿吧!”“街”代表着比“单位”自由的社会环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通过)。

④因此,电影《荚蓉镇》(1982)被捆绑的男主人公在通奸环分子罪名下被极尽侮辱批斗判刑后,拼全力向女主人公唯一的挣扎叫喊是:“活下去!象牲口一样活下去!”这喊声震撼而真切地传达出了那一恐怖时代人性最后的勇气。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110・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i0062)

摘要:著名的“风格即人”一直主要被理解为“文如其人”的艺术社会学命题。但此命题不仅强调了作为

风格根源的人格的基础地位,而且包含着人格依靠风格体现感性生命的深层涵义。后一涵义在现代性语境下

为政治学、法学提供了对人权的感性学理解。现代文明以艺术为中心对风格进行公众评论与交流,但限制对

私人风格进行公众评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以风格专政为特征,将异己的文化风格公共政治化,对

风格的感性憎恶与政治人格的敌视互动强化为对人格灵魂(心体)的深度蹂躏,这也是文革深度残忍所在。后

文革时代传统风格的复兴表明了作为人性感性生命形态的风格不可能被人力意志改造、也在根本上不取决

于时尚习染,而自有其社会生存及自然生命根源;而当代中国人对个人风格的空前强烈追求则使风格与人格

的现代性关系成为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风格人格现代性文革

一、作为风格根基的人格与作为人格感性生命的风格

“风格”(Style)一词流行于艺术学与美学。然而,一些重要思想家均指出,“风格”的涵义及历史是一个未经梳理的论域。①

布封(GeorgesLouisLeelerede

c’estBuffon)1753年在法兰西学士院入院典礼的讲演《论风格》中提出了“风格即人”(Lestyle

深刻的观念:I'homme)的命题,汉语学术界将此命题理解为中国传统的“文如其人”。②诚然,布封讲演所说“风格”是指文章风格,但这一流传中外的“风格即人”命题却超出了文学评论而指向更

……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入别人手里。他们经更巧妙的手笔一写,甚

至于会比原作还要出色些哩。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风格却就是本人。因此,风格既不能脱离

作品,又不能转借,也不能变换;……⑨

“风格即人”的命题使“风格”包含了如下递进的关系:

1)与全部文学或审美构成要素相比,风格是文学或审美独特个性的唯一代表。

2)风格的独特个性代表地位基于风格与作者“本人”的直接等同关系。

3)因此,风格不仅是审美个性的体现,而且是“人”(“本人”)的体现。

最后这一点使审美“风格”与“人”的关系越出了狭义的文学批评或审美领域:它不仅是依据“人”而对“风格”来源(“文如其人”)的说明、即它不仅是艺术社会学的分析,而且可以倒转来表明:审美“风格”代表“人格”(“本人”)。这就将“风格即人”的命题带入了现代政治学与法学。

黑格尔的下述文字可视为对布封“风格即人”命题的法哲学论证:

1)“精神产品的独特性,依其表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直接转变为物的外在性,于是别人现在也能同作者简介:尤西林(1947一),男,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78・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样生产。”④此即仿制。但是,“艺术作品乃是把外界材料制成为描绘思想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那样一种物:它完全表现作者个人的独特性,以至于它的仿制本质上是仿制者自身的精神和技术才能的产物。”⑤这意味着,艺术品制作的方式与方法可以仿习(转让),但作为艺术品独特个性的作者本人风格却不可能转让或被真正仿制。若要仿制而成就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那实质是仿制者自身的本人风格的产物。艺术风格与个体人格之不可能转让,以及它们对于艺术的根基意义成为艺术的第一原则。

2)“因此,那些构成我的人格的最隐秘的财富和我的自我意识的普遍本质的福利,或者更确切些说,实体性的规定,是不可转让的,同时,享受这种福利的权利也永远不会失效。这些规定就是:我的整个人格,我的普遍的意志自由、伦理和宗教。”⑥质而言之,“风格即人”之不可让渡性,在于风格在这里代表着人格及其中所包含的人之为人最根本的特性。由于布封命题中的“homme”其法文确切含义是指公民或抽象“人”的成人,因此,这一命题宜译为“风格就是人本身”,其法权意义是:“风格即人格(Person)”。“人间(Mensch)最宝贵的事就是成为人(Person)”④,”“所以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⑧而“所有权的自由在这里和那里被承认为原则,可以说还是昨天的事。”⑨因此,“风格即人格”是一个现代性命题。

伽达默尔指出,“风格”一词转化为现代语用,是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概念”,首先运用于法学,“即指一种满足于某种特定法律要求的诉讼方式。从16世纪起,风格概念也被用于一般语言的表达方式。”⑩布封著名的修辞学风格论即处在这后起语用阶段。这突出了“风格”的现代人权思想渊源。

作为规范性,风格标示着不同语用不同行为的统一性。由于风格的统一性,流变的主体行为才被归于同一个主体。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民族、阶级或时代。但风格的主体统一性是对于自身而言,而相对于外部其他风格的主体统一性,各个风格的主体统一性则表现为个性差异性。风格作为主体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的双重代表,恰对应着现代化社会中人格主体的自我统一性与多元个性这一现代性格局。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风格的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由于统一于同一个主体,因而是相互限定的:风格的统一性不同于康德全人类理念的“共通感”,它不是无内容的纯形式,而必定烙印着特定时代、民族、阶级、个人的社会学个性限定内容;而风格的个性差异性也不同于自由主义传统的原子本体,它不是抽象的一己个体,而必定拥有特定时代、民族、阶级的统一性背景。这表明,风格论必须突破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主流模式,摆脱抽象的人类共通感与同样抽象的原子本体的两极分立格局,而补之以审美社会学的“中层”研究。所谓“中层”,不仅是指它居于人类共通感理念与私人心理中间,而且是指它居于抽象形式美分析与实证社会学中间。⑩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将形式感转化为审美社会学的最有影响的学派,而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风格论,则是在全球化加速时代对这一学派方法的创造性运用。这一创造性运用的成果,便是一种全球现代化一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风格论。

伯明翰学派奠基入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的文化理论反复辨析的核心矛盾就是文化风格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威廉斯实质继承了19世纪以来的人文科学的“经验”观念:文化并非抽象的观念,而是感知性的经验;真实的文化经验是无法抹平的独特个性化的“对特殊地点和特殊时代生活特质的感知”;@文化经验的感知基于“感觉的结构”,后者不能脱离前者抽象把握,它是某种共同的经验,它来源于共有的生活方式的积淀,并且代表了一个时期一个地区一个阶层的文化。作为心体的感觉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种文化理论与中国当代实践美学“积淀”说有重要相似之处。二者都指向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心体”,并溯源于马克思社会存在意义上的生活方式。但是,中国实践美学“积淀”说基于人类学普遍共性的“社会”、“历史”、“理性”,因而其积淀物是康德式的“人类共通感”。伯明翰学派的“感觉结构”却更为强调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独特的感知经验,即使是作为共同经验的感觉结构,也以其独特性而存在:

……我们在此发现了对生活的一种感知,几乎不需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群体,通过

它,外部的分析家所描述的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特征都以某种方式传递下去,给予他们一种特殊・79・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和独特的外表。……当我们在学习我们的方式,但未在这种方式中长大的人身上观察到言语或行为风格的细小差异,我们通常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几乎任何形式描写都过于粗糙,无法表现对一种特殊的与生俱来的方式的非常独特的感知。

因而,伯明翰学派的“感觉结构”具有中国“反积淀”学派的个体能动性。威廉斯强调,即使是“使交往成为可能的强烈的共同性”,也“并不是说,比起社会特征,感觉的结构为社群中许多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占有。”@尽管感觉结构深刻而广泛地支配着特定时期特定社群的共通感,但它仍然不是一种脱离个体能动性的先验既定框架,而相反在根本上依赖后者并处于生生不息的个性化变动中:

尤其有趣的是,它似乎并不是以各种形式习得的。一代人训练自己的后继者,在社会特征

或一般文化模式方面获取尚好的成功,但是,新的一代人将有其自己的感觉的结构,……变化的组织产生于有机体中:新的一代人将会以其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反应,吸收许多可追溯的连续性,再生产可被单独描述的组织的许多内容,可是却以某些不同的方式感觉他们的全部生活,将他们的创造性反映塑造成一种新的感觉结构。@

这种对于每一个个人都具有自身独特生活体验意味、同时又在特定社群阶层范围内体现为共通感的感觉结构,并非一般化的社会意识,而是特定社群的意识:它对内是共同体感觉,对外则是差异意识。正是基于这种既独特又普遍的感觉结构,伯明翰学派揭示了与资产阶级区别的英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以及全球化时尚潮流中边缘社群的阶层意识的存在。作为阶级意识的文化感觉,比处在的经济、政治地位更具包容与渗透性,更为重大的是,只有作为阶级意识的文化感觉,才代表着比经济或政治角色符号更真实的活生生的阶级成员。⑩

每一种文化经验的感觉结构,就是一种独特的风格。作为现代性时代的个体人格或阶级、族群意识,风格成为心理本体最直接最敏感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成为阶级、阶层政治对抗的文化形态。⑩

因此风格是人格或阶级的典型形象,风格聚集着人格特定的家庭、阶层背景与个性经历,同时以审美形象表现着人格的生活价值态度,因而它就是人格的现实对应体。从审美(“感性”)本义说,风格亦即人格或阶级的感性存在或生命形态。作为心体形态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并非抽象的意识形态观念,而属于社会存在。风格不仅如布封所说来自(基于)人格,而且代表人格。

二、现代性分梳与限定:作为公共评论对象的艺术风格与拒绝公共评论的人格风格

然而将风格艺术学化的流行理解无意识地隐匿了风格的人格背景,对风格的艺术评论遂偏于针对“文章”而无关乎作者个人。这一现象是作为现代性特性的分化性表现:评论作品的风格是正当的,评论作为作品风格根基的人格却是忌讳甚至禁止的。因而,尽管人格是风格的底蕴,但对风格的公共评论不允许转化为对风格根基的人格评论。这不仅是艺术评论的规范,也是现代文明对全部人伦交往的规范。艺术与审美的区分在此具有了严重的法权涵义:现代文明只允许公共评论以艺术形态的风格为对象,而禁忌进入以人格行为为中心的生存审美评论。18世纪依托美术馆与艺术沙龙、读书会独立的艺术(E・H・J・Gombrich所谓大写的Art)成为现代公共社会重要依托,⑩艺术活动成为现代社会公共性的象征。凹现代人不仅畅行评论小说、电影的风格,甚至可以激烈抨击艺术家的演艺风格,却无权以公告形式(公共场合的议论、网络、报刊、媒体发言)评论他人的服饰风格,更禁止深入议论他人的性格气质。对个人审美风格的言说只有在亲近者小圈子私下进行时才是得体或礼貌的:“××,你这裙子太花哨了!”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私人言说不可强化理性分析而趋向公共性的评论。∞当分析这花哨裙子与其年龄不配、显得“嫩”时,对方已陷人人格分析的尴尬处境。若此种理性评论进一步援引权威意识形态(即公理化的价值判断),将这“花哨”升格为资产阶级腐化生活方式时,即使在场者只有双方俩人,评论者也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最高审判者。

个人审美风格只有纳入群体风尚才进入公共评论,但那已是对群体风格的评论,而始终不宜评论特定个人风格。艺术以审美交流为己任,因而某一艺术风格即使诞生于天才个性,也必定召唤与期待公共・80・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评论。除此之外,作为人格敏感而集中的形象化身,风格拒绝公共评论。

风格与人格关系的上述现代性限制在古代文化模式反衬下显示得更清楚。

古代的风格评论与人格评论具有直接同一性:苏格拉底的“灵机”(Sacu6rlor)风格因此被城邦直接作为公民人格加以审判,④从汉末“九品中正”到魏晋名士风度,诗文风格、人物形象及性格,同伦理人格角色表现混同不分,而且成为制度化的公共评论对象。与之相比,现代化的法权制度与现代性的精神通则实际将艺术风格与个体人格的审美风格分梳为公私两域,尽管其间有诸类叠合形态(例如大众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公共群体行为的个体人格审美风格表达),但尊重人格审美风格的个性选择,是一项现代人权。伯明翰学派为全球化公共文化大势下英国工人阶级或少数族群审美风格的独立地位作辩,其实可以看作这一个体人格审美风格自尊立场的社会学放大。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分梳,其重心在于保护政教分离这一现代原则。但从审美或美学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以人格美为根基的审美形态,却是比现代人无根基的艺术形式美或商品化流通的公共外饰更深刻的人文形态。④综观审美及艺术风格与人格的关系,要害关键在于是否以公权(或公共评论)审判人格个性风格。而以公权规范乃至审判人格个性风格,恰恰是古代中国源远流长、至20世纪文化大革命更达到极端形态的方式。

三、文革的深度残忍:对作为人格感性生命的风格专政

以儒学为主流代表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以宗法皇权纲纪伦理为中轴。审美风格严格从属于礼仪等级,所谓“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位。”(闵贾谊:《服疑》)上层社会从服饰到音乐的周延细密分类,是全社会审美风格秩序的典型与示范中心。这种统治教化性的审美风格被直接等同于人品,外表风格从服饰、语言到行为举止、乃至一个表情目光,都直接被视为人格品质表现:“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傲,下于带则忧,侧则奸。”@外表仪态如此攸关重大,传统中国人因而极重视外表,外表风格与内在人品一体不分。从孔子到曾国藩谆谆叮嘱反省是否“言讷”、“步重”,也就是践履作为儒家伦理一审美标准风格一人格气质的“温柔敦厚”。这种政教合一的风格一人格标准不仅是单一的,而且是传统性的。从《诗经》即有的“德音”、“邪声”之分判,不仅是排斥性的(所谓“君子恶《大凌》之歌,憎《北里》之舞”),而且是以制度暴力为后盾的:“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礼宝王制》)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国社会虽然早已称为现代共和国,但在将风格一人格同一化、统治化、单一化方面,却是前现代的。新的审美风格一人格标准依托三十年代之后的主流社会运动与意识形态。取代古代等级伦理型审美风格一人格的是工农兵大众化审美风格一人格。这一取代并非自发的社会生活方式演变,而具有比周公制礼作乐远为自觉与坚决的革命特性。三十年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整风运动,正是以革命审美风格一人格整合一切杂多异己审美风格一人格、并向中国现代社会树立审美风格一人格范型标准的历史性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城市的共产党干部以其质朴与革命朝气交融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引领与支配了从服饰、语言到表情姿势的新旧转变。列宁装与灰、兰色调的卡叽布料取代了西装、旗袍与绸缎,明快质朴的话语(特别是农村方言的“俺”、“咱”或亲昵的“小鬼”、“大娘”类称呼)取代了国民党官僚文言的“诸位”、“阁下”,和蔼亲近的眼神取代了矜持尊严,不施粉黛告别了口红香水,……与之相应,通过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与漫画)的社会“宣传”(比现代“传播”更强势的行动),烫发、口红、高跟鞋乃至漂亮的容貌本身(!)逐渐成为国民党军政机要女秘书的典型模式化特征。因此,20世纪极左革命意识形态不仅具有反知识特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审美特性。

但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上述革命意识形态的审美风格一人格并未以权力组织的社会运动方式推广。除过意识形态宣传文化与社会风尚影响之外,最切身的规范场域是中央计划体制与准供给制的单位所有制。正是几乎涵括全部个人生活环境条件的单位,承接了传统中国宗法家族熟人

・81・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社会模塑个体的机制。单位同事或领导一般虽不会公开评论某人的审美风格一人格,但一般会对此有内心看法。这种看法表露最直接的是眼光眼神,对穿一条鲜亮裙子者的一瞥审视,对方即可感受到压力。也可以开玩笑式讥讽语调说出口:“你今天真漂亮啊!”更经常的则是背后的议论。这种议论或是随便说说,或是党团组织生活的意识形态情况汇总,它往往被冠以“作风意识不健康”。最具实质后果的是领导干部对某人“出格”审美风格的“印象”(一个非法制的人治社会的关键词),在逢及当事人提级提薪等选择时,这种风格“印象”便微妙而要害性的转化为“思想品质”亦即人品人格评价。因而,即使是文革之前,中国人的审美风格个性也是被内在制约而甚少自由的。@

但20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特别是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渡过,国民经济上升好转的1964—1965年,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自由气象。烫发、西式新款服装在街头与大城市大单位逐渐流行。一个并非无关紧要的细节是,当时的审美时尚,其风格样式除仿照苏联外,本国资本家、旧职员、老教授与封建大家族成为重要的本土渊源。许多款式或发型,几乎是三、四十年代的轮回复活。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旧时代审美风格的复活,也无形而微妙(即使是微弱)地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这些旧时代家庭成员的人格尊严,他们穿戴这些传统服装时更得体(例如知道两扣西装只须扣一只纽扣)。审美风格、特别是积淀着更久远传统的审美风格,其形式美的共通感势必萌及这种风格背后的文化、生活方式,它甚至可能延伸为对相关人格乃至阶级的社会地位提升。在视阶级斗争为社会命脉的时代,这当然包含着政治危险。文化大革命由此开端:

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

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

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八一八”大检阅过后两天,从8月20日开始,北京红卫兵上街演说贴大字报宣布掀起全社会破“四旧”运动,并在新华社连续跟踪报道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高度评价性社论支持下,迅速蔓延向上海、天津和全国各大城市。此即典型代表文革场面及其风格的“红八月”。身穿发自旧军衣的红卫兵,挽袖叉腰,挥抡皮带,“他妈的”成为用频最高亦最流行的口头语。他们拥有闯入任何单位任何私人住宅抄家、押解、体罚、批斗的权利。但这一暴力“革命”却是“文化”的。“破四旧”及其所代表的文革运动,将文化风格评判与人格一人身侵犯变成二合一的公权行为:

1.“破四旧”最初是纯符号观念性的,例如“改名”:改商店、街道、工厂、学校、公社带有旧时代旧文化的名称(北京协和医院改名为“反帝医院”、“全聚德”改为“北京烤鸭店”等)。接着扩展向物质形态文化,如抄没字画器具、焚书、烧戏装道具、毁文物及建筑。上述阶段的“文化革命”尚未直接侵害到人。

2.但“文化革命”的“文化”外延终于逼近“人身”:当“破四旧”暴力指向个人日常生活用品(从钢琴、家具、留声机到被褥、衣服、鞋袜、化妆品)时,对“文化”的暴力已侵入人的切身环境。而当“文化革命”进一步剥离掉人的最私人性的文化载体,对人名、日记公审时,人只剩下身体。

3.最终,“身体”被提升到“文化”高度交付公共审判:美丽的面孔是邪恶的“狐狸精”,细眯的眼睛是阴险狡诈的表征,柔细的腰是臭小姐太太的标志,肥大的肚是好逸恶劳的地主形象,……从眼神到五官长相,从语言习惯到形体姿势,人格最后的肉身存在随同文化风格批判而丑恶化。当上述对风格一人格的丑恶化回归到政治身份这一起点时,地富反坏右及其血统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政治身份,而同时成为文化的感性憎恶对象。“文化”与“政治”可怕地结合为“文化政治”,皮鞭棍棒暴力与“灵魂深处闹革命”结合为身心一体的摧残。风格的憎恶与人格的敌视相互强化,推动感性憎恶终于爆发为打人与杀害。文化风格的革命经由人格侮辱烈化为人身伤害与肉体消灭,“破四旧”成为文革杀人的开端。

然而“破四旧”引发的文革自杀之风,在特定意义上要比他杀更能代表文革反人道的残忍深度。当红卫兵强迫当事人将代表自己平素审美风格情趣与理想的旗袍婚纱、项链、高跟鞋以夸张丑化的形式穿戴表演时,在围观群众的批判发言、嘲弄哄笑、侮辱殴打与象征公共意志的口号声浪下,被羞辱摧残的不仅是外表的审美风格,而且是感性生命形态的人格、是作为人格自我意识与人生价值观最情感化最柔软・82・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敏感的形态。这种审美风格批判从而成为对灵魂的蹂躏。它是比剥夺物权更根本的人权剥夺。这种蹂躏是以社会公共权威名义做出的,却是以无理性秩序的暴民行为进行的,这种公审实质是将灵魂拖入暴民圈中群殴蹂躏。在这种深度残忍蹂躏之后,自杀几乎成为势所必然的个体归宿。④

对审美风格的蹂躏竟能如此尽情地发泄对人格存在的仇恨,这一文革经验残忍地证明了审美风格与现代人格的深刻关系。如同抽象的政治经济学对于阶级情感的特殊意义,在人类共通感与阶级经验的现代性张力中,审美风格与人格的特殊关系同样会“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劬

然而,“破四旧”旨在“立四新”,因而文革残忍的人格迫害仍包含着审美风格之争。与笼罩在剥削阶级阴暗腐朽氛围中的那些抄没示众的唇膏、项链、旗袍、留声机、《茶花女》相对立,红卫兵清一色的戎装短打扮、平头短辫、明亮的目光、凶悍但仍朴实崇高的气质,则成为中国农民文化与共产主义革命相结合的意识形态风格先锋。发白的军装既是工农革命的朴素风格标志,又是父母革命资历地位的质朴显示,特别是挂扣肩章的细小布条,其岁月磨洗后的白色,几乎成为一种融身份地位与意识形态传统于一体的高贵特权一质朴本色之美。这种老军人家庭才有的发白军装,与那些趋附时尚的市民子弟从布店扯布做的假军装迥然可辨。一件地道的发白旧军衣,成为地方干部子女也须高代价获取的珍贵时装。而从1966年秋季(《红旗》第十三期社论)开始,当文革转向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后,与此抗衡的老红卫兵所组成的“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联动”)风格发生变化:原先尚存的工农革命朴素正义风格不复存在,而下层经历的江湖蛮勇一面却随权势地位转化为特权子弟的悍戾之气。并非偶然,从“联动”开始,显赫的将校呢制服与呢绒特制大袖章取代了发白的旧军衣,成为显示那一时代最有权势身份最居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服饰风格。直至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中国大陆各大城市还流行过仿将校呢制服时尚(以下层市民与青年工人为主体)。作为革命新贵的特权风格标志,尊严的将校呢被下层民众仿制而庸俗时尚化,它既是文革审美风格崇高吸引力的回光返照,又标志着这一特定历史风格的没落与终结。

文革审美风格之争,并非现代性的多样风格差异比较,而是凭仗统治意识形态与权势的政教合一垄断。“革命样板戏”成为这种政教合一垄断的典型代表。剥离开文革政教合一功能定位,不仅样板戏的艺术形式有其价值地位,甚至它所代表的孳命风格在现代性文化差异格局中也可占有一席之地。但要害在于,样板戏不能完全抽象为艺术风格史对象,而必须回归于它在文革政教合一运动中的特殊功能定位。

与生活形态的红卫兵审美风格相比,样板戏作为艺术形态,更为自觉、集中、强化地代表着文革审美风格。不同于一般艺术品,样板戏是文革政治意识形态的特殊载体。由最高政治权威钦定、江青亲自领导,以党政军权力调集中国顶尖专业人材、长期创作雕琢、宣传评论并组织全民观看,……艺术如此政治化,古今中外不曾有过。样板戏一个重要特性是其直接的政治斗争影射性与象征性。与批《海瑞罢官》相反相成,样板戏题材、人物、事件及其评价态度与文革“路线斗争”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从审美角度看,借助艺术形式的精雕细琢与京剧所特长的虚拟形式及典型化,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形成的农民革命文化,被样板戏极端理念化与模式化了。从人物的服饰、语言(语汇、语调)、表情、姿势动作,到脸谱化角色、不容折中的两极价值观,样板戏凭借其垄断地位(文革十年禁止了样板戏外的其他全部戏剧艺术)与全民学唱,使这种作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阶层的中国农民革命文化风格僭越现代性审美共通感,由此强行教化塑造了中国大陆社会的感知经验结构。

结语:风格三层面及其变革限定

然而,文革结束不到一年,1977年伴随邓丽君软绵的歌声,披肩发与旗袍风靡大陆,而这种唱腔与发型服装正是三十年代旧中国的流行文化风格。它们曾被文革宣判死亡,却作为特定历史与社会的感知经验风格毫发无损地复活了。这一事实表明了文革与20世纪西方马克恩主义推重意识形态的局限:・83・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社会存在的生产一生活方式所结晶的感知经验结构及其审美风格,要比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权倾一时的政治决议更有生命力。。它同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根基地位:审美风格与生产一生活方式的根源关系要比文化时尚风潮的流脉裹挟更深远。风行文革的口号语式与话剧朗诵腔早已被今日亿万中国青年的港台腔调取代,但这种漂浮在生产一生活方式之上的传播习染时尚文化必将与意识形态观念运动一样短命。处在大众审美文化风口浪尖的“快男”、“好男”大选赛,继“超女”大赛之后,基于个体生活经历的个人风格魅力已开始取代时尚标准地位。其中一个深刻的细节正是脱颖而出者不约而同的纯正普通话(尽管“超女”与主持人们还仍是港台腔)。亚洲人染黄发与大陆人的港台腔比文革时代的革命文化还要无根,后者毕竟还拥有20世纪社会变动的新传统。

文革以“文化”为“革命”对象,是人工“制造”这一现代化一现代性基点的极度扩张。作为人工制造意志行为的革命,文革终究不敌社会与个体有机体的“自然”(汉语“天然”或希腊词“cpfots”:一个在本体论上区别并对立于现代化一现代性的概念)演变。“自然”在此不仅指作为社会生命基础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而且更深地指个体的人的自然生命特征,他们居于直观层面的风格最深处。我们从而在三个层面区分了审美风格一人格的感知经验,他们从深到浅依次是:自然的、生产一生活方式的、传播习染(从政治运动风气教化到大众时尚)的。这同时也是三种风格一人格生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最容易变迁的是习染的时尚,最难变易的是自然风格。

注释:

①“……风格一词,被带迸实用圈的时间较迟,大约是1586年才开始被洛马佐启用;但是自那以后,尤其是在近代,它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其结果是落得用意不定。”([波]w.塔塔尔凯维奇(w.Tatarkiewicz)著《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如果我们想寻求一种对风格之意义的本质规定和本质沦证,那也将是徒劳的。正如通常在艺术领域里,‘风格’一词所命名的东西也往往是最为模糊的。”([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孙周兴译上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6页)。“风格(Stil)这一概念是历史意识借以存在的诸种未经讨论的假定之一。简短地考察一下尚很少研究过的这个词的历史,我们就可以解释情况为什么这样。”([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②参阅布封讲演中译者的说明(《译文)1957年第9期,第151页注释)与钱钟书的诠释(《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5页)。

③布封:《论风格》,范希衡译,《译文)1957年第9期,第151页。

④⑤⑥⑦⑧⑨[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第73页,第171页,第46页,第70页。

⑩参阅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文鼎译,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656页。

⑩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在现代性发展中呈抽象化与分裂化趋势,个体私人心理与普遍人类共通感的分裂是这一趋势的表现形态之一。自由主义及其对立方的社群主义或共和主义同样不能免予此分裂。康德的风格观从属于天才个性,福柯的生存美学视风格为个体自由的同义语,而伽达默尔则强调风格无人称的法学抽象性,阿伦特与哈贝马斯在与“私人感觉”对立的方向上强调审美共通感是“所有人的一致性”,甚至强调审美共通感的普遍统一性可能扼杀个性而导致专制危险(参阅[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AnthonyJ.Cascardi)《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4—87页,第200—201页),这些强调都忽略了风格的个性一共性的双重性存在。

⑩⑩⑩⑩[英]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第13页,第132页,第132页。

⑩E.P.Thompson:“阶级是由亲身经历过自身历史的人所定义的,并且,最终这是它唯一的定义。……除非把阶级看做一种社会和文化构形,我们才能理解阶级。”(《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序言,《文化研究读本》,前揭,第140页)。

@)DichHebdige:《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TheMeaningofStyk,1979)。

⑩参阅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参阅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关于艺术品现代天价含义的解释。

(下转第110页)・84・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归。它们都是由言到意,落脚于“意”,只是想要对

“意”特别加以强调而已。

客观地说,得意忘言之说发生影响的主要领

域是诗学。不过,如果看到“得意忘言”的本意并

非为了忽视言,而只是为了突出意,就可以知道,为:书能载道,世所以贵之,然贵在道,而不在书也。”误。⑨⑨◎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2页,第488--489页,第944页。⑩转引自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3页。

这个命题事实上也深深地制约着中国散文学的发

展。几千年来的散文学,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意

为中心,而将言置于不管不顾的地位,与先秦时期

言意的抉择自然有一定的关联。⑩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⑩⑩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1页,第62页。⑩孙诒让《墨子问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7

页。

⑩⑩⑩④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

注释:

①④⑤⑩《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

2511页,第1073页,第82页,第91页。

②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

169页,第233页。

③《苏东坡全集・续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59

~360页。

⑥⑦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

85--86页。

⑧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8

页。另按,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将这段话的第一句理解版,第166页,第146页,第3页,第52页,第167页,第3页。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0页。按,一本作“善者不辩,辩者不善”。@⑦王先谦《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5页,第357页。④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7页,第1195页,第1188页。@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9页,第227页。④蒋锡昌《老子校诂》,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345

页。带啃e水衣水水常水水衣1世^心^C1七^心“跨^砖1心^心^心^≈^e气e气心噶也乍e啃e啃也气。气e气C气心^心1e呻e’e气e哼e气e气e气。气e气<’譬o

(上接第84页)

④原创性艺术风格以蔑视俗世公共评论为特色,但天才与“知音”或“上帝”的孤独对话,其神圣感恰恰象征着永恒性与普遍性的最高公共性。中国人的“老天”与西方人的“上帝”不仅是世俗公共性的置换物,而且是世俗公共性的终极本体,如屈原的“天问”、伯牙与锺子期的神圣知音关系、路德被教皇廷审时所呼“上帝助我”等。

①参阅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0一107页。

@参阅马克思、杜威所代表的劳作美学思想以及牟宗三关于“合一美”与“区分美”的辨析。

④《礼记・王制》。古代面相术遂直接将审美风格学改造为政治学与伦理学。

@那一时代过来人会认可这样的微妙心理:“这件衣服太艳,不好在单位里穿,还是上街时穿吧!”“街”代表着比“单位”自由的社会环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通过)。

④因此,电影《荚蓉镇》(1982)被捆绑的男主人公在通奸环分子罪名下被极尽侮辱批斗判刑后,拼全力向女主人公唯一的挣扎叫喊是:“活下去!象牲口一样活下去!”这喊声震撼而真切地传达出了那一恐怖时代人性最后的勇气。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110・


相关内容

  • 从人类发展生态主义观点分析形成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
  • 从人类发展生态主义观点分析 形成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 赵 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学理论中新的关注热点.布朗芬・布伦纳借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的观点,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系统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方法,探讨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 ...

  •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1)
  •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 ...

  • 中学教师的学生观
  • 中学教师的学生观 李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一.学生观概述 (一)何谓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和作用上的看法.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两派绝然不同的主张:一派是教师中心论:另一派是学生中心论. ...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概括
  • <人格心理学>(郑雪) 1. 人格心理学定义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 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 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 ...

  • 人格心理学试题
  • 人格心理学 论述题 1. 论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①理论意义人格心理学家要发展或提出人格理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本性是什么②实践意义人格心理学家要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 ...

  • 认知风格的研究进展
  • 326 心 理 科 学 2001年 第24卷 第3期 综 述 认知风格的研究进展 杨治良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 郭力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上海,200062)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风格是对个体差异进行的描述,指个体在认知.个性等方面一贯的外在表现方式.学界关于风格的研究最 ...

  • 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
  • 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 一.消费社会与符号消费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在商品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中心,交换.分配和消费只是在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生产是决定的因素,而消费则是生产的附属.是生产的产物,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在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中,人的真实需求是人们消费行为的 ...

  • 文学理论教程详尽考研笔记
  • 文学的含义:第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第二,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第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