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发展历程

第五讲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4)

二、初具形态阶段(1914~1939)

三、发展与危机(1946~1980)

四、改革与创新(1980~)

历届奥运会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

1 1896 希腊 雅典

2 1900法国 巴黎

3 1904美国 圣路易斯

4 1908 英国 伦敦

5 1912 瑞典 斯德哥尔摩

第二阶段

7 1920 比利时 安特卫普

8 1924 法国 巴黎

9 1928 荷兰 阿姆斯特丹

10 1932美国 洛杉矶

11 1936德国 柏林

第三阶段

14. 1948 英国 伦敦

15. 1952 芬兰 赫尔辛基

16. 1956 澳大利亚 墨尔本

17. 1960 意大利 罗马

18. 1964 日本 东京

19. 1968 墨西哥 墨西哥城

20. 1972 慕尼黑 德国

21. 1976 加拿大 蒙特利尔

第四阶段

22. 1980 苏联 莫斯科

23. 1984 美国 洛杉矶

24. 1988 韩国 汉城

25. 1992 西班牙 巴塞罗那

26. 1996 美国 亚特兰大

27. 2000 澳大利亚 悉尼

28. 2004 希腊 雅典

29. 2008 中国 北京

30. 2012 英国 伦敦

31. 2016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8)

(一)背景简介

(二)对奥林匹克模式的探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 设项不稳, 项目不同, 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如首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不好而取消, 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项目内容重复(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竿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项目组成) 。

其次, 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 333.33米(1896年奥运会) 、500米(1900年奥运会) 、536.45米(1904年和1908年奥运会)、383米(1912年奥运会) 几种, 场地设计不统一, 如首届奥运会采用“U ”形跑道, 第2届奥运会使用草地赛场。

第三, 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 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相同,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和时间限制; 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 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 执法难以公正; 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 奥运村尚未建立, 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没有固定期限, 短则10天, 长则五六个月。

第四, 经费紧缺。首届奥运会因为资金短缺, 几至半途而废。紧接着连续3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 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 成为博览会的陪衬。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出现了脍炙人口、强调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竞技运动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 为其他国

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

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 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 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 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 奥林匹克" 三大支柱" 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 各自职责相对明确, 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联合会和各国家奥委会组织系统松散,缺乏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原则;比赛规则日程大都由东道主来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有15个委员,它在国际体育中的位置有待得到世界的确认;同时,由于禁止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也阻碍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广大群众的参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误以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希腊奥运会的翻版 (2) 误以为现代奥运会只是一种纯粹竞技运动的炫耀 (3) 对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曲解 (4) 出于阶级

歧视的业余性与职业性的冲突

第二阶段:初具形态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一)背景简介

因世界大战而中断数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经过第一阶段的

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者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在第一阶段初步形成

的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奥运会的各种制度,使其在组织化、规范化方面大大前

进了一步。

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二)奥林匹克模式的初步形成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奥林匹克财政

(3)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4) 奥林匹克思想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400m跑道,五环旗,放和平鸽

运动员宣誓

1924年,巴黎奥运会 50m游泳池,第一次冬奥会

1928年,阿姆斯特丹 圣火传递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1、2、3名不同高度领奖台,正式奥运村

会期限制在16天

1936年,柏林奥运会 电视转播、电影记录

容纳11万观众的大型体育场

与此同时,国家(地区)奥委会成员数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至60个,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也相继成立,达到24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大支柱”各司其职的局面。国际奥委会逐渐从奥运会具体技术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本阶段主要特点:

首先,由于冬季运动项目的加入和女子体育的发展, 奥运会变得更为均衡和完整。

其次,奥林匹克仪式逐步得到确立。

第三, 奥林匹克组织发展迅速, 三大支柱间的配合日益密切。

另外,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1920年),是这一时期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进展。

(三)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从各方面来看

比以往各届都要先进,但它被希特勒利用,以此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奥林匹

克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宗旨背道而驰。

第三阶段:发展与危机(1946~1980)

(一)背景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的“冷战格局”,严重地影响到奥林匹克运动,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时机。

美国和苏联争夺奥运会的霸主地位随着体育场馆的改善和先进运动器材的引进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性越来越强,先进电子器材的使用和开始实行对运动员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测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通过举办奥运会,城市市政建设也大为改观。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92个国家,198个小项,6024名运动员/1247女

(二)奥林匹克模式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1964东京奥运会,第一次用通讯卫星转播比赛状况

第一次用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计时装置协助裁判

1968,墨西哥奥运会,有了塑胶跑道

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首次出现奥运会吉祥物

1972,慕尼黑奥运会,光电测距仪在投掷项目上使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主要是:

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奥运会的影响。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以来, 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冲突、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的斗争、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等, 都对奥运会产生深刻影响。

竞技运动商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冲突加剧

兴奋剂的使用日益严重, 其次, 在女子项目的比赛中出现了有男性特征的运动员。

奥林匹克组织出现裂痕。

举办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

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奥林匹克组织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组织,它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及非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想利用这一舞台,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复杂和激烈。另外承办国负担过重和兴奋剂等问题也沉重地压在国际奥委会身上。

1967年4月,26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瑞士洛桑,成立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1979年6月,国家奥委会协会在波多黎各成立

第四阶段:改革与创新(1980~)

(一)背景简介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原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同政府联系的“独立性”原则,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局限四年一届奥运会,而是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活动,以及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二)奥林匹克模式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在这一阶段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专职总部,

1981年被瑞士联邦议会承认,具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开始以法人身份来处理各个重大问题。

在经济上,大胆展开商业开发,为奥林匹克运动筹集财富。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相继许多主办国均获得了经济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的积极性。

在加强奥林匹克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时,又努力保持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不受命任何国家的指挥。国际奥委会允许商业介入,但对其施加控制的手段。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思 考:

1、改革给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2、如何控制商业化的副作用, 保持奥运高尚的道德目标。

3、如何在各种政治力量斗争中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

4、如何控制奥运会规模,让更多的城市可以有机会举办奥运会。

5、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全球的反兴奋剂斗争。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使奥林匹克运动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克服了危及奥林匹克运动生存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但是奥林匹克运动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构成了对它未来发展的挑战。 (一)奥林匹克面临的挑战

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多种挑战

1、 来自经济方面的挑战

(1)奥运会商业运作的挑战

有可能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产生冲突

有可能使世界各地区间体育发展的差距加大

不加控制的商业运作有可能干扰奥林匹克竞技运动的正常进行

(2)运动员职业化的挑战

向职业运动员开放,是奥运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允许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赛场,会在某种程度上争夺单项体育组织的体育市场

如何将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与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结合,使奥林匹克榜样的作用继续得到发挥

职业运动员出售自己的技能和服务,比赛可能会被一些中间人组织和承包,这样,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就有失控的危险

如汉城奥运会的许多比赛应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但为满足电视转播权最大买主美国电视广播公司的要求,组委会将比赛改在早晨以适应美国东部电视的黄金时间,这种改动显然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又如出资4.56亿美元买下第26届奥运会电视独家转播权的美国全美广播公司竟在奥运会赛程安打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届奥运会的马拉松线路由于该公司的转播需要(通过名胜古迹多的区域) 而改成了坡度极陡有无数上下坡的路线,被称之为“历史上最恶劣的马拉松线路”,使运动员的身体消耗达到了极点,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多地收取巨额广告费(每30秒种广告收费50万美元) 。在运动员的利益和金钱效益上,商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坚持在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其上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的原则,奥运会在世界各种国际体育大赛中,是唯一没有商业广告的运动会;扩大经济来源,降低电视转播权收人在总收人中的比例,以减少对电视广播公司的依赖;设立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2、来自政治方面的挑战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挑战

恐怖主义对奥运会安全的挑战

a) 恐怖主义的威胁不仅损害奥运会祥和气氛,影响奥运会正常运作,而且大大增加了

奥运举办成本。

奥运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事件,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比赛正在进行的9月5日晚,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分子闯进奥运村,杀害了两名运动员后,又扣留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官员作人质,要求以色列释放256名巴勒斯坦政治犯。

3、来自文化方面的挑战

竞赛项目

发展中国家的奥运参与

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城市举办奥运

决策层

4、来自道德方面的挑战

兴奋剂阴魂不散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对兴奋剂的本质下过著名的“死亡定义”:“服用兴奋剂是欺骗,也是走向死亡。它引起生理上的死亡——通过使用不正当的操作手法严重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作用,造成肉体上的死亡,正如近年来一些悲剧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样;它导致精

神上和理智上的死亡——即同意进行欺骗和隐瞒自身的能力,承认在正视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方面的无能和不求进取;还有道德上的死亡——拒绝接受整个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

体育组织管理者和比赛执法者的道德操守面临考验

5、来自组织管理方面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奥运会超大规模带来的管理难度及对举办城市和国家造成的沉重负担。

国际奥委会的奥运会研究委员会认为,增加项目是增加奥运会复杂性和开支的首要因素。 改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1、 在引进市场运作机制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控制

坚持在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其上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的原则,使奥运会在世界各种国际体育大赛中,成为唯一没有商业广告的运动会;

扩大经济来源,降低电视转播权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减少对电视广播公司的依赖; 设立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如何防止过度商业化,仍是国际奥委会面临的新课题。

2、 对职业运动员的控制

坚持业余的原则,目的是为了纯洁奥林匹克精神。

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有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训练才能达到体育的高峰。长期训练的花费只有来自国家或企业赞助。同时,固守“业余主义”,会将许多优秀选手排斥在奥运会门外,束缚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1980年国际奥委会取消了“业余”的规定,1988年允许职业网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

萨马兰奇明确表示:“我们必须拒之奥运会门外的是那些处于经纪人手中,不为国际体育组织所控制的项目的职业选手和那些只介入纯商业性的马戏表演类型的人。“

3、 对兴奋剂进行坚决的斗争

国际奥委会在禁止使用兴奋剂方面态度十分坚决。奥林匹克运动中反对兴奋剂的斗争不仅是一场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斗争,也是一场不同体育道德观之间的斗争。

4、 保持自身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力量

5、 控制奥运会的规模

国际奥委会采取了限制奥运会的人数,提高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标准,削减奥运会比赛项目等措施,控制奥运会的规模继续膨胀。

提倡场馆设施建设的多功能性,以便于运动会后的使用,减少举办城市的负担。

第五讲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4)

二、初具形态阶段(1914~1939)

三、发展与危机(1946~1980)

四、改革与创新(1980~)

历届奥运会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

1 1896 希腊 雅典

2 1900法国 巴黎

3 1904美国 圣路易斯

4 1908 英国 伦敦

5 1912 瑞典 斯德哥尔摩

第二阶段

7 1920 比利时 安特卫普

8 1924 法国 巴黎

9 1928 荷兰 阿姆斯特丹

10 1932美国 洛杉矶

11 1936德国 柏林

第三阶段

14. 1948 英国 伦敦

15. 1952 芬兰 赫尔辛基

16. 1956 澳大利亚 墨尔本

17. 1960 意大利 罗马

18. 1964 日本 东京

19. 1968 墨西哥 墨西哥城

20. 1972 慕尼黑 德国

21. 1976 加拿大 蒙特利尔

第四阶段

22. 1980 苏联 莫斯科

23. 1984 美国 洛杉矶

24. 1988 韩国 汉城

25. 1992 西班牙 巴塞罗那

26. 1996 美国 亚特兰大

27. 2000 澳大利亚 悉尼

28. 2004 希腊 雅典

29. 2008 中国 北京

30. 2012 英国 伦敦

31. 2016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8)

(一)背景简介

(二)对奥林匹克模式的探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 设项不稳, 项目不同, 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如首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不好而取消, 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项目内容重复(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竿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项目组成) 。

其次, 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 333.33米(1896年奥运会) 、500米(1900年奥运会) 、536.45米(1904年和1908年奥运会)、383米(1912年奥运会) 几种, 场地设计不统一, 如首届奥运会采用“U ”形跑道, 第2届奥运会使用草地赛场。

第三, 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 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相同,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和时间限制; 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 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 执法难以公正; 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 奥运村尚未建立, 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没有固定期限, 短则10天, 长则五六个月。

第四, 经费紧缺。首届奥运会因为资金短缺, 几至半途而废。紧接着连续3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 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 成为博览会的陪衬。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出现了脍炙人口、强调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竞技运动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 为其他国

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

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 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 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 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 奥林匹克" 三大支柱" 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 各自职责相对明确, 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联合会和各国家奥委会组织系统松散,缺乏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原则;比赛规则日程大都由东道主来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有15个委员,它在国际体育中的位置有待得到世界的确认;同时,由于禁止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也阻碍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广大群众的参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误以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希腊奥运会的翻版 (2) 误以为现代奥运会只是一种纯粹竞技运动的炫耀 (3) 对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曲解 (4) 出于阶级

歧视的业余性与职业性的冲突

第二阶段:初具形态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一)背景简介

因世界大战而中断数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经过第一阶段的

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者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在第一阶段初步形成

的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奥运会的各种制度,使其在组织化、规范化方面大大前

进了一步。

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二)奥林匹克模式的初步形成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奥林匹克财政

(3)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4) 奥林匹克思想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400m跑道,五环旗,放和平鸽

运动员宣誓

1924年,巴黎奥运会 50m游泳池,第一次冬奥会

1928年,阿姆斯特丹 圣火传递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1、2、3名不同高度领奖台,正式奥运村

会期限制在16天

1936年,柏林奥运会 电视转播、电影记录

容纳11万观众的大型体育场

与此同时,国家(地区)奥委会成员数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至60个,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也相继成立,达到24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大支柱”各司其职的局面。国际奥委会逐渐从奥运会具体技术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本阶段主要特点:

首先,由于冬季运动项目的加入和女子体育的发展, 奥运会变得更为均衡和完整。

其次,奥林匹克仪式逐步得到确立。

第三, 奥林匹克组织发展迅速, 三大支柱间的配合日益密切。

另外,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1920年),是这一时期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进展。

(三) 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从各方面来看

比以往各届都要先进,但它被希特勒利用,以此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奥林匹

克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宗旨背道而驰。

第三阶段:发展与危机(1946~1980)

(一)背景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的“冷战格局”,严重地影响到奥林匹克运动,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时机。

美国和苏联争夺奥运会的霸主地位随着体育场馆的改善和先进运动器材的引进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性越来越强,先进电子器材的使用和开始实行对运动员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测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通过举办奥运会,城市市政建设也大为改观。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92个国家,198个小项,6024名运动员/1247女

(二)奥林匹克模式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1964东京奥运会,第一次用通讯卫星转播比赛状况

第一次用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计时装置协助裁判

1968,墨西哥奥运会,有了塑胶跑道

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首次出现奥运会吉祥物

1972,慕尼黑奥运会,光电测距仪在投掷项目上使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主要是:

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奥运会的影响。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以来, 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冲突、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的斗争、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等, 都对奥运会产生深刻影响。

竞技运动商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冲突加剧

兴奋剂的使用日益严重, 其次, 在女子项目的比赛中出现了有男性特征的运动员。

奥林匹克组织出现裂痕。

举办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

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奥林匹克组织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组织,它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及非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想利用这一舞台,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复杂和激烈。另外承办国负担过重和兴奋剂等问题也沉重地压在国际奥委会身上。

1967年4月,26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瑞士洛桑,成立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1979年6月,国家奥委会协会在波多黎各成立

第四阶段:改革与创新(1980~)

(一)背景简介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原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同政府联系的“独立性”原则,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需要,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局限四年一届奥运会,而是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活动,以及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二)奥林匹克模式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在这一阶段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专职总部,

1981年被瑞士联邦议会承认,具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开始以法人身份来处理各个重大问题。

在经济上,大胆展开商业开发,为奥林匹克运动筹集财富。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相继许多主办国均获得了经济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的积极性。

在加强奥林匹克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时,又努力保持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不受命任何国家的指挥。国际奥委会允许商业介入,但对其施加控制的手段。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思 考:

1、改革给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2、如何控制商业化的副作用, 保持奥运高尚的道德目标。

3、如何在各种政治力量斗争中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

4、如何控制奥运会规模,让更多的城市可以有机会举办奥运会。

5、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全球的反兴奋剂斗争。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使奥林匹克运动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克服了危及奥林匹克运动生存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但是奥林匹克运动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构成了对它未来发展的挑战。 (一)奥林匹克面临的挑战

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多种挑战

1、 来自经济方面的挑战

(1)奥运会商业运作的挑战

有可能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产生冲突

有可能使世界各地区间体育发展的差距加大

不加控制的商业运作有可能干扰奥林匹克竞技运动的正常进行

(2)运动员职业化的挑战

向职业运动员开放,是奥运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允许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赛场,会在某种程度上争夺单项体育组织的体育市场

如何将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与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结合,使奥林匹克榜样的作用继续得到发挥

职业运动员出售自己的技能和服务,比赛可能会被一些中间人组织和承包,这样,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就有失控的危险

如汉城奥运会的许多比赛应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但为满足电视转播权最大买主美国电视广播公司的要求,组委会将比赛改在早晨以适应美国东部电视的黄金时间,这种改动显然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又如出资4.56亿美元买下第26届奥运会电视独家转播权的美国全美广播公司竟在奥运会赛程安打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届奥运会的马拉松线路由于该公司的转播需要(通过名胜古迹多的区域) 而改成了坡度极陡有无数上下坡的路线,被称之为“历史上最恶劣的马拉松线路”,使运动员的身体消耗达到了极点,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多地收取巨额广告费(每30秒种广告收费50万美元) 。在运动员的利益和金钱效益上,商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坚持在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其上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的原则,奥运会在世界各种国际体育大赛中,是唯一没有商业广告的运动会;扩大经济来源,降低电视转播权收人在总收人中的比例,以减少对电视广播公司的依赖;设立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2、来自政治方面的挑战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挑战

恐怖主义对奥运会安全的挑战

a) 恐怖主义的威胁不仅损害奥运会祥和气氛,影响奥运会正常运作,而且大大增加了

奥运举办成本。

奥运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事件,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比赛正在进行的9月5日晚,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分子闯进奥运村,杀害了两名运动员后,又扣留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官员作人质,要求以色列释放256名巴勒斯坦政治犯。

3、来自文化方面的挑战

竞赛项目

发展中国家的奥运参与

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城市举办奥运

决策层

4、来自道德方面的挑战

兴奋剂阴魂不散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对兴奋剂的本质下过著名的“死亡定义”:“服用兴奋剂是欺骗,也是走向死亡。它引起生理上的死亡——通过使用不正当的操作手法严重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作用,造成肉体上的死亡,正如近年来一些悲剧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样;它导致精

神上和理智上的死亡——即同意进行欺骗和隐瞒自身的能力,承认在正视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方面的无能和不求进取;还有道德上的死亡——拒绝接受整个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

体育组织管理者和比赛执法者的道德操守面临考验

5、来自组织管理方面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奥运会超大规模带来的管理难度及对举办城市和国家造成的沉重负担。

国际奥委会的奥运会研究委员会认为,增加项目是增加奥运会复杂性和开支的首要因素。 改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1、 在引进市场运作机制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控制

坚持在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其上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的原则,使奥运会在世界各种国际体育大赛中,成为唯一没有商业广告的运动会;

扩大经济来源,降低电视转播权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减少对电视广播公司的依赖; 设立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如何防止过度商业化,仍是国际奥委会面临的新课题。

2、 对职业运动员的控制

坚持业余的原则,目的是为了纯洁奥林匹克精神。

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有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训练才能达到体育的高峰。长期训练的花费只有来自国家或企业赞助。同时,固守“业余主义”,会将许多优秀选手排斥在奥运会门外,束缚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1980年国际奥委会取消了“业余”的规定,1988年允许职业网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

萨马兰奇明确表示:“我们必须拒之奥运会门外的是那些处于经纪人手中,不为国际体育组织所控制的项目的职业选手和那些只介入纯商业性的马戏表演类型的人。“

3、 对兴奋剂进行坚决的斗争

国际奥委会在禁止使用兴奋剂方面态度十分坚决。奥林匹克运动中反对兴奋剂的斗争不仅是一场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斗争,也是一场不同体育道德观之间的斗争。

4、 保持自身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力量

5、 控制奥运会的规模

国际奥委会采取了限制奥运会的人数,提高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标准,削减奥运会比赛项目等措施,控制奥运会的规模继续膨胀。

提倡场馆设施建设的多功能性,以便于运动会后的使用,减少举办城市的负担。


相关内容

  • 奥运会闭幕式主持词
  •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主持词 (20xx年*会是体育运动的盛会、和平的盛会、友谊的盛会。 朋友们,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即将熄灭,但中国人民拥抱世界的热情之火将永远燃烧。在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朋友们记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北京和各协办城市,记住钟情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国人民,记住永远微笑甘于奉献的志愿者。让我们真情地 ...

  • 中国奥运会发展历程演讲稿
  • 演讲稿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奥运会中的地位及成就发展 大家好,我们是第16小组,我们的讨论主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奥运会中的地位及成就发展. 关于奥运会的话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08年北京奥运 会,举国沸腾!然而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奥运的局势却是令人震惊的.下面通过PPT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在改革开 ...

  •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解说词
  • 主持人: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 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 ...

  • 体育文化论文作业
  • 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中西方文化选择.民族心理结构.认识论等文化哲学视角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差异.主要结论:西方体育基于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中国传统体育基于形神互相依赖的哲学观:西方体育注重外在的超越:中国传统体育则注重内在的超越.在现代化语境下,要全面认识中西体育文 ...

  • 中国女子参与奥林匹克的历史
  • 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马 铮 张春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女性选手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展望.认为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 ...

  • 奥林匹克新格言
  • 奥林匹克新格言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迫,“更干净、更□□、更□□”。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②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全人类的道 ...

  • 永远的奥林匹克-献给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 永远的奥林匹克--献给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8年08月06日 18:47:41 来源:新华网 这是在8月2日晨曦中航拍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中国百年奥运历程回顾 北京绽放笑容迎接四海宾朋 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写在北京 ...

  • 女性进入奥运会的历史进程
  • 女性进入奥运会的历史进程 [英文标题]The History Process of women's Marching into the OlympicGames Hef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Hefei, Anhui,230052,Chin ...

  • 奥林匹克新格言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奥林匹克新格言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迫,"更千净.更□□.更□□".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 ...